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金融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与金融课件.pptx(9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课程简介课程简介 这是一门经济经济学方面的基础理论课程。这是一门经济经济学方面的基础理论课程。包括包括财政学财政学和和金融学金融学两个组成部分。这两个部分共两个组成部分。这两个部分共同的研究对象是同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运行当中资金的运动社会经济运行当中资金的运动。不同的。不同的是:是:财政 研究以政府为中心的资金收支;金融 研究社会货币资金的相互广泛融通。本教材结构体系中,第一章到第七章为财政学部分;第八章到第十五章为金融学部分。第1页/共98页第一章 财政总论财政的概念(定义、要点、起源发展)财政的概念(定义、要点、起源发展)财政的职能(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稳定和发展职能财政的职能(
2、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稳定和发展职能)第2页/共98页第一节、财政的起源与发展第一节、财政的起源与发展 财政作为以国家为主体的分财政作为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它与配关系,它与国家国家有内在关系,因有内在关系,因而它的产生发展与国家的产生发展而它的产生发展与国家的产生发展紧密相连。紧密相连。第3页/共98页财政的起源剩余产品出现人类社会三次大分工促进生产力进步贫富分化财政产生国家产生阶级和阶级斗争出现第4页/共98页收收 入入支支 出出特特 点点奴隶社奴隶社会会国家财国家财政政w王室土地收入王室土地收入w徭役徭役w战争掠夺收入战争掠夺收入w捐税捐税w战争暴力机构支战争暴力机构支出出w王室
3、开支王室开支w祭祀活动开支祭祀活动开支w直接在生产过程直接在生产过程中征收中征收w王室收支与国家王室收支与国家收支混在一起收支混在一起封建社封建社会国家会国家财政财政w赋税成为主要收赋税成为主要收入入w盐铁酒专卖收入盐铁酒专卖收入w货币铸造收入货币铸造收入w战争暴力机构支战争暴力机构支出出w王室支出王室支出w公共工程支出公共工程支出w文化支出文化支出w在生产过程之外在生产过程之外运用权力征收运用权力征收w王室收支与国家王室收支与国家收支逐步分离收支逐步分离w后期出现国家预后期出现国家预算算财政的发展财政的发展第5页/共98页结论结论:财政作为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财政作为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
4、系,它的收支范围和规模与各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它的收支范围和规模与各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并受其制约。水平紧密相关,并受其制约。财政支出的用途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财政支出的用途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用途,但其共性都是为了满足国家职能实现用途,但其共性都是为了满足国家职能实现的需要。的需要。了解了以上两点,有助于加深对财政了解了以上两点,有助于加深对财政本质的认识本质的认识。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国家财政国家财政w税收税收w国债收入国债收入w政府行政经费支出政府行政经费支出w国防费支出国防费支出w社会福利支出社会福利支出w科学文化支出科学文化支出w收支全部货币化收支全部货币化w运用赤字财政政策运用赤字财
5、政政策调节干预经济调节干预经济第6页/共98页第二节第二节 财政的概念财政的概念一、财政的定义财政的定义 财政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政府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财政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政府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集中性的分配。简称集中性的分配。简称“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第7页/共98页二、理解财政定义的要点二、理解财政定义的要点(一)财政概念包含的要素:1 1、财政分配的、财政分配的主体主体是国家是国家 2 2、财政分配的、财政分配的客体客体是社会产品是社会产品 3 3、财政分配的、财政分配的目的目的是满足国家实现职能的需要是满足国家实现职能的需要
6、(二)财政概念是财政本质和财政现象的统一 财政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财政现象在现代社会表现为以政府为中心的资财政现象在现代社会表现为以政府为中心的资金收支活动。金收支活动。第8页/共98页第二节第二节 财政的职能财政的职能 职能是指由事物的本质所决定的其客观具有的功能。它的特点是具备客观性。职能是指由事物的本质所决定的其客观具有的功能。它的特点是具备客观性。财政所具有的三个职能是:财政所具有的三个职能是:资源配置资源配置、收入分配收入分配、稳定和发展。稳定和发展。第9页/共98页一、一、资源配置职能资源配置职能(一)资源、资源配置、最优资源配置:(一)资源、资源配置、最优资源配置:资源
