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总结范文十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日总结范文十篇.doc(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节日总结范文十篇 重阳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就是重阳节。重阳节在秋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每到重阳节,我国都有登高赏秋,敬老的传统,故而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我国唐朝的大诗人王维,曾作过一首关于重阳节的诗,名叫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描绘了在重阳节这个传统节日对亲人的加倍思念。 今年重阳节,连续30多年历史的千叟宴如期在三水芦苞镇独树岗村进行,250多围酒席宴请了1600多名村中老人、港澳同胞和党政代表,酒席之多、参加面之广,创下了历年之最。 独树岗村传来阵阵欢乐声和碰杯声,村前灯光篮球场和广场大排筵席
2、,村中老人、港澳宗亲和政企代表齐聚一堂。20名长者坐在主席台上,承受少先队的献花和政府部门的祝愿。今年103岁、村中最长寿的老人蔡月桂脸上笑出层层皱纹。始终以来,独树岗村有着敬老爱老的传统,每年重阳节,村里都会举办千叟宴。老干部蔡可平依旧记得,30多年前,港澳同胞自发组织千叟宴,“当时只在村中古庙摆几十席”,如今,筵席的规模越来越大,今年首次突破250席,创下历史新高,并参加了各种文艺表演。 过去老人们以满腔热血为民族解放和国家的建立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力气,为社会的进展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建立了光芒的业绩,吃尽了千辛万苦。人常说可怜天下父母心,我深有体会,我们的父母所处的年月和带儿女的辛苦人人知
3、道。现在老了又不愿打搅儿女的工作,自己孤独的生活,就像满文军在歌里唱的“你悄悄的离去,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一年一年风霜遮盖了笑脸,你孤独的心有谁还能够体会,春去秋来,你的爱已无声,你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今不知你心中苦与乐”真实的唱出了我们的心声。父母无私的把全部的爱给了我们儿女,自己悄悄的老去,想想我心里也很伤感! 在这里我想说点:作为儿女应当抽时间常回家看看,老人没时间等我们有时间,为父母尽尽孝心,捶背揉肩,嘘寒问暖,多吃几顿团聚饭,为老人洗洗衣服陪陪他们,象照看孩子那样呵护他们,让我们的父母开心的度过晚年。不要找借口说缘由,免的以后心里懊悔自己。老人节,想起我的双亲已离我远去,我
4、的心情久久不能安静,眼前出现父母慈爱的笑容,心里荡起很多的感慨,想起童年,想起父母年轻的笑脸,很多很多 我们应当感谢,感谢有这样一个传统的老人节日,让我们有时间和时机孝敬老人,感受亲情!九九重阳,秋高气爽,沉淀着金秋的丰硕,感受了生活的温馨!祝天下父母,安康长寿! 节日总结范文2 本次我们学校进行了一次重阳节的活动,为我们这些小学生供应了对传统节日的学习的时机。本次活动,让我感受很深,尤其是对重阳节这个节日有了很好的了解,也体验了这个节日的美妙。 这次活动时间学校定在了周末,所以时间是很充裕的,在教师的带着下,我们在周末的时候进展了登高,离学校不远有一座山,我们一众人爬上了这座山,体验了登高这
5、个习俗。虽然爬山的时候很累,有好几次我都觉得自己快要坚持不了了,究竟还是小学生,体力确定是不太好的,但是当我真正的爬上去,我看着山下的风景时,我才真的体验到了“登高望远”的美妙。从高处往下看,真的是不一样的风景,是我以前没有看到过的。登上山顶,是很棒的体验。我想我看到的不仅是风景,我看到的是一种坚韧的精神。 登高完,我们就观赏着山上的风景吃着重阳糕,真是奇妙啊。重阳糕点也是我们在学校的时候做的,这活动,我了解了关于重阳节的一些习俗。吃重阳糕就是重阳节的习俗之一,所以学校为了让我更好的感受到这个节日的气氛,直接叫我我们在学校的时候跟着学习怎么制作这个糕点。在制作这个糕点的时候,也是出过不少的笑话
6、,每个人做的都是不一样的,味道不一样,外形不一样,甚至还有没有做胜利的。虽然制作的过程不是那么完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知道重阳糕的制作方法,还能品尝到自己做的,也是一个不错的经受了。 在这次的活动里,我了解到重阳节的由来,也知道了关于重阳节的神话传奇。同时好知道重阳节又称之为老人节,就是要去敬老爱老,孝敬我们的亲人,做一个有良好道德的人。这个活动的进行,真的是意义非凡,让我们这些学生在这个节日里有一个不一样的体验。我信任不管是我,还是其他同学,都喜爱上了这个节日,这个节日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给我们留下了很特殊的回忆,我信任以后大家都会更加珍惜重阳节的。 现在回忆活动,我都还有点意犹未
