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工程监测讲座.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边坡工程监测讲座.pptx(8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边坡工程监测的特点(1)、岩土体介质的复杂性;(2)、监测的内容较多:变形、应力、地下水、天气、地震等。(3)、监测的周期长:两年甚至更长时间。第1页/共84页边坡工程监测体系以变形监测为主,结合应力和强度监测。边坡变形包括位移和应变,位移是主要的,相应地,应力和强度也将调整和变化。立体监测与全面监测。变形监测应力监测其它监测第2页/共84页边坡工程监测体系第3页/共84页8.38.3变形监测地面变形监测:地面位移与沉降等。地下变形监测:坡体深部位移等。结构变形监测:支挡加固结构及其它建筑结构等。边坡变形包括位移和应变,以位移监测为主。第4页/共84页地面变形监测简易监测法仪器监测法设站监测法
2、GPS监测法远程监测法地面变形监测方法第5页/共84页简易监测法当坡体地表出现明显的裂缝变形时,为了监测坡体地表裂缝的变形活动和发展情况,基于临时性保障施工、生产、生活及交通运输等安全的目的,在边坡现场经常采用如图所示的两种简易监测方法。第6页/共84页仪器监测法对于那些地表裂缝变形活跃的滑坡,需要了解和掌握其地表裂缝连续变形活动动态,或者由于其工程或建筑的重要性,需要重点设防监测,一般采用埋设专门的监测仪器的方法实施滑坡监测。第7页/共84页地面倾斜监测法在滑坡变形发育、发展和破坏的过程中,滑坡坡体表面都将不同程度地产生地表倾斜变形,并反映滑坡变形的发生范围、发育阶段和变化规律。滑坡地表变形
3、倾斜监测可以有效可靠地确定滑坡坡体的变形范围,并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体现滑坡变形的活动状态和发展规律,特别适用于滑坡前缘剪出口的分析与判断和滑坡滑动方向的确定。第8页/共84页设站观测法设站观测法是在充分了解现场的工程地质背景的基础 上,在边坡上设立变形观测点,成线状或网络状布置。在变形影响范围之外稳定地点没置固定观测站,用测量仪器(经纬仪、水准仪,测距仪、摄影仪及全站型电子速测仪、GPS接受机等)定期监测变形区内网点的三维(X、Y、Z)位移变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监测办法。水平位移监测设经纬网、沉降监测设水准网。第9页/共84页主要设站监测方法大地测量法GPS测量法RS测量法近景摄影测量法激光全
4、息测量法激光散斑测量法工点监测区域或路段监测第10页/共84页大地测量法常用的大地测量法主要有两方向(或三方向)前方交会法、双边距离交会法、视准线法、小角法、测距法、几何水准测量法以及精密三角高程测量法等。能确定边坡地表变形范围;量程不受限制;能观测坡体的绝对位移量;在滑坡发生剧滑时,监测仪器设施不会因滑坡加速运动而损坏,监测人员不必到滑坡体上,因此能保证滑坡监测的连续性。第11页/共84页GPS监测法GPS系统通常由空间导航卫星、地面控制站、GPS用户定位设备和地面通信网等部分组成。GPS的用户设备简称GPS接收机,由天线、接收机、信号处理器和显示器组成。监控系统由监控中心、网络中继站、现场
5、分控站、GPS基准站和移动远端(或GPS流动站)等部分组成。第12页/共84页远程监测法远距离无线传输是该方法最基本的特点,由于其自动化程度高,可全天候连续观测,故省时、省力和安全,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边坡工程监测发展的方向。同时,无线监测也为我们进行边坡监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通过无线监测,我们可以真正的实现测试的多参数,是研究边坡和建筑物稳定性及活动规律的有力工具。第13页/共84页GPRS数据传输第14页/共84页地下变形监测地面变形与地下变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地下变形往往具有超前的变形特点和控制坡体总体变形活动动态的规律。对滑坡而言,由于其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物质组成不均,结构强度各
