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工程事故处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砌体工程事故处理.pptx(4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砌体工程事故处理砌体工程事故处理砌体工程质量事故常见的有以下四类:砌体工程质量事故常见的有以下四类:砌体裂缝;砌体强度不足;砌体错位、变形;砌体局部倒塌。常用的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常用的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表面修补,如填缝封闭、加筋嵌缝等;校正变形;加大砌体界面;灌浆封闭或补强;增设卸荷结构;改变结构方案,如增加横墙,将弹性方案改为刚性方案;柱承重改为墙承重;砌体结构改为混凝土结构等;砌体外包钢丝网水泥,或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加强整体性,如增设构造柱、钢拉杆等;拆除重做。第一节第一节 砌体裂缝处理砌体裂缝处理一、裂缝原因一、裂缝原因温度变形;地基不均匀沉降;结构荷载过大或砌体截面过小;设计构
2、造不当;材料质量不良;施工质量低劣;其他;温度变形温度变形因日照及气温变化,不同材料及不同结构部位的变形不一致,同时又存在较强的约束;例子:平屋顶砖混结构顶层砖墙,因日照及气温变化和两种材料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不同,造成屋盖与砖墙变形不一致所产生的裂缝气温或环境温度温差太大;例子:房屋长度太大,又不设置伸缩缝,造成贯穿房屋全高的竖向裂缝。砖墙温度变形手地基约束;例子:北方地区施工期不采暖,砖墙收缩受到地基约束,造成窗台及其以下砌体中产生斜向或竖向裂缝。砌体中的混凝土收缩(温度与干缩)较大;例子:较长的现浇雨篷梁两端墙面产生的斜裂缝。地基不均匀沉降地基不均匀沉降地基沉降差大;例子:长高比较大的砖混结
3、构房屋中,中部地基沉降大于两端时,产生八字裂缝。地基两端沉降大于中部时,产生八字裂缝。地基突变,一段沉降较大时,产生竖向裂缝。地基局部塌陷;例子:位于防空洞、古井上的砌体,因地基局部塌陷而裂缝。地基冻胀;例子:北方地区房屋基础埋深不足,地基土又具有冻胀性,导致砌体裂缝。地基浸水;例子:填土地基或湿陷性黄土地基,局部浸水后产生不均匀沉降,使纵墙开裂。地下水位降低;例子:地下水位较高的软土地基,因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引起附加沉降,导致砌体开裂。相邻建筑物影响。例子:原有建筑物附近新建高大建筑物,造成原有建筑产生附加沉降而裂缝。结构荷载过大或砌体截面过小结构荷载过大或砌体截面过小抗压强度不足;例子:中心
4、受压砖柱的竖向裂缝。抗弯强度不足;例子:砖砌平拱抗弯强度不足,产生竖向或斜向裂缝。抗剪强度不足;例子:挡土墙抗剪强度不足而产生水平裂缝。抗拉强度不足;例子:砖砌水池池壁沿灰缝的裂缝。局部承压强度不足。例子:大梁或梁垫下的斜向或竖向裂缝。设计构造不当设计构造不当沉降缝设置不当;例子:沉降缝的位置不设在沉降差最大处;沉降缝太窄,沉降变形后砌体受挤压而开裂。建筑结构整体性差;例子:砖混结构建筑中,楼梯间砖墙的钢筋混凝土圈梁不闭合而引起的裂缝。墙内留洞;例子:住宅内外墙交接处留烟囱孔,影响内外墙连接,使用后因温度变化而开裂。不同结构混合使用,又无适当措施;例子:钢筋混凝土墙梁挠度过大,引起砌体裂缝。新
