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翻译文学史近代翻译文学的兴起.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翻译文学史近代翻译文学的兴起.pptx(6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目录第1节 同文馆和其他翻译机构第2节 翻译文学的滥觞第1页/共64页第1节 同文馆和其他翻译机构从19世纪后期至五四运动,在中国翻译文学史上,是近代翻译文学的兴起时期,是中国翻译文学历史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涌现出一批翻译机构和著名的翻译家及其译作。在诸多的翻译机构中,最有影响的首推京师同文馆。第2页/共64页同文馆的建立及其作用同文馆于1862年(同治元年)在北京成立,由清政府直接领导和管理。它是在恭亲王奕的奏议下设立的。19世纪后期,中国门户开放,外事活动频繁。恭亲主奕及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沈葆祯等人有感于外国列强“船坚炮利”,主张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兴办洋务,而急需大量的懂得外国
2、语言文字的专门人才。为此,奕等人于1861年(咸丰十年)联名上书奏请创立同文馆:第3页/共64页查外国交涉事件,必先识其性情。今语言不通,文字难办,一切隔膜,安望其能妥协。闻广东、上海商人,有专习英、法、美三国文字语言之人,请饬各该省督抚挑选诚实可靠者,每省各派二人,共派四人,携带各国书籍来京。并于八旗选天资聪慧,年在十三四岁以下者可各四五人,俾资学习。第4页/共64页1862年,奕重金聘请英国教师包尔腾(T.S.Burdon)任教。开始只有英文馆,学生只有10名,全部是十三四岁的八旗子弟。1863年,增设法文馆、俄文馆,学生也是各10名。1867年,增设天文算学馆,从此开设了一些自然科学课程
3、,学生增加到120多人。1872年,增设德文馆。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再设东(日)文馆。第5页/共64页同文馆是中国翻译史上继四夷馆(明代永乐五年设立)之后的第二个外语学校,它具有双重任务,既培养外语和科技人才,也从事翻译工作,学制为8年。据1888年同文馆题名录记载,该年有注册学生125人,教习19人,其中8位属英、法、德、美等国人,藏书有中文书300册,西文书1700册,并有各种语文的报纸和杂志。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外语,但也学习中国语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课程。学生在学习期间,有较多的翻译实践机会,如笔译文件资料,随同外交使节出国担任口译,接待外国来宾等。第6页/共64页同文馆自开
4、馆以来,主要任务是译书。据记载,同文馆存在期间,该校师生承担了外事电报、文件的翻译,还翻译出版了大量的政治、法律、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图书,译书数量不多,仅有近30部著作,包括未译完和未出版的在内。学生毕业后,视其学习成绩分配到外交机关、电报局、邮政局、制造局、船政局、军事学校等部门任要职。第7页/共64页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同文馆的师生被迫遣散。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清政府把同文馆并人京师大学堂,改组为译学馆,同文馆存在40年之久(1862-1902)。第8页/共64页同文馆的兴办对中国翻译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近代的译书机构,有开先河之功。美国传教士丁
