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力系的简化和平衡 力矩和力偶.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87300967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PPTX 页数:61 大小:1.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力系的简化和平衡 力矩和力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第二力系的简化和平衡 力矩和力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力系的简化和平衡 力矩和力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力系的简化和平衡 力矩和力偶.pptx(6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1.力偶定义力偶定义什么是力偶什么是力偶力偶实例力偶实例力偶相关知识力偶相关知识力偶矩的计算力偶矩的计算第1页/共61页何谓力偶何谓力偶?由两个等值、反向、不共线的(平行)力组成的由两个等值、反向、不共线的(平行)力组成的力系称为力偶,记作力系称为力偶,记作AB什么是力偶什么是力偶第2页/共61页 力力 偶偶 实实 例例F1F2第3页/共61页力偶作用面力偶作用面 :二力所在平面二力所在平面 力力 偶偶 臂臂 d:d:二力作用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二力作用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力力 偶偶 系系 :作用于刚体上的一群力偶作用于刚体上的一群力偶力偶相关知识力偶相关知识OABdab第4页/共61页力偶矩的计

2、算力偶矩的计算OABdab说明:说明:力偶对任意点力偶对任意点O O的矩的矩M Mo o(F F,F F/):力偶的作用效应取决于力的大小和力偶臂的力偶的作用效应取决于力的大小和力偶臂的长短,与矩心的位置无关。长短,与矩心的位置无关。力与力偶臂的乘积称为力偶矩,记作:力与力偶臂的乘积称为力偶矩,记作:,或或M。第5页/共61页OABdabC力偶矩的大小还可表示为:力偶矩的大小还可表示为:为以一力为底为以一力为底边,另一力的起点为顶点的边,另一力的起点为顶点的三角形。三角形。力偶矩的计算力偶矩的计算第6页/共61页平面力偶对刚体的转动效应取决于:平面力偶对刚体的转动效应取决于:力偶矩的大小力偶矩

3、的大小力偶在作用平面内的转向力偶在作用平面内的转向注意:注意:力偶矩是一个代数量,正负号表示力力偶矩是一个代数量,正负号表示力偶的转向,通常以偶的转向,通常以逆时针转向为正逆时针转向为正,反之为负。单位为反之为负。单位为Nm。力偶和力一样都是最基本的力学量。力偶和力一样都是最基本的力学量。第7页/共61页2.2.力矩力矩平面中力对点之矩平面中力对点之矩力对点之矩矢力对点之矩矢算例算例第8页/共61页平面中力对点之矩平面中力对点之矩力力F 对对O点之矩的计算方法点之矩的计算方法:注意:注意:在平面问题中,力对点之矩为一代数量,以在平面问题中,力对点之矩为一代数量,以绕矩心逆时针转动为正,反之为负

4、。绕矩心逆时针转动为正,反之为负。的面积的面积OhABMo(F)O:矩心:矩心 h:力臂:力臂两个要素两个要素a.大小:力与力偶臂乘积大小:力与力偶臂乘积b.方向:转动方向方向:转动方向第9页/共61页力对点之矩矢力对点之矩矢力对点之矩矢的概念力对点之矩矢的概念力对点之矩矢的矢量积和解析表达式力对点之矩矢的矢量积和解析表达式力对点之矩矢的性质力对点之矩矢的性质合力矩定理合力矩定理第10页/共61页力对点之矩矢的概念力对点之矩矢的概念a.强度:力与力偶臂乘积强度:力与力偶臂乘积b.方位:转动轴的方位方位:转动轴的方位c.方向:转动方向方向:转动方向力对刚体产生的绕点转动效应取决于三要素:力对刚体

