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第12讲.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化概论第12讲.pptx(5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0年12月5日四、宋明理学唐代儒学的复兴:韩愈、李翱北宋初年的儒学宇宙发生论:周敦颐、邵雍、张载二程朱熹陆王心学第1页/共52页2010年12月5日王阳明王守仁(14721528年),今浙江省人,通常称他为阳明先生。他不只是杰出的哲学家,而且是有名的实际政治家。早年王守仁信奉程朱;后来,他被朝廷谪贬到贵州山区的龙场驿,有一夜突然大悟。顿悟的结果,使他对大学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领会,根据这种领会他重新解释了这部书,把心学的学说完成了,系统化了。第2页/共52页2010年12月5日心外无物王守仁的语录,由他一位弟子笔记并选编为传习录,其中有一段说:“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
2、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云: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第3页/共52页2010年12月5日主观唯心主义?上面这段话,在数百年后使王守仁背上了主观唯心主义的“骂名”。作为大哲学家的王守仁,真的肤浅到相信“我看花,花就在,我不看,它就不在”?“我”好比一盏灯,当这盏灯熄灭的时候,灯和外面的世界都归于寂静;当这盏灯照射到花上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在阳明看来,给这个世界作规定的就是心,作规定不是决定外物存在或不存在,而是赋予外物的存在以意义。第4页/共52页2010年12月5日心即理也 王
3、守仁说:“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又说:“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故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之理;无孝亲之心,即无孝之理矣。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无忠君之心,即无忠之理矣。理岂外于吾心耶?”第5页/共52页2010年12月5日朱熹与王阳明的不同根据朱熹的系统,那就只能说,因有孝之理,故有孝亲之心;因有忠之理,故有忠君之心。但是王守仁所说的,恰恰是反过来说。根据朱熹的系统,一切理都是永恒地在那里,无论有没有心,理照样在那里。根据王守仁的系统,则如果没有心,也就没有理。如此,则心是宇宙的立法者,也是一切理的立法者。第6页/共52页2010年12月5日“明德”王守仁用这样的宇宙观,给予大
4、学以形上学的根据。王守仁将大学定义为大人之学。大学有所谓“三纲领”,“八条目”。三纲领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核心在于“明德”,而“明德”不过是“吾心之本性”。第7页/共52页2010年12月5日良知 一切人,无论善恶,在根本上都有此心,此心相同,私欲并不能完全蒙蔽此心,在我们对事物作出直接的本能的反应时,此心就总是自己把自己显示出来。我们对事物的最初反应,使我们自然而自发地知道是为是,非为非。这种知,是我们本性的表现,王守仁称之为“良知”。第8页/共52页2010年12月5日知行合一我们需要做的一切,不过是遵从这种知的指示,毫不犹豫地前进。因为如果我们要寻找借口,不去立即遵行
5、这些指示,那就是对于良知有所增损,因而也就丧失至善了。这种寻找借口的行为,就是由私意而生的小智。程朱理学认为应当先知后行,而王阳明认为应当知行合一,知在行中,在行中知。第9页/共52页2010年12月5日“致良知”人人都有良知,良知是他的本心的表现,就本性而言,人人都是圣人。王学门徒说“满街都是圣人”就是这个原故。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人有作圣人的潜能。他可能成为实际的圣人,只要他遵从他的良知的指示而行。将良知付诸实践,用王学的术语说,就是“致良知”。因此“致良知”就成了王学的中心观念,王守仁在晚年就只讲这三个字。第10页/共52页2010年12月5日“正事”(格物)大学“八条目”头两步是“致知”
