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传导式充电装置技术规范(T-SSITS 802—2021).pdf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87727053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45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传导式充电装置技术规范(T-SSITS 802—202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传导式充电装置技术规范(T-SSITS 802—202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传导式充电装置技术规范(T-SSITS 802—202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传导式充电装置技术规范(T-SSITS 802—2021).pdf(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ICS CCS 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 传导式充电装置技术规范 Industrial mobile robot conductive charger specification 2021-12-16 发布 2022-01-01 实施 团 体 标 准 T/SSITS 802-2021 深圳市机器人标准检测技术学会 发 布 T/SSITS T/SSITS 802-2021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技术要求.2 5 试验方法.7 6 检验规则.11 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12 T/SSITS 802-2021 II 前前 言言 本文件按

2、照 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深圳市机器人标准检测技术学会、中国移动机器人(AGV/AMR)产业联盟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负责起草单位:广东泰坦智能动力有限公司、深圳市科奥信电源技术有限公司、新乡市太行佳信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今天国际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张家港市华为电子有限公司、柏壹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佳顺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新产研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本文件参编单位:广东爱普拉新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恩益达电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浙

3、江国自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欣奕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安德普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极智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艾吉威机器人有限公司、山东京瓷光能科技有限公司、库卡机器人(广东)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邹建俊、戴杨、刘俊峰、王勇、严为人、李文华、张金亮、陈健斌、陈培芬。本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21 年 12 月首次发布。T/SSITS 802-2021 1 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 传导式充电装置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用传导式充电装置(以下简称充电装置)的术语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仅适用于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用传导式

4、充电装置,不包括无线充电装置。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1-2016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423.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 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A:低温 GB/T 2423.2-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 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B:高温 GB/T 2423.3-2016 环境试验第 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 2423.5-2019 环境试验第

5、 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Ea 和导则:冲击 GB/T 2423.8-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 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Ed 和导则:自由跌落 GB/T 2423.10-2019 环境试验第 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Fc:振动(正弦)GB/T 3859.1-2013 半导体变流器通用要求和电网换相变流器第 1-1 部分:基本要求规范 GB/T 3859.2-2013 半导体变流器通用要求和电网换相变流器第 1-2 部分:应用导则 GB/T 4208-2017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GB/T 17626.2-201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

6、.12-2013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振铃波抗扰度试验 GB/T 20138-2006 电器设备外壳对外界机械碰撞的防护等级(IK 代码)GB/T 37242-2018 机器人噪声测试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充电装置 Charging device 满足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充电功能的相关装置。3.2 连接器 Connector 承担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与充电装置相连的一种对接装置。T/SSITS 802-2021 2 3.3 充电 Charge 充电装置用不同的工作方式对电池补充容量的工作过程,将电网(电源)调整为校准的电压/电流,为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动力电

7、池提供电能。3.4 充电模式 Charging mode 将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连接到电网(电源)并充电的方法。模式 1 Mode 1:自动充电,通过设定的程序,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与充电装置自动对接完成充电过程,无需人工干预。模式 2 Mode 2:手动充电,在无法完成自动充电过程情况下,采用手动操作而进行的充电。4 技术要求 4.1 环境条件 4.1.1 温度范围 工作温度范围:-10+45;贮运温度范围:-15+50。4.1.2 相对湿度范围 工作相对湿度范围:90%(402)无结露;贮运相对湿度范围:95%(402)无结露。4.1.3 海拔高度 海拔高度应不超过 2000m,若超过 200

8、0m 时应按 GB/T3859.2 的规定降容使用。4.1.4 冲击与振动 充电装置应能承受峰值加速度为 150m/s2、持续时间为 11ms 的冲击,符合 GB/T 2423.8-2008 的要求;充电装置应能承受频率为 10Hz55Hz、振幅为 0.35mm 的正弦波振动,符合 GB/T 2423.10-2019 的要求。4.2 交流输入 4.2.1 输入电压 符合产品的标称电压。4.2.2 输入频率 输入频率的范围为 47Hz63Hz。T/SSITS 802-2021 3 4.2.3 输入电压范围 充电装置输出为 100%额定负载时,交流输入电压应满足15%的要求。注:交流输入电压超出上

