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复习教案七篇.docx

上传人:刀*** 文档编号:87645209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44.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高考复习教案七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语文高考复习教案七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高考复习教案七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高考复习教案七篇.docx(4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语文高考复习教案七篇语文高考复习教案【篇1】设计说明:该教学设计是在分析教材和考虑学情的基础上进行的这篇课文是新课标必修五教材中的古代抒情散文单元的一篇文言文首先,作为文言文,要重视吟诵、品读,于是在教学中我加大了朗读的份量,设计几种朗读方式,包括教师的范读,学生的齐读、单读、分散读,在朗读中积累文言词语、句式知识、体悟文本中蕴含的情感其次,陈情表是古代散文中传诵千古的名篇之一文本中涉及的语汇较多,消化理解文言实词是学生读懂文本、真正理清文本思路的前提,也有助于学生更进一步体悟作者在字里行间蕴含的真挚情感,因此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在授课中让学生结合文本详尽的注释疏通文意,教师做适当的点拨进而

2、针对文本提出所陈何情文本的教学设计流程也是按照这一顺序展开的,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疏通文句,弄懂文意,掌握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以及文言句式,提高文言阅读能力2、通过诵读,理解所陈之情,体会陈情的方式3、品味作者在文中蕴含的真挚情感教学重点:在反复诵读中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真挚情感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悟以情动人的陈情艺术,进而分析作者是怎样通过陈情达到“愿乞终养”的目的教学方法:1、诵读法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蕴含的真挚感情2、点拨法点拨关键的字、词、句,使学生在深层意义上领会文中蕴含的拳拳真情3、讨论法讨论文中的关键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讨论中获取

3、新知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距今一千七百多年的魏晋时期,时局动荡,风云变幻公元265年,司马炎篡位称帝,改国号为晋,魏国灭亡晋武帝司马炎为了稳定局势、巩固政权、笼络人心,便采用怀柔政策,大力征召西蜀名士入朝为官,于是蜀汉旧臣李密便走进了他的视野李密幼年丧父,母亲改嫁,由祖母刘氏一手抚养长大,以孝谨闻名,博学善辩但就在晋武帝下诏征辟的时候,李密年迈的祖母已经是“夙婴疾病,常在床蓐”一面是宠命优渥的皇帝诏命,一面是难以割舍的祖孙之情;一面是言辞切峻的朝廷诏书,一面是恩重如山的养育之恩,在这人生的重要抉择之时,李密将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李密的陈情表二、初读课文(学

4、生读完后,教师做诵读指导,同时做正音指导、点拨句读)教师范读第一段,指名学生朗读第二、三段,全班齐读第四段(要求:诵读要注意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感情)三、再读课文、缓读领会:(要求:缓慢诵读、圈点勾画参照课文注释还不能完全理解的字、词、句,师生共同解决)四、三读课文、速读课文,思考:(1)、李密为何陈情,陈情所遇到何种困难(要求:用原文语句作答)陈情的缘由:愿乞终养(陈情是为了达到“奉养祖母,暂不出仕”的目的)所遇到的困难: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进退两难)(2)、把李密所陈之情用最精炼的词语概括出来所陈之情:中国古代最传统的两种感情:忠情、孝情

5、五、四读课文品读鉴赏文本,挖掘文本的内涵:(要求:小组合作、逐段探究)提问:李密是如何陈情的?(一)赏析第一段:(在理解李密身世悲苦的基础上把握朗读时凄苦、悲凉的语速、语调)1、本段中总括的句子:臣以险衅,夙遭闵凶2、对“险衅”“ 闵凶”如何展开的:(在文中找出原话并且对所陈之情加以概括)身世凄苦: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闵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人丁衰微: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待汤药,未尝废离(这段文字的内容,作者写得凄苦而悲凉,以致使晋武帝对他由恼怒化为