7、资源可以被人类开发利用的财富。可以被人类开发利用的财富。资源配置资源配置对资源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加以开发利用。对资源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加以开发利用。最优资源配置最优资源配置通过对资源配置的活动,达到资源使用效益的最大化。通过对资源配置的活动,达到资源使用效益的最大化。(二)两种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计划经济模式和市场经济模式(见下一张幻灯片)(二)两种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计划经济模式和市场经济模式(见下一张幻灯片)第10页/共98页 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主导者主导者政政府府 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主导者主导者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特点特点:政府处政府处于绝对主导地于绝对主导地位位 指令性计划指令性计划 直接控制直接
8、控制 行政手段行政手段特点特点:以价格为信号,以市场以价格为信号,以市场为导向,引导社会主体的经济为导向,引导社会主体的经济行为。行为。政府地位:指导性计划政府地位:指导性计划 间接控制间接控制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 经济手段经济手段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第11页/共98页(三)财政的资源配置手段:(三)财政的资源配置手段:1、正确地确定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合理比例,达到高效率地 配置资源的目的。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结构,确保国家重点建设项目。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和补贴等手段,调节社会投资方向。第12页/共98页二、收入分配职能二、收入分配职能(一)收入分配的概念和目标
9、(一)收入分配的概念和目标(P7)财政分配的过程,事实上是参与国民收财政分配的过程,事实上是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在入的分配。在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模式之下,国民收的模式之下,国民收入分配主要是在价值规律的支配之下,通入分配主要是在价值规律的支配之下,通过市场进行的。而这种自发的市场分配必过市场进行的。而这种自发的市场分配必然会出现缺陷,因而,需要财政分配进行然会出现缺陷,因而,需要财政分配进行弥补和矫正弥补和矫正.财政收入分配的目标,是实现财政收入分配的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公平分配。第13页/共98页三、稳定和发展职能三、稳定和发展职能(一)稳定和发展的概念(一)稳定和发展的概念基本内容包括1、
10、充分就业 2、稳定物价3、经济增长4、国际收支平衡第16页/共98页第二章第二章 财政收入财政收入第一节 财政收入的形式一、研究财政收入形式的意义二、财政收入的形式(一)税收收入是最主要的收入形式 税收形式的优点表现(二)利润收入(三)债务收入(四)规费收入第18页/共98页 第二节 财政收入的来源一、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1、社会总产品这是指一个国家全体劳动者在一年里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社会总产品从使用价值的角度,可以分类为消费资料和生产资料两大类。从价值构成的角度,社会总产值 w=c+v+m (有关说明见下一张幻灯片)2、国民收入这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年里所创造的新价值。从价值构成的角度来说
11、,它是指 v+m。通常可以用国民生产总值 GNP 来表示。第19页/共98页社会总产品价值构成说明:C+V+M=WC 生产中物质资料耗费V 生产中的人工费用M 纯收入,即销售或营业收入高于销售或经营成本的部分。例如:30+10+30+30=100 C V M W第20页/共98页二、财政收入的来源 显然,财政收入是来自于社会总产品,它只是社会总产品的一部分。从价值构成的角度来看,在我国目前的制度下:C 不是财政收入的来源;V 的一部分会转化为财政收入,这主要是以个人所得税的形式,将在初次分配中的个人收入所得转化为国家财政收入;M 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除个人所得税之外,各项税收收入几乎都是来源
12、于此。第21页/共98页 既然如此,努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加既然如此,努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加 M M 的绝对数值,降低成本,提高的绝对数值,降低成本,提高 M/C+V+MM/C+V+M 的相对比重,就成为财政分配的一项重要目标。的相对比重,就成为财政分配的一项重要目标。提高提高 M M 的数值和比重,不能采用降低的数值和比重,不能采用降低 C C 的的标准的方法,也不能采用降低标准的方法,也不能采用降低 V V 的标准的方的标准的方法。只能通过改善经营管理的水平,提高劳动法。只能通过改善经营管理的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设备利用率,杜绝材料浪费的办法。生产率和设备利用率,杜绝材料浪费的