9、述范围时,充电装置允许降额使用。4.3 直流输出 充电装置的直流输出电压值在可调节范围内应具有手动或由监控电路(系统监控单元)控制连续可调的功能。充电装置在其直流输出电压可调节范围内应能输出额定电流。充电装置的直流输出电流值应能在额定范围内调节。4.4 输入功率因数 充电装置的输入功率因数(100%额定输出)应满足0.92。4.5 效率 充电装置的效率(100%额定输出)应满足92%。4.6 源效应(电网调整率)不同交流输入电压情况下的直流输出电压与输出电压整定值的差值不超过输出电压整定值的0.1%。4.7 输出电压和电流精度 不同交流输入电压与负载进行组合,各种情况下充电装置的直流输出电压与

10、输出电压整定值的差值应不超过输出电压整定值的1%。充电装置输出的直流电压和电流与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发送的设定电压、电流值相比,电压误差不应大于 1%,电流误差不大于 3%。4.8 温度系数(1/)相对于 20环境温度情况下,温度每变化 1时,充电装置的直流输出电压与输出电压整定值的差值应不超过输出电压整定值的0.02%。4.9 接通冲击电流(交流或直流侧)开关接通时冲击电流的峰值应限制在充电装置额定电流最大值的 10%以内。4.10 关断电压的过渡过程 开关断开时电压的峰值不超过实际工作电压的 120%。4.11 输出的过电压保护 充电装置应提供带有 20ms 延迟的过电压保护命令,使工业应用

11、移动机器人在考虑全局参数而设定的允许的最大电池电压时关断充电装置输出。T/SSITS 802-2021 4 4.12 输出的过流保护 充电装置应提供带有 1S 延迟的过电流保护命令,使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在考虑全局参数而设定的最大电池电流时关断充电装置输出。4.13 输出短路保护功能 充电装置应带有短路保护功能;充电装置在充电过程中,直流输出端发生短路时能及时关断充电装置输出。4.14 直流输出电流限制功能 当充电装置工作在自动充电模式时,应具有直流输出电流限制功能,直流输出电流的限流值可在其设定值的 105%110%之间,当输出电流达到限流值时,充电装置以限流值输出。当充电装置工作在手动充电模

12、式时,应具有直流输出电流限制功能,直流输出电流的限流值可在其设定值的 50%55%之间,当输出电流达到限流值时,充电装置以限流值输出。4.15 均分负载(并机工作)性能 充电装置内部可采用多台同型号整流器并机工作。并机工作时整流器自主工作或受控于系统监控单元时应做到均分负载,在单机 50%100%额定输出电流范围内其均分负载的不平衡值应不超过直流输出电流额定值的土 5%。4.16 故障报警功能 充电装置发生故障,无法完成充电时,充电装置应在 30s 内发出故障声、光信号,并保持至故障排除,故障声信号每分钟至少提示一次,每次持续时间应在 1s3s 之间。应能在充电装置的显示屏(器)上查询故障信息

13、。4.17 控制功能 充电装置应同时具有自动充电、手动充电两种模式的功能,两种模式之间的切换需要人工进行确认。充电装置与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之间的连接器应同时具有自动对接和手动对接两种控制方式。4.18 强制充电功能 充电装置应具有强制充电功能,充电装置在不检测电池电压、无外部通讯的状态下,充电装置应能输出设定电压值,并以设定 0.1C 电流值输出,也可根据软件进行控制输出电流。采用强制充电时必须由人工进行操作,并经过设定的操作步骤确认后方能进行。4.19 紧急处理 应安装一个紧急断开设备(紧急按钮),用以将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充电装置与电网(电源)隔离开,以防电击、起火或爆炸。断开设备应有一定

14、的保护装置,以防偶然断开。4.20 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和充电装置之间的通讯 4.20.1 概述 T/SSITS 802-2021 5 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配备的电池类型不同、电压不同,对充电电流要求也不一样,为了避免充电过程中的任何错误以及保证充电装置能对所有适应类型的电能存储系统充电,任何准备连接到充电装置的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应装有一个充电控制单元,充电装置应提供一种途径,允许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控制充电过程。4.20.2 通讯方式 充电装置应能提供 RS485、CAN、WIFI 等多种接口方式,满足充电装置与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充电控制单元,或充电装置通过其它控制单元与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进行通讯

