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的概念及分类bxot.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会计的概念及分类bxot.pptx(9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章 总论总论教学目标掌握会计要素概念及确认条件;掌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掌握会计计量属性及其应用原则 第一节:概述第一节:概述一、会计的概念及分类一、会计的概念及分类 会计是企业经经济济管管理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货货币币作作为为主主要要计计量量单单位位,运用会计的专门方法,对特特定定会会计计主主体体的的生生产产经经营营活活动动进行综合、全面、连续、完整地核核算算和和监监督督,生生成成并并对对外外提供信息提供信息的一种管理活动。会计的主会计的主要特点要特点会计的会计的对象对象会计的会计的职能职能会计的会计的本质本质会计会计目标目标会计分类:1、按会计服务对象 企业会计:适用于企业。(
2、以盈余为目的的 组织)预算会计:适用于各级政府总预算及行政、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目的)2、按会计服务目标不同 财务会计:为企业外部有关方面提供信息 管理会计:为企业内部有关方面提供信息二、财务报告目标财务报告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其一: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使使用用者者:投投资资人人、债债权权人人、政政府府管管理理部部门门、社社会会公公众众等等 其二: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责任和资源使用的有效性。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责任和资源使
3、用的有效性。三、会计法律制度 我国会计法律制度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一)会计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1985年制定,年制定,1993年、年、1999年修订,年修订,是会计法律制度中层次最高的法律规范,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也是指导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二)会计行政法规 总会计师条例总会计师条例 1990年年12月月31日国务院发布日国务院发布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2000年年6月月21日国务院发布日国务院发布(三)会计规章 由财政部制定,并以财政部长签署命令的形式公布的会计法律制度。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会计从业资格管
4、理办法2005年第年第26号部长令号部长令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基本准则2006年第年第33号部长令号部长令(四)地方性会计法规(五)会计规范性文件 财政部分制定。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1号号存货等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项具体准则四、会计基础四、会计基础 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基础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请思考:1、下列项目中,按权责发生制基础应在本期确认的收入包括()。A、预收销货款 B、收回前期销货款 C、本期赊销的货款 D、本
5、期销货款答案:CD 2、下列项目按权责发生制基础应计入本期成本、费用项目的内容包括()。A、本期支付的办公费B、支付下年度房屋租金C、预提应由本期负担的利息费用D、摊销应由本期负担的保险费用答案:ACD 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它是以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等的依据。目前,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大部分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知识介绍知识介绍1、下列项目中,按收付实现制基础,应在本期确认的收入、费用有哪些?A、预收销货款 B、收回前期销货款 C、赊销的货款 D、本期销货款 E、本期支付的办公费 F、支付下年
6、度房屋租金 G、预提应由本期负担的利息费用 D、摊销应由本期负担的保险费用2、你认为哪一种会计基础生成的信息更能能满足报表使用者决策的需要?讨论:讨论:基本准则将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基础,列入总则中而不是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规定,其原因是权责发生制是相对于收付实现制的会计基础,贯穿于整个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总过程,属于财务会计的基本问题,层次较高,统驭作用强。第二节第二节 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一、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7、的空间范围。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反映企业本身所从事的各项经营业务。企业应将不同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区分开来;企业应当将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交易或事项区分开来。注意:注意: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并不是一个概念。一般说来,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并不一定就是法律主体。1、下列组织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进行核算的有()A母公司B非单独核算的分公司C合伙企业D学校 答案:思考:2、下列有关会计主体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会计主体可以是盈利组织,也可以是非盈利组织B会计主体必须要有独立的资金,并独立编制财务报告对外报送C企业的经济活动应与投资者的经济
8、活动相区分D会计主体可以是独立的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会计主体即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会计主体界定了会计工作的范围,将本企业的经济活动与其他企业的经济活动相区分。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讲,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现实生活中,行政事业单位、企业、企业的分支机构以及由若干家企业通过控股关系组成的集团公司均可作为一个会计主体。故选项ACD的表述均正确。而当某一会计主体不能独立对外时,如独立核算的销售部门等,则无须对外报送独立的财务报告。关于会计主体假设,掌握两点:(1)含义界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2)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关
9、系。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在持续经营前提下,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按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例如:一条生产线预计使用寿命10年,考虑到这个企业会持续生产经营下去,我们就可以假设企业的固定资产在持续的生产经营期内为企业带来经营效益,并服务于生产过程,而且还不断的生产产品,直至固定资产寿命使用结束。为此,我们这条生产线我们就可以奉行历史成本计价原则来进行会计核算,来确定固定资产原值,然后按照一定的折旧方法来计提折旧。企业处于非持续经营状态时,应当采用其他基础编制财务报表,比如破产企业的资产采用
10、可变现净值计量、负债按照其预计的结算金额计量等。如果一个企业在不能持续经营时还假定企业能够持续经营,并仍按持续经营基本假设选择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原则与方法,就不能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关于持续经营假设掌握三点:(1)含义;(2)应用;(3)不满足时如何处理。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将会计主体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会计分期的意义: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以前期间、以后期间的差别,才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有了记账基准,进而出现了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期间。如半年、季度、月份等。期间。如半年、季度、月