5、产生的绕点转动效应取决于三要素:第11页/共61页 力力 矩矩 矢矢 量量 的的 方方 向向 按右手定则按右手定则r第12页/共61页力矢:力矢:矢径:矢径:力力F 对对O点之矩的计算方法点之矩的计算方法:OhABMo(F)O:矩心:矩心 h:力臂:力臂力对点之矩矢的矢量积和解析表达式力对点之矩矢的矢量积和解析表达式第13页/共61页力力 对坐标原点对坐标原点O 的矩为:的矩为:x,y,为力作用点,为力作用点 A 的坐标的坐标 、为力在为力在 x,和,和 y 轴上的投影轴上的投影xyFxFyOABxy第14页/共61页 力对点之矩的矢量运算力对点之矩的矢量运算=FFxFyFzr由高等数学知:由

6、高等数学知:第15页/共61页前已述及:前已述及:由此可得:由此可得:=FxFyFz第16页/共61页力矩的单位:力矩的单位:或或力对点之矩矢的性质:力对点之矩矢的性质:a)当力沿其作用线移动时,当力沿其作用线移动时,保持不变。保持不变。b)若使若使 ,则:,则:或:或:F=0,(无力作用),(无力作用)或:或:h=0,(力通过矩心),(力通过矩心)c)互为平衡的两个力对同一点的矩的和互为平衡的两个力对同一点的矩的和=0OhABMo(F)O:矩心:矩心 h:力臂:力臂d)作用于刚体上的二力对刚体产生的绕一点的转动效应,作用于刚体上的二力对刚体产生的绕一点的转动效应,可以以该点的一个矩矢来度量,

7、这个矩矢等于二力分可以以该点的一个矩矢来度量,这个矩矢等于二力分别对该点之矩矢的矢量和。别对该点之矩矢的矢量和。第17页/共61页合力矩定理合力矩定理定理叙述:定理叙述: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对平面内任一点的矩等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对平面内任一点的矩等于各分力对同一点力矩的代数和于各分力对同一点力矩的代数和定理证明:定理证明:AO若若 n 个力汇交于个力汇交于A点,则其合力为:点,则其合力为:用用 同时矢积上式两端同时矢积上式两端得到:得到:第18页/共61页定理的应用:定理的应用:应用应用1:当合力对某点的矩较难计算时,常可先将该力分解当合力对某点的矩较难计算时,常可先将该力分解(通常为正交分解)

8、,然后用合力矩定理计算其力矩。(通常为正交分解),然后用合力矩定理计算其力矩。应用应用2:当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时,其合力为零,所以当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时,其合力为零,所以该该汇交力系对任意点汇交力系对任意点O O的力矩等于零的力矩等于零从而,当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时,可采用上面的力矩从而,当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时,可采用上面的力矩方程代替平面汇交力系的投影方程方程代替平面汇交力系的投影方程由于平面汇交力系只有两个独立平衡投影的方程,由于平面汇交力系只有两个独立平衡投影的方程,所以只有两个独立的平衡力矩的方程。所以只有两个独立的平衡力矩的方程。注意:注意:第19页/共61页求求:解解:按合力矩定理按合力矩定

9、理已知:F F=1400N,=1400N,直接按定义算例算例第20页/共61页求:求:解:解:由合力矩定理由合力矩定理得得已知:q,l;合力及合力作用线位置。取微元如图第21页/共61页3力偶的等效条件和性质力偶的等效条件和性质 如果两个力偶的力偶矩矢相等如果两个力偶的力偶矩矢相等(大小(大小相等、转向相同)相等、转向相同),则两力偶彼此等效。,则两力偶彼此等效。力偶的等效条件力偶的等效条件第22页/共61页同平面内力偶的等效定理的证明:同平面内力偶的等效定理的证明:设两力偶设两力偶(F F,F F/)和和(F F0 0,F F0 0/),力偶矩相等,要求,力偶矩相等,要求证明它们等效。证明它

