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化学第六章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化学第六章酶.ppt(5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食品化学第六章酶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50页n一、概述一、概述n1、概念、概念大分子大分子(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核酸)的合成和分解小分子小分子(氨基酸、糖、脂肪和维生素)的合成和分解。在生物体内,酶控制有的是有害的有的是有害的,例如番茄中的果胶酶在番茄酱加工中能催化果胶物质的降解而使番茄酱产品的粘度下降。食品加工中的原料部分含有种类繁多的内源内源酶酶有的对食品加工是有益的有的对食品加工是有益的;例如牛乳中的蛋白酶,在奶酪成熟过程中能催化酪蛋白水解而赋予奶酪以特殊风味 酶是由生物活细胞所产生的,具有高效的催化活性和高酶是由生物活细胞所产生的,具有高效的催化活性和高度特异性(专一性)的蛋白质
2、。度特异性(专一性)的蛋白质。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50页例如使用淀粉酶和葡萄糖异构酶生产高果糖浆在牛乳中加入乳糖酶,将乳糖转化成葡萄糖和半乳糖,制备适合于有乳糖缺乏症的人群饮用的牛乳。在食品加工和保藏过程中还使用不同的外源酶外源酶,用以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因此,酶对食品工业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如何有效地使用和控制外源酶和内源酶,需要我们掌握酶的基本知识,包括酶的本质,酶是怎样作用于底物和如何控制酶的作用等。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50页n一、概述一、概述2、酶在食品原料中的分布、酶在食品原料中的分布1、概念、概念食品加工中常用破坏动植物细胞的方法使酶释放出来以产生作用,或使酶失活以中断它的
3、方法来控制加工过程与改善品质,例如,细胞破碎时多酚氧化酶被释放,使氧气与多酚化合物作用产生酶促褐变,即能生成红茶所需宜的色素。但有些变化对于水果和蔬菜(如香蕉和土豆)来说则是非需宜的变化,会引起产品品质的下降。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50页部 位酶细胞核DNA依赖性RNA聚合酶,多聚腺嘌呤合成酶线粒体琥珀酸盐脱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谷氨酸盐脱氢酶,苹果酸盐脱氢酶,-酮戊二酸盐脱氢盐,丙酮酸盐脱羧酶溶酶体组织蛋白酶A、B、C、D、E,胶原酶,酸性核糖核酸酶,酸性磷酸酶,乳糖酶,唾液酸酶,溶解酵素,甘油三酯脂肪酶过氧化物体过氧化氢酶,尿酸盐过氧化酶,D-氨基酸氧化酶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葡萄糖-6-磷
4、酸酶,核苷二磷酸化酶,核苷磷酸化酶可溶性酶乳酸脱氢酶,磷酸果糖激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转酮醇酶胰腺酶原颗粒胰凝乳蛋白酶源,脂肪酶,淀粉酶,核糖核酸酶动物细胞中不同部位所含的酶动物细胞中不同部位所含的酶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50页二、酶的化学本质与分类二、酶的化学本质与分类 酶(enzyme)是由活生命机体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催化活性的蛋白质,只要不是处于变性状态,无论是在细胞内还是在细胞外,酶都可发挥其催化作用。从上述可知,酶是生物大分子,有许多实验证明,酶在催化反应中并不是整个酶分子在起作用,起作用的只是其中的某一部分,如,溶菌酶肽链的第一至三十四个氨基酸残基切除后,其催化活性
5、并不受影响,这说明了酶催化底物发生反应时,确实只有酶的某一特定部位在起作用。因此,把酶分子中能与底物直接起作用的特殊部分,称为酶的活性中心酶的活性中心。与反应底物结合的称结合基团结合基团,一般由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促进底物发生化学变化的称催化基团催化基团,一般由2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根据与它们与底物作用时的功能分为两类:酶的本质酶的本质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50页二、酶的化学本质与分类二、酶的化学本质与分类酶的催化特性酶的催化特性具有很高的催化效率,但酶本身在反应前后并无变化。酶与一般催化剂一样,用量少,催化效率高;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酶对一个正向反应和其逆向反应速度的影响是相同的
