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 全章节课件 欢迎选用单元质量评估(八)教师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二 全章节课件 欢迎选用单元质量评估(八)教师卷.ppt(5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9090分钟分钟 100100分)分)一、选择题(每小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 2分,共分,共5050分)分)1.1.读下面漫画图,有关其环境问题及其危读下面漫画图,有关其环境问题及其危害的说法,正确的是(害的说法,正确的是()A.A.臭氧层破坏,危害人体健康与生臭氧层破坏,危害人体健康与生态环境态环境B.B.森林破坏使地球生态系统受损森林破坏使地球生态系统受损C.C.生态破坏引发的水污染,危害人生态破坏引发的水污染,危害人体健康体健康D.D.环境污染引发的全球变暖问题,环境污染引发的全球变暖问题,使地球生态系统受损
2、使地球生态系统受损 【解析解析】选选A A。漫画。漫画“伞破了伞破了”寓意为地球的保护伞寓意为地球的保护伞臭臭氧层遭到破坏,大量紫外线直接照射到地球,给人类及生态氧层遭到破坏,大量紫外线直接照射到地球,给人类及生态环境带来危害。环境带来危害。(20102010临沂模拟)下图为临沂模拟)下图为20062006年南极臭氧层空洞统计年南极臭氧层空洞统计图。读图回答图。读图回答2 24 4题。题。2.20062.2006年南极臭氧层空洞极大值出现时(年南极臭氧层空洞极大值出现时()A.A.新加坡为太阳直射新加坡为太阳直射 B.B.南极地区正值极夜南极地区正值极夜 C.C.澳大利亚秋收正忙澳大利亚秋收正
3、忙 D.D.中国东部沿海伏季休渔中国东部沿海伏季休渔3.20063.2006年臭氧层空洞最大范围从南极点平均达到的纬度接近年臭氧层空洞最大范围从南极点平均达到的纬度接近 ()A.80A.80S B.70S B.70S C.60S C.60S D.50S D.50S S4.20064.2006年与年与1979197920062006年平均值两条曲线相比,说明年平均值两条曲线相比,说明20062006年年 ()A.A.太阳活动强烈,是极大年太阳活动强烈,是极大年 B.B.破坏臭氧层产品生产受到限制,但成效滞后破坏臭氧层产品生产受到限制,但成效滞后 C.C.国家间未达成共识,收效甚微国家间未达成共识
4、,收效甚微 D.D.工厂贪图利润,氟氯烃等化合物偷排严重工厂贪图利润,氟氯烃等化合物偷排严重【解析解析】2 2选选A,3A,3选选C C,4 4选选B B。由图可知,。由图可知,20062006年南极臭氧层年南极臭氧层空洞极大值出现于空洞极大值出现于9 9月中旬,接近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附月中旬,接近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附近。近。20062006年臭氧层空洞最大范围约为年臭氧层空洞最大范围约为30003000万平方千米,可计万平方千米,可计算出其范围的半径约为算出其范围的半径约为31003100千米,按照经线上纬度相差千米,按照经线上纬度相差1 1度度距离相差约为距离相差约为111111千米,
5、可推知其范围约跨千米,可推知其范围约跨2828个纬度,最接个纬度,最接近的外部边界为近的外部边界为6060S S。20062006年与年与1979197920062006年平均值相比,年平均值相比,臭氧层空洞加剧说明导致臭氧层破坏的物质仍在排放。臭氧层空洞加剧说明导致臭氧层破坏的物质仍在排放。读下图,回答读下图,回答5 5、6 6题。题。5.5.对上图理解正确的是(对上图理解正确的是()A.A.影响环境污染水平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增长速度影响环境污染水平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增长速度 B.B.环境污染处理技术水平可以决定环境污染水平环境污染处理技术水平可以决定环境污染水平 C.C.环境政策对环境污染起着
6、至关重要的作用环境政策对环境污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D.D.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会造成环境污染加重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会造成环境污染加重6.6.关于人口与环境污染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关于人口与环境污染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A.人口数量增长是导致环境污染最重要的原因人口数量增长是导致环境污染最重要的原因 B.B.人口压力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在不同社会技术背景下是一人口压力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在不同社会技术背景下是一样的样的 C.C.人口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人类活动的环境后果人口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人类活动的环境后果 D.D.人口数量增长对环境恶化没有直接影响人口数量增长对环境恶化没有直接影响
