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保密观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108个保密观五法普法知识竞赛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保密观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108个保密观五法普法知识竞赛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2023保密观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108个保密观五法普法知识竞赛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隐秘法共有( C )。 A、五章三十四条 B、五章三十五条 C、六章五十三条 2、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隐秘法于( C )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 A、2023年1月1日 B、2023年10月1日 C、2023年4月29日 3、制订保密技术进展规划、规划、政策、措施,制订保密技术装备体制标准,并催促有关部门配备达标。这是( B )的职责。 A、各级党委保密委员会 B、各级政府保密工作部门 C、中心国家机关保密工作机构 4、中心国家机关在其职权
2、范围内,( B ) 本系统的保密工作。 A、监视或治理 B、主管或指导 C、检查或催促 5、国家隐秘是关系( A ),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肯定时间内只限肯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A、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B、国家的经济安全和政治利益 C、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利益 6、国家隐秘及其密级的详细范围,由国家保密行政治理部门分别会同外交、公安、国家安全和( B )规定。 A、其他有关部门 B、其他中心有关机关 C、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 7、机关、单位应当对工作人员进展 ( C ),定期检查保密工作。 A、岗位培训 B、警示教育 C、保密教育 8、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隐秘法规定,泄露国家隐秘,不够刑事惩
3、罚的,可以酌情( C )。 A、赐予警告处分 B、进展批判教育 C、赐予行政处分 9、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隐秘法的有关规定,关于政党的隐秘事项的正确表述是( C )。 A、政党的隐秘事项经保密工作部门确认后,属于国家隐秘事项 B、政党的隐秘事项与国家隐秘性质不同,不属于国家隐秘事项 C、政党的隐秘事项符合保密法有关规定的,属于国家隐秘 10、国家隐秘的密级分为( A )。 A、绝密、机密、隐秘三级 B、绝密和机密两级 C、隐秘和机密两级 11、( C )以上地方各级保密行政治理部门在其职权范围内,主管本行政区域保守国家隐秘的工作。 A、省级 B、市级 C、县级 12、县级以上国家机关和涉
4、及国家隐秘的单位,依据实际状况设臵( A )或者指定人员,治理本机关和本单位保守国家隐秘的日常工作。 A、保密工作机构 B、治理工作机构 C、业务指导机构 13、国家隐秘及其密级的详细范围,应当在( B )公布。 A、社会范围内 B、有关范围内 C、机关、企事业范围内 14、对某一事项是否属于国家隐秘和属于何种密级有争议的,由国家保密工作部门或者省、自治区、( C )的保密工作部门确定。 A、地市 B、县(区) C、直辖市 15、国家隐秘事项的保密期限需要延长的,由( C )打算。 A、原确定密级的保密期限的机关、单位打算 B、原确定密级的保密期限的机关、单位的上级机关打算 C、原确定密级和保
5、密期限的机关、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打算 16、对于国家隐秘保密期限已满而未收到原定密机关、单位延长保密期限通知的,该项国家隐秘可以( A )解密。 A、自行 B、由上级机关 C、由保密工作部门 17、对绝密级的国家隐秘文件、资料和其它物品,非经( A )批准,不得复制和摘抄。 A、原确定密级的机关、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 B、原确定密级的机关、单位的上级机关或上级保密工作部门 C、原确定密级的机关、单位 18、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隐秘法的规定,过失泄露国家隐秘,情节严峻的,应当( A )。 A、追究刑事责任 B、进展批判教育 C、赐予党纪、政纪处分 19、国家隐秘的保密期限,除有特别规定外,(
6、 C )。 A、绝密级事项不超过二十年,机密级事项不超过十年,隐秘级事项不超过五年 B、绝密级事项不超过十年,机密级事项不超过五年,隐秘级事项不超过一年 C、绝密级事项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事项不超过二十年,隐秘级事项不超过十年 20、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供应国家隐秘的,依法追究( B )。 A、行政责任 B、刑事责任 C、经济损失 21、涉密人员出境,应当经过( C )的批准。 A、公安机关 B、保密工作部门 C、批准、任用涉密人员的主管部门 22、绝密级国家隐秘,( A )才能接触。 A、经过批准的人员 B、省、军级以上人员 C、机关工作人员 23、对外交往与合作中
7、需要供应国家隐秘事项的,应当根据( B )供应。 A、合同规定 B、规定的程序事先经过批准后 C、协议 24、依据保密法和保密法实施方法,( B )主管全国的保密工作。 A、国家保密工作机构 B、国家保密局 C、国务院 25、县以上地方各级政府的保密工作部门,在上级保密工作部门的指导下,依照保密法律、法规和规章治理( A )的保密工作。 A、本行政区域 B、所属各级政府 C、本区机关单位 26、以下哪一事项不应当确定为国家隐秘( B )。 A、国务院总理视察工作的行程安排 B、省长视察工作的行程安排 C、国家主席出访活动安排 27、隐秘载体经管人员离岗、离职前,应当将所保管的隐秘载体( A )
