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图形教学设计.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图形教学设计.pptx(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目目 录录CONTENTS教学分析教学分析1教学设计教学设计2教学过程教学过程3教学反思教学反思4第1页/共27页01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新知识点 教学要求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第2页/共27页1.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正确识别。2.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l新知识点新知识点1.能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2.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l教学要求教学要求第3页/共27页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观察和动手摆实物,对几种基本的立体图形有一些感性认识,知道它们的名称,能够辨认,能初步感知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教学中要从以下几个
2、方面入手。1.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能力。如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哪些物体的形状相同等。2.要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和时间,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如让学生通过滚一滚、推一推、搭一搭和拼一拼等活动,充分感知各种图形的特征。3.注意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4.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教学中老师要经常为学生创造“最佳发展区”,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主动探索和发现新知识。老师要注意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l教学建议教学建议第4页/共27页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1 课时2立体图形的拼组1 课时l课时安排课时安排第5页
3、/共27页02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1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2 立体图形的拼组 3 备课参考第6页/共27页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教材第 34、第 35 页“做一做”的内容及练习八的第 13 题。l教学内容教学内容1.通过操作和观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l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l重难点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第7页/共27页正
4、方体是四四方方的,不易滚动。它有 6 个平平的面,而且每个面的大小都一样。长方体是长长的、方方的,不易滚动,它有 6 个面,相对的面相等。圆柱是上下一样粗细的,它的两头是圆形的、平平的,如果平放在桌子上能滚动,立在桌子上不能滚动。球是圆圆的,它没有平平的面,放在桌子上可以任意滚动。l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每组一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课件,投影片等。l教具学具教具学具第8页/共27页立体图形的拼组教材第 35、第 36 页的内容及练习八的第 48 题。l教学内容教学内容1.学生亲自参与操作活动,从而体会立体图形的特征,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l教学目标教
5、学目标2.2.立体图形的拼组立体图形的拼组l重难点重难点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l教具学具教具学具各种立体图形模型和实物,积木等。第9页/共27页教材第 34 页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举出了许多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实物。先进行简单的分类,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然后抽象出其一般的几何形体,给出几何名称。教材第 35 页“做一做”安排了两个题,是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感受、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使学生在头脑里形成清晰的表象,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辨认出这些立体图形,并能进行表述。l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材与学情分析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物体的形状,充分感知立体图形的特征。在学生已经
6、充分感知了物体的特征并建立了几何形体的清晰表象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触摸在头脑中再现物体,并根据已有几何形体的知识及表象进行辨认。令学生在听到几何形体的名称后,在头脑中就应有清晰、形象的表象,然后通过触摸在众多物体中辨认出某一形状的物体。在掌握各种几何形体的特征以后,举出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体会数学的应用。l课堂设计说明课堂设计说明3.3.备课参考备课参考第10页/共27页03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1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2 立体图形的拼组第11页/共27页1.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学前准备学前准备1
7、探究新知探究新知2课堂作业新设计课堂作业新设计3思维训练思维训练4第12页/共27页导语:同学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智慧爷爷还提了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1.1.学前准备学前准备第13页/共27页(1)分组活动,老师巡视指导,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2)小组汇报分的情况。(可到实物投影上分,让大家都看到)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根据学生的回答可能分出以下几组:一组是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3)揭示概念。老师拿出位置、大小和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
8、、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如教材第 34 页)l分一分分一分,揭示概念。揭示概念。2.2.探究新知探究新知l摸一摸摸一摸,感知特征。感知特征。(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2)汇报、集体交流。通过摸、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说:长方体是长长的,有平平的面。正方体是方方的,也有平平的面。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球是圆乎乎的。(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有 6 个面等,应给予肯定和表扬,但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第14页/共27页(1)由实物画出图形。投影出示实物图“牙膏盒”等,引导学生说出它的形状是长方体
9、,然后画出长方体的图形。用同样的方法出示“魔方”“茶叶筒”“足球”等实物,画出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2)记忆想象。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辨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拿出相应的实物。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四种图形的样子。(老师说一个学生想一个)让学生闭上眼睛摸出老师说的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可小组每人摸一次)先让学生闭上眼睛,老师给他一种实物,让学生摸并判断它的形状。出示位置、大小和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让学生辨认。区别、辨认长方体和正方体。男生闭眼,老师同时移动长方体和正方体,让男生说说哪个动了,哪个没动。男生可能
10、回答:长方体在动,正方体没动。这时女生证明,长方体、正方体都在动。从这个活动中让学生感知长方体的面不一样,有时大,有时小。正方体的每一个面都相同,都一样大。(3)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l形成表象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概念。初步建立空间概念。第15页/共27页1.教材第 35 页“做一做”的第 1 题。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圆柱和球,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能前后滚动,球可以任意滚动,而长方体不能滚动,只能平移。2.教材第 35 页“做一做”的第 2 题。游戏:看谁摸得准(1)每组一人说物体的形状,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看谁摸得准。(2)还可以老
11、师说物体的形状,学生摸。3.练习八的第 1 题。让学生首先说出实物图的形状,再与下面的图形相连,老师巡视,并集体订正。4.练习八的第 2 题。投影出示练习八的第 2 题的图形,问:这个物体是由什么图形组合而成的?各用了几个?让学生数数,填在括号里。最后集体交流、订正。5.练习八的第 3 题。同桌之间互动,一个同学说特征,另一个同学说图形名称。也可以老师说特征,学生说图形名称。3.3.课堂作业新设计课堂作业新设计第16页/共27页4.4.思维训练思维训练第17页/共27页1.1.立体图形的拼组立体图形的拼组学前准备学前准备1探究新知探究新知2课堂作业新设计课堂作业新设计3思维训练思维训练4第18
12、页/共27页1.1.学前准备学前准备第19页/共27页l教学例教学例 1 12.2.探究新知探究新知第20页/共27页1.(1)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搭一搭,摆一摆,可以拼组自己喜欢的形状。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明确:球没有平平的面;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都有平平的面,拼在一起比较稳固。(2)要使球也搭上去,就要搭在最上面,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明确:要把球也搭上去,应把球放在平平的物体上面,这样就可以放稳。l教学例教学例 2 2第21页/共27页l1.1.第第 35 35 页页(下下)的的“做一做做一做”。l2.2.练习八的第练习八的第 4 4 题。题。l3.3.练习八的第练习八的第 5
13、 5 题。题。3.3.课堂作业新设计课堂作业新设计第22页/共27页1.数一数4.4.思维训练思维训练2.用手中的积木做“搭积木”的游戏。第23页/共27页04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第24页/共27页1.在操作活动中,初步认识了立体图形。接着让学生在学具中辨别,在生活实例中辨别。通过老师精心安排的回忆、观察和操作等多种途径,激发学生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使空间观念在大量直观感知中逐步形成和发展。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创新精神。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能够激发起学生创新的火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对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生与生思维的碰撞,一个方法比一个方法更有新意,一个结论比一个结论更加精彩。l课后反思课后反思第25页/共27页谢谢聆听谢谢聆听 批评指批评指正正教学设计PPT主讲人:王文芳第26页/共27页感谢您的观看!第27页/共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