6、,即反应的平衡常数在有酶和无酶的情况下是相同的,酶的作用仅是缩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降低反应的活化能。酶作为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因为酶与底物结合形成复合物后改变了反应历程,而在新的反应历程中过渡态所需要的自由能低于非酶反应的能量,增加反应中活化分子数,促进了由底物到产物的转变,从而加快了反应速度。酶与一般催化剂相比,具有下面几个共性共性: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50页二、酶的化学本质与分类二、酶的化学本质与分类酶的催化特性酶的催化特性(1)专一性(specificity)酶与化学催化剂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酶具有专一性,即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学反应或一类相似的化学反应,酶对底物有严格的选择
7、。根据专一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以下4种类型。键专一性(键专一性(bond specificity)这种酶只要求底物分子上有合适的化学键就可以起催化作用,而对键两端的基团结构要求不严。基团专一性(基团专一性(group specificity)有些酶除了要求有合适的化学键外,而且对作用键两端的基团也具有不同专一性要求。如胰蛋白酶仅对精氨酸或赖氨酸的的羧基形成的肽键起作用。绝对专一性(绝对专一性(absolute specificity)这类酶只能对一种底物起催化作用,如脲酶,它只能作用于底物尿素。大多数酶属于这一类。立体化学专一性(立体化学专一性(stereochemical specificity
8、)很多酶只对某种特殊的旋光或立体异构物起催化作用,而对其对映体则完全没有作用。如D-氨基酸氧化酶与dl-氨基酸作用时,只有一半的底物(D型)被分解,因此,可以此法来分离消旋化合物。利用酶的专一性还能进行食品分析。酶的专一性在食品加工上极为重要。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50页二、酶的化学本质与分类二、酶的化学本质与分类酶的催化特性酶的催化特性(1)专一性(专一性(specificity)酶与化学催化剂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酶具有专一性,即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学反应或一类相似的化学反应,酶对底物有严格的选择。根据专一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以下4种类型。(2)活性容易丧失活性容易丧失 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大多数酶
9、的本质是蛋白质。由蛋白质的性质所决定,酶的作用条件一般应在温和的条件下,如中性pH、常温和常压下进行。强酸、强碱或高温等条件都能使酶的活性部分或全部丧失。(3)酶的催化活性是可调控的酶的催化活性是可调控的 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它的活性受到严格的调控。调控的方式的许多种,包括反馈抑制、别构调节、共价修饰调节、激活剂和抑制剂的作用。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50页酶催化专一性的两种学说酶催化专一性的两种学说二、酶的化学本质与分类二、酶的化学本质与分类酶为什么具有很高的催化效率呢?酶为什么具有很高的催化效率呢?一般认为是酶降低了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所谓活化能,就是指一般分子成为能参加化学反应的活化分子所
10、需的能量。然而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并不是所有的底物分子都能参加反应的,因为它们并不一定都是活化分子。活化分子是指那些具备足够能量能够参加化学反应的分子。要使化学反应迅速进行,就要想办法增加活化分子。一是外加能量一是外加能量,对进行中的反应加热或光照,增加底物分子的能量,从而达到增加活化分子的目的;第二是降低活化能第二是降低活化能,使本来不具活化水平的分子成为活化分子,从而增加了反应的活化分子数目。增加活化分子的途径有两条: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50页 酶降低活化能的原因是酶参加了反应而形成了酶酶降低活化能的原因是酶参加了反应而形成了酶-底物复合物底物复合物(enzyme-substrate co
