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章、国际投资理论精选文档.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87522716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07章、国际投资理论精选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第07章、国际投资理论精选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07章、国际投资理论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07章、国际投资理论精选文档.ppt(3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07章、国际投资理论1本讲稿第一页,共三十八页v国际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v投资者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拥有实际的管理权、控制权的投资方式。v国际间接投资(Foreign Portfolio Equity Investment,FPEI)v投资者通过购买外国的公司股票、债券、衍生证券等金融资产,依靠股息、利息以及买卖差价来实现资本增值的投资方式。2本讲稿第二页,共三十八页v二者的区别v在理论上区分两种投资方式的标志是对企业的有效控制权v但实际中,有效控制权的界限往往是模糊的v近来,在IMF和OECD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定义中,更强调了比有效控制权

2、所涵盖的范围更广的“持久利益”原则v即国际投资是为在一个国外企业获得持久利益而进行的投资v持久利益是目的,而有效控制权是实现目的的手段3本讲稿第三页,共三十八页第一节、早期的国际投资理论v1933年,纳克斯的论文资本流动的原因和效应v把国际直接投资作为资本流动来研究的v认为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是由国家间利息率(或利润率)差异所引起的,而利息率的差别又主要是由各国资本的不同供求关系所决定的。4本讲稿第四页,共三十八页v缺陷:把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只归结为资本收益率的差别,不全面,还可能有其他方面的因素,产业活动、技术创新、市场动态、产品差别等。5本讲稿第五页,共三十八页第二节、当前主流理论v西方海外

3、直接投资的主流理论是以西方大型跨国公司为参照的,重点探究跨国公司海外投资行为发生的机理:v从产业组织理论切入的微观理论v从国际贸易学说衍生的宏观理论v综合二者的折中理论 6本讲稿第六页,共三十八页v一、微观理论v20世纪60年代初,产生了从厂商寡占行为角度来解释国际直接投资发生机理的新理论。v更强调直接投资过程中的经营控制问题,将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明确区别开来,直接投资才作为独立的理论分支发展起来v国际直接投资研究也从过去主要侧重国际资本流动的宏观角度转到了投资厂商行为及市场结构运行的微观角度。7本讲稿第七页,共三十八页v新理论采用更接近现实的不完全竞争假设,即市场具有不完全性、寡占者相互依赖

4、关系及厂商垄断优势,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出了对直接投资的各种不同解释。8本讲稿第八页,共三十八页v1、厂商垄断优势理论v1960年,美国学者 海默(Hymer)在他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研究(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 National Firm:A Study of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中,首次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v该理论放弃了长期以来流行的完全竞争假设,而是根据厂商垄断优势和寡占市场组织结构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是一项突破性的进展v海默也被誉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先驱9本讲稿第九页,共三十八页v先前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是完

5、全竞争为假设前提,认为对外贸易是企业参与国际市场或对外扩张的唯一方式,企业根据比较利益从事出口活动。10本讲稿第十页,共三十八页v不能解释对外直接投资v在被投资国竞争中处于劣势v对外出口v技术转让11本讲稿第十一页,共三十八页v垄断优势理论认为市场是不完全的,且跨国公司具有垄断优势v市场不完全性表现在v产品和要素市场是不完全的,即有少数买者和卖者能够影响市场价格v由规模经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v由于政府的借入而产生某些市场障碍v由于关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12本讲稿第十二页,共三十八页v跨国公司具有的垄断优势表现在v对某种专门技术的控制v对某些原材料来源的垄断v规模经济优势v对销售渠道的控制v产品开发

6、和更新能力13本讲稿第十三页,共三十八页v市场不完全限制出口和技术转让v垄断优势可以使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取得竞争优势v这种优势必须至少抵消东道国厂商的特有优势并补偿在陌生环境中经营所增加的成本14本讲稿第十四页,共三十八页v早期的垄断优势主要关心物质资产v比如说跨国公司所拥有的大规模资本v从80年代以后,更关心技术知识、管理技能等无形资产v包括技术知识、管理技能v跨国公司对物质产权的控制权逐渐减弱,成为从传统直接投资转变为现代直接投资的标志15本讲稿第十五页,共三十八页v2、内部化理论v什么是内部化(雇佣关系代替买卖关系)v从国际分工为什么不通过世界市场,而是通过跨国公司来进行这一问题出发,研究

7、了世界市场的不完全性以及跨国公司的性质,并由此揭示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及决定因素。v核心内容是市场的不完全性和跨国公司的性质(企业的性质)16本讲稿第十六页,共三十八页v(1)企业的性质v1937年,科斯,企业的性质一文指出,由于市场的不完全,导致企业的交易成本增加,企业通过组织形式,组织内部交易来减少市场交易成本v科斯之前的经济学家都把企业作为一个黑箱v企业在市场中进行交易,发生交易成本v企业内部组织也有成本17本讲稿第十七页,共三十八页v(2)国际市场的不完全性v导致交易成本更高(比国内市场)v着眼点放在知识产品上,包括技术、知识、经验专利、管理技能等v知识产品市场机制失效v知识产

8、品的价格不能被有效的确定,知识产品的模仿者可以以比知识产品的创造者更低的成本获得和运用该知识。v知识产品的交换(贸易)比较困难,有时只交换使用权不交换所有权,使交易成本更高v因此,跨国公司以内部化组织形式来代替市场18本讲稿第十八页,共三十八页v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公司为了更好的利用产权知识,并保持其特有知识优势,就必须利用内部化市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通过国外子公司把在国内市场开发发展起来的产品扩展到国际市场上,并在国际经营中保持优势。v这种内部化的组织方式,使跨国公司能够有效使用企业产权知识,获得更高的收益。19本讲稿第十九页,共三十八页v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v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弗农(R