5、韪良(William Alexander Ravsons Martin,1827-1916)翻译的万国公法是我国第一部讲国际关系方面问题的图书。同文馆培养了大批翻译人才,并通过外语教学和翻译活动传播了西方的先进文化科学知识,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第9页/共64页其他翻译机构的建立1.1.江南制造局翻译馆 2.2.强学会 3.3.南洋公学译书院 4.4.农务公会 5.5.大同译书局 6.6.商务印书馆 7.7.译书局 8.8.广州益知学会9.9.墨海书馆 10.10.广学会11.岳麓书院译学会第10页/共64页中国建立专门翻译机构的历史悠久。先秦古籍中记载有“象寄”、“象胥”等对专门从事翻译
6、工作的官员的称呼;汉代有“译官”、“译史”等职官名称,这些人员都有其隶属的机构。后来,为翻译佛经设有译场,由精通教义和梵文的高僧主持。随着外事工作的开展,政府建立了为外事服务的翻译官署,如明代就有“四夷馆”,负责培养翻译人才,主持来往外交文书的翻译。“四夷馆”后来改为“四译馆”,翻译业务的范围更加扩大。清朝开国以后,这类的翻译机构沿袭未变。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建立了“俄罗斯文馆”,直接隶属于内阁管辖,为清政府培养俄文译员,为外交服务。第11页/共64页京师同文馆成立的同时,外省有见识的官员也注意到了引进外国先进文化及科学技术知识、培养翻译人才、开展翻译活动的必要性。1863年,李鸿
7、章在上海设立了广方言馆,聘请外籍教师和中国教师讲授外国语文、外国史地、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技术知识。詹天佑就是从该馆毕业后被派赴美国留学的。1864年,两广总督瑞麟在广州也设立同文馆。1866年,福州设立船政学堂,严复就曾在这个学堂毕业。这些学校虽然也组织师生翻译、刊印图书资料,但它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培养外语人才,还不是专门的翻译机构。第12页/共64页1.1.江南制造局翻译馆1865年(同治四年),曾国藩在上海建立了江南制造局。1867年,设立了翻译馆,开始翻译西书,采取对译的方式译书(西人口译,华人笔述)。由徐寿(1818-1884)主持翻译工作,先后翻译刊印图书资料200余种。据统计,自然
8、科学译书占80%以上。徐寿精通业务,翻译馆组织严密,工作人员各有专责,其工作形式类似古代翻译佛经的译场。据史料介绍:翻译馆,人各一室,日事撰述,旁为刻书处,乃剞 劂 者 所 居。口 译 之 西 士 则 有 傅 兰 雅(John Fyer,1839-1828)、林乐知(Roung J.Allen)、金楷理(C.L.Kreyer)诸人,笔受者则为华若汀(蘅芳,1833-1902)、徐雪村(寿)诸人,自象纬舆图格致器节兵法医术,罔不搜罗毕备,诚为集西学之大观。第13页/共64页翻译馆的译书以科技类为主,主要为军工制造提供技术资料。梁启超在变法通议论译西书中说到“专以兵为主,期间及算学、电学、化学、水
9、学诸门者,则皆得资以制造,以为强兵之用”。洋务派认识到中国旧的学术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为了把近代军事工业长期维持下去,翻译馆开始翻译西方科技书籍。一般先由西人口译,然后由华人笔录、修改成文。参加译书的西人大多是来华的各国传教士,主要有傅兰雅、金楷理、林乐知等。参加译书的华人,几乎都是当时在科学诸方面颇有造诣的,除徐寿、华蘅芳外,经常参加译书的还有舒高第、徐建寅、李凤苞、赵元益、汪振声等。舒高第是当时翻译处惟一的一位懂英文的华人。第14页/共64页江南制造局的译书着眼于“用”,其译书的发展顺序是:兵学工程技艺自然科学理论,数量上兵制、兵学类所占比重较大,反映了洋务派“西学为用”的思想体系对译
10、书的影响。在全馆中外译书人士的共同努力下,翻译馆的译书事业取得了很大成绩。据记载,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近60年中,翻译西方科学著作达468种,达到了西学科学翻译的高峰,在甲午战争前是中国最大的译书机构。江南制造局的译书在整个清末译书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第15页/共64页2.2.强学会文廷式、康有为等人于1895年在北京创立了强学会,附设强学书局,该局翻译出版了大批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图书。后来强学会被迫解散,改设官书局,仍以翻译为主要任务。第16页/共64页3.3.南洋公学译书院该院于1896年由张元济在上海建立。主要翻译介绍外国的政治、经济、法律、历史、科学、技术方面的书籍。后来,
