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新人教.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武传新人教.pptx(4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页/共45页苏武庙温庭筠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第2页/共45页鉴赏:首联着笔就写苏武突然见到汉使,得知他已经获释可以回国时悲喜交加的激动心情。“魂销”二字栩栩如生地描绘出苏武当时内心与外在的非常情态。这句是苏武生前事迹的一个特写镜头。接着写苏武庙中的建筑与古树本是无知物,它们都不知道苏武生前所历尽的千辛万苦,寄寓了人心不古、世态炎凉的感叹。颔联是用逆挽法来追忆苏武生前的苦节壮举,怀念苏武崇高的爱国精神,从广阔的空间角度来写苏武留胡时内心与外在动态、环境。颈联两句是从相隔迢遥的时间的角度
2、上写苏武出使和归国前后的人事变换。苏武出使是汉武帝为之赐节饯行,他自己那时也正在壮年,可是归汉之“回日”,汉室江山虽然依旧,然而人事却迥然有异于前了,这里面包含了极其深沉的感情。结尾二句“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是说苏武归汉后,倍加怀念汉武帝,因为派他出使的汉武帝已寝居茂陵作古,不能亲眼见他完节归来,表彰其爱国赤心。这样就使他更加为岁月的流逝而伤叹。第3页/共45页第4页/共45页班固(3292),字孟坚。_著名的史学家。班固立志继承父业,编写的_是我国第一部_体_史,体例模仿史记,但略有变更。全书有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_篇,起自汉高祖,止于王莽,记西汉一代二百三十
3、年间史实。东汉汉书纪传断代一百第5页/共45页汉武帝对匈奴进行了长期的讨伐战争,其中取得了三次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时间为公元前127年、前121年、前119年。匈奴的威势大大削弱之后,表示愿意与汉讲和,但双方矛盾还是根深蒂固。所以,到公元前100年,苏武出使匈奴时,却被扣留,并迫使他投降。苏武传集中叙写了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期间的事迹,热烈颂扬了他在敌人面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饥寒压不倒,私情无所动的浩然正气,充分肯定了他坚毅忠贞,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第6页/共45页厩监_窥观_贿赂_姊妹_弓弩_地窖_仓廪_车辇_啮雪_喟然_厩ji窥ku赂l姊z弩n窖jio廪ln 辇n
4、in啮ni喟ku第7页/共45页 行走 行伍道行 单于 单元 姓单 投降 降落 第8页/共45页第9页/共45页 方欲发使送武等方:_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会:_会论虞常论:_置币遗单于币:_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阴:_私候胜曰候:_方:正。会:适逢。论:判决定罪。币:礼物。阴:暗中。候:拜访。第10页/共45页见犯乃死,重负国见:_副有罪,当相坐坐:_白单于白:_廪食不至廪:_扶辇下除除:_诚甘乐之诚:_见:被。坐:株连。白:告诉。廪:仓库。除:台阶。诚:的确。第11页/共45页谢汉使曰谢:_凡随武还者九人凡:_稍迁至栘中厩监稍:_当死当:_谢:道歉。凡:总共。稍:逐渐。当:判罪。第
5、12页/共45页第13页/共45页第14页/共45页以以父任()谴武以中郎将()以货物与常()以状语武()以老母系宝宫()惠语以让单于()亦留之以相当()面目以归汉()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以强壮出()以:由于,表原因表凭借的工具手段,把、用、凭表目的,用来,来介词,在第15页/共45页乃见犯乃死,重负国()恐汉袭之,乃曰()乃:副词,才副词,于是、就第16页/共45页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与旃毛并咽之()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法令亡常()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前以降及物故()畔:通“叛”,背叛。旃:通“毡”,毛织品。去:通“弆(j)”,收藏。亡:通“无”,
6、没有。见:通“现”,显现。亡:通“无”,没有。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以:通“已”,已经。第17页/共45页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_。今义:_。我丈人行也古义:_。今义:_。欲因此时降武古义:_。今义:_。且陛下春秋高古义:_。今义:_。第18页/共45页武等实在古义:_。今义:_。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_。今义:_。卧起操持古义:_。今义:_。以货物与常古义:_。今义:_。第19页/共45页古义:提拔。今义:业绩。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古义:抵押。今义:(数量、价