6、同情怜悯)(二)赏析第二段:找出朝廷对李密征召的词语和李密对被征召的态度的语句,此段李密向晋武帝所陈之情朝廷对李密征召的词语:察、举、拜、除李密对被征召的态度的语句:辞不赴命,辞不就职所陈之情:进退两难之情,进,无以报答祖母的养育之恩;退,不能回报朝廷的知遇之恩这种进退两难之情也就是古人常说的“忠孝不能两全”,对李密而言忠孝之间自然是想先尽孝而后尽忠,那么就要说服晋武帝认可自己这一请求,这也是李密陈情的关键所在(三)赏析第三段:李密是怎样进一步说服晋武帝,以达到“愿乞终养”的目的的?1、讨论本段第一句话的作用(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为达到“终养祖母”的请求提出的理论依据,使自己的请求既合情又合理,

7、又响应朝廷的号召,让晋武帝不得不答应“愿乞终养”的目的2、引导学生理解“本图宦达,不矜名节”的含义朝代更迭之际,新君最忌讳的是臣子眷念旧朝,作者李密是前朝官员,陈情的对象是今朝的君主,为打消对方的疑虑,自己“本图宦达,矜名节”的人生态度就必须明确突出,此处一笔,正是问题关键所在,晋武帝的疑虑彻底打消3、品味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剩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一小节的情感宋代学者评价说:读陈情表不哭者,必不孝这一小节充分体现了李密的拳拳孝情,非常打动人,晋武帝即使是铁石心肠也应该有所触动了(四)赏析第四段:本段的

8、层次如何划分两个层次:第一层表明自己陈情的目的,第二层进一步表明自己的忠心1、本段开头指出“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的作用从生命的自然规律上,进一步的为自己的“愿乞终养”树立理论根据,依旧合情合理,无可辩驳2、本段中,作者直接表现陈情目的的语句“愿乞终养”2、理解“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一句的含义六、教师总结:陈情表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它陈孝情情真意切,诉忠情赤胆忠心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希望李密对祖母的拳拳深情能让我们每个人都有所感悟,有所行动,为我们的亲人捧上自己的一份微薄但却真挚的回报七、板书设计:陈 情 表李 密不幸遭遇,诉祖孙之情情进退狼狈,诉两难之情孝治天下,找出理论依据理先尽孝后尽忠,解决

9、办法语文高考复习教案【篇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积累重点文言词句。2、能力目标:学习和运用作者陈情的构思艺术以及骈散结合的语言艺术。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感人至深的亲情,正确评价作者的忠孝思想。【重点和难点】掌握重点文言实词,弄清陈情的层次和“辞不就职”的原因是重点。对李密忠孝的理解是难点。【教学方法】1、诵读法。在诵读中理解文意文情,熟读成诵。3.探究法。理清结构,把握文旨【教学课时】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引用导入苏轼说:“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必不友。”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

10、烈的感人力量。李密的陈情表最终把晋武帝感动了,皇帝不但准奏,而且“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这篇千古奇文的魅力。二、初读感知1、初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边听边结合课文注释初步理解文句,并从整体上感受本文的感情基调。朗读后让学生自由发言,谈初读感受。(考查学情,调整教学对策)学生读后或听后感略。讨论各段感情基调小结如下(确保读出感情):【板书】第一段:凄苦,悲凉;第二段:感激,恳切;第三段:真挚,诚恳;第四段:忠诚,恳切,期待。2、 板书强调重点读音。(确保读准字音)险衅(xn) 闵(mn)凶 门衰祚(zu)薄期(j)功强(qing)近之亲 应(yng)门茕茕(

11、qing)孑(ji)立 床蓐(r)猥(wi)以微贱 陨(yn)首 逋(b)慢 伏渥(w)刘病日笃(d) 犹蒙矜(jn)育 拔擢(zhu)气息奄奄(yn)(yn) 盘桓(hun) 更(gng)相为命三、再读整体把握1、要求学生对照注释自主阅读课文,初步理解文章的意思。教师巡回辅导并通过提问检查落实预习情况。(要求积累的文言词句,老师帮助学生在书中标示出来)实词险衅 陨首 东宫 伏惟 伏渥 区区古今异义同形词成立 告诉 区区 不行 沐浴 无主 上报 辛苦成语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 日薄西山 气息奄奄 人命危浅 朝不虑夕单音文言实词夙 鲜 息 吊 婴 逮 拜 寻 除 矜 听 闻通假字闵悯 蓐褥 有(同)

