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学无脊椎古生物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生物学无脊椎古生物学课件.ppt(4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无脊椎古生物学无脊椎古生物学 一、原生动物门一、原生动物门-蜓亚目蜓亚目 二、腔肠动物门珊瑚纲二、腔肠动物门珊瑚纲 三、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头足纲三、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头足纲 四、节肢动物门三叶虫纲四、节肢动物门三叶虫纲 五、五、腕足动物门腕足动物门 六、半索动物门笔石纲六、半索动物门笔石纲 七、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七、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 八、古植物八、古植物 n 一、原生动物门一、原生动物门-蜓亚目蜓亚目(一)(一)原生动物门原生动物门(Protozoa)(Protozoa)概述概述 1 1、概况概况 原生动物是最低等的原生动物是最低等的真核单细胞动物真核单细胞动物,只有一个细,只有一个
2、细 胞。但它是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有机体,具有新陈胞。但它是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有机体,具有新陈 代谢、感应刺激、运动、繁殖等功能。代谢、感应刺激、运动、繁殖等功能。原生动物原生动物没有真正的器官没有真正的器官,但细胞分化产生,但细胞分化产生“类器官类器官 ”如鞭毛、纤毛、伪足就是运动类器官。如鞭毛、纤毛、伪足就是运动类器官。原生动物原生动物个体微小,由细胞质个体微小,由细胞质+细胞核细胞核组成,一般需用组成,一般需用 显微镜才能看到,属微化石。有些原生动物具有骨架显微镜才能看到,属微化石。有些原生动物具有骨架 或坚硬的外壳。或坚硬的外壳。原生动物分布广泛,生活在淡水、海水、潮湿的土壤原生动物分布
3、广泛,生活在淡水、海水、潮湿的土壤 中,有的营寄生生活。中,有的营寄生生活。原生动物门原生动物门(举例举例)2、原生动物门分类原生动物门分类Protozoa Category n 根据运动类器官的根据运动类器官的有无和类型有无和类型分为分为4 4个纲:个纲:鞭毛虫纲鞭毛虫纲11条或数条鞭毛;无重要化石条或数条鞭毛;无重要化石 孢子虫纲孢子虫纲无运动类器官,寄生生活,无化无运动类器官,寄生生活,无化 石石 纤毛虫纲纤毛虫纲体表具许多短纤毛,化石稀少体表具许多短纤毛,化石稀少 肉足虫纲肉足虫纲具伪足;化石丰富,比较重要的具伪足;化石丰富,比较重要的 有放射虫目和有孔虫目有放射虫目和有孔虫目 2、有
