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乡村振兴的工作思路和计划3篇.docx

上传人:黑*** 文档编号:87705745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乡村振兴的工作思路和计划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3年乡村振兴的工作思路和计划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乡村振兴的工作思路和计划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乡村振兴的工作思路和计划3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2023年乡村振兴的工作思路和计划3篇 一、工作思路 紧紧围绕乡村振兴这一战略目标,大力进展乡村产业,着力推动农业高质量进展,突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连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进一步释放农村进展活力,促进我县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安康进展。 二、农业农村工作 1、保障主要农产品供应。稳定粮油生产,确保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30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13万吨以上,其中高档优质稻5万亩;实施稻田综合种养工程,建立稻+综合种养5万亩,进展稻鱼、稻虾、稻鸭等;实施稻油水旱轮作示范工程,种植油菜10万亩。抓好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稳定在3万亩以上,坚决遏制耕地抛荒、农地“非农化”、粮田“非粮化”。实施

2、中药材示范基地4.6万亩。抓好烟叶生产,规划完成烟叶种植面积9000亩。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动工程”,稳定生猪生产,确保生猪年出栏量33万头以上。 2、抓好农业根底设施建立。加大农业水利设施建立力度,建立高标准农田2万亩、加快实施水毁修复工程,完成、河段治理和7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着力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规划全县农机总动力增长2.6%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提升1%以上。不断夯实农业进展根底,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展。 3、大力进展现代农业。着力建立国家现代农业产业融合进展示范区,提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根据“一区一园一带多基地”布局,持续打造杨梅生态产业园、茯苓科技园,把杨梅

3、小镇、茯苓小镇打造成为产业集聚、商贸物流、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特色小镇,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进展。大力进展精细农业,深入落实农业农村“百千万”工程和“六大强农”行动,推动杨梅、茯苓、山核桃、制种、生猪、楠竹六大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新建(改造)杨梅标准化基地5000亩、山核桃基地3000亩、茯苓基地3000亩;抓好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仔细抓好无公害蔬菜、优质水果、优质油菜、道地中药材、食用菌等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加强“两品一标”申报认证和农产品品牌创立工作,举办2023年杨梅丰收节等,提升特色农产品美誉度、知名度。 4、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持续加强非洲猪瘟

4、、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动物疫病防控和打击私屠滥宰工作,确保疫情不反弹。加强草地贪夜蛾、柑橘黄龙病等植物疫病防控与监测工作。加强农业化学投入品监管,严把化学投入品污染关口,提高化肥利用率、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全县蔬菜、水果、稻谷等主要农产品进展农残检测、“瘦肉精”检测和“白板肉”的查处,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5、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深化以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为主体的各项改革,进展壮大集体经济,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实现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资本、农夫变股东,增加农夫财产性收入,落实其次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加快培

5、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健全农业专业化效劳体系,鼓舞进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推动农村宅基地治理与改革,探究宅基地“三权”分置实现形式。保障进城落户农夫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安排权,鼓舞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推动供销社、农村专业合作社、农村信用效劳社“三社合一”改革。健全农村金融效劳体系,进展农业保险。 三、乡村振兴工作 根据“产业兴盛、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有”总要求,依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做好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连接,稳固提升“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机制,推动扶贫产业可持续进展。积极对接国家政策,谋划工程,办点示范,以点带面,加快坳上镇全域推动漂亮乡村示范点建立和“乡村振兴”

6、示范点建立。连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实施厕所革命,改造农村厕所1200户以上,开展以“三清一改”“五个清爽”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实施乡村人才培育,着力培育爱农、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夫,完成高素养农夫培训500人次以上。确保乡村振兴按步骤、按规划有序推动。 2023年乡村振兴的工作思路和规划2篇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会议精神,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根据“产业兴盛、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有”的总体要求,围绕区委“1368”工作规划和“2568”重点工程,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

