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语文教案5篇.docx

上传人:老** 文档编号:87580222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34.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教案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教案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教案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二年级语文教案5篇.docx(4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教案5篇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熟悉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激发学生奉献爱心,关怀个帮忙残疾人。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诗歌。 教具学具预备: 生字卡、小黑板,录音带、投影。 主要板书安排: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组词、扩词。 课外:读背诗歌。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在我们今日这个社会,人们都很关怀残疾人,帮忙他们解决各种困难。今日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讲的是一位小朋友关怀一位失明老人是事。 二、提出课题,解题。 三、初读指导

2、1、自学生字词。 (1)会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喜滋滋邻居送给田野欢快童年清波替 (3)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状况。 (1)出示字词,指名读。 (2)了解词语的把握状况。 (3)指名分段读课文。 3、分小节,理清脉络。 (1)这首诗共16行,分成几个小节?每个小节有几行? (2)看看下面四个小节的意思,对比课文,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向盲婆婆表示自己的心愿。 ()给盲婆婆送蝈蝈。 ()向盲婆婆说明送蝈蝈的目的。 ()信任会使盲婆婆满足。 (3)指名学生填写。 (4)小结。 (5)分4组读课文,每组读一节。 5、齐读课文 其次课时 一、精读训练 1、看图。 (

3、1)图上画了什么人? (2)戴红领巾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的神情怎样?他右手提着什么/蝈蝈是什么颜色的? (3)盲婆婆神情怎样?她的手势、动作说明白什么? (4)小结图意。 2、分小节学习。 第一节 (1)指名读。 (2)这一节只有一句话,告知我们这位红领巾提回蝈蝈时神情怎样?他为什么会这么快乐?他为什么要关怀盲婆婆? (3)小结。 (4)齐读第一节。 其次节 (1)指名读。 (2)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话说了什么?蝈蝈真的会唱歌吗?那为什么红领巾说它会唱歌? (3)其次句说了什么?红领巾说在我上学的时候,就这句话说明白什么?你们看,红领巾爱蝈蝈,但他更爱谁?为什么这么说? (4)小结,齐读。

4、第三节 (1)指名读。 (2)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话说了什么?这句中的歌声指的是什么?歌声会领您走进田野是什么意思?想一想,蝈蝈原来是在什么地方。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指的是什么?明明知道盲婆婆看不见东西,为什么偏要说她会看到小溪的清波? (3)其次句说了什么?这一句里的往日指的是什么时间?请想一想,上面一句说的是歌声会使盲婆婆想到田野,这一句说的是歌声会使人想到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4)出示投影:盲婆婆在田野里。 a、图上的盲婆婆拿着什么?她神情怎么样?她为什么这么快乐? b、在盲婆婆的四周是一片什么地方?有哪些景象? c、指名自由说说图意。 (5)指名二人分读本节两个字词对称的句子,联系图意

5、,体会一下。 (6)小结。齐读。 第四节 (1)指名读。 (2)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这一句和其次小节第一句说法完全一样,但是意思就不完全一样,你们能体会出来吗? 过渡:蝈蝈究竟能不能给盲婆婆带来欢快呢?请看其次句。 (3)其次句说了什么?红领巾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4)指名有感情地读第四节。 (5)小结。 三、总结 这首儿童诗说的是红领巾送蝈蝈给盲婆婆,让盲婆婆得到欢快,表现了少年儿童对残疾人的爱心。 你们读了,有什么体会?你们也关怀残疾人么,可以说说。 第三课时 一、朗读指导 1、教师范读。 2、学生练读。 3、指名读,师生评议。 二、背诵 1、放录音观赏。 2、指着板书引背。

6、3、各人轻声背诵。 4、分组交换背。 5、全班齐背。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语文教案2 苏教版小语教材第三册的第八单元课文水乡歌,是一首歌颂水乡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妙生活的诗歌,诗歌抓住绿水清波、白帆如云的特点,勾画出一幅鲜亮、形象、秀美的水乡风光图。因此,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进一步理睬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激发他们喜爱大自然、喜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设计如下: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熟悉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水乡的秀丽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妙生活,激发他们喜爱大自然、喜爱生活的

