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文化及人生哲学模式讲义ddzh.pptx

上传人:jix****n11 文档编号:87609574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PPTX 页数:37 大小:178.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儒家思想文化及人生哲学模式讲义ddzh.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儒家思想文化及人生哲学模式讲义ddzh.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儒家思想文化及人生哲学模式讲义ddzh.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家思想文化及人生哲学模式讲义ddzh.pptx(3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题一专题一 儒家思想文化及人生哲学模式儒家思想文化及人生哲学模式儒家思想文化的内容儒家人生哲学模式儒家思想文化与现代社会一、儒家思想文化的内容儒家的由来儒家的主要经典儒家的发展历程及主要大师儒家的由来儒家渊源于儒儒周礼天官:“儒以道得民”。东汉郑玄注云:“儒,诸侯保氏有六艺以教民者。”(礼、乐、射、御、书、数)胡适:“儒是殷民族的教士。”冯友兰:“儒本是有知识、技艺者之通称。”辞源:“古代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人,也称术士。”郭沫若:儒应当是“邹鲁之士,缙绅先生”的专号。“儒家”是指先秦至秦汉之际形成的以孔子为宗师的学派。汉书艺文志:“儒家者流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

2、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儒家的主要经典战国时,有“六经”之说:诗、书、礼、易、乐、春秋汉以后,五经流传。至宋代,发展为十三经。诗、书、易礼衍为三:仪礼、周礼、礼记春秋有三传: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再加上论语、孟子、孝经和尔雅“十三经”中,哲学著作主要是易、论语、孟子三部。宋代程颐、朱熹将礼记中哲学意义较浓的大学、中庸两篇抽出,与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周易和“四书”遂被认为是儒家的哲学元典。易又称周易。分经和传两部分。易经原是卜筮之书;易传是对经义的解释和发挥,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共10篇,称为“十翼”。传说伏羲画卦,文王重卦,周公系辞,孔子作传。论语就是孔子言论的汇编。孟子

3、是孟子的言行录。大学主要讲“三纲领”、“八条目”。中庸深刻阐述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对“中和”、“中庸”、“三达德”、“五达道”,尤其是对“诚”等范畴作了详尽阐发。儒家的发展历程及主要大师儒家学说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不存在一个一成不变的儒家学说。大体说来,主要经历了先秦儒学、汉唐经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四个阶段,反映了儒学从发生、发展、鼎盛到衰微的整个过程。儒家的主要大师-孔子孔子(前551年-前479):“泛爱众而亲仁”仁:(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独则无耦,耦则相亲,故字从人二”。论语:仁者爱人。“礼”,主要是一种政治制度,其次才是伦理规范。“仁”则纯粹是一种道德观念和品质。它包含多方

4、面的情感原则,有构成人们复杂的心理要素。李泽厚:“实用理性”、“乐感文化”(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情感本体”HOW TO仁是礼的精神支柱,仁礼一体;恭、宽、信、敏、惠是实现仁的具体要求;孝悌为仁之本;忠恕为仁之道。特点:突出社会政治;植根血缘基础;着眼伦理本位;发挥主体能力。儒家的主要大师-孟子孟子(前372-前289):史记孟荀列传:孟子“受业于子思之门人”。离娄:“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公孙丑:“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梁惠王:“乃所愿,则学孔子也。”“以德王天下”仁政说1.制民之产2.王霸、义利之辨3.性善论基础天人合一思维模式的建构儒家的主要大师-荀子荀子

5、(不详,政治学术活动约在前298-前238年间)“隆礼重法”天人相分化性起伪隆礼重法儒家的主要大师-董仲舒董仲舒(前179-前104)天人感应与王权神授天人可以相互感应,其根据是天人皆有阴阳。又用五行与阴阳相配建构起一个由阴阳、五行、四方、四时、四气、四政等构成的一个动态的平衡系统,天人在阴阳五行的框架内得以“合一”。三纲五常与正谊明道“三纲”之说为封建宗法家族制基础上的专制主义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家庭制度与政治制度的交融,是中国思想文化的一大特点。“五常之道”:“夫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饰也。”与“三纲”之说主要用于要求、约束臣民不同,“五常之道”所延及的范围,包括君主在内

6、。提倡“五常之道”,决定了董仲舒的义利观以重道义,轻功利为特征。“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凡人之性,莫不善义,然而不能义者,利败之也。”阳德阴刑与独尊儒术以教化为主、以刑罚为辅的阳德阴刑理论是其政治思想的另一个侧面。“五帝三王之治天下,不敢有君民之心。什一而税,教以爱,使以忠,敬长老,亲亲而尊尊。”“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以此见天之任德而不任刑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是董仲舒顺应秦汉之际要求思想统一的社会思潮而提出来的。董仲舒的思想是对先秦儒家思想的扬弃。儒家的主要大师-朱熹朱熹(1130-1200年)“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朱熹称

7、赞张载两重人性论的提出是“极有功于圣门,有补于后学。”“明天理,灭人欲”理:天理;义理“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有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该无载了。”“仁莫大于父子,义莫大于君臣,是谓三纲之要,五常之本,人伦天理之至,无所逃于天地间。”“灭私欲,则天理自明矣。”“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为学。”朱熹“明理灭欲”的主张,从思想渊源上看,是对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谋道不谋食”,孟子“养心莫善于寡欲”,董仲舒“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不同之处是前面的都只是道德要求,而在朱熹这里,理欲之辨已上升到本体论高度。“理一分殊”

8、“理只是这一个,道理则同,其分不同。君臣有君臣之理,父子有父子之理”。儒学发展到宋代,理学家们在继承先辈思想的同时,加以发展,建构了一个颇富思辨色彩的哲理化的理论框架。儒家人生哲学模式1.儒家理想人格圣贤贤可以通圣实践主体上又有区别重点在贤不在圣无论圣还是贤,都是以主体道德修养为重心2.三纲八目与大同世界“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是儒家追求的社会理想 礼记礼运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乎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

9、户不闭。是谓大同。”三纲八目:是儒家为了实现“内圣外王”的境界而倡导的修养论。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3.内圣与外王内圣:指主体的内在修养,对善的领悟,对仁义道德的把握。外王:指把主体内在修养所得,推广于社会,使天下道一风同。三纲八目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正是内圣外王的具体化。4.正己正人与成己成物正己正人:指端正自己的思想品德,才能端正别人的思想。成己成物:指自己获得成功,也使他人获得成功;成就自己,也成就万物。5.穷独与达兼“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论语泰伯是儒家关于个人与社会、出仕与蜗居态度的经典概括,反映了儒家“从容进退”的文化心态。唐宋以后模式化,成为一种普遍的人格心理和文化心态。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演绎为“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普遍社会心理。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儒学与民主政治儒学与经济发展儒学与精神文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施工组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