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及对策(共7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8731344 上传时间:2022-03-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及对策(共7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及对策(共7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及对策(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及对策(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及对策摘要:在中国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包括内地城市,也有父母双双外出去繁华都市打工。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便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德育是全面发展人才的德智体美劳中的其中之一。而小学德育目标是教育者依据教育目的,希望通过德育在儿童品德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和要求。留守儿童的发展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

2、,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所以留守儿童的德育与心理问题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中之重。关键字: 留守儿童: 存在问题: 德育教育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问题分析(一) 留守儿童的现状随着我国的社会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村青年到沿海城市务工,其中仅很小一部分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孩子可以随父母到务工城市读书。但更多的孩子无法随父母到城市,只有继续留在农村,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料,有的甚至还寄放在其他亲戚朋友家里。而我所在的重庆市万州区孙家镇是重庆的边缘乡镇之一,属于经济落后的山区。第二、三产业

3、发展的基础非常薄弱,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靠务农。由于地处山区,加之近一两年来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农业水平低,农民的年收入水平只减不增,故造成大批青壮年外出务工。18-60 岁年龄段的男性,以及年富力强的女性基本没有在家的。留在家的都是老、弱、病、残。因此农村留守儿童数量逐年增加。据相关报告显示,全国全部农村留守儿童中,学龄前(05周岁)、小学学龄(611周岁)、初中学龄(1214周岁)和大龄(1517周岁)4个年龄组占总体的比例分别为27.05%、34.85%、20.84%和17.27%。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约3000多万。在全部农村留守儿童中,男孩占53.71%,女孩占46.29%

4、,男女性别比为114:75。而我所在的孙家槐花小学留守儿童比例占80%左右,所以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是我关心的重点。(二)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1留守儿童的监护问题儿童的健康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大人的引导、关爱和教育,监护人的思想素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儿童的思想和行为。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基本都是隔代监护,监护人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近年来农村隔代监护的规模呈增长趋势。这种监护方式对孩子的发展存在较多的弊端。第一,由于隔代监护的主客体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的血缘、亲缘关系,使得隔代家庭祖辈对孙辈的抚养溺爱大于教育,感情大于理智,对孩子的心理缺乏了解和认知,习惯用自己陈旧的观念和经验去教化孩子。第二,很多农

5、村的家长不懂得如何配合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相对于学生的教育问题,他们更加在乎的是学生的笔是否不见了,本子是不是被其他学生拿了,以及其他物质的东西。毫无疑问这些也是我们需要关心的问题,但绝不是最主要最中心的问题,所以在此问题上家长关心的重点偏离了。2.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首先是学习环境差。我校由于地方经济落后,资金投入少,导致教学设施落后,师资水平不高。孩子们的所见所闻与城市中的孩子相比相去甚远。而在家中,孩子们的学习环境就更加恶劣,很多家庭甚至都没有孩子的学习空间,除了睡觉的一张床,基本上只是再有一盏昏暗的灯。贫困的生活条件大大限制了留守儿童的学习效果。第二是志向不明确。很多孩子由于不知道外面的

6、世界是怎样,因此对学习的目的以及未来的理想缺乏认识。有些孩子来到学校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等待到了合适的年龄,可以跟随父母一起出去务工。第三是学习成绩差。极小部分有父母在家的孩子,他们的学习成绩比其他留守孩子要好很多,这种差距会随着学习的深入越来越明显。据老师反映,留守的孩子升学到中学,不仅思想行为方面表现普遍很差以外,学习成绩也非常糟糕。3.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由于长期远离父母,约四成以上留守儿童感到孤单,三成以上留守儿童出现心理卫生问题。主要表现如下:(1) 性格柔软内向留守儿童年龄幼小就离开父母,父母关爱严重缺失,尽管有些是爷爷奶奶或亲朋监管,但毕竟与父母亲疏不同,一遇到麻烦就会感觉柔弱无助,久

