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产品组件行业发展概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ED照明产品组件行业发展概况.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LED照明产品组件行业发展概况一、 逆变器磁性元器件空间广阔户用加速光伏装机向上。2020年中国集中式光伏总装机1744GW,占总装机的69%,分布式光伏占31%。分布式光伏的一大优势是可以采用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的模式,在用电需求较大、用户电价较高的中东部地区可以因地制宜发展中小型分布式光伏。在整县推进政策支持下,分布式料将快速发展,户用光伏项目保持快速增长,有望再创历史新高。根据CPIA数据,2021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170GW,国内光伏新增装机549GW。预计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195-240GW,国内光伏新增装机75-90GW。电化学储能为新增储能主流方案。过去国内外储能项目以抽水
2、蓄能为主,截至2020年抽水蓄能在全球储能的装机占比高达893%,其次则是电化学储能,占比达92%。而在2020年新增储能装机中,电化学储能装机占比却高达近73%,是目前主流的储能装机技术方案。双碳目标下电化学储能高速发展。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从2014年的8935MW上升到了2020年的142473MW,年化复合增长率高达485%。在光伏、风电高速发展背景下储能项目有望持续高速发展,根据WoodMackenzie预测,未来10年电化学储能装机将持续高增长,预测年复合增长率将达31%,2030年装机规模有望达741GWh。中国作为电化学纯储能的装机大国和能源革命的先锋,电化学储能装机累计规模
3、未来5年的年化复合增长率在理想状态下能够达到705%。逆变器是光伏&储能核心部件,磁性元器件是逆变器重要上游。逆变器是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电力设备,可将直流电转换成频率、幅值可调的交流电,以满足接入电网的质量要求,是新能源发电上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产业链中游。主要有集中式、集散式、组串式、微逆变器等。电感等磁性元器件是逆变器重要组成部分。分布式光伏崛起,组串式逆变器占比提高。分布式光伏崛起叠加组串式在集中电站的渗透,组串式逆变器占比不断提高,2020年国内组串式逆变器占比接近65%。组串式逆变器量增价高。与集中式逆变器相比,组串式逆变器占光伏系统成本63%,价值量更高(集中式逆变器占光伏系
4、统成本26%)。磁性元器件占逆变器成本可达15%,储能逆变器磁性元器件用量更大。逆变器用磁性元器件包括电感、变压器等,根据固德威数据,2019年逆变器直接材料成本中电感、变压器分别占比128%和41%,合计占比169%,仅次于机构件的248%,大于半导体器件106%的占比;直接材料占逆变器成本比例9317%,由此计算电感和变压器占逆变器总成本157%。储能逆变器增加了AC/DC等模块,磁性元器件用量更大。二、 照明业务概况(一)LED照明行业概况LED照明即发光二极管照明,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常用的发光器件,可高效地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实现照明功能。相较于白炽灯、卤素灯、荧光灯等传统光源,LED照明
5、有发光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性强、节能环保等优势。基于LED照明的优势,为提高能效、保护环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为新型高效节能产品,LED照明正逐步实现对白炽灯的取代。随着产品技术、生产成本的持续优化以及全球各国政策的推广和支持,全球LED照明渗透率大幅提升,已逐渐成为目前主要的照明品类。根据GGII统计,全球LED照明渗透率从2016年的313%增长至2020年的590%,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2%。LED照明产业广泛分布在北美、亚洲、欧洲地区。分层次看,西欧、日本、美国领先全球,深耕技术研发,占据行业制高点,欧洲有欧司朗、昕诺飞这样的照明行业百年巨头,日本以日亚化学为首的科技企业在L
6、ED行业领先全球,形成了较高的品牌壁垒。中国、韩国等其他亚洲国家也积极投入LED照明技术的研发,逐步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同时依托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和人口优势,充分利用广大的市场,加速产业扩张,已成为全球LED产业的新兴势力。随着国家政策引导和LED照明技术迭代升级,LED光源对传统灯源的替代效应持续释放,我国LED照明产品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根据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的数据,我国2012年LED照明产品渗透率仅为33%,至2021年我国LED照明产品渗透率预计达到795%,高于全球LED照明市场发展水平。根据高工产研LED研究所公布的数据,中国LED照明市场产值规模由2016年的3,