7、,切实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进展,补齐农业农村短板,统筹城乡协调进展,进一步优化农业构造布局,使产业更加兴盛;大力推动人居环境整治,使环境更加宜居;深入推动移风易俗,使乡风更加文明;基层党建进一步加强,使乡村治理更加有效;落实农村医疗、卫生、扶贫、社保等各项民生事业,使农夫生活更加幸福。 二、重点任务 (一)加快转型升级,让产业更加兴盛 1稳步提升粮食生产。推广公司“互联网+共享农业”和土地托管两种新型经营模式,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加快等乡镇的3万亩中低产农田改造。实施好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加强对镇、乡农田根底设施建立。在地下水超采区补贴推广小麦节水品种。实施好3.2

8、5万亩粮食绿色高效示范工程,加快乡国家产业强镇建立。建立完善9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全区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01万亩,全年粮食总产50万吨以上。培育壮大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年新增市级合作示范社2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0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3家。(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有关乡镇) 2推动蔬菜产业提质增效。稳固“蔬菜”区域公用品牌,积极打造“大蒜”品牌,提升蔬菜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推动绿色蔬菜示范基地建立,培育耐思、科瀚、喆兴、际洲等一批示范园区,带动蔬菜产业向高端迈进。支持秋景育苗、航天育苗等育苗场做大做强,年产集约化育苗2.1亿株。支持外向型龙头企业积

9、极开拓国际市场,扶持食品、维新蔬菜、广兴公司等企业扩大蔬菜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全年蔬菜播种面积到达20万亩,产量92万吨,产值21亿元。(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有关乡镇) 3大力进展林果产业。在东部,以豆下乡等村为中心,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叫响葡萄品牌。在中部,以、等乡镇为重点,打造千亩优质林果带,带动全区林果产业进展。在西部,以永合会镇、界河店乡等为重点,大力进展核桃、苹果、草莓等,实现园林化进展。(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有关乡镇) 4加快紧固件产业上档升级。抓好产业进展提升、技术研发创新、高端产品生产、重点企业培育、市场物流进展、知名品牌打造、搭建效劳平台等重点工

10、作,推动紧固件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加快实施一批行业支撑工程,开展知名品牌创立,提升企业产品质量和档次。实施“入园进区”战略,推动主城区标准件企业、“十里长廊”沿线企业,向工业园区和标准件园区集中,实现规模生产、清洁生产、高效生产。(牵头单位:标发委;责任单位:区直有关单位、有关乡镇) (二)推动环境整治,让乡村更加宜居 1全域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对标对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任务目标,以厕所改造、垃圾治理、污水治理、街巷硬化、村庄绿化等为主攻方向,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确保圆满完成三年行动目标任务。一是深入推动“厕所革命”。改造农村厕所3万座,提高全区卫生厕所普及率。在改厕过程中严把施工

11、、货物质量、验收三关,确保改厕成效。对已经改造的厕所开展“回头看”,完善改厕台账,绘制改厕分布图,对存在质量问题的,制定整改方案,确保改一座用一座。加强改厕后续使用维护效劳,解决厕所修理难的问题。配建厕所粪污处理设施,支持专业化企业和个人开展定期收运、粪液粪渣资源化利用。二是健全垃圾治理长效机制。完成总投资6.1亿元的区垃圾燃烧发电工程,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加强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解决“垃圾堆、垃圾沟、垃圾坡”等问题。加强对保洁公司的治理,确保保洁公司标准高效运行。连续开展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工作,推动实现垃圾源头减量化、收集分类化和处理资源化。三是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管控。完成20

12、个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完成106个村的生活污水管控,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全掩盖,彻底解决农村污水乱流问题。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长,对规划纳入城镇污水管网的村庄,实行管网集中统一处理。其他村庄,推行“管网或排水沟+三格渗滤+人工湿地”模式,强化对生活污水的管控。建立生活污水长效管护机制,落实运行管护职责和标准。四是提升街巷硬化水平。在全面完成村庄主街道硬化任务的根底上,重点抓好巷道硬化,各乡镇完成85%以上村的街巷硬化。街道硬化为水泥路或柏油路,巷道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采纳石板、旧砖、砂石、灰土等多种形式进展硬化,根本解决村庄内道路泥泞、村民出行不便问题。五是提高村庄绿化率。以增绿为