10、们等效。已知:已知:将将 分解,分解,将将 分解,分解,将力将力 和和 移到移到 A A、B B点点AB第23页/共61页同平面内力偶的等效定理的证明:同平面内力偶的等效定理的证明:去除去除 和和 ,和,和 构成一个新的力偶构成一个新的力偶CDAB第24页/共61页ABCD 必有必有可见力偶可见力偶 和和 等效等效由于由于 和和 等效等效 证得证得 和和 等效。等效。同平面内力偶的等效定理的证明:同平面内力偶的等效定理的证明:由于力偶由于力偶 和和 有相同的力臂有相同的力臂d 和和相同的力偶矩。相同的力偶矩。第25页/共61页力力 偶偶 的的 性性 质质性质一:性质一:力偶无合力,即主矢力偶无

11、合力,即主矢FR=0;力偶不能与一个力等效,因此力偶不能与一个力等效,因此不能与一个力平衡,力偶只能不能与一个力平衡,力偶只能用力偶来平衡。用力偶来平衡。性质二:性质二:力偶对其作用面内任一点的力矩力偶对其作用面内任一点的力矩都等于其力偶矩本身的大小。都等于其力偶矩本身的大小。第26页/共61页性质三性质三性质三性质三:只要保持力偶矩大小不变,力偶可在作只要保持力偶矩大小不变,力偶可在作只要保持力偶矩大小不变,力偶可在作只要保持力偶矩大小不变,力偶可在作用面内任意移动,或移到另一平行平面,其对刚用面内任意移动,或移到另一平行平面,其对刚用面内任意移动,或移到另一平行平面,其对刚用面内任意移动,

12、或移到另一平行平面,其对刚体的作用效果不变。体的作用效果不变。体的作用效果不变。体的作用效果不变。FF FF 第27页/共61页性质三:性质三:性质三:性质三:保持力偶转向和力偶矩大小不变,分保持力偶转向和力偶矩大小不变,分保持力偶转向和力偶矩大小不变,分保持力偶转向和力偶矩大小不变,分别改变力和力偶臂大小,其作用效果不变。别改变力和力偶臂大小,其作用效果不变。别改变力和力偶臂大小,其作用效果不变。别改变力和力偶臂大小,其作用效果不变。FF F/2F/2第28页/共61页 平平 面面 力力 偶偶 的的 特特 点点特点一:特点一:力偶只能用力偶来平衡;力偶只能用力偶来平衡;特点二:特点二:力偶对

13、刚体的转动效应,只与力力偶对刚体的转动效应,只与力偶矩的大小和正负有关。偶矩的大小和正负有关。第29页/共61页结论:结论:力偶矩是力偶作用的唯一量度。力偶矩是力偶作用的唯一量度。力偶的表示方法:力偶的表示方法:=第30页/共61页4.力偶系的平衡条件力偶系的平衡条件由于力偶系的合成结果是一个合力偶矩,由于力偶系的合成结果是一个合力偶矩,力偶系平衡充要条件为:合力偶矩等于零力偶系平衡充要条件为:合力偶矩等于零上式的投影方程为:上式的投影方程为:力偶系有三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可以求力偶系有三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可以求解三个未知量。解三个未知量。第31页/共61页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条件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条

14、件充要条件:即:所有各力偶矩的代数和等于零。即:所有各力偶矩的代数和等于零。这个平衡方程质能求解一个未知量。这个平衡方程质能求解一个未知量。第32页/共61页根据力偶理论,一个力偶与一个力是不可能平衡的,根据力偶理论,一个力偶与一个力是不可能平衡的,图示圆盘图示圆盘 O 为何能在力偶为何能在力偶 M 和和力力 P 的作用下保持平衡的作用下保持平衡?平衡条件是什么平衡条件是什么?圆盘的半径为圆盘的半径为 r。OrP5 算例算例第33页/共61页PO图示圆盘图示圆盘 O 为何能在力偶为何能在力偶 M 和和力力 P 的作用下保持平衡的作用下保持平衡?圆盘的中心圆盘的中心 O 处作用有一个处作用有一个

