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造景与配置.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87179085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PPTX 页数:62 大小:3.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植物造景与配置.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园林植物造景与配置.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林植物造景与配置.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植物造景与配置.pptx(6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第一章第一章 植物造景在园林中的地位植物造景在园林中的地位 园林是一个景观优美,环境舒适宜人的理想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是现代追求的最佳生存环境。园林众多要素中,园林植物是主体。因为植物在创造优美的环境质量和优美的景观效果中贡献最大。第1页/共62页八十年代后,现代园林热潮接踵而来,部分已经现代园林热潮接踵而来,部分已经降温,但仍有部分高烧持续,还有一些热潮正在降温,但仍有部分高烧持续,还有一些热潮正在掀起。掀起。一、假山水池一、假山水池“热热”二、亭台楼阁二、亭台楼阁“热热”三、雕塑小品三、雕塑小品“热热”四、欧式园林四、欧式园林“热热”五、城市广场五、城市广场“热热”六、广场建设喷泉六、广场

2、建设喷泉“热热”七、园林绿地置石七、园林绿地置石“热热”八、仿生雕塑八、仿生雕塑“热热”九、草坪九、草坪“热热”十、大树移植十、大树移植“热热”第2页/共62页 十一、树木全冠移植十一、树木全冠移植“热热”十二、植物高密栽植十二、植物高密栽植“热热”十三、园林树木造型修建十三、园林树木造型修建“热热”十四、荒山绿化承包十四、荒山绿化承包“热热”十五、滨河绿地景观建设十五、滨河绿地景观建设“热热”十六、园林苗圃十六、园林苗圃“热热”十七、园林树木反季节移植十七、园林树木反季节移植“热热”十八、外来植物引种十八、外来植物引种“热热”十九、北方室内景园建设十九、北方室内景园建设“热热”二十、生态林建

3、设二十、生态林建设“热热”应用不好会:破坏了景观统一协调美;往往景物形象本身不美;造成资金和空间的浪费。第3页/共62页 植物造景 就是在满足园林植物生长发育要求的基础上,按照园林美学原理和环境特点,选择植物,合理配置,创造出景观优美和充分发挥园林植物其他功能的植物景观。第4页/共62页植物造景的意义植物造景的意义 一、植物在造园中具有任何要素不可取代的“造景”与“生态”双重功能。从而确定了它在现代园林中的首要地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的阶段。城市化:农村人口转变城市人口的过程。(城镇化)就给城市环境质量带来许多问题,其改善的主要手段,是园林植物来实现。第5页/共62页 植物可以重组城市的

4、能量物质交换系统。形成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良性循环的城市生态系统。近十多年来,城市环境建设目标,根据各城市具体条件不同,提出:森林城市、园林城市、风景城市、花园城市、生态城市。其共同点是建立在以园林植物为主体的基础上。第6页/共62页二、园林植物形式美的内容最为丰富二、园林植物形式美的内容最为丰富 种类多(原产中国木本植物8 8千余种,乔木25002500余种)。我国应用情况,大城市200400200400种乔灌木,小城市100100种。植物个体形态 各异,各器官都有不同的观赏价值。第7页/共62页三、园林植物的美,是充满生命活力的美三、园林植物的美,是充满生命活力的美 在生命的不同阶段和时刻

5、,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它既是静态的美,也是动态的美,并且蕴藏着丰富的,深邃的内涵。内涵美的产生是为植物的生命过程和人的一生有某些共性。在欣赏过程中,很易“人化”和“移情”,通过联想和想象与人的情感产生“共鸣”与“共振”,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审美感受。第8页/共62页四、园林植物的美是天赋的四、园林植物的美是天赋的 它最真实、最自然,是完美的,因为植物的形式特征是亿万年的适应与选择而形成的,是符合规律的。第9页/共62页五、植物生态效益不可取代五、植物生态效益不可取代 植物是优良物质环境的创造者和不良环境的治理者。可以修复和再造适于人类生存的环境。一个人每天需吸收0.750.75氧气,防出0.9

