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教程 导言.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87459867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PPTX 页数:37 大小:594.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教程 导言.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西方经济学教程 导言.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教程 导言.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教程 导言.pptx(3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推荐书目美保罗 萨缪尔森、威廉 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6版 华夏出版社美格里高利曼昆:经济学原理 三联书店 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页/共37页 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的一条最重要的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的一条最重要的理由是,在你的一生中理由是,在你的一生中从摇篮到从摇篮到坟墓坟墓你都会碰到无情的经济学真你都会碰到无情的经济学真理。作为一个选民,你要对政府赤字、理。作为一个选民,你要对政府赤字、税收、自由贸易、通货膨胀以及失业税收、自由贸易、通货膨胀以及失业等问题作出判断,而对这些问题只有等问题作出判断,而对这些问题只有在你掌握了经济学基本原理之后,才在你掌握了经济学基本原理之后,才能够得以理解。能够得以理解

2、。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保罗美保罗 萨缪尔森:萨缪尔森:经济学经济学第2页/共37页经济学 经世致用之学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第3页/共37页第一章 导言经济问题的根源是资源的有限性人类的无穷欲望人类的无穷欲望资源配置资源配置资源未充分利用资源未充分利用资源利用资源利用经济学经济学第4页/共37页大炮与黄油的矛盾第5页/共37页AF: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转换线生产转换线G:资源未充分利用资源未充分利用H:现有资源无法实现现有资源无法实现第6页/共37页为什么社会生产的大炮和黄油是有限的?社会在大炮与黄油的六种可能中选择那一

3、种?为什么生产组合点在G点上,达不到AF线?如何使生产组合点打到H点,超过AF线?提出问题提出问题第7页/共37页1.1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为什么社会生产的大炮和黄油是有限的:稀缺性 1稀缺性的定义 稀缺性是相对于欲望无限性的资源有限性 2稀缺性普遍存在 3注意:a稀缺性是相对的 b稀缺性是绝对的第8页/共37页二、生产大炮还是黄油:选择与资源配置1选择定义 选择就是如何利用既定的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来更好的满足人类的需要2选择包括三方面 a生产什么?What is to be produced?b如何生产?How is to be produced?c为谁生产?Who does get th

4、e output?这三个问题称为资源配置问题第9页/共37页三、如何生产更多的大炮与黄油:资源利用1资源利用的定义 人类社会如何更好的利用现有的稀缺资源,生产出更多的物品2资源利用包括三个方面 a“充分就业”问题 b“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问题 c“通货膨胀”问题第10页/共37页四、经济制度与大炮和黄油的生产1市场经济制度 市场价格调节决定资源配置、资源利用2计划经济制度 中央计划决定资源配置、资源利用3“混合经济”制度五、经济学定义 研究在一定制度下稀缺资源利用和配置的科学第11页/共37页1.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一、微观经济学1什么是微观经济学 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

5、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2注意 a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 b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问题第12页/共37页 c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认为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个人利益,但在这样做时,由于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引,结果是增进了社会利益。d微观经济学研究方法是 个量分析第13页/共37页3微观经济学基本假设 a市场出清 b完全理性 c完全信息 三个假设都具备的情况下,传统的微观经济学才是正确的第14页/共37页4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a均衡价格理论 b消费者行为理论 c生产理论 d分配理论 e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 f市

6、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第15页/共37页二、宏观经济学1什么是宏观经济学2注意 a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 b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问题 c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d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法3宏观经济学基本假设 a市场机制不完善 b政府能够调节纠正市场第16页/共37页3宏观经济学基本内容 a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b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d开放经济理论 e宏观经济政策 政策目标 政策工具 政策效果第17页/共37页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1互相补充 微观:假定资源充分利用 研究资源配置 宏观:假定资源配置最优 研究资源利用2都是实证分析3微观是宏观的基础?a凯恩斯:微观均衡解

7、释宏观 b理性预期学派:微观市场出清和完全理性 解释宏观第18页/共37页1.3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定义实证经济学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Positive Economics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回答“是什么”What isWhat is。规范经济学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conomics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分析处理经济问题。回答“应该是什么”What ought to be第19页/共37页二实证分析方法 现象 理论 预测1各种变量内生变量内生变量: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是模型要决定的变量外生变量外生变量:模型以外的因

8、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它是模型建立的外部条件 例:P=a+bQ,表示价格与数量的关系,则a、b是参数,都是外生变量;P、Q是模型要决定的变量,所以是内生变量。第20页/共37页存量存量:一定时点上存在变量的数值,其大小与时间维度无关。如某年某月某日银行的金库中存有500美元,某年某月某日某一时刻全球的人口数有多少等。流量流量: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某种经济变量变动的数值,它是在一定的时期内测度的,其大小有时间维度。例如在财富与收入这两个经济变量中,财富就是一个存量,它是某一时刻所持有的财产;收入是一个流量,它是由货币的赚取或收取的流动率来衡量的。存量与流量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流量来自存量,如一定的国民

9、收入来自一定的国民财富;存量又归于流量之中,即存量只能经由流量而发生变化,如新增加的国民财富是靠新创造的国民收入来计算的 第21页/共37页2理论组成:定义、假设、假说、预测定义:对经济学研究的各种变量的明确定义假设:某一理论所使用的条件假说:对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阐述,是未经证明的对经济现象的经验性概括或总结。预测:根据假说对未来进行预测。3理论的表述方式:文字表述、表格、几何图形、函数关系第22页/共37页三、实证分析工具1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均衡:马歇尔将物理学中的均衡概念引入经济学中,指经济学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力量处于力量相当、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状态。均衡分析: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的关