11、张元济主持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正是他在这一时期创办的翻译事业的继续。第17页/共64页4.4.农务公会1896年,罗振玉、徐树兰等人在上海创立农务公会,该会声称“翻译农书,并创刊农学报章,专译各国农务诸报”。该会先后翻译刊刻农业科学知识图书100余种。王国维早年曾是该会主要编译人员。第18页/共64页5.5.大同译书局梁启超于1897年在上海创办大同译书局,由康广仁任经理。该局声称:本局首译各国变法之书,及将变未变之际一切情形之书,以备今日取法。译章程书,以资办事之用。译商务书,以兴中国商学,挽回权利。该局出版了著名的经世文新编、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日本书目志、大同合帮新义、俄土战纪、英
12、人强卖鸦片记等,共20余种。这是资产阶级维新改良派设立的书局,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出版西方社会政治学说的出版机构,但名为译书局,实际上翻译的书籍并不多。大同译书局只存在了一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它也就不存在了。第19页/共64页6.6.商务印书馆1897年在上海成立,是中国近代民营出版业兴起的标志。和1912年在上海创设的中华书局为民初全国最大的两家私营出版机构,两家的业务量占了整个出版界的一半左右。民国初年,出版印刷业的营业额约1000万元,其中,商务印书馆就占十分之三四,已为出版事业的主流。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商务印书馆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除出版教科书外,还出版了许多翻译著作,如严复和林纾所翻译
13、的著作。林纾所译的欧美小说共达170多种,大多在商务印书馆出版,这些小说使国人第一次较全面地了解到西方文学,它在中国翻译文学史上有一定的贡献。第20页/共64页7.7.译书局1898年,受清政府委任管理官书局的孙家鼎奏准设立译书局,后来官书局与译书局合并,由梁启超主持工作。据其开办章程中记载:拟一设刊书处译刻各国书籍,举凡律例、公法、商务、农务、制造、测算之学,及武备,工程诸书,凡有益于国计民生与交涉事件者,皆译成中国文字,广为流布。第21页/共64页8.8.广州益知学会在广州的英学传教士及一些商人的组织下,于1834年11月29日成立,是一所翻译出版机构。第22页/共64页9.9.墨海书馆麦
14、都思(Dr.Walter Henry Medhurst,1796-1857)于1843年在上海建立。前身是基督教伦敦会设在爪哇巴达维亚的印刷所,迁到上海后更名为“墨海书馆”。以翻译西方科技书籍为主,聘用一些中国编辑,其中李善兰译书最多,贡献最大。1860年,美华书馆搬到上海并开始出版业务后,伦敦会决定停止墨海书馆的业务。第23页/共64页10.10.广学会1887年成立,原名“同文书会”、“同文学会”,由英国传教士韦廉臣(A.Williamson,1829-1890)在上海创立,1892年改 为“广 学 会”,由 李 提 摩 太(Timothy Richard,1845-1919)继续主持。主
15、要译书成员有:韦廉臣、李提摩太、慕维廉、艾约瑟、林乐知、丁韪良、李佳白等。他们的译印书籍在当时中国知识分子中广为流传。广学会是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在华建立的一所较大规模的翻译出版机构,其规模及出版图书数量均远远超过京师同文馆和江南制造局。第24页/共64页该学会同墨海书馆一样,侧重宣传基督教,同时也传播西学知识,对中国维新运动起了重大影响。该会以编译出版新书为主,在约30年中,“所著译如神道、哲理、法律、政治、教育、实业、天文、地理、博物、理化之类,以及万国公报、中山教会报、大同报诸出版物,凡四百数十种,卷数约数百万。”译书80%为社会科学著作,初期该学会的书刊流行不广,到了戊戌变法时期,就很流行