7、【解析解析】5 5选选C C,6 6选选C C。第。第5 5题,影响环境污染水平的主要因题,影响环境污染水平的主要因素有环境政策和经济增长状况,在同样的经济增长状况下,素有环境政策和经济增长状况,在同样的经济增长状况下,环境政策的实施与否也会影响环境污染水平的高低。第环境政策的实施与否也会影响环境污染水平的高低。第6 6题,题,人口数量增长是环境污染问题的因素之一,但并不是最重要人口数量增长是环境污染问题的因素之一,但并不是最重要因素,还取决于人口素质的高低。在不同社会技术背景下,因素,还取决于人口素质的高低。在不同社会技术背景下,人口压力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人口压力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8、也是不一样的。人类社会从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人口人类社会从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人口增长越来越快,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据此完成增长越来越快,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据此完成7 7、8 8题。题。7.7.发展中国家较之发达国家更容易引发环境问题,尤其是生发展中国家较之发达国家更容易引发环境问题,尤其是生态破坏,其最主要原因是(态破坏,其最主要原因是()人口分布不均人口分布不均 人口数量大,增长快人口数量大,增长快 经济技术水平低经济技术水平低 环保法规不完善环保法规不完善 A.B.C.D.A.B.C.D.8.8.下列四种生产方式或有关生产的叙述,同人地关系演变的下列
9、四种生产方式或有关生产的叙述,同人地关系演变的四个阶段(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四个阶段(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顺序相对应的是(顺序相对应的是()轮作、间种、生态种养轮作、间种、生态种养 人口增加,生产以粮为纲人口增加,生产以粮为纲驯养野兽,种植禾谷驯养野兽,种植禾谷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A.B.A.B.C.D.C.D.【解析解析】7 7选选B B,8 8选选D D。第。第7 7题,发展中国家面临人口、发展题,发展中国家面临人口、发展双重压力,经济技术水平低,故环境问题较发达国家严重。双重压力,经济技术水平低,故环境问题较发达国
10、家严重。第第8 8题,题,轮作、间种、生态种养轮作、间种、生态种养谋求人地协调,谋求人地协调,人人口增加,生产以粮为纲口增加,生产以粮为纲改造自然改造自然,驯养野兽,种植禾驯养野兽,种植禾谷谷崇拜自然,崇拜自然,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征服自然。征服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读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读“环境负担公式环境负担公式”和我国和我国人口与耕地变化图,回答人口与耕地变化图,回答9 9、1010题。题。9 9图中最能反映我国近图中最能反映我国近5050年来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年来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的是(重的是()A A耕地面积在减少耕地面积在减少 B
11、B总人口数在增加总人口数在增加 C C人均耕地在减少人均耕地在减少 D D耕地环境没有出现负担耕地环境没有出现负担1010从从“环境负担环境负担”公式中可以看出,创造财富技术水平的公式中可以看出,创造财富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减轻环境负担,下列措施能因此减轻人口与耕地环境提高能减轻环境负担,下列措施能因此减轻人口与耕地环境负担的是(负担的是()A A开发湿地、滩涂等易耕土地,扩大耕地面积开发湿地、滩涂等易耕土地,扩大耕地面积 B B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C C推广良种,提高亩产推广良种,提高亩产 D D提高粮食进口量,缓解我国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提高粮食进口量,缓解我国人口对土地的压力【解析
12、解析】9 9选选C C,1010选选C C。第。第9 9题,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加重题,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加重可从人均耕地的减少反映出来。第可从人均耕地的减少反映出来。第1010题,注意题干要求是从题,注意题干要求是从创造财富技术水平的提高寻求对策,故创造财富技术水平的提高寻求对策,故A A、D D选项不合适,选项不合适,B B选项无法反映出财富的增多。选项无法反映出财富的增多。11.11.新华社讯新华社讯 20092009年年1212月月7 7日至日至1919日,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架公约缔约方第缔约方第1515次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会议次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
13、根举行。会议达成了临时协议达成了临时协议哥本哈根协议哥本哈根协议,这项协议指出,气,这项协议指出,气候变化是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各国强调将通过强大的候变化是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各国强调将通过强大的政治意愿,根据政治意愿,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紧急应对气原则,紧急应对气候变化,要加强长期合作行动。面对人类共同的生存危机,候变化,要加强长期合作行动。面对人类共同的生存危机,各国心态各异,其原因在于,全球气候变暖给不同国家和地各国心态各异,其原因在于,全球气候变暖给不同国家和地区带来的影响和收益大不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区带来的影响和收益大不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