7、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2) 自卑心理障碍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强烈的自豪感,而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就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因此和有些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不求上进。(3) 孤独无靠心理父母外出使孩子在家里感到空落感到孤独,近而产生心里骚动和抑郁等问题。(4) 产生怨恨父母心理少数孩子不理解父母,认为家里穷,父母没有能耐,才外出打工,由此产生怨恨心理,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说疏远父母,和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怨恨父母无情。4.留守儿童德育问题(1)三区农村德育工作严重滞后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人们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发生着

8、深刻的的变化,社会意识和社会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广大中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取向也在多元化。在农村学校,一直受之前的以升学为中心、以应试为目的的应试教育影响,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主要看“升学率”的高低,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学校里无论是普通教师还是校长,他们受社会压力和功利主义的影响,不得不为了学校的声誉和单纯的成绩而忽视对道德教育的开展。(2)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留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严重脱节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分强调教学的社会价值,忽视学生个人发展的价值,对已经变化了的农村现状没有深入的研究,学生不能用所学的思想政治课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所遇到的社会热点问题和生活实际问题

9、。这样,学生就会对所学知识产生怀疑,就会感到思想政治课的无趣、无利和无用,也极大地削弱了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实效。(3)学校的德育工作偏重教师主导作用,导致学生道德教育主体缺失当前,学校的德育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不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年龄特征。德育的组织者过分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德育过程往往只限于向学生传授一套固定的道德规范,而忽视了作为德育主体的学生的参与,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和意志。由于忽视或否定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德育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得不到学生内心的认同,也极易产生逆反心理。(4)学校的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严重分离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在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家长对子女

10、的教育不能与学校德育工作协调一致,家长对子女百依百顺、娇生惯养,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拔苗助长、过分溺爱式的教育方式导致目前出现了很多高分低能、学优品劣的学生。所有这些现象,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增添了一定的难度。二、农村学校德育问题的对策(一)建立以养成教育为重点,辅助心理教育的德育系统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文艺活动和思想品德教育活动,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析其年龄特点,为学生提供德育活动的舞台,在活动中形成其个性化品德。(二)利用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促进学生品德自我教育发展课堂教学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教师更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

11、实践者。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把德育教育融入教学之中,加强学生的思想品质教育,激发学生的内在品德需求,调动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从而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三) 讲诉哲理性德育故事述哲理性德育故事,可以变德育工作的“外烁”为“内烁”, 使德育教育的“平铺直叙”变得“循循然善诱人”。讲述哲理性德育故事之后的“思”和“论”,促使了这个德育过程的内化。通过“思”和“论”,创设了德育情境,激发了学生的道德需要,引起了学生道德上、态度上的情感体验,注重了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性地位。所以说,讲述哲理性德育故事这种方式,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德育的积极性,强调了学生的内心体验,是生动的“内烁”。(四

12、)必须重视学生的品格、情感、个性等心理素质的培育,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德育观念和德育模式不断更新,从而完善学生人格,实现德育目标,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用心理辅导的技术去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德育,从根本上来说是培养人的品德教育,而任何一种品德都包含若干心理要素,如认知、情感、信念、意志、和行为习惯等。(五)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优化德育氛围,努力构筑良好的大环境,形成师生参与的全员德育管理网络。现代德育强调德育是个内化过程,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创造德育条件,加速学生品德内化。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园这个大环境中度过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充满诗意和美感的校园环境就如空气之于人,水之于鱼,使学生耳濡目染,促进其在深层心理结构中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为,从而提高文明程度。总之留守儿童道德的教育,需要父母、监护人、学校、社会及政府等共同努力。需要教师转变应试教育观点的转变,全面发展学生,重视德育教育。参考文献:1 王娟.留守儿童德育问题探析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 胡守.德育原理第1页,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93 卞桂平,焦晶. 农村留守儿童精神世界:困境与多方协同治理J.湖北社会科学,2010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教育教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