6、50.95的二氧化碳。正常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为0.03%0.03%,达0.05%0.05%时不适,2%2%时呼吸困难。植物生活中每吸收44g44g二氧化碳,放出32g32g氧气,每公顷草地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碳800800,放出氧气600600,。森林吸收10001000二氧化碳,放出氧气750750。每亩草地约可供3030人的需氧量。城市中每人有3535株乔木,就可满足需氧和消耗二氧化碳的量。第10页/共62页 第二章第二章 植物造景理论植物造景理论 植物分类学、形态学 形态生活基础理论 生物学、生理学 遗传学、栽培学园林造景理论 生态学理论:普通、干旱、植物、动物、城市生态学 美学理论:美学基

7、础、园林美学、景观美学及有关艺术原理 经济学理论:与社会自然经济有关的经济理论第11页/共62页一、生物学理论一、生物学理论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研究生命现象的本质,探讨生命的结构,功能和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1.1.必须认识植物 2.2.个体和群体的生物学知识 3.3.个体和个体的生物学知识 4.4.群体和群体的生物学知识 第12页/共62页二、生态学理论二、生态学理论地球生物圈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 荒漠生态系统 农业生态系统 绿洲生态系统第13页/共62页 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是一个多变量、多功能、多属性、大容量、高效率、快运转的

8、一个开放大系统。生态系统三要素: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城市中植物生态系统的构成与层次:植物个体生态、种群生态、群落生态、植物生态系统。第14页/共62页1 1、个体生态学、个体生态学 是研究一个种个体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环境主要是指温度、水分、光照、土壤性质的适应界限。并且探讨环境对个体形态、生理方面的作用。第15页/共62页2 2、种群生态学、种群生态学 是研究植物种群分布区和单位面积内种群的密度及其变动的原因。种群是占据某一个特定空间的同种植物集合体。种群生态学表现了种内关系,(同种植物个体间的关系),较易调节,有些树大树抑制小树生长。如:大桃树分泌一种生物碱,抑制小桃树生长、发育。银

9、杏雄株多于雌株,造成自繁困难等。第16页/共62页3 3、群落生态学、群落生态学 是研究自然的或人工的群落中植物组成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植物与外界生态环境的关系,以及生态地理分布规律。表现为种间关系,关系复杂,较难调节,要保持种间协调存在,不同种植物在生态习性上有不同要求,如速生和慢生、喜光和耐荫、深根和浅根等。第17页/共62页4 4、植物生态系统、植物生态系统 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其中一个成分变化会引起其他成分的连锁变化。构成:绿色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耗者,微生物是分解者。城市内部有一定自净、自我调节能力,但超过“城市生态伐值”后,就无法调节。城市自我调节途径:

10、城市大气、水体、土壤等因素的物理稀释、扩散、生物化学中和、分解、降解;城市绿地系统是重要的一个途径,物理作用、生理生化作用,植物还可以隔离和吸收噪音,尤其是林木。园林植物具有重要的“负反馈调节功能”。即当系统发生偏差时,它可自动调节,使其恢复正常运行功能。第18页/共62页三、美学理论三、美学理论 美学已渗透到各个学科中,并成有机整体的一部分,马克思在其论著中论述(1844年):美的规律包括在三个方面:1.人们在物质的生产和生活领域里也是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和享乐的;2.人们在精神的生产和生活领域里也是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和享乐的;3.人们在社会建设和人的培养领域里也是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和享

11、乐的。包括社会美学、伦理美学、交际美学、环境美学等。第19页/共62页 园林是绿色的艺术空间,造园中主题的确定、选择要素、布局与处理以及艺术手法等都应遵循美学规律,美学基础是园林设计、园林施工,也是欣赏园林的基础。第20页/共62页第三章第三章 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 植物造景应处理好以下关系1、要处理好种内和种间的关系;2、要处理好植物与环境(非生物环境)的关系;3、要处理好植物景观与审美的关系;4、要处理好植物群体与优化的环境质量的关系。第21页/共62页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点: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点:一、植物造景应以园景的主题和功能需要为依据 艺术创造必须有