7、思想感情。 二、课前预备 1、收集有关福安风光、物产的资料图片。 2、教学用具:课件 三、教学课时: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1、今日,教师心情特殊好,想知道为什么吗? 今日,教师收到水乡小朋友的一封来信,他请我们一起去水乡游玩呢。谁知道水乡在哪儿? 2、让我们踏着歌声去和水乡的小朋友一起玩玩吧。(听音乐看课件:一组水乡风光图片) 3、刚刚我们一路走来,你觉得水乡美吗? 这么美的水乡,你想夸一夸它吗? 4、你学过哪篇课文也写到水乡、赞美水乡,读一读吧。 生朗读识字2、江南可采莲、忆江南等。 5、水乡的小朋友是怎样赞美水乡的?齐读课题:水乡歌。 (设计意图:以多媒体播放课件

8、一系列水乡风光的图片,创设了美妙的学习情境,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学问储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进入情境,初步感知 你都看到什么?赶快借助拼音读一读吧。 1、自读(师巡察)。 2、读给同桌听听,请他帮帮助听听有没有问题。(师巡察指导互纠) 3、自由分节朗读课文,准时评价,相机订正“连”、“船”、“帆”、“咱”等读音。 4、再读课文,想想有哪些地方不懂,小组先沟通帮忙解决。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的差异,给他们充分的阅读时间,扎实绽开朗读的过程,通过同桌帮忙,难词指导,切实过好认读关。) (三)精读课文,感悟意境 1、读了这首诗歌,你知道了什么?你喜爱哪一节,

9、就轻声读读吧。 (水多、船多、歌多)(板书) 2、导读第一小节 (1)小组沟通:你从哪儿看出水多?画出有关词语。 (2)你能通过读,让我们感受到水乡的水多吗?指读,学生相互评。 (3)声音轻些,速度慢一些,看看你还能想像到什么。 “荡清波”,谁能表演读。对,轻轻地,一波一波,就像妈妈摇摇篮。 (4)请闭上眼睛,你已经来到水乡。(听水声,画外音激情。) 这么多、这么绿的水从你的脚底流过,你有什么感觉? (5)就把这种感觉美美地读出来吧。 (设计意图: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情感外显的特别形式。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们不但要让孩子们的多种感官参加学习,重视在学习过程中观看、联想、发觉和制造等多种力量的培

10、育,更要引导他们读得有滋有味,真实地体会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并用自己的语言、想象、朗读把这种语言文字的感情表达出来。) 3、自学其次、三小节 (1)你还喜爱哪一节? 你能用自己喜爱的方法把课文读得更生动,学得更好玩吗? (2)学生反应。 (3)制造方法,合作学习。 (4)各组展现成果。 A、展现画一水乡的水面上飘着片片白帆。 水乡的水上飘着的是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平常你有没有坐过船?你去干什么? 船这么多,它们在干什么?你能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说吗?(看课件) 句式联系: 水乡的船真多呀,有的在_,有的在_,还有的在_多么像天上的一朵朵白云。 B、表演读其次小节,相机引导学生评价,齐读

11、。 (5)你由船多想到了什么? (6)读读第三小节,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什么装满一箩又一箩?你认为呢? (7)假如你有满船的鱼、虾,你心情怎样?你会怎么做? (8)你能把这种幸福的感觉读出来吗? 有感情朗读。(配乐)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科学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展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发觉,并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做学习的仆人。) (四)赏读课文,体会意境 1、此时此刻,你想对水乡的人民说些什么? 2、用你喜爱的方式,可以同桌互问互答,也可找小伙伴读,你认为怎么读能读出赞美水乡的秀丽风光和人民的辛勤劳动、美妙生活之情,你就怎么读吧