14、是()海平面上升会导致小岛屿国家出现生存危机,所以参与行海平面上升会导致小岛屿国家出现生存危机,所以参与行动意愿最高动意愿最高全球变暖危及欧洲冬暖夏凉气候,欧洲国家对此非常敏感全球变暖危及欧洲冬暖夏凉气候,欧洲国家对此非常敏感美国能源消费模式是奢侈和浪费型,对强制性减排指标一美国能源消费模式是奢侈和浪费型,对强制性减排指标一向持比较消极的态度向持比较消极的态度石油输出国以石油输出为其经济命脉,坚决反对抑制二氧石油输出国以石油输出为其经济命脉,坚决反对抑制二氧化碳排放制度议定化碳排放制度议定俄罗斯是高纬度国家,不仅从气候变暖中受益,而且由于俄罗斯是高纬度国家,不仅从气候变暖中受益,而且由于本身就
15、是资源和能源大国,因此也持消极立场本身就是资源和能源大国,因此也持消极立场A.B.A.B.C.D.C.D.【解析解析】选选D D。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各国都本着各自利益持。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各国都本着各自利益持不同态度。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岛国直接受到危害,不同态度。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岛国直接受到危害,因而参与行动意愿最高;气候变暖,欧洲气候会发生变化,因而参与行动意愿最高;气候变暖,欧洲气候会发生变化,因而欧洲国家对此敏感;美国对强制性减排指标一向持消极因而欧洲国家对此敏感;美国对强制性减排指标一向持消极态度;节能减排,使石油输出国利益受损;高纬度的俄罗斯态度;节能减排,使石油输
16、出国利益受损;高纬度的俄罗斯将从气候变暖中受益,且其是资源和能源大国,也持消极立将从气候变暖中受益,且其是资源和能源大国,也持消极立场。场。英国的一家跨国公司计划在印度孟买兴建一化工分厂。英国的一家跨国公司计划在印度孟买兴建一化工分厂。据此回答据此回答1212、1313题。题。12.12.这一计划反映了(这一计划反映了()A.A.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 B.B.发达国家把污染严重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把污染严重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C.C.发达国家把劳动密集型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把劳动密集型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D.D.发展中国家具有比发达国家更好的
17、投资环境发展中国家具有比发达国家更好的投资环境13.13.这种行为最主要违反了可持续发展的(这种行为最主要违反了可持续发展的()A.A.公平性原则公平性原则 B.B.持续性原则持续性原则 C.C.共同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D.D.持续性和共同性原则持续性和共同性原则【解析解析】1212选选B B,1313选选A A。第。第1212题,英国在印度兴建污染严重题,英国在印度兴建污染严重的化工厂,不是援助发展中国家,而是转移污染。第的化工厂,不是援助发展中国家,而是转移污染。第1313题,题,此举破坏了国家地区间的公平,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此举破坏了国家地区间的公平,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原
18、则。发展绿色食品,进行清洁生产,避免在产品生产和使用发展绿色食品,进行清洁生产,避免在产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污染,这是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过程中产生污染,这是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据此回答措施。据此回答1414、1515题。题。14.14.目前,绿色食品的市场份额较低,主要原因可能是目前,绿色食品的市场份额较低,主要原因可能是 ()A.A.绿色食品成本高、售价高绿色食品成本高、售价高 B.B.绿色食品营养含量比一般农产品低绿色食品营养含量比一般农产品低 C.C.人们对绿色食品认识不足人们对绿色食品认识不足 D.D.绿色食品生产要求高,产量低绿色食品生产要求高,产量
19、低15.15.实施清洁生产后,工厂(实施清洁生产后,工厂()A.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 B.B.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C.C.隔断了与其他工厂的工业联系隔断了与其他工厂的工业联系 D.D.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解析解析】1414选选D D,1515选选D D。第。第1414题,绿色食品由于卫生安全越题,绿色食品由于卫生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其市场份额少,是因为绿色食品生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其市场份额少,是因为绿色食品生产不使用化肥、农药,不添加防腐剂等,导致其产量低、难产不使用
20、化肥、农药,不添加防腐剂等,导致其产量低、难保存。第保存。第1515题,清洁生产排放废弃物少;综合利用程度高,题,清洁生产排放废弃物少;综合利用程度高,工厂联系密切;清洁生产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对环境工厂联系密切;清洁生产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的污染。生态足迹是人们所消耗的每种消费品的生物生产面积的生态足迹是人们所消耗的每种消费品的生物生产面积的总和。有效生态承载力是自然能够对人类提供的生态服务。总和。有效生态承载力是自然能够对人类提供的生态服务。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回答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回答16161818题。题。16.16.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为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为1.21