13、办法。由此可见,企业的经济效益,不仅是企业由此可见,企业的经济效益,不仅是企业的事,也是国家财政部门的事。的事,也是国家财政部门的事。第22页/共98页第三节 财政收入规模分析第四节 财政收入结构分析 以上这两节不是我们这次教学的要点,同学们自己了解一下即可。第23页/共98页第二章第二章 财政支出财政支出 关于财政支出的概念,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关于财政支出的概念,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理解。一是把它看作一是把它看作名词名词,其含义为由国家掌握,其含义为由国家掌握集中安排使用的集中安排使用的资金。资金。另一种是把它看作另一种是把它看作动词动词,其含义为国家安,其含义为国家安排使用资金,用于满
14、足政府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排使用资金,用于满足政府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方方面面的方方面面的活动过程。活动过程。第24页/共98页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支出的分类财政支出的分类 首先,应该了解对支出进行分类的意义首先,应该了解对支出进行分类的意义一、按支出的具体用途分类按支出的具体用途分类:这种分类有助于我们了解国家将财政资金具体用到了哪些方面这种分类有助于我们了解国家将财政资金具体用到了哪些方面的用途当中了。的用途当中了。请大家阅读教材请大家阅读教材 第第2525页至第页至第2626页页 的内容。的内容。二、三两种分类二、三两种分类:(同学们自己看看,大致了解即可。)第25页/共98页四、按经济性质分类:
15、可以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两大类。购买性支出的定义购买性支出的定义-参阅教材第27页。转移性支出的定义转移性支出的定义-参阅教材。以上这两类支出对经济的影响是不同的。我们共同阅读教材27页倒数第二段。其他五、六、七的分类内容,同学们自己看看。本章的第二节和第三节不讲。第26页/共98页第四节第四节 购买性支出购买性支出 行政管理费、国防费、文教科学行政管理费、国防费、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是国家财政购买性支出卫生事业费是国家财政购买性支出的基本内容。的基本内容。第27页/共98页一、购买性支出的性质:购买性支出具有购买性支出具有“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的性质。的性质。它具有三个特性。见教材第它具有
16、三个特性。见教材第3535页。对公共产品页。对公共产品的认识,还可以从使用的角度来看,即对它的的认识,还可以从使用的角度来看,即对它的使用具有这样的特征:公民们都可以以平等的使用具有这样的特征:公民们都可以以平等的身份、不需要付出代价地享用。身份、不需要付出代价地享用。对行政管理费、国防费和文教科学卫生事对行政管理费、国防费和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的管理,应遵循的原则是业费的管理,应遵循的原则是既保证基既保证基本的资金需要,又尽可能地节约使用资本的资金需要,又尽可能地节约使用资金。金。第28页/共98页二、购买性支出的内容:二、购买性支出的内容:(一)行政管理费支出-见教材第36页(二)国防费支出
17、-见教材第37页(三)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支出-见教材第38-39页1、教育支出:2、科学研究支出:3、卫生保健支出:第29页/共98页 转移性支出主要是政府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转移性支出主要是政府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一、社会保障支出一、社会保障支出(包括用于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包括用于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这两个方面的支出)这两个方面的支出)二、社会保险:二、社会保险:三、社会福利:三、社会福利:第五节第五节 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第30页/共98页第四章第四章 税收理论和税收制度税收理论和税收制度本章内容提要:本章内容提要: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也是
18、财政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也是财政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本章在介绍税收要素、分类、原则等问题的基础上,重点一。本章在介绍税收要素、分类、原则等问题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我国税收制度的特征和现行税制的主要内容。介绍了我国税收制度的特征和现行税制的主要内容。第31页/共98页第一节第一节 税收要素与税收分类税收要素与税收分类一、课税权主体一、课税权主体有关课税权主体的概念有关课税权主体的概念(一)本国税与外国税(一)本国税与外国税(二)中央税与地方税(二)中央税与地方税二、课税主体二、课税主体纳税人与赋税人的区别纳税人与赋税人的区别三、课税对象三、课税对象课税对象的概念课税对象