12、。 3、赛读,评价。 4、小结:水乡被称为“鱼米之乡”。 5、观赏歌曲洪湖水浪打浪。 (设计意图:只有多读,才能真正领悟到文中之意,体会到文中之情,不失时机把握学生情感升华的一瞬间,无形之间渗透德育,在音乐声中学生情感上与产生共鸣,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读音。 2、观看字形,小组内沟通:我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3、谁来当小教师? 4、自学笔顺表。 5、重点指导难记的字。 荡:草字头。 飘:留意左右均衡,把“风”写狭长些。 装:衣字底,留意右上局部“士”,上窄下宽。 6、师范写,生描红,仿写,教师巡察指导。 7、反应。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主识记生字,重点指导

13、几个难字的书写,教给识字方法,培育学生识字力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 (六)拓展延长 1、时间过得真快,小朋友们已畅游了漂亮富裕的水乡,与人礼尚往来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让我们也邀请水乡的小朋友来福安做客好吗? 你怎么介绍自己的家乡呢?拿出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小组争论。 2、生反应(写信、画画、编儿歌等) 那就赶快行动吧。 3、展现、评价。 (设计意图:在新课标,教会学生积存运用所学的学问,通过内化转变为技能,更好地为学习、为生活效劳。教学生收集、处理资料、编儿歌,激发了喜爱家乡、赞美家乡的情感,是一次很好的写话训练。) 板书设计: 水多 水乡歌 船多 歌多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语文教

14、案3 母亲的恩情 教学内容: 细读课文。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这首诗。能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心、爱惜之心,不忘父母哺育之恩。 教学预备: 图片。 第一课时 一、细读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 1、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孟郊要出远门,他母亲是怎么想的?从哪儿看出母亲是在深夜缝衣,从母亲自中的针线和衣服上的针脚可以看出一针针一线线地缝。 2、指名读。 3、这一自然段讲了孟郊要出远门,母亲忙着给他补缀衣服。 学习其次自然段。 1、母亲送儿子,会说些什么?板书:送儿每天挂念早点回来 2、提示:从母亲送儿子说的话当中可以看出他们离别以后母亲每天要承受挂念儿子,希望儿子的苦痛,母亲

15、的恩情是多么感人啊!那孟郊听了有什么反响呢?他会想些什么呢?(孟郊会想:母亲年纪大了,我出门后谁来侍侯她?所以难过得要流泪,眼睛潮湿了) 3、看图,谁能说说自己对第2自然段内容的体会。 看母子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多么难舍难分!他们的深厚感情太令人感动了。 4、指名读。 学习第三自然段。 1、出示挂图,问图上这个人是谁,他看到了什么? 2、指名读,孟郊眼中看到了什么?孟郊把太阳看作什么,把小草比作什么? 3、“摩挲着身上的衣服,凝视这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这两个动作和想到母亲的慈祥有什么关系? 4、这一节写了孟郊上路时所见所感。 学习四、五自然段。 1、这首诗是孟郊在什么时候写的?诗题是什么?孟

16、郊为什么要写诗?(他不能遗忘母亲的恩情) 2、谁能读读游子吟。 3、理解诗歌。 二、总结。 这篇课文写孟郊要出远门,母亲深夜给他补缀衣服,天明送别的情景,引出孟郊50多岁写的游子吟这首诗,反映诗人不忘母亲的恩情。 学生谈体会。 三、布置作业。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其次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背诵,课堂练习。 教学目标:背诵游子吟,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心、爱惜之心,不忘父母哺育之恩。 教学预备:课堂练习 教学过程: 一、指名朗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 1、利用板书,引导背诵。 2、分两个大组,一个背,另一组听,再交换一次。 3、同桌交替背、听、互评。 4、指名背诵。 三、课堂练习。 1、读句子,写

17、话。 各人自读句子,留意“忙着、看到”用在句中的什么位置。 造句,先仿说,再写下来。 忙着 看到 2、比一比,组词。 补( )摸( )恩( ) 扑( )漠( )思( ) 3、依据课文内容填空。 孟郊( )身上的衣服,( )那又( )又( )的针脚,心里想,母亲对我的( )不就像这( )吗? 沐浴着( )的小草,无论怎样都( )不了太阳的( )啊!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语文教案4 课题识字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8个,绿线内的个3生字只识不写,熟悉3个偏旁; 2、按肯定挨次观看图画,把熟悉图画上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 3、朗读词串,积存词汇。了解春天景物的特点,感受春天风光的美妙。 重点

