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TCPIP协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章 TCPIP协议.ppt(6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第7章章 TCP/IP协议协议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网络协议的层次模型TCP/IP协议体系IP地址域名分析系统7.1 网网络协议络协议的的层层次模型次模型7.1.1 网络协议的层次模型7.1.2 常见的计算机网络的层次模型7.1.1 网网络协议络协议的的层层次模型次模型协议协议就是一系列的通信规则与标准。在通信过程中,通信的双方都必须遵守一些相互之间都能接受和理解的约定。网络协议的层次模型分而治之:解决一个难以处理的复杂 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把这个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个易于处理的小问题,使复杂问题简单化。7.1.1 网网络协议络协议的的层层次模型次模型通信协议是所有网络数据通信的基础,是计算机系统不可
2、缺少的组成部分。通信系统是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因此采用分层的思想,将计算机网络划分为多个层次及其协议的集合,每一个层次所实现的功能相对独立,并有自己的协议。网络协议采用层次式的优点: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协议的分层有利于通信协议的修改和标准化。7.1.2 常常见见的的计计算机网算机网络络的的层层次模型次模型ISO/OSI参考模型TCP/IP模型ISO/OSI参考模型参考模型ISO创建了一个有助于开发和理解计算机的通信模型,即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ISO/OSI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目的是使全球范围的计算机平台可进行开放式通信。ISO/OSI参考模型参考模型OSI模型
3、将网络结构划分为七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包括逻辑链路控制和介质访问控制两个子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OSI模型中每一层均有自己的一套功能集,并与紧邻的上层和下层交互作用。顶层是应用层,它与用户使用的软件(如字处理程序或电子表格程序)进行交互。在OSI模型的底端是携带信号的网络电缆和连接器(即物理层)。总的来说,在顶端与底端之间的每一层功能确保数据以一种可读、无错、排序正确的格式被发送。ISO/OSI参考模型参考模型物理层物理层物理层物理层是OSI模型的最底层或第一层。物理层协议描述信号如何被放大及通过线缆传输的标准。组成部分:包括物理网络介质,如电缆、连接器、转发器。功
4、能:产生及检测电压以便收发携带数据的信号。设定数据发送速率监测数据错误率(但并不提供错误校验服务)ISO/OSI参考模型参考模型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是OSI模型的第二层。它控制网络层与物理层之间的通信。包括逻辑链路控制和介质访问控制两个子层。在物理层提供比特流服务的基础上,建立相邻结点之间的数据链路,通过差错控制提供数据帧在信道上无差错的传输,并进行各电路上的动作系列。功能数据链路层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质上提供可靠的传输。该层的作用包括:物理地址寻址、数据的成帧、流量控制、数据的检错、重发等。ISO/OSI参考模型参考模型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帧帧是用来移动数据的结构包。它不仅包
5、括原始(未加工)数据,或称“有效荷载”,还包括发送方和接收方的网络地址以及纠错和控制信息。数据的检错、重发:发送方的数据链路层将等待来自接收方对数据已正确接收的应答信号,假如发送方不能获得这一应答信号,则它的数据链路层将给出指令以重发该信息,它并不试图找出在发送时出现了什么错误。数据链路层的功能独立于网络和它的节点所采用的物理层类型。ISO/OSI参考模型参考模型网络层网络层网络层O S I 模型的第三层功能将网络地址翻译成对应的物理地址,并决定如何将数据从发送方路由到接收方。补偿数据发送、传输以及接收设备能力的不平衡 性。通过对数据包进行分段和重组来实现补偿路由在网络中,“路由”是基于编址方