19、的概念根据课税对象的不同可以将税收分为三大根据课税对象的不同可以将税收分为三大类类:第32页/共98页税收分类流转税 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财产、行为税房产税、契税、车船使用税、证券交易税、屠宰税第33页/共98页四、税率(一)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二)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三)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有关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的概念 税额税率=100%,税额=课税对象税率 课税对象第34页/共98页 统一比例税率统一比例税率 比例税率比例税率 产品差别产品差别 差别比例税率差别比例税率 行业行业差别差别 全额累进全额累进 地
20、地区差别区差别税率分类税率分类 累进税率累进税率 超额累进超额累进 定额税率定额税率 比例税率比例税率 适用于流转税适用于流转税累进税率累进税率 适用于所得税适用于所得税定额税率定额税率 适用于从量税适用于从量税第35页/共98页税率在计算中的运用税率在计算中的运用比例税率比例税率:其特点是税率不随课税对象数:其特点是税率不随课税对象数额的增大而提高。例如:额的增大而提高。例如:应纳税额应纳税额=100=100万元万元17%17%应纳税额应纳税额=1000=1000万元万元17%17%应纳税额应纳税额=10000=10000万元万元17%17%其优点是:有利于鼓励生产经营者扩大生其优点是:有利
21、于鼓励生产经营者扩大生产经营的规模,因为生产经营规模扩大了,产经营的规模,因为生产经营规模扩大了,税率并不因之而提高。所以,在流转税的税率并不因之而提高。所以,在流转税的征收中往往使用比例税率。征收中往往使用比例税率。第36页/共98页累进税率:其特点是,税率随着课税对象数额的增大而逐步提高,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也越高。例如:需要说明的是,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当中,需要说明的是,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当中,又分为全额累进和超额累进两种计算方法。又分为全额累进和超额累进两种计算方法。其中的全额累进,会导致收入临界点的不其中的全额累进,会导致收入临界点的不公平公平。应税收入级距(元)适用税率 速算扣除
22、500以下 5%0 501-200010%25 2001-500015%125第37页/共98页全额累进税率计算弊端说明例如:张三月收入2800元,李四月收入2801元,那末,张三应纳税:(2800 800)X10%=200元 李四应纳税:(2801 800)X15%=300.15元 显然,这样计算是极为不合理的。而如果采用超额累进税率的方法来计算,就可以消除以上的弊端。第38页/共98页超额累进税率计算方法说明超额累进税率:特点是,将收入分为若干个不同的等级,每个等级分别乘以适用税率,最后,将各个等级的应纳税额加总,得出应纳税额数。如上例:张三应纳税:500 X 5%+1500 X 10%=
23、175 元 李四应纳税:500 X 5%+1500 X 10%+1 X 15%=175.15元显然,全额累进税率在实际运用中更为合理。因此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的计算,采用的是超额累进税率的方法。第39页/共98页但是,超额累进税率在计算时又比较繁琐。但是,超额累进税率在计算时又比较繁琐。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将应纳税收入划为九个级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将应纳税收入划为九个级距,假如纳税人的收入数额很大,计算起来距,假如纳税人的收入数额很大,计算起来就要算好几个乘法和加法。因此,在实际当就要算好几个乘法和加法。因此,在实际当中,税务部门的做法是,先按全额累进税率中,税务部门的做法是,先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然后再
24、减去多算的速算扣除数。计算,然后再减去多算的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全额累进数全额累进数 超额累进数超额累进数应纳税数额应纳税数额=全额累进数全额累进数 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例如:例如:2000200010%-25=17510%-25=175元元 200115%-125=175.15 200115%-125=175.15元元第40页/共98页第三节 税收的原则 一、略二、略三、现代税收原则现代税收要坚持的两个基本原则是:(一)效率原则(二)公平原则第41页/共98页第三节 税收的转嫁与归属一、税收转嫁与归属的含义二、税收转嫁的形式第42页/共98页第四节 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一、所得税
25、(一)个人所得税(二)企业所得税二、流转税(一)增值税(二)消费税(三)营业税(四)关税第43页/共98页增值税的概念及计算说明课税对象:C+(V+M)=W 生产厂家 销售额 购进额 增殖额 税率 税额原材料生产 100 0 100 10%10元零部件生产 200 100 100 10%20元自行车组装 300 200 100 10%30元合 计 60元全能生产厂 300 0 300 10%30元第44页/共98页由此可见,增值税的计算方法可以避免重复征税。因此,上个世纪60年代由法国人创造出来后,世界各国都纷纷仿效。增值税的计算方法:加法增值额 扣额法 减法 扣税法增值税的计算公式:应纳税额
