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特种机器人项目投资计划书【模板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来宾特种机器人项目投资计划书【模板范文】.docx(1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泓域咨询/来宾特种机器人项目投资计划书来宾特种机器人项目投资计划书xxx集团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 行业发展分析7一、 特种机器人行业发展概况7二、 行业技术特点10第二章 项目概况20一、 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20二、 项目承办单位20三、 项目定位及建设理由21四、 报告编制说明23五、 项目建设选址24六、 项目生产规模24七、 建筑物建设规模25八、 环境影响25九、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25十、 资金筹措方案26十一、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26十二、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26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27第三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29一、 行业市场规模及预测29二、 行业主要法律法规、产业政策30三
2、、 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35四、 加快完善市域开放合作平台36第四章 选址分析38一、 项目选址原则38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38三、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41第五章 建筑技术分析42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42二、 建设方案42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43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43第六章 法人治理45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45二、 董事48三、 高级管理人员53四、 监事56第七章 发展规划分析58一、 公司发展规划58二、 保障措施64第八章 SWOT分析说明66一、 优势分析(S)66二、 劣势分析(W)67三、 机会分析(O)68四、 威胁分析(T)69第九章 原辅材料分析77一、 项目建设期原辅
3、材料供应情况77二、 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77第十章 组织架构分析78一、 人力资源配置78劳动定员一览表78二、 员工技能培训78第十一章 劳动安全81一、 编制依据81二、 防范措施82三、 预期效果评价85第十二章 投资方案86一、 投资估算的编制说明86二、 建设投资估算86建设投资估算表88三、 建设期利息88建设期利息估算表89四、 流动资金90流动资金估算表90五、 项目总投资91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91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92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93第十三章 经济收益分析95一、 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95二、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95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
4、值税估算表95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97利润及利润分配表99三、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99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01四、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102五、 偿债能力分析103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04六、 经济评价结论104第十四章 风险防范106一、 项目风险分析106二、 项目风险对策108第十五章 总结分析111第十六章 补充表格113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13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13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14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15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16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17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18建设投资估算表119建设投资估算表119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20固定资产投资估
5、算表121流动资金估算表122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23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24第一章 行业发展分析一、 特种机器人行业发展概况(1)服务机器人概述国家机器人标准化总体组编制的中国机器人标准化白皮书(2017)将服务机器人划分为公共服务机器人、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三类。公共服务机器人是指面向公众或商业任务的服务机器人,包括迎宾机器人、餐厅服务机器人、酒店服务机器人等;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是指在家庭以及类似环境中由非专业人士使用的服务机器人,包括家政、教育娱乐、除草机器人等。特种机器人是指应用于专业领域,一般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操作或使用的,辅助和/或替代人执行任务的机器人,
