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安徽乡土地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地理下册安徽乡土地理.pptx(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安徽乡土地理安徽乡土地理 安徽省地处华东腹地,位于暖温带与安徽省地处华东腹地,位于暖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带,气候多变。年平均降亚热带的过渡带,气候多变。年平均降水量由北向南为水量由北向南为 770-1770 770-1770毫米,主要集毫米,主要集中在中在6 6 至至 9 9月,且年际降水量悬殊较大,月,且年际降水量悬殊较大,洪、涝、旱、渍等自然灾害频繁。淮河、洪、涝、旱、渍等自然灾害频繁。淮河、长江横贯省境,天然地把全省分为淮北、长江横贯省境,天然地把全省分为淮北、江淮、江南三大自然区域。淮北是一望江淮、江南三大自然区域。淮北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江淮是岗峦起伏的丘陵,无际的平原,江淮是岗峦起伏的
2、丘陵,江南是重山叠嶂的山区。全省总面积万江南是重山叠嶂的山区。全省总面积万平方公里,其中:淮河流域万平方公里,平方公里,其中:淮河流域万平方公里,长江流域万平方公里长江流域万平方公里,新安江流域万平方新安江流域万平方公里。省耕地面积公里。省耕地面积63786378万亩,总人口万亩,总人口 61526152万,其中农业人口占万,其中农业人口占81%81%。第1页/共20页第2页/共20页一、自然特征一、自然特征 1.地理位置 安徽省简称“皖”,地处中国东部,位于东经114 54-11937、北纬294 1-3438之间,紧靠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临江近海的内陆省份。全省南北长约570
3、公里,东西宽约450公里,总面积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 面积的1.45%。第3页/共20页(二(二 安徽省地形地貌呈现多样性,长江和淮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全省大致可安徽省地形地貌呈现多样性,长江和淮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全省大致可分为五个自然区域:分为五个自然区域:()淮北平原(皖北平原)。()淮北平原(皖北平原)。()江淮丘陵(皖南丘陵)。()江淮丘陵(皖南丘陵)。()皖西大别山区。()皖西大别山区。()沿江平原。()沿江平原。()皖南山区。()皖南山区。主要山脉有大别山、黄山、九华山、天目山,最高峰黄山莲花峰海拔主要山脉有大别山、黄山、九华山、天目山,最高峰黄山莲花峰海拔1860米。长江流
4、经安徽南部,境内全长米。长江流经安徽南部,境内全长416公里,淮河流经安徽北部,在境内全长公里,淮河流经安徽北部,在境内全长430公里,新安江为钱塘江正源,境内干流长公里,新安江为钱塘江正源,境内干流长240公里。公里。长江水系湖泊众多,较大的有巢湖、龙感湖、南漪湖。其中巢湖面积长江水系湖泊众多,较大的有巢湖、龙感湖、南漪湖。其中巢湖面积800平平方公里,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方公里,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2.地形地貌地形地貌第4页/共20页安徽省地形图安徽省地形图第5页/共20页3.气候气候 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季风气候显著,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5、,季风气候显著,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终年温和湿润,并有明显的南北过渡特征。终年温和湿润,并有明显的南北过渡特征。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黄山山脉以北为北亚热带湿润淮河以南、黄山山脉以北为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黄山山脉以南为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黄山山脉以南为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省年平均气温在季风气候。全省年平均气温在1417之间,平均日照之间,平均日照18002500小时,平均小时,平均无霜期无霜期200250天,平均降水量天,平均降水量 8001800毫米。有梅雨和伏旱等特殊天气,毫米。有梅雨和伏旱等特殊天气,气象灾害主要为干旱、暴雨
6、洪涝、龙卷风气象灾害主要为干旱、暴雨洪涝、龙卷风等。等。第6页/共20页(四)、植被、土壤(四)、植被、土壤因气候的变化更替而南北自然更替。因气候的变化更替而南北自然更替。淮河以北:落叶阔叶林棕壤;淮河以北:落叶阔叶林棕壤;淮河以南、黄山山脉以北:落叶阔叶、常绿淮河以南、黄山山脉以北: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黄棕壤;阔叶混交林黄棕壤;黄山山脉以南:常绿阔叶林黄、红壤。黄山山脉以南:常绿阔叶林黄、红壤。第7页/共20页(五)、自然资源(五)、自然资源()土地资源。全省耕地面积)土地资源。全省耕地面积433万公顷,土地肥万公顷,土地肥沃,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沃,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水资源。全省
7、水资源总量约()水资源。全省水资源总量约680亿立方米。全亿立方米。全省重要的水利工程为淠史杭灌溉省重要的水利工程为淠史杭灌溉 工程工程,驷马山引江灌驷马山引江灌溉工程。溉工程。()动植物资源。全省林业用地万平方公里()动植物资源。全省林业用地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约占全省总面积的省总面积的30%,草地草地1.6 6万平方公里万平方公里,占占12%,全,全省植物种类丰富省植物种类丰富,共有木本植物共有木本植物1300余种余种,草本植物草本植物约约2100余种,余种,动物约动物约500余种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动物54种种,以扬子鳄、白鳍豚最为珍贵。以扬子鳄、白鳍豚最为珍贵。()