12、又重点文言虚词见(慈父见背) 更(更相为命) 于(介词,“胜过”、“比”之意)以(介词,“凭”)句式判断句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非,副词,否定判断)实为狼狈 (动词“为”肯定判断)本图宦达 (副词“本”表示判断,本来是的意思)省略句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上官)(上官)不许。前太守臣逵察(为)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为)秀才/拜臣(郎中/除臣(为)洗马。具以表闻(之)/拜表以问(之)。被动句而刘宿婴疾病倒装句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固定句型既终,(既又)有所,(有的人)无以,(又写作“亡以”,表示没有办法)是以,(因此)非独,(不单,不仅)2、学生分组讨论概括课文的层次大意。(每组

13、由推选出的代表陈述)老师归纳后明确(学生参考):第一段:自诉家境困顿多舛,祖孙更相为命之状;第二段:明写感激朝廷之情,实诉屡不奉诏苦衷;第三段:喻之以孝道之大义,明降臣之不矜名节;第四段;解决忠孝两全矛盾,提出愿乞终养请求。四、扩展训练结合诵读课文的体会,你认为“情”在本文中有哪几层含意?(学生讨论)学生回答 后老师再明确:情:情况(事实);衷情(孝情、忠情);情理(忠孝之道)五、作业设计1、熟读并开始背诵课文。(争取三天之内背诵并默写)2、李密“辞不就职”除了课文的理由,还有没有其他的考虑?语文高考复习教案【篇3】【教学步骤】一、导入上一节课,大体疏通了文意,初步了解了李密想要表达的情感。今

14、天,我们将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上再做深入探讨。二、检查1、检查背诵。学生准备两分钟。后抽查男女生各一人(含班干部或语文课代表)。每人背诵完,学生点评。2、师生齐读或背诵,再次体悟。三、合作探究1、李密陈什么情?讨论后回答。(考查学生会不会借助原文回答,对能有意识用原文回答的同学提出表扬)老师明确: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原文:“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褥“、“供养无主“,“愿乞终养”)2、李密为什么从“孝”的角度来说理呢?学生讨论回答后归纳明确:晋武帝 “以孝治天下” ,作者利用这种心理投其所好,获得好感。李密申明自己并非清高,仅仅是为了尽孝和报恩,以消除晋武帝对自

15、己的疑忌。陈述祖母的苦情,和自己忠孝难以两全、进退两难之情,以唤起同情。3、 晋武帝为什么会答应李密终养祖母的请求?为李密的言辞和情理所动。彰显孝治天下的恩德。4、有论者认为,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开放性问题,各抒已见,自圆其说)引导: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决不是为其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他是真心因终养祖母才难能应诏的。读完全篇,我们可以清楚地体昧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满了孙儿对祖母的一片真情。李密对蜀汉念念于怀,他曾说刘禅“可次齐桓”。更何况司马氏是以屠杀篡夺取得天下,内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

16、顾虑,而暂存观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这种想法,被晋武多少察觉到了,因此“州书切峻。责臣逋慢”。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闻”时,发生了更大的困难。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四、艺术鉴赏1、语言艺术。排比、对偶句式,骈散结合2、构思艺术【板书】陈情于理、寓理于情陈情: 身世孤苦 祖母情深似海 供养无主 孝情沐浴清化 过蒙拔擢 圣朝恩重如山 忠情情理: 祖母病笃 尽孝日短 (情)孝治天下 尽忠日长 (理)请求: 先尽孝后尽忠五、作业设计1、搜集忠孝方面的典故。2、忠孝真的不能两全吗?你是怎么看待忠和孝的?(辅导课重点考查内容