21、.2公顷公顷/人,人均有效生态承载人,人均有效生态承载力为力为0.80.8公顷公顷/人,则中国的人均生态赤字为(单位:公顷人,则中国的人均生态赤字为(单位:公顷/人)(人)()A.0.4 B.-0.4 C.2.0 D.-2.0 A.0.4 B.-0.4 C.2.0 D.-2.017.17.当生态赤字为负值时,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方面表明此当生态赤字为负值时,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方面表明此国家或地区违背了(国家或地区违背了()A.A.社会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 B.B.生态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 C.C.政治可持续发展政治可持续发展 D.D.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18.18.当生态赤字为负
22、值时,从国家和地区的角度看是使用了当生态赤字为负值时,从国家和地区的角度看是使用了别国的资源,从全球的角度看是盗用了下一代的资源。这句别国的资源,从全球的角度看是盗用了下一代的资源。这句话中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些原则(话中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些原则()A.A.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B.B.共同性原则和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和公平性原则 C.C.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 D.D.经济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解析解析】1616选选B B,1717选选B B,1818选选C C。第。第1616题,根据表中数值总题,根据表中数值总结出规律:生
23、态赤字结出规律:生态赤字=有效生态承载力有效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中国人均生态足迹,中国人均生态赤字生态赤字=0.8-1.2=-0.4=0.8-1.2=-0.4(公顷(公顷/人)。第人)。第1717题,生态赤字为题,生态赤字为负说明生态足迹超过了有效生态承载力,违背了生态可持续负说明生态足迹超过了有效生态承载力,违背了生态可持续发展。第发展。第1818题,使用别国资源和盗用下一代的资源违背了可题,使用别国资源和盗用下一代的资源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2008 2008年年6 6月月1 1日以来,我国日以来,我国“限塑令限塑令”的实施,使全国环的实施,
24、使全国环境质量大为改善,白色污染得到有效的控制。据此回答境质量大为改善,白色污染得到有效的控制。据此回答1919、2020题。题。19.19.“限塑令限塑令”是我国环保的重要措施之一,下列促进是我国环保的重要措施之一,下列促进“限限塑令塑令”实施的措施中不可行的是(实施的措施中不可行的是()A.A.提倡拎布袋子、提菜篮子提倡拎布袋子、提菜篮子 B.B.重复使用耐用型购物袋,减少使用塑料袋重复使用耐用型购物袋,减少使用塑料袋 C.C.企业商品包装禁用塑料袋企业商品包装禁用塑料袋 D.D.鼓励企业免费为群众提供布袋子鼓励企业免费为群众提供布袋子20.20.近来,社会上出现了一种新型快餐盒,它以各种
25、谷物秸近来,社会上出现了一种新型快餐盒,它以各种谷物秸秆为原料做成,用过后直接转化为牲畜饲料或肥料。这符合秆为原料做成,用过后直接转化为牲畜饲料或肥料。这符合下列哪项基本原则(下列哪项基本原则()A.A.美观性原则美观性原则 B.B.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 C.C.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D.D.安全性原则安全性原则【解析解析】1919选选C C,2020选选C C。第。第1919题,题,“限塑令限塑令”的目的是减少的目的是减少塑料袋的使用,但并非禁用。第塑料袋的使用,但并非禁用。第2020题,由材料知这种新型快题,由材料知这种新型快餐盒报废后无污染,因而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餐盒报废后无污
26、染,因而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读某农业低产区(甲地区)的分布地区示意图,回答读某农业低产区(甲地区)的分布地区示意图,回答2121、2222题。题。21.21.下列措施利于甲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是(下列措施利于甲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是()A.A.大面积种植针阔叶混交林大面积种植针阔叶混交林 B.B.发展发展“立体农业立体农业”C.C.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防止土壤盐碱化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防止土壤盐碱化 D.D.大力发展经济林木大力发展经济林木苹果苹果22.22.图示地区在发展中与和谐发展不协调的表现是(图示地区在发展中与和谐发展不协调的表现是()A.A.开发山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山区生态旅游资源 B.B.