15、垂直方向约束力,该力与力垂直方向约束力,该力与力 P 组成组成一个力偶,一个力偶,该力偶与力偶该力偶与力偶 M 保持保持平衡。平衡。圆盘的平衡条件为:圆盘的平衡条件为:OrP第34页/共61页求:求:光滑螺柱光滑螺柱AB所受水平力。所受水平力。已知:解得解得解:由力偶只能由力偶平衡的性解:由力偶只能由力偶平衡的性质,其受力图为:质,其受力图为:第35页/共61页已知已知求:系统平衡时的求:系统平衡时的以及铰链以及铰链 O、B 处的处的约束力约束力ABrO第36页/共61页ABrOABAOr1、对圆轮、对圆轮O2、对于杆、对于杆AB解得:解得:第37页/共61页求图示刚架支座求图示刚架支座A、B

16、的约束反力。的约束反力。ABCMaaa解:AC为二力杆,受力如图。为二力杆,受力如图。因为力偶只能用力偶来平衡,因为力偶只能用力偶来平衡,所以所以BC杆受力图如下杆受力图如下:()()BCMFBFAFCCA对对BC杆杆第38页/共61页不计自重的杆AB与DC在C处为光滑接触,它们分别受力偶矩为m1与m2的力偶作用,转向如图.问m1与m2的比值为多大,结构才能平衡?60o60oABCDm1m2第39页/共61页解:取杆AB为研究对象画受力图。杆杆A B只只受力偶的作用而平衡且受力偶的作用而平衡且C处为光滑处为光滑面约束。则面约束。则A处约束反力的方位可定。处约束反力的方位可定。FC Mi=0FA

17、=FC=FAC=aa F-m1=0m1=a F (1)60o60oABCDm1m2FA第40页/共61页取杆CD为研究对象。因C点约束方位已定,则D点约束反力方位亦可确定。画受力图。60o60oDm2BCAFDF CFD=FC=FCD=a Mi=0-0.5aF+m2=0m2=0.5 aF (2)联立(1)(2)两式得:第41页/共61页力偶系力偶系力偶系力偶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力偶组成的特殊力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力偶组成的特殊力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力偶组成的特殊力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力偶组成的特殊力系y6.6.空间力偶系空间力偶系第42页/共61页空间力偶系合成结果仍空间力偶系合成结果仍然是一个力偶

18、,其力偶然是一个力偶,其力偶矩矢量等于原力偶系中矩矢量等于原力偶系中所有力偶矩矢量之和。所有力偶矩矢量之和。即:即:M空间力偶系合成空间力偶系合成第43页/共61页上式的解析表达式为上式的解析表达式为 合力偶矢在合力偶矢在x x、y y、z z轴上的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投影等于各分力偶矢在相应力偶矢在相应轴上投影的代轴上投影的代数和。数和。第44页/共61页 计算出合力偶矩矢在计算出合力偶矩矢在x、y、z轴上的投轴上的投影后,即可按照下述公式算得合力偶矩矢影后,即可按照下述公式算得合力偶矩矢的大小和方向。的大小和方向。第45页/共61页7.7.力对轴之矩力对轴之矩力对轴之矩概念力对轴之矩概念力对

19、坐标轴之矩力对坐标轴之矩力对轴之矩与力对点之矩的关系力对轴之矩与力对点之矩的关系算例算例第46页/共61页Mz(F)=Fxyd =2(OAB)将力向垂直于该轴的平面投影将力向垂直于该轴的平面投影 ,力对轴的矩力对轴的矩等于力的投影等于力的投影与投影与投影至轴的垂直距离的乘积。至轴的垂直距离的乘积。力力F F对对z z轴的矩等于该力在通轴的矩等于该力在通过过O O点垂直于点垂直于z z轴的平面上的轴的平面上的分量分量 对于对于O O点的矩点的矩。力对轴之矩概念力对轴之矩概念 第47页/共61页力对坐标轴之矩力对坐标轴之矩 将力向三个坐标轴方将力向三个坐标轴方向分解向分解,分别求三个分力对分别求三