12、一个明确的主题,然后才是如何创造的问题。根据主题的需要,选择植物的种类、布局和配置等,才可有的放矢,整体考虑主题,局部考虑功能。在主题的统帅下,以最简洁的手法,精练、鲜明地突出主题。第22页/共62页二、根据植物的生理、生态习性因地制宜地二、根据植物的生理、生态习性因地制宜地选择植物,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选择植物,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 首先是气候(温度、湿度、光照),其次是土壤条件(PHPH值、酸碱度)、植物生长适应范围、土壤的理化性质。耐盐树种:紫穗槐、枸杞、沙枣、柽柳、胡杨等,100100范围内,土壤总盐量0.71.0%0.71.0%。中等耐盐树种:白榆、白柳、银白杨、新疆杨、小叶白蜡、桑树、

13、锦鸡儿等,土壤总盐量为0.50.7%0.50.7%。耐盐弱树种:一般果树、其它常用庭院树种和针叶类树种。土壤总盐量0.3%。第23页/共62页 北方多为喜光树种,长绿树(幼树)较耐荫 种植时密度不宜大,形成一个比较通透的个体空间;组景的植物,群体面积不宜大,也是用侧光弥补上方光;认识不同种植物的生态适应幅度,进行合理配置。如:耐荫较高的接骨木、珍珠梅、忍冬、卫矛、绣线菊等。人为创造小气候,解决外来引进树种在本地不适应情况。人为制造小地形,可分别栽植对土壤、水分、盐分不同幅度的植物,形成不同的植物层次。第24页/共62页三、园林植物占有合理的空间,满足不同三、园林植物占有合理的空间,满足不同植物

14、不同生命阶段对空间的需求植物不同生命阶段对空间的需求 初植间距大小,可各根据具体条件定。间距小(密度大),见效快,但种间和个体矛盾出现早,表现突出,解决办法是:及时移植,疏开间距,行列式栽植可隔株移出,自然配置则留大去小。间距大(密度小),见效慢,种间和个体矛盾出现晚,表现不突出,解决办法是:选择大规格苗木(带土球,强修剪 ),加强养护,提高成活率。加植过度植物,如在株间加植灌木、花卉,填补前期空间,并可丰富景观效果。第25页/共62页四、园林植物动态美的思考四、园林植物动态美的思考时相景观、季相景观、年相景观春:苏堤春晓、柳浪闻莺夏:花港观鱼、曲院风荷秋:平湖秋月冬:断桥残雪朝夕:南屏晚钟、

15、雷峰夕照、三潭印月、双 峰插云第26页/共62页五、植物造景应与整体风格和周围五、植物造景应与整体风格和周围 环境协调统一环境协调统一 包括风格、形式、空间、体量、整体环境上的协调统一,立面上考虑层次需要,平面考虑密度,是否通视。第27页/共62页六、植物构图应符合美的规律六、植物构图应符合美的规律第28页/共62页天山牧场妙峰神韵20062006年迎评期间,园林专业学生开展第二课堂,创作室内缩景园第29页/共62页第四章第四章 园林植物美的要素园林植物美的要素 园林植物之所以成为园林美要素,与其它要素相比较而言:1.种类和数量最多;2.覆盖面积最大;3.形式美要素最多;4.变化最丰富;5.功