17、)【教学反思】忠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精神道德严重滑坡的今天,重提忠孝,对独生子女这些“新新人类”来说,仍有现实借鉴的意义。所以我在教案设计时,紧紧结合课文内容打亲情牌,巧妙渗透亲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令人欣慰的是,通过反复的朗读体会和学习讨论,唤起了学生的亲情意识,许多学生通过日记和博客反思自己过去对双亲的言行,愧疚意识溢于言表,让人倍感欣慰。这是教案体现出的人文性最为成功的一面。不过,毕竟是古文,古文知识积累相当重要。在教案设计时,除了朗读背诵突出外,对古文言知识的检查落实稍感不足,这一点,在辅导课安排的测验中已经表现了出来。另外,古文背诵对学生来说是难点,学生都有畏难情绪。我发

18、现解决的较好的方法是:一要逐段推进,通过默写检查落实;二教师示范背诵能消除学生背诵的畏难情绪三奖励背诵也富有成效。语文高考复习教案【篇4】教学目的:1.解读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2.进一步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3.理解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本文生动的语言。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自读学习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当今国际社会之动荡,谈及解决办法,再延伸至孟子的“仁政”思想,进入课题。二、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三、齐声朗读课文,自主翻译全文。四、解释下列词语:出,语人曰语:告诉天下恶乎定恶:何,怎么今夫天下之人牧牧:统治如有不嗜杀人者如:如果则天下皆引领而望之矣引:伸长五、解释下列词语在句

19、子中的用法。卒A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同“猝”,突然B每得降卒必亲引问之士兵C初,鲁肃闻刘表卒死D卒岁之收,不过亩四石整个,全一A谁能一之统一B用心一也专一C一鼓作气第一次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一个E黄鹤一去不复返一经就A由水之就下也往B金就砺则利靠近C指物作诗立就完成D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登上六、分析简答:1.文章开头,孟子为什么说梁襄王不似人君?提示:说明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不好,因为靠近他,感觉没有一点国君的威严。2.梁襄王缺乏国君的威严表现何在?提示:表现在问话的突然,这说明他缺乏威严沉着的人君气度。3.既然梁襄王缺乏人君的气度,孟子还向他讲诉自己的“仁政”思想,这说明孟子有着怎样的个性?提

20、示:说明孟子对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有着坚韧执著的追求,决不放弃任何机会向君王们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4.说说孟子采用比喻说理的贴切性?提示:孟子以“禾苗”喻百姓,以“雨露”喻君恩,就清楚地向梁襄王表明了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好处。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实行“仁政”的效果之显著。七、再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性。提示:本文的比喻虽是假设,但具体可感,犹若真实的事情,关键在于其情境性很强。而油然作雨、沛然下雨、水之就下等词句,千百年来更是一直活在人们的口中。八、完成课后练习一,讨论:如今的国际社会,谁能一统天下?(正义的力量,人道的力量;霸权主义只能走向末路。)九、完成课后练习二。

21、(综合本课所有通假字)卒然问曰卒同“猝”,突然。则苗浡然兴之矣浡同“勃”,生机盎然。由水之就下由同“犹”,就像。十、课外作业:1.熟读课文。2.阅读文学读本上选读的孟子文章。探究活动走近孟子一、提供材料专题阅读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一些阅读材料,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搜集相关资料。二、研讨主题研讨可侧重于以下几点1.孟子思想的研究2.孟子论辩艺术的研究3.孟子语言风格的研究三、交流、评价与总结可以在高三年级组织一次“走近孟子”为主题的论文(或者学生自作的主页)交流会。语文高考复习教案【篇5】、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目标:体会印度人民对甘地的深厚感情。2、知识与能力目标:体会消息的结构特点,比较消息与通讯

22、的不同,学会消息的写法。3.过程与方法目标:用心感受课文中有特色的语言,评价感人肺腑的人物甘地。综合运用比较阅读,课外阅读的方法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找出消息的各要素,能分析消息的不同结构形式,能具体地区分通讯与消息的不同。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消息的各个组成部分(标题-导语-正文-背景-结尾)和结构形式(金字塔式、倒金字塔与金字塔相结合)2比较消息与通讯的不同。三.教学时数:两课时学习方法:感知课文,比较阅读、合作探究教学设想:1.比较阅读心随飞翔和甘地被刺分析消息的结构特点,比较英雄潇洒走苍穹和甘地被刺分析消息与通讯的不同。2.概括能力训练:阅读报纸的一则近期新闻,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它的特