11、mplex)。)。这个中间产物不但容易生成(也就是只要较少的活化能就可生成),而且容易分解出产物,释放出原来的酶,这样就把原来一步反应变成了两步反应。由于活化能降低,所以活化分子大大增加,反应速度因此迅速提高。如,以E表示酶,S表示底物,ES表示中间产物,P表示反应终产物,其反应过程可表示如下:酶催化专一性的两种学说酶催化专一性的两种学说二、酶的化学本质与分类二、酶的化学本质与分类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50页锁和钥匙学说(锁和钥匙学说(lock-and-key model theory)酶催化专一性的两种学说酶催化专一性的两种学说二、酶的化学本质与分类二、酶的化学本质与分类 已经提出了两种模
12、型解释酶如何结合它的底物。1984年Emil Fischer提出锁和钥匙模型(lock-and-key model)。该模型认为,底物的形状和酶的活性部位被认为是彼此相适合,像钥匙插入锁孔中认为两种形状是刚性的(rigid)和固定的(fixed),当正确组合在一起时,正好互相补充。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50页酶催化专一性的两种学说酶催化专一性的两种学说二、酶的化学本质与分类二、酶的化学本质与分类诱导契合学说(诱导契合学说(induced-fit theory)但后来许多化学家发现,许多酶的催化反应并不符合经典的锁和钥匙模型。1958年Daniel E.Koshland Jr.提出了诱导契合模
13、型(induced-fit model),底物的结合在酶的活性部位诱导出构象的变化。该模型的要点是:当底物与酶的活性部位结合,酶蛋白的几何形状有相当大的改变;催化基团的精确定向对于底物转变成产物是必需的;底物诱导酶蛋白几何形状的改变使得催化基团能精确地定向结合到酶的活性部位上去。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50页二、酶的化学本质与分类二、酶的化学本质与分类酶的命名与分类酶的命名与分类习惯命名法 多年来普遍使用的酶的习惯名称是根据以下三种原则来命名的:一是根据酶作用的性质,例如水解酶、氧化酶、转移酶等;二是根据作用的底物并兼顾作用的性质,例如淀粉酶、脂肪酶和蛋白酶等;三是结合以上两种情况并根据酶的来
14、源而命名,例如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习惯命名法一般采用底物加反应类型而命名,如蛋白水解酶、乳酸脱氢酶、磷酸己糖异构酶等。对水解酶类,只要底物名称即可,如蔗糖酶、胆碱酯酶、蛋白酶等。有时在底物名称前冠以酶的来源,如血清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唾液淀粉酶等。习惯命名法简单,应用历史长,但缺乏系统性,有时出现一酶数名或一名数酶的现象。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50页二、酶的化学本质与分类二、酶的化学本质与分类酶的命名与分类酶的命名与分类主要根据催化反应的类型将酶分成6大类:氧化还原酶类(氧化还原酶类(oxidoreductases)指催化底物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酶类。例如,乳酸脱氢酶、琥珀酸脱氢酶、细胞色素
15、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转移酶类(转移酶类(transferases)指催化底物之间进行某些基团的转移或交换的酶类。如转甲基酶、转氨酸、己糖激酶、磷酸化酶等。水解酶类(水解酶类(hydrolases)指催化底物发生水解反应的酶类。例如、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磷酸酶等。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50页二、酶的化学本质与分类二、酶的化学本质与分类酶的命名与分类酶的命名与分类主要根据催化反应的类型将酶分成6大类:裂解酶类(裂解酶类(lyases)指催化一个底物分解为两个化合物,催化C-C、C-O、C-N的裂解或消去某一小的原子团形成双键,或加入某原子团而消去双键的反应。例如,半乳糖醛酸裂解酶、天冬氨酸
16、酶等。异构酶类(异构酶类(isomerases)指催化各种同分异构体之间相互转化的酶类。例如,磷酸丙糖异构酶、消旋酶等。连接酶类(连接酶类(ligases)指催化两分子底物合成为一分子化合物,同时还必须偶联有ATP的磷酸键断裂的酶类。例如,谷氨酰胺合成酶、氨基酸-tRNA连接酶等。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50页二、酶的化学本质与分类二、酶的化学本质与分类酶的命名与分类酶的命名与分类系统命名法 鉴于新酶的不断发现和过去文献中对酶命名的混乱,国际酶学委员会规定了一套系统的命名法,使一种酶只有一种名称。系统命名法以4个阿拉伯数字来代表一种酶。例如-淀粉酶(习惯命名)的系统命名为-l,4-葡萄糖-4葡