6、异,往往地表变形和地下变形不尽一致。除了进行滑坡地表变形监测之外,还必须进行滑坡地下变形监测,了解滑坡地下变形的活动状态和变化规律,全面把握滑坡坡体的变形动态过程。第15页/共84页主要地下变形监测方法钻孔测斜仪多点位移计多点沉降仪TDR监测第16页/共84页钻孔测斜仪第17页/共84页多点位移计第18页/共84页多点沉降仪第19页/共84页TDR监测TDR:时域反射由TDR同轴电缆、电缆测试仪和数据记录仪组成。基本原理如同雷达,通过对同轴电缆激发一个电脉冲,遇到一个断点或变形是将返回一个“跳跃”信号。变形位置、量级、速率可以较为准确确定。第20页/共84页TDR实时自动监测预警系统第21页/
7、共84页结构变形监测在坡体变形活动的过程中,位于坡体上的建筑物(包括桥梁、隧道、轨道、护坡、挡墙、侧沟、天沟、截排水沟、盲沟、检查井、抗滑工程结构、以及工矿房屋建筑等),由于自身结构刚度相对较大,它们往往对坡体变形的反映最为直接和敏感。进行结构变形的监测,可以辅助工程技术人员分析坡体变形性质、规模和状态,便于掌握变形的发生原因、稳定程度及其发展趋势。并且,可以为整治工程设计提供各种现场参考指标。我们经常在滑坡勘察的过程中,在滑坡地表或地下变形监测的同时,实施滑坡建筑物变形监测。第22页/共84页结构变形监测标线尺量法砂浆贴片法位移计收敛计测缝计第23页/共84页砂浆贴片法第24页/共84页多点
8、位移计第25页/共84页收敛计第26页/共84页测缝计第27页/共84页应力监测坡体变形发生和发育的过程,其实际是坡体内部岩土应力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为了深入了解坡体变形性质、变形机制、稳定程度和发展趋势,在条件适当和经费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应力监测。包括土中应力监测、接触应力监测和结构应力监测。查明坡体内部岩土与整治工程结构的应力分布、活动状态和发展规律。第28页/共84页应力监测主要内容岩土应力监测:土中应力、地应力等。接触应力监测:岩土与结构界面应力监 测、结构反力监测等。结构应力监测:锚杆(索)轴向应力监测、混凝土结构应力应变监测等。第29页/共84页岩土应力监测监测坡体内部岩土的应力
9、变化动态。通过土中应力监测,了解坡体应力分布状态,定量解析坡体变形破坏机制,帮助工程技术人员认识坡体变形性质和规模,准确把握其稳定程度和发展趋势。第30页/共84页土中应力监测第31页/共84页地应力监测a:测量孔b:应力解除孔c:测量元件d:被解除应力的岩芯第32页/共84页接触应力监测了解岩土与结构的相互作用动态与规律。结构的受力状态与分布规律,为工程设计奠定可靠的基础。反力状态量测。第33页/共84页结构应力监测锚索应力计锚杆应力计钢筋应力计混凝土应力计第34页/共84页锚索应力计第35页/共84页锚杆应力计第36页/共84页钢筋应力计第37页/共84页混凝土应力计第38页/共84页其它
10、监测地下水监测:水位、水压、流速、流向等。气象监测:降雨量等。特征量监测:声发射、地温等。第39页/共84页地下水监测地下水是坡体变形发育、发展、或复活、破坏成灾的重要作用因素,特别是对于大型复杂的滑坡,其水文地质条件则更为复杂。对滑坡区地下水动态进行长期监测,可以明确地下水活动与滑坡滑动的相关关系和作用规律,并可检验各种排水工程的工程效果。通过滑坡地下水动态监测,往往可以避免灾难性的滑坡事故的发生,如在滑坡急剧大滑之前,其地下水的水位和水质将会发生显剧的变化,同时,滑坡前缘随着滑坡趾部的前移将会流出大量的泥水,有些常年泉眼可能会变小或变干,有些干涸的泉水可能会重新出水、变浊。第40页/共84