23、点(此时教师要有方法指导)3.作业布置:运用题写作训练。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以激情导入为兴奋点,走进甘地,了解甘地生平以及材料背景。(二)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重点难点探究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从题材上抓住人物事件的典型意义,从遣词造句上体会精炼的新闻语言。(三)以解读点击连接为切入点本文是篇事件消息,联系真实快速地报道生活一文,说说这篇消息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哪里?找出文章的标题、导语、正文、背景、结尾以及倒金字塔的结构形式)板书该板书学生不仅一览无遗地揭示了这则消息的内容、结构,同时也以非常直观的形式图解了“倒金字塔结构”的特点,便于学生轻松自如

24、地理解文章的重难点。第二课时(一)导入:联系上节课内容。(二)比较阅读比较阅读心随飞翔和甘地被刺分析消息的结构特点(金字塔式、倒金字塔,倒金字塔与金字塔相结合)比较英雄潇洒走苍穹和甘地被刺分析消息与通讯的不同。1)消息的概念和特点消息只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消息的特点:a.篇幅较短,内容简明扼要,文字干净利落;b.常有一段导语,开门见山,吸引读者;c.通常一事一报,讲究用事实说话;d.更注重时效,报道快速及时;e.基本表达方法是叙述2)通讯的概念和特点通讯也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是对新闻事件、人

25、物和各种见闻的比较详尽而生动的报道。不及交代什么事,而且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情节、细节和有关环境气氛。通讯的特点:a.容量大,范围广,取材全面;b.讲究结构变化,展开情切,情景交融;c.表现手法多样,结合叙述,兼以描写、说明、抒情或议论,富有感情色彩或理论色彩;d.比消息的篇幅长,时效性要求较宽松(三)运用训练阅读报纸的一则近期完整规范的新闻消息(包括有正标题副标题,请学生概括它的新闻写作特点。)(四)作业设计:根据校运会的赛情,运用消息的写作特点,写一则消息。语文高考复习教案【篇6】教学目标1.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2.学习本文优美的语言。3.了解相关文言知识及文学典故。4.积累“故”、“

26、尽”、“属”、“即”等实词义项,“且”、“矣”等虚词的用法。5.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法,理解作者复杂的感情。教学重点1.通读全文,疏通文意。2.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3.体会作者复杂的感情。教学难点文中的语言和大量的典故。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在我们祖国这块神奇的大陆上,积淀了五千年的文化遗产,宫殿园林,楼阁庙宇,比比皆是。在这众多的人文景观中,“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因其精美的建筑流传千古,更因为名人的.游历题诗而具有了特殊的意义,名扬天下。它们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鸛鹊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黄鹤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岳阳楼,“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

27、一色”的滕王阁。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王勃的滕王阁序。二、关于文体骈文,是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文多以四、六字句为主,兼以杂言,所以后来也称骈文为“四六文”。骈文讲究排比、对偶,注重藻饰和用典,讲究运用平仄,声韵要求严格。一般说来,骈文多注重形式技巧,往往束缚内容,自无可取,但如果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性。三、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1.关于作者: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今山西河津县),初唐文学家。王勃少有才名,以五言律诗和绝句成就较大。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王勃的诗歌从内容到形式都突破了齐梁香艳诗的框框,为

28、初唐诗风的转变和近体格律诗的成熟做了贡献。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后人传诵的名句。滕王阁序是他的文章,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两句,也因其开阔的意境,宏大的气势,而成为千古绝唱。2.关于本文写作背景:上元二年(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成,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也参加宴会。阎都督此次宴客,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