13、重点,在环村周边、进村道路、街道两侧、庭院内外选择本地相宜树种,广泛种植,能绿尽绿。完成村庄绿化面积3300亩,村庄绿化率到达35%。六是大力开展农村空闲宅基地整治提升行动。对村内空闲宅基地、残垣断壁进展清理,对闲置的老旧房屋进展撤除或改造提升,对清理出的空间建立小游园、小菜园、小果园等,美化人居环境。同步推动村庄规划、村庄亮化、漂亮庭院等创立工作,全面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水平。(牵头单位:农办;责任单位:进展和改革局、住房和城乡建立局、生态环境分局、交通运输局、林业局、农业农村局、宣传部、妇联、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乡镇) 2抓好示范村创立。以、三个乡镇为重点,每个乡镇确定4个村作为区级示范村,根

14、据省级漂亮乡村标准进展高标准打造。其他13个乡镇,分别确定4个以上成方连片的村作为乡镇示范村,对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十个专项行动进展打造,带动全区人居环境整治上档升级。(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乡镇) 3加快乡村振兴示范区建立。充分利用东部叶菜基地产业优势,打造周边万亩中小拱棚示范区,积极进展都市休闲农业。依托古城景区优势,深度挖掘洼人文历史,打造“东街-裴屯-东桥-永北村”等精品旅游线路。建立完善周边村庄根底设施建立,打造环洼漂亮乡村示范片区。依托太极文化优势,充实完善各类传统民俗活动,打造特色文化体验区。(牵头单位:园区;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镇) (三)开展移风

15、易俗,让乡风更加文明 1深入开展移风易俗行动。狠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人情债、攀比斗富”不良风气,培树“崇德向善、勤俭节省、文明安康”新风。弘扬文明新风,制定完善村规民约,积极发挥“两会一约”作用,标准婚丧庆典活动,推广“零彩礼”“集体婚礼”等文明新风,探究建立移风易俗长效常态机制。(牵头单位:宣传部;责任单位:民政局、各乡镇) 2完善基层文化阵地。加强农村宣传文化阵地建立,大力实施“四个一”工程,着力构建区、乡、村三级宣传阵地。强化乡镇综合文化效劳站、村综合性文化效劳中心、文化广场等基层文化设施建立,建立健全区、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效劳设施网络。开展公共文化效劳示范区创立工作,合理规划配置基层

16、综合性文化效劳中心。充分发挥文化馆等文艺机构作用,组织好文化下乡活动,丰富农夫精神文化生活。(牵头单位:宣传部;责任单位: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各乡镇) 3广泛开展文明村镇创立。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乡风民风、人居环境、文化生活等为建立重点,以农村精神文明“十个一”(即:一个村民中心、一个文化广场、一条乡风文明示范街、一批善行功德榜、一套村规民约、一个红白事理事会、一个道德讲堂或文化礼堂、一支志愿者队伍、一支新乡贤骨干队伍、一次“十星级文明户”或“五好家庭”评比)为抓手,广泛开展文明村镇创立,进一步提升农夫文明素养和农村社会文明水平。(牵头单位:宣传部;责任单位:有关乡镇) 4实

17、施特色文化提升工程。实施“文化+”战略,大力进展特色手工业、演艺业、乡村旅游业等,挖掘和培育一批具有文化特色的工艺美术产品和品牌。加强农业景观、农业庆典、农业主题公园等创意设计,培育一批农事体验型、教育试验型、科技展现型等田园文化综合体,提升农产品文化附加值。加快进展乡村旅游,配套丰富旅游业态,延长旅游产业链条,培育进展乡村旅游产业。(牵头单位: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责任单位:各乡镇) (四)完善体系建立,让乡村治理更加有效 1加强基层党组织建立。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核心地位,整顿脆弱松散党组织,发挥党员先锋榜样作用,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成顽强战斗堡垒。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加大优秀青年农夫党员进展

