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复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高线地形图复习.pptx(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0 0地面上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地面上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1.甲地的海拔是多少?甲地的海拔是多少?2.乙地的海拔是多少?乙地的海拔是多少?3.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 是多少?是多少?读图回答1500米米500米米1000米米1.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海海 拔:拔:相对高度相对高度:第1页/共25页100100100100100200200200200200200150150150150150150150150100100100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高线在地图上:把
2、海拔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高线第2页/共25页特征特征1同线等值同线等值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同一条等高线上的海拔高海拔高度相同。度相同。同图等距同图等距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叫等高距。度差叫等高距。同一幅图中,同一幅图中,等高距相等等高距相等数值递变规律数值递变规律等值线的数值变化是有规律的,或等值线的数值变化是有规律的,或递增或递减递增或递减等高线的特征第3页/共25页特征2等高线等高线 。坡陡的地方坡陡的地方坡缓的地方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等高线 。密集密集稀疏稀疏山坡度陡,等高线密集;坡度
3、缓,等高线稀疏坡度陡,等高线密集;坡度缓,等高线稀疏第4页/共25页注意:注意:“等高线越密,则地形坡度等高线越密,则地形坡度越大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这只,这只能用于判断能用于判断同一幅等高线图同一幅等高线图坡度坡度=垂直相对高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水平距离hD3D2D1 1 2 3tgtg=h hD D坡度的定义坡度的定义第5页/共25页实战演练ABCD下列四图中的等高距都是下列四图中的等高距都是5050米,注意观察各图的比米,注意观察各图的比例尺,判断坡度最大的一幅是(例尺,判断坡度最大的一幅是()A A结论:图幅相同,等高距相同,等高线疏密一致;结论:
4、图幅相同,等高距相同,等高线疏密一致;比例尺大,坡度大。比例尺大,坡度大。第6页/共25页2.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 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而成的封闭曲线,叫做等高线。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而成的封闭曲线,叫做等高线。AB1.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相同。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相同。2.等高线等高线数值大数值大数值小数值小3.等高线等高线分布密集分布密集分布稀疏分布稀疏海拔高海拔高海拔低海拔低坡度陡坡度陡坡度缓坡度缓第7页/共25页山顶山顶山顶山顶鞍部鞍部陡崖陡崖山顶山顶山谷山谷山谷山谷山脊山脊鞍部鞍部 认识山地不同的地形部位认识山地不同的地形部位第8页/共25页山顶山顶盆地(洼地)盆
5、地(洼地)等高线数值内大外小等高线数值内大外小等高线数值内小外大等高线数值内小外大第9页/共25页山山 顶顶洼地洼地第10页/共25页山山 脊脊山山 谷谷等高线数值凸向低值等高线数值凸向低值(山脊线为流域的分水山脊线为流域的分水线线)等高线数值凸向高值等高线数值凸向高值(山谷线为河流的集水山谷线为河流的集水线,山谷处河流的流向线,山谷处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与等高线凸向相反)第11页/共25页山山脊脊山山脊脊山山谷谷第12页/共25页鞍鞍 部部一组等高线的中间部分一组等高线的中间部分第13页/共25页鞍部鞍部第14页/共25页陡崖(悬崖)陡崖(悬崖)等高线相互重叠的地方等高线相互重叠的地方