7、尽,真的是很喜爱这个节日了,让我感受到与其他节日不同的气氛,我会记住这一次的经受的,我不会忘记它的美妙。 节日总结范文3 只是,一年一度,重阳来得慢、走得快,今日热喧闹闹、红红火火的敬老日,转瞬就会变成明天的秋风落叶黄。“今又重阳”,又成为老人们一个365天的漫长等待。但我们必需说,节日一年一度,尊老敬老的热忱却不能仅仅在节日。重阳节是敬老的日子,更应当成为每一年敬老的新开头,通过红红火火的节日宣传教育和敬老活动,要让全社会更懂得对老年人的敬重,更理解尊老敬老的意义,从这一天开头,让尊老敬老成为全社会和每一个家庭的常态。 央视曾有一则公益广告,演绎了人生的过程:先是襁褓中,被父母所爱,接着是牙
8、牙学语、学走路、上学,成为翩翩少年、风华青年,再接着是步入社会,从为人子女到为人父母,从中年到老年、到被子女和社会敬重的夕阳老人。人一生的成长几乎都是变化在每一个瞬间,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从被父母所养、到为子女所敬的不断变化着的轮回过程,看来令人思索。 实际上,敬老本就是这样一个轮回的过程。人们常说,父母的今日,就是子女的明天,敬老就是敬自己。还有道:敬老当准时、尽孝不宜迟。确实,这些都不无道理。人生易老,从被人所养,到被人所敬,几十年如白驹过隙,在生命的过程中,让人时时感受的都是敬和被敬的浓浓亲情。 尊老敬老从重阳开头,关键是人们要熟悉节日敬老的意义。重阳节也是老年节,需要敬老,但节日敬老更多的
9、是过程,真正的意义在于通过节日宣传纪念,弘扬民族孝老传统,引领社会敬老风气,激发人们的自觉性,让人们真正把尊老敬老作为一种责任、而非负担。 尊老敬老从重阳开头,是时代的要求。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约2.5亿,且正以最快的速度步入老龄化社会,估计2025年,六十岁以上人口将到达3亿,成为超老年型国家,到2027年,我国将从一个“老龄化”社会转变为一个“老龄”社会,这意味着敬老使命的艰难,社会必需加大敬老投入,每个人必需更加担当敬老的责任。 尊老敬老从重阳开头,是情感的归宿。敬老不能靠节日,实际上,老人最需的是平常一点一滴、和风细雨般的关爱,而非节日“疾风骤雨”和“一阵风”的照顾。老人对子女
10、们的要求并不高,如近日媒体披露的多起家庭养老案件,老人状告子女,只是要求“常回家看看”。敬老,对子女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常回家看看,哪怕是隔三差五地打个电话、视个频。对社会来说,就是有个养老的良好环境和根本保障,让老年人能够做到老有所乐。 尊老敬老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主题,无论于家庭子女、还是社会,都要成为一种常态。重阳节敬老,只是一个新的开头。但愿炽热的重阳节过后,是全社会更殷实的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常态和良好风气。 节日总结范文4 年年中秋,岁岁中秋,又逢中秋。人生易老,中秋不完,赤子之心念家园,游子之心看圆月。 月到中秋非常明。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到了,家家吃饼赏月,喜看中秋圆月。我
11、堕入了深思 “云遮中秋月,雨答上元灯。” 这是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总结出来的气候阅历,从中秋到正月十五元宵铺张145天左右的时刻,中秋这天的天气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今后145天的天气变化和规律,中秋若不能见到月亮,元宵节下雨的机率就很大,影响着春节后第一个严峻节日的庆祝气氛。至少在南方的大局部地域是这样的气候规律,因此,人人都希望着中秋圆月。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以前照古人。” 古人是没有眼福来看明天的月亮的,固然就不知道明天的人的所作所为。可我们却知道明天的月亮以前照过古人,并从明天的月亮上看到了古人给我们中华民族创造的宏大成就。四大创造、唐诗宋词 中华五千年的绚烂都是明天的月亮照过的,我们
12、看着这个以前照过古人的月亮,看着我们中华民族以前的辉煌,我们自鸣得意,引以为民族的骄傲 多少年以后;当我们也成为古人的时分,多少年以后;当我们的先人也在那时的月亮上看到我们时,我们也能让我们的先人为我们去骄傲吗?我们又为他们都做了些什么呢? 节日总结范文5 在我的家乡,中秋是个多姿多彩的节日,我们会放烟花、敬月亮、吃团聚饭。 八月十五中秋节,我们全家老老少少其乐融融地团聚一堂。大约七点多,漂亮的烟花在天空中绽放了,于是我和爸爸迫不及待地下了楼。烟花的外形真是千变万化呀!那儿有个飞碟形的,它刚想引人注目,可这时花形的却抢了它的风头,一团团、一簇簇的,仿佛是快乐的人们笑得合不拢的嘴巴。机智鬼喜羊羊