5、旧建筑连接不当;例子:原有建筑扩建时,基础分离,新旧砖墙砌成整体,使结合处产生裂缝。留大窗洞的墙体构造不当。例子:大窗台墙下,上宽下窄的竖向裂缝。材料质量不良材料质量不良砂浆体积不稳定;例子:水泥安定性不合格,用含硫量超标准的硫铁矿渣代砂,引起砂浆开裂。砖体积不稳定。例子:使用出厂不久的灰砂砖砌墙,较易引起裂缝。施工质量低劣施工质量低劣组砌方法不合理,漏放构造钢筋;例子:内外墙不同时砌筑,又不留踏步式接槎,或不放拉结钢筋,导致内外墙连接处产生通长竖向裂缝。砌体中通缝、重缝较多;例子:某单层厂房围护外墙,因集中使用断砖而裂缝。留洞或留槽不当。例子:某实验楼在500mm宽窗间墙留脚手眼,而导致砌体
6、裂缝。其他其他地震;例子:多层砖混结构宿舍在强烈地震下产生的斜向或交叉形裂缝。机械振动。例子:某工程附近爆破所造成的裂缝。二、裂缝性质鉴别二、裂缝性质鉴别裂缝是否需要处理和怎样处理,主要取决干裂缝的性质及其危害程度。例如,砌体因抗压强度不足而产生竖向裂缝,是构件达到临界状态的重要特征之一,必须及时采取措施加固或卸荷;而常见的温度裂缝,一般不会危及结构安全,通常都不必加固补强。因此,根据裂缝的特征,鉴别裂缝的不同性质是十分重要的。砌体最常见的裂缝原因是温度变形和地基不均匀沉降。这两类裂缝统称为变形裂缝。荷载过大或截面过小导致的受力裂缝虽然不多见,但其危害性往往很严重。由于设计构造不当,材料或施工
7、质量低劣造成的裂缝比较容易鉴别,但这种情况较少见。因此本节重点阐述前三类性质裂缝的鉴别。下面主要以工程实践经验为基础,从裂缝位置、形态特征、开裂时间、发展变化、建筑特征、使用条件和建筑变形等方面,介绍鉴别这三类裂缝的方法,供参考,详见表4-2最后还需要指出:前述鉴别根据与方法就一般情况而言,在应用时还需注意各种因素的综合分析,才能得出较正确的结论。三、裂缝处理原则三、裂缝处理原则1、裂缝处理的基本原则(1)查清原因从消除裂缝因素着手,防止再次开裂,如控制荷载,改善屋盖隔热性能等。有时还可采用加固屋架,减小下弦伸长值,降低屋架支撑对墙或柱施加的水平推力等。(2)鉴别裂缝性质根据以上有关内容,重点
8、区别受力或变形两类性质不同的裂缝,尤应注意受力裂缝的严重性与迫切性,杜绝裂缝急剧扩展而导致倒塌事故的发生。(3)观测裂缝变化规律对变形裂缝应作观测,寻找裂缝变化的规律,或确定裂缝是否已经稳定,作为选择处理方案的依据。(4)明确处理目的在上述(1)(3)条的基础上,明确处理目的,如裂缝封闭、地基加固、结构补强、减少荷载等。(5)选定适当的处理时间受力裂缝应及时处理,地基变形最好在裂缝稳定后处理;温度变形裂缝宜在裂缝最宽时处理。(6)选用合理的处理方法既要效果可靠,又要切实可行,还要经济合理。(7)确保处理工作安全对处理阶段的结构强度与稳定性进行验算,必要时采取支护措施。(8)满足设计要求处理裂缝
9、应遵守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并满足设计要求。2、常见裂缝处理的具体原则、常见裂缝处理的具体原则常见的温度裂缝、沉降裂缝和荷载裂缝等可分别按下列原则处理。(1)温度裂缝一般是不影响结构安全。经过一段时间观测,找到裂缝最宽的时间后,通常采用封闭保护或局部修复方法处理,有的还需要改变建筑热工构造。(2)沉降裂缝绝大多数裂缝不会严重恶化而危及结构安全。通过沉降和裂缝观测,对那些沉降逐步减小的裂缝,待地基基本稳定后,作逐步修复或封闭堵塞处理;如地基变形长期不稳定,可能影响建筑物正常使用时,应先加固地基,再处理裂缝。(3)荷载裂缝因承载能力或稳定性不足或危及结构物安全的裂缝,应及时采取卸荷或加固补强等方法处
10、理,并应立即采取应急防护措施。四、裂缝处理方法及选择四、裂缝处理方法及选择1、处理方法分类常见裂缝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法。(1)填缝封闭常用材料有水泥砂浆、树脂砂浆等。这类硬质填缝材料极限拉伸率很低,如砌体尚未稳定,修补后可能再次开裂。(2)表面覆盖对建筑物正常使用无明显影响的裂缝,为了美观的目的,可采用表面覆盖装饰材料,而不封堵裂缝。(3)加筋锚固砖墙两面开裂时,需在两侧每隔5皮砖剔凿一道长1m(裂缝两侧各0.5m),深50mm的砖缝,埋入6钢筋一根,端部弯直钩并嵌人砖墙竖缝,然后用强度等级为M10的水泥砂浆嵌填严实,见图4-1。施工时要注意以下三点:两面不要剔同一条缝,最好隔两皮砖;必须处理好