8、。 A、全部清退并办理移交手续 B、局部清退并办理移交手续 C、全部清退可以不办理移交手续 28、各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隐秘事项,应当依照保密范围的规定准时确定密级,最迟不得超过( A )。 A、10日 B、20日 C、30日 29、传递隐秘载体,应当包装密封;传递隐秘载体的信封或者袋牌上应当标明( C )。 A、密级 B、密级和编号 C、密级、编号和收发件单位名称 30、某机关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携带隐秘载体外出,其下述做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 A、实行爱护措施,使隐秘载体始终处于自己的有效掌握之下 B、报经本机关主管领导批准后,单独携带绝密级文件外出 C、报经本机关主管领导批准后,
9、二人共同携带绝密级文件外出参与涉外活动 31、各级国家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隐秘事项,应当根据( B )确定密级。 A、保密法律法规的规定 B、国家隐秘及其密级详细范围的规定 C、本机关单位的保密规定 32、对是否属于国家隐秘和属于何种密级有争议的,由( C )确定。 A、国家保密工作部门 B、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保密工作部门 C、国家保密工作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保密工作部门 33、属于国家隐秘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由确定密级的( C )标明密级。 A、办公室 B、主要承办人 C、机关、单位 34、国家隐秘事项的密级确定以后,确定密级的机关、单位的上级机关发觉不符合保密范围规定的,
10、应当( B )。 A、准时自行实行措施予以订正 B、准时通知确定密级的机关、单位订正 C、准时通知有关保密工作部门实行措施予以订正 35、消失以下哪种状况时,保密期限内的国家隐秘事项可由确定密级的机关、单位准时解密。( A ) A、从全局衡量公开后对国家更为有利的 B、离保密期满缺乏1个月的 C、对经济进展有利的 36、状况紧急时,保密期限内的国家隐秘事项可以由确定密级的( C )直接解密。 A、本机关、单位 B、国家保密工作部门 C、上级机关 37、对于上级机关或者有关保密工作部门要求连续保密的事项,在所要求的期限内( C )。 A、自行解密 B、可以解密 C、不得解密 38、各机关、单位确
11、定密级、变更密级或者打算解密,应当由( A )提出详细意见交本机关、单位的主管领导审核批准。 A、承办人员 B、负责人 C、保密工作部门 39、复制属于国家隐秘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或者摘录、引用、汇编属于国家隐秘的内容,( A )。 A、不得擅自转变原件的密级 B、视状况需要可以转变密级 C、既可以保存原件的密级,也可以转变原件的密级 40、任用、聘用的境外人员因工作需要知悉我国家隐秘的,应根据( C )的原则,报有关机关批准。 A、“谁主管,谁负责” B、“一事一批” C、“谁主管,谁负责”和“一事一批” 41、在对外交往与合作中,通过正值渠道供应国家隐秘时,应当以肯定的形式要求( B
12、)义务。 A、双方担当保密 B、对方担当保密 C、如期归还的 42、对外供应涉及经济、科技和社会进展方面的国家隐秘时,批准机关应当向( B )通报有关状况。 A、级政府的保密工作部门 B、同级政府的保密工作部门 C、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的保密工作部门 43、召开涉及国家隐秘内容的会议时,主办单位应当实行相应的保密措施,下面哪一项措施是错误的( B )。 A、具备安全条件的会议场所 B、使用无线话筒 C、依照保密规定使用会议设备和治理会议文件、资料 44、有以下哪种表现的,有关机关单位依照保密法赐予嘉奖( C ) A、在保密岗位工作 B、捡到文件资料上交保密工作部门 C、对泄露或者非法猎取国家
13、隐秘的行为准时检举 45、发生泄密大事的机关、单位,应当快速查明( B ),准时实行补救措施,并报告有关保密工作部门和上级机关。 A、主要、次要责任者,及一切涉密者 B、被泄露的国家隐秘的内容和密级、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危害的范围和严峻程度、大事的主要情节和有关责任者 C、大事属于敌我冲突或人民内部冲突,及处理上采纳法律手段或行政手段的依据 46、对单位存在重大泄密隐患或发生失泄密大事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的党政领导干部,视其情节轻重,根据干部治理权限应当赐予( C )处分。 A、警告、严峻警告、撤销党内职务 B、警告、严峻警告、撤销党内职或者留党观察 C、警告、严峻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观察或者开除
14、党籍 47、凡泄露国家隐秘尚不够刑事惩罚的,有关机关、单位应当依照规定并依据被泄露事项和行为的详细情节,赐予( C )。 A、批判教育 B、党纪处分 C、行政处分 48、凡泄露国家隐秘尚不够刑事惩罚的,哪种情形应当从重赐予行政处分( B )。 A、丧失国家隐秘文件资料没有造成损害后果的 B、以谋取私利为目的泄露国家隐秘的 C、过失泄露1份隐秘级文件资料危害不大的 49、泄露绝密级国家隐秘,情节特殊稍微的,可以酌情( B )行政处分。 A、免予 B、从轻赐予 C、从重赐予 50、以下行为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隐秘法及其实施方法规定的“泄露国家隐秘”的是( B )。 A、使国家隐秘被不应知悉者知悉的 B、不应知悉国家隐秘者被动知悉国家隐秘的 C、使国家隐秘超出了限定的接触范围,而不能证明未被不应知悉者知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