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八十二首.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咏怀八十二首.ppt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页/共17页阮籍阮籍(210263),三国魏诗人,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县)人,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博览群籍,尤好老庄。他与嵇康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是正始文学的代表。为人狂放不羁,任情自适,鄙弃礼法对母亲情感深厚,但守丧期间,在晋文王司马昭面前,却公开纵酒吃肉。第2页/共17页第3页/共17页 “竹林七贤”是三国魏末七位名士的合称。他们是谯国嵇康、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内向秀、沛国刘伶、陈留阮咸、琅邪王戎。由于他们互有交往,而且曾集于山阳的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称“竹林七贤。”第4页/共17页阮籍诗的贡献1.1.开辟黑暗压迫中状物抒怀之路其咏怀诗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诗的先
2、河其风格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第5页/共17页.推动五言诗的发展.组诗形式的存在咏怀开创了我国五言抒情组诗的体例,自此之后,作者代不乏人。第6页/共17页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第7页/共17页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一个孤冷凄清的夜晚,“酣饮为常”的诗人在此众生入梦之时,却难以入睡,他披衣起坐,弹响起了抒发心曲的琴弦。实景把这“夜”看成是时代之夜:在此漫长的黑夜里,“众人皆醉我独醒”,这伟大的孤独者,弹唱起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诗章。第8页/共17页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薄帷鉴明月,
3、清风吹我襟。“明月”、“清风”衬托其高洁不群“薄帷”、“吹我襟”让人感觉冷意透背 明月相伴、清风相慰,形影相吊,高洁而落寞幽独视觉、感觉 第9页/共17页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孤鸿”给人以失群无依之感“翔鸟”令人顿生无处栖生之哀“孤鸿”、“翔鸟”眼前之景自我象征它们孤独地飞翔在漫漫的长夜里,仿佛在传播一种哀切的声情。“北林”、“外野”凄清幽冷之境界听觉第10页/共17页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笔触从客体的自然回复到主观的自我心里有无限感慨,却又无处诉说,永远得不到慰藉,只能是无限的忧思,永恒的悲哀“阮旨遥深”第11页/共17页 作者为何而忧?
4、第12页/共17页公元249年,司马懿杀曹爽,专国政。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专权。公元254年,司马师废魏帝曹芳,立曹髦。公元260年,司马昭杀曹髦,立曹奂。死后,由其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阮籍就是处在司马氏与曹氏激烈斗争的政治漩涡之中。为了保全自己,他不得不小心翼翼,虚与周旋。生于乱世,阮籍常用醉酒的方法,在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钟会,官至司徒,是司马昭的重要谋士。此人是个投机钻营的卑鄙小人,阮籍一向深恶痛绝。他时常来阮籍家作家,以此来探听阮的虚实。阮则置酒相待,开怀痛饮,对政事不发一言,钟会只得怏怏而归。阮有一女,容貌秀丽,司马昭想纳为儿媳,几次托媒人登门求婚。于是天天沉醉于酒中,等提亲的人来,已见他烂醉如泥,不省人事了。这样一连六十多天,他都宿酒未醒。司马昭奈何不得,第13页/共17页读、品、读、品、感、悟感、悟第14页/共17页第15页/共17页诗歌表达了诗人内心愤懑、悲凉、落寞、忧虑等复杂的感情。尽管诗人发出“忧思独伤心”的长叹,却始终没有把“忧思”说破,而是“直举情形色相以示人”,将内心的情绪含蓄在形象的描写中。读者可从诗中所展示的“情形色相”中感受到诗人幽寂孤愤的心境。此诗的后半节通过写野外凄切的环境和孤鸿翔鸟,使徘徊野外的鸟和徘徊室内的诗人互为映衬,充分显现了一个孤独无依的忧郁诗人形象。第16页/共17页感谢您的观看!第17页/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