11、页地下水动态监测内容涌水量监测水位监测水温监测水质监测流速流向监测孔隙水压力监测第41页/共84页孔隙水压监测第42页/共84页气象监测(降雨量)大气降雨是边坡变形破坏的主要触发因素之一。在每年雨季或雨季过后,常有大量的滑坡灾害发生和其它类型的坡体变形破坏,特别是在丰水年份或强暴雨期,滑坡灾害损失更为严重。对潜在滑坡灾害发生区域或滑坡场地进行降雨量监测,可以更清楚地掌握滑坡灾害的发生机理、活动状态和发展趋势,并为滑坡灾害预警、预报服务。第43页/共84页其它特征量监测声发射监测地温监测第44页/共84页声发射监测边坡产生变形破坏是建立在坡体岩土或滑带岩土破坏的基础之上。岩土的破坏将产生地声,即
12、声发射信号。监测坡体内部岩土的声发射参数,其目的在于探测坡体内部岩土的破坏部位和破坏状态,为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判断提供一种辅助手段和方法。较适用于岩质边坡。第45页/共84页岩体声发射监测仪第46页/共84页地温监测地温监测是一种坡体地下内调查方法。测温方法是利用含水岩土体的热交换特性。包括浅层地温法及温度检层法。第47页/共84页第48页/共84页4.主要监测技术方法大地测量法钻孔测斜法第49页/共84页大地测量法1.布点与建网2.基线网建设3.误差评估4.数据分析5.成果整理第50页/共84页测线布置首先应确定主要监测的范围,在该范围内按监测方案的要求确定主要滑动方向。按主滑动方向及滑动面范
13、围确定测线,然后选取典型断面布置测线,再按测线布置相应观测点。对于不同工程的边坡,一般在布置测点时,均有所不同。突出重点,兼顾全面。第51页/共84页监测网的形成考虑平面及空间的展开布置,各个测线按一定规律形成监测网。监测网的形成可一次完成,也可分阶段按不同时期和不同要求形成。第52页/共84页局部加强对于关键部位如可能形成滑动带、重点监测部位和可疑点,应加强监测工作,在这些点上加密测点。第53页/共84页设站监测法第54页/共84页监测的周期及频率对于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边坡,根工程所处的阶段和规模,以及边坡变形的速率等因素,边坡变形监测的周期及频率有所不同,应视具体情况而定。第55页/共8
14、4页监测的周期及频率坡体地表变形监测密度,一般是根据坡体地表裂缝的变形快慢决定。最初宜采用三天或一周监测一次。如果变形缓慢,则采用每隔一月或半月监测一次。如果变形进入加速变形阶段,则采取每天监测一次。如果变形进一步加剧,或者由于结构或工程的重要性及某些特殊目的和要求,尚需加密监测,可以一天几次定时监测。如果变形不明显,则可一月、一季或半年监测一次。第56页/共84页资料整理第57页/共84页钻孔测斜法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安装技术测试技术资料整理误差分析第58页/共84页基本组成钻孔测斜仪由测斜管、传感器、测读仪三部分组成。测斜管在监测前埋设于要测的坡体内,测斜管内有四条十字型对称分布的凹型导槽,作
15、为测斜仪滑轮上下滑行轨道,测量时,使传感器的导向滚轮卡在测斜管内壁的导槽中,沿槽滚动将传感器放入测斜管,并由引出的导线将测得数据显示在测读仪上。第59页/共84页工作原理测斜仪的原理是通过摆锤受重力作用来测传感器与铅垂线之间的倾角,进而计算垂直位置各点的水平位移。只有当埋设好的测斜管的轴线是铅垂线时,水平偏差才是对应的水平位移值,但要将测斜管的轴线埋设成铅垂线几乎是不可能的,测斜管埋设好后,总有一定的倾斜和挠曲。因此首次测量值只能作为基本值,其后将传感器水平转180,后所得测量值与首次测量值的水平偏差值才是各个测段的水平位移值。第60页/共84页原理示意图第61页/共84页埋设技术采用钻具定位