27、开发山区煤矿,弥补农村燃料不足开发山区煤矿,弥补农村燃料不足 C.C.持续开展计划生育措施持续开展计划生育措施 D.D.积极开发山区小水电积极开发山区小水电【解析解析】2121选选B B,2222选选B B。解答该题组关键是准确定位。第。解答该题组关键是准确定位。第2121题,由图知甲区位于江南丘陵地区,可持续发展措施是发展题,由图知甲区位于江南丘陵地区,可持续发展措施是发展立体农业。第立体农业。第2222题,该区煤炭缺乏,故题,该区煤炭缺乏,故B B不正确,不正确,ACDACD均是合均是合理的。理的。读四大牧区超载起至时间、持续时间和年平均超载率表读四大牧区超载起至时间、持续时间和年平均超载
28、率表和四大牧区草原退化率趋势图,完成和四大牧区草原退化率趋势图,完成2323、2424题。题。23.23.根据图表信息,可判断(根据图表信息,可判断()A.A.超载持续时间越长的牧区,年平均超载率就越大超载持续时间越长的牧区,年平均超载率就越大 B.B.至至20002000年,四大牧区中青海牧区草原退化速度最快年,四大牧区中青海牧区草原退化速度最快 C.C.四大牧区草原退化的现象均为持续上升趋势四大牧区草原退化的现象均为持续上升趋势 D.2005 D.2005年,四川牧区和西藏牧区超载面积基本相当年,四川牧区和西藏牧区超载面积基本相当24.24.有关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有
29、关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全球变暖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影响不大全球变暖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B.B.经济贫困是影响草场生态退化的唯一原因经济贫困是影响草场生态退化的唯一原因 C.C.通过划分草原保护区和畜牧放养区,使草原生态得以保通过划分草原保护区和畜牧放养区,使草原生态得以保护护 D.D.建立大面积草原自然保护区,就能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环建立大面积草原自然保护区,就能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境【解析解析】2323选选B B,2424选选C C。第。第2323题,考查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题,考查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第能力。第2424题,草原牧区的持续发展要禁止过
30、牧,使草场得题,草原牧区的持续发展要禁止过牧,使草场得以休养生息。以休养生息。25.25.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下列做法符合循环经济理论的有(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下列做法符合循环经济理论的有()A.A.广大农村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作为燃料广大农村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作为燃料 B.B.大力发展小煤窑,全面开发煤炭资源大力发展小煤窑,全面开发煤炭资源 C.C.大力发展高新农业,积极降低能耗大力发展高新农业,积极降低能耗 D.D.加大石油出口量,为国家创收加大石油出口量,为国家创收【解析解析】选
31、选C C。高新农业的附加值高,消耗资源能源少,符。高新农业的附加值高,消耗资源能源少,符合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合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二、综合题(共二、综合题(共5050分)分)26.26.读我国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读我国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616分)分)(1 1)甲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甲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造成这一环,造成这一环境问题的自然原因主要有境问题的自然原因主要有_,人为原因主要,人为原因主要有有_。(。(5 5分)分)(2 2)乙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乙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_。简述对该环境问。简述对该环境问题的综合治理的
32、主要措施。(题的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4 4分)分)(3 3)丙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丙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_,综合治理中采取,综合治理中采取的措施主要是的措施主要是_。(。(4 4分)分)(4 4)丁地区最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丁地区最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是_。如何防治。如何防治该问题该问题_。(。(3 3分)分)【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环境问题的类型、分布、防治知识。本题考查我国的环境问题的类型、分布、防治知识。第(第(1 1)题,甲地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该区由于气候干旱,)题,甲地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该区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疏,风力作用强烈,再加上过度放牧等人类不合理的植被稀疏,风力作用