6、案、使用模式以及可达性来指引数据的发送。网络层通过综合考虑发送优先权、网络拥塞程度、服务质量以及可选路由的花费来决定从一个网络中节点 到另一个网络中节点 的最佳路径。ISO/OSI参考模型参考模型网络层网络层由于网络层处理路由,而路由器连接网络各段,并智能指导数据传送,属于网络层。网络层是可选的,它只用于:当两个计算机系统处于不同的由路由器分割开的网段这种情况(不同网段)当通信应用要求某种网络层或传输层提供的服务、特性或者能力时。(通信应用要求)ISO/OSI参考模型参考模型传输层传输层传输层O S I 模型中最重要的一层,如果没有传输层,数据将不能被接收方验证或解释。功能确保数据可靠、顺序、
7、无错地从A点传输到B点(A、B点可能在也可能不在相同的网段上)传输协议进行流量控制基于接收方可接收数据的快慢程度规定适当的发送速率。传输层按照网络能处理的最大尺寸将较长的数据包进行强制分割。例如,以太网无法接收大于1 5 0 0 字节的数据包。发送方节点的传输层将数据分割成较小的数据片,同时对每一数据片安排一序列号,以便数据到达接收方节点的传输层时,能以正确的顺序重组。该过程称为排序。ISO/OSI参考模型参考模型会会话话层层会话指在两个实体之间建立数据交换的连接,常用于表示终端与主机之间通信。终端指几乎不具有自己的处理能力或硬盘容量,而只依靠主机提供应用程序和数据处理服务的一种设备。功能负责
8、在网络中的两节点之间建立和维持通信。包括:建立通信链接,保持会话过程通信链接的畅通,同步两个节点之间的对 话,决定通信是否被中断以及通信中断时决定从何处重新发送。ISO/OSI参考模型参考模型会会话话层层会话层可看作网络通信的“交通警察”。当通过拨号向 I S P(因特网服务提供商)请求连接到因特网时,I S P 服务器上的会话层向你与你的P C 客户机上的会话层进行协商连接。若电话线偶然从墙上插孔脱落时,终端机上的会话层将检测到连接中断并重新发起连接。会话层通过决定节点通信的优先级和通信时间的长短来设置通信期限ISO/OSI参考模型参考模型表示表示层层表示层如同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翻译官功能
9、:数据将按照网络能理解的方案进行格式化。这种格式化的结果也因所使用网络的类型不同而不同。表示层管理数据的解密与加密,如系统口令的处理。例如:在 Internet上查询你银行账户,使用的即是一种安全连接。你的账户数据在发送前被加密,在网络的另一端,表示层将对接收到的数据解密。表示层协议还对图片和文件格式信息进行解码和编码。ISO/OSI参考模型参考模型应应用用层层功能负责对软件提供接口以使程序能使用网络服务。“应用层”并不是指运行在网络上的某个特别应用程序应用层提供的服务包括文件传输、文件管理以及电子邮件的信息处理。例如,如果在网络上运行Microsoft Word,并选择打开一个文件,则请求将
10、由应用层传输到网络。TCP/IP模型模型TCP/IP模型包括:物理层、网络接口层、互联网层、传输层、应用层物理层对应于网络的基本硬件,这也是Internet物理构成,即人们可以看得见的硬件设备,如PC机、互联网服务器、网络设备等。物理层对这些硬件设备的电气特性作一个规范,使这些设备都能够互相连接并兼容使用。TCP/IP模型模型网络接口层定义了将数据组成正确帧的规程和在网络中传输帧的规程,帧是指一串数据,它是数据在网络中传输的单位。互联网层本层定义了互联网中传输的“信息包”格式,以及从一个用户通过一个或多个路由器到最终目标的“信息包”转发机制传输层为两个用户进程之间建立、管理和拆除可靠而又有效的
11、端到端连接应用层定义了应用程序使用互联网的规程7.2 TCP/IP协议协议体系和体系和IP地址地址7.2.1 什么是TCP/IP协议7.2.2 IP地址7.2.3 下一代互联网Ipv67.2.1 什么是什么是TCP/IP协议协议TCP/IP即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络协议它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简单地说,它由底层的IP协议和TCP协议组成。Internet的中文意思是网际网,它实际上就是将全球各地的局域网连接起来而形成的一个“网之间的网(网际网)”,然而在连接之前的各式各样的局域网却存在不同的网络结构和数据传输规则,将这些小网连接起来后各网之间要通过什么样的规则来传输数据,TCP/IP协
12、议就相当于Internet上的“世界语”,可以解决这种 问题。TCP/IP协议的开发工作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它是用于互联网的第一套协议。网际协议网际协议IPInternet上使用的一个关键的低层协议是网际协议,通常称为IP协议。人们利用一个共同遵守的通信协议,从而使Internet成为一个允许连接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和不同操作系统的网络。通信协议正像两台计算机交换信息所使用的共同语言,它规定了通信双方在通信中所应共同遵守的约定。计算机的通信协议精确规定了计算机在彼此通信过程中的所有细节。网际协议网际协议IP特点网际协议IP协议提供了能适应各种各样网络硬件的灵活性,对底层网络硬件几乎没有任何要求