13、消失了,孩子们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星形的烟花是我最喜爱的,由于它代表着盼望、抱负和方向。 观赏完千姿百态的烟花,我和爸爸高快乐兴地回到了家。桌上早已摆满了藕、月饼、香蕉、苹果等,哦,原来神圣的一幕敬月亮的时刻到来了。我抬头望去,今晚的月亮姐姐真是漂亮到了极点:大大的、圆圆的、亮亮的,犹如一个晶莹剔透的大玉盘。看到这里,我不由自主地吟诵起李白的小时: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团聚饭是令人期盼的。果真,饭的把戏层出不穷:香的、甜的、辣的、麻的香的让人回味无穷,甜的让人心旷神怡,辣的让人暖意洋洋,麻的让人飘飘欲仙。这真是一顿幸福的大聚餐呀! 中秋节在欢快祥和的气氛中完毕了,这次的
14、中秋节真令我难忘啊! 节日总结范文6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八月十五“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为了使孩子们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有关中秋的意义和传统礼节,9月25日,高安市城南幼儿园在各班教室开展了“喜迎中秋佳节,感受浓浓情意”的中秋主题教育活动。 “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活动前,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了有关中秋节风俗习惯的资料,通过故事、图片、画册、古诗等直观教具,让幼儿初步获得相关学问。活动中,小中大班分别开展了丰富好玩的班内主题活动,通过生动的故事、好玩的儿歌、丰富的嬉戏等形式让孩子们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与典故,知道了中秋节的很多逸闻趣事。随后,小班
15、孩子通过用橡皮泥团、捏、压等方式做月饼来感受节日气氛,小班的小朋友们第一次在幼儿园过中秋,玩得特别快乐!中、大班的孩子通过画、剪、贴等形式做贺卡庆中秋,小朋友们都积极参加其中,让中秋主题活动布满了绚丽的颜色。 本次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孩子们在温馨、和谐的气氛中,共同感受到了团聚、共享的乐趣,同时也使孩子们提高了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加深了对祖国的喜爱之情。 节日总结范文7 读了这篇文章,使我对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和元宵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不仅知道了它们的来历,还知道了它们的习俗。如:端午节传奇是由于屈原投江后,人们为了不让江中的鱼虾吃了屈原的尸体,就把糯米包成粽子,扔到
16、江里。后来为了纪念屈原,每到这一天,人们就吃起粽子,于是就有了端午节。每年的中秋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这天的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圆圆的月饼,欣赏着皎洁的明月,是多么开心啊!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是人们纪念祖先的日子,这一天,人们要春游、扫墓、烧纸,祭祀自己的先人。前不久,我们刚刚度过了中国一年中最为重要的节日春节。春节期间,我和家人共同体验了一系列的春节传统习俗。大年夜的早上,我们一家人欢高兴喜去超市购置年货。买了各种好吃的食物,还细心选择了春联和窗花。一回到家,我就帮着爸妈清扫房间,贴春联,贴福字。妈妈告知我这可以让我们家在新的一年里布满幸福。紧急劳碌过后,我们最终迎来了春节最重要的活动:守
17、岁。我们一边吃着美味的饭菜,一边看着春节联欢晚会,欢声笑语布满了整个房间。大年初二,爸妈带着我到娘娘家拜年,一进门,我就说了一串吉利话,惹得娘娘快乐得不得了,赶忙给了我一个大大的红包。在姑父的指导下,我还学习了包饺子,虽然包得还不太像样,但我还是很快乐。 在自己的亲身体验中,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傲慢。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盛!作为祖国的花朵,我们有责任继承传统,让它们在我们这一代连续发扬光的! 节日总结范文8 传统节日是国人民俗生活的重要组成。近些年,所谓洋节冲击下外乡节日的危机,已经成为中国公共话语的一局部。面对节日的传承,常常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往往是
