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纪气候变化.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87316235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PPTX 页数:22 大小:350.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纪气候变化.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四纪气候变化.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纪气候变化.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纪气候变化.pptx(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气候变化剧烈是第四纪地质历史的基本特点之一。第四纪气候变化的特点:温度变化幅度大,并有反复的特点;变化范围是全球的,但存在地域差异。变化最显著的区域是中纬度地带,两极及赤道地区变化小;冰期和间冰期交替出现。第1页/共22页第一节第四纪气候变化的证据一、生物证据二、地质证据(主要指沉积物证据)三、地貌证据四、土壤证据五、地球化学证据六、降水量变化七、微观气候标志第2页/共22页一定气候环境生活着与其相适应的生物群,从第四纪地层一定气候环境生活着与其相适应的生物群,从第四纪地层中所含的哺乳动物化石的成分、种属的比例就可分析其生中所含的哺乳动物化石的成分、种属的比例就可分析其生态环境。态环境。如:如

2、:寒冷:猛犸象、披毛犀、北极狐动物群寒冷:猛犸象、披毛犀、北极狐动物群温暖:河马、亚洲象、大熊猫、犀牛温暖:河马、亚洲象、大熊猫、犀牛半干旱(草原环境):啮齿类、草食动物半干旱(草原环境):啮齿类、草食动物一、生物证据1、哺乳动物化石用生物变化推定气候变化的理论基础:个别生物的生态与环境的物理条件之间的关系是保持不变的;生物的分布变化就代表气候条件的变化第3页/共22页2、植物化石证据1)第四纪植物水平和垂直分带性,能够揭示气候环境在空间(地域上)的特征;2)第四纪冰期和间冰期气候对植物群落迁移影响显著,这种植被随气候变化能反映气候时间上的气候特征;3)年轮树木年轮的宽窄、密度和氧同位素比值能

3、够解释气候变化。第4页/共22页利用植物化石推定第四纪气候变化的困难在于:(1)一些植物的生态可以随气候条件变化而改变,而作为化石残留下来的一部分植物的形态却保持不变(2)由于更新世气候的反复变化而使植物被迫多次迁移的某些生物的生态没有变化(3)某些植物化石共生组合与气候标志有矛盾。如植物混合(4)植物迁移较动物迁移慢,因此有时利用动物群化石和植物群化石推定的气候变化相矛盾(5)微气候变化也给植物化石解释第四纪气候变化带来困难(6)一些第四纪植物化石的种,现时业已灭绝第5页/共22页1、冰碛砾岩和冰碛物:冰川作用产物,指示寒冷气候;二、地质证据(主要指沉积物证据)2、季候泥:冰湖沉积,指示寒冷

4、气候;3、岩盐和石膏等蒸发岩:干燥气候产物(高温、少雨,蒸发量大);4、黄土:干凉气候产物;5、冻土:冰缘气候,寒冷;第6页/共22页1、冰川地貌:寒冷气候产物;三、地貌证据2、风沙地貌:干旱气候产物,如沙丘、沙垅等;3、黄土地貌:干凉气候产物,如西北地区塬、梁、峁;4、雪线高度的变化:可指示气候冷暖变化。1)冰川侵蚀地貌:冰斗、角峰、刃脊、羊背石等;2)冰积地貌:尾碛垅、中碛垅等;3)冰水地貌:冰水冲积扇、冰砾阜阶地等;第7页/共22页四、土壤证据土壤发育过程取决于作为母质的岩石或沉积物的类型、气候、地形、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以及土壤发育的时间1、灰壤(灰化土):潮湿气候2、棕壤:较灰壤温暖

5、干旱3、黑钙土(黑土):夏季较干旱、温暖,降雨主要集中在春、秋季节的大陆气候条件4、栗钙土:夏季温度高、降水量小,伴生草原植物5、红土:热夏季、温湿冬季6、沙漠土:干旱气候第8页/共22页五、地球化学证据1、原理:堆积物中化学成分及丰度的变化可作为划分气候的证据。不同气候条件下,由于水的化学和物理性质的改变,导致堆积物化学性质的改变。特别是稀有和放射性元素的丰度在垂向的变化更为重要。如氧同位素比值18O/16O是一个重要参数,18O的丰度是沉积物沉积时水温的一个函数。18O/16O的值降低时,反映气候温暖;18O相对于16O富集量每增加0.02%,海水温度下降1。第9页/共22页六、降水量变化

6、第四纪时期内,中纬带和赤道附近湖泊的水面高于现时的水面,原因:冰期中这些地区的气候寒冷,使蒸发量降低,降水有较多的累积。冰期湖水面升高、咸度降低间冰期湖水面降低、咸度升高第10页/共22页七、微观气候标志由于微观气候标志存在的广泛性,在古气候研究中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比较成熟和常用的微观气候标志主要有以下几种:(1 1)粘粒分子率(SiOSiO2 2/Al/Al2 2O O3 3、SiOSiO2 2/Fe/Fe2 2O O3 3)比值低湿热,比值高干冷(2 2)CaCOCaCO3 3含量 冰期CaCOCaCO3 3高,间冰期CaCOCaCO3 3低(3 3)粘土矿物 一般地:高岭土湿热,