15、。4.20.3 通讯功能 充电装置应具有以下功能:a)遥测:充电装置输出电压、输出电流;b)遥信:充电装置工作状态(待机/充电/故障);c)遥控:充电/待机。4.20.4 充电处理 充电装置应能给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电池提供受控的直流电压或电流。充电装置应能测量充电电流值和充电电压值并馈送给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充电的控制单元。充电参数可由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充电控制单元确定,并且作为参数设定点提供给充电装置。4.20.5 安全处理 应允许由充电装置和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充电控制单元两者启动充电过程。充电装置或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控制单元可在任意时间终止充电过程。在通讯失效时应立即停止自动充电,手动充电模

16、式除外。4.20.6 通讯协议 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和充电装置之间的通讯协议应遵照用户与制造厂商的协定。4.21 交流输入过、欠电压及缺相保护功能 充电装置应能监视电网电压的变化,当交流输入电压值过高或过低时,充电装置应具备以下保护功能:a)当电网电压过高时,充电装置应具有过电压关机保护的功能并告警,电网电压恢复正常后,应能自动恢复工作;b)当电网电压过低时,充电装置应具有欠电压保护的功能并告警,电网电压恢复正常后,应能自动恢复工作;c)三相输入的充电装置,当输入缺相时,充电装置应具有缺相保护功能并告警,电网恢复正常后,应能自动恢复工作。4.22 温度过高保护功能 当充电装置内部温度达到保护设定

17、值时,应能自动告警与保护:故障排除后,应能自动恢复工作。T/SSITS 802-2021 6 4.23 开关机过冲幅度 由于开关机引起直流输出电压变化的最大峰值应不超过直流输出电压整定值的5%。4.24 启动冲击电流(浪涌电流)由于启动引起的输入冲击电流应不大于额定输入电压条件下最大稳态输入电流峰值的 120%。4.25 软启动 充电装置应具备开机软启动功能,软启动时间 3s10s。4.26 接地性能 所有可触及的金属外壳和金属零部件与充电装置的接地保护地端的电阻应不大于 0.1。4.27 安全要求 4.27.1 绝缘电阻 充电装置主回路的交流部分和直流部分对地、以及交流部分对直流部分的绝缘电

18、阻不低于 10M。4.27.2 工频耐压 产品各带电回路,按其工作电压应能承受表 1 所规定、历时 1min 的工频耐压试验,试验过程中应无绝缘击穿和闪络现象。表 1 绝缘试验的试验等级 额定绝缘电压 UI、额定工作电压UW 交流均方根值或直流(V)绝缘电阻测量仪的 电压等级(V)工频电压(KV)冲击电压(KV)UW60 250 1.0(1.5)1.0 60UW300 500 2.0(3.0)2.5 300UW500 1000 2.5(3.75)6.0 注:括号中的数据为直流试验电压值。4.27.3 冲击电压 产品各带电回路,按其工作电压应能承受表 1 所规定标准雷电波的短时冲击电压试验。试验

19、过程中应无击穿放电。4.28 振荡波抗扰度 应能承受 GB/T17626.122013 表 2 中规定的三级的振荡波抗扰度。4.29 静电放电抗扰度 应能承受 GB/T17626.22018 表 2 中规定的三级的静电放电抗扰度。T/SSITS 802-2021 7 4.30 谐波电流含量 在模块输入端施加符合 4.2.1 和 4.2.2 要求的交流电源电压时,在交流输入端产生的各高次谐波电流含有率应不大于 30%。4.31 连接器的安全要求 4.31.1 连接器应提供连接器保护套,以确保连接器在正常情况下无法直接触碰到带电部分。4.31.2 连接器在以下情况应无输出,以确保在正常情况下无法直

20、接触碰到带电部分(手动充电除外):a)正常待机时;b)与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对接未完成时;c)与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充电完成后,断开连接时。4.31.3 连接器应具有行程位置的限定装置,在待机情况下,连接器应当处于行程最小位置。当充电进行中,连接器的运行位置也应满足前面的要求。4.31.4 充电装置应提供一种方式表明在断开连接后,连接器放置是否正常。4.32 充电装置防护等级(IP)应符合 GB/T4208 的要求,室内型整机防护等级要求应不低于 IP3X,室外型整机防护等级要求应不低于 IP54。4.33 外壳抗破坏能力要求 非金属外壳宜符合 GB/T20138 中 IK03 要求。4.34 噪