20、个分力对轴之矩,然后将三个分力轴之矩,然后将三个分力对轴之矩的代数值相加。对轴之矩的代数值相加。第48页/共61页空间力对轴的矩等于零的条件空间力对轴的矩等于零的条件1、力通过轴线、力通过轴线2、力与轴线平行、力与轴线平行FzFxFyF第49页/共61页力对轴之矩与力对力对轴之矩与力对点之点之矩的关系矩的关系结论结论:力对点之矩的矢量在某一轴上的投影力对点之矩的矢量在某一轴上的投影,等于该力对该轴之矩等于该力对该轴之矩 。C即:即:第50页/共61页所以,可得所以,可得由右图可见:由右图可见:结论的说明:结论的说明:C第51页/共61页力F作用在边长为a的立方体上如图所示。求力F对各轴之矩。o

21、ABCBCAOF算例算例第52页/共61页解:oABCBCAOF力力F的作用线与的作用线与AO,AO,BC平行平行,与与BC重合。重合。MAO(F)=MAO(F)=MBC(F)=MBC(F)=0第53页/共61页力F的作用线与AB,oABCBCAOFCO,BB和和CC相交。相交。MAB(F)=MCO(F)=MBB(F)=MCC(F)=0第54页/共61页求力F对AA、OO、AA 和OO轴之矩。MAA(F)=MOO(F)=a FMAA(F)=MOO(F)=-a FoABCBCAOF第55页/共61页求力F对AB、OC、BA和CO轴之矩。MAB(F)=-a FMBA(F)=a FoACCAOBFB

22、MOC(F)=-a FMCO(F)=a F第56页/共61页设曲杆OABD位于同一平面内,且OA垂直于AB,AB垂直于BD,如图所示。在曲杆D点上作用一力P,其大小为 p=2kN。力P位于垂直于BD的平面内,且于竖直线成夹角 =30o。求力P分别对图示直角坐标轴的矩。xzyoABD3cm4cm5cm P第57页/共61页PxzyoABD3cm4cm5cm 解:(1)根据力对轴的矩的定义计算M1oPyzd1作和x轴垂直的平面M1。找出交点找出交点O。确定力确定力P在平面在平面M1内的分力内的分力Pyz=1.732 kN 在平面在平面M1内确定内确定力力Pyz到矩心到矩心O的距的距离即力臂离即力臂

23、d1=8cm 计算力计算力Pyz对点对点A的矩亦即力的矩亦即力P对对x轴的矩轴的矩Mx(P)=Mo(Pyz)=-Pyz d1=-13.86 kNcm 第58页/共61页作和y轴垂直的平面M2。PxzyoABD3cm4cm5cm 确定力P在平面M2内的分力Pxz=P=2kN。在平面在平面M2内确定内确定力力Pxz到矩心到矩心O的距的距离即力臂离即力臂d2=3.464cm计算力计算力Pxz对点对点A的矩亦即力的矩亦即力P对对y轴的矩轴的矩My(P)=Mo(Pxz)=-Pxz d2=-6.928 kNcm M2Pd2亦可用合力矩定理计算亦可用合力矩定理计算:My(P)=Mo(Pz)=-Pz d=-6.928 kNcm 找出交点找出交点O。o第59页/共61页PxzyoABD3cm4cm5cm 作和z轴垂直的平面M3。o找出交点找出交点O。确定力P在平面M3内的分力Pxy=1kN。在平面在平面M3内确定内确定力力P到矩心到矩心O的距的距离即力臂离即力臂d3=8cm计算力计算力Pxy对点对点O的矩亦即力的矩亦即力P对对z轴的矩轴的矩Mz(P)=Mo(Pxy)=-Pxy d2=-8 kNcm PxyM3d3第60页/共61页感谢您的观看!第61页/共6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