13、。任何一个网络,只要可以从一个地点向另一个地点传送二进制数据,就可以使用IP协议加入Internet。网际协议网际协议IP对网络通信的意义:网络中的计算机通过安装IP软件,使许许多多的局域网构成了一个庞大而又严密的通信系统,从而使Internet看起来好像是真实存在的,但实际上它是一种并不存在的虚拟网络,只不过是利用IP协议把全世界上所有愿意加入Internet的计算机局域网络连接起来,使得它们彼此之间都能够通信。传输控制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必要性尽管计算机通过安装IP软件,保证了计算机之间可以发送和接收数据,但IP协议还不能解决数据分组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因此,若要解决可能出现的问
14、题,连上Internet的计算机还。需要安装TCP协议来提供可靠的并且无差错的通信服务特点TCP协议被称作一种端到端协议,这是因为它为两台计算机之间的连接起了重要作用当一台计算机需要与另一台远程计算机连接时,TCP协议会让它们建立一个连接,以便发送、接收数据及终止连接。传输控制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传输控制协议TCP协议利用重发技术和拥塞控制机制,向应用程序提供可靠的通信连接,使它能够自动适应网上的各种变化,即使在Internet暂时出现堵塞的情况下,TCP也能够保证通信的可靠Internet是一个庞大的国际性网络,网络上的拥挤和空闲时间总是交替不变的,加上传送的距离也远近不同,所以传输数据所
15、用时间也会变化不定。TCP协议具有自动调整“超时值”的功能,能很好地适应Internet上各种各样的变化,确保传输数据的正确。传输控制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区别IP协议只保证计算机能发送和接收分组数据TCP协议则可提供一个可靠的、可流控的、全双工的信息流传输服务联系IP和TCP这两个协议在功能上是互补的,只有两者的结合,才能保证Internet在复杂的环境下正常运行。凡是要连接到Internet的计算机,都必须同时安装和使用这两个协议,因此在实际中常把这两个协议称作TCP/IP协议7.2.2 IP地址地址1 使用IP地址的目的解决地址的统一问题采用全局通用的地址格式,为全网的每一个网络和每一台
16、计算机都分配一个Internet上的地址,以此屏幕物理网络地址的差异。为了唯一地识别到Internet上的一个网络或一台计算机,为其分配的Internet地址必须具有唯一性。在Internet中,标识一台计算机或一个网络的方式有两种,IP地址和域名。当与Internet上其他用户进行通信时,或者寻找Internet的各种资源时,都要用到地址或者域名。7.2.2 IP地址地址2 IP地址与物理地址的区别物理地址:物理地址的长度、格式等涉及到物理网络技术物理地址可以不采取统一管理模式物理地址不允许修改IP地址无需考虑网络技术细节采取统一管理模式可以修改7.2.2 IP地址地址3 IP地址的构成IP
17、地址由两部分构成:网络标识(Netid)和主机标识(Hostid)网络标识:类似于某个单位电话的总机号码,网络标识标识了该IP地址对应的计算机网络.主机标识:类似于电话分机号码,主机标识标识了网络中具体的一台计算机。7.2.2 IP地址地址4 IP地址的表示二进制表示IP地址是Internet主机或网络的一种数字型标识目前IP协议版本(IPv4)规定:IP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按8位为单位分为4个字节。网络标识部分不能为全”0“或全”1“点分十进制表示由于二进制不容易记忆,IP地址通常用点分十进制数表示。点分十进制就是将32位的IP地址中的每8位用其等效的十进制数表示,每个十进制数之间小数
18、点分开。直观,便于阅读和理解。7.2.2 IP地址地址5 IP地址的分类根据IP地址的结构即网络标识长度和主机标识长度的不同,将Internet上的IP地址分为五类,各类可容纳的地址数目不同:A类保留给政府机构B类分配给中等规模的公司C类分配给任何需要的人D类用于组播E类用于实验7.2.2 IP地址地址A类地址:第1个字节(前8位)为网络标识,第1位规定为“0”,后3个字节(24位)为主机标识整个Internet中提供的A类网络的数目为27 每个A类网络可容纳的主机数最大为 224 A类网络与其它类型的网络相比,能够容纳的主机数目是最大的,而且其网络数量有限,所以A类地址一般用于世界上少数的具