6、包括国防/军事机器人、医疗手术机器人、水下作业机器人、电力机器人等。其中电力机器人主要包括发电领域机器人、输电领域机器人、变电领域机器人、配电领域机器人、用电领域机器人等,申昊科技的智能机器人属于该范畴。服务机器人萌芽于上世纪90年代,随着二十一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以2006年深度学习模型的提出为标志,人工智能迎来第三次高速发展。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服务机器人应用场景和服务模式不断拓展,带动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高速增长。(2)特种机器人概述特种机器人具备一定水平的自主智能,深度融合软硬系统,通过综合运用视觉、红外、压力等传感器,能够完成定位、导航、避障、场景感知识别等任务
7、,可以替代人类在复杂、危险的环境中从事劳动。2013年至今,全球特种机器人销售额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2017年特种机器人实现销售额33.4亿美元。根据IFR的预测,至2020年,全球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到49.5亿美元。我国特种机器人市场保持较快发展,在应对地震、洪涝灾害和极端天气,以及矿难、火灾、安防等公共安全事件中,我国对特种机器人有着突出的需求。2017年,我国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为5.4亿美元,增速为39.2%,显著高于全球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增速。随着我国企业对安全生产意识的进一步提升,将有越来越多的特种机器人替代人在危险场所和危害环境中进行劳动。根据IFR的预测,到2020年,我国
8、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0.7亿美元。(3)电力机器人概述电力机器人属于检测技术与机器人技术相融合的新型监测设备,可以实现对变电站、开闭所等场所内的电力设备进行带电监测。20世纪80年代,日本三菱公司和东京电力公司开始联合开发500kV变电站巡检机器人,该机器人基于路面轨道行驶,使用红外热像仪和图像采集设备,配置辅助灯光和云台,自动获取变电站内实时信息。中国国内最早于1999年由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及下属的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开始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研究;2002年,国家电网公司电力机器人技术实验室成立,主要开展电力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研究,并于2004年研制成功第一台功能样机。随着
9、智能电网建设的提出,积极利用机器人等现代技术手段发展智能作业、提升电力行业的作业效率、提升供电可靠性、降低成本,成为了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始参与电力机器人的技术研究与开发,并积极与电力设备企业合作,加速了电力机器人的实践应用。近年来,两大电网公司大力推广智能巡检机器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国家电网公司在2010年出台的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智能化规划中提出,“十二五”期间将改进变电站运行管理方式,从传统有人值班逐步向集中监控、无人值班方式转变;2015年,国家电网公司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建立智能机器人入网检测试验室,并制定出阶段性发展目标:“2018年,
10、开展小型化、工具化机器人应用试点,建成变电站智能机器人巡检信息管理平台;2020年,全面推广小型化、工具化机器人,在公司系统变电运维班组内进行全面配置”。南方电网公司在2013年底首个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投入使用后,推广应用工作开始逐步展开;2016年,南方电网公司对“十三五”改革发展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其中便包含全面推行“机巡+人巡”巡维模式,指出要推广智能作业、无人机、机器人等先进技术,加快推进设备在线监测、带电检测,开展机器代替人、大数据等技术的研究应用。智能巡检机器人在电力行业的应用场景包括电网相关的变电站、换流站、配电站、发电厂变电场所等。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均衡,智能电网改造通常存
11、在区域内先行试点、逐步普及,再到不同区域推广、全国推行的过程,智能巡检机器人的应用也不例外。浙江省是国家电网体系内最早试点变电站无人值守的区域,对智能巡检机器人的推广普及走在全国前列,随着智能巡检机器人在浙江省范围内规模化的成功示范应用,其他省份的推广也渐次展开。根据电网公司发展规划,未来我国110kV及以上的变电站将逐步实现智能化和无人值守,加之新建变电站以及其它应用场景的需求,未来智能巡检机器人的整体市场规模可期。二、 行业技术特点1、智能巡检机器人的技术水平与技术特点智能巡检机器人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产业,发展历程较短,但速度较快,特别是在电力系统推进变电站无人值守的进程中,巡
12、检机器人得到了规模化应用,并在应用过程中技术不断得到加强和提升。从长远来看,智能巡检机器人作为电力特种服务机器人的一种,将赋予更多的内涵,承担更多的任务。(1)智能巡检机器人技术水平智能巡检机器人是以智能巡检技术为核心,整合机器人本体技术、电力设备非接触检测技术、多传感器融合技术以及导航及行为规划技术等于一体的复杂系统,其技术水平具体分析如下:机器人技术水平机器人技术是机械、电子、软件及人工智能等多学科技术的综合运用,主要涵盖机器人共性技术(机械设计、驱动器、控制器、执行器、运动控制、自主定位与导航、图像识别、深度学习、云计算与边缘计算、人工智能)和创新技术。从国内外当前机器人产业情况来看,国