26、=当期销项税额 当期进项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销售额 X 税率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第45页/共98页增值税计算题举例假设,开元商场从长岭电冰箱厂购进冰箱,每台销售价格为1000元,增值税税率为 17%,1000元+1000 X 17%=1170 元 开元商场以每台1500元销售,那末,不含税的销售价格为:1500元(1+17%)=1500 1.17=1282元应纳税额=1282元 X 17%-170 =217.94 170 =47.94 元第46页/共98页第六节 国际税收一、国际税收的含义、产生和发展国际税收的定义国际税收概念的三层含义(与国家税收的区别、联系)二、税收
27、管辖权税收管辖权的概念、分类、基本原则三、国际重复征税与减除国际重复征税的含义、特征、原因、减除方法四、国际税收协定第47页/共98页第五章 国家公债第一节 公债概述公债的定义公债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第一个是政治条件,第二个是经济条件。一、公债的分类:(一)按债权人分类:国内公债和国外公债(二、三、四)按发行性质、按发行主体、按经济用途分类第48页/共98页(五)按流通性分类:上市公债和非上市公债(六)按利率变动情况分类:固定利率公债和浮动利率公债二、国家公债的职能:(一)弥补财政赤字(二)筹集建设资金(三)实施经济政策,灵活调节经济:在现代社会,这一职能是对政府具有更为重要意义的职能。第49
28、页/共98页三、公债的管理:公债管理的原则第二节 公债的运行过程(略)第三节 公债的规模一、公债的经济影响:(一)公债影响的微观分析(二)公债影响的宏观分析第50页/共98页二、公债的限度:(一)公债规模的限制因素(二)公债规模指标 1、绝对量指标 公债总额、公债发行额、公债还本付息额 2、相对量指标公债总额占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公债发行额占财政收支的比重公债还本付息额占财政收支的比重第四节 (略)第51页/共98页第六章 国家预算第一节 国家预算概述一、国家预算的概念:二、国家预算的分类:单式预算 复式预算优点:概括性强 便于分门别类 编制方法简单 有利于平衡管理缺点:不利于分类
29、管理 编制方法复杂 概括性不强 第52页/共98页我国国家预算构成的环节 中央预算 国家总 省、自治区、直辖市 预 算 地方预算 市 区、县 乡第53页/共98页三、国家预算的原则公开性原则、可靠性原则、完整性原则、统一性原则、年度性原则四、国家预算的编制、执行(一)国家预算的编制国家预算编制的程序如下:自上而下自上而下 自下而上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自上而下(二)国家预算的执行国家预算执行的基本任务国家预算的执行机关第54页/共98页第二节 复式预算一、复式预算的产生和特点:二、我国实行复式预算的必要性和现状三、我国目前复式预算的基本内容第三节 预算外资金一、预算外资金的概念、特征和内容二、(略
30、)三、预算外资金存在的问题第四节 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略)第55页/共98页第七章 财政政策和财政管理体制第一节 财政政策的基本问题一、财政政策的概念:教材第131页二、财政政策的功能:教材第132页(一)导向功能(二)协调功能(三)控制功能 (四)稳定功能:1、反周期性 2、补偿性第56页/共98页三、财政政策的类型:(一)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第一、税收的自动稳定性第二、政府支出的自动稳定性(二)扩张性政策:定义、主要手段 紧缩性政策:定义、主要手段 中 性政策:定义、主要手段第57页/共98页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构成要素一 、财政政策目标:(一)充分就业(二)物价稳定(三)
31、合理分配(四)经济增长(五)社会生活提高 以上这五项目标相互之间的关系,是既相辅相成、又相互矛盾的。第58页/共98页二 财政政策主体三 财政政策工具(一)财政预算(二)税 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使其在调节社会经济当中具有权威性。(三)公 债: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成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手段。(四)公共支出(五)政府投资第59页/共98页 第三节 财政管理体制一、财政管理体制的概念二、财政管理体制的分类 (略)三、财政体制的集权与分权:决定财权集中的主要因素包括:(1)稳定经济、(2)收入再分配、(3)外溢性作用导致财权分散的主要因素包括:(1)地方政府所行使的配置职能