7、伊利石干冷第11页/共22页1、第四纪气候变化导致大陆冰川的大规模发生和消退,冰期和间冰期的温度差为8-15;八、第四纪气候变化的结论2、地质、生物、冰缘现象等不同类型的证据,都只能由其本身证明气候变化,它们之间的确切对比是困难的;3、陆地古气候证据与海洋古气候证据联合起来,可以详细地划分冷期和暖期;4、陆地古气候证据只能确定冰期和间冰期的大轮廓,而连续的海洋证据,则可从详细地研究冷期和暖期。第12页/共22页一、全新世气候变化特征1、时间:10000a;2、变化特征:1)温度快速升高;2)冰川大量消融,海平面明显上升;3)许多哺乳动物灭绝,人类出现等。第二节 全新世气候变化特征及原因第13页

8、/共22页全新世气候变化按其特征可分为A、B、C、D4个阶段:a.全新世早期升温阶段全新世早期升温阶段包括北极期、前北方期和包括北极期、前北方期和北方期,此时冰期过后气北方期,此时冰期过后气候开始波动候开始波动升温,由冷向干暖转升温,由冷向干暖转化,但仍较寒冷化,但仍较寒冷(图图1014A段段)。第14页/共22页b.全新世中期高温阶段全新世中期高温阶段主要是大西洋期主要是大西洋期(又称气候又称气候适宜期适宜期),此时全球气候湿暖,此时全球气候湿暖年均温比现在高年均温比现在高3(有的地有的地区可能更高一些区可能更高一些),降水显著,降水显著增加,全球冰川冻土萎缩,增加,全球冰川冻土萎缩,海平面

9、显著上升海平面显著上升,阔叶森林,阔叶森林扩大扩大(山地林线下降山地林线下降),其大,其大气环流结构具有间冰期特征。气环流结构具有间冰期特征。这是人类已经历过的最这是人类已经历过的最近的一次全球高温期近的一次全球高温期(图图1014B段段)。第15页/共22页c.全新世晚期降温阶段全新世晚期降温阶段从大西洋期末期大约从大西洋期末期大约5kaBP全球全球气温开始下降气温开始下降(有的地方阔叶树量减有的地方阔叶树量减少少),直到,直到20世纪,气候发展是波世纪,气候发展是波动降温,有一系列动降温,有一系列102a和和103a尺度尺度的的l2的全球性寒暖气候波的全球性寒暖气候波动动(图图1014之之

10、C段段),而且,而且2ka以来人以来人为活动对气候与环境的冲击加剧。为活动对气候与环境的冲击加剧。第16页/共22页d.20世纪升温阶段世纪升温阶段20世纪以来,现代小世纪以来,现代小冰期结束,进入现代升温冰期结束,进入现代升温阶段(图阶段(图10-14)。现代气候虽仍有冷暖现代气候虽仍有冷暖波动,但总的呈现升温趋波动,但总的呈现升温趋势势第17页/共22页二、全新世气候变化原因1、研究目的1)理论意义:探讨过去气候变化的规律和起因2)现实意义:探讨未来气候变化的趋势,为人类服务2、气候变化的原因1)宇宙原因2)地球原因3)人为原因 太阳绕银河系中心旋转,太阳(辐太阳绕银河系中心旋转,太阳(辐

11、射、粒子流)变化,行星碰撞等。射、粒子流)变化,行星碰撞等。地壳运动与物质变化;海洋温度、地壳运动与物质变化;海洋温度、沉积沉积 作用,洋流变化;地球自转变化作用,洋流变化;地球自转变化与地磁场移动;山岳冰川变化;大气与地磁场移动;山岳冰川变化;大气质量、成分变化等等。质量、成分变化等等。燃烧释放燃烧释放CO2,毁林开荒,气溶胶,毁林开荒,气溶胶(液)的影响等。(液)的影响等。第18页/共22页第四纪气候变化的地层学意义第四纪气候变化的直接结果就是出现了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这种交替出现,引起了生物、地质、地貌、土壤、地球化学及海面的交替变化。这些变化又可以反过来用于推定第四纪气候。在第四纪地层

12、学中可以分为研究冰川环境进行地层划分的冰川地层学以及研究非冰川环境进行地层划分的非冰川地层学。第19页/共22页从大的方面看,气候变化在全世界是同时的,所以气候变化的证据可以作为一种时间地层对比的依据。又由于第四纪气候变化是多次反复的,所以可据以划分阶段以及相对应于阶段所形成的地层单位。第四纪气候变化的全球性、同时性、阶段性,以及它与沉积物的成因类型和岩石特点、生物群落、地形、土壤之间的关系,使其成为第四纪地层划分的一种主要方法。冰川堆积物也已经习惯的被用来作为气候变化的一种主要标志。第20页/共22页本章小结1、第四纪气候波动变化的证据?2、第四纪气候变化的基本结论?3、全新世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4 4、全新世气候变化的原因。第21页/共22页感谢您的观看!第22页/共2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