9、aynond Vernon),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一文中提出,在厂商垄断竞争理论基础上提出,对国际直接投资作出了另一种解释。v垄断厂商总是力图维持企业的优势地位,但垄断厂商对新技术不可能长期垄断,或长或短必然被模仿,因此产品从上市开始,要经历诞生、发展、衰退和消亡的过程。v弗农把此过程分为四个阶段20本讲稿第二十页,共三十八页0销售额时间产品生命周期导入期增长期成熟期衰退期21本讲稿第二十一页,共三十八页v导入期,新产品刚进入市场,在创新企业所在国家及其他工业发达国家里产生逐渐增加的需求。这时,创新企业占据着技术垄断地位。v增长期,产品销售量上升,利润迅速增加,国外生产者开始仿制这种

10、新产品,出现垄断竞争局面,但成功的仿制者不多,尚未构成对创新企业的威胁。22本讲稿第二十二页,共三十八页v成熟期,新技术开始定型,其他厂商可通过各种技术传播途径较容易的获得产品技术知识,并能生产出异质产品,这使原来的创新企业失去垄断优势地位。v衰退期,新产品成为标准产品,更多的厂商进入新产品市场,技术在生产中的重要性降低,成本在竞争中占主要地位,厂商间展开激烈竞争,最初的创新企业的优势完全丧失。23本讲稿第二十三页,共三十八页v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国际直接投资的产生是产品生命周期四阶段更迭的必然结果。v假设世界上存在三类国家v第一类,新产品的创新国,如美国v第二类,发达国家,西欧和日本v第三

11、类,发展中国家v新产品的生产将依次在上述三类国家间转移24本讲稿第二十四页,共三十八页0销售额时间25本讲稿第二十五页,共三十八页v在导入期,产品主要满足国内市场,只有少量产品出口到较发达国家。由于拥有垄断优势,生产未发生转移,国际直接投资也未发生v从增长期开始,出现了由寡占竞争引起的对外直接投资。创新企业为了维持国外市场份额,已对外直接投资绕过贸易壁垒,在东道国设立子公司,当地生产并当地销售。26本讲稿第二十六页,共三十八页v在产品成熟期,发达国家和较发达国家开始向发展中国家投资v在第四阶段,衰退期,技术垄断优势完全丧失,降低劳动成本成为第一要旨,变为发达国家和较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以得

12、到满足。27本讲稿第二十七页,共三十八页v4、厂商增长理论v同以上不同理论不同,厂商增长理论是以一般化厂商理论为依据。v是最早的从厂商行为角度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v即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是其经营规模扩张的一种表现,而这种扩张倾向是任何一种企业都具有的。28本讲稿第二十八页,共三十八页v原因是,公司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厂商经理可以在相当独立的程度上作出决策,且经理的报酬与厂商规模增长的关系比与厂商利润的关系更为密切。v结果是经理更偏好扩大规模(总资产或销售额),而不是偏好于利润。v在增长最大化状态下,厂商最优投资量超出利润最大化状态下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点。29本讲稿第二十九页,共三十八

13、页v这样,厂商经理就会尽可能的扩大厂商规模,仅追求资本所有者所要求的最低利润水平。30本讲稿第三十页,共三十八页v对外直接投资就是厂商经理最求增长最大化的结果31本讲稿第三十一页,共三十八页v二、国际直接投资的综合理论v是将国际直接投资的微观理论和宏观理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以建立一种一般性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框架。v综合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其代表人物是邓宁(John H.Dunning)。32本讲稿第三十二页,共三十八页v1977年,邓宁发表了一篇题为贸易、经济活动的区位和跨国企业:一种折中主义方法的探索的论文v从厂商特定资产所有权、内部化、国家区位三方面综合解释跨国公司的存在以及直接投

14、资现象。v这一折中理论成为直接投资综合研究方面最有影响的理论。33本讲稿第三十三页,共三十八页v邓宁的折中理论,从产业组织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各学说中选择了被认为最关键的三个解释变量v厂商特定资产所有权优势(ownership)Ov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Iv国家区位优势(location)Lv也叫O I L理论v根据这三个变量之间的相互联系型来说明对外直接投资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活动。34本讲稿第三十四页,共三十八页v该理论认为,只有当O、I、L三个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投资厂商才愿意进行对外直接投资。vO特定资产所有权优势,包括两方面(1)对有价值资产的拥有;(2)跨国

15、公司有效的性质管理能力。vI内部化优势,厂商将其特定资产内部化的能力。vL国家区位优势,35本讲稿第三十五页,共三十八页vO、I、L是形成国际直接投资的最关键因素,而且这三个因素的组合,可以解释厂商关于直接投资、出口销售和许可经营这三种经济活动的选择行为。36本讲稿第三十六页,共三十八页37本讲稿第三十七页,共三十八页v所有权优势是厂商以各种方式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必要条件,区位优势是进行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v只具备所有权优势而不具备区位优势时,厂商选择出口v只具备所有权优势,既没有能力使之内部化,也不能利用国外区位优势,那就只能采取许可经营的方式v只有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厂商才有可能进行直接投资38本讲稿第三十八页,共三十八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