19、有大量主机的网络。第1个十进制数范围:01277.2.2 IP地址地址B类地址:前两个字节(前16位)为网络标识,第1,2位规定为“10”,后3个字节(16位)为主机标识整个Internet中提供的B类网络的数目为214 每个B类网络可容纳的主机数最大为 216 B类网络适用于中等规模的网络第1个十进制数范围:1281917.2.2 IP地址地址C类地址:前3个字节(前24位)为网络标识,第1,2,3位规定为“110”,最后一个字节(8位)为主机标识整个Internet中提供的C类网络的数目为221 每个C类网络可容纳的主机数最大为 28 C类网络适用于主机数不多的小型网络。第1个十进制数范围
20、:1922237.2.2 IP地址地址D类地址:D类地址不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它的第1个字节的前四位固定为“1110“。D类地址主要留给Internet体系结构委员会IAB使用。第1个十进制数范围:2242397.2.2 IP地址地址E类地址:E类地址不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它的第1个字节的前五位固定为“11110“。E类地址主要留作实验、测试用。第1个十进制数范围:2402557.2.2 IP地址地址其它形式的特殊地址回路地址:A类网络地址127.0.0.1是一个保留地址,用于网络软件测试以有本地计算机进程间通信,叫做回路地址。无论什么程序,一旦使用回路地址发送数据,协议软件立即返回之,不
21、进行任何网络传输。广播 地址:IP地址主机标识中的所有二进制位丛为”1“的IP地址用于广播,叫做广播地址。所谓广播,指同时向网络标识部分标识的网络上的所有计算机发送数据。7.2.2 IP地址地址有限广播:IP地址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中的所有二进制位,即32位全为”1“的IP地址叫做有限广播地址。所谓有限广播,即只向本地计算机所在的网络进行广播”0“地址:IP地址网络标识中的所有二进制位全为”0“的IP地址叫做”0“地址。”0“地址被解释为”本“网络,即指本地计算机所在的网络。如果”0“地址的主机标识部分也全为”0“,则该地址被解释为本地网络上的本地计算机。7.2.2 IP地址地址6 子网与子网掩
22、码子网掩码(Subnet Mask)也称作网络掩码,它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代码,用于标识一个IP地址中的网络标识部分。如果一个IP地址所对应的子网掩码的某一位上为”1“,则标识该IP地址对应的二进制位落在网络标识部分。引入子网掩码是因为子网化(Subnet)技术的需要。子网化技术把一个原来网络标识部分指代的网络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网络,称为子网。每个子网之间,子网与网络之间均用网络互连设备连接。7.2.2 IP地址地址引入子网化技术的原因网络管理方面的需要:如:一个A类网络所能容纳的主机高达16387064台,而一个B类网络也能容纳64516台主机,这样规模的网络不多,即使有,管理一个这样规模的
23、单一网络也是一个极其不便的事情地址空间方面的需要:如:A、B类地址的网络数目不多,如果不采用子网化技术,那么就不得不面对一方面网络数目不足,同时分配了地址的网络其主机空间又造成极大浪费,划分子网则有利于地址空间的有效利用。7.2.2 IP地址地址子网掩码的组成为了能标识每一个子网,就在网络标识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从原来是主机部分的若干个二进制位”借用为“子网标识,剩余的二进制位则仍作为主机标识。当与一个给定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计算机通信时,数据送到该计算机所在的网络(原来的网络标识部分)后,再经互连设备(如路由器、网关等)根据子网掩码辨别出子网标识部分,最后把数据送往指定的计算机(剩余的主机标识
24、部分)。7.2.2 IP地址地址7 IP地址的管理由于IP地址是在Internet上全局有效的,因此其分配和回收是统一管理的,IP地址的管理机构和管理方式是层次型的。最高一级的管理机构是Internet NIC(Internet 网络信息中心)统一负责全球地址的规划和管理,并向提出地址请求的组织(对应于国家或网络)分配IP地址,然后各组织再在本地网络内部对地址的主机号部分进行本地分配。7.2.3 下一代互下一代互联联网网 IPv6目前的全球因特网所采用的协议族是TCP/IP协议族。IP是TCP/IP协议族中网络层的协议,是TCP/IP协议族的核心协议。目前IP协议的版本号是4(简称为IPv4)