16、了,该会所译的书籍的政治影响是很大的。第25页/共64页11.11.岳麓书院译学会岳麓书院是较早迈出从“旧教育”到“新教育”改革步伐的。1897年,岳麓书院在山长王先谦的主持下开始了具有开拓性的教育教学改革。改革进程分三步:1)实行月课改章,“拟定经、史、掌故、算、译各学列为五门”课程;2)公布岳麓书院新定译学会课程,设置拼法、写字、杂字、杂语、作句、作论、写信、文法、口述、笔录、翻译等11门功课,涉及语音、语法、词汇、写作、口语、听说、翻译等差不多现代外语教学的各个方面;3)聘请算、译二学学长“代之教士”。湖南大学数学、外语二院的历史可直接追溯于此,它为未来的湖南大学发展成为综合性大学打下了
17、初步的基础。第26页/共64页除以上翻译机构外,这个时期还有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北洋水师学堂、开平矿务局、金陵机器局、北京海税务司等,都设法组织人力翻译西书。这时期译书主要服务于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译书范围仅限于介绍西方科学技术及国际法律知识方面的书籍,但客观上较系统地引进了许多新型学科,尤其对自然科学的发展起了开拓作用,培养了一批初期翻译人才,提高了中国人认识世界的能力。第27页/共64页以上这些由中国人或外国人创办的翻译机构都做了很多工作,为培养翻译人才,出版图书,做出了各自的贡献。他们翻译出版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应用技术方面的图书资料,为中国近代的思想变革起了
18、触媒作用,如原富、天演论、物种起源等书,在当时的知识界就产生过深远影响,且至今还广为流传。第28页/共64页第二节 翻译文学的滥觞中国翻译文学,滥觞于清末民初时期。甲午战争前,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很少,甲午战争以后,翻译文学才陆续出现,且逐渐兴旺。1899年,林纾与王寿昌翻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问世,揭开了中国翻译文学的新纪元。20世纪初,翻译文学迅速发展起来。第29页/共64页翻译文学的兴起与文化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从此,不仅打破了中国闭关自守的政治局面,而且也给中国封建文化带来很大的冲击。中国近代翻译文学就是在当时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发生发展起来的。第30页/共64页
19、这个时期,中国近代知识界中的有识之士,积极提倡扩大视野,面向世界,借鉴各国好的文化,他们的思想和主张,推动了近代翻译文学事业的发生和发展。这些人当中有的是政治家,为建立翻译机构,培养翻译人才,立下了功绩;有的是学者,在介绍进步思想,建立翻译理论方面做出了贡献;有的是作家,在翻译实践方面树立了榜样。第31页/共64页如梁启超最早提倡翻译文学,1896年在上海创办时务报,除刊载政治评议,时事新闻外,也刊登翻译小说。1897年发表了论译书,文中说:处今日之天下,则必以译书为强国第一义。接着又提倡翻译政治小说并亲自参加翻译实践。第32页/共64页严复在社会科学著作的翻译方面立下了丰功伟绩,并对翻译标准
20、问题提出了创见。林纾翻译了英、法、德、俄、美、日、比利时、挪威、希腊等国小说170余部,1000多万字。第33页/共64页其他翻译家或翻译组织者林则徐、苏曼殊、马建忠、王韬、杨廷栋、罗普、辜鸿铭、张庆桐、浣白子、周桂笙、吴梼、包天笑、陶胜子、清河、陈鸿璧、黄翠凝、陈信芳、陈景韩(冷血)、朱树大、苦学生、海天独啸子、徐念慈(东海觉我)、鲁迅、陈仙蝶、周瘦鹃、张赤山(赤山骑士)、沈祖芬(跋少年)、伍光建、公短、曾朴(东亚病夫)、狄楚青、任廷旭等,他们在开创我国近代翻译事业方面都曾起过不小的作用。第34页/共64页他们的优秀译著至今广为流传,保持着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在当时和以后都发生过很大影响。有
