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体解剖生理学 (8).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蚕体解剖生理学 (8).ppt(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昆虫的食性类型:植食性、肉食性、杂食性、腐食性等。植食性昆虫对所食植物都有不同程度的选择性,只取食一种植物的称为单食性昆虫单食性昆虫;有些昆虫能吃很少数几种植物,或者与这几种植物有亲缘关系的种类,称为寡食性昆虫寡食性昆虫;对许多种在自然系统上几乎无亲缘关系的植物都能作为食物的昆虫称为多虫食性昆虫多虫食性昆虫。1935年滨村保次博士开始了蚕的食性与桑叶中化 学物质的关系的研究,1960年提出“滨村说”,并于1962年在美国的科学杂志“Nature”上发表。决定家蚕食性的因素:决定家蚕食性的因素:激起蚕的食欲并持续发生取食行为需要摄食促进 因素,同时还与饲料中摄食抑制物质及饲料的物 理性状有关。
2、摄食促进因素包括:诱食因素、咬食因素、吞咽 因素;摄食抑制物质:即忌避因素。诱食因素诱食因素:桑叶中的一类低溶点的挥发性物质(醋酸 里哪酯、乙酸乙烯酯等),能引诱激发家 蚕的食欲,使蚕发生趋食动作。由嗅觉器官感知。咬食因素咬食因素:桑叶中的谷甾醇、异槲皮苷、桑黄素、正-二十六醇、正-二十八醇等是刺激幼虫 咬食的物质。由味觉器官感知。吞咽因素吞咽因素:桑叶中的纤维素是促进吞咽的主要物质,另外,蔗糖、肌醇、磷酸盐、硅酸盐、维 生素C、绿原酸等对食片的吞咽都有促进 作用。这些物质由味觉器官感知。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谭安江团队研究发现一个苦味受体基因可以决定家蚕的桑叶专食
3、性。相关研究2月28日在公共科学图书生物学(PLOS Biology)在线发表。GR66突变的“蚕宝宝”食性改变,正在啃食苹果(谭安江供图)食桑位置:食桑位置:1龄蚕:从叶背啃食叶肉,食后残叶呈网膜状,网上 有针状小孔;2龄蚕:已能将叶片咬穿成许多小孔,残叶呈网眼状;3龄蚕:多数从叶边缘啃食,3龄以后幼虫主要从叶边 缘啃食,且连细的叶脉也能食下。蚁蚕食桑状态 食桑时间及次数:食桑时间及次数:幼虫每次连续食桑的时间,因品种、龄期等而异。一般每次为1216min,龄初短,龄末长;中国种 较长,日本和欧洲种较短。各龄的食桑次数,4龄以前每日平均为24次,第5龄 为35次。若全龄食桑时间为100,则各
4、龄分别为:15、13、14、19、39。机械消化:机械消化:指食物的切碎、运输、桑叶细胞组织 的破坏、食物与消化液的混合、食物 残渣的排除等过程。化学消化:化学消化:指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在消化酶的作用 下所进行的水解过程。分为细胞外消化和细胞内消化。被运转运被运转运:包括单纯扩散、易化扩散等作用。在转运过程 中,物质分子顺浓度梯度移动,通过细胞膜时 不消耗能量。如:中肠对葡萄糖的吸收即是一 种被动转运过程。主动转运:主动转运:细胞膜通过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将某种物质 的分子或离子由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度一侧的 过程。如:中肠对氨基酸的吸收是主动转运。家蚕对食物的食下、消化状况家蚕对食物的食下、消化
5、状况食下量:食下量:幼虫食下的桑叶量。食下量食下量 =给桑量残桑量给桑量残桑量食下率:食下率:食下量占给桑量的百分率。食下率食下率(%)=(%)=100%100%消化量消化量:食下量中被消化吸收的量。消化量消化量 =食下量排粪量食下量排粪量消化率:消化率:消化量占食下量的百分率。消化率(消化率(%)=100100 血液血液pHpH值:值:一般呈微酸性,pH值为6.2-6.8,因蚕品种、饲育环境 及发育时期而有差异。家蚕的血液具有较强的缓冲能力,据实验,血液中含 有一定的缓冲体系,如碳酸盐、磷酸盐、蛋白质及氨 基酸等,能中和5倍量pH3.4-3.6的盐酸液。血液渗透压:血液渗透压:家蚕血液的渗透压一般为300-500mOsm.L-1,在正常的情 况下会在狭窄的范围内作有规律的变化,若超过可调范 围之外,就会影响正常的生理活动。蚕体可通过马氏管 的活动及蛋白质氨基酸的补偿作用等调节血液渗透压。100mL 5100mL 5龄蚕血液中的干物组成龄蚕血液中的干物组成 成 分 含 量(g)蛋白质 1.9 氨基酸 1.2 其他非蛋白质氮化合物 1.9 海藻糖 0.4 磷酸盐 1.1 柠檬酸盐 0.6 钾、钠、钙、镁、氯 0.4 合 计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