18、 识字、写字 难点 识字、写字 教学模式 教具 挂图、录音机、生字卡 教学方法 感悟、细听、表达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小朋友,春姑娘静静来到了我们身边,她给大地万物带来了生气。春天在哪里呢?今日,教师和你们去郊外、去田野找春天,好吗? 2、播放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学生闭上眼睛边拍手,边唱歌。 二、图文结合,认知词语 1、语言过渡:睁开眼睛看看四周的风光,美吗?是呀,春天给大地披上了绿装,处处生气勃勃,春意盎然。小朋友,春天在哪儿,你能找到吗? 2、依据学生答复,相机出示词语。 (教师同时在黑板上贴出大幅情境图) 教学步骤 过渡:小朋友们,看到这副春

19、景图,你有什么感受吗?春天的风光证是太美了?它们还有一些汉字朋友呢,你们想学吗? 嬉戏:你能用这些词语来说一句话或许一段话吗? 二、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自读课文,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小组内开火车读词。 3、全班认读词语。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受美景 1、同学们,词儿读准了,读得也很美,但假如我们把这些词儿连起来读,你会感到更美教师范读课文。 2、同学们,你们也想读好吗?你们肯定能行。 3、以小组形式沟通汇报读课文状况。 四、写字指导 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组成的词“春天、布谷”。 1、认读字词,读准字音,明确学习生字“春、布、谷”。 2、学习新偏旁。 3、笔顺记忆生字笔顺,观看生字在田字

20、格中的位置。 4、学生描红书中生字,并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其次教时 一、检查复习,稳固旧知 1、认读生字、词语卡片。 2、朗读、背诵课文。 春风:春天的风有什么特点? 春雨:春天的雨是怎样的? 嫩芽:谁来说说嫩芽是什么样子的? 布谷:你见过吗? 梨花、杏花、桃花:图上的三棵树分别是什么树?你是怎样识别它们的? 熟悉“日”,书空笔顺,找出带有这个偏旁的字读一读,知道含有“日”的字多与太阳有关。 教学步骤 二、写字指导 1、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草、芽、树、梨、杏。 2、学习新偏旁。 熟悉“草字头”、“木字旁”,书写笔顺,找出带有这个偏旁的字读一读,知道含有“草字头”的字多与花草植物有关,

21、含有“木字旁”的字多与树木有关。 3、学生看笔顺记忆生字笔顺。 4、重点反应“芽”“树”“梨”的笔顺。 5、学生认真观看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6、教师重点点拨并范写“芽”“树”“梨”。 7、学生在书上描红,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三、语文实践活动 课外让学生采纳多种途径,收集描写春天的词语或诗句,利用晨会时间进展沟通。 (先带拼音读字词,再去拼音读字词) 板书设计 识字1 相机出示生字卡片 课题识字2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熟悉6个偏旁。 2、借助插图,理解本课词语,了解一些运动学问,积存词汇。 3、教育学生从小喜爱体育运动

22、,树立为国争光的远大志向。 重点 能熟悉本课全部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在田字格内书写生字。 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喜爱。 教学模式 教具 教学挂图、词卡、录音机 教学方法 听、读、写、背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获奖运发动手拿鲜花致意图)并放国歌。 同学们,这幅图画了什么? 2、是的,运发动在国际大赛上为国争光,那么你们了解哪些体育工程呢?今日,我们来学识字2 二、图文结合,学词语 1、(出示挂图)看一看,图上的运发动在进展什么运动工程呢?你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熟识的其中一项体育工程吗? (板书课题) 教学步骤 2、依据学生的答复,教