33、强烈,再加上过度放牧等人类不合理的活动,荒漠化严重。第(活动,荒漠化严重。第(2 2)题,乙地位于沪宁杭地区,环)题,乙地位于沪宁杭地区,环境污染问题突出,为此要调整产业结构,治理和保护环境。境污染问题突出,为此要调整产业结构,治理和保护环境。第(第(3 3)题,丙地位于三江平原,沼泽湿地面积大,由于垦)题,丙地位于三江平原,沼泽湿地面积大,由于垦殖,湿地遭到破坏,为此要退耕还湿地、建立湿地保护区、殖,湿地遭到破坏,为此要退耕还湿地、建立湿地保护区、利用工程措施进行湿地恢复。第(利用工程措施进行湿地恢复。第(4 4)题,丁地位于我国南)题,丁地位于我国南方,酸雨严重,为此要采取固硫措施,开展硫
34、资源的综合利方,酸雨严重,为此要采取固硫措施,开展硫资源的综合利用,使用新能源。用,使用新能源。答案:答案:(1 1)荒漠化)荒漠化 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烈、植被稀疏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烈、植被稀疏 过度放牧、破坏植被、草原退化过度放牧、破坏植被、草原退化(2 2)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 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环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境保护和环境治理。(3 3)湿地破坏)湿地破坏 加强湿地保护、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退加强湿地保护、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湿;采取工程措施,进行湿地恢复耕还湿;采取工程措施,进行湿地恢复(4 4)酸雨)酸雨 采取固硫措施,
35、开展硫资源的综合利用,使用采取固硫措施,开展硫资源的综合利用,使用新能源新能源27.27.为了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中国政府将继续坚定为了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中国政府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西部大开发不移地实施西部大开发这一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难度这一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难度最大的开发战略,以确保西部近最大的开发战略,以确保西部近4 4亿人民过上富裕生活。读亿人民过上富裕生活。读我国西北某地区的土地资源及聚落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我国西北某地区的土地资源及聚落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212分)分)(1 1)制约西部地区人与环境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西部地区人与环境和谐发展与可
36、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因素有_。(。(2 2分)分)(2 2)图中历史名城湮没在沙漠中的主要原因是)图中历史名城湮没在沙漠中的主要原因是_。(。(2 2分)分)(3 3)随着全球)随着全球“温室效应温室效应”的增强,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的增强,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有何影响有何影响?(2 2分)分)(4 4)为防止沙漠的扩展,在做好退耕还草、退耕还林的同)为防止沙漠的扩展,在做好退耕还草、退耕还林的同时,必须要做到时,必须要做到“退人退人”,如将零星分布的聚落居民迁入,如将零星分布的聚落居民迁入a a地,加速地,加速a a地的城镇化。这一举措对该区域的生态建设、经地的城镇化。这一举措对该区域的生态建设
37、、经济发展有何积极作用济发展有何积极作用?(6 6分)分)【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我国西部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可持续本题考查我国西部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第(发展的对策。第(1 1)题,我国西部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题,我国西部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因素,西部地区经济、技术水平是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因素,西部地区经济、技术水平较低,资金、人才、技术缺乏是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较低,资金、人才、技术缺乏是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因素。第(济因素。第(2 2)题,该历史文化名城位于废弃的古河道,)题,该历史文化名城位于废弃的古河道,其消失与河流退缩、水源
38、消失有关。第(其消失与河流退缩、水源消失有关。第(3 3)题,气候变暖)题,气候变暖使该区冰雪融水补给减少,变得更加干旱,沙漠化会扩大。使该区冰雪融水补给减少,变得更加干旱,沙漠化会扩大。第(第(4 4)题,城镇化可以节约土地,有效开展退耕工作,可)题,城镇化可以节约土地,有效开展退耕工作,可以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居民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素质。以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居民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素质。答案:答案:(1 1)水资源和资金、人才、技术的缺乏)水资源和资金、人才、技术的缺乏(2 2)水量减少,河流退缩,因水源干涸而废弃)水量减少,河流退缩,因水源干涸而废弃(3 3)融水补给减少,绿洲退缩,沙漠扩大。)