16、开孔,成孔偏斜度不允许1度,钻孔应钻至下卧硬土层或基岩内35m,若软土层深厚难以进入硬土层时,钻孔至足够深度不产生水平位移,视管底端的水平位移为零,作为固定端,否则导管顶端应校正。第一根导管管底用塑料板封死,用芯模将两管槽对准,涂抹粘合剂,固定接头导管,减小槽口纵向扭曲。将接装好的测斜管平直地移向孔口,底端朝向孔口,用人力或机械拉住两根护绳索,对正施测的方向、均匀弯曲测斜管、绳索随测斜管同步放到孔底。埋设孔较深,地面接成全管向钻孔内放置有困难时,可分段在地面接成,整体在孔口埋设时连接。导管埋至预定深度后,校正导向槽的方向后,在导管与钻孔壁之间用砂或小瓜子片填充。导管埋设完成后停留一段时间,使钻
17、孔中填土密实紧贴导管,进行零点读数测试,并测量管口高程。(考虑回填料的压密过程,一般在安装一月后量测初读)第62页/共84页埋设安装步骤1.在观测的孔位处用测量方法确定其位置;2.在定位点安装钻机进行钻孔;3.接长测斜管的方法分一次接成或连接成几段,或逐节在孔口接成所需的长度;4.用经纬仪或地质罗盘校正导向槽的方向,使其对准欲测的方向;5.回填孔管间隙;6.进行孔口保护;7.对已埋设测斜管初始位置的观测,所测结果视为基准值记人埋设记录表。钻孔测斜管安装回填孔口保护第63页/共84页测斜管安装示意图第64页/共84页观测方法采用测斜仪观测边坡体内部水平位移,每次观测时,从测斜管底自下而上,用测斜
18、仪测头,每05 m 一个测点,逐次测量管轴线与铅垂线的夹角,并记录测点至管口的距离。对于每次观测,测斜仪测头轴线误差必须进行修正。对于垂直测斜管,同一方向的观测应正反各测一次,取其测值之差的平均值,以消除轴线的误差,同一测点正反两次测值之和的平均值为一常数。国外有的测斜仪读数仪自动记录每次正反观测成果并进行误差修正。第65页/共84页监测周期钻孔深部位移监测的监测周期,一般要视坡体变形速度及其重要性而定。一般为每月一次,雨季加密;如果变形急剧、或者其稳定与安全非常重要,应加密监测,可以至天监测一次;如果变形速度缓慢,则可至月监测一次。如果趋于稳定,可以半年监测一次,直至稳定一至二年后停止监测。
19、第66页/共84页资料整理深度位移变化曲线深度累计位移曲线深度累计合位移曲线孔囗或滑面位移历时曲线孔囗合位移矢量图测扭修正第67页/共84页深度位移变化及其累计曲线第68页/共84页位移及其矢量历时曲线第69页/共84页孔口位移及其速度历时曲线第70页/共84页扭转修正第71页/共84页测斜仪的测量误差测斜仪的误差可以分为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Slope Indicator公司每点测量的偶然误差一般小于016 mm,系统误差为011 mm。偶然误差的累加为测量点数的平方根倍,系统误差的累加为测点数的倍数。在变形测量中,若系统误差不变,则2次数据相减,系统误差抵消,偶然误差为原来测值的平方根倍。零
20、点偏移误差角度定位旋转误差深度测量误差测斜管导槽扭转误差回填质量误差(前期显著)第72页/共84页稳定性分析与评价监测曲线形态分类稳定程度评估等级第73页/共84页监测曲线形态分类稳定型滑动型崩塌型倾倒型第74页/共84页稳定型第75页/共84页滑动型第76页/共84页崩塌型第77页/共84页倾倒型第78页/共84页整体变形区第79页/共84页扰动变形区第80页/共84页局部滑塌区第81页/共84页稳定程度评估等级1.稳定2.基本稳定3.基本稳定,局部稳定性差4.稳定性差5.稳定性差,局部不稳定6.不稳定第82页/共84页主要监测结论曲线特点稳定程度建议无变形迹象,或变形处于监测误差范围内稳定暂停监测变形量值较小,多呈摆动性质,或时有时无基本稳定适时监测总体变形量值较小,局部具滑动变形迹象基本稳定,局部稳定性差继续监测多具滑动变形迹象,体现时滑时停特点或遇雨活动稳定性差加密监测,工程预案具滑动变形迹象,局部变形活动持续发展稳定性差,局部不稳定重点监测,工程治理,监测预警滑动变形明显,并呈发展扩大趋势不稳定严密监视,应急抢险,预测预报第83页/共84页感谢您的观看。第84页/共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