23、师相机在挂图旁贴上相应的词卡。 篮球(1)读准生字的字音,“篮”是边音。指名读、齐读。 (2)介绍一点相关的篮球学问。 足球(1)读准“足”的声母,是平舌音,齐读。 (2)爱踢足球吗?知道20_年,我国男子足球对实现了什么幻想呢? 排球(1)齐读词语两遍。 (2)你了解些有关排球的学问。 竞走(1)读准生字的字音,“竞”是后鼻音,“走”是平舌音。 (2)什么是“竞走”呢?“竞”表示竞赛的意思,那么“竞走”就是什么? (3)简洁介绍一点有关竞走的小学问。 跳高、跳远 (1)读准生字的字音,齐读词语。 (2)“高”的反义词是什么?“远”的呢?它们都是速度为主,是径赛。 其次课时 一、朗读词串,积存

24、词汇 1、翻开书,读一读这些词串,把字音读准。 2、归类朗读词串。 二、教学生字 1、今日,我们学习4个生字,还要学习它们的偏旁。 铁饼、铅球、标枪 (1)自读词语,把生字字音读准,尤其是“饼”、“枪”都是后鼻音。 (2)指读、开火车读、齐读。 (3)这三种是田赛工程,是以力为主的体育工程,属于田赛。 游泳、射击、登山 (1)读准生字词的读音。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你了解这几种体育工程吗? 2、“竞”:是立字头,怎样记住“竞”呢?你能用它扩词吗? “跳”:是足字旁,跟“足”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想一想有“足”,跟有什么有关呢? “远”:是走之儿,分三笔写成。“泳”:跟水有关,想一想

25、,还有什么三点水旁的字?留意右边“永”的笔顺。 3、学生描红。 三、指导写字 1、怎样才能把4个生字写美观呢?认真观看一下,来告知教师和同学们。 2、学生答复,教师补充。 3、教师范写,学生仿影,临写,放录音。 板书设计 识字2 适时出示生字卡 课题识字3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熟悉4个偏旁。 2、初步了解一些象形字的来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体会儿歌表达的情感。 重点 能熟悉本课的生字,并能在田字格内正确、美观地书写。 难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儿歌,并能想象相应的画面,陶冶情操。 教学模式 教具 录音机 教学方法 听、

26、说、读、写、背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很久很久的以前,我们的祖先生活、劳动都在一起。他们看到许多的东西,遇到了许多的事情 (1)消失“船”的实物图,这是什么? (2)消失“竹”的实物图,这是什么? (3)消失“石头”的实物图,这又是什么? (4)依次消失“泉水、河川、燕子”的实物图,引导学生熟悉。 3、有时他们需要把看到的东西、遇到的事情登记来,可那时还没消失文字,这怎么办呢?我们的祖先特别勤劳、聪慧、能干,于是他们想出一个方法,把看到的东西照样子画下来。 教学步骤 4、展现挂图。他们画的像吗?这些字就叫象形字,是由我们祖先用画图的方式制造出来的,是我国最早的一种造字方法

27、。 5、为了便于书写,人们在象形字的根底上,又造出了现在的汉字。点拨词语的意思: (1)这是一艘小船,船也叫什么?小船就叫什么? (2)竹子就是“竹“,读一读,留意“子”在这里读轻声。齐读,分小组读。 (3)从泉里流出来的水就是?齐读两遍。 (4)显而易见,这就是石头,读准“头”是轻声,指名读,开火车读。 (5)古时候河流也叫“川”,读一读。 二、加深记忆 1、学生自由读书,体会这些象形字是怎样产生,又是怎样变成现在的汉字的。 2、说说现在的汉字与原来的图画有什么相像之处?汉字是怎样制造出来的? (1)学生相互争论,沟通。 (2)指名说,相互补充。 3、读一读生字和表右面一行的词语。留意看准音