29、而王勃以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晚辈,竟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阎都督老大不高兴,拂衣而起,转入帐后,教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听说王勃开首写道“南昌故都,洪都新府”,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又闻“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沉吟不语。等听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唐才子传则记道:“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四、通读全文1.通读全文,解决生字注音。2.对照书下注释,粗通文意,划下不理解的语句。3.分段请同学在全班诵读,教师纠正字音,明确停顿。五、作业第二课时一、检查作业分组分段朗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进入文章情境。二、课文

30、分析1.第1段概写洪州的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起笔先介绍滕王阁的所在地,“豫章故郡,洪州新府”,由古及今。接着由天及地,写天地的广大,写滕王阁的具体地理位置,其中“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一句,更写出了滕王阁的宏大气势。如此灵秀美丽的工地,一定也会产生杰出的人物吧。“雄州物列,俊采星驰”一句由陈述地理位置转而对人进行描写。在盛赞了宾主之后,又盛赞了这次盛会,最后,又谦逊委婉地介绍了自己参加这次盛会的原因。2.第2段,第3段。2、3两段写景。先点明时间,深秋季节,骤雨初歇,山峦景物全都笼罩在一片暮霭之中,从楼上向下眺望,绣闼,雕甍,山原川泽,闾阎扑地,舸舰弥津,再衬以水面上传来的

31、缕缕鱼歌以及穿空飞过的大雁的啼叫,有声有色,亦动亦静,引人入胜。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千古传诵。青天碧水,天水相接,浑然一色,可算是全诗意境之眼。作者一反传统悲秋的习惯,将眼前的秋景注入了心中的豪迈,使景物描写平添了一份洒脱之气。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当堂背诵,背诵时抓住景物描写的特点及重点句。教师可请一两位同学当堂示范,但一定要把握好时间,不同层次的学生不要强求。3.第4、5段。写宴会盛况,并抒发人生感慨。第4段作者紧承上文景物之美的描写,说到美丽的景色使自己情绪激动。极写管弦之感,歌声之美,铺陈宴会宾主欢饮娱乐的场面,多次使用典故,简练、含蓄的表现宴会的豪华。但一想到“四美

32、具,二难并”,心绪一转,不由得“兴尽悲来”,由喜悦渐生愤慨。接下来的几句,一方面体悟天地之大,一方面感叹人生无常,感情基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此看出,“兴尽悲来”才是全文情感的主脉。“兴尽悲来”,而想到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空有绝世才华、却远离都城,无可施展;心怀君主,却不知何年何日才能被召见,不由得让人感慨“时运不齐,命运多舛,”大有生不逢时之感。然而作者并没因此而消沉,反而因之以自劢,在文中明确地表达了自己乐观向上,不懈追求的决心和勇气。其中的“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是思想意义的警句,表明了克服一切困难执着追求自己的理想,就算身处逆境也不轻言放弃的积极、乐观、坚

33、定的品质。“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王郝援引于此,表明了他不放弃自己理想,高尚的人生观。4.第6、7自然段述说自己的身世以及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知己难遇。三、作业1.背诵课文2-5段。2.完成课后练习二、三、四题。第三课时一、检查背诵。二、完成课后练习二、三、四题的检查。三、总结骈文特点。可采用学生自己归纳,汇总后老师指导方法。由此文可看出骈文要求通篇文章句法结构相互对称,词语对偶。讲求平仄,用韵严格,注意藻饰和用典。四、课上练习1.填空。中国江南三大名楼指_。“初唐四杰”指_。王勃,字_,绎州龙门人,初唐文学家。2.滕王阁序中出现的成语有哪些?3.默写落霞与孤鹜齐飞,_。

34、_,_。雁陈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老当益壮,宁移百首之心?_,_。北海虽赊,扶摇可接,_,_。4.下面是一副名胜古迹的对联,阅读后回答问题。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诸君请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阳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一楼何奇”中的“楼”指。“两字关情”中的“两字”指。参考答案:1.滕王阁,岳阳楼,鹤雀楼,黄鹤楼。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子字。2.物华天宝,老当益壮,钟鸣鼎食,人杰地灵,高朋满座,萍水相逢,一介书生,高山流