16、能最多。第30页/共62页 植物的生命周期长,形、色、味、质变化多端,干、枝、叶、花、果姿态丰富 园林植物个体美的要素分析:园林植物个体美的要素分析:一、根一、根 是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的器官,还起到支撑作用,稳定植物体。根的美在于形式的奇特,气势恢弘,流畅的线条,和谐的韵律。土壤条件越严酷,根的形式变化越丰富,观赏价值越高,在盆景艺术中运用较多。第31页/共62页 在自然界中,根的美的形式有两种在自然界中,根的美的形式有两种 处于生理的需要露于地面的根(主要是热带和亚热带),板状根、气生根;原生长在土壤中,后因种种原因而露出地面的根。根的观赏意义还在于使单一的树干线条有所变化,丰富了形式美的内容

17、。第32页/共62页二、干二、干 是托起树冠的支柱。树干的观赏价值表现在:形态、高低、质感和色彩。形式:直立干、匍匐干、曲干、丛生干、并干、悬崖干、树桩干、伞形干,主要表现线形美。弯曲干:生动、活泼;斜立:动势、有活力。质感:光滑、粗糙、富有弹性、斑驳。色彩:褐色、绿色、白色、红色、棕色等。第33页/共62页三、枝三、枝枝条是形成树体结构的骨骼和框架。树体形式美靠枝条,它构成了不同树形的外貌。形成枝条结构特征由以下因素形成:1.分枝形式2.枝干分枝角度3.枝条粗细4.枝条结构(分枝)5.枝条数量6.枝条长短枝结构类型有:上升型、下垂型、水平型、匍匐型、攀援型。第34页/共62页四、四、叶叶 叶

18、占树的面积最大,进行光合作用;根吸收水,99%99%用于蒸腾 叶的观赏价值叶的观赏价值:大小,形状,色泽,质地的不同 ,叶的大小差别很大,热带温湿地区为大叶;寒冷干燥地区叶形较小;大叶植物显示单叶个体美,适合孤植或散植;小叶植物展示叶的群体美。叶大稀疏配于上层。叶形叶形:针叶类,条形叶(如冷杉),披针形叶,椭圆形叶,卵形叶,掌状叶,三角形叶;异形叶,羽状叶;叶色叶色:1 1绿色(浓绿,淡绿,灰绿)2 2秋色叶(茶条槭,白蜡,橡树,火炬树,珍珠梅,柽柳,山杨,小檗,卫矛)3 3长年色彩叶(五角枫,红叶李,紫叶小檗,红海棠)4 4双色叶类(银白杨,银灰杨)叶质地叶质地:叶的厚,薄,光,涩,软,硬;

19、第35页/共62页五五 、花、花 是植物器官中最美的部分。国花国花:牡丹、梅花 十大名花十大名花:梅、牡丹、菊、月季、杜鹃、山 茶、荷花、兰花、桂花、水仙。花香花香:清香(茉莉),甜香(月季),浓香(米兰),淡香(玉兰),幽香(兰花)第36页/共62页六六 、种子和果实、种子和果实 形式奇特,色彩艳丽,质感晶莹剔透。果树:海棠,苹果,山楂,杜梨;园林中不要求是丰产型和栽培型。卫矛、忍冬、樱桃、枸杞、野茄;种子:梓树、橡树、山桃;种子、果实也有不美的;如春天,杨、柳、悬铃木的飞毛;白蜡、复叶槭挂果的不良效果。第37页/共62页植物的象征意义植物的象征意义:把植物的生长过程,属性,特征与人相互联系

20、,展开想象。把植物的生长过程,属性,特征与人相互联系,展开想象。岁寒三友岁寒三友:松,竹,梅松,竹,梅盆景四大家盆景四大家:金雀,黄杨,迎春,绒线柏金雀,黄杨,迎春,绒线柏七贤七贤:美山松,璎珞柏,松,枫,冬青,银杏,雀梅美山松,璎珞柏,松,枫,冬青,银杏,雀梅十八学士十八学士:梅,桃,虎刺,吉庆,枸杞,杜鹃,翠柏,木瓜,腊梅,天竹,山茶,梅,桃,虎刺,吉庆,枸杞,杜鹃,翠柏,木瓜,腊梅,天竹,山茶,罗汉松,西府海棠,凤尾竹,紫薇,石榴,六月雪,栀子花;罗汉松,西府海棠,凤尾竹,紫薇,石榴,六月雪,栀子花;第38页/共62页第五章 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类型从数量上划分其类型:1.1.单体植物处于

