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区域环境保护法.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87424628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PPTX 页数:15 大小:2.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殊区域环境保护法.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特殊区域环境保护法.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特殊区域环境保护法.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殊区域环境保护法.ppt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特殊区域环境保护法一、特殊区域环境保护法概述二、自然保护区法三、风景名胜区保护法四、文化遗迹保护法第1页/共15页第一节 特殊区域环境保护法概述一、特殊区域 特殊区域,是指在科学、文化、历史、教育、美学、旅游、保健等方面具有特殊价值,并受到国家法律特殊保护的各种天然地和经过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称。我国一般将自然保护 区、风景名胜区、自然遗迹、人文以及等视为特殊区域进行保护。二、特殊区域保护法 我国对特殊环境区域的保护可以追溯到周朝。周文王时就建立了兼具现代的自然保护区 和国家自然公园性质的灵囿,采取特殊措施加以保护;汉代曾在现在的西安、洛阳附件设立 上林苑加以特殊保护。现在意义上的特殊区域保护法

2、,产生于 19 世纪中后期的美国。第2页/共15页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法一、自然保护区概述 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 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海域,依法划定一定面积予 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二、自然保护区的作用 、为人类保留自然“本底”、为各种珍稀濒危物种提供 避难所 、为科学研究提供条件和场所 、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供基地 、为人们的游乐、休息提供场所 、保护、改善环境,维持生态平衡 第3页/共15页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法三、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现状 截至年底,我国已建立自然保护区个,其中国家级的有个。四、自然保护

3、区的主要法律规定 法律依据:年自然保护区条例 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制度:按照自然保护区条例的规定,自然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 冲区和实验区。第4页/共15页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法、核心区: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 地,应当划为核心区。核心 区 内 禁 止 任 何 单 位 和 个 人 进入,并严格限制科研 进入,核心 活动。、缓冲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外围可以划定一定范围的缓冲区。经批准只准进入进行 科学研究观测活动。、实验区: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外围可以划为实验区,经批准可以进入该区从事科学实 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第5

4、页/共15页第三节 风景名胜区保护法一、风景名胜区及其立法 风景名胜区是指具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自然景物、人文景物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并经有关部门依法定程序 和条件划定的区域。风景名胜区是风景区和名胜区的合称。风景区通常是指具有优美自然风光的区域,比如 黄山;名胜区是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人文遗迹,比如八达岭长城十三陵。现实中,风景 与名胜往往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不能将二者截然分开。因为历史在自然中推进,自然也不 断的融入历史。很多风景区留下了文人墨客的足迹,很多名胜区也被优美的风景所环绕。第6页/共15页第三节 风景名胜区保护法二、风

5、景名胜区保护制度 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制度与自然保护区的绝对保护不同,应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的原则,积极开发风景名胜资源,充分利用风景名胜区的资源特点,开展健康、有益的游览和文化娱 乐活动。在我国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中,采取了两项核心措施:1、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将风景名胜区范围内自然景物、人文景物最集中、最具观赏 价值、最需要严格保护的区域,划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核心区。2、严格控制环境容量。当游客超载,旅游污染靠自然力本身不能恢复时,就会造成环 境质量下降,生态平衡失调。第7页/共15页第三节 风景名胜区保护法根据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我国对风景名胜区保护的具体法律制度包括如下方 面:1、保护风

6、景名胜区的土地。2、保护风景名胜区的景观和自然环境 3、保护风景名胜区的生物 4、对居民和观光者的限制第8页/共15页第四节 文化遗迹保护法一、文化遗迹及其立法 文化遗迹地,又称为自然和文化遗产迹地,是指具有一定科学、文化、历史、教育、观 赏价值的自然或人文景物、现象及其保留或遗迹地。按其形成原因不同,可以分为自然遗迹 和人文遗迹。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规定,文化遗迹包括:1)文物 2)建筑群 3)遗址 文化遗迹的价值体现在:1、历史价值 2、审美、艺术价值 3、科学研究价值 我国对文化遗迹的保护手段有三种:1、分布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文化遗迹,作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组成

7、 部分加以保护 2、对规模较大的文化遗迹地,划为单独的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加以保护 3、对相对集中的文化遗迹,评定为文物保护单位加以保护 第9页/共15页第四节 文化遗迹保护法二、文化遗迹保护的法律制度 1、划分等级,有重点的保护 对人文遗迹,革命遗址、纪念建筑物、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物、石窟寺、石刻 等文物,确定为县(市)、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180 处)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62 处)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58 处)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50 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518 处)第10页/共15页第

8、四节 文化遗迹保护法2、文化遗迹保护的禁限制度 1)禁止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非文物保护建设工程。因特殊需要进行建设 的,必须经有关的人民政府及其主管部门同意。2)控制文化遗迹的迁移、拆除和改变用途 确因工程建设的特别需要必须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迁移或拆除的,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 位的级别,经该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迁移 和拆除,由省级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决定。3)严格限制文化遗迹的考古发掘 一切考古发掘工作,都必须履行报批手续。需要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考古发掘 的,应报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会同中国社会科学院审核后,报国务院批准。非经国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报国务院特别许可,任何外国人或外国团体不得在中国境内 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第11页/共15页特殊区域环境保护法第12页/共15页特殊区域环境保护法第13页/共15页From:第14页/共15页感谢您的观看!第15页/共15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