17、萄糖水解酶,标示为:EC 3.2.1.1。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50页二、酶的化学本质与分类二、酶的化学本质与分类酶的命名与分类酶的命名与分类EC代表国际酶学委员会,其中的第一个数字第一个数字分别代表酶的大类,以1,2,3,4,5,6来分别代表,1为氧化还原酶类,3为水解酶类,其余类推。(见酶的分类)。第二个数字第二个数字为酶的亚类,酶的每一大类下有若干个亚类:如在氧化还原酶中的亚类按供电子体的基团分类,如以CH-OH为电子供体标为1,醛基为电子供体标为2,余类推;转移酶中以转移的基团为亚类;水解酶中以水解键连接的形式为亚类;裂解酶中以裂解键的形式为亚类;亚类一般较多,达数十个。现在学习的是
18、第18页,共50页标示中的第三个数字第三个数字是属酶的次亚类,是在亚类的基础上再细分的类型,该次亚类中,氧化还原酶按电子受体基团分类,如都以CH-OH为电子供体的反应,可以有不同的电子受体,如以NAD+或NADP+为受体标为1,余类推;转移酶的次亚类也按接受基团分类,如以-OH接受转移基团,该次亚类标为1。总之,酶的系统名称中前三个数字表示酶作用的方式。第四个数字第四个数字则表示对相同作用的酶的流水编号。二、酶的化学本质与分类二、酶的化学本质与分类酶的命名与分类酶的命名与分类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50页 从酶的组成来看,有些酶仅由蛋白质或核糖核酸组成,这种酶称为单成分酶。而有些酶除了蛋白质或
19、核糖核酸以外,还需要有其他非生物大分子成分,这种酶称为双成分酶。蛋白类酶中的纯蛋白质部分称为酶蛋白。核酸类酶中的核糖核酸部分称为酶RNA。其他非生物大分子部分称为酶的辅助因子。即:酶的非蛋白质组分称为酶的辅助因子。二、酶的化学本质与分类二、酶的化学本质与分类酶的辅助因子酶的辅助因子 双成分酶需要有辅助因子存在才具有催化功能。单纯的酶蛋白或酶RNA不呈现酶活力,单纯的辅助因子也不呈现酶活力,只有两者结合在一起形成全酶(holoenzyme)才能显示出酶活力。全酶=酶蛋白(或酶RNA)+辅助因子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50页二、酶的化学本质与分类二、酶的化学本质与分类酶的辅助因子酶的辅助因子无机辅
20、助因子主要是指各种金属离子,尤其是各种二价金属离子。(1)镁离子 镁离子是多种酶的辅助因子,在酶的催化中起重要作用。例如,各种激酶、柠檬酸裂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各种自我剪接的核酸类酶等都需要镁离子作为辅助因子。(2)锌离子 锌离子是各种金属蛋白酶,如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等的辅助因子,也是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碳酸酐酶、羧肽酶、醇脱氢酶、胶原酶等的辅助因子。(3)铁离子 铁离子与卟啉环结合成铁卟啉,是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色氨酸双加氧酶、细胞色素B等的辅助因子。铁离子也是铁-超氧化物歧化酶(Fe-SOD)、固氮酶、黄嘌呤氧化酶、琥珀
21、酸脱氢酶、脯氨酸羧化酶的辅助因子。(4)铜离子 铜离子是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细胞色素氧化酶、赖氨酸氧化酶、酪氨酸酶等的辅助因子。(5)锰离子 锰离子是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丙酮酸羧化酶、精氨酸酶等的辅助因子。(6)钙离子 钙离子是-淀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等的辅助因子。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50页二、酶的化学本质与分类二、酶的化学本质与分类酶的辅助因子酶的辅助因子有机辅助因子是指双成分酶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在酶催化过程中起着传递电子、原子或基团的作用。(1)烟酰胺核苷酸(NAD+和NADP+)烟酰胺是B族维生素的一员,烟酰胺核苷酸是
22、许多脱氢酶的辅助因子,如乳酸脱氢酶、醇脱氢酶、谷氨酸脱氢酶、异柠檬酸脱氢酶等。(2)黄素核苷酸(FMN和 FAD)黄素核苷酸为维生素B2(核黄素)的衍生物,是各种黄素酶(氨基酸氧化酶、琥珀酸脱氢酶等)的辅助因子,主要有黄素单核苷酸(FMN)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在酶的催化过程中,FMN和FAD的主要作用是传递氢。其氧化还原体系主要体现在异咯嗪基团的第1位和第10位N原子的加氢和脱氧。(3)铁卟啉 铁卟啉是一些氧化酶,如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等的辅助因子。它通过共价键与酶蛋白牢固结合。(4)硫辛酸(6,8-二硫辛酸)硫辛酸全称为6,8-二硫辛酸。它在氧化还原酶的催化作用过程中,通过氧化