6、、“格物”。照王守仁的说法,“致知”就是“致良知”。自我的修养,不过是遵从自己的良知而行罢了。对于“格物”的解释,王守仁与程朱都不相同。他说:“格者,正也;物者,事也。”他以为,致良知,必须通过处理普通事务的日常经验。第11页/共52页2010年12月5日格物=致良知良知知某物为是,我们就必须真诚地去做它;良知知某物为非,我们就必须真诚地不做它。如此正事,就同时致良知。大学说“致知在格物”,理由就在此。“诚意”、“正心”按王守仁的说法,就是正事、致良知,皆以至诚行之。如果寻找借口不遵从良知的指示,意就不诚,意诚则心正。八条目可以最终归结为一条目,就是致良知。第12页/共52页2010年12月5
7、日“先立乎其大者”王守仁的系统,是遵循周敦颐、程颢、陆九渊等人的系统的路线,但是表述得更有系统,更为精密。这个系统及其精神修养方法都是简易的,直接的,这些性质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我们最需要的是首先了解,每人各有本心,本心与宇宙合为一体。这个了解,陆九渊称之为“先立乎其大者”。第13页/共52页2010年12月5日用敬修养须用敬;但是敬什么呢?照陆王学派所说,必须“先立乎其大者”,然后以敬存之。陆王学派批评程朱学派没有“先立乎其大者”,支离破碎地从格物出发。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用敬,也不会在精神修养上有任何效果。陆王学派把这种做法比做烧火做饭,知识好比是火,程朱就是锅内无米,火再旺也无效。第1
8、4页/共52页2010年12月5日心学:禅oror儒?然而程朱学派认为,不从格物做起,说“先有所立”,立什么呢?排除了格物,那么“先立乎其大者”只有一法顿悟。程朱学派认为此法是禅,不是儒。程颢也说“学者须先识仁”,仁与万物同体,识得此理,然后以诚敬存之。用不着另做别的事。只需要自己信得过自己,一往直前。陆九渊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这样做的时候,即使是孔子的权威也无须尊敬。在这方面,陆王学派明显受禅宗的影响。第15页/共52页2010年12月5日良知是一种动力我们切切不能把阳明的良知想象成一个实在的对象,好像有一个良知在那里,指导我们做事,我们通过努力可以获得良知这么一种特性。那样的话
9、,我们实际上就被朱熹俘虏了,只是穿着王阳明的马甲而已。良知的关键在于“致”,它是一种动力,我们永远看不到它被完成的状态,一旦完成,它就变成了程朱的理,正是这种动力引导我们人生的方向,向着一个目标前进。第16页/共52页2010年12月5日程朱理学的缺陷程朱理学将理作为最高的原则,理在全体个人之上,面对恒久不变的理,个人无力做任何改变,也没有任何创造新世界的空间。就如黑格尔所说的“太阳底下无新事”。虽然明清以后理学卫道士们在“存天理,灭人欲”旗帜下种种以理杀人的行径是对程朱理学的一种曲解,不是程朱的本义,但程朱的学说确实为这种曲解留下了隐患。第17页/共52页2010年12月5日心学是一种现代哲
10、学心学确立了个人的崇高地位,赋予了主体充分的能动性,宇宙的规定来自于心,这些规定不是先验的,而是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被人所发明的。阳明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将良知不再看做一个实体,而是看做一种动力。这使得阳明心学有了现代哲学的特征。我们的任务不再纠缠于寻找精神的还是物质的最终实体,而是向着与宇宙同一的方向去生存。第18页/共52页2010年12月5日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11条。生存论的哲学,是对近代认识论哲学的革命,这样的哲学革命也发生在中国传统里。第19页/共52页2010年12月5日人生的终极意义按照阳明心学,我们只要明白人生的终极目标,