39、融水补给减少,绿洲退缩,沙漠扩大。(4 4)可以切实做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工作;可以切实做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工作;可以促可以促使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使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可以提高居民受教育的程度,提可以提高居民受教育的程度,提高劳动力素质。高劳动力素质。28.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313分)分)材料一材料一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十一五”规划规划建议建议明确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当前我明确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当前我国正在努力倡导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国正在努
40、力倡导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发展循环经济是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之一。材料二材料二 从产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出发,从产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出发,“十一五十一五”规划规划建建议议对水电开发要对水电开发要“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有序开发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有序开发”,对产,对产业结构提出业结构提出“将立足结构优化提升产业发展,改变高消耗、将立足结构优化提升产业发展,改变高消耗、高污染的局面,从以工业经济为主转向以服务经济为主。高污染的局面,从以工业经济为主转向以服务经济为主。”材料三材料三 我国农业发展将继续面临资源和市
41、场的双重约束。我国农业发展将继续面临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克服这一制约,必须加快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促进资源克服这一制约,必须加快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促进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实现产品优质化、布局区域化、生产集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实现产品优质化、布局区域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约化、经营产业化,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1 1)解释我国走资源节约型社会道路的必然性。()解释我国走资源节约型社会道路的必然性。(2 2分)分)(2 2)“十一五十一五”规划规划建议建议中对水电开发的表述是中对水电开发的表述是“在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有序开发保护生态的基
42、础上有序开发”,而上一个五年计划的表述是,而上一个五年计划的表述是“积极发展水电积极发展水电”。这一句话表述背后的变化,究竟意味着。这一句话表述背后的变化,究竟意味着什么什么?(4 4分)分)(3 3)据材料三分析第十一个五年计划要求我们怎样转变农)据材料三分析第十一个五年计划要求我们怎样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业增长方式?(4 4分)分)(4 4)针对我国的资源、社会状况,国家提出发展循环经济,)针对我国的资源、社会状况,国家提出发展循环经济,请解释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请解释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3 3分)分)【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原因及对策。第(本题考查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原因及对策。
43、第(1 1)题,可从我国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总结原因。第题,可从我国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总结原因。第(2 2)题,水电开发要兼顾水资源的生态效益。第()题,水电开发要兼顾水资源的生态效益。第(3 3)题,)题,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即可。第(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即可。第(4 4)题,循环经济可节约资源、)题,循环经济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效益、提高健康水平,从而实现生态效益、保护环境、提高效益、提高健康水平,从而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答案:答案:(1 1)因为我国面临着庞大的人口压力,令人担忧的)因为我国面临着庞大的人口压力,令人担忧的资源短缺