11、份等。在会计分期假设下,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会计期间通常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掌握三点:(1)含义;(2)会计期间的划分会计年度和中期;(3)意义。思考:某企业将预收的货款计入“预收账款”科目,在收到款项的当期不确认收入,而在实际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这主要体现的会计基本假设是()。A持续经营B会计分期C会计主体D货币计量 答案: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实物计量单位:长度、重量、容积、台、件劳动计量单位:工时 以货币计量为假设,可以全面反映企业的各项生产
12、经营活动和有关交易、事项。但是,统一采用货币计量也有缺陷。例如,某些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因素,如企业经营战略、研发能力、市场竞争力等,往往难以用货币来计量,但这些信息对于使用者决策也很重要,为此,企业可以在财务报告中补充披露有关非财务信息来弥补上述缺陷。掌握两点:(1)含义;(2)缺陷及其弥补。讨论:讨论:1、下列属于中期财务报告的是()。A.年度财务会计报告B.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C.季度财务会计报告D.月度财务会计报告2、下列对会计基本假设的表述是否正确为什么?。A.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确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B.一个会计主体必然是一个法律主体C.货币计量为确认、计量和报告提供了必要的
13、手段D.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第三节第三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一、可靠性一、可靠性 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二、相关性二、相关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
14、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相关性是以可靠性为基础的。会计信息在可靠性的前提下,尽可能作到相关性,以满足报告使用者的决策需要。注意:注意:三、可理解性三、可理解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让报告使用者了解会计信息的内涵,弄懂会计信息的内容。注意:会计信息毕竟是一种专业性较强的信息产品。可理解性实际是当今会计面临的重大问题,将专业的会计信息提供给社会大众、非财会人员,使之对其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财务报告中不仅包括表内信息,还包括大量的文字说明。四、可比性四、可比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具体包括下列内容:一
15、是,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二是,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思考:下列说法中,体现了可比性要求的是()。A核算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变,如有变更需在财务报告中说明B对有的资产、负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C对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视同自有固定资产D期末对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 答案:五、实质重于形式五、实质重于形式 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企业
16、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在多数情况下其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是一致的,但在有些情况下也会出现不一致。举例:企业在销售某商品的同时又与客户签订了售后回购协议。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按照销售的经济实质来判断是否应当确认销售收入。如果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满足了收入确认的各项条件,则销售实现,应当确认收入;如果企业没有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没有满足收入的各项条件,即使企业已将商品交付给购货方,销售也没有实现,不应当确认收入。通常应当将该售后回购协议作为融资协议来处理。讨论:下列各项,体现实质重于形式会计原则的有哪几项?为什么?A、商品售后租回不确认商品销售收入B、
17、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视同自有固定资产C、计提固定资产折旧D、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六、重要性六、重要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注意:如果财务报告中提供的信息的省略或者错报会影响投资者等使用者据此作出决策的,该信息就具有重要性。重要性的应用需要依赖职业判断,企业应当根据其所处环境和实际情况,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面加以判断。讨论:企业将劳动资料划分为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是基于()会计核算质量要求。A可比性B谨慎性C可理解性D重要性 答案:七、谨慎性七、谨慎性 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
18、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谨慎性的应用也不允许企业企业设置秘密准备。思考:在有不确定因素情况下做出判断时,下列事项符合谨慎性的做法是()。A合理估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B充分估计可能取得的收益和利润C不要高估资产和预计收益D设置秘密准备答案:八、及时性八、及时性 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讨论:1、下列项目中,不符合会计信息质量可比性要求的有()。A.鉴于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布实施,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由权益法改按成本法B.鉴于利润计划完成情况不佳,将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由原来的双倍余额递减法改为直线法C.鉴于某项专有技术已经陈旧,
19、将其账面价值一次性核销D.鉴于某被投资企业将发生重大亏损,将该投资由权益法核算改为成本法核算答案:BD分析:选项B、D是出于操纵损益目的所作的变更,属于滥用会计估计、会计政策变更,不符合会计信息质量可比性要求。2、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9月销售商品一批,增值税发票已经开出,商品已经发出,已经办妥托收手续,但此时得知对方企业在一次交易中发生重大损失,财务发生困难,短期内不能支付货款。为此A股份有限公司本月未确认收入。这种处理依据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A.实质重于形式B.权责发生制 C.谨慎性D.历史成本答案答案:A从法律形式看,A股份有限公司增值税发票已经开出,商品已经发出
20、,已经办妥托收手续,应该确认收入。但从经济实质看,对方企业财务发生困难,短期内不能支付货款,所以A股份有限公司本月不确认收入。3、下列会计处理方法体现谨慎性要求的有()。A.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B.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C.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D.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答案:ABC第四节第四节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作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会计要素又是会计报表的基本构件。财务会计要素包括:财务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财务状况的要素,收入