8、矿产资源。安徽省是矿产资源大省,矿产种类()矿产资源。安徽省是矿产资源大省,矿产种类较全,储量丰富。全省已发现较全,储量丰富。全省已发现 有用矿种有用矿种130余种,余种,已探明储量的有已探明储量的有67种。其中煤、铁、铜、硫、明矾种。其中煤、铁、铜、硫、明矾石为五大优势矿产石为五大优势矿产。主要有煤炭(两淮)、铜(铜。主要有煤炭(两淮)、铜(铜陵)、铁矿(马鞍山)。陵)、铁矿(马鞍山)。第8页/共20页二、社会经济特征:二、社会经济特征:(一)、人口(一)、人口 5700万,汉族为主,人口密度皖万,汉族为主,人口密度皖北及沿江平原的东部较大,皖南丘陵北及沿江平原的东部较大,皖南丘陵和皖西山区
9、人口密度较小。和皖西山区人口密度较小。第9页/共20页(二)、农业(二)、农业 安徽省是中国农业大省 1 1、粮食作物的构成兼备中国南方和北方粮食作物的特点,既有旱地作物,又有水田作物。水稻和小麦是最重要的两大粮食作物。小麦主要分布在皖北平原,轮种的杂粮为薯类、大豆、玉米、高粱等。水稻主要分布在沿江平原和巢湖流域,以双季稻为主(也有一季中稻),与稻谷换茬的主要为油菜和绿肥。皖中丘陵则为水旱作物分布的过渡地区,北部以旱地作物为主,南部水田作物比重较大。2 2、经济作物以棉花、麻类、茶叶、油菜、花生、芝麻、烟草等为主,皖北平原为全省棉田面积最广、年产量最多地区。油菜种植遍及淮河以南各地,尤以巢湖周
10、围和沿江、江南较集中。茶园主要集中在皖南山区和皖西山区。畅销国内外市场的“祁红”、“屯绿”、“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均为皖南山区名茶,而“舒绿”、“六安瓜片”等则为皖西山区名茶。第10页/共20页(三)、工业、交通(三)、工业、交通 现已成为中国煤炭、冶金、化工和建材等重要的省份之一。交通:铁路陇海线和长江通道,分别横贯安徽北部和南部;铁路津浦、京九两条干线南北纵贯全省。以省城合肥为中心的高速公路基本上连接了省内的较大城市,并且与周边的大都市如上海、南京、武汉、杭州等实现了对接,加强了省域间的联系。第11页/共20页(四)、旅游(四)、旅游安徽省旅游资源极其丰富。黄山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11、;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是中国第一个同时作为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列入名录的。九华山现为国家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被誉为国际性佛教道场。皖南西递宏村是“世界文化遗产”等等。注意:旅游资源是区域发展的条件,不是考查旅游业本身,了解本省旅游资源丰富就可以了。第12页/共20页安徽省旅游交通图安徽省旅游交通图第13页/共20页三、区域发展三、区域发展 1、皖江城市带 2010年1月,国务院批复安徽省唯一的一个国家级战略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范围: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
12、。皖江城市带加工产品的以上为长三角配套,汽车、家电等产业所需零部件左右来自长三角。第14页/共20页皖江城市带意义意义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又一重大举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又一重大举措,对于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措,对于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和新模式、深入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途径和新模式、深入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也必将为安徽经济起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也必将为安徽经济的快速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的快速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第15页/共20页3、发展条件皖江城市带现具有的优势1、长江深水宜港岸线漫长
13、,有300公里未开发,具备发展重化工业的环境资源。2、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相对较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一批大学和国家级科研院所密集于此,安徽全省的科教资源在这里集中。3、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综合配套能力。拥有马钢、奇瑞、安庆石化、海螺水泥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现代农业、物流服务业、金融业等产业综合配套能力不断进步,已经初步形成冶金、汽车及零部件、建材、家电、化工等产业集群。4、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为安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契机。第16页/共20页4、发展目标 未来示范区将重点围绕新型化工、装备制造、冶金及金属材料深加工和高新技术等产业,高起点承接沿海地区和国外产业转移,着力培育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壮大一批规模和水平居全国前列的产业集群,培育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和世界品牌。第17页/共20页四、备考策略四、备考策略 详细复习安徽省地理,熟悉地图,准确把握本省和其它地区的空间联系。复习的方法和思路可以以某一个地理要素为中心,与其他地理要素间的联系和影响,由点线面展开;亦可以按“区域特征区域问题区域发展”展开复习等等。积极关注与安徽有关的国内热点大事,结合地理学科的知识分析现象,迁移运用,强化能力。第18页/共20页第19页/共20页感谢您的观看!第20页/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