21、音 充电装置应按照 GB/T37242-2018 的测试方法对释放的噪声危害进行评定,空载运行声压级不应超过 65dB。注:若充电装置仅被允许在限制区域内使用,此条不适用。5 试验方法 5.1 环境测试 5.1.1 气候环境测试 在下面测试中,充电装置应工作在输入标称电压、最大功率输出和最大电流状态下,在每次测试后应仍能够达到原有性能要求。5.1.2 低温测试 按照 GB/T2423.1-2008要求,试样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放置2h4h后放入低温试验箱中,接通电源,使其处于正常监视状态。以不大于 1/min 的平均降温速率降到-51保持 24h。取出试样,检查试样表面涂覆情况,并按要求进行基本功

22、能试验。T/SSITS 802-2021 8 5.1.3 高温测试 按照 GB/T2423.2-2008要求,试样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放置2h4h后放入高温试验箱中,接通电源,使其处于正常监视状态。以不大于 1/min 的平均升温速率升到 451保持 24h。取出试样,检查试样表面涂覆情况,并按要求进行基本功能试验。5.1.4 环境湿度 按照 GB/T2423.3-2016 要求,将试样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放置 2h4h 后放入湿热试验箱中,接通电源,使其处于正常监视状态。调节试验箱,使温度为 402,温度稳定后,再调节试验箱使相对湿度为 90%95%,保持 4d。取出试样,检查试样表面涂覆情况,并按

23、要求进行基本功能试验。5.1.5 环境气压 充电装置设计工作在 86kPa106kPa 气压下。5.2 机械测试 充电装置经过以下的测试后,性能不能降低。测试后应确保没有影响防护等级及门锁的操纵性;如果充电装置带有金属外壳,应确保外壳不会因永久或暂时变形而接触到里面的部分。如果充电装置带有绝缘外壳,不存在会破坏充电装置可用性的相关缺陷,而且基本满足条件,那么外壳表面轻微的凹陷、爆裂或剥落可以不予考虑。充电装置主体应能承受机械冲击。根据 GB/T2423.5-2019 的测试过程检查,剧烈冲击能量为 20J,使用撞击元件等效质量 5kg,跌落高度 0.4m。5.3 交流输入过、欠电压、缺相保护功

24、能试验 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a)按照“交流输入调压装置充电装置负载”方式接好试验电路;b)启动被测充电装置,调节交流输入电压为额定值,直流输出电压值为出厂整定值,负载电流为50%额定值;c)调节被测充电装置交流输入电压值至过压保护点(额定电压的 115%)或欠压保护点(额定电压的 85%),检查被测充电装置状态应符合要求;d)三相交流输入的充电装置,断开被测充电装置交流输入三相电压中的一相电压,检查被测充电装置应能降功率输出或关机保护,被测充电装置状态应符合要求;e)调节被测充电装置交流输入电压值从过压或欠压保护点恢复至额定值范围内,或将缺相状态恢复正常,检查被测充电装置状态应符合要求。5.4

25、 直流输出试验步骤 a)按照“交流输入调压装置充电装置负载”方式接好试验电路;b)启动被测额定值,调节交流输入电压为额定值,直流输出电压为出厂整定值,负载电流为 50%额定值;c)调节交流输入电压为 85%额定值,调节直流输出电压及负载,观察并记录输出电流达到额定值时的最高输出电压,测试结果应符合规定的直流输出电压范围的上限;T/SSITS 802-2021 9 d)调节交流输入电压为 115%额定值,调节直流输出电压及负载,观察并记录输出电流达到额定值时的最低输出电压,测试结果应符合规定的直流输出电压范围的下限;e)检查直流输出电压调节功能是否具有手动或由监控电路控制连续可调的功能,并应符合

26、要求。5.5 输入功率因数、效率试验 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a)按照“交流输入交流参数分析仪充电装置负载”方式接好试验电路;b)启动被测充电装置,调节交流输入电压为额定值,直流输出电压为出厂整定值,负载电流分别为 100%、50%和 30%额定值;c)在交流参数分析仪上读取输入功率因数,应符合要求;d)根据直流输出电压、电流的乘积计算出被测充电装置的直流输出功率;e)在交流参数数字分析仪上读取被测充电装置的交流输入有功功率,按公式计算出效率,应符合要求。%100=交流侧输入有功功率直流输出功率效率 5.6 源效应、稳压精度试验 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a)按照“交流输入调压装置充电装置负载”接好试验