25、,发展至今已经使用了30多年。IPv4的地址位数为32位,也就是最多有2的32次方的电脑可以联到Internet上。近十年来由于互联网的蓬勃发展,IP地址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使得IP地址的发放愈趋严格。7.2.3 下一代互下一代互联联网网 IPv6IPv6是下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也可以说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协议。提出原因: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IPv4定义的有限地址空间将被耗尽,地址空间的不足必将妨碍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扩大地址空间,IPv6采用128位地址长度,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提供地址。按保守方法估算 IPv6实际可分配的地址,整个地球的每平方米面积上仍可分配1000多个地址。在 IPv6的
26、设计过程中除了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地址短缺问题以外,还考虑了在 IPv4中解决不好的其他问题,主要有端到端IP连接,服务质量,安全性、多播、移动性、即插即用等。7.2.3 下一代互下一代互联联网网 IPv6IPv6与 IPv4相比所具有的特点更大的地址空间:IPv4中规定IP地址长度为32,即有 232-1个地址;而 IPv6中IP地址的长度为128,即有 2128-1个地址更小的路由表:IPv6的地址分配一开始就遵循聚类原则,这使得路由器能在路由表中用一条记录表示一片子网,从而大大减小了路由器中路由表的长度,提高了路由器转发数据包的速度。增强的组播支持以及对流的支持:这使得网络上的多媒体应用有了
27、长足发展的机会,为服务质量控制提供了良好的网络平台。7.2.3 下一代互下一代互联联网网 IPv6加入了对自动配置的支持:这是对DHCP协议的改进和扩展,使得网络(尤其是局域网)的管理更加方便和快捷。更高的安全性:在使用IPv6网络中用户可以对网络层的数据进行加密并对IP报文进行校验,这极大地增强了网络的安全。7.3 域名系域名系统统7.3.1 使用域名的目的7.3.2层次型命名机制7.3.3 Internet域名的表示7.3.4物理地址、IP地址和域名的关系7.3.5 域名服务器(DNS)7.3.6 DNS的设置7.3.1 使用域名的目的使用域名的目的目的IP地址是一种数字型网络标识和主机标
28、识方式,数字型标识对计算机网络来讲自然是最有效的,但是对使用网络的人来说就有不便记忆和难以理解的缺点。为此研究出了一种字符型标识方式,这就是域名。域名域名地址和用数字表示的IP地址实际上是一样的,只是外表上不同而已。在访问一个站点的时候,可以输入这个站点用数字表示 的IP地址,也可以输入它的域名地址。7.3.1 使用域名的目的使用域名的目的域名和相对应的IP地址的转换这些信息实际上是存放在ISP中称为域名服务器(DNS)的计算机上。当输入一个域名地址时,域名服务器就会搜索其对应的IP地址,然后访问到该地址所表示的站点。7.3.1 使用域名的目的使用域名的目的域名系统Internet的域名系统是
29、为方便解释机器的IP地址而设立的。域名系统采用层次结构,按地理域或机构域进行分层。书写中采用圆点将各个层次隔开,分成层次字母。在机器的地址表示中,从右到左依次为最高域名段,次高域名段等最左的一个字母为主机名。例如,在中,最高域名为cn,次高域名为edu,最后一个域名为hustwb,主机名为ftp7.3.2层层次型命名机制次型命名机制目前Internet所使用的域名采用层次型命名机制。所谓层次型命名机制,就是在名字中加入层次结构,便得整个名字空间按照层次的关系由不同的管理机构来进行管理,而不是由一个管理机构进行集中式管理。在层次型命名机制中,名字空间被分成若干个部分,每一部分授权给某个管理机构,
30、授权管理机构可再将其管辖的名字空间进一步划分,再把每一部分授权给若干个下级机构进行管理,如此反复,整个名字空间的管理形成了一个层次型树型结构,其中每一个节点(包括各层管理机构和最后的主机节点)都有一个相应的标识符,主机的名字就是从树叶到树根路径上各节点标识符的有序序列。7.3.3 Internet域名的表示域名的表示Internet将所有连网主机的名字空间按层次划分为许多不同的域(Domain),这些域只是一个逻辑结构,而与地理位置无关。Internet域名是由“.”分隔的几组字符串组成,如,每个字符串被称为一个子域。域名从右向左分层,最右部分是顶级域。通常的域名格式为:主机名.第n级子域名.