32、(2)人口、民族的多样化 (3)公共产品消费的需求程度第60页/共98页第四节 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及运行情况一、现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具体内容:(一)中央与地方事权及其支出责任划分(二)按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收入 中央固定收入中央固定收入包括的内容: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包括的内容:地方固定固定收入地方固定固定收入包括的内容:第61页/共98页(三)分设中央与地方两套税务机构(四)建立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五)预算编制与资金调度二、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成效与问题:三、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分税制的设想第62页/共98页第八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 第一节 货币的定义及计量一、货币的定义有关货币的定
33、义,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回答(1)从职能出发的定义:(2)从本质出发的定义: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3)对货币更本质的认识:为什么在家庭范围内获取物品不需要使用货币?(4)再提一个问题:在你的财产中,货币形式的财产与其他财产有什么区别?第63页/共98页 现代社会人们持有财产的形式 流动资产 实物资产 资产 固定资产 形式 货 币:现金、存款 金融资产?有价证券:股票、债券第64页/共98页二、货币的范围:现金货币与非现金货币。“货币性”即“流动性”的概念:资产变为实际的购买能力的大小。从流动性的角度说,一切资产都有一定程度的货币性。货币只是一切资产中流动性最大的资产而已。三、货币
34、层次的划分:划分的标准是流动性流动性的大小 M0=流通中的现金 M1=现金+活期存款(可使用转帐支票的)M2=M1+储蓄存款+定期存款第65页/共98页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职能的定义:由事物的本质决定其所具有的客观功能。职能不等于作用一、价值尺度:价值尺度职能的定义二、流通手段:流通手段的定义和要求三、储藏手段:储藏手段的定义和意义四、支付手段:支付手段的定义 以上四个职能当中,前两个是最重要的。马克思曾说“价值手段和流通手段的统一就是货币。”有关世界货币的说法第66页/共98页第三节 货币的种类一、货币形态的发展:(一)商品货币阶段:齿贝齿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二)金属货币阶段:布、刀、环钱、秦
35、半两、元宝、称量货币、铸币、银两、银圆(三)纸币阶段现代社会的“信用货币”制度:银行券、纸币、存款货币(支票、本票、汇票、信用卡)关于电子货币二、货币的种类:见教材图表第67页/共98页货币形式发展演进概要名义价值=实际价值 (实物货币特征)名义价值 实际价值 (信用货币特征)一般实物 实物 信用 银行券 货币 货币 纸 币 金 属 存 款(贱 贵)第68页/共98页第四节 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是一个国家有关货币流通的一切法律、法令和规章制度的总称。一、货币制度的内容:二、货币制度的演变:(一)银本位(二)金银复本位(三)金本位(四)纸币本位信用货币制度三、新中国的货币制度:第69页/共98页
36、第五节 货币流通一、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联系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区别二、货币流通的渠道:(一)现金流通渠道以中央银行为源头,以商业银行为中心,现金货币往复运动。(二)非现金流通渠道自始至终存款货币的收付都不离开银行,始终在银行内部转辗运动。第70页/共98页三、货币流通规律:规律事物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事物发展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结果。商品价格总额 现金货币需要量=货币流通的速度四、纸币和纸币流通规律:纸币也是货币,所以,纸币流通规律也是货币流通规律。不同的是,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货币流通规律的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第71页/共98页第九章 信用和利息第一节 信用的本
37、质和作用一、信用的概念:信用从道德的角度,是指信任;信用从经济的角度,是指借贷,它包括债权人和债务人两方面,特点是价值物(货币或实物)的运动分为借出和偿还两个阶段,中间有一段时间间隔。事实上,经济的信用是以道德的信任为前提的。第72页/共98页二、信用的产生与发展(一)高利贷(二)借贷资本三、信用的功能现代经济=信用经济马克思说“信用是实现资本积累的强有力杠杆”。第73页/共98页第二节 信用形式一、商业信用二、银行信用以上二种信用是现代社会信用的基本形式;二者之间相互渗透,紧密联系。三、国家信用四、消费信用五、国际信用第74页/共98页各种信用形式的主要特征商业信用:商业信用:债权人债务人双
38、方都是企业债权人债务人双方都是企业银行信用:银行信用:债权人债务人必有一方是银债权人债务人必有一方是银行行国家信用:国家信用:债权人债务人必有一方是国债权人债务人必有一方是国家家消费信用:消费信用:消费者是债务人消费者是债务人国际信用:国际信用:债权人债务人有一方是非居债权人债务人有一方是非居民民第75页/共98页 债权人 债务人 1月1日 4月1日 债权人 债务人 售 货 方(钢铁厂钢铁厂)购 货 方(洗衣机厂洗衣机厂)存款客户银银 行行贷款客户第76页/共98页信用(金融)关系说明 国内金融 际 国 信 用 离岸金融 居民资金供 给 者居民资金需 求 者非居民资金供 给 者非居民资金需 求