6、第15页/共25页500500米,米,600600米米200200米,米,300300米米相对高度相对高度:200:200米,米,400400米米 相对高度与等高距之间的关系:相对高度与等高距之间的关系:(n-1)n-1)等高距等高距hh(n+1)(n+1)等高距等高距陡崖的判断:该图中崖顶高度、崖底高度和相对高度各是多少?陡崖的判断:该图中崖顶高度、崖底高度和相对高度各是多少?陡崖高度的计算陡崖高度的计算第16页/共25页山顶山顶300300200200400400山脊山脊 200200300300400400400400300300200200山谷山谷鞍部鞍部 陡崖陡崖ABCDE第17页/
7、共25页 读下图,图中断崖顶部读下图,图中断崖顶部E点的海拔高度可能为(点的海拔高度可能为()A.59米米 B.99米米 C.199米米 D.259米米D实战演练实战演练第18页/共25页M路线较容易路线较容易.原因是原因是:M处等高线分布稀疏处等高线分布稀疏,山体坡度缓山体坡度缓.800400山顶山顶山脊山脊山谷山谷鞍部鞍部1.图中图中A点海拔是点海拔是_米米,B点海拔是点海拔是_米米;它们之间相对高度是它们之间相对高度是_米米.2.从地形部位看从地形部位看,甲是甲是_;乙是乙是_;丙是丙是_;丁是丁是_.3.若某游客打算从若某游客打算从M、N两条路线登山两条路线登山,哪条路线更容易哪条路线
8、更容易?为什么为什么?4.甲、乙、丙、丁四个地方,可能有河流(小溪)经过的是?甲、乙、丙、丁四个地方,可能有河流(小溪)经过的是?为什么?为什么?丙地。丙地。原因是位于山谷,属于集水区域。原因是位于山谷,属于集水区域。1000800400BAMN N甲甲乙乙丙丙丁丁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400第19页/共25页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颜色越深(亮)的地方,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颜色越深(亮)的地方,海拔越高;颜色越浅(暗)的地方,海拔越低。海拔越高;颜色越浅(暗)的地方,海拔越低。蓝色蓝色绿色绿色褐色褐色黄色黄色白色白色海洋海洋平原平原高山高山高原高原、丘陵或山地丘陵或山地雪线以上的部分雪线
9、以上的部分第20页/共25页 (2)(2)陆地上五种基本地形陆地上五种基本地形02001000海拔(米)海拔(米)高原高原山地山地丘陵丘陵平原平原500高高 原原 山山 地地 丘丘 陵陵 平平 原原 盆盆 地地 高度(米)高度(米)形态特征形态特征地面起伏程度地面起伏程度大于大于500500高而平高而平小小大于大于500500高而陡高而陡大大小于小于500500低而缓低而缓小小小于小于200200低而平低而平小小无一定标准无一定标准四周高,四周高,中间低中间低大大第21页/共25页读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回答,分析回答1114题。题。11该地区的主要该地区
10、的主要地形类型地形类型为为()A山地山地 B丘陵丘陵 C低缓高原低缓高原 D平原平原12图中陡崖图中陡崖M的的相对高度相对高度最有可能是最有可能是()A50米米 B90米米 C155米米 D220米米13如陡崖如陡崖M在甲村正南方,则可知乙村旁的在甲村正南方,则可知乙村旁的河流大致流向河流大致流向是是()A由西北向东南由西北向东南 B由西向东由西向东C由东南向西北由东南向西北 D由东向西由东向西第22页/共25页口诀法口诀法等值线向高值方向凸出为低值区,等值线向低值方向凸出为等值线向高值方向凸出为低值区,等值线向低值方向凸出为高值区。可编口诀高值区。可编口诀“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凸高为低,凸低为
11、高”“”“槽线对山谷、槽线对山谷、脊线对山脊脊线对山脊”等等。(大山谷、小山脊)等等。(大山谷、小山脊)等高线图上高、低区域的判读方法等高线图上高、低区域的判读方法第23页/共25页口诀法口诀法 相邻的两条等值线之间的闭合等值线相邻的两条等值线之间的闭合等值线,若其值与低值相同若其值与低值相同,则线内数值比低值低则线内数值比低值低;若其值与高值相同若其值与高值相同,则线内数值比高值高则线内数值比高值高.即即“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若为等高线,大值对山地,小值(若为等高线,大值对山地,小值对盆地)。对盆地)。闭合等高线图的判读闭合等高线图的判读20mA25m10mB15m第24页/共25页感谢您的观看!第25页/共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