11、一面,并等砂浆有一定强度后再施工另一面;修补前剔开的砖缝要充分浇水湿润,修补后必须浇水养护。(4)水泥灌浆有重力灌浆和压力灌浆两种,由于灌浆材料强度都大干砌体强度,因此只要灌浆方法和措施适当,经水泥灌浆修补的砌体强度都能满足要求,而且具有修补质量可靠,价格较低,材料来源广和施工方便等优点。(5)钢筋水泥夹板墙墙面裂缝较多,而旦裂缝贯穿墙厚时,常在墙体两面增加钢筋(或小型钢)网,并用穿墙“”筋拉结固定后,两面涂抹或喷涂水泥砂浆进行加固。(6)外包加固常用来加固柱,一般有外包角钢和外包钢筋混凝土两类。(7)加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常用于加强内外墙连系或提高墙身的承载能力或刚度(见图4-2)。(8)整体加
12、固当裂缝较宽且墙身变形明显,或内外墙拉结不良时,仅用封堵或灌浆等措施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这时常用加设钢拉杆,有时还设置封闭交圈的钢筋混凝土或钢腰箍进行整体加固。例如内外墙连接处脱开裂缝和横墙产生八字形裂缝,可采用图4-3所示方法处理。(9)变换结构类型当承载能力不足导致砌体裂缝时,常采用这类方法处理。最常见的是柱承重改为加砌一道墙变为墙承重,或用钢筋混凝土代替砌体等(10)将裂缝转为伸缩缝在外墙土出现随环境温度而周期性变化,且较宽的裂缝时,封堵效果往往不佳,有时可将裂缝边缘修直后,作为伸缩缝处理。(11)其他方法若因梁下未设混凝土垫块,导致砌体局部承压强度不足而裂缝,可采用后加垫块的方法处理。
13、对烈缝较严重的砌体,有时还可采用局部拆除重砌等。2、处理方法选择一般可根据前述的处理方法特点与使用范围进行选择。根据裂缝性质和处理目的选择处理方法时可参考表4-3的建议五、砌体裂缝处理实例(略)第二节第二节 砌体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足事故处理砌体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足事故处理一、事故类型与原因一、事故类型与原因1、强度不足事故砌体强度不足,有的变形,有的开裂,严重的甚至倒塌。对待强度不足的事故,尤其需要特别重视没有明显外部缺陷的隐患性事故。造成砌体强度不足的主要原因有:设计截面太小;水、电、暖、卫和设备留洞留槽削弱断面过多;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质量差,如砌筑砂浆强度低下,砂浆饱满度严重不足等。
14、2、砌体稳定性不足事故这类事故是指墙或柱的高厚比过大或施工原因,导致结构在施工阶段或使用阶段失稳变形。造成砌体稳定性不足的主要原因有:设计时不验算高厚比,违反了砌体设计规范有关限值的规定;砌筑砂浆实际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施工顺序不当,如纵横墙不同地砌筑,导致新砌纵墙失稳;施工工艺不当,如灰砂砖砌筑时浇水,导致砌筑中失稳;挡土墙抗倾覆、抗滑移稳定性不足等。3、房屋整体刚度不足事故仓库等空矿建筑,由于设计构造不良,或选用的计算方案欠妥,或门窗洞对墙面削弱过大等原因而造成房屋使用中刚度不足,出现颤动。二、刚度、稳定性不足事故处理方法及选择二、刚度、稳定性不足事故处理方法及选择这类事故可能危及施工或使