23、型和还原型的互相转变,起传递氢的作用。此外,硫辛酸在酮酸的氧化脱羧反应中,也作为辅酶起酰基传递作用。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50页 在酶学和酶工程的生产和研究中,经常需要进行酶活力的测定,以确定酶量的多少以及变化情况。酶活力测定是在一定条件下测定酶所催化的反应速度。在外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反应速度越大,意味着酶的活力越高。二、酶的化学本质与分类二、酶的化学本质与分类酶的纯化与活力测定酶的纯化与活力测定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50页二、酶的化学本质与分类二、酶的化学本质与分类酶的纯化与活力测定酶的纯化与活力测定酶活力测定的方法酶活力测定的方法 酶活力测定的方法很多,如化学测定法、光学测定法、气体
24、测定法等。酶活力测定均包括两个阶段:首先是在一定条件下,酶与底物反应一段时间,然后再测定反应体系中底物或产物的变化量。一般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根据酶催化的专一性,选择适宜的底物,并配制成一定浓度的底物溶液。所用的底物必须均匀一致,达到酶催化反应所要求的纯度。(2)根据酶的动力学性质,确定酶催化反应的pH值、温度、底物浓度、激活剂浓度等反应条件,底物浓度应该大于5Km(Km见本章7.3.1.1)(3)在一定条件下,将一定量的酶液和底物溶液混合均匀,适时记录反应开始的时间。(4)反应到一定的时间,取出适量的反应液,运用各种检测技术,测定产物的生成量或底物的减少量。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50页
25、二、酶的化学本质与分类二、酶的化学本质与分类酶的纯化与活力测定酶的纯化与活力测定酶的活力单位酶的活力单位 酶活力的高低,是以酶活力的单位数来表示。(1)国际单位 1961年国际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合会规定:在特定条件下(温度可采用25或其他选用的温度,pH值等条件均采用最适条件),每1min催化1mol的底物转化为产物的酶量定义为1个酶活力单位。(2)比活力 是酶纯度的一个指标,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每mg蛋白或RNA所具有的酶活力单位数。即:酶比活力酶活力(单位)mg(蛋白或RNA)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50页二、酶的化学本质与分类二、酶的化学本质与分类酶的纯化与活力测定酶的纯化与活力测定
26、(3)酶的转换数与催化周期 酶的转换数Kcat是指每个酶分子每分钟催化底物转化的分子数,即是每摩尔酶每分钟催化底物转变为产物的摩尔数,是酶的一个指标。一般酶的转换数在103 min-1。转换数的倒数称为酶的催化周期。催化周期是指酶进行一次催化所需的时间,单位为毫秒(ms)或微秒(s)。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50页二、酶的化学本质与分类二、酶的化学本质与分类酶的纯化与活力测定酶的纯化与活力测定 在酶纯化中采用的分离技术包括:使用高浓度盐或有机溶剂的选择性沉淀技术,根据分子大小(凝胶过滤层析)、电荷密度(离子交换层析)和酶对一个特定的化合物或基团的亲和力(亲和层析)所设计的层析技术以及膜分离技术
27、。并非所有这些技术都适合于在工业化规模上应用。但由于经济上的原因总是尽可能地避免将酶“纯化”,因为从微生物和其他来源得到的粗酶提取物中含有许多不同的酶,将它们完全分离是非常困难和代价昂贵的。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酶究竟要达到怎样的纯度主要取决于这样的考虑:一种酶制剂是否含有其他的酶或组分。一种食品级酶制剂必须符合食品法规,但不要求是纯酶,它可以含有其他的杂酶,当然还含有各种非酶的组分。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50页三、酶催化反应动力学三、酶催化反应动力学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许多因素影响着酶的活力,这些因素除了酶和底物的本质以及它们的浓度外,还包括其他一系列环境条件。控
28、制这些因素对于在食品加工和保藏过程中控制酶的活力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将讨论影响酶活力的因素,它们包括底物的浓度、酶的浓度、pH值、温度、水分活度、抑制剂和其他重要的环境条件。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50页1 底物浓度对酶活力的影响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所有的酶反应,如果其他条件恒定,则反应速度取决于酶浓度和底物浓度;如果酶的浓度保持不变,当底物浓度增加时,反应速度随着增加,并以双曲线形式达到最大速度,见图。从图可以看出,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酶反应速度并不是直线增加,而是在高浓度时达到一个极限速度。这时所有的酶分子已被底物所饱和,即酶分子与底物结合的部位已被占据,速度不再增