28、节,读准字音,找到“石头、竹子、燕子”词中的轻声。 其次课时 三、教学生字 1、显示:舟竹石川燕 (1)读准字的字音,前4个生字都是翘舌音。 (2)带拼音认读,去掉拼音认读。 “川指的是河流,河流也叫“河川”。读一读。 我国四川省的“川”就是这个“川”,想一想,通过这个名字,你知道那里什么多? 教学步骤 2、“燕”中有个新偏旁是“四点底”,跟教师读一读。 这“四点底”像燕子身上的哪个局部?记一记。 3、其他的生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 4、看课后生字笔顺表,记忆生字笔顺。指名书写生字的笔顺。教师点拨笔画较多的字。 四、指导写字 1、认真观看田字格中的生字,怎样才能把这些生字写美观? 2、学生相

29、互沟通,教师重点指导。 3、教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 4、学生仿影,描红,教师巡察指导。 板书设计 识字3 适时出示生字卡 课题识字4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熟悉5个偏旁。 2、初步了解一些根本字加个不同的偏旁可以组成其他字的学问,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诵读谜语,理解谜语(字谜),体验猜字谜的乐趣。 重点 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生字,能书来年认读,正确运用“池”“驰”这两个字。 难点 读好字谜。 教学模式 教具 转盘、录音机 教学方法 听、说、读、写、背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观看字盘 1、师板书“也”。

30、 2、小朋友,你们熟悉这个字吗?今日教师给“也”找来了 小朋友,你们看。 3、师转动字盘,将“也”分别与“土、马”组合、演示。 4、板书“他、地、池、驰”。 二、读准字音,学习词语 1、生借助拼音,自由读生字新词。要求:读准字音,词儿连读。 2、四人一组沟通:哪些字的读音简单读错,在书上用“。”做记号,多读几遍。 3、检查指导: 指名读生字及词语。 相机指导:“池”“驰”是整体认读音节。 齐读生字及词语。 理解: (出示字盘) “奔”的韵母是“en”,不要读成后鼻音。“塘”的韵母是后鼻音。 看图理解“田地”、“池塘”。 师生对话表演,用上“你我他”。让学生感知“你我他”的用法。联系图来理解“奔

31、驰”。 教学步骤 三、嬉戏稳固 请一名学生当小教师,转动字盘,让其他学生用字盘辩字,并口头组词。 四、学习字谜歌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圈诞生字,读准音。 2、出示卡片,开火车检查字音。 3、指名读字谜歌: 告知学生:这是一首字谜,让我们猜一个字。 4、四人一组争论:这首字谜的谜底是什么? 5、全班沟通: 6、指导朗读: 师范读,读出韵味,读出猜字谜的情趣。让学生说说听了教师的朗读,觉得怎么样。 生自由练读。师巡察,留意订正学生中的拖腔唱读或停顿读。 指名读字谜歌。评一评。 同桌一起读字谜歌。 7、课外延长: 小朋友,猜字谜好玩吗?课外请小朋友搜集一些字谜,下节课我们一起来猜。 五、析记字形,

32、指导书写 1、析记字形: 2、指导书写: 播放音乐,生说写字姿态歌。 师巡察,准时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其次课时 一、复习稳固 1、给“也”字找朋友,并口头组词。 2、读生字新词。 3、诵读字谜歌。 二、析记字形,指导书写 1、析记字形: 认读生字:行、千、庄。 教学新偏旁。 说说怎么记住这几个字。 提示学生留意:“行”韵母是后鼻音。“稼、千、虾、庄”都是三拼音。 师依据学生答复相机转动字盘,显示学生所说的字。并引导学生看相应的插图,帮忙理解字谜。 2、 认读生字“奔驰、池塘”。 教学新部首:“马、大、土”。 沟通记字方法。教师准时小结学生的记字方法。 3、 让学生认真观看字帖中的范字“池塘、奔

33、驰”。 说一说怎样才能把“池塘、奔驰”写标准,写美丽。 教师范写生字并重点指导: “奔”大字头的撇、捺要写得分开些,伸展些。“十”写得小些,扁些。下面横要写得稍长,撇竖要分开些,能承受住整个字。“驰”左窄右宽。马字旁最终一笔是提。“塘”左窄右宽,“土”要写得偏上些,短些。 4、指导书写: 小许沟通:怎样才能把“千、行、庄”写标准,写美丽? 教师范写生字并重点指导。 学生随着音乐描、仿、临写生字。 三、课堂练习 1、加偏旁组词: 也:(_)(_)(_)(_) 2、扩词: 行:(_)(_)(_) 奔:(_)(_)(_) 3、选字填空: 池驰 鱼儿在(_)塘里游来游去。 骏马在草原上奔(_)。 4、