21、很多人就是因为读了林纾等人的翻译小说,才接触到外国文学,对文学发生兴趣,走上了从事文学事业的道路。如:严复译天演论,林纾译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块肉余生述,周桂笙译新庵谐译、含冤花,苏曼殊译拜伦、雨果的作品,伍光建译侠隐记、续侠隐记等,第35页/共64页晚清时期,译介外国小说之风极盛。据阿英晚清戏曲小说目统计:1875-1911年(光绪元年到辛亥革命,约40年),翻泽小说达600多部,约占当时出版小说总数的2/3。徐念慈在丁未年(1907)小说界发行书目调查表(1908载小说林)列出了这一年翻译小说80种。原著国别统计表国别国别英国英国美国美国法国法国日本日本俄国俄国其他其他数量数量32
22、3222229 98 82 27 7第36页/共64页当时中国四大小说杂志均刊登了翻译小说:新小说(1902年,梁启超在东京创办);绣像小说(1903,李伯元主编);月月小说(1906,吴硏人、周桂笙合编);小说林(1907,曾孟朴创办)。第37页/共64页政治小说,经梁启超提倡,当时翻译成绩很突出。此外,教育小说、科学小说、侦探小说翻译之风也随之而起。晚清时期的侦探小说的翻译曾风靡一时。从英国柯南道尔的侦探小说福尔摩斯侦探案到马丁休脱侦探案,各种译著均摆满于书肆。第38页/共64页诗歌是在近代翻译文学中最早问世的。最早而又有影响的翻译诗歌,始于1871年(同治十年)王韬与张芝轩合译的普法战纪
23、中的法国国歌(即今之马赛曲)和德国的祖国歌。其他一些国家的文学名著,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在本时期均有翻译。第39页/共64页变法维新运动期间的维新派人士认为:要救国,必须变法,必须维新;要维新,必须学习外国的科学文化知识。当广大知识分子日益频繁地接受西方文化并与本国文化相结合时,译作开始被人们重视。第40页/共64页当时,团结在康梁周围的维新志士,如谭嗣同、黄遵宪、麦孟华、汪康年、严复、夏曾佑、马相伯、容闳、关雁舟等人,无不是学贯中西的有志之士,他们办报刊,宣传变法维新思想,介绍西方文化科学知识。此时先后出现的清议报、新民丛报、中外纪闻、时务报、强学报、国闻报、湘学报、知新报、蜀学报
24、、东亚报、求是报、译书公会报等30多种报刊,都有大篇幅的译版,除发表时事政论文章外,也登载介绍西方文化知识的翻译文章。第41页/共64页清末民初主要翻译家这个时期的翻译主体是中国知识分子,由过去的合作翻译方式走向独立翻译,而且涌现出大批的文学翻译家和译著。如梁启超、严复、林纾都对近代翻译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此外还有:王韬、马建忠、康有为、辜鸿铭、黄遵宪、容闳、张元济等。第42页/共64页1.王韬及其翻译活动王韬(1828-1897),江苏长州(今吴县)人,清末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政论家。出身封建地主家庭,却主张政治改良,是一位维新主义思想家,中国最早的报人,对中西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第43页
25、/共64页1849年他应西方传教士麦都思博士的邀请,前往墨海书馆参加编校工作,协助汉译圣经,后又协助英华书院的院长理雅各英译诗经、尚书、易经、礼记、春秋左传等中国典籍,同时介绍西方文明,成为近代西方文化的传播者、译介者,对近代启蒙运动做出了贡献。第44页/共64页1867年,王韬随理雅各赴西欧游历,在英国住了两年。在这期间的所见所闻,使王韬大开眼界,他深感19世纪中叶的资本主义社会及文明确实比封建中国进步得多,从而树立了向西方学习、变法图强的思想。1870年,回国后开办中华印务总局;1873年,创办中国第一张政论报循环日报。该报是资产阶级改良派重要的政治讲台,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主要阵地。第45
26、页/共64页1871年(同治十年),与张芝轩合译普法战纪14卷。该书第一次向中国人详细介绍了巴黎公社的情况,成为中国近代研究普法战争的珍贵资料。通过对战争的记述,表达了王韬对欧洲历史与现实的看法,在当时影响很大。其中的法国国歌(即马赛曲)和德国的祖国歌为近代翻译诗歌的代表,在近代翻泽文学史上,具有开风气之先的意义。这两首诗在20世纪很受欢迎,梁启超评曰:(王韬)所译普法战纪中,有德国、法国国歌各一篇,皆彼中名家之作,于两国精神大有关系者,王氏译笔亦尚能传其神韵。第46页/共64页1879年,赴东赢游历。归来后,创办强园书局,出任上海格致书院掌院。同时,结集扶桑游记、漫游随录两书,将自己一生东西