18、两种声音,占主流的,是大声疾呼,保卫某某节,对节俗的流失痛心疾首,指导人们去如何生活。还有一种声音,是辩说每个人都有权按自己情愿的方式过自己的节日,有人喜爱喧闹,有人喜爱安静,有人玩传统,有人闹新潮,这是生活的自由。笔者认为,在我们面对传统节日时,不能为保卫传统而保卫传统,比方有些原来已经废弃的民俗事象没有必要再去做翻案文章,但同时,面对我们自身的心理需求,也应当去适当的表述一份“节日抱负”,让人们去理解和认可。 节日习俗学问只是一种载体。通过它们,实际上是在弘扬一种情感和精神。比方,春节让我们感念家庭的和谐与暖和,清明让我们去思念亲人,端午让我们去关爱生命、喜爱国家,七夕让我们观赏爱情,重阳
19、让我们敬重老人,甚至西方的节日圣诞节也会给我们个体狂欢的时机,并懂得去敬重他者的文化。节日都是一个提示,提示我们去喜爱生活,善意的对待自己和他人。 节日是一个社会重申自己的价值的时刻。这种重申,不仅仅是国家意义上的,不是政府办一个文化节之类,就可以是继承传统了。它更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参加。当你通过这个节日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价值,这个节日也就变成了你自己的了。这样,这才是你的节日,而不是你的假日。 真正宏大的传统,是人的传统,是具有开放精神的传统。人类千百年来的努力,不过是建立一种关乎人类幸福与自由的人的传统。因此,我们既要敢于面对过去、不遗余力地打捞历史记忆,又要敢于面对将来,倾情打造一个生龙活虎
20、的社会。我们对传统节日的爱护和弘扬,一方面要通过遗产化、博物馆化保存集体记忆,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对于节日中价值观的传递。通过节日去表达每个人的人生抱负,使社会群众在特定的时空中能够更充分地拥抱生活,感念生活,仔细生活! 节日总结范文9 中华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集中表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信仰、伦理道德、价值观念、行为标准等,与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它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来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敬天信神,感恩知报,使人们在节日中感受传统道德的力气,心灵得以净化,思想境地得以升华。 传统节日是被给予了特别的社会文化意义并穿插于日常生活之间的,是由一系列信仰和习俗形成的,都与
21、祭祀、神话或佛、道信仰有关。节日形式多样,而最主要的有新年、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此外还有浴佛节、盂兰盆会、七夕等,连接起来就是一幅丰富的历史文化长卷。古人谈论节俗,总关乎伦理道德,无不强调其教化方面之重要性,以达弃恶扬善,激浊扬清,如西汉贾山在至言中说:“风行俗成,万事之奠定。”各种传统节日均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厚重而多彩,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展探讨: 一、传统节日所蕴涵的信仰 中国古人对天有着无限的崇敬,信任人是神造的,文化的起源是仰视上天的。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缩影,上溯到源头多起源于四时易转处的祀典,又关联到天象历法、物候农时。例如尚书尧典记载尧“乃命曦和,钦若
22、昊天,历象日月,敬授人时。”古时人们生产与生活都要顺应天道,人们追赶着日月星辰的轨迹和四季更替,感悟天、地、人“三才”的贯穿一气,设置的农历与自然规律完全协调全都。四季节俗都是以农历为时间界定的,从时序安排上犹如一条由自然节气生成而贯穿春夏秋冬的“文化链”。 中国古人的宇宙观是“天人合一”,人生才智是“天人感应”。传统节日是“天人合一”世界观的详细表达,除了表达人与自然协调外,更主要的是“天人合德”即“观天道以应人道”,与天合德,正如易书中所说:“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这种理念始终影响着历代人们的价值取向、人生态度。节日中,人们盼望通过祭拜天地和神明等各种仪典到达与神明沟