18、力度,做好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培育工作。因村制宜,大力进展特色富民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 2提高村级自治力量。全面推行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村民委员会、村民议事会、村务监视委员会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村级治理模式。健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积极发挥社会各类人才、乡贤等群体作用。推动乡村治理重心下移,加快推动农村“六有”综合效劳站建立,打造“一站式”效劳平台,逐步形成完善的乡村便民效劳体系。引导村民积极参加自治,形成政府、群众之间的良性互动,激发社会活力,提高自治水平。 3加强法治乡村建立。实施“一委三中心”标准化建立,由村(街)党支部书记兼任主任,“两委”干部、治安员、网格员为成员,负责做好冲突纠纷、信

19、访隐患、社会治安排查化解工作,形成“冲突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突出问题联治、效劳治理联抓、基层平安联创”的工作机制。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广阔农夫增加法制观念,自觉学法守法用法。 4提升乡村德治水平。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评比表彰活动,深入宣传道德榜样,引导农村文明新风。利用村规民约和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等“一约四会”,让村民实现自我治理、自我效劳、自我教育、自我监视、自我进展,做到“私事不出家、小事不出村”。 5建立平安和谐乡村。广泛开展“三无三百”平安村创立活动,在60个村建立“一村一辅警”农村警务工作机制。实施

20、数字乡村进展战略,推动农村“雪亮工程”建立。持续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一案三查”,严峻打击农村黑恶势力。紧紧围绕做好群众工作这条主线,信任群众、依靠群众,从源头预防和削减冲突纠纷,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五)坚持民生为本,让百姓生活更加幸福 1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改善农村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条件,抓好永合会、讲武等3个乡镇公办幼儿园工程建立。依托“六二一”学校安全治理机制,全面落实校园“网格化”治理,提升农村学校安全治理水平。统筹配置城乡教学资源,积极向乡村倾斜师资力气,配齐配强乡村教师队伍。(责任单位:教育体育局) 2提高农村医疗安康水平。完善根本公共卫生效劳工程补助政策,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效劳体

21、系建立,改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医疗条件。实施六项医改突破,高标准建成乡镇公共卫生效劳专区和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扩大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实现重点人群签约全掩盖。加强基层全科医生队伍建立,搞好人才聘请和培育,满意农村医疗效劳需求。(责任单位:卫生安康局) 3做好扶贫社保工作。仔细贯彻“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推动产业和就业扶贫,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完善临时救助和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准时发放低保、五保、孤儿、“两残”等各项救助资金。切实发挥好社会兜底保障作用,确保农村低保“应保尽保”。全面落实农村老龄政策,确保高龄补贴按时足额发放。(牵头单位:民政局;责任单位:区直有关单位、各乡镇) 4促进

22、农村劳动力转移。进一步健全公共就业效劳体系,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夫多渠道就业。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展动,大力进展乡村特色产业,培育一批家庭农场、手工作坊等,为广阔农夫供应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有用人才进展专题技能培训,培育壮大一批农业职业经纪人队伍,带动农夫增收致富。(牵头单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职中、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进展和改革局、各乡镇) 三、实施步骤 (一)安排部署阶段(2023年1月1日1月10日)。区委召开全区性会议进展安排部署。各部门围绕总体要求,结合部门实际,明确专人负责,制定详细方案,定目标、定标准、定措施、

23、定时限,细化举措,建立台账,确保事有人管、活有人干、责有人担。 (二)集中实施阶段(2023年1月11日11月30日)。区直有关单位和各乡镇统筹安排各个工程建立挨次,做到集中精力、全面推动、合力攻坚,保证按期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考核验收阶段(2023年12月1日12月31日)。由农办牵头组织,对比上级考核方法,对区直部门和各乡镇工作完成状况进展考核验收,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将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不动摇,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力度不减弱,推动农村改革进展的步伐不放慢,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振兴的工作机制,建立党