39、 者第77页/共98页第78页/共98页第三节 信用工具一、信用工具概述:二、短期信用工具 票据(一)票据的特点和种类:票据的定义:证明短期债权债务的合法凭证。票据的特征:(1)抽象性 (2)无条件支付性 (3)流通性 有关票据的特征也可以按教材上的阐述理解。第79页/共98页 支票:由存款人签发的指定银行支付一 给收款人的凭证。商业汇票:由债权人签发的指定债 票 汇票 务人到期付款的命令式的凭证。银行汇票:是银行为客户办理异地据 汇款的凭证。商业本票:由债务人签发的承诺到 本票 期付款的承诺式的凭证。银行本票:由银行签发的承诺支付 款项的承诺式的凭证。第80页/共98页(二)商业票据:是为商
40、业信用服务的信用工具(证明债权债务的凭证)。商业票据包括商业汇票和商业本票。其中商业汇商业汇票票的票据行为内容多样。承兑承兑:这是汇票必须具备的法律行为。是指由付款人在汇票上签字盖章承认到期付款的手续。背书背书:票据持有人在转让票据时在票据背面签字并承担连带清偿的责任。贴现贴现:由银行购买未到期的票据。见教材199页。商业本票第81页/共98页三、长期信用工具:股票与债券股票与债券的共同点有价证券股票与债券的区别股票、股份公司、股票市场为股份制的三个构成要素。i有价证券的行市:p=r第82页/共98页第四节 利息与利息率一、利息的性质与作用二、利率的表示和计算方法(一)利率的表示(二)单利与复
41、利三、利率的种类四、利率的决定第83页/共98页第十章 金融市场第一节 融资方式与金融市场一、融资方式:直接融资、间接融资这两个名词的解释二、金融市场的概念它是市场经济中一个统一、完整的市场体系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金融市场的四大构成要素:三、金融市场的特点每个市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区别与其他市场的特点第84页/共98页四、金融市场的类型(一)(七)第二节 货币市场货币市场的概念一、票据市场见教材第178页二、拆放市场头寸银行的可用资金。同业拆借市场存在的原因同业拆借的具体做法:教材第200页三、短期证券市场:略第85页/共98页四、回购市场五、短期存放款市场:略第三节 资本市场一、证券的发行市
42、场直接发行和间接发行二、证券的交易市场:场内交易、场外交易三、证券交易所现货交易、期货交易、信用交易、期权交易四、股票价格指数:计算原理和方法第86页/共98页第四节 外汇黄金市场一、外汇市场的含义二、外汇市场的作用三、外汇市场的业务四、黄金市场第五节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一、金融衍生工具的含义、特点二四:略第87页/共98页第十一章 金融机构第一节 金融机构概述一、金融机构存在的意义金融机构的定义及特征二、金融机构的分类银行,特别是商业银行是金融机构的主体。但是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种类、数量以及其业务范围是一个社会金融水平的标志。三、我国的金融机构第88页/共98页第二节 现代银行的产生发展一、现代
43、银行的产生二、现代银行发展的趋势三、现代银行的功能和作用第三节 商业银行一、商业银行及其特征二、商业银行的类型及组织形式重点是了解商业银行的两大类型和发展趋势第89页/共98页三、商业银行的业务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三大主要业务。负债业务组织资金来源的业务。资产业务进行资金运用并以此获利的业务。中间业务不提供资金而是通过提供服务而收取费用的业务。此外,还有一种叫作表外业务,它与中间业务的基本特征类似,所不同的是它有可能转化为表内业务,并且存在一定的风险。第90页/共98页四、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重点了解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第四节 中央银行一、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二、中央银行的性质
44、三、中央银行的类型 (略)第91页/共98页四、中央银行的职能货币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五、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第92页/共98页第十四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第一节 货币需求一、货币需求的概念1、什么是货币需求2、货币的需求动机:(1)交易动机(2)预防动机(3)投机动机二、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一)利率水平和融资条件(二)市场规模及交易方式第93页/共98页(三)资产收益率和投资环境(四)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预期(五)收入水平和理财技术(六)个人取得收入的形式和时间间隔(七)金融市场效率与交易成本三、货币需要量的预测(略)第94页/共98页第二节 货币供给一、有关货币供给量的概念参考教材第154页关于“内生性”和“外生性”的问题二、存款货币的创造(一)派生存款、原始存款、货币乘数、基础货币的概念三、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公式 M=B *m四、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第95页/共98页第三节 货币均衡一、货币均衡的含义二、货币均衡的实现条件第四节 通货膨胀(略)第五节 通货紧缩一、通货紧缩及其特征二、通货紧缩的成因三、通货紧缩的影响;正面影响、负面影响第96页/共98页第97页/共98页感谢您的观看!第98页/共9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