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糖异生.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章 糖异生.pptx(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3/281乳酸、丙酮酸、甘油、一些氨基酸糖异生脂质、蛋白质糖异生乙酸丙酸乳酸糖异生第1页/共21页2023/3/282-酮戊二酸柠檬酸谷氨酸嘌呤脂肪酸琥珀酰CoA卟啉苹果酸 草酰乙酸丙酮酸乙酰CoA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葡萄糖天冬酰氨天冬氨酸嘧啶各种氨基酸第2页/共21页2023/3/283糖异生的前体物质(总结)1)凡可生成丙酮酸的物质,例如肌肉剧烈运动产生的大量乳酸。2)TCA的中间产物,但乙酰CoA不能作为糖异生的前体;3)大多氨基酸是生糖氨基酸,分别变为丙酮酸、草酰乙酸、-酮戊二酸等进入糖异生;4)反刍动物分解纤维素产生的乙酸、丙酸、丁酸等5)奇数脂肪酸分解产生的琥珀酰CoA等。第
2、3页/共21页2023/3/284 酵解过程的三步不可逆反应在体内不能被用于异生,必需有不同的酶催化反应来逾越三步不可逆反应。糖酵解的三步不可逆反应:己糖激酶1.Glucose+ATPG-6-P+ADP 磷酸果糖激酶2.F-6-P+ATP F-1,6-dip+ADP 丙酮酸激酶3.PEP+ADP Pyruvate+ATP第4页/共21页2023/3/285丙酮酸激酶葡糖糖-6-磷酸酶第5页/共21页2023/3/286糖酵解与糖异生糖异生丙酮酸葡萄糖糖酵解异生过程似乎是酵解过程的逆转反应,但实际过程也不完全可逆,因为两者尽管享有七步共同的反应步骤(可逆反应),但还有三步反应是不可逆的。第6页/
3、共21页2023/3/287从丙酮酸到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不能通过酵解的逆反应实现,需胞质和线粒体酶的相互协作完成。1)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在羧化酶的作用下生成草酰乙酸;2)草酰乙酸不能过线粒体内膜,在苹果酸脱氢酶作用下生成苹果酸;3)苹果酸进入胞质,在苹果酸脱氢酶作用下转变回草酰乙酸;4)草酰乙酸在PEP羧激酶作用下生成PEP。第7页/共21页2023/3/288pyruvate to PEP第8页/共21页2023/3/289果糖-1,6-二磷酸酶F-1,6-dip +H2O F-6-P +Pi 葡萄糖-6-磷酸酶葡萄糖-6-p +H2O 葡萄糖 +Pi葡萄糖-6-磷酸酶(glucos
4、e-6-phosphatase)存在于肝和肾细胞的内质网膜上;肌肉和脑细胞中不存在这种酶。葡萄糖异生作用意义在于维持血液中葡萄糖(血糖)浓度的平衡。第9页/共21页2023/3/2810糖异生过程的能量消耗糖酵解过程释放能量。葡萄糖异生作用需要消耗额外的能量。整个过程消耗6个高能磷酸基,并用去两分子的NADH2丙酮酸+4ATP+2GTP+2NADH+2H+6H2O 葡萄糖+2NAD+4ADP+2GDP+6Pi 第10页/共21页2023/3/2811乳酸的再利用和可立氏循环Cori循环(乳酸葡萄糖的循环)剧烈运动时产生的大量乳酸会迅速扩散到血液,随血流流至肝脏,先氧化成丙酮酸,再经过糖异生作用
5、转变为葡萄糖,进而补充血糖,也可重新合成肌糖原被贮存起来。第11页/共21页2023/3/2812Cori夫妇第12页/共21页2023/3/2813糖异生的生理意义1 在饥饿情况下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2 回收乳酸分子中的能量3 维持酸碱平衡第13页/共21页2023/3/2814一分子葡萄糖生成2分子3-磷酸甘油醛(第一阶段)甘油醛-3磷酸二羟丙酮磷酸第14页/共21页2023/3/28153-磷酸甘油醛降解为丙酮酸(第二阶段)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第15页/共21页2023/3/2816丙酮酸的氧化脱羧丙酮酸(糖酵解产生)在有氧条件下,进入线粒体内膜。在丙酮酸脱氢酶系作用下,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方程式如下:丙酮酸脱氢酶系第16页/共21页2023/3/2817三羧酸循环的途径柠檬酸异柠檬酸-酮戊二酸琥珀酰CoA琥珀酸延胡索酸苹果酸草酰乙酸乙酰CoA糖异生第17页/共21页2023/3/2818丙酮酸激酶葡糖糖-6-磷酸酶第18页/共21页2023/3/2819第19页/共21页2023/3/2820Self-study(重要)戊糖磷酸途径糖原分解和糖原合成第20页/共21页2023/3/2821感谢您的观看!第21页/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