21、孤立的状态下表现出来的个体美;2.2.多个植物,每种植物配置在一起表现出来的群体美和群落美;从景观艺术风格分:自然美,人工美两种类型;可根据表现主体要求和环境需要来选择表现类型。第39页/共62页一、园林植物的个体美表现一、园林植物的个体美表现 个体美个体美:把具有个体形式美的园林植物个体单独置于一空把具有个体形式美的园林植物个体单独置于一空间间 里,达到突出的展示其个体美的目的。里,达到突出的展示其个体美的目的。要达个体美的条件:要达个体美的条件:1 1)个体美本身具有典型审美特征)个体美本身具有典型审美特征 2 2)环境需要)环境需要1.1.植物个体美的条件植物个体美的条件 植物个体美差异

22、表现在形式的植物个体美差异表现在形式的“典型性典型性”和和“鲜明鲜明性性”上。如云杉,刺柏,馒头柳,圆冠榆表现出鲜明的几上。如云杉,刺柏,馒头柳,圆冠榆表现出鲜明的几何美;如垂柳,樟子松,梓树表现出自然美,也可作为个何美;如垂柳,樟子松,梓树表现出自然美,也可作为个体美。体美。个体美形式还表现在分枝特点:干,皮,色彩与形式,个体美形式还表现在分枝特点:干,皮,色彩与形式,质感;也都可作为个体美的表现;质感;也都可作为个体美的表现;2.2.植物个体美的表现植物个体美的表现 通过突出主题的方法通过突出主题的方法1 1)应强调对比与调和的关系,)应强调对比与调和的关系,在对比中求调和;在对比中求调和

23、;2 2)要把握好个体数量的关系,一个或)要把握好个体数量的关系,一个或几个,才能真正地显示出个体美;几个,才能真正地显示出个体美;3 3)环境(配景,背景)环境(配景,背景)要简洁;要简洁;4 4)个体美的特征应与环境达到谐调和统一,在)个体美的特征应与环境达到谐调和统一,在统一的基础上也要有对比。统一的基础上也要有对比。第40页/共62页二、园林植物群体美的表现二、园林植物群体美的表现 1 1群体美的类型:按照植物构成不同分为同种群体按照植物构成不同分为同种群体和和 异种群体两种。异种群体两种。同种植物形成同种植物形成种群关系种群关系;异种植物形成;异种植物形成群落群落。群体美能表现的主题

24、是有若干个个体组成的群体中群体美能表现的主题是有若干个个体组成的群体中表表现出来的丰富和谐的群体。不同类型的群体构成表现出来的丰富和谐的群体。不同类型的群体构成表现现出不同的审美特征。出不同的审美特征。2 2自然界中的植物群体群落的构成是人工造景的依据 自然界中的群落构成是最科学的,也是最必自然界中的群落构成是最科学的,也是最必然的。在某种意义上是人工造景的楷模。要了解然的。在某种意义上是人工造景的楷模。要了解其生存条件的特点,了解植物生物学特性和种间其生存条件的特点,了解植物生物学特性和种间关系。关系。第41页/共62页三三 、植物群落美的应用、植物群落美的应用 根据植物组成的多少分为:一种