35、水,俊采星驰,穷且益坚,青云之志。3.略4.岳阳楼“忧”和“乐”附:板书设计滕王阁序王勃一、作家作品及本文写作背景二、骈文骈俪文,四六文。三、分析地势雄伟,地灵人杰楼阁壮美,山川胜景宴会胜况,个人遭际自叙经过,谢主引宾。语文高考复习教案【篇7】【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2.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二、能力培养目标1.学习举办科普讲座,以提高讲座的科学性、规范性;2.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目标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热情。四、美育渗透目标引导学生体会这篇讲演幽默的语言风格,提高自己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重点

36、、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重点: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2.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难点:1.学习举办科普讲座,以提高讲座的科学性、规范性;2.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了解有关宇宙学的一些知识;2.了解演讲稿的一些特点。3.通过和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二、整体感知1.导入新课在当今世界的自然科学领域,能够和爱因斯坦比肩的人物恐怕应当首推史蒂芬霍金了,他不但做出了辉煌的科学成就,其坚强的意志品质也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演说辞宇宙的未来(板书课题)。仰望灿烂的星空,我们会肃然起敬

37、,产生无穷无尽的联想和想像。从古到今,人们对于宇宙的猜测和探索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如屈原在天问里就发出了一系列的探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出自汤谷,次于蒙汜,自明及晦,所行几里?中国古代的宇宙学有浑天说、盖天说、宣夜说等,西方有日心说、地心说等。然而直到20世纪诞生现代宇宙学,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才有了根本性的突破。本文作者是当代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以宇宙的未来这样玄而又玄的话题在剑桥大学作讲演,对我们认识宇宙有哪些启示呢?2.作者简介史蒂芬霍金是继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霍金1942年出

38、生于英国牛津,先后就读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数学、物理学和宇宙学。1963年,霍金经诊断得了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这种病会引起肌肉萎缩,导致瘫痪;说话会越来越困难,直至完全丧失语言能力;患者通常因并发肺炎或窒息而死亡。不过,患者的思维能力包括记忆能力不受影响。医生告诉霍金他最多只能活两年。在经历了一段短暂的失望和沮丧后,霍金又开始了他的宇宙学研究。霍金后来在相对论、大爆炸和黑洞等领域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霍金1988年出版的宇宙学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是一部里程碑式的畅销书。霍金被确诊患病已三十多年,但他仍孜孜于宇宙起源的理论研究,仍在为大统一理论而耕耘不已。霍金现任剑桥大学卢卡斯数

39、学教授,这也是牛顿爵士曾担任过的职位。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1.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在讲演的开头,作者就指出,预言将来是非常困难的,预言宇宙的将来尤其困难。虽然如此,科学家对此仍然满怀信心。课文第2段,作者却话题一转,考察起预言的历史。提及预言,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古代的巫术。女巫用毒药或火山溢出的气体把自己弄得精神恍惚,不过是为了增加一点儿神秘色彩,而真正的技巧在于解释。近代宗教预言也是这样,不断用新的解释来掩饰预言的失败,如首先要数出获救者名单等。那么,科学家的预言是不是也像古代的预言家一样是一时的骗术呢?作者指出,科学预言也许并不比那些巫师或预言家的更可靠些,比

40、如对天气预报、对极端条件下物体的精确的定律,以及对大脑的工作机制等,都还缺乏准确的判断。但是,宇宙在非常大的尺度下的未来,还是可以预言的。宇宙中的局部运动也许会出现混沌状态,但宇宙在_上是可以预测的。宇宙正在高速膨胀,其他星系正在飞速离我们远去。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证明了宇宙的膨胀大体上是平滑的而非混沌的,因为如果宇宙的膨胀率和平均密度不均匀,来自宇宙各个方向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温度就不会如此一致。这表明,宇宙的行为在非常_下是简单的,而不是混沌的。因此我们可以预言宇宙遥远的未来。从目前的情况看,宇宙中星系之间的距离在增大,但是星系之间的引力吸引有可能降低膨胀率。如果宇宙的密度大于某个临界值,引力吸