29、加。这种曲线很难研究。这种曲线很难研究。反应速度反应速度-底物浓度关系曲线底物浓度关系曲线s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50页1 底物浓度对酶活力的影响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以1/v为纵坐标,1/S为横坐标作图,则得一直线,其斜率为Km/vmax,将直线延长,在1/S及1/v的截距为-1/Km及1/vmax,这样,Km就可以从直线的截距上计算出来。最常用的是Lineweaver-Burk的双倒数作图法。这就是Michaelis-Menten方程,Km为米氏常数(Michaelis constant),它是酶的一个重要参数。米氏常数Km为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
30、度(mol/L)。反应速率如何计算?反应速率如何计算?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50页1 底物浓度对酶活力的影响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2 酶浓度的影响 对大多数的酶促催化反应来说,在适宜的温度、pH值和底物浓度一定的条件下,反应速度至少在初始阶段与酶的浓反应速度至少在初始阶段与酶的浓度成正比度成正比,这个关系是测定未知试样中酶浓度的基础。图7-4表明乳脂中脂肪酸的形成速度是乳脂酶浓度的函数。如果令反应继续下去,则速度将下降。图 7-5所示用霉菌脂酶水解橄揽油时,在 40 h的反应过程中底物的转变率与时间的关系。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速度下降的原因可能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底物浓
31、度下降和终产物对酶的抑制。脂肪酸的生成速度(109mol/min)酶液量/L图图7-4 乳脂水解速度与酶浓度的函数关系乳脂水解速度与酶浓度的函数关系7-5 橄榄油被霉菌脂酶水解的量与时间的函数关系橄榄油被霉菌脂酶水解的量与时间的函数关系水解/%反应时间/h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50页1 底物浓度对酶活力的影响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2 酶浓度的影响3 温度的影响温度对酶反应的影响是双重的:温度对酶反应的影响是双重的:随着温度的上升,反应速度也增加,直至最大速度为止。在酶促反应达到最大速度时再升温,反应速度随温度的增高而减小,高温时酶反应速度减小,这是酶本身变性所致。在一定
32、条件下每一种酶在某一温度下才表现出最大的活力,这个温度称为该酶的最适温度(optimum temperature)。一般来说,动物细胞的酶的最适温度通常在3750,而植物细胞的酶的最适温度较高,在 5060以上。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50页1 底物浓度对酶活力的影响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2 酶浓度的影响3 温度的影响4 pH的影响 pH值的变化对酶的反应速度则影响较大,即酶的活性随着介质的pH值变化而变化。每一种酶只能在一定pH值范围内表现出它的活性。使酶的活性达到最高pH值称为最适 pH值(optimum pH)。在最适pH值的两侧酶活性都骤然下降,所以一般酶促反应速
33、度的pH值曲线呈钟形(图7-6)。图图7-6 pH值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值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50页1 底物浓度对酶活力的影响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2 酶浓度的影响3 温度的影响4 pH的影响 在酶的研究和使用时,必须先了解其最适pH值范围,酶促反应混合液必须用缓冲液来控制pH值的稳定。由于食品中成分多且复杂,在食品的加工与贮藏过程中,对pH值的控制很重要。如果某种酶的作用是必需的,则可将pH值调节至某酶的最适pH值处,使其活性达到最高;反之,如果要避免某种酶的作用,也可以改变pH值而抑制此酶的活性。例如,酚酶能产生酶褐变,其最适pH值为6.5,若
34、将pH值降低到3.0时就可防止褐变产生。如,在水果加工时常添加酸化剂(acidlants),如柠檬酸、苹果酸和磷酸等防止褐变,就是基于上述原理。现在学习的是第34页,共50页1 底物浓度对酶活力的影响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2 酶浓度的影响3 温度的影响4 pH的影响5水分活度的影响 酶在含水量相当低的条件下仍具有活性。例如,脱水蔬菜要在干燥前进行热烫,否则将会很快产生干草味而不宜贮藏。干燥的燕麦食品,如果不用加热法使酶失活,则经过贮藏后会产生苦味。面粉在低水分(14以下)时,脂酶能很快使脂肪分解成脂肪酸和醇类。水分活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是不一致的,不同的反应,其影响也不相同