27、之行“经历数十国,往来七万里”的经历告之后人,以西方和日本强国之路引为国人借鉴。1889年,编撰泰西著述考,这是第一部西方翻译书籍目录著作,收录了从1583年(明万历十一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至清初诸来华传教士所翻译和著述的书籍,将其重新编排,取名为泰西著述考,为后来的目录学打下了基础。第47页/共64页主要译著有格致西学提要、瀛壖杂志和普法战纪等,还有一些为报刊编译的文章。他在中国近代翻译文学史上,较早地向国内介绍了西方的先进思想和精神,是一位对中西方文化双向交流做出重大贡献的维新主义思想家和文学家。第48页/共64页2.马建忠及其翻译活动马建忠(1845-1900),江苏丹阳人,中国近代翻
28、译史上较早对翻译理论做出过杰出贡献的翻译家,也是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青年时代起就注意学习外语,了解外国社会情况,研究外国政治、经济、语言、文化。1876年(光绪二年)留学法国,获博士学位,并担任清朝驻法国公使郭嵩焘的翻译。精通英文、法文、希腊文、拉丁文等多种语言文字,1898年,出版了名著马氏文通,这是我国第一部语法书。是一位有成就的翻译家,对翻译工作十分重视,把翻译事业与国家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1894年针对当时翻译界的弊端向清朝政府上疏拟设翻译书院议,提出设立翻译书院。第49页/共64页拟设翻译书院议近四千言,是中国近代第一篇系统阐述翻译理论、人才培养的重要文献。马建忠在文中
29、较早地从理论上对翻译中的若干问题,一一进行了阐述。他说:今之译者,大抵于外国之语言,或稍涉其藩篱,而其文字之微辞奥旨,与夫各国之古文词者,率茫然而未识其名称;或仅通外国文字语言,而汉文则粗陋鄙理,未窥门径;使之从事译书,阅者展卷未终,触人欲呕。又或请西人之稍通华语者为之口述,而旁听者乃为仿佛摹写其词中所达之意,其未能达者,则又参以己意而武断其间。盖通洋文者不达汉文,通汉文者不达洋文,亦何怪夫所译之书皆驳杂迂讹,为天下识者所鄙夷而汕笑也。这是对19世纪后半期中国翻译界所存在的问题形象而生动的描绘。第50页/共64页马建忠对中国译论的另一重要贡献是对翻译质量标准问题的提出。他说:必先将所译者与所以
30、译者两国之字深嗜笃好,字栉句比,以考彼此文字孳生之源,同异之故,所有相当之实义,委曲推究,务审其言声之高下,析其字句之繁简,尽其文体之变态,及其义理精深奥折之所由然。夫如是,则一书到手,经营反复,确知其意旨之所在,而又摹写其神情,仿佛其语气,然后心悟神解,振笔而书,译成之文,适如其所译而止,而曾无毫发出入于其间,夫而后能使阅者所得之益,与观原文无异,是则为善善译译也已。第51页/共64页拟设翻译书院议还对翻译书院的宗旨、学习内容、选拔学员条件、聘请师资标准和译书重点均做了说明,对当时设立外国语学校、翻译西书乃至近代翻译事业的发展均有一定的倡导和促进作用。遗憾的是,当时的清朝政府被一帮腐朽昏庸的
31、官僚所把持,他们对马建忠这些具有远见卓识的建议根本不理解,当然也就更不会采纳了。致使马建忠比严复更早提出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措施问题一直被湮没下来了,而作为翻译家的马建忠也未受到应有的尊重。第52页/共64页3.康有为及其翻译活动康有为(1858-1927),广东南海人。出生于官僚地主家庭,受过正统的儒家教育。维新派领袖人物,其维新变法主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学习西方,提倡翻译介绍西方新的文化科学知识,提倡翻译小说。第53页/共64页1876年(光绪二年),康有为(18岁)获得机会受业于当时有名的今文经学家朱次琦,深受影响,思想发生很大变化。今文经学派是清代道光、咸丰年间及以后的重要儒家学派之一,
32、它与主张词章训估、辨伪、考订的清代乾嘉学派相反,提倡“微言大义”,面向社会现实,揭露社会矛盾,假借经书中的片言只语提出改良措施。这一派的倡导者是龚自珍和魏源,他们直接继承了明末清初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提倡的经世致用之学的思想,从而成为清代的进步思想学派。康有为继承了这些前辈的学术思想传统,把今文经学改造成为他的改良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他是清代最后一位今文经学家,也是近代第一位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治家。第54页/共64页甲午战争以中国惨败告终,这大大刺激了维新主义者。康有为认识到“小日本”之所以能够打败各方面都胜于它的“大中国”,是因日本引进西书而致强的缘由,故大力提倡译介西方新的文化科学知识。