25、植物的组成和多种植物组成两大类。根据植物组成的多少分为:一种植物的组成和多种植物组成两大类。1.1.一种植物组成的群体构图 景观的艺术特色是:单纯、统一、质朴、突出、静穆、适合表景观的艺术特色是:单纯、统一、质朴、突出、静穆、适合表现主题需要来现主题需要来造景。造景。两种基本表现形式:均一型和变化型;两种基本表现形式:均一型和变化型;均一型:是构成群体的各个个体分布,大小,色彩,形状,质均一型:是构成群体的各个个体分布,大小,色彩,形状,质感均相。构成感均相。构成统一均匀的视觉效果。统一均匀的视觉效果。均一型用于隔景,配景,背景,地被和作为造型材料。均一型用于隔景,配景,背景,地被和作为造型材

26、料。应用形式:应用形式:a a实用的绿篱,树墙;实用的绿篱,树墙;b b均匀配置在主景的周围,起突均匀配置在主景的周围,起突出主景的作出主景的作用;用;c c作为覆盖地面的地被(草坪)作为覆盖地面的地被(草坪)d d用于造型和配置图案之中。用于造型和配置图案之中。变化型:是指虽属于一种植物,但体量大小,高低,密度配置变化型:是指虽属于一种植物,但体量大小,高低,密度配置形式不同。形式不同。变化型比均一型生动活泼有生命力,最好选个体美教典型的效果变化型比均一型生动活泼有生命力,最好选个体美教典型的效果更好,如云更好,如云杉,樟子松,刺柏等等。杉,樟子松,刺柏等等。用同一种植物群体来构景美化容易调

27、和,从艺术效果上也比较统用同一种植物群体来构景美化容易调和,从艺术效果上也比较统一。一。第42页/共62页2.2.多种植物组成的群体构图 就是把多种植物组织在一个空间里的构图形式。乔,灌,花,草进行多种组合,丰富多彩;是园林植物造景最主要的一种形式,也是最难处理的一种形式。可分为规则型和变化型。规则型规则型:把多种植物按一定的几何关系配置在一起 的构图形式,西方园林多采用。此形式多用于规则的环境和肃穆的气氛中,如行道树或分车带上按一定距离,植物成组配置等,用不同植物组成模纹花坛,规模宏大,具建筑美的特点;在室内也可作多种植物的规则布置。第43页/共62页变化型变化型:是用多种植物进行的自然式配

28、置形式。在变化的自然式配置中应注意以下问题:a.群体种类不易过多,一般不宜超过5种,三个层次最多也不要超过7种,以免景物杂乱而不能突出主题。b.在面积较大的群落构成中,每种植物的配置 不宜均匀,也不能成点状,应以不等量的组 群或点群为好。c.要从时空运动的角度来选择植物,考虑艺术效果的丰富性和个体对生存空间的需要。较耐荫的树种为:椴树、白蜡、山楂、金银木、五角枫。第44页/共62页第六章第六章 植物的构图技法植物的构图技法 一、植物组合,构图要点:1.1.针阔叶树种的搭配:形成多种植物要素的对比,来丰富造景内容(季相)。第45页/共62页2.2.树形的搭配,主要形式有:(a a纺锤形、纺锤形、

29、b b圆柱形、圆柱形、c c圆球形、圆球形、d d尖塔形、尖塔形、e e垂枝垂枝形、形、f f展开形、展开形、g g特殊形)特殊形)第46页/共62页a a、b b把视线引向天空,增强了垂直感和高度感;c c 圆润,温和,可与各种形状的树融合;d d 把视线由地面引向天空,形成鲜明的突出;e e 把视线从上引下地面而终止,有一种流动的稳定感,静中有动的效果;f f 把视线引向开阔的水平方向,形成开展与平稳感;g g 奇特新颖。第47页/共62页3.体量大小搭配(自然配置)一组植物中,只有大小,高低有别,才能显得丰富,自然。第48页/共62页4.植物组合中,同种及个体间应相对集中,有联系。散点配