27、电路;b)启动被测充电装置,调节交流输入电压为额定值、直流输出电压为出厂整定值,负载电流为 50%额定值,以此时直流输出电压值作为整定值;c)调节交流输入电压分别为 85%、115%额定值,负载电流分别为 5%、100%额定值,对组合后 4 种状态下的直流输出电压分别进行测量、记录;d)根据测试的记录数据计算出被测充电装置在以上各种条件下的稳压精度,计算结果应符合要求。5.7 温度系数试验 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a)被测充电装置放置恒温箱中,接好试验电路;b)启动被测充电装置,调节交流输入电压为额定值、直流输出电压为出厂整定值,负载电流为额定值;控制高、低温试验箱内温度恒温 201至被测充电装置

28、平衡稳定工作后,测量并记录此时直流输出电压值为整定值;c)控制高低温试验箱内温度变化至工作温度下限土 1(变化平均在 5min 内不大于 1/min),恒温 2h 至被测充电装置平衡稳定工作,恒温工作时间内间隔 15min 测量并记录被测充电装置直流输出电压值;d)控制高低温试验箱内温度从下限上升(上升至 0时保持 30min,变化平均在 5min 内不大于 1/min),变化至工作温度上限土 1,恒温 2h 至被测充电装置平衡稳定工作,恒温工作时间内间隔 15min测量并记录被测充电装置直流输出电压;e)按公式计算出被测充电装置在温度下降与上升时的温度系数,计算结果应符合要求。5.8 启动冲

29、击电流(浪涌电流)试验 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T/SSITS 802-2021 10 a)按照“交流输入调压装置充电装置负载”接好试验电路;b)启动被测充电装置,调节交流输入电压为额定值,直流输出电压为出厂整定值,负载电流为额定值:启动被测充电装置时用存储示波器配合电流取样装置分别测量交流输入冲击电流峰值与稳定工作后的交流输入电流峰值;c)对被测充电装置反复进行 4 次启动,相临两次间隔 2min,启动冲击电流最大值应符合要求。注:由于 EMI 电路所产生的 us 级冲击电流不考虑。5.9 直流输出电流限制或输出功率限制性能试验 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a)按照“交流输入调压装置充电装置负载”接好试

30、验电路;b)启动被测充电装置,调节交流输入电压为额定值,直流输出电压值为出厂整定值,负载电流 50%额定值;c)调节负载电流至限流点或输出功率至恒功率值,继续增加负载,充电装置应退出稳压状态,输出电压降低,输出电流维持在限流设定值,进入限流状态,检查充电装置应符合 4.14 的要求;d)减小负载电流恢复至额定值范围内,输出电压应恢复至稳压值,检查充电装置应符合要求。5.10 遥测、遥信、遥控功能试验 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a)目测检查被测充电装置是否具有与监控电路的接口电路;b)将计算机通过监控电路(或系统监控单元)与被测充电装置接口电路连接;c)启动被测充电装置,调节交流输入电压、直流输出电压

31、、负载电流在额定值范围内;d)在计算机软件的支持下对被测充电装置进行遥测、遥信、遥控功能测试,测试结果应符合要求。5.11 接地性能试验 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a)充电装置应与输入电路、输出电路、监控设备及所有外部电路完全断开;b)使用数字微欧计、凯尔文电桥等微电阻测量仪器,按微电阻测量仪器测量接线方法(双线或四线),测量线的主接线端连接至充电装置保护接地端子;测量线另一端依次连接至充电装置外表面可能触及的金属部件;c)从微电阻测量仪器直接读出主保护接地端子与各测量点之间的连接电阻值,应符合 4.26 要求。5.12 安全试验 5.12.1 绝缘电阻试验 在常温条件下,按表 1 规定的绝缘电阻测

32、量仪的电压等级,对被测充电装置交流部分对地、直流部分对地、交流部分对直流部分进行测试,测试的绝缘电阻应符合 4.27.1 的要求或者符合以下规定:a)各独立电路与金属机架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 10M;b)无电气联系的个电路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 10M。5.12.2 工频耐压试验 抗电强度试验应符合以下要求:T/SSITS 802-2021 11 a)用耐压测试仪对被测充电装置进行抗电强度试验;b)被测充电装置应是在进行完绝缘电阻试验并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抗电强度的试验;c)用工频耐压装置试验,按表 1 规定的试验电压,施加试验电压 1min,应无闪络和击穿。5.13 振荡波抗扰度试验 在稳压