33、康有为发出了广泛翻译日文书籍的号召,认为日文与中文接近,较西文易学,通过翻译日籍译的西文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1897年,将能促进中国维新变法的日文书籍进行整理,编为日本书目志。全书分为15门,门下分为36个小类,每个小类附有简明的叙录,录下著录各书的书名、册数、译者、价目等,其有关杂志则分人各类。它吸取了日本分类法的新成就,建立了当时的新分类法,是维新改良派译书的原则依据。日本书目志是康有为的主要译著。第55页/共64页康有为对文学的教育作用也很重视,对于小说价值和社会效果,他最早予以肯定。他在调查上海书肆的图书销售情况后,深有感触地说:经史不如八股盛,八股无如小说何;郑声不倦雅乐睡,人情
34、所好圣不呵。仅识字之人,有不读经,无有不读小说者,故六经不能教,当以小说教之;正史不能人,当以小说人之;语录不能谕,当以小说谕之;律例不能治,当以小说治之。康有为一反封建士大夫轻视小说的态度,对小说的社会作用给以正确的评价,直接影响了他的学生梁启超等人对小说的认识。梁启超、夏曾佑等维新派人士大力提倡创作小说,提倡翻译小说,其思想可上溯到康有为。他出于宣传改良主义思想的目的,通过所主办的报刊大力提倡翻译文学功不可没。第56页/共64页4.辜鸿铭及其翻译活动辜鸿铭(1857-1928),福建厦门人,生于马来西亚的槟榔屿,中国近代翻译文学史上一位早期翻译家,早期向外国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士之一。第5
35、7页/共64页曾在北大任教,是一位很有个性的人物。辛亥革命后以遗老自居,保留头上的发辫。五四运动时期,和林纾一样属于保守派,坚决主张保存国粹,推崇孔孟儒家学说,宣扬封建思想和文化。但他却是一位在国外留学多年,精通拉丁文、希腊文、英文、德文、法文、俄文、日文等九种语言、学贯中西的学者。他为人耿直、洒脱不羁,从不媚俗,他出于爱国之心,向外国宣扬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第58页/共64页曾把论语、中庸等书译成外文,驰名欧洲,至今在欧洲亦被作为经典。他和俄国文豪托尔斯泰有过书信来往。托尔斯泰曾亲自复信给辜鸿铭,说:中国人民的生活,一向非常引起我的兴趣,我曾尽力想理解中国生活中我所能懂得的一切,这主要是中国
36、宗教的智能孔子、孟子、老子的著作,最近这个时期,在欧洲人其中在很大程度上也包括俄国人对中国人民所施加的种种暴行之后,中国人的一般情绪,特别引起我的兴趣,而且还将会引起我的兴趣。我认为,在我们的时代,在人类的生活当中正在发生一个重大的转变,而在这个转变中,中国将领导着东方民族,起着巨大的作用。托尔斯泰在信中还提到,他读过辜鸿铭用英文写的尊王篇后,很感兴趣。辜鸿铭在翻译上的成就,如把中国的古籍经典译成外文以及他翻译的痴人骑马歌等,应当记录进中国翻译文学的历史。第59页/共64页5.黄遵宪黄遵宪(1848-1905),广东嘉应州人,历任驻外使节,对介绍外国科学文化的翻译事业极为关心。第60页/共64页6.容闳容闳(1329-1912),广东香山人,早期留学美国,在引进外国科学技术,培养留学生等方面做出过贡献。他的著作西学东渐记记述了晚清时期部分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史实。第61页/共64页7.张元济张元济(1867-1959),浙江海盐人,光绪进士,曾任刑部主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等官职,后因参加变法维新运动被革职。后来在上海致力于教育和出版事业,是商务印书馆的主事人之一。他在培养翻译人才、出版翻译作品方面做出过重大贡献。第62页/共64页THANK YOU!第63页/共64页谢谢您的观看!第64页/共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