44、,深刻的环境危机等问题。资源短缺,深刻的环境危机等问题。(2 2)水电开发利用应该向有序、适度、持久的方向发展。)水电开发利用应该向有序、适度、持久的方向发展。对我国西部丰富的水能资源仍要积极地加以开发,要从环境对我国西部丰富的水能资源仍要积极地加以开发,要从环境和整体的长远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出发,在充分考虑水资源和整体的长远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出发,在充分考虑水资源的生态功能、环境功能和景观功能的综合开发模式下进行。的生态功能、环境功能和景观功能的综合开发模式下进行。水电开发要与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相适应,要统筹兼顾生态水电开发要与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相适应,要统筹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5、。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 3)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农业生产的区域优化农业生产的区域布局,建设商品农业基地。布局,建设商品农业基地。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实行规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实行规模经营与集约化经营。模经营与集约化经营。增加农业投入、重视农业科研。增加农业投入、重视农业科研。加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深度开发等。加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深度开发等。(4 4)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既可以实现经济增长,又可以减)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既可以实现经济增长,又可以减轻资源和环境压力,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与环境轻资源和环境压力,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与环境的
46、双赢。的双赢。29.29.读下列我国读下列我国20012001年年20082008年年“三废三废”治理效率情况一览治理效率情况一览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9 9分)分)(1 1)表中显示我国的)表中显示我国的“三废三废”治理效率逐年提高,这充分治理效率逐年提高,这充分说明(说明(2 2分)(分)()A.A.我国的环境状况已十分优越我国的环境状况已十分优越 B.B.我国的环境污染治理已初见成效我国的环境污染治理已初见成效 C.C.环境污染的治理已不再是我们工作的重点环境污染的治理已不再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D.D.环保的经济效益还未反映到我国经济总量的提升
47、上环保的经济效益还未反映到我国经济总量的提升上(2 2)分析表中数据,试说明我国南方重点监控地区酸雨出)分析表中数据,试说明我国南方重点监控地区酸雨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是现频率的变化趋势是_,判断的理由是,判断的理由是_。(。(3 3分)分)(3 3)我国目前的)我国目前的“三废三废”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其有效的解决措施,其有效的解决措施是是_。(。(4 4分)分)【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环境问题及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环境问题及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表中数据变化反映的信息是等相关知识。表中数据变化反映的信息是“三废三废”治理效率治理效率逐
48、年提高,但由于我国经济基础薄弱、技术水平较低,环境逐年提高,但由于我国经济基础薄弱、技术水平较低,环境问题依然严峻。酸雨与二氧化硫的排放有关。表中显示,问题依然严峻。酸雨与二氧化硫的排放有关。表中显示,“三废三废”中的某些项目达标率、利用率还比较低,还未做到完中的某些项目达标率、利用率还比较低,还未做到完全达标排放,有效的解决措施是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全达标排放,有效的解决措施是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模式。产模式。答案:答案:(1 1)B B(2 2)将逐步降低)将逐步降低 二氧化硫的排放达标率逐年提高二氧化硫的排放达标率逐年提高(3 3)主要的)主要的“三废三废”排放还未做到完全达标排放;工业固排放还未做到完全达标排放;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和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还比较低;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和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还比较低;“三废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还较低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在工业结构综合利用产品产值还较低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在工业结构调整中,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模式调整中,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