13、内机器人本体技术水平总体偏低,掌握核心技术不多,大部分关键零部件需要依赖国外进口,特别是控制器、伺服电机和减速机三大核心部件发展水平仍然较低,成为制约中国机器人产业的主要瓶颈。因此对于电力智能巡检机器人行业来说,机器人本体技术将是未来行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电力设备非接触检测技术水平非接触式检测是电力设备巡检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智能巡检机器人使用的非接触检测技术主要包括红外热成像测温技术、可见光图像识别技术和噪音检测技术。红外热成像传感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逐步从军用领域拓展至工业和民用领域。就智能巡检机器人行业而言,目前的红外传感技术已基本满足现场应用需求,但为了进一步提升检测质量和精准度,
14、需采集更高分辨率的红外图像,故进一步提高红外热成像精度将是该技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可见光图像检测技术作为计算机视觉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特别是最近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发展,为图像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向上飞跃的助推器。随着图像识别技术逐步向高级阶段发展,将促进智能巡检机器人进入更加智能的阶段。噪音检测技术包括两种形式,根据机器学习方法,一种是提取背景声源特征,另一种是通过声音连续谱分析识别故障。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水平智能巡检机器人作为一种多传感器的复杂系统,传统的单一传感器检测技术已不能满足其发展的要求,从机器人安全性和可靠性
15、角度来看,采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将是一种必然趋势。目前,多传感信息融合技术主要是针对特定应用领域的问题来开展研究,尚未建立一套统一有效的信息融合基本理论和广义融合模型算法;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可使系统本身具有较好的柔性和可理解性,同时还具备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未来的信息融合技术中利用人工智能的各种方法,构建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将是未来的研究热点趋势之一。导航及路径规划技术水平智能巡检机器人作为一个重要的移动平台载体,其自主行驶能力是其实用化的关键。目前随着各种导航传感器及其定位技术(如GPS,北斗,激光雷达和视觉导航等)的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定位导航与路径规划技术已经迈入了实用化的阶段。智能
16、巡检机器人的应用环境具有复杂性、易变性和不可预知性等特点,现有主流的定位导航与路径规划技术能满足基本固定不变的环境中应用,但环境变化较大的情况下,单一导航与路径规划仍需要融合多种传感器的信息来共同实现。近年来,随着汽车无人驾驶技术的异军突起,相关先进技术在行业内的开发应用将会逐步解决该类问题。(2)智能巡检机器人技术特点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电力设备向高可靠性和高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巡检机器人技术亦呈现如下特点:系统集成模块化智能巡检机器人作为一个复杂系统,系统内集成了包括结构、电气、传感器、控制器和软件等各个技术单元,这就要求各个组成单元和应用单元采用模块化设计,最终实现模块化系统集成。巡检智
17、能化智能巡检机器人作为替代人工巡检的一种重要手段,其智能化、可靠性水平直接决定了产品的实用性。机器人除了需按照人工预先设定的巡检任务进行例行巡检工作外,还需加强在异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检测手段多样化目前应用的智能巡检机器人主要搭载可见光摄像仪、红外热像仪和声音检测器等几类常规检测仪器,随着未来检测范围要求的不断提高,机器人平台可灵活搭载局放检测仪、紫外检测仪等检测设备进行多样化的检测、监测。远程管控集群化智能巡检机器人作为变电站无人值守的一个重要技术手段,远程管控将成为运维人员的日常操作模式。通过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手段将各个变电站的多台机器人进行集群控制将是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数据分析智能
18、化智能巡检机器人所采集的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等数据量庞大,且持续累积沉淀,需要采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对采集和积累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深度挖掘,同时依托于大数据分析结果,构建或引入专家诊断系统,对电力设备健康状态和故障情况做出及时的评价和预警、控制,形成智能化的运维平台。2、智能电力监测及控制设备技术水平与技术特点(1)智能电力监测及控制设备技术水平输变电在线监测技术主要是指通过安装在电力系统设备上的智能网络数据采集系统,实现对电力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实时记录,同时根据其运行状态对其进行诊断的一种检测系统技术。输变电在线监测技术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技术,其技术水平主要体现在传感器技术水平、抗电磁
19、干扰技术水平、故障诊断技术水平和系统集成与一体化管理水平等方面,具体分析如下:传感器技术水平传感器技术是现代科学的前沿技术,是新技术革命和信息社会的重要技术基础;传感器在工业部门的应用普及率已被国际社会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的重要标志。在我国输变电在线监测领域,部分传感器已逐步摆脱依赖国外进口的阶段,比如电流电压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等已经能够完全自主研制生产;但在某些高精度、高采样频率和高可靠性等要求很高的场合,仍需要引进国外进口产品。因此作为输变电在线监测系统的重要前端采集设备,国内传感器技术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随着输变电在线监测设备的逐步普及和应用推广,传感器技术将迎来快