35、现在学习的是第35页,共50页三、酶催化反应动力学三、酶催化反应动力学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酶的抑制作用和抑制剂酶的抑制作用和抑制剂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反竞争性抑制 许多化合物能与一定的酶进行可逆或不可逆的结合,而使酶的催化作用受到抑制,这种化合物称为抑制剂(inhibitor),如药物、抗生素、毒物、抗代谢物等都是酶的抑制剂。酶的抑制作用可以分为两大类可逆抑制不可逆抑制现在学习的是第36页,共50页酶的抑制作用和抑制剂酶的抑制作用和抑制剂 不可逆抑制剂是靠共价键与酶的活性部位相结合而抑制酶的作用。1 不可逆抑制 有机磷化合物是活性中心含有丝氨酸残基的酶的不可逆抑制剂,
36、例如,二异丙基氟磷酸(diisopropyl flurophosphate,DIFP),它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现在学习的是第37页,共50页酶的抑制作用和抑制剂酶的抑制作用和抑制剂1 不可逆抑制2 可逆抑制 有些化合物特别是那些在结构上与底物相似的化合物可以与酶的活性中心可逆地结合,所以在反应中抑制剂可与底物竞争同一部位。在酶反应中,酶与底物形成酶底物复合物ES,再由ES分解生成产物与酶。抑制剂则与酶结合成酶抑制剂复合物:式中I为抑制剂,EI为酶抑制剂复合物。竞争性抑制竞争性抑制现在学习的是第38页,共50页2 可逆抑制竞争性抑制竞争性抑制 竞争性抑制作用的典型例子为琥珀酸脱氢酶(succin
37、ate dehydrogenase)的催化作用。当有适当的氢受体(A)时,此酶催化下列反应此酶催化下列反应:许多结构与琥珀酸结构相似的化合物都能与琥珀酸脱氢酶结合,但不脱氢,这些化合物阻塞了酶的活性中心,因而抑制正常反应的进行。抑制琥珀脱氢酶的化合物有乙二酸、丙二酸、戊二酸等,其中最强的是丙二酸,当抑制剂和底物的浓度比为150时,酶被抑制50。现在学习的是第39页,共50页2 可逆抑制竞争性抑制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 有些化合物既能与酶结合,也能与酶一底物复合物结合,称为非竞争性抑制剂。非竞争性抑制剂与竞争性抑制剂不同之处在于非竞争性抑制剂能与ES结合,而S又能与EI结合,都形成E
38、IS。重金属离子与酶的巯基(-SH)形成硫醇盐:因为巯基对酶的活性是必需的,故形成硫醇盐后即失去酶的活性。由于硫醇盐形成的可逆性,这种抑制作用可以用加适当的巯基化合物(如半胱氨酸、谷胱甘肽)的办法去掉重金属而得到解除。现在学习的是第40页,共50页2 可逆抑制竞争性抑制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 反竞争性抑剂不能与酶直接结合,而只能与ES可逆结合成EIS,其抑制原因是由于EIS不能分解成产物。反竞争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抑制程度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反竞争抑制剂不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抑制剂,它之所以造成对酶促反应的抑制作用,完全是因为它使max降低而引起。反竞争性抑制反竞争性抑制现在学习的
39、是第41页,共50页四、固定化酶四、固定化酶 固定化酶,是指在一定空间内呈闭锁状态存在的酶,能连续地进行反应,反应后的酶可以回收重复使用。固定化酶与游离酶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固定化酶与游离酶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极易将固定化酶与底物、产物分开;可以在较长时间内进行反复分批反应和装柱连续反应;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提高酶的稳定性;酶反应过程能够加以严格控制;产物溶液中没有酶的残留,简化了提纯工艺;较游离酶更适合于多酶反应;可以增加产物的收率,提高产物的质量;酶的使用效率提高,成本降低。现在学习的是第42页,共50页固定化酶也存在一些缺点:固定化酶也存在一些缺点:许多酶在固定化时,需利用有毒的化学试剂
40、使酶与支持物结合,这些试剂若残留于食品中对人类健康有很大的影响;连续操作时,反应体系中常滋生一些微生物,后者利用食品的养分进行生长代谢,污染食品;固定化时,酶活力有损失;增加了生产的成本,工厂初始投资大;只能用于可溶性底物,而且较适用于小分子底物,对大分子底物不适宜;四、固定化酶四、固定化酶现在学习的是第43页,共50页1.3.1.1 吸附法吸附法(adsorption)吸附法主要是利用离子键、疏水相互作用、范德华力和氢键等相互作用将酶固定在载体上的一种方法。吸附法的优点优点是在温和条件下操作,较好的保持了酶的活力,载体可以反复利用;(缺点缺点)但此方法制得的固定化酶,由于酶和载体间的作用力较