24、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对“三农”干部的培育、治理和使用,建立一支优秀的“三农”工作队伍,加快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二)搞好部门联动。区直有关单位要根据责任分工,各司其责,协调联动,合力推动。农办要发挥牵总协调工作。住建、农业农村、交运、生态环境等部门要切实加大对农村根底设施建立的支持力度。教育、民政、人社、卫健等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公共效劳的支持力度。宣传部门要加强正面引导,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形成全社会关怀支持的深厚气氛。其他部门都要各司其职,积极参加到乡村振兴中去,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三)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健全乡村振兴财政投入保障制度,通过列支专

25、项资金,对乡村振兴工程建立进展奖补。连续对涉农工程、资金进展整合,重点支持农村根底设施建立、产业进展和根本公共效劳工程等。区直有关单位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引导工程、资金、政策向农村倾斜。各乡镇村街要积极引导资金、技术、信息、人才、治理等现代要素向农业农村流淌。通过财政引导、部门倾斜、社会捐助、村街自筹、群众参加,形成多元化资金投入渠道,为乡村振兴供应有力保障。 (四)强化督导考核。建立完善乡村振兴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将乡村振兴工作列入对部门和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选拨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把乡村振兴工作纳入区重点工作大督查范围,加大督导考核力度。对进度快、效果

26、好的乡镇和部门,全区通报表扬;对进度慢、效果不明显的乡镇和部门,全区通报批判;对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乡镇和部门,严格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2023年乡村振兴的工作思路和规划3篇 一、xxxx年乡村振兴工作进展状况 xxx区内xx个行政村,其中xx村为我镇乡村振兴试点村,xx村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为扎实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我镇乡村振兴领导小组讨论制定全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部署推动重大政策、重大行动和重要工作,协调解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难题。 (一)着眼产业兴盛,大力进展现代农业 因地制宜,大胆谋划,促进农业特色产业进展。坚持基层党建示范点与乡村振兴示范村“双示范融合”,着力建立下湖村、叠石村两个省

27、级乡村振兴试点村。茶产业:我镇以生春源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带动x家外乡茶叶加工企业。建立生春源叠石茶叶基地xxxx亩,辐射带动xx村约xxxx农户对全镇约xxxx亩茶山进展标准化改造治理,茶叶产量显著提升。茭白产业:以长晟生态农业公司为龙头,建立千亩茭白产业园和千亩荷花基地,采纳生态立体种植模式(荷花+小龙虾),实现高产、高效农业种养,打造生态农业田园综合体,实现荷花套养小龙虾xxxx亩,供应就业岗位约xxx人,带动村民增收约xxx万元,实现农夫共同富有。食用菌产业:大力进展香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形成吉际、中房、林家、大洋、显柄等村食用菌产业聚拢地,实现投产香菇xxx万袋,年产香菇xxxx

28、吨。中草药产业:以大园、东山为核心,引进“三叶青”中草药种植工程为龙头,打造中房中草药种植基地。水果产业:建立叠石的百香果、下湖的砂糖橘,凤凰山的水蜜桃、大洋的葡萄、深坑、厚富的核桃等数个中房特色水果采摘基地。 (二)着眼生态宜居,不断改善农村环境 统筹镇村进展,打造宜居中房。大力实施根底设施配套工程,突出抓好水、电、路、房等根底设施建立,深入实施漂亮乡村建立、村道路硬化和饮水安全稳固提升工程,全面落实土地整治、危房改造等措施。不断加大农村环境整治、改善生态和人居环境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气氛,确保村庄干净有序、洁净美丽的人居环境。xxxx年完成下湖、中房、洋里、沙坂、溪门、港里、显柄等七个漂

29、亮乡村建立,其中下湖村、中房村为漂亮乡村提升村。以建立漂亮宜居乡村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完善建立和管护机制。大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全镇x个行政村xxx户三格化粪池新建改造任务、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和公厕改造。开展耕地占补平衡工作,完成规模面积xxx亩,估计新增耕地面积xxx亩。全面推行“河长制”,配备xx个河道专管员对河道进展每日巡查常年管护,保持河道清洁。同时高度重视墓地专项整治工作,仔细贯彻殡葬工作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推动殡葬改革工作。 (三)挖掘古镇红色资源,全力进展文旅产业 编制完成xx镇旅游进展总体规划,遵循旅游市场需求,充分挖掘和利用中房山