11、向着这个方向去生活,就不必有其他的约束,终极目标只是一种趋向,它本身也不是固定存在于某个地方,因此我们无限趋近这个目标的过程可以彼此不同,没有固定的路线,不必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即时有妥协退让,只要勿忘初心,人生就活得有意义。非常可惜,明代的衰亡使心学传统未能发扬。第20页/共52页2010年12月5日生活,有时也是一种无间道,我们生存在其中,是否能够将最初的理想和信念坚持到最后?第21页/共52页2010年12月5日王阳明的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第22页/共52页2010年12月5日第七章 宗教信仰一、多神信仰和三大崇拜二、佛教三、道教四、
12、伊斯兰教五、基督教第23页/共52页2010年12月5日中国宗教的特点中国一直没有出现一种宗教统治全民意识的局面,即没有所谓的“国教”。诸教并存,多神崇拜,互相吸收,彼此相通。外来的宗教也会带上中国特色。对于统治者,只要不危及天子的地位,就会承认各教的合法地位,无论本人是否信仰。对普通百姓来说,最看重的是实际利益。第24页/共52页2010年12月5日一、多神信仰和三大崇拜在古代中国人眼中,物物是神,处处有神,时时也有神,总体而言,中国人对天地、祖先、君师的崇拜是最突出的。小农经济的状况造成中国人讲究现实利益的文化心态,其宗教信仰也谋求对现实的生产和生存现状有直接的救助。例如:门神、灶王爷、城
13、隍、土地公等。第25页/共52页2010年12月5日天地:人的生存环境第26页/共52页2010年12月5日天地山川崇拜及祭祀在古代中国所有信仰中,天地是最神圣的,称为“皇天后土”,天地崇拜承载了以农业为生的古代中国人对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的期待。由于农业生产对国家稳定繁荣的至关重要,因此历代帝王都非常重视对天地的祭祀。封禅:帝王祭祀天地的活动,特指在泰山。第一个封禅的帝王:秦始皇。山川是大地的象征,古时祭祀以“五岳、五镇、四渎、四海”最为重要。第27页/共52页2010年12月5日祖先:人的生理纽带第28页/共52页2010年12月5日祖先崇拜及祭祀周代的宗法制把祖先崇拜制度化,帝王官员百姓都
14、要祭祖。秦始皇以后,帝王设立太庙,祭祀祖先,历朝帝王都有庙号。官员百姓则以家族设立宗祠,敬奉祖先或本族杰出人物。第29页/共52页2010年12月5日君师:引导社会前进的人物第30页/共52页2010年12月5日君师圣贤崇拜及祭祀君:历代帝王。自唐以来,历代都在京师建庙祭祀历代帝王。师:可为万世师表的圣人。传统上指孔夫子与关夫子,一文一武,象征着我国文化的两种内涵,面向不同的社会群体。先贤:中华民族历代杰出人物。第31页/共52页2010年12月5日二、佛教(一)佛教的传入和发展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教传入的时代说法不一,较通行的说法的是汉明帝永平十年传入。事实上佛教传入中国大致是在西汉末年
15、或两汉之间。第一个登坛受戒、正式成为和尚的汉人:三国时代的朱士行,由此可见佛教初来时的影响有限。第32页/共52页2010年12月5日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佛教有了突出发展。佛经翻译规模扩大,后秦时的龟兹僧人鸠摩罗什在长安大量翻译佛经,从习弟子三千。洛阳、长安等地称为佛教活动中心。大量的寺庙营建,石像石窟艺术的兴盛。西行求法活动成风。从一般地解决痛苦转向祈求往生弥勒净土。原因:汉末天下大乱,社会充满苦难;玄学与佛学关注的问题有交集;统治者的提倡。第33页/共52页2010年12月5日隋唐两代,特别是唐代,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达到了高潮。多数帝王笃信佛教,广建寺院,剃度僧尼。佛学大盛,一批通晓梵文的本
16、土佛学大师出现,玄奘、义净等使佛经翻译达到巅峰。寺产丰肥,国家支持和民间布施使寺庙拥有大批田产,形成强大的寺院经济。宗派林立,佛教渗透到社会各阶层,形成了不同的理论体系,有的宗派成为中国独有。第34页/共52页2010年12月5日(二)中国佛教的宗派三论宗三阶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创始人为玄奘法师。律宗净土宗密宗禅宗,始祖为菩提达摩,本土化最典型。第35页/共52页2010年12月5日(三)喇嘛教源流与达赖、班禅喇嘛教起源喇嘛教各流派格鲁派确立了活佛转世制度达赖与班禅的起源与册封制度第36页/共52页2010年12月5日(四)反佛、融佛与灭佛佛教的基本精神小乘与大乘佛教的区别中国古代反佛、融佛