7、017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5,26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495%,预计2021年中国LED照明市场规模将达到5,825亿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完备的基础设施,奠定了中国作为全球照明制造中心和供应链枢纽越来越难以取代的地位。2021年度,中国照明全行业共完成出口总额65470亿美元,同比增长2450%,比2019年增长4409%,其中LED照明产品出口额47445亿美元,同比增长达3333%,比2019年增长5733%,占照明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也从10年前的25%提升至目前的逾70%。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LED照明普及率较低,大部分仍在广泛使用白炽灯、荧光灯等传统灯
8、具,LED照明产业的发展空间巨大。中国作为全球LED照明生产制造大国,受益于持续推进,在该地区LED照明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二)照明细分领域市场分析随着技术迭代升级,LED照明细分应用场景催生了更多差异化、个性化的需求,应急照明、城市道路和景观照明等是照明行业的重要细分市场,前景广阔。1、应急照明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增速显著应急照明是指因正常照明系统失效而启用的临时照明设备。应急照明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照明灯具,与人身安全和建筑物安全紧密相关,是现代公共建筑及工业建筑的重要安全设施。当建筑物发生火灾或其它灾难而导致电源中断时,应急照明对人员疏散、消防救援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GI
9、A统计数据,全球应急照明市场规模预期在2026年之前达到73亿美元。2021年,美国的应急照明市场规模达到16亿美元,占据了全球市场的3067%。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26年的预期市场规模将达到12亿美元,5年复合增长率为81%。日本、加拿大和德国市场,5年预期复合增长率分别为51%、56%和60%。因此,从全球应急照明市场格局来看,北美仍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市场,亚太地区是增速最快的市场。北美主导全球市场的主要原因是北美市场建筑物安全意识发展程度较高,较早采用应急照明系统、不间断电源、消防设施等安全保障系统及设备,其民用、工业、商业设施对应急照明系统的需求都保持稳定增长。美国职业安全与健
10、康管理局(OSHA)和美国国家消防协会(NFPA)对出口路线安装应急照明设施进行了严格规定,同时对应急灯具的响应时间、单位光通量、照明时长等具体标准进行了规范,大幅提高了新建建筑应急灯具的使用量以及存量建筑为符合应急规范的更替性需求,推动了北美应急照明市场的发展。近几年,在消防法、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及消防条例等一系列措施的出台,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等相关行业标准逐步完善的背景下,我国应急照明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从应急灯具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以前,我国消防应急照明行业市场规模在30亿元以下,2020年在行业政策推动下,我国消防应急照明灯具市场规模突破60亿元,增速超过130%,
11、预示着我国消防应急照明灯具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城市照明需求多样化发展,道路和景观照明需求持续增长城市照明指在城市规划区内城市道路、隧道、广场、公园、公共绿地、名胜古迹以及其他建(构)筑物的功能照明或者景观照明。其中城市道路照明作为城市照明的主体,伴随我国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获得了快速增长。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城市道路照明灯数量从2016年的2,56233万盏增长至2020年的3,04856万盏。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城市道路照明需求也将随之增加。近年来,随着5G建设的推进以及物联网应用的渗透,我国智慧城市建设速度显著加快,城市运行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城市照明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
12、部分,智慧照明应运而生。目前的智慧照明已不再满足于用手机等智能终端控制整座建筑、街道、城市的照明系统,而是更为深度地将智慧灯杆作为集成智慧照明、空气质量监测、城市WIFI覆盖、视频监控、充电桩、LED信息发布、4G/5G基站等多种功能的新一代城市基础设施,实现对城市各领域的精确化管理和城市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16-2020年我国智慧灯杆建设完成数量成倍增长,但由于照明路灯基数大,智慧灯杆渗透率仅由2016年的001%提高到2020年的017%,仍处于较低水平,未来发展空间巨大。智慧灯杆市场规模也实现了飞速发展,从2018年的972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2306亿元,预
13、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16390亿元。景观照明兼具文化艺术体验和照明双重功能,逐渐成为城市照明发展趋势。随着各地政策的推动,景观照明工程市场规模不断提升。中国已成为最大的景观照明市场,景观照明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579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108亿元。2020年,受全球疫情影响,中国LED照明产业整体产值下降,景观照明行业产值为716亿元。但在特色小镇、夜间经济、智慧社区等新型城市建设需求的带动下,未来景观照明行业市场发展前景仍较广,市场有望快速回暖并恢复到疫情前水平,2021年,我国景观照明行业市场规模在800亿元左右。3、智能室内照明市场进入高速发展期目前,LED照明已成为全球主流