30、水风光,开发建立凤凰山景区、飞仙岩景区、百丈龙潭瀑布、深坑古村落、旗峰生态农场和满盾休闲旅游田园综合体,打造以观光为根底,以休闲为重点、以体验为特色的乡村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利用承办x罗源首届七境茶文化节、举办罗源中房健身休闲旅游丰收节、岭兜书法摄影展等活动,进一步打响中房知名度。凭借全镇xx个行政村都属于老区革命基点村的独特红色资源,通过镇内保存尚为完好的阻击战遗址、厚富红军医院、深坑抗日讲习所等历史遗址,深入推动革命老区文化旅游进展。抓好xx村六个国家级传统村落的爱护工作,以历史传承下来的明清古建筑为依托,深入挖掘古文化,培育乡村振兴示点村。进一步整合凤凰山自然风光、叠石茶山风光、满盾田园综

31、合体田园风光,满盾古民居、岭兜转水桥、林家旗杆林、陈太尉宫以及千年古官道等资源,推动旅游综合开发,丰富完善旅游线路产品。 (四)着眼生活富有,全力推动脱贫攻坚 我镇全力推动脱贫攻坚作为漂亮乡村建立的根底和前提抢抓政策机遇,细心谋划扶贫工程,持续培育增收产业,大力推动脱贫攻坚。加强“红色引领”,开展雨露规划,实施精准脱贫。年初以来,镇党委加大党建工作力度,加强“红色引领”,发挥领导作用,带着各村党支部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着党员开展雨露规划培训,实施精准脱贫。全镇屡次开办种植、畜牧等培训班,惠及建档立卡贫困对象xxx人,提升贫困人员就业力量,实现全体贫困户得到稳定脱贫。中房村党

32、支部带头带着党员与贫困户共同进展种植食用菌;大洋村党支部帮忙贫困户黄珠玉养兔;叠石村党支部党员带着贫困户开办百香果种植合作社,促进贫困人口稳定增收,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确保已脱贫贫困户不返贫。通过“党建+”引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进展。年初以来,镇党委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把握机遇,把进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基层、打根底、强堡垒的重要抓手,坚持党建引领,通过耕地占补开发、合作社经营、土地承包、盘活固定资产等,分散力气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不断进展壮大。 (五)进展先进文化,切实加强社会治理 我镇充分利用党建微信群、农家书屋远程教育等平台,广泛开展抱负信念教育,扶持培育一批产业带头人、

33、文化乡贤等乡土人才,推动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立,弘扬向善向上社会正能量。依托独特的红色文化底蕴和资源禀赋,挖掘开发河洋耕读文化,着力打造文化历史旅游景点的同时同步配套文化广场、乡村舞台等设施,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效劳水平。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抑制天价彩礼薄养厚葬等陈规陋俗,培树家庭和美、邻里和谐、村社和谐的农村社会新风气,推动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民风持续好转。加强基层组织建立,把党建责任抓实、抓细、抓到位,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动、同考核,严格根据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开展工作,创新活动方式,丰富活动载体,过好组织生活,持续创立学习型党组织建立。切实加强平安乡镇建立。结

34、合“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建立健全镇村治理、效劳、协调功能,严峻打击村霸,重拳出击黄赌毒和邪教组织,主动化解农村社会冲突,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整、群众自治良性互动。 二、xxxx年工作规划 (一)以产业兴盛为重点,抓好特色产业进展 一是做大做强茶产业。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引导企业和茶叶种植大户外出参观考察学习,邀请专家莅临指导、座谈,集思广益、开拓眼界,解决中房茶叶等问题,促进茶叶产业质量和效益双提升;抓住省市县关于支持茶产业进展的优待政策,盘活低效利用的建立用地,结合漂亮乡村建立,把房屋、仓库、古厝修旧如旧改造成茶文化核心区,加快培育茶产业,打造集野茶生态茶园、精细加工及观光旅游