17、、三教合一的主张四次重大的灭佛事件第37页/共52页2010年12月5日(五)佛教与中国文化佛教与中国哲学史:儒释道三教合一,中国文化对印度文化的吸收与改造。佛学已成为中国思想的一部分。同时,中国佛教史也对当代古代印度史研究有莫大贡献。佛教与中国文学佛教与艺术:石窟、绘画佛教与中国语言第38页/共52页2010年12月5日(六)佛教文物与佛教胜迹四大佛教名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分别崇奉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萨:文殊、普贤、地藏、观音。三大石窟:云冈、敦煌、龙门第39页/共52页2010年12月5日三、道教(一)道教的产生与基本信仰早期道教的来源:原始巫术、方术、阴阳五行
18、学说、黄老学说。道教正式产生于东汉:于吉太平清领书、张陵“天师道”、张角“太平道”。道教与道家的联系和区别。第40页/共52页2010年12月5日(二)道教的发展与宗派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与五斗米道。魏晋南北朝佛教的进入刺激了道教的发展,代表人物:葛洪、寇谦之、陆静修等。唐宋时期道教受到上层崇奉,发展到高峰。道教在修炼形式上分为两大派:丹鼎派与符箓派。正一道、全真道。第41页/共52页2010年12月5日(三)道教文化与道教胜迹炼丹、采药等在客观上对科学发展作出贡献。养生之道和导引之术,对民间体育的影响。神话故事对文学艺术的影响。民间习俗方面,对传统节庆的影响和人民文化心理的塑造。道教名山:泰山
19、、华山、青城山、茅山、武当山等。第42页/共52页2010年12月5日第八章 古代教育一、古代的学校教育二、明清时代的国子监三、书院的兴起与衰落四、古代的家庭教育五、清代的学塾教育第43页/共52页2010年12月5日一、古代的学校教育中国古代对教育的重视体现在两方面:突出教师的崇高地位,提倡全社会尊师。强调读书的神圣地位,引导全社会敬学。学校的产生:庠、序、学、校,夏代就有。西周:“国学”与“乡学”;“大学”与“小学”。天子的大学:辟雍;诸侯的大学:泮宫。东周:从“学在官府”到“学在四夷”。第44页/共52页2010年12月5日汉武帝在中央设立了“太学”,在地方设立“郡国学”。到东汉逐渐完善
20、了从中央太学到郡国学、校、庠、序的古代教育体系。魏晋南北朝,官学教育削弱,太学之外另设“国子学”,以门阀区分学生的教育。到隋代,将国子学、太学等归属到国子监之下,国子监成为国家的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唐代设立“六学二馆”,古代的学校教育体系达到完备,入学考试也有严格的制度。第45页/共52页2010年12月5日二、明清时代的国子监国子监在明清两朝相当于唯一的国立大学,最高领导人为“国子祭酒”。入国子监学习的人叫做“监生”。明清时代的监生没有出身限制,但入学资格分为四种类型:落地举子择优“举监”;地方学校选拔“贡监”;三品以上官员子弟“荫监”;普通人家捐资入学为“例监”。明代国子监的“会食”和“历事
21、”制度。第46页/共52页2010年12月5日三、书院的兴起与衰落书院是我国古代教育的特殊形式,从宋代到清末历时一千余年。最早的书院只是私人读书治学的场所,到宋代初年才形成以教育为主业的书院,后来发展为相当于私立大学的教育场所。南宋以朱熹为首的理学家兴起了书院发展的第二个高潮。第47页/共52页2010年12月5日明代初年重视官学,书院衰落。明中期科举腐败,王守仁为代表的儒学名士借书院宣传学术思想,提倡思想解放,这是书院发展的第三个高潮。学术与政治活动的密切结合,使书院在明朝末年受到禁限,“东林学案”。现今我国留存的古代书院。第48页/共52页2010年12月5日四、古代的家庭教育古代家庭启蒙教材: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林第49页/共52页2010年12月5日五、清代的学塾教育学塾教育不完全属于学校教育,又不完全属于家庭教育,有蒙馆、家塾、族学等名称。办学形式上分三种情况:有钱人聘教师在家教读子弟,称为“教馆”、“坐馆”。教师在家设馆教授生徒,称为“家塾”、“私塾”。地方出钱聘请老师在公用场所设馆教授贫寒子弟,成为“义学”、“义塾”。第50页/共52页2010年12月5日谢谢听课,下周再见!第51页/共52页2010年12月5日Thanks!第52页/共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