23、通的美妙愿望,盼望尽人事以法天德,做人要像天那样刚健、胸怀博大;像地那样厚德载物。 新年是中华民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起源于古时年头岁末的祭神祭祖活动。据吕氏春秋记载,在尧舜时就有新春扫尘,除陈布新,祭拜天地等过年风俗。这一天有“三元”之殊(日之元、月之元和岁之元),人们获得一年丰收的喜悦后,首先要感谢上天的赏赐,预备迎接新春的降临。新年各种庆祝活动一般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廿三、廿四的祭灶直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历代的天子都会在元日里祭天和祭祖;民间也有着一系列祭祀活动。在辞旧迎新的时刻,人们也不会遗忘有功于人间的诸多神明,以各种不同的祭祀回报他们。古诗中描述了“敬神
24、”礼俗的代代传承和各种庆祝场面。如描写祭灶风俗的有:“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范成大祭灶诗)。描写扫尘风俗的有:“茅舍春回事事欢,屋尘整理号除残”(蔡云吴歈),清理环境,更荡涤心灵的灰尘,才能和神明沟通,与天地同在。描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除夕之夜:“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苏轼守岁)。描写正月初一的庆贺场面和礼仪:“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乐拜新年”(孔尚任甲午元旦),细致的描述了待第一声鸡啼响起,街上鞭炮齐鸣,新的一年开头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拜天地、敬神佛,再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然后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
25、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相传元宵节起源于道家祭神礼仪,据岁时记记载,正月十五为上元天官赐福之辰,故燃灯庆贺。秦末时亦有“正月十五燃灯祭祀道教太乙神”之说。汉明帝时,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令正月十五夜“燃灯敬佛”,以示对神佛的敬重和虔诚。此后,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道文化的影响扩大而成为历朝历代的一大盛事。如唐代卢照邻在十五夜观灯中写道:“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描绘出元宵灯彩与昊昊天穹连成一片,与星月交相辉映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中秋成为节日,是由仲秋季节的月神祭祀进展而来,礼记祭法中记载:“日月星辰,民所瞻仰也”,“夜明,祭月也”
26、,因此被列入祭祀对象。上古时代即有“华夏祭月”,在周代时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等活动。到了唐代,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祭月拜月渐成规模,各种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后来这个节日始终盛行。八月十五,此时月色皎洁,月象既圆且亮,正如唐代刘禹锡描写的“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其它节日亦是如此,在自然节气重要转换季节,都会有一系列的仪式及人事伦理活动,表达人们敬神祈福等美妙愿望。 二、传统节日所蕴涵的感恩 华夏礼仪极重祭祀,祭祀最初源于人们对于天地的敬畏、感恩和诚敬。礼记祭统记载:“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则天神皆降,可得而礼矣”。传统祭祀文化重视祭祀的教化
27、功能,视其为人伦教化的根本方法,说祭祀是“教之本”、“教之至也”。可见社会教化随祭祀仪式的完成而完成。这也成为中华文明在民间的主要传承形式之一,不仅在于其对经典文明的代代传承;更在于其能够渗透到民间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导人们修身正心,走出迷惘困顿。 礼记郊特性记载:“万物本乎于天,人本乎于祖,郊之祭也,本反始也。”司马迁也说道:“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古来敬天祭祖实质提示人们:敬天,人之本也,要敬奉上帝,认为上帝制造了世界,制造了人;祭祖,人之源也,要不忘祖先,做人要知本知源,才能生生不息。 祭神、祭祖、拜年是人神关系、人伦关系确实证,这些仪式也是文化开端的象征。而年节的本质意义