10、系,说明均衡的实现及其变动。偏重于数量分析局部均衡分析:分析其它条件不变时,单个市场的均衡的建立与变动。一般均衡分析:考察各个市场之间均衡的建立与变动。是从各个市场的相互关系中来考察一个市场的均衡问题。第23页/共37页非均衡分析:认为影响经济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复杂的,不能单纯用变量间的均衡与不均衡加以解释,主张以历史的、制度的、社会的因素作为分析的基本方法,即使是量的分析,也是强调各种力量不相等时的均衡状态。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中运用的主要分析工具是均衡分析。第24页/共37页2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静态分析:考察一定时期内,各种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动态分析:考察各种变量在不同时期的变动情况

11、。区别:前者不考虑时间因素,研究经济现象的相对静止状态,是一种横截面分析。后者考虑时间因素,研究经济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是一种时间序列分析第25页/共37页3均衡分析与静态分析、动态分析的结合静态均衡分析:说明各种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的条件。比较静态均衡分析:说明从一种均衡状态变动到另一种均衡状态的过程。动态均衡分析:引入时间因素说明均衡的实际变化过程,某一时点上经济变量的变动如何影响下一个时点上该经济变量的变动,以及这种变动对整个均衡状态变动的影响。第26页/共37页4定性与定量分析定性分析:说明经济现象的性质及其内在规定性与规律性。定量分析:分析经济现象之间量的关系。四、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经济

12、理论:分析各种经济问题,找出经济现象本身的客观规律经济政策:根据经济规律制定经济理论是经济政策的基础第27页/共37页1.4经济学发展史一、经济学的早期阶段:重商主义(15世纪17世纪)基本观点:金银形态的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一国的财富来自对外贸易,增加财富的唯一方法是扩大出口,限制进口政策主张:国家干预重商主义仅限于对流通领域的研究,内容也只是一些政策主张第28页/共37页二、经济学的形成时期:古典经济学(17世纪中期19世纪70年代)重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代表作: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标志着现代经济学的诞生。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是自由放任。研究中心:国民财富(物质产品)如何增长斯密从人是利

13、己的经济人假设出发,论述了由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经济运行,可以把个人利己的行为引向增加国民财富和社会福利的行为。流通领域 生产领域,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第29页/共37页三、微观经济学的形成和建立:新古典经济学(19世纪70年代20世纪30年代)对古典经济学的延续,中心仍然是自由放任研究中心:资源配置 论述价格如何使社会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说明以价格为中心的市场机制的完善,以及价格如何调节经济经济学第二次革命边际革命 认为价值取决于人们对商品效用的主观评价边际分析法:是增量分析,分析自变量变动所引起的因变量变动。第30页/共37页四、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当代经济学标志:20世纪30

14、年代凯恩斯主义的出现第一阶段:凯恩斯革命时期(20世纪30年代50年代)30年代大危机打破了市场调节的神话1936年凯恩斯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把产量和就业水平联系起来,从总需求角度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用有效需求不足解释失业存在的原因。经济学第三次革命凯恩斯革命以国民收入决定为理论中心,主张国家干预第31页/共37页第二阶段:凯恩斯主义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末)美国经济学家P萨缪尔森等人把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学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新古典综合派新古典综合派。以英国琼罗宾逊为首的新剑桥学派新剑桥学派主张把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经济学的联系进一步切断,以分配理论为

15、中心完成凯恩斯革命。他们对分配理论是以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斯拉伐发展完善了劳动价值论。经济学第四次革命斯拉伐革命第32页/共37页第三阶段:自由放任思潮的复兴时期(20世纪70年代之后)20世纪60年代末的滞涨(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引起凯恩斯主义的危机。经济学第五次革命货币主义革命 以弗里德曼为首的货币主义是自由放任的拥护者。经济学第六次革命理性预期革命 以卢卡斯为首的理性预期学派更为彻底的主张自由放任。第33页/共37页“经济学十大原理经济学十大原理”人们如何作出决策1.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2.2.某些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3.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4.4.人们会对激励作

16、出反应5.5.贸易能使每一个人的状况更好6.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7.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8.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9.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上升10.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人们如何相互交易整个经济如何运行 美美 曼昆:曼昆: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原理第34页/共37页“大多数经济学家一致同意的十个主张”1.租金上限减少了可得到的住房数量和质量。(93%)2.关税和进口限制额通常降低了一般经济福利。(93%)3.有伸缩性浮动汇率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国际货币协定。(90%)4.财政政策(例如,减税和(或)增加政府支出)对低

17、于充分就业的经济有重要的刺激效应。(90%)5.如果要平衡联邦预算,应该在经济周期中而不是每年中来实现。(85%)6.现金转移支付使领取者福利的增加大于等量现金的实物转移支付。(84%)7.巨额联邦预算赤子对经济有不利影响。(83%)8.最低工资提高了年轻人和不熟练工人中的失业。(79%)9.政府应该按“负所得税”的思路重建福利制度。(79%)10.排污税和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作为控制污染的方法优于实行污染上限。(78%)美曼昆:经济学原理第35页/共37页第一章教学要求1.理解资源稀缺性的含义及其与经济学 的关系。2.掌握经济学的研究对象。3.理解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4.了解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区别。5.了解经济学发展史第36页/共37页感谢您的观看!第37页/共3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