7、值、条件、情形等)两方面差不多;适宜、合适;副词,表示程度高。古义:为操和持,两个词,“拿着”的意思。今义:料理,办理、筹划。古义:财物。今义:指供出售的物品。第20页/共45页单于壮其节 ()诚甘乐之 ()欲因此时降武 ()空以身膏草野 ()反欲斗两主 ()天雨雪 ()羝乳乃得归 ()杖汉节牧羊 ()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惠等哭,舆归营 ()第21页/共45页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降:使动用法,使投降。膏:使动用法,使肥沃。斗:使动用法,使争斗。雨:名词作动词,下。乳:名词作动词,生子。杖:名词做作词,拄着。网、檠:名词作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舆:
8、名词作动词,抬。第22页/共45页(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2)为降虏于蛮夷()(3)何以女为见()(4)子卿尚复谁为乎()(5)何以复加()(6)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7)见犯乃死,重负国()(8)皆为陛下所成就()第23页/共45页(1)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送留在者汉匈奴使”。(2)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蛮夷为降虏”。(3)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为“以何见女为”。(4)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子卿尚复为谁乎”。(5)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为“以何复加”。(6)判断句。(7)被动句。(8)被动句。第24页/共45页(1)修学好古,_。(2)临渊羡鱼,_。(3)绳锯木断,
9、_。(4)不入虎穴,_。(5)水至清则无鱼,_。(1)实事求是 (2)不如退而结网(3)水滴石穿 (4)焉得虎子(5)人至察则无徒第25页/共45页(1)苏武传记述了苏武出使_,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动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_”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作者组织文章,以_为主,适当运用插叙的方法,依时间的先后进行叙述,脉络清晰,故事完整。(2)文 章 的 第 12段,介 绍 了 _。苏 武 出 使 匈 奴 的 背 景 是“_”当汉武帝派苏武护送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还朝,并“厚赂单于”时,“单于_”,这也是后来单于悍然扣留苏武一行的原因。(1)匈奴威武不能屈顺叙(2)苏
10、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益骄第26页/共45页(3)文章第37段,重点记述了_的事迹。具体描写到匈奴招降共有三次:第一次是_软硬兼施想迫使苏武投降。接着写匈奴企图用_来消磨苏武的斗志,直接表现的是苏武与自然环境做斗争。第三次是故友_劝降。(4)文章最后三段,介绍了_。苏武“强壮出”,出使时正当壮年,及回归故国时已是“须发尽白”,一生大好时光都在煎熬中过去了,作者的叹惋之情溢于言表,而能为信念坚执如此确实令人敬佩!(3)留胡十九年备受艰辛而坚持民族气节卫律艰苦的生活条件李陵(4)苏武被放回国的经过第27页/
11、共45页链接原文翻译:苏武传第28页/共45页第29页/共45页1问题导读(1)匈奴招降共有哪几次?答:匈奴招降共有三次:第一次是卫律软硬兼施想迫使苏武投降,被苏武正气凛然的怒斥所喝退,双方矛盾斗争激烈,场面紧张。接着写匈奴企图用艰苦的生活条件来消磨苏武的斗志,把他囚禁于地窖中,使他备受饥寒,接着流放苏武到荒无人烟的北海让他牧羊。然而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苏武不可磨灭的爱国精神再一次粉碎了匈奴的险恶用心。第三次是故友李陵劝降。这段描写不但表现了苏武可贵的气节,同时也刻画了叛将李陵的复杂心态。此处苏武的斗争对象是交情很深而今已是敌对阵营的故友,双方的心态都比较复杂,而作者的描写也很到位,是这部分最
12、出彩之处。第30页/共45页(2)卫律和李陵劝说的情形和说辞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答:卫律:傲慢自大、阴险狡诈,是个卖国求荣的小人。他先是“威逼”苏武,用杀死虞常的行为企图“杀鸡儆猴”,结果吓倒了张胜,却吓不倒苏武。接着他又用死亡来威胁苏武投降,苏武毫无畏惧。卫律见“威逼”不行,于是就“利诱”,想用荣华富贵来打动苏武的心。李陵和卫律不一样,他对汉朝还有感情,对自己叛国的行为也深感羞愧,但他意志不够坚定,对国家不够忠诚,因为一己之私背叛祖国而投靠匈奴,而后又后悔不已,说明这个人物的懦弱和意志的不坚定。因此李陵对苏武的劝说是企图以情动人,用肺腑之言打动苏武。第31页/共45页(3)对于卫律和李陵的劝
