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两栖纲学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章两栖纲学习.pptx(3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一)进化地位是脊椎动物中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中间类群,由硬骨鱼类中的古总鳍鱼进化而成,初步完成了由水栖向陆栖的转变,基本具备了陆生的结构,但仍不能摆脱水环境的束缚,属四足动物中的低等类群。包括无尾目、有尾目、无足目三目。第1页/共33页2(二)生物学特征1、变温、幼体鳃呼吸、成体肺呼吸,辅以皮肤呼吸。2、皮肤裸露、轻微角质化。3、具典型的五指(趾)型附肢,出现颈椎和荐椎。4、心房具分隔,不完全的双循环。5、具中耳及耳柱骨利于声波的传导,出现犁鼻器,原脑皮。6、体外受精、体外发育,发育有变态。(三)五趾型附肢及其在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陆生动物不仅要具有能支持身体的强壮的四肢,而且四肢要多支点
2、,使之可在陆地上完成复杂的运动。五趾型附肢不仅使脊椎动物登陆成为可能,而且使之向陆生生活的不同方向进化成为可能第2页/共33页3 (四)水陆环境的主要差异 1水中的湿度要较陆地大的多 2空气中的含氧量比水充足,为水中的20倍 3水的密度比空气大,约为空气的1000倍 4水中的温度较空气中恒定 5陆地环境的多样性较水中高第3页/共33页4(五)由水生过渡到陆生 所面临的主要矛盾 1如何在陆地上支持身体并完成运动 2如何利用空气中氧气进行呼吸 3如何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4在陆地上繁殖 5要求具备维持较高的体内理化活动所须的 温度条件 6要求具备适应于陆地生活所必须的神经系 统和感官第4页/共33页
3、5(六)两栖类对陆生生活的初步 适应和不完善性 1初步解决了:(1)在陆地上支持身体并完成运动 (2)用肺呼吸空气中的氧气 (3)出现了初步适应陆生的神经系统和感官 2不完善性表现在:(1)肺呼吸不完善,必须要有皮肤辅助 (2)皮肤的防水性和防蒸发性不完善 (3)必须在水中受精,幼体必须在水中发育 (4)仍为变温动物,过冬时必须冬眠 (5)在盐分高的地区生活困难,无海生种类第5页/共33页6第二节第二节 两栖纲的主要特两栖纲的主要特征征一、体形:身体可分为头、躯干、尾和四肢四部分。1蠕虫状:如蚓螈 2鱼 状:如大鲵(娃娃鱼)3蛙 状:后肢较前肢发达,善跳跃二、皮肤及其衍生物 1皮肤裸露富于腺体
4、 2皮肤由表皮与真皮组成,具角质层与色素C.3皮肤对化合物具有选择透性 4某些种类的粘液腺特化为毒腺,以利于防御第6页/共33页7 三三、骨骼系统骨骼系统1、头骨 (1)宽扁、颅腔小,具两个枕骨髁 (2)眼周围的膜性骨大多消失,脑背面减少,颅 底部的骨片面积缩小,眼可下陷到口腔中 (3)颌弓与脑颅的连接方式为自接式 (4)次生颌与硬骨鱼相同 (5)舌弓的舌颌骨进入中耳中转化为耳柱骨2、脊柱 (1)进一步分化出了颈椎和荐椎陆生特征 (2)颈椎与枕髁关节,使头部转动灵活 (3)荐椎与髂骨关节,使后肢获得稳固的支持 (4)椎骨数目在不同的种类变异很大(10200)(5)椎体:少数种类双凹型,多数前凹
5、或后凹第7页/共33页8青蛙的骨骼 第8页/共33页9 五趾型的附肢图解第9页/共33页10 3、带骨和肢骨 (1)肩带:不连头骨,加强了前肢的活动,膜性成份减少 (2)腰带:由三块骨头组成,通过荐椎与脊柱相连 (3)肢骨:前后肢可比较,前臂和腕骨、小腿和跗 骨有愈合现象 (4)胸骨和肋骨:无尾类胸骨发达,但无肋骨;有 尾类胸、肋骨均有;无足类无胸骨、但肋骨发达四、肌肉系统 1躯干肌:水生种类分化不明显,陆生种类分化明显 2最大的特点是出现了适应于陆生的四肢肌 3鳃部肌肉退化,少部形成管咀嚼、舌喉运动的肌肉 4运动是由作用相反的肌肉群协调作用的,这种作用相反的肌肉,叫颉抗肌第10页/共33页1
6、1五、消化系统 1口腔结构复杂,具粘液腺、肌质舌及上颌齿、内鼻孔、耳咽管孔、喉门等,蛙还具声囊且舌前端游离。2消化道与消化腺与鱼类无很大的区别,但胃已出现,肝脏与胰脏分开。3具泄殖腔。肛门开口于泄殖腔。4眼睛在关闭时具有帮助吞咽食物的作用。六、呼吸系统 1不同发育时期具有不同的呼吸器官。蝌蚪初期用外 鳃,后期用内鳃,成体则用肺和皮肤。2肺囊状,结构简单,呼吸面积小,无分枝的气管。3皮肤可辅助呼吸,其呼吸量占总呼吸的30。4无肋骨和胸廓,呼吸方式为咽式呼吸。有声带。第11页/共33页12第12页/共33页13 七、循环系统七、循环系统为不完全的双循环,体内动脉中含有混合血。1心脏:由静脉窦、心房