30、置-成组配置。第49页/共62页5.植物色彩构成应均衡,稳定。针叶树的浓绿与阔叶树的浅绿搭配要考虑均衡,稳定;深色植物适合做基础种植形式稳定感;浅色植物做背景衬托产生鲜明突出的效果第50页/共62页6.群体中个体的问题间距应按成年树占有空间的大小而定,并且应该使树冠有轻度的重叠,形成视觉的统一和连续。“散点布局”不宜多,在一个群体中,个体的数量不宜太多。以三,五,七奇数为好。偶数易产生对立,平衡,呆板。7.运用不同园林植物进行不同类型的空间分隔。如运用植物形成障碍,隔景,主景,漏景,背景,框景及封闭的私密空间等。其他功能性的栽植,在西北侧栽植以防止西北风,在西南放日晒。第51页/共62页二二

31、、不同类型的景物建造功能、不同类型的景物建造功能 1.1.乔木:乔木:常为视线的焦点,首先确定乔木的位置及常为视线的焦点,首先确定乔木的位置及考虑与其他植物的关系。乔木与顶平面直接关联。考虑与其他植物的关系。乔木与顶平面直接关联。在垂直面上起到控制空间和视线的作用及遮蔽作在垂直面上起到控制空间和视线的作用及遮蔽作用。用。2.2.灌木:灌木:(大灌木(大灌木3-43-4米,小灌木米,小灌木0.5-10.5-1米)大灌木米)大灌木有封闭空间的功能,形成障景,私密空间,也可有封闭空间的功能,形成障景,私密空间,也可选景;小灌木用界定空间,灌木可做为垂直过度选景;小灌木用界定空间,灌木可做为垂直过度和

32、水平联系的材料。和水平联系的材料。3.3.地被植物:地被植物:一般高度小于一般高度小于0.30.3米的植物(草,花米的植物(草,花卉,匍匐类木本)形成卉,匍匐类木本)形成“地毯效果地毯效果”,它与地面,它与地面截然不同(色彩,质感)。它可暗示空间边缘。截然不同(色彩,质感)。它可暗示空间边缘。观赏性强,如在其上配上一定对比的要素(如花观赏性强,如在其上配上一定对比的要素(如花钵,雕塑,花卉等),它还是很好的衬景钵,雕塑,花卉等),它还是很好的衬景-地地被植物床。也可起到要素联系的功能。被植物床。也可起到要素联系的功能。第52页/共62页4.植物的立面造型:将树木植于墙基,将枝条修剪成平面,贴紧

33、墙面,使其成为一定的艺术造型,要求枝条显露,叶群分布有序的“植物壁画”。将藤本植物栽于墙基,使其沿墙面爬行,形成一顶的造型。对藤本植物的修剪,改变原来个体形态。墙面设木架,引攀缘植物攀附其上,绿化墙面。利用植物平面塑造立体效果。墙面悬挂钢丝网,把花苗根用苔藓包裹起来,插入网内,制成立体花坛模样。在垂直面上进行植物造景,如墙面。第53页/共62页5.“5.“浮雕式”和“迷宫式”的平面造型与处理)浮雕式造型:用植篱材料或花卉栽植成各种图案。注意:a a图案不宜过于繁杂;b b设置最佳的观赏位置;c c如为环行观赏,则应该中心高,四周低;d d植物高一般低于30cm30cm。)迷宫式造型:高度等于视

34、线(2m2m左右),做迷宫游戏之用。第54页/共62页植物景体造型:(1)树木类:果树类(野苹果,山楂,刺李等)修剪为单干三叉或双干规则式。(2)花草类:五色草可塑造各种较复杂的造型,其他宜简明形体(几何形体为好)。(3)组合类:以不同质感或色彩植物组合的造型。树木个体与藤本植物的组合,以藤本为联系,将表现个体的树木联系起来,形成韵律感:以矮形针叶树(如云杉球)与攀缘植物联系。树干的装饰(用攀缘植物)。第55页/共62页7.7.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植物造型与配置范例 第56页/共62页第57页/共62页第58页/共62页第59页/共62页第60页/共62页第61页/共62页感谢您的观看!第62页/共6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