28、在于开端,因此从除夕开头,也是一种感恩的开头,一种庆祝的开头,感念天地化育,感念风调雨顺。礼记月令记载,天子在元日要进行祭天大典,还要进行“祈谷于上帝”和农神后稷的活动。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由此建立起人神关系,获得神明的庇护,在神圣的祭祀中使人感受到自我存在与天地的息息相关。 新年祭祖、清明扫墓,都表达着对人伦的重视,表达礼敬祖先,重视孝道,寄予了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对往昔的敬重,缅怀先人的道德风范,实现先人的抱负追求等。尚书舜典记载:“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舜帝在元日到祖庙祭祀祖先。“仁义”与“孝悌”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在祭祀与追思中,孕育着后人的感
29、恩之心和责任意识。论语学而记载:“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讲到祭礼对民风民德的重要影响。 华夏祭礼的要义在于“诚”与“敬”,关键是祭拜的人是否在内心真正具有诚意和敬意。行事之时,要严厉、盛大、尊敬、真诚。古代祭祀内容极为丰富,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还有先贤名人,包括忠臣良将、清官廉吏和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也曾是祭祀的对象。 三、传统节日是民族精神的写照,蕴涵着中华传统美德 传统节日具有较强的伦理道德价值,担当着道德教化的任务,其中包含的各种礼仪,实际上是一种道德约束,而这些约束又会表达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人们生活中伦理道德的一部份。全部的人都要遵循此种伦理关系,遵守其内涵的道德要求。行事充分表
30、达人与自然的和谐、对生命的关心。同时,传统文化中的“忠、孝、诚、信、礼、义”等价值理念充分表达在传统节日的诸种表现形态之中。 强调和合,追求圆满至善,传统节日成为维系社会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纽带。除夕、新年、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无不表达着人们对亲人团聚、敬老爱幼的美妙愿望。按除夕习俗,家人外出,无论路途多么遥远,也要在除夕前兼程返乡,合家团聚。因此,每逢佳节倍思亲,因漂泊在外、客居他乡不能回家与亲友团聚的游子,思亲怀乡,写下了“一年将近夜,万里未归人”(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平实的诗句,道出了除夕在人们心中的重量。新年是人们表达心愿的时机,有拜年的习俗。宋代后亦常用名片拜年,称为“飞帖”,
31、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承放飞帖,上写“接福”。元宵节人们也是团聚相聚,“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灯火家家有,笙歌到处楼”,有燃灯、观潮、歌舞等活动。 在“银波千顷照神州,此夕人间别是秋”的中秋节,人们与亲朋好友相聚,望月怀远。唐代张九龄在望月怀远中写的“海上生明月,天际共此时”,呈现出一幅明月升起,光照天际,反映出人们彼此相互关爱、相互祈福的和谐景象。宋代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写的“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清澈”,则表达出人们对清澈、光明之境的追求。 传统节日有很深厚的历史文化感,背后有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有的是为了纪念历史人物:如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晋国忠臣介子推“忠”和“孝”,端午节纪
32、念楚国屈原的忧国忧民,坚守节操。许多的节俗活动,都是提倡惩恶扬善,弘扬正义,其中又经常包含着人们对趋吉避凶、吉利平安等方面的愿望。 四、传统节日所蕴涵的祈禳意识 祈,求福;禳,除祸,祈禳意即向神祈祷以降福免灾。新年有许多祈福驱邪等节俗活动。如除夕守岁,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期盼着新的一年吉利如意。新年时拜天地、祭神明,祈祷带来福祉和吉利。元宵节人们燃放灯火,歌舞笙乐,表达驱邪迎祥、祈许光明之意。 新年时,家家爆竹,户户焰火,不绝于耳。古时人们燃放爆竹的目的是驱除邪魔鬼怪,迎神,喜庆等。唐代来鹄在早春中写道:“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