31、第二级子域名.第一级子域名(顶级域)其中,2n57.3.3 Internet域名的表示域名的表示命名规则域名可以以一个字母或数字开头和结尾,并且中间的字符只能是字母、数字和连字符。域名的长度不能超过255。为了简明并容易记住名字,每个子域名最好小于或等于8个字符,并且有一定的意义。在域名中,大小写字母没有区别。与IP地址一样,域名在整个Internet中必须是唯一的。当高级子域名相同时,低级子域名绝不允许重复。7.3.3 Internet域名的表示域名的表示国际顶级域名根据Internet国际特别委员会的最新报告,将顶级域定义为两类:机构域和地理域机构性域名最右端的末尾都是3个字母的最高域字段
32、,由于Internet诞生于美国,大多数的域名都为美国、北美或与美国有关的机构,目前共有14种。见教材P184 表7.17.3.3 Internet域名的表示域名的表示地理性域名根据地理位置来命名主机所在的区域。对于美国以外的主机,其最高层次域基本上都是按地理域命名的。地理域指明了该域名源自的国家。在几乎所有的情况中,地理域都是两个字母的国家代码。美国虽然也有地理域,但很少使用。如果在一个域名末尾没有找到地理域,就可以假定该域名是源自美国的,其他国家域名的右边第一个域名就代表国家。7.3.3 Internet域名的表示域名的表示中国的域名体系在许多国家的二级域名注册中,也遵守机构性域名和地理性
33、域名注册办法。中国互联网络的二级域名也分为机构性域名和地理性域名两大类。机构性域名表示各单位的机构,共6个,见教材P185表7.3地理性域名使用4个直辖市和各省、自治区的名称缩写表示,共34个,见教材P185表7.47.3.4物理地址、物理地址、IP地址和域名的关系地址和域名的关系IP地址能够将不同的物理地址“统一”起来,屏蔽物理地址的差异。(对用户和应用程序来说,要通信的网络或主机的物理地址是透明的。)在Internet中,同时存在IP地址和物理地址两种地址。这两种地址之建立 一种映射关系,而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又称为地址解析。7.3.4物理地址、物理地址、IP地址和域名的关系地址和域名的关系
34、Internet通信过程中使用的是IP地址,而用户使用的是域名。在域名与IP地址之间也存在一种转换的机制,这种机制称为域名解析。Internet使用域名系统(域名服务器)来完成域名解析的工作。地址解析由IP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称为正向地址解析由物理地址到IP地址的映射称为反向地址解析。域名解析中由主机域名到IP地址的解析称为正向域名解析由IP地址到主机域名的解析称为反向域名解析。一个Internet域名只能对应一个IP地址,但是每个IP地址不一定只对应一个Internet域名。7.3.5 域名服域名服务务器(器(DNS)域名系统:把域名翻译成IP地址的软件从功能上说,域名系统相当于一本电话薄,
35、通过一个已知的姓名就可以查到相关的电话号码。(域名解析的过程是一个自动完成查找的过程。)一个完整的域名系统应该具有双向查找功能,即既能把域名翻译成IP地址,又能根据IP地址查找到相应的域名。7.3.5 域名服域名服务务器(器(DNS)域名服务器安装了域名系统的主机。对应于域名的层次结构,Internet上的域名服务器也构成一定的层次结构。域名的解析是从根节点开始的,自顶向下进行,给定一个域名,上一层的域名服务器可以从下一层的域名服务器中找出合适的一个域名服务器来解析该域名。7.3.6 DNS的的设设置置基本设置打开网络和拨号连接,双击本地连接单击属性选择Internet协议(TCP/IP)选择
36、属性如果在DHCP服务中设置了DNS的信息,则在对话框中选择“自动获得DNS服务器地址”选项,并分别在首选DNS服务器和备用DNS服务器中填写主DNS服务器和辅助DNS服务器的IP地址。7.3.6 DNS的的设设置置高级设置(进一步设置客户机的DNS属性)单击“高级”按钮选择DNS标签,弹出对话框。如果选择“搜索主DNS和每一个连接的DNS域”,表示在搜索一个不标准的域名称时则只能在父域中搜索,如果父域中搜索不到该域名则将此结果返回;如果选择“搜索这些DNS域”选项,则在搜索域名称时首选在列表中的服务器上搜索,如果搜索不到结果则在其他域中进行搜索。7.3.6 DNS的的设设置置“在DNS中注册此连接的地址”,“在DNS中注册此连接的域名”这两个选项用于在Win2000环境中在登录时将客户机的IP地址及域名注册到DNS服务器中。在DNS服务器和客户机的设置完成后,用户最后还可以利用IPCONFIG,PING,NSLOOKUP这3个命令测试检查DNS服务器的设置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