21、、费用和利润是反映经营成果经营成果的要素。一、资产定义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特征(1)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2)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3)资产是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确认条件:(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例:下列项目符合资产定义的有()。A、购入的某项专利权B、经营租入的设备C、待处理的财产损失D、计划购买的某项设备答案:A例:下列各项中,企业能够确认为资产的有()A、经营租出的设备B、经营租入的设备C、已收到发票,但尚未到达企业的原材料D、近期将要购入的
22、设备答案:AC讨论:只要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均应确认为企业的一项资产,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二、负债定义 负债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实义务。特征(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实义务。(2)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3)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负债的确认条件(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三、所有者权益 定义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
23、失、留存收益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关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四、收入定义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特征(1)收入是从企业日常活动中产生的;(2)收入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或二者兼而有之。(3)收入能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增加(4)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的经济利益的流入,而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确认的条件 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例:下列各项收到的款项中,属于“收入”的有(
24、)A、出租固定资产收到的租金B、销售商品收取的增值税C、出售原材料收到的价款D、出售无形资产收到的价款答案:AC五、费用定义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特征(1)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非日常活动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是一项损失,不属于企业的费用。(2)费用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或二者兼而有之。(3)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确认的条件 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六、利润定义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25、。反映的是企业的经营业绩情况,是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六、利润构成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收入、费用、利润之间的关系会计等式 收入-费用=利润讨论:当期损益如何确定?利得和损失一定会影响当期损益对吗?利润的确认条件 利润金额取决于收入和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因此,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损失金额的计量。第五节第五节 会计计量会
26、计计量 会计计量是指根据一定的计量标准和计量方法,记录并在会计主体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列示会计要素、确定其金额的过程。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一、历史成本一、历史成本历史成本,又称原始成本,是指以取得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成本作为资产的入账价值。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实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二、重置成本二、重置成本重置成本是指企业重新取得与其所拥有的某
27、项资产相同或与其功能相当的资产需要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就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三、可变现净值三、可变现净值可变现净值是指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后的金额。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出售所能收到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四、现值四、现值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
28、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量的折现金额计量。五、公允价值五、公允价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第五节第五节 会计计量会计计量 会计计量是指根据一定的计量标准和计量方法,记录并在会计主体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列示会计要素、确定其金额的过程。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一、历史成本一、历史成本历史成本,又称原始成本,是指以取得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成本作为资产的入账价值。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
29、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实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二、重置成本二、重置成本重置成本是指企业重新取得与其所拥有的某项资产相同或与其功能相当的资产需要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就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三、可变现净值三、可变现净值可变现净值是指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后的金额。在可变现净值计
30、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出售所能收到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四、现值四、现值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量的折现金额计量。五、公允价值五、公允价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第五节第五节 会计计量会计计量会计计量属性的应用原则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在某些情况下,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现财务报告目标,企业会计准则允许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但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如果这些金额无法取得或者可靠地计量的,则不允许采用其他计量属性。例7: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其会计计量属性是()。A、现值B、可变现净值C、历史成本D、公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