4、孔虫壳的基本构造、有孔虫壳的基本构造 3 3、有孔虫壳的繁殖方式、有孔虫壳的繁殖方式 通常有通常有两种两种生殖方式: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无性生殖:细胞分裂,分裂后的每一部分发育成:细胞分裂,分裂后的每一部分发育成新个体新个体 有性生殖有性生殖:配子母体产生带鞭毛的配子,两个配:配子母体产生带鞭毛的配子,两个配子结合成合子,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子结合成合子,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 同一物种在它的发育过程中,两种生殖方式有次同一物种在它的发育过程中,两种生殖方式有次序地相互交替进行的生殖现象称为序地相互交替进行的生殖现象称为世代交替世代交替。有孔虫以世代交替的方式进行繁殖有孔虫以世代交替的方式进行繁殖有孔
5、虫的世代交替示意图有孔虫的世代交替示意图 5、有孔虫的生态及地史分布有孔虫的生态及地史分布 生生态态:绝绝大多数海生大多数海生 少数生活在泻湖、河口等半咸水少数生活在泻湖、河口等半咸水环环境,境,或超或超过过正常正常盐盐度的水中生活度的水中生活 个个别别属可生活在淡水中属可生活在淡水中 地史分布:寒武地史分布:寒武纪纪Canbrian到到现现代代 Rec.三大繁盛期三大繁盛期-石炭石炭纪纪Carbiniferous二叠二叠纪纪Permian 侏侏罗纪罗纪Jurassic白垩白垩纪纪Cretaceous 古近古近纪纪新近新近纪纪6、有孔虫的分类有孔虫的分类 n网足虫亚目网足虫亚目Allogrom
6、iinaAllogromiina:-Rec.-Rec.n串珠虫亚目串珠虫亚目TextulariinaTextulariina:-Rec.-Rec.n内卷虫亚目内卷虫亚目EndothyriinaEndothyriina:O-T O-T n蜓亚目蜓亚目FusulininaFusulinina:C-PC-P n小粟虫亚目小粟虫亚目MiliolinaMiliolina:C-C-RecRec.n轮虫亚目轮虫亚目RotaliinaRotaliina:C C2 2-Rec.-Rec.分类依据:壳质成分、壳的微细构造房室、口孔、分类依据:壳质成分、壳的微细构造房室、口孔、生活方式等生活方式等2 2、蜓壳的基本
7、特征、蜓壳的基本特征 大小:大小:一般一般4-5mm,4-5mm,小者不到小者不到1mm1mm,大者可,大者可达达3-6cm 3-6cm 形态:形态:纺锤形、椭圆形、圆柱形、球形、纺锤形、椭圆形、圆柱形、球形、透镜形透镜形 4 4、蜓壳的基本构造、蜓壳的基本构造(1 1)Fusulinina structure 初房与旋壁初房与旋壁初房:初房:位于壳的中央,一般呈圆球形,最早形成位于壳的中央,一般呈圆球形,最早形成 的房室的房室 旋壁:旋壁:虫体分泌的硬体,它围绕一假想轴增长,虫体分泌的硬体,它围绕一假想轴增长,同时向旋轴两端伸展,包裹内部的房室同时向旋轴两端伸展,包裹内部的房室4 4、蜓壳的
8、基本构造(蜓壳的基本构造(2 2)旋圈,隔壁,房室,口孔旋圈,隔壁,房室,口孔 旋圈:旋圈:旋壁围假想轴旋转一圈,称一个旋圈旋壁围假想轴旋转一圈,称一个旋圈 隔壁:隔壁:旋壁前端向内弯曲形成隔壁,平或褶皱旋壁前端向内弯曲形成隔壁,平或褶皱 房室:房室:相邻隔壁间的狭长空间,一旋圈内多个相邻隔壁间的狭长空间,一旋圈内多个 口孔:口孔:每个隔壁基部中央的缺口每个隔壁基部中央的缺口 4 4、蜓壳的基本构造(蜓壳的基本构造(3 3)通道,旋脊,列孔,拟旋脊通道,旋脊,列孔,拟旋脊通道:通道:前后房室的口孔连通成为通道前后房室的口孔连通成为通道 旋脊:旋脊:通道两侧的两条隆脊(三角形突起)通道两侧的两条