33、竿灰”。宋代范成大在爆竹行中描述了除夕夜燃放爆竹时人们的内心祈祷:“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十声连百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 新年时,人们还要贴春联、年画、福字等,马上大红春联贴于门的两边,红底黑字,稳重而艳丽,表达人们“新年吉庆、驱邪迎祥”。传统春联有:“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天地风霜尽,天地气象和”等。年画多取材于百姓喜闻乐见的故事,如福禄寿三星图、八仙过海、岳飞大破金兀术,不仅营造喜庆的气氛,更重要的是,借助于画中故事,将德行操守、忠孝仁义等一系列伦理道德标准潜移默化的根植人心。贴“福”字使人感受到“迎春接福”的深厚气息。祈福盼福,是人们的共同愿望,特殊是在遇到危难之时,
34、盼望得到神明庇佑,增加福运,化险为夷。但须知做事要符合天道,才能得到神助,古语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祸由恶作,福由德生”。因此幸福与真诚、和善、无私为伍,它总是消失在有德行的人身边,它与虚伪、_诈、阴险、狠毒水火不容。提倡人要修德向善,才会有福德和福报。 新年还有视天占年的习俗,如唐代孟浩然在田家元日中写道:“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年候,共说此年丰。”表达了人们祈求丰年的愿望。宋代宋伯仁在岁旦中写道:“春风回笑语,云气卜丰穰。柏酒何劳劝,心平寿自长”,描写出在新年欢快的气氛中一种淡泊安静的愉悦。 还有些节日也有辟邪驱瘟的内容,如清明节的插柳戴柳,岁时记记载:“五代时江淮间,寒食
35、日家家折柳插门。”认为插柳能顺阳气,迎吉利,辟邪祟。端午节时值农历五月,天气正是仲夏疫疠流行的季节,人们在门口悬挂菖蒲、蒿草、艾叶,喝雄黄酒等以“祛除”毒气和辟邪驱瘴。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全部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饮菊花酒等。唐代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写出遥想亲人重阳节登高而“遍插茱萸”之时,肯定会记起他这远在异乡的游子,表达了对家乡亲友的思念。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珍贵财宝,表达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以看到,古时上至天子、下至百姓,无不以“天”为尊,以其为观看行事的基点。于是,才有了“天人合一”的完整理论消失,有了敬天礼神的一系列仪式。
36、从节日的派定和习俗看,古人是多么重视天、重视天象、重视天意!而_却破坏传统信仰和人们的正信,传统节日也被斥为“迷信”而被抹去了内涵,将传统文化的庄重神圣感破坏殆尽,强制给人们灌输无神论和斗争哲学,使道德沦丧,妄想把人们带向堕落的深渊,遭天谴已是必定。 节日总结范文10 随着时代的步伐,在传统文化的根底上,也涌入了大量的西方文化。而节日,恰恰是文化的精华所在和表达。 节日,这个词大家并不生疏。咱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就有: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而西方传入的节日又有:情人节、父亲节、圣诞节等。可中国人最重视的还是春节。 春节又被称为“年”。据说是这样的:我国有一种动物,叫“年”。它凶狠残暴,
37、常在大年三十的时候出来伤人。于是便派了一个威猛的壮年去为民除害。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一天,便称之为“年”。 同时,为了庆祝这一喜事,人们便放烟花炮竹、贴上新的春联,辞旧迎新。这始终流传到今日。 最终到春节了,人们脸上都洋溢出喜悦。是啊,寻常的时候,总是由于工作等缘由而不能团聚,而春节刚好为人们供应了这么一个时机,岂能不悦? 饭后,一家人坐在一起叙叙旧事,谈谈各方面的状况。平常总是劳碌的爷爷奶奶也坐下来,一起谈笑风生,露出了难得一见的轻松笑容。 看着爷爷奶奶的笑脸,我不禁浮想联翩。爷爷奶奶已年迈体衰,可儿女都不在身边,他们内心的空虚和孤独是常人所无法体会的。虽然他们不愁吃、不愁穿,却少了一份天伦之乐。他们渴望春节的到来,可他们真正所渴望的,莫非真的只是春节吗? 节日,可以说是一个借口,一个父母让孩子回家的借口;也可以说是一份成全,对父母渴望团聚的成全,也是对孩子回家的成全。 外表上,过的是节日;实质上,过的是心情! 节日总结范文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