7、、心室和动脉圆椎组成.其中,心房两个,心室一个,动脉圆椎发达,内有螺旋瓣 2动脉:相当于鱼的第一、二、五对动脉弓消失;第三对动脉弓形成颈动脉;第四对形成体动脉弓;第六对形成肺皮动脉弓;出现了陆生动物特有的双循环 3静脉:肺静脉入左心房;两个前大静脉和一个后大静脉汇入静脉窦;从消化道来的血液汇成肝门静脉入肝;从后肢来的大部分血液形成肾门静脉入肾;腹静脉收集部分后肢及腹壁膀胱的血液到肝静脉。4淋巴:具淋巴心,无淋巴结,皮下淋巴间隙发达第13页/共33页14循环系统第14页/共33页15第15页/共33页16第16页/共33页17八、泌尿生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 1泌尿:1)肾一对(中肾),输尿管通泄
8、殖腔,其腹面具膀胱 2)肾小球滤过率高,每天可达体重的13 3)膀胱的重吸收可减少水分散失,肾脏调节水分平衡 2生殖:1)雄性:精巢一对。精子肾脏输尿管(精尿管)泄殖腔体外 ,仍具有输卵管。2)雌性:卵巢一对。卵子输卵管泄殖腔体外 3)雌雄都有脂肪体(贮备营养)4)在雄性个体,精巢之上有一特殊的器官毕氏器,如摘除精巢,毕氏器可发育为卵巢。第17页/共33页18第18页/共33页19蛙的生活史图 第19页/共33页20 九九、神经系统、神经系统 1大脑较鱼大,出现原脑皮;中脑发达,构成中枢 2小脑不发达,与运动简单有关。3脊髓不发达,但已有臂丛和腰丛。脊、脑N10对 4植物性神经系统较鱼类进步,
9、仍以交感神经为主。十、感觉器官 1眼:可下陷到口腔中,具可动的下眼睑及半透明的瞬膜与泪腺。开始具有睫状肌。水生种类与鱼相似 2耳:出现了中耳,外有鼓膜,内有耳柱骨;中耳腔借欧氏管(耳咽管)与口腔相通。3鼻:仅一对嗅囊,内有嗅粘膜。开始有犁鼻器(味觉感受器),但尚不发达,它到蛇类趋于完善。4侧线:水生类群、蝌蚪和少数无尾类有,构造与鱼类相似。第20页/共33页21蛙脑模式图(A)背面(B)腹面 第21页/共33页22蛙耳构造示意图 第22页/共33页23第三节第三节 两栖纲的分类两栖纲的分类一、分类概述 现存的两栖纲动物有蚓螈目(Caeciliformes)蝾螈目(Salamandriforme
10、s)和蛙形目(Rani-formes)等3个目,有398属,34科,约4200种。我国产两栖纲动物280余种。二、检索 1四肢及带骨退化无足目 成体具四肢及带骨 2 2终生具长尾有尾目 仅幼体有尾,成体无尾无尾目 第23页/共33页24三、分类依据第24页/共33页25四、各目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一)、无足目(Apoda),又称蚓螈目(Caeciliformes)为原始而又特化的一类,形似蚯蚓,尾短,四肢退化,皮肤裸无胸骨,具长肋,体内受精。本目只有蚓螈科一科,约160多种,多分布热带林中,广西的双带鱼螈和云南的版纳螈是我国的代表种。第25页/共33页26(二)、有尾目(Urodela),又
11、称蝾螈目(Salamandriformes)体多呈圆柱形,终生有尾,一般有两对细弱而均等发达的附肢,体裸露,低等种类为双凹型椎体,高等种类为后凹椎体。有肋骨和胸骨,水栖生活。分布于湘、鄂、黔、桂、晋、陕等省区的大鲵(娃娃鱼)(Megalobatrachusdavidianu,s)体扁圆,头大而扁阔,口甚大,体长达一米以上,是现存最大的两栖类。它喜栖于湍急清凉的小溪中,晚上出来活动觅食,肉食性。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此外,极北小鲵(Hynobiuskeyserlingii)、中国小鲵(Hchinensis)、东方蝾螈(Cynopsorientalis)等是习见种。世界共约8科,230余种。我国约3
12、7种。第26页/共33页27第27页/共33页28(三)、无尾目(iAnura)又称蛙形目(Raniformes)为现存两栖类中结构最高等,种类最多,世界约18科2000多种,我国约240多种,是分布最广的一目。成体短而宽,无尾,后肢强大,皮肤裸露多腺体,具活动眼睑,前凹型或后凹型椎体,胸骨发达,不具肋骨。肩带固胸型(蛙)或弧胸型(蟾蜍)。营两栖生活。黑斑蛙(Rana aigromaculata)和花背蟾蜍(Bufo raddei)是动物学教学、科研及医学研究的重要实验动物,许多教材中还用其作为两栖纲的代表。第28页/共33页29第29页/共33页30第四节第四节 两栖类的生态及经济意义两栖类的生态及经济意义1、生态:休眠:动物通过降低新陈代谢、进入麻痹状态的现象 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恒温动物: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异温动物:体温较恒定,但在休眠时稍有变化变化 休眠的分类:冬眠、夏眠及日眠三种。2、经济意义:(1)消灭害虫 (2)食用。如牛蛙 (3)药用:如蟾酥、哈士蟆油(林蛙干输卵管)。(4)科研教学第30页/共33页31第31页/共33页32结 束第32页/共33页33感谢您的观看!第33页/共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