20、速发展和提升阶段。抗电磁干扰技术水平输变电在线监测产品主要应用于高电压、高电场和高辐射的场合,因此产品的抗电磁干扰能力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现阶段通过长时间在电力行业开发和应用的经验积累,抗电磁干扰技术的应用相对成熟和稳定,但特高压领域还存在诸多难点问题尚未克服,因此抗电磁干扰技术仍将作为一个重要课题,需进一步提高以满足现场使用的需要。故障诊断技术水平我国电力设备故障诊断技术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从最初的技术理论逐步发展为以模式识别、智能专家系统为基础的设备故障诊断系统。就当前行业应用状况来看,以单一监测设备为对象的诊断技术相对成熟,比如采用三比值法进行变压器特征气体故障诊断的
21、方法已被多年的实践经验所证明,但基于多个监测设备的综合诊断技术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这主要是由于相关样本数据不够健全,理论模型不够完善所导致。但随着产品的逐步推广以及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在行业的不断应用,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电力设备综合诊断技术将成为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和完善。配电及自动化控制设备主要为一次设备及配套的二次设备,相关产品及技术相对较为成熟,然而国内外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近些年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国内本行业企业逐步掌握了核心技术和工艺,在产品小型化、大容量、高可靠性、智能化、环保等方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进步,总体技术能力已有一定程度的提高。(2)智能电力监测
22、及控制设备技术特点智能电力监测及控制设备技术的研究涵盖数据采集、处理、通信、分析与诊断等各个方面,并综合应用了多学科的技术,其技术主要呈现以下几方面特点:数据采集自动化、通信标准化、处理智能化系统采用智能传感器对检测对象的运行状态数据进行高精度、高频率采集,实现在线式实时采集功能,确保监测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及时了解设备运行状态,从而提高设备运维的管理水平。为了实现不同厂家、不同监测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问题,电力系统制定和推广了基于IEC标准的通信规约体系,在这些通信标准体系下,各监测设备与站端后台之间,站端后台与主站系统之间实现了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统一化传输,进一步推动了电网的数字化和智
23、能化水平。随着电力监测设备的种类及数量越来越多,系统在长期、连续的监测过程中会累积大量的采集数据,这要求数据处理技术需进一步提升,运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对监测系统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可以更好的解决数据融合性问题,提高数据的有效性。诊断分析综合化输变电在线监测领域内的各类产品是相互补充、印证的关系,而非对立和排斥的关系。在实践中,对电力设备状态的分析和诊断通常需要运用多种技术手段进行综合检测,才能做出更加准确、完整的判断。技术综合性强智能电力监测及控制设备综合应用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等技术,这些技术与电力系统专业知识相结合,具有跨学科特点,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
24、专业领域。小型化和智能化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单位面积电网容量不断增长。小型化设备具有节约占地空间、节约能耗和材料、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符合客户需求的发展。随着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力监测及控制设备的智能化的程度也不断提高。第二章 项目概况一、 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一)项目名称来宾特种机器人项目(二)项目建设性质本项目属于扩建项目二、 项目承办单位(一)项目承办单位名称xxx集团有限公司(二)项目联系人杜xx(三)项目建设单位概况公司在发展中始终坚持以创新为源动力,不断投入巨资引入先进研发设备,更新思想观念,依托优秀的人才、完善的信息、现代科技技术等优势,不断加
25、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以实现公司的永续经营和品牌发展。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品牌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以人为本,强调服务,一直秉承“追求客户最大满意度”的原则。多年来公司坚持不懈推进战略转型和管理变革,实现了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未来我司将继续以“客户第一,质量第一,信誉第一”为原则,在产品质量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对客户以诚相待,互动双赢。未来,在保持健康、稳定、快速、持续发展的同时,公司以“和谐发展”为目标,践行社会责任,秉承“责任、公平、开放、求实”的企业责任,服务全国。展望未来,公司将围绕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在“梦想、责任、忠诚、一流”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围绕业务体系、管控
26、体系和人才队伍体系重塑,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和管理及业务模式的创新,加强团队能力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把公司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供应链管理平台。三、 项目定位及建设理由近年来,两大电网公司大力推广智能巡检机器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国家电网公司在2010年出台的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智能化规划中提出,“十二五”期间将改进变电站运行管理方式,从传统有人值班逐步向集中监控、无人值班方式转变;2015年,国家电网公司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建立智能机器人入网检测试验室,并制定出阶段性发展目标:“2018年,开展小型化、工具化机器人应用试点,建成变电站智能机器人巡检信息管理平台;2020年,全面推广小型化、工