13、降,苏武的回答在措辞上有什么不同?答:面对卫律的威逼利诱,甚至是死亡的威胁,苏武不但无所畏惧,而且对盛气凌人的卫律反唇相讥,义正词严地指责卫律的卖国行径,使得卫律的威风一下子就没了,灰溜溜地走掉了。在这场劝说的斗争中,苏武取得了精神上的胜利。面对李陵切中要害的真挚劝说,亲人的惨死、妻离子散也一定让苏武倍受痛苦的煎熬,但为国效命的信念终于战胜了一切,向李陵再一次表明自己忠君爱国至死不渝的信念,使得李陵羞愧而去。第32页/共45页(4)文章并不具体描述苏武的每一事迹,而是有详有略,比如文章对卫律和李陵劝降的部分就描写得特别详细,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处理,用意是什么?答: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最能表现
14、苏武的气节的,所谓“真金不怕火炼”,面对威逼利诱,面对死亡威胁,多少所谓的英雄好汉都经受不住考验而变节投降,唯有苏武始终信念如磐石般坚定,宁死不屈,忠贞不渝。第33页/共45页(5)苏武在被囚禁流放以前两度要自杀,后来又想方设法要活下去。这是否矛盾?答:不矛盾。苏武在胡地以维护国家民族尊严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和行为准则。我们不难明白,匈奴对苏武等人的劝降实际上是匈奴与汉朝的一次对峙,关乎国家尊严、民族气节。事发时他已经意识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重负国”是因为事先没有发现副使张胜的阴谋而导致祸及国家,苏武意识到,一旦被匈奴审讯,就会给国家带来羞辱,所以要自杀以避免受审。后来,
15、在审讯时被卫律威逼利诱,他在说完一番大义凛然的话后引刀自刺,一是以行动表示坚决不投降的决心,二是要为国家雪耻。第34页/共45页匈奴明白了苏武的决心,知道威权、富贵无法征服他,便要以摧毁苏武肉体的方式来征服其意志。所以苏武采取的反抗方式也由以前的求死而变成以后的求生,他要在各种艰难困苦中坚强地活下去,但活的前提与支柱依然是汉朝使者的身份,所以他“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从全文看来,苏武在局势变化的情况下,他的对抗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第35页/共45页(6)苏武是个怎样的人?答:苏武以死报国的行动,刻画了他刚烈难犯、义不受辱的坚强个性。苏武是将门之子,秉性刚烈,视死如归,严于责己。两次不受降,突
16、出了苏武不受威逼利诱,对国家、民族忠贞不贰的崇高气节。坚强个性、民族气节、爱国意志三个方面是构成苏武形象的主要特征。第36页/共45页(7)本文形象塑造方面有何特点?答:选取典型事件来突出人物性格。通过一些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苏武形象的塑造,也是在一系列人物的对比中完成的。运用个性化的语言,生动体现了作为一个汉朝的使者,那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汉朝的自信。第37页/共45页2结构图解第38页/共45页3写法赏析(1)以典型环境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苏武留胡十九年,经历坎坷曲折,汉与匈奴的关系错综复杂。作者抓住苏武经历中的关键之处,运用典型环境和细节描写,使苏武这个人物跃然纸上。作者通过一些细
17、节描写,表现了苏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如写苏武被幽禁在大窖中,“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流放北海,“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等。第39页/共45页(2)对比手法的运用。为了突出表现苏武的民族气节,文中着重写了三个叛徒,与苏武形成鲜明对比:一个是副使张胜,一个是为虎作伥的卫律,一个是曾为朋友的李陵。他们都在匈奴的威势面前丧失了民族气节,拜倒在敌人脚下。唯独苏武大义凛然,为了民族尊严和汉王朝的利益,宁死不屈。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丰满的、动人的、高大的民族英雄形象。(3)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苏武的语言也具有典型意义。如卫律逼降时,说:“副有罪,当相坐。”苏武斥责说:“本无谋,又
18、非亲属,何谓相坐?”使卫律哑口无言,只得无耻地“举剑拟之”,但苏武岿然不动。又如,李陵劝降,苏武仍然不为其情所动,表示“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表现出至死不屈的品德。第40页/共45页4文体常识人物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其文体特点是_和_。其中,_是传记的第一特征。真实性文学性真实性第41页/共45页第42页/共45页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不同的一组是()A仓廪凛冽蹂躏 租赁B自刎 紊乱 汶河 瘟疫C赦免 折本 赊账 委蛇D蛮夷 友谊 散佚 不宜解析:A项分别读/;B项分别读/;C项依次读为sh/sh/sh/y;D项分别读/。答案:C第43页/共45页2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后十余辈 辈:辈子B私候胜曰 候:拜见C而收系张胜 系:逮捕D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坐:定罪、治罪解析:A项十余辈:十余批。答案:A第44页/共45页感谢您的观看!第45页/共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