9、隆脊(三角形突起)列孔:列孔:隔壁基部有一系列规则的小孔隔壁基部有一系列规则的小孔 拟旋脊:拟旋脊:列孔两旁的次生堆积物列孔两旁的次生堆积物 壳形的变化壳形的变化:5 5、蜓壳构造的变化(、蜓壳构造的变化(1 1)壳长壳长平行于轴方向上壳的最大长度平行于轴方向上壳的最大长度 壳宽壳宽垂直于轴方向上壳的最大宽度垂直于轴方向上壳的最大宽度 按长、宽比例分为三种:按长、宽比例分为三种:长轴型长轴型 壳长壳长 壳宽壳宽 纺锤形壳纺锤形壳 等轴型等轴型 壳长壳长=壳宽壳宽 球形壳球形壳 短轴型短轴型 壳长壳长 壳宽壳宽 透镜形壳透镜形壳 蜓壳类型(壳形变化)示意图蜓壳类型(壳形变化)示意图 5 5、蜓壳
10、构造的变化(、蜓壳构造的变化(2 2)隔壁的变化:隔壁的变化:平直平直一般为早期低级的蜓类一般为早期低级的蜓类 隔壁两端褶皱隔壁两端褶皱 全面褶皱全面褶皱部分高级蜓类部分高级蜓类 5 5、蜓壳构造的变化(、蜓壳构造的变化(3 3)旋壁的变化:旋壁的变化:旋壁由数层物质组成,有原生壁和次生壁旋壁由数层物质组成,有原生壁和次生壁 原生壁原生壁-致密层,透明层,蜂巢层致密层,透明层,蜂巢层 次生壁次生壁-内、外疏松层内、外疏松层 致密层:一层薄而致密的物质致密层:一层薄而致密的物质。在薄片中呈一条黑线。在薄片中呈一条黑线。所有蜓都有致密层所有蜓都有致密层 透明层透明层:位于致密层之下,:位于致密层之
11、下,一层透明的壳质一层透明的壳质,成分为方,成分为方解石(一般较低级蜓具有)解石(一般较低级蜓具有)蜓壳旋壁微细构造示意图蜓壳旋壁微细构造示意图 5 5、蜓壳构造的变化(、蜓壳构造的变化(5 5)旋壁的组合类型:旋壁的组合类型:单层式、双层式单层式、双层式 n 单层式:单层式:只有致密层只有致密层 双层式:双层式:致密层致密层+透明层透明层 Palaeofusulina Palaeofusulina 致密层致密层+蜂巢层蜂巢层 SchwagerinaSchwagerinaPalaeofusulina 双层式双层式(致密层(致密层+透明层)透明层)Pseudostaffella 三层式三层式(致
12、密层致密层+内、外疏松层)内、外疏松层)Verbikeena 三层式三层式(致密层致密层+蜂巢层蜂巢层+内疏松层)内疏松层)Fusulinella 四层式四层式(致密层致密层+透明层透明层+内、内、外疏松层外疏松层 )5 5、蜓壳构造的变化(、蜓壳构造的变化(6 6)副隔壁副隔壁 由旋壁的由旋壁的蜂巢层向下延伸聚集形成蜂巢层向下延伸聚集形成的薄板,比隔的薄板,比隔壁略短。是高级蜓类的一种特殊构造壁略短。是高级蜓类的一种特殊构造 轴向副隔壁轴向副隔壁与隔壁平行与隔壁平行 旋向副隔壁旋向副隔壁与隔壁相交与隔壁相交 高级蜓类具有两种副隔壁,如高级蜓类具有两种副隔壁,如YabeinaYabeina6、
13、蜓类的研究方法蜓类的研究方法the research methods of Fusulinina 蜓个体小,包旋壳,只有蜓个体小,包旋壳,只有切片才能研究切片才能研究 内部构造内部构造 轴切面轴切面-通过初房,平行通过初房,平行于假想轴(旋轴)的切面于假想轴(旋轴)的切面 旋切面旋切面-通过初房,垂直通过初房,垂直旋轴的切面旋轴的切面 弦切面弦切面-不通过初房平行不通过初房平行于旋轴的切面于旋轴的切面 斜切面斜切面-与旋轴斜交的切与旋轴斜交的切面面 蜓壳切面方向示意图蜓壳切面方向示意图6、蜓类的研究方法(续)蜓类的研究方法(续)轴切面轴切面通过初房,平行于假想轴(旋轴)的切面;通过初房,平行于
14、假想轴(旋轴)的切面;可见可见:初房、旋圈、旋脊或拟旋脊、褶皱的隔壁初房、旋圈、旋脊或拟旋脊、褶皱的隔壁 旋切面旋切面通过初房,垂直旋轴的切面;通过初房,垂直旋轴的切面;可见可见:初房、隔壁、房室、拟旋脊、旋圈多少初房、隔壁、房室、拟旋脊、旋圈多少 弦切面弦切面不通过初房平行于旋轴的切面;不通过初房平行于旋轴的切面;可见可见:隔壁褶皱情况、旋脊或拟旋脊隔壁褶皱情况、旋脊或拟旋脊 斜切面斜切面-与旋轴斜交的切面与旋轴斜交的切面 轴切面轴切面 轴切面轴切面 轴切面、轴切面、旋切面旋切面7、蜓类的演化趋向(蜓类的演化趋向(1 1)evolution trends of Fusulinina 壳体变大