27、具化机器人,在公司系统变电运维班组内进行全面配置”。锚定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外部发展环境变化和我市发展条件、优势、潜力,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聚力壮大产业。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更大力度转变发展方式,大抓产业尤其是工业发展,推动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得到全面发展,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显著提升,初步实现由初级原料输出地向新兴中高端工业制造基地的重大转型,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创新支撑能力显著提升,生态经济加快发展,开放发展迈上新台阶,实现发展新动能不断壮大,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有效巩固衔接。统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推进乡
28、村振兴建设,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加强乡村建设,将农村建设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以产业振兴为抓手,构建可持续的产业发展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体制机制,完善精准防贫监测预警机制,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从乡村治理入手,形成更好服务于乡村振兴的治理体系。四、 报告编制说明(一)报告编制依据1、国家建设方针,政策和长远规划;2、项目建议书或项目建设单位规划方案;3、可靠的自然,地理,气候,社会,经济等基础资料;4、其他必要资料。(二)报告编制原则1、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政策、法规,认真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的有
29、关规范、标准规定;2、选择成熟、可靠、略带前瞻性的工艺技术路线,提高项目的竞争力和市场适应性;3、设备的布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用地;4、严格执行“三同时”原则,积极推进“安全文明清洁”生产工艺,做到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消防设施和工程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运行,注意可持续发展要求,具有可操作弹性;5、形成以人为本、美观的生产环境,体现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6、满足项目业主对项目功能、盈利性等投资方面的要求;7、充分估计工程各类风险,采取规避措施,满足工程可靠性要求。(二) 报告主要内容根据项目的特点,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1、项目单位及项目概况;2、产业规划及产业政策;3、资源综合
30、利用条件;4、建设用地与厂址方案;5、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6、投资方案分析;7、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力求提供较准确的资料和数据,对该项目是否可行做出客观、科学的结论,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五、 项目建设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占地面积约83.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六、 项目生产规模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xxx台特种机器人的生产能力。七、 建筑物建设规模本期项目建筑面积103004.93,其中:生产工程68418.16,仓储工程21994.19,行政办公及生活服
31、务设施8551.94,公共工程4040.64。八、 环境影响该项目投入运营后产生废气、废水、噪声和固体废物等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较小。各类污染物均得到了有效的处理和处置。该项目的生产工艺、产品、污染物产生、治理及排放情况符合国家关于清洁生产的要求,所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从经济及技术上可行。九、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8967.21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4034.3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2.97%;建设期利息321.2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11%;流动资金4611.58万元,占项目总
32、投资的15.92%。(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24034.35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20551.74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933.43万元,预备费549.18万元。十、 资金筹措方案本期项目总投资28967.21万元,其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13113.51万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十一、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一)经济效益目标值(正常经营年份)1、营业收入(SP):52100.00万元。2、综合总成本费用(TC):42838.95万元。3、净利润(NP):6757.99万元。(二)经济效益评价目标1、全部投资回收期(Pt):5.98年。2、财务