14、照明模式,随着技术的发展、产品的成熟,智能照明相关概念开始普及,全球智能照明市场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根据TrendForce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智能照明市场受新冠疫情影响,增速有所放缓,但增长率仍在20%以上,规模已突破130亿美元。近年来,受益于物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LED照明企业、互联网巨头以及相关创业企业积极布局智能家居照明领域,我国室内智能照明市场进入了高速发展期。2015-2021年间,我国室内智能照明市场年均增速约为20%。预计未来五年,该市场年均增速仍可维持在20%的水平,到2025年我国室内智能照明市场将超过71912亿元。三、 照明行业壁垒(一)照明行业技术与工艺壁垒LE
15、D照明涉及电子、光学、通用物理、材料科学等多种专业学科的交叉应用,对企业的技术积累提出了较高要求,行业新进入者难以在短期内掌握LED照明灯具生产所需的各项技术。同时,LED照明产业链分工日益细化,下游国际知名厂商对核心供应商的技术水平及生产制造工艺技术提出了较高要求。LED照明生产企业应具备SMT全自动贴装、AI自动化插装、无铅波峰焊接、自动三防漆涂覆、自动化装配、流水线组装等核心生产工序,行业新进入者将面临较高的技术及工艺壁垒。(二)照明行业资质及认证壁垒LED照明产品具有严格的资质审核体系,北美和欧洲等国的UL、CE等资质体系从生产者的质量管理体系、产品设计标准、生产和检验设备配套及专业人
16、员配套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和评估,对行业新进入者形成了较高的资质认证壁垒。同时,LED照明行业中的制造企业通常为国际知名品牌商提供制造生产服务,此类企业通常管理水平较高,有着完善的供应商审核体系,对供应商的生产制造能力、质量控制管理等方面要求较高,形成了一定壁垒。(三)照明行业客户资源壁垒全球LED照明产业由北美、欧洲等地区的品牌商占据主导地位,其供应链体系较为完善,需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资质认证,只有具备完备的研发、生产及质量控制体系才能被列为合格供应商,该类大型灯具品牌商的生产制造商较为稳定,一旦确定合作关系,将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合作,因此,行业新进入者将面临客户资源壁垒。四、 逆变器磁性元器件
17、市场空间逆变器中磁性元器件价值量占比推导:选取近年内披露元器件成本占比的逆变器企业锦浪科技和固德威作为样本,分别计算了其磁性元器件的占比。结果显示,磁性元器件在逆变器成本中占比119%157%,占收入比例为8%104%,考虑到锦浪科技仅披露电感数据,变压器数据未披露,由此计算的磁性元器件占比有所减小,取磁性元器件占逆变器营收比例10%进行后续计算。五、 磁性材料产业链磁性材料,即特强磁性物质,是古老且用途广泛的功能材料,而物质的磁性早在3000年以前就被人们所认识和应用,古代用天然磁铁作为指南针。现代磁性材料运用于生活中,例如将永磁材料用作马达,应用于变压器中的铁心材料,作为存储器使用的磁光盘
18、,计算机用磁记录软盘等。磁性材料按磁化后去磁的难易可分为软磁性材料和硬磁性材料。磁化后容易去掉磁性的物质叫软磁性材料,不容易去磁的物质叫硬磁性材料。一般来讲软磁性材料剩磁较小,硬磁性材料剩磁较大。磁性材料是金属功能材料的重要分支,也是重要的基础功能材料,运用较为广泛,如选矿、家用电器、医疗卫生、汽车,自动控制,信息技术等领域,同时磁性材料也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节能环保、新能源、电动汽车,智慧城市等新兴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并逐渐应对与机器人、无人机、航空航天、卫星遥感等国防等领域符合当前国家提倡节能环保绿色发展的方向。磁性材料的产业链上游主要是稀土矿开采、分离及冶炼,中游是钕铁硼的精深加工企
19、业,下游是消费电子和基础工业等传统应用领域,以及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新兴应用领域。稀土永磁材料原料是稀土金属和稀土氧化物,也是稀土产业链下游的主要应用领域。整体来看,永磁材料行业产业集中度较低,企业两极分化严重。目前,中国大约有二百多家钕铁硼永磁生产企业,大部分企业生产规模较小,研发能力较弱,产品以中低端产品为主,竞争力不强。从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生产规模、市场影响力以及技术研发实力来看,中科三环、金力永磁、宁波韵升等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领域拥有较强的竞争力,属于行业优势企业。六、 下游行业分析磁性材料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器、电力通讯设备和航天等领域,包括电动机、消费电子、发电机、新能源凄恻等,目前,磁性材料行业处于快速上升阶段,我国磁性行业下游市场的相关企业有比亚迪、格力电器、ABB、Omron等,以新能源汽车为例,环保问题越来越被全球所关注,新能源汽车拥有低耗能和低环境污染的优点更受大众所喜爱,因此新能源汽车行业迅速崛起,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量为3545万辆,同比增长15952%。从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来看,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从2017年的777万辆增长到2021年的3521万辆,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