41、引将最终使膨胀停止并使宇宙开始重新收缩。宇宙就会坍缩到一个大挤压。大挤压和大爆炸前的状态相似,具有无限密度,物理定律在这种状态下失效。这样,预言宇宙的未来,关键问题在于:平均密度是多少?如果它比临界值小,宇宙就将永远膨胀。但是如果它比临界值大,宇宙就会坍缩。但是,计算宇宙的平均密度并不容易。把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恒星质量加起来,还不到临界值的百分之一;即使加上气体云的质量,最多达到临界值的百分之一。但是,我们能不能据此得出宇宙将永远膨胀下去的结论呢?还不能。因为宇宙中还存在许多暗物质,这些暗物质我们肉眼看不见,不能直接观测到。黑洞就是这类暗物质,它是超大恒星死亡的产物。霍金对黑洞的解释是:空间一时

42、间的一个区域,因为那儿的引力是如此之强,以至于任何东西甚至光都不能从该处逃逸出来。(见时间简史一书所附小辞典)我们虽然看不见黑洞的存在,但可以通过观察螺旋星系和星系团来判断它们的存在:能使大质量的星系或星系团绕之旋转的东西,其质量一定比这些星系和星系团大得多。作者指出,根据现在的观测研究,将这些暗物质估算在内,仍然只达到要使宇宙重新坍缩的临界质量的百分之十左右。于是有人择原理和暴涨理论为之说,前者假设有多个宇宙共存,而我们所能理解的只是身处其中的一个;后者认为宇宙可能采取一种非常规的方式突变,从一个微小的尺度很快达到临界状态。归根到底,宇宙的未来只有两种命运:继续膨胀,或可能收缩。这取决于宇宙

43、现有的密度,所以,科学家在没有称算出宇宙的重量之前,不得不承认宇宙实际上是处在刀锋上,所以要继承巫师或预言家的传统:两方下赌注,以保万无一失。2.研读课文,讨论问题。(1)作者是怎样探讨宇宙的未来的?【明确】作者先从古代的巫术和近代的宗教预言谈起,引出话题,说明从科学的角度谈论宇宙的未来是非常严肃的事,科学有别于宗教的地方是它的求实精神。探讨宇宙是继续膨胀还是有可能收缩是这篇讲演的主体部分,计算宇宙的密度又是这一主体部分的关键,有关宇宙中物质密度临界值的探讨,则把问题引向深入。最后,介绍两种新的理论-人择原理和暴涨理论,则体现了科学界最新的探索。作者从可见物质谈到暗物质,从成熟的理论谈到科学的

44、假说,把问题讲得透彻明白。最后没有做出一个明确的预言,恰恰说明了他严谨的科学态度。(2)怎样理解本文的一些相关论述?【明确】这是一篇科学讲演,涉及较为复杂的背景知识。这些知识和讲演的主题是密切相关的,如果不作必要的交待,讲演的内容就会显得抽象和单薄。如,谈到天气预报、大脑工作原理都具有混沌性质,来反衬宇宙在_上是平滑而非混沌的;如,谈到恒星的死亡(归宿)引出黑洞,为宇宙中暗物质的存在寻找理论支持;如,谈到现存宇宙对初始密度的极度敏感,引出了人择原理等等。这些相关的论述,或从对立面凸显观点,或从纵深面强化观点,使论证丰富多彩。(3)这篇讲演在语言上具有怎样的特点?【明确】讲演是面对面的交流,这种交流又是单向度的,如果不注意讲演的语言艺术,就达不到的表达效果。这篇讲演,除了推理严谨外,语言幽默也是其突出的特点。幽默的语言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更具有亲和力,使所阐发的事理更容易为听众接受。如,谈到轮赌盘的旋转具有混沌性质,作者说即使是物理学家也不能计算出它出来的数字,否则的话,物理学家就会在赌场发财,这就生动地说明了什么是混沌现象;如,文章最后一句话:所以我正是继承那些巫师或预言者的良好传统,两方下赌注,以保万无一失。兼有讽刺与幽默,对宇宙未来命运的判断采取了审慎态度。布置作业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