33、内部收益率:17.35%。3、财务净现值:3976.15万元。十二、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本期项目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有关法规和实施指南要求进行建设,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十四、项目综合评价综上所述,该项目属于国家鼓励支持的项目,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客观,项目的投产将改善优化当地产业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55333.00约83.00亩1.1总建筑面积103004.931.2基底面积30986.481.3投资强度万元/亩274.632总投资万元28967.212.1建设投资万元24034.352.1.1工程费用万元20551.742.1
34、.2其他费用万元2933.432.1.3预备费万元549.182.2建设期利息万元321.282.3流动资金万元4611.583资金筹措万元28967.213.1自筹资金万元15853.703.2银行贷款万元13113.514营业收入万元521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42838.956利润总额万元9010.657净利润万元6757.998所得税万元2252.669增值税万元2086.7010税金及附加万元250.4011纳税总额万元4589.7612工业增加值万元16040.5813盈亏平衡点万元22671.06产值14回收期年5.9815内部收益率17.35%所得税后16财务净
35、现值万元3976.15所得税后第三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一、 行业市场规模及预测(1)电力行业根据国家电网智能化规划总报告(修订稿),2009年至2020年国家电网计划总投资3.45万亿元,其中智能化投资3,841亿元,占电网总投资的11.13%。国家电网将“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计划划分为三个阶段,其中2016年至2020年为引领提升阶段,计划总投资1.4万亿元,该阶段重点是基本建成坚强智能电网,输电、变电、配电、用电以及调度环节基本实现全面智能化,电力系统运行效率、电网可靠性和电能质量全面提升。前述所示,第三阶段与第二阶段智能电网总投资额持平,据此推算则第三阶段(2016-2020年)输变电设
36、备状态监测系统及配电自动化与配网调控一体化的总投资额分别为73.70亿元、261.00亿元,年均分别为14.74亿元、52.20亿元,若加上南方电网投资部分,未来市场将更加广阔。(2)智能机器人在电力行业的应用智能机器人在电力行业的应用场景包括变电站、换流站、配电站、发电厂变电场所等。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均衡,智能电网改造通常存在区域内先行试点、逐步普及,再到不同区域推广、全国推行的过程,智能巡检机器人的应用也不例外。若按2017年变电站数量计算,110kV及以上变电站数量约为35,900座,变电站室外轮式智能巡检机器人需求为36,503台,按照每台5080万的均价计算,市场容量约为180290亿
37、人民币;变电站室内导轨巡检机器人需求为40,645台,按照每台3060万的均价计算,市场容量约为120240亿人民币。加之新建变电站以及其它应用场景需求,未来智能巡检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将更加广阔。二、 行业主要法律法规、产业政策1、电力安全生产行动计划(2018-2020年)杜绝重大以上电力人身伤亡责任事故、杜绝重大以上电力安全事故、杜绝电厂垮坝漫坝事故,防止主设备严重损坏事故、防止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事故,实现电力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进一步下降,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2、“十三五”国家基础研究专项规划围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与氢能、先进核能与核安全、
38、智能电网、深层油气勘探开发、能源基元与催化,加强碳基能源清洁转化、源网荷协同机制、深层油气成藏机理和生态监测预警等基础研究的支撑引领。3、关于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的指导意见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和制造业企业在制造业集聚地区,通过控股、参股等方式发起设立金融租赁公司,支持智能电网成套设备等高端装备重点领域扩大市场应用和提高国际竞争力。4、2017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制订实施关于推进高效智能电力系统建设的实施意见,配套制订各省(区、市)具体工作方案;研究制订智能电网2030战略,推动建立智能电网发展战略体系。5、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推进电力企业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建设,建立安全风险分级预警管控制度
39、;建立电力安全协同管控机制,加强电力建设安全监管,落实电力设计单位、施工企业、工程监理企业以及发电企业、电网企业、电力用户等各方面的安全责任;健全电网安全风险分级、分类、排查管控机制,完善电网大面积停电情况下应急会商决策和社会联动机制。6、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包括500千伏及以上交直流输电技术及设备,750千伏以上级交流输电、交联聚乙烯(XLPE)绝缘电力电缆及电缆附件,先进可靠的配电网和供用电系统。大规模电网安全保障和防御体系及智能调度系统。7、“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智能电网技术,发展和挖掘系统调峰能力,大幅提升风电消纳能
40、力。加快发展高塔长叶片、智能叶片、分散式和海上风电专用技术等,重点发展5兆瓦级以上风电机组、风电场智能化开发与运维、海上风电场施工、风热利用等领域关键技术与设备。8、“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聚焦部署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调控、大电网柔性互联、多元用户供需互动用电、智能电网基础支撑技术等重点任务,实现智能电网技术装备与系统全面国产化,提升电力装备全球市场占有率。9、关于加快配电网建设改造的指导意见以智能化为方向,按照“成熟可靠、技术先进、节能环保”的原则,全面提升配电网装备水平。采用先进物联网、现代传感和信息通信等技术,实现设备、通道运行状态及外部环境的在线监测,提高预警能力和信息化水平。10、
