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的护理学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暑的护理学习.ppt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暑患者的护理编者编者第1页/共14页案例朱敏之,女,39岁。于某年7月下旬持续高温1周后突感头晕、头胀、头痛、恶心。休息片刻后觉发热、面红、气急、心悸、全身乏力,但仍擦桌、扫地,实在坚持不住,便躺下睡觉。晚上7时左右,女儿回家 发现患者颜面潮红,呼之能醒,但反应迟钝,即送医院。体检:体温 41,脉率122次/分,呼吸28次/分,血压130/80mmHg;意识 模糊,查体不合作,颜面潮红,瞳孔稍大,对光反应迟钝;全身皮肤 干燥无汗,颈软;两肺呼吸音粗;心率122次/分,律齐,无病理性杂音;神经系统检查各项反射存在,但减弱。辅助检查:血、尿、粪常 规无异常,血糖5.4mmol/L。1、该病人可能
2、发生了什么情况?2、中暑有哪些主要表现?3、中暑者应如何急救处理?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第2页/共14页概念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烈日暴晒下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以高热、皮肤干燥无汗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重症中暑一般分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第3页/共14页一 病因及发病机制正常人体在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产热和散热处于动态平衡,维持体温在37左右。当人在劳作、运动时,机体代谢加速,产热增加,人体借助于皮肤血管扩张、血流加速、汗腺分泌增加以及呼吸加快等,将体内产生的热量送达体表,通过辐射、传
3、导、对流及蒸发等方式散热,以保持体温在正常范围内。当大气温度过高(32)或空气湿度过高(60%)通风又不良时,机体内的热难于通过辐射、传导、蒸发,对流等方式散发,甚至还会从外寻环境中吸收热,造成体内热量贮积从而引起中暑。而对高温环境适应能力不足的人,就有可能中暑。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第4页/共14页一 病因及发病机制而造成中暑的常见非气象因素有:劳动强度越大,劳动时间越长,代谢热越多,又无足够的防暑降温措施;老年、体弱、疲劳、肥胖、饮酒者;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糖尿病、甲亢、先天性汗腺缺乏患者;服用阿托品等抗胆碱能药物影响汗腺分泌者。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第5页/共14页二
4、 临床表现(一)先兆中暑高温环境下一定时间后,患者有全身乏力、头晕、胸闷、口渴、大汗、注意力不集中和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二)轻度中暑除以上症状外,还有面色潮红、皮肤灼热、体温升高到38以上,脉搏增快、呼吸急促和血压下降等脱水表现,休息后34小时可缓解。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第6页/共14页二 临床表现(三)重度中暑除上述表现后,可伴有晕厥、昏迷、痉挛或者高热,但常混合出现。1、热痉挛多见于青年人。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氯化钠丧失,活动停止后常发生肌肉痉挛,主要累及骨骼肌,持续约数分钟后缓解,无明显体温升高。热痉挛也可为热射病的早期表现。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第7页/共14页二 临
5、床表现2、热衰竭常发生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疾病患者。指高温引起大量汗液分泌和血管扩张引起循环容量不足所致。表现为多汗、疲乏、无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和肌痉挛,可有明显脱水征: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或晕厥。体温轻度升高,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表现。热衰竭可以是热痉挛和热射病的中介过程,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热射病。、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一种中暑,主要表现为高热(40)和皮肤无汗,神志障碍。发热前常有大汗,至高热时出汗已停止,有“皮肤干热”的特征。本病最突出的的表现是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剧烈呕吐、烦躁不安,严重者昏迷、惊厥,可因急肾功能衰竭及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第8页
6、/共14页三 护理评估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1、致病的因素温度过高、湿度太大、通风不良的环境下持续时间较久或剧烈运动、劳动强度过大等,是导致中暑的基本原因;年老体弱,孕产妇,或存在贫血、甲亢、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对高温的适应能力较差,易发生中暑。睡眠不足,饮酒过量,出汗过多而未及时补充水和盐等,则为中暑的诱发因素。第9页/共14页三 护理评估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2、身体状况热衰竭:最常见,由于大量出汗,导致失水、失钠、血液浓缩、血容量不足而出现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体温基本正常;热痉挛:多见于青少年,由于大量出汗、口渴而饮水较多,但补盐不足,使血钠氯化物降低而引起四肢肌
7、肉的痉挛、疼痛,以腓肠肌痉挛最常见;热射病常见于年老体弱或原有慢性疾病者,特征性表现为高热、无汗、意识障碍、严重者可因休克、心力衰竭、脑水肿、肝肾功能损害、DIC、等并发症而死亡;日射病是在烈日下较长时间暴晒头部而无妨护时,引起脑组织充血和水肿,表现为剧烈头痛、头昏、眼花、耳鸣、呕吐、烦躁不安、严重者发生惊厥和昏迷。第10页/共14页四 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措施 卧床休息,保持环境通风凉爽,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按昏迷护理常规护理,譬如头偏向一侧,做好口腔,皮肤清洁,预防感染。2、病情观察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心律、血压、尿量、神志;重症进行心电监护,注意防止DIC,此为中暑最
8、严重的并发症,通常在第23日出现,表现为高热、休克、出血。3、体温监护及降温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降温过程中每10-15分钟测体温一次,热衰竭者每1530分测血压一次。高热者可物理降温,冰水或酒精全身擦浴,同时按摩四肢,躯干皮肤,使之发红充血以促进散热,大血管处可放置冰袋。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第11页/共14页四 护理措施4、输液护理静脉液体输入不宜过快,防止发生肺水肿。老年人降温宜缓慢,不宜冰浴,以防心衰。重症患者尽快建立两条有效静脉通路,一条用于降温,防止抽搐和纠正酸中毒,另一条用于补充血容量。5、做好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 安抚患者和家属,确保患者和家属配合治疗和护理。6、健康教育高温环境下,加强自我保健意识,注意防暑降温,做好自我防护。一旦出现中暑先兆症状,能采取有效措施自救,并注意在中暑恢复期避免再度在高温下剧烈活动和暴露在阳光下。加强年老体弱者、慢性疾病患者、孕产妇的生活保健,注意营养,补充水分,注意生活环境的通风。适当散步、做力所能及的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第12页/共14页护考链接护考链接治疗海水淹溺者不能输入的药物是()A.5葡萄糖 B.血浆液体C.生理盐水 D.地塞米松答案:C分析:海水淹溺患者的补液要求。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第13页/共14页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感谢您的观看!第14页/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