15、壳体变大:小者:小者 1mm1mm,大者可达数,大者可达数cm cm 壳形变化壳形变化:短轴型:短轴型(透镜形透镜形)等轴型(圆等轴型(圆球形球形)长轴型长轴型(纺锤形,长圆柱形)纺锤形,长圆柱形)旋旋壁构造复杂化壁构造复杂化:单层:单层三层三层四层四层蜂蜂巢层巢层出现副隔壁出现副隔壁 隔壁褶皱隔壁褶皱:平直:平直两端褶皱两端褶皱全面褶皱全面褶皱少数平直少数平直 旋脊旋脊:粗大:粗大细小细小消失消失 变成拟旋脊变成拟旋脊蜓的演化趋向示意图蜓的演化趋向示意图7、蜓类的演化趋向(蜓类的演化趋向(2 2)evolution trends of Fusulinina 隔壁平直或隔壁平直或轻轻微褶微褶皱
16、皱 旋壁四旋壁四层层式或三式或三层层式式 旋脊旋脊显显著著隔壁褶隔壁褶皱皱强强烈烈 旋壁蜂巢旋壁蜂巢层层式式 旋脊不旋脊不发发育或消失育或消失隔壁平直隔壁平直 出出现现副隔壁副隔壁 拟拟旋脊旋脊发发育育隔壁、旋壁、旋脊隔壁、旋壁、旋脊在演化过程中的在演化过程中的相互关系相互关系:8、蜓类的生态及地史分布蜓类的生态及地史分布ecology and geological history of Fusulinina 生态生态:蜓类是浅海底栖动物,生活于:蜓类是浅海底栖动物,生活于100m100m左右热带、亚热带平静浅海中。左右热带、亚热带平静浅海中。地史分布地史分布:始现:始现 C C1313 极盛
17、极盛 P P2 2 衰退衰退 P P3 3 灭绝灭绝 P P末末9、蜓在不同地质时期的特征蜓在不同地质时期的特征C C1313 :始现;个体小;透镜状,圆盘状(短轴始现;个体小;透镜状,圆盘状(短轴型);旋壁单层式及双层式;隔壁平直;旋型);旋壁单层式及双层式;隔壁平直;旋脊小(脊小(Eostaffella,MillerellaEostaffella,Millerella)C C2121:个体稍大;近方形,纺锤形;旋壁三层个体稍大;近方形,纺锤形;旋壁三层式、四层式;隔壁平直或两端褶皱(有的较式、四层式;隔壁平直或两端褶皱(有的较强烈);旋脊发育强烈);旋脊发育(Fusulinella,Pro
18、fusulinellaFusulinella,Profusulinella)C C2222:个体增大;个体增大;旋壁出现蜂巢层旋壁出现蜂巢层;隔壁褶皱;隔壁褶皱趋于强烈;旋脊发育(趋于强烈;旋脊发育(TriticitesTriticites)9、蜓在不同地质时期的特征蜓在不同地质时期的特征(续续)P P1-21-2:壳体一般较大;纺锤状、圆柱状;旋壁蜂壳体一般较大;纺锤状、圆柱状;旋壁蜂巢层式;隔壁褶皱强烈;旋脊消失巢层式;隔壁褶皱强烈;旋脊消失(Parafusulina)Parafusulina)另一部分隔壁平直;副隔壁及拟旋脊极盛另一部分隔壁平直;副隔壁及拟旋脊极盛 出现拟旋脊和列孔出现拟旋脊和列孔为中二叠世的蜓为中二叠世的蜓 P P3 3:趋于衰退,个体小;旋壁二层式(致密层趋于衰退,个体小;旋壁二层式(致密层+透明层);隔壁褶皱强烈而规则;透明层);隔壁褶皱强烈而规则;出现特殊形出现特殊形状的蜓状的蜓(Palaeofusulina,CodonofusiellaPalaeofusulina,Codonofusiella)P P3333:绝灭绝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