41、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加强配电自动化建设,持续提升配电自动化覆盖率,提高配电网运行监测、控制能力,实现配电网可观可控,变“被动报修”为“主动监控”,缩短故障恢复时间,提升服务水平。11、智能电网重大科技产业化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突破大规模间歇式新能源电源并网与储能、智能配用电、大电网智能调度与控制、智能装备等智能电网核心关键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电网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建立较为完善的智能电网产业链,基本建成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智能电网,推动我国电网从传统电网向高效、经济、清洁、互动的现代电网的升级和跨越。12、“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2018年度
42、项目专项申报指南面向电力行业的检测和作业需求,研制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检修机器人,实现GIS腔体的检测和维护;研制电缆隧道检测机器人,实现机器人在电缆隧道内的全自主巡检以及对隧道环境与电缆设备状态的综合监测与分析;研制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实现目标识别和锁定,以及带电拆接引、导线清障等典型作业;研制500kV架空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机器人,突破上下线技术,实现异物清除、断股修补、防振锤复位等带电作业功能。13、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支持智能交互、智能操作、多机协作等关键技术研发,提升清洁、老年陪护、康复、助残、儿童教育等家庭服务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
43、,推动巡检、导览等公共服务机器人以及消防救援机器人等的创新应用。14、高端智能再制造行动计划(2018-2020年)面向化工、冶金和电力等行业大型机电装备维护升级需要,鼓励应用智能检测、远程监测、增材制造等手段开展再制造技术服务,扶持一批服务型高端智能再制造企业。15、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人工智能成为带动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智能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
44、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16、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争取到2020年实现:产业规模持续增长,服务机器人实现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技术水平显著提升,新一代机器人技术取得突破,智能机器人实现创新应用。17、中国制造2025促进机器人标准化、规模化、突破关键零部件和本体制造技术和系统集成设计制造技术。明确未来十年机器人产业两大方向:一是开发工业机器人本体和关键零部件系列化产品,推动产业化和应用;二是突破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开发一批智能机器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18、服务机器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围绕国家公共安全领域的重大需求,专项重点推进以下相关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开
45、发:安全与救灾服务机器人(如:面向地震、火灾、水灾等的救灾机器人,反恐排爆机器人,危险搬运与维护检修机器人等),能源维护服务机器人(如:核电站监测、缺陷修复、拆装、救援等遥控机器人、电力巡线检测与检修机器人、电站安全监控机器人等),军民两用服务机器人(如:大型高速全地域越野移动机器人平台,大型变结构海空航行器平台,核生化防护与作业机器人平台)等。19、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重点研发大规模互联电网的安全保障技术、高效配电和供电管理信息技术和系统,以及在非结构环境下为人类提供必要服务的多种高技术集成的智能化装备,以服务机器人和危险作业机器人应用需求为重点。三、 深
46、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大力推进工业投资,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促进工业提速扩量升级,提高制造业比重,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围绕“三大三新”“双百双新”,大力引进培育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形成以高端碳酸钙、冶金及金属新材料、高端家具家居、绿色化工新材料为主的主导产业。完善提升“一主一副两翼多点”的工业发展空间布局,把主城区范围内的工业园作为“主中心”,加快传统产业建链补链强链延链,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引领全市工业转型升级;把三江口新区作为“副中心”,重点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和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加快发展大制造、大物流;把迁江华侨工业园和凤凰工业园作为“两翼”,推进铝产业、硅锰合金产业链条式集群发展;把各县(市、区)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区作为“多点”,加快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形成全市工业发展新增长点。四、 加快完善市域开放合作平台大力推进市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