41、弱,使得酶容易从载体中泄露。因此为提高其性能,一般将此法与其他方法联合使用。1.3.1.2 共价结合法共价结合法(covalent binding)共价结合法是借助酶蛋白分子上的官能团和载体表面上的反应基团之间形成共价化学键而实现酶的固定化的一种方法。共价结合法的优点优点是,酶与载体之间的结合较为牢固,制备的固定化酶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复实用性;(缺点缺点)然而,这种方法的反应条件较为剧烈,酶的结构容易发生变化,导致酶的活力有所下降,同时制备过程较繁琐。四、固定化酶四、固定化酶固定化方法固定化方法现在学习的是第44页,共50页四、固定化酶四、固定化酶固定化方法固定化方法1.3.1.3 交联法(c
42、ross-linking)交联法是采用双官能团或多官能团试剂作为交联剂使酶分子之间发生交联而实现固定化的一种方法。交联法的优点优点是酶与载体结合牢固,不易脱落,稳定性较高,(缺点缺点)但价格昂贵,此法也很少单独使用,科研工作者一般都将其作为其他固定化方法的辅助手段,以达到更好的固定效果。1.3.1.4 包埋法(entrapment)包埋固定化法是将酶包裹在凝胶高聚物网格中或高分子半透膜中的一种固定化方法。这样可以防止酶蛋白释放,而底物仍能渗入格子或微囊内与酶相接触。包埋法中,酶分子仅仅是被包埋起来,(优点优点)生物活性受到影响的程度低,可以应用于大多数生物活性大分子的固定化。(缺点缺点)反应过
43、程容易受传质阻力影响,不适合大分子底物。现在学习的是第45页,共50页固定化酶可以用于两种基本的反应系统反应系统中:第一种是将固定化酶与底物溶液一起置于反应槽中搅拌,当反应结束后合固定化酶与产物分开;第二种是利用柱层析方法,将固定有酶蛋白的惰性载体装在柱中或类似装置中,当底物液流经时,酶即催化底物发生反应。四、固定化酶四、固定化酶固定化方法固定化方法现在学习的是第46页,共50页五、酶的修饰五、酶的修饰 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并不十分普遍,主要是因为酶对热、酸、碱、氧化剂、有机溶剂和重金属离子的稳定性差和易失活等,从而极大的限制了酶的使用。而酶的人工修饰就是试图克服以上一些问题,利用新的方法改变
44、或提高酶的原有性质,克服天然酶的缺陷,以适应各种不同的需求。目前对于酶的修饰方法主要有化学修饰和遗传修饰现在学习的是第47页,共50页 定义:定义:就是利用化学手段在分子水平对酶的侧链基团的修饰,将某些化学物质或基团结合到酶分子上或者将酶分子的部分删除或置换,改变酶的理化性质,达到改变酶的催化性质的目的。修饰后特点:修饰后特点:利用大分子或小分子修饰剂对酶分子的侧链进行改造,以获得具有临床和工业应用价值的酶蛋白,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酶化学修饰技术。目前大分子侧链修饰可以较好的提高生物活性,包括某些在修饰后反应性能的改变,增强在不良环境中的稳定性,针对异体反应,降低生物识别能力。五、酶的修饰五、酶
45、的修饰酶的化学修饰酶的化学修饰现在学习的是第48页,共50页化学修饰剂聚乙二醇化学修饰剂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具有修饰功能的原因:具有修饰功能的原因:化学修饰剂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是以-CH2CH2O-为基础结构的大分子线性或分枝状多聚物。虽然环氧乙烷的烷基部分具有很强的疏水性,但是氧分子却具有亲水性,这种结构使得PEG在水溶液和有机溶液中都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同时碳碳键和碳氧键的交错分布使得PEG的结构具有很强的柔韧性,能够克服蛋白质结构中的空间位阻,因此能够与蛋白质内不同位置的功能基团进行反应。PEG的柔韧性和双极性现
46、在学习的是第49页,共50页分子量的选择分子量的选择:用于修饰蛋白质PEG的分子量一般在2000-20000D。使用5000D以上或更高分子量的分支PEG效果更好。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分子末端有两个能被活化的轻基,为了获得单功能的PEG,一般将PEG的一端转化为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onomethoxypolyethylene glycol,mPEG)或其它的烷氧基,mPEG是用得最为普遍的大分子修饰剂,mPEG的性质几乎等同于PEG,仅用-OCH3取代通式中的氢。由于mPEG末端羟基很容易修饰从而具有活性,一般都是使用mPEG。化学修饰剂聚乙二醇化学修饰剂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现在学习的是第50页,共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