33、方式下运行,在交流电源的输入端与中性线,直流输出端的直流母线与地之间,分别输入频率为 1MHz 和 100kHz 的衰减振荡波,第一个半波电压幅值为 2500V 进行历时 2s 的共模试验。在各回路之间加差模脉冲电压 1000V 进行历时 2s 的差模试验。在共模和差模试验中,充电装置能正常运行或试验结束后,充电装置能恢复正常运行,应符合 4.28 的规定。5.14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对充电装置正面操作电器(弱电部分解开)采用接触放电法施加 2kV 试验电压,试验以单次放电进行,每一试验点应以试验电压的正极和负极分别重复进行 10 次,时间间隔应为 1s,试验结束后充电装置能正常运行,应符合

34、 4.29 的规定。5.15 谐波电流测量 在稳压方式下运行,带额定直流电流负载,用谐波分析仪测量三相交流电源输入侧,充电装置在运行中返回交流电网中的各次谐波电流,要求测出的第 2 次至第 19 次谐波电流含有率(%),应符合 4.30的规定。5.16 软启动试验 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充电装置输入额定电压,输出额定电流,计时从接受“充电开始”命令开始到输出电压爬升到额定值或以上时为止,结果应符合 4.25 要求。5.17 噪音试验 试验按以下步骤进行:a)按照“交流输入调压装置充电装置负载”接好试验电路;b)启动被测充电装置调节交流输入电压为额定值,直流输出电压为出厂整定值,调节负载电流分别为

35、 50%和 100%额定值;c)用声级计在被测充电装置正面 1m、设备的二分之一高度处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应符合 4.34 要求。6 检验规则 6.1 检验分类 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试验。6.2 出厂检验 6.2.1 出厂检验采取 100%检验,检验合格后填写检验记录并发给合格证方能出厂。T/SSITS 802-2021 12 6.2.2 每台充电装置出厂时均进行老化后的出厂检验。有一项性能指标不符合要求,即为不合格,应返修复试。复试再不合格,则不能发给合格证。6.2.3 检验项目:a)一般检查;b)交流输入过、欠电压、缺相保护功能试验;c)直流输出试验;d)输出过电压保护试验;e)输出过

36、电流保护试验;f)过温保护试验;g)强制充电试验;h)紧急处理试验;i)限流特性试验或输出功率限制性能试验;j)遥测、遥信、遥控功能试验。6.3 型式试验 除 GB/T 3859.1-2013 规定外,在下列情况下,产品必须进行型式试验:a)新设计投产或转厂生产的产品,应在生产鉴定前进行型式试验;b)当设计变更、工艺或主要元器件改变、影响产品性能时,应在投入生产前进行型式试验;c)停产两年以上的产品,应在再次投入生产前进行型式试验;d)在正常生产情况下,每五年进行一次型式试验。e)型式试验项目为第 5 章规定的试验项目,试验样品在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抽取。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 标

37、志 7.1.1 产品标志:在产品的适当位置应有标志,应在醒目地方明确提供以下信息,其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生产厂家全名、生产序列号、生产日期、额定输入电压(V)、额定频率(Hz)和相数、额定输出电压(V)、额定电流(A)、IP 级别。对只限于室内使用的设备,在安装后应清楚地提供“只限室内使用”的标志。7.1.2 包装标志:产品包装上应有标志并符合 GB/T191 规定。7.2 包装 产品包装应防潮、防振、包装堆码,并应符合 GB/T191 规定。产品随带文件包括:a)产品合格证;b)产品说明书;c)装箱清单;d)其他技术资料。T/SSITS 802-2021 13 7.3 运输 包装后产品在使用交通工具进行长途运输时,产品不得放在敞蓬车厢,中转时不得存放在露天仓库。在运输过程中应处于安全状态,不允许和易燃、易爆易腐蚀的物品同车装运。应注意防雨、防尘及机械损伤。在装卸过程中,禁止摔挪、滚翻和重压。7.4 贮存 存放产品的仓库环境温度为-1550,相对湿度不大于 95%,无凝露,室内无酸碱及腐蚀性气体,贮存处应有防雨、雪和水浸的措施,不应露天存放。T/SSITS 802-20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行业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