15、用阶段的安全,因此均应认真分析处理;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1)应急措施与临时加固对那些强度或稳定性不足可能导致倒塌的建筑物,应及时支撑,防止事故恶化。如临时加固有危险,则不要冒险作业,应划出安全线,严禁无关人员进入,防止不必要的伤亡。(2)校正砌体变形可采用支撑顶压,或用钢丝或钢筋校正砌体变形后,再作加固等方式处理。(3)封堵孔洞由墙身留洞过大造成的事故可采用仔细封堵孔洞,恢复墙整体性的处理措施,也可在孔洞处增作钢筋混凝工框加强。(4)增设壁柱有明设和暗设两类,壁桂材料可用同类砌体,或用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见图4-15)。(5)加大砌体截面用同材料加大砖柱截面,有时也加配钢筋(见图4-16)(
16、6)外包钢筋混凝土或钢常用于柱子加固。(7)改变结构方案如增加横墙,变弹性方案为刚性方案;柱承重改为墙承重;山墙增设抗风圈梁(墙不长时)等。(8)增设卸荷结构如墙柱增设预应力补强撑杆。(9)预应力锚杆加固例如重力式挡土墙用预应力锚杆加固后,提高抗倾覆与抗滑能力,见图4-17(10)局部拆除重做用于柱子强度、刚度严重不足时。各种处理方法选择参见表4-4三、强度、刚度、稳定性不足事故处理实例(再略)第三节第三节 局部倒塌事故处理局部倒塌事故处理一、局部倒塌事故类型与原因一、局部倒塌事故类型与原因砌体结构局部倒塌最多的是柱、墙工程。砖拱倒塌虽然时有发生,但原因很简单,几乎全是无设计或设计错误,加之砖
17、拱的使用日益减少,本节仅阐述由柱、墙破坏而引起的局部倒塌的处理。(1)设计构造方案或计算简图错误例如单层房屋长度虽不大,但一端无横墙时正仍按刚性方案计算,必导致倒塌;又如跨度较大的大梁(14m)搁置在窗间墙上,大梁和梁垫现浇成整体,墙梁连接节点仍按绞接方案设计计算,也可导致倒塌;再如单坡梁支撑在砖墙或柱上,构造或计算方案不当,在水平分力作用下倒塌等。(2)砌体设计强度不足不少柱、墻倒塌是由于未设计计算而造成。事后验算,其安全度都达不到设计规范的规定。此外计算错误也时有发生。(3)乱改设计例如任意削减砌体截面尺寸才导致承载能力不足或高厚比超过规范规定而失稳倒塌;又如改预制梁为现浇梁,梁下的墙由原
18、来的非承重墙变为承重墙而倒塌。(4)施工期失稳例如灰砂砖含水率过高,砂浆太稀,砌筑中失稳垮塌;毛石墙砌筑工艺不当,又无足够的拉结力,砌筑中也易垮塌。一些较高墙的墙顶构件没有安装时,形成一端自由,易在大风等水平荷载作用下倒塌。(5)材料质量差砖强度不足或用断砖砌筑,砂浆实际强度低下等原因均可能引起倒塌。(6)施工工艺错误或施工质量低劣例如现浇梁板拆模过早,这部分荷载传递至砌筑不久的砌体上,因砌体强度不足而倒塌;墙轴线错位后处理不当;砌体变形后用撬棍校直;配筋砌体中漏放钢筋;冬季采用冻结法施工,解冻期无适当措施等,均可导致砌体倒塌(7)旧房加层不经论证就在原有建筑上加层,导致墙柱破坏而倒塌二、局部
19、倒塌事故处理方法与注意事项仅因施工错误而造成的局部倒塌事故,一般采用按原设计重建方法处理。但是多数倒塌事故均与设计与施工两方面的原因有关,这类事故均需重新设计后,严格按照施工规范的要求重建。处理局部倒塌事故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排险拆除工作局部倒塌事故发生后,对那些虽未倒塌但可能坠落垮塌的结构构件,必须按下述要求进行排险拆除。拆除工作必须自上而下地进行确定适当的拆除部位,并应保证未拆部分结构的安全,以及修复部分与原有建筑的连接构造要求。拆除承重的墙柱前,必须作结构验算,确保拆除中的安全,必要时应设可靠的支撑。2、鉴定未倒塌部分对未倒塌部分必须从设计到施工进行全面检查,必要时还应作检测鉴定,以确定其可否利用,怎样利用,是否需要补强加固等。3、确定倒塌原因重建或修复工程,应在原因明确,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后方可进行,避免处理不彻底,甚至引起意外事故。4、选择补强措施原有建筑部分需要补强时,必须从地基基础开始进行验算,防止出现薄弱截面或节点。补强方法要切实可行,并抓紧实施,以免延误处理时机三、局部倒塌事故处理实例(继续略)ENDThank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