35、为一体的茶业基地。二是做优做精特色农业。品种方面:要坚持多样性原则,突出“一村一品”,引导农户进展茶叶、香菇、茭白等,调整品种构造,优化产业布局,打造名优水果基地、食用菌基地、茶业基地“三个基地”。品质方面:要突出“生态、生产、生活、生意”四生融合的进展理念,引导农户进展以茶为主题的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培育好种、好看、好玩、好卖、好赚“五好”新业态,推动农业中一二三产业融合进展,加快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品牌方面:坚持绿色进展理念,积极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扩大香菇、等无公害蔬菜品牌的影响力,力争再培育更多的农产品品牌,打响“醉美中房绿色农业”品牌。三是引导进展食品加工业。将现有的石板

36、材园区规划作为食品加工园区,引导绿色加工进展,建立低碳、低耗、循环、高效的绿色加工体系,推动农产品加工业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利用现有特色农业进展,集中莲子、小龙虾、茶、香菇、三叶青、核桃等食品深加工。 (二)以生态宜居为关键,提升农村环境整治 一是治山,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引导种植多样树种,丰富林木品种;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实施矿山等暴露山体生态恢复治理工程,坚持每年生态封禁,爱护山体植被,提高山体蓄水含水力量,让青山常在。二是治水,全面落实“河长制”,加强河洋溪、金溪流域交界断面水质监管,确保河洋溪、金溪水质稳定在类标准以上。扎实开展河洋溪安全生态水系建立,整体整治流域,建立形成水系,保持水体清

37、亮,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三是造田园风光,在治山治水的根底上,以现代农业示范区建立为契机,为农夫提建议、帮规划,从根底设施、争取工程、资金扶持、技术救济等方面,给以规划引导,把握季节时令,实现稻、菜、果相间错落、轮作耕耘,既让群众增产增收,也让田园成景入画,打造舒适、安逸、闲适的田园风光。 (三)以乡风文明为保障,强化精神文明建立 一要深化移风易俗。结合漂亮乡村、旧村复垦工作,创新特色模式,提倡改造大洋村杜氏主厝建立廉政教育示范点,拓展为道德讲堂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讲师团宣传宣讲活动,乡贤座谈会、家训族规诵读会等活动,用乡贤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培育文明乡风。发挥党建引领,积极拓展

38、宗祠文化功能。二要涵育乡风民风。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满盾红军第一阻击战役纪念地、港里王家湖县委旧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引导群众爱国爱家、孝老爱亲、重义守信、节省持家,让优秀传统文化浸润群众生活,营造向上向善的文化气氛。三要推动文化惠民。大力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充分发挥文化广场、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业余“讲师团”等载体作用,广泛开展农夫乐于参加的文化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加强党的政策方针、民间信仰、乡风民俗、家风家教、道德法制、孝道文化等内容开展宣传宣讲,用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和乡音俚语把新时代精神演出来。 (四)以治理有效为根

39、底,完善乡村治理体系 一要加强基层组织建立。创x村“两级书记”联席会制度,坚持每季度围绕x个主题,在x个村开展x场现场办公会,营造比拼赶超气氛,分散工作强大合力。仔细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全乡党员干部在“三抓三比、十项竞赛”当好“四个先锋”、工程攻坚建立和“十大提升工程”的主战场发挥先锋榜样作用。二要完善便民效劳体系。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新媒表达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让党员干部能够参加乡村治理,通过手机APP或微信公众号就能实现问题发觉、受理、处理、督办、反应五个环节在线监视,做到问题、责任、期限、追责“四清晰”,重点解决有的党员干部慢作为、不作为问题。三要深化平安中房创立。以创立“平安中房”为契机,坚持每季度组织镇、村干部开展一次综治平安入户宣传活动,宣传普及安全学问,渲染深厚的平安建立气氛。坚持开展好每月xx日的县乡领导接访日活动,引导农夫依法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维护权益。推广“互联网+”的群防群治,实现辖区治安盲区全掩盖,提高办案实效,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平安建立知晓率和执法满足度。 【2023年乡村振兴的工作思路和规划3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