34、嬉戏猜字谜。 板书设计 识字4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把握多音字“发”(伯)的读音。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和形态变化,激发学生对昆虫的讨论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字词,会仿按例句写话,能整理排列错乱的句子。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蚕的整个生长过程及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变化。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预备: 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结合学习生字词“蚕”、“姑娘”,提醒课题 1、出示蚕的挂图,引出课题生字教认。 问:这是什么?(板书:蚕)出示“蚕”的字卡,学生看拼音读“

35、cdn”。留意“蚕”字是平舌音、前鼻音。分析字形:“蚕”字是上下构造,上部是“天”,下部是“虫”。书空记字。 问:谁知道“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蚕是一种昆虫,能够吐丝,蚕丝能织成漂亮的绸缎)对,人们把“蚕”看做像一个漂亮能干的姑娘,亲切地称“蚕”为“蚕姑娘”。(板书:姑娘,补全课题) 出示“姑娘”词卡,学生看拼音读“g0 niong”。提示留意:“娘”是鼻音,不能读成帕ng。分析字形:“姑娘”两个宇都是左右构造,左部一样,都是“女字旁”;右部不同:“姑”字右部是“古”,“娘”字右部是“良”。分别书空记字。 2、这节课我们开头学习蚕姑娘这篇课文。齐读课题:蚕姑娘。 二、初读指导 1、给每个自

36、然段写上序号后默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词。 (1)会读田字格里外的生字以及多音字“发”。特殊留意区分、读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三拼音节。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桑叶蚕卵蚕床蚕山吐丝茧子盖新居蛾从今 (3)读顺课文。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字词 蚕桑叶从今瘦 钻出换上卵茧 (2)指名读,引导学生读准加点字的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及三拼音节。 (3)了解词语把握状况。 桑叶:(用图或实物讲解) 蚕卵:蚕蛾产下的子。 蚕床:指养蚕的用具,如竹匾等(指看书上插图)。 蚕山:(看实物或图)供蚕吐丝做茧的一束束草秆子或麦秸秆子,上尖下宽,所以叫蚕山。 蛾

37、:(看图)蚕的成虫。 从今:从这时起。 (4)抽字词卡片,让学生读。 (5)分自然段读课文。 三、描红指导 1、提示留意点。 此:左右构造。左部“止”第一笔是长“竖”而不是短“竖”,第四笔是“提”而不是“横”;右部“匕”先写“撇”再写“竖弯钩”,两笔相连而不穿插,不能写成“七”,上部左低右高,下部齐平。 旧:开头两“竖”长度相当,上下间隔相等,“日”框内部一“横”连左“竖”不连右“折”,底部一“横”既连左“竖”又连右“折”。 姑:左部“女字旁”末笔改“横”为“提”,右连第三笔“撇”而不穿插;右部“古”首“横”宜收紧些,下面“口”形上宽下窄,体形稍大,使下部平稳。 蚕:上部首笔是“横”而不是“撇”,第四笔“捺”起笔处连“横”而不连“撇”。“撇、捺”伸展,预留下部空隙写“虫”。 换:左右构造。左窄右宽。左部“提手旁”写法同前;右部“奂”,自上而下笔画由收紧到放开,最终两笔“撇、捺”相配,支持下部平稳。 钻:左右构造,左右宽度相等。左部“金字旁”开头两笔占位略宽,盖住下部笔画;右部首“竖”挺直,“横”画宜短,左连“竖”画,下面“口”形写法同“姑”而略大,保持下部平稳。 娘:左部“女子旁”写法同“姑”字;右部“良”首“点”宜高,其次至四笔应横向收紧,“竖提”长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