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上课课件.ppt





《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上课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上课课件.ppt(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上课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21页早梅早梅齐己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注:注:齐己:唐末著名诗僧。早年曾热心于功名仕进。然而科举失利,不为他人所赏齐己:唐末著名诗僧。早年曾热心于功名仕进。然而科举失利,不为他人所赏识。识。望春台:既指观赏春景的高台,又喻指京城。望春台:既指观赏春景的高台,又喻指京城。(1)(1)诗的题目为诗的题目为早梅早梅,但诗句内容未见,但诗句内容未见“早早”字。请字。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
2、分析整首诗是如何围绕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整首诗是如何围绕“早早”字落笔的。字落笔的。(4(4分分)(2)(2)末联两句意味深长,表达了诗人什么心志末联两句意味深长,表达了诗人什么心志?(3?(3分分)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21页答案:(答案:(4 4分)通观全篇,分)通观全篇,首联首联“孤根独暖孤根独暖”是写是写“早早”;颔联颔联“一枝独开一枝独开”是是“早早”;颈联颈联禽鸟惊奇窥视,亦是因禽鸟惊奇窥视,亦是因为梅开之为梅开之“早早”;末联末联祷祝明春先发,仍然是祷祝明春先发,仍然是“早早”。全诗。全诗首尾一贯,处处扣题,围绕首尾一贯,处处扣题,围绕“早早”落笔。落笔。答案:(答案:(3 3分
3、)分)双关双关(托物言志)托物言志),祝愿梅花明年应时,祝愿梅花明年应时而发,在望春台上独占鳌头,写出满怀希望的心境,借咏而发,在望春台上独占鳌头,写出满怀希望的心境,借咏梅花传递出自己梅花传递出自己不甘寂寞,意欲大展宏图,有所建树,不甘寂寞,意欲大展宏图,有所建树,满怀期待的心志满怀期待的心志。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21页如何规范答题如何规范答题(例)早早梅梅张张渭渭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步骤步骤1 1:本诗展现了早梅虽:本诗展
4、现了早梅虽生存环境恶劣但耐寒、高洁生存环境恶劣但耐寒、高洁脱俗的形象脱俗的形象。步骤步骤2 2:“寒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冰清玉洁之质。步骤步骤3 3:作者:作者以梅自喻以梅自喻,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展示了一个,展示了一个孤寂傲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21页 咏物诗的特点: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
5、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托物言志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常用比喻比喻、象征象征、拟人拟人、对比对比等表现手法。等表现手法。赏析时要重点把握赏析时要重点把握:写的什么物写的什么物 ,有什么特征。,有什么特征。寄托什么志寄托什么志 ,寓含什么理。寓含什么理。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21页小松小松杜荀鹤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直待凌云始道高。(注:(注: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青时就才华毕露,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
6、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但由于“帝里无相识帝里无相识”,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一生潦倒。)分析诗中小松形象,说说它分析诗中小松形象,说说它寄寓了诗人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志怎样的情志?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21页本诗描写了小松哪些特点?本诗描写了小松哪些特点?环境特点:生长于深草、环境特点:生长于深草、蓬蒿中蓬蒿中自身特点:挺拔高耸,有凌云之志自身特点:挺拔高耸,有凌云之志自小自小刺头刺头深草深草里里而今渐觉而今渐觉出蓬蒿出蓬蒿自身特点:自身特点:“刺头刺头”即即“指松树苗长满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有硬松针,又直有硬”寓旺盛的生命力。寓旺盛的生命力。现在学习的是
7、第7页,共21页小松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志?小松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志?诗人自身微寒,才华出众,却报国无诗人自身微寒,才华出众,却报国无门,一生潦倒。埋没于深草里的门,一生潦倒。埋没于深草里的“小小松松”,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这首诗以小松喻人这首诗以小松喻人,刻画刻画“小松小松”形象,借形象,借以以象征出身低微的士人不甘埋没,坚强不屈的象征出身低微的士人不甘埋没,坚强不屈的精神精神,同时也,同时也批评批评“时人时人”的以身取人,目光的以身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短浅,趋炎附势。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21页二、如何鉴赏事物类形象(咏物诗)?二、如何鉴赏事物类形象(咏物诗)?
8、1、提问方式、提问方式某联描写了某物的某联描写了某物的什么形象什么形象?有?有何作用何作用?某物象有什么某物象有什么特征特征?某物象某物象象征什么象征什么?某物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某物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感情(或何种情怀)(或何种情怀)?简析简析某句中的物象。某句中的物象。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21页A、提炼所写物象描写、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特征的词语,的词语,明确物象的特征明确物象的特征。一。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如:耐寒、清高)即可。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如:耐寒、清高)即可。B、挖掘物象、挖掘物象内在内在的的品格、精神,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契合点”(物与人一体)。(
9、物与人一体)。C、分析诗人写这一分析诗人写这一“物物”的的原因原因(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言之志。)D、体会诗人体会诗人手法手法的高妙。的高妙。(1)从整体构思看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常用常用比喻、象征、拟比喻、象征、拟人、对比人、对比。(2)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侧面烘托烘托的手法。的手法。2、分析思路:、分析思路: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21页例例1:(:(2013深圳一模)深圳一模)马马诗诗唐唐李贺李贺此马非凡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歌 鉴赏 事物 形象 上课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