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关于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摘要: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主体,是稳定国家宏观经济大盘和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既是商业银行贯彻中央精神、有效服务实体经济的需要,也是把握产业转型升级机遇、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结合国家战略规划、宏观环境和制造业行业特征,围绕制造业金融发展的战略定位、理念、策略、路径以及关键环节等,对切实提升金融服务制造业质效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关键词:银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信贷管理郑国华/摄一、制造业金融发展战略定位的思考我国正处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时期,全球经济环境不断变化,产业分工面临深度调整,经济发展模式经历深刻变革,
2、制造业作为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提升其产业竞争力是我国增强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未来一段时期,基础设施、房地产等传统高增长领域投资增速将逐步收敛、利润空间收窄,制造强国战略已被国家摆到更加突出位置,成为“十四五”期间甚至未来中长期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商业银行贷款投放布局将随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面临转型挑战:短期看,虽然制造业尚不足以成为全面承接基础设施等板块成为发展的第一驱动力;但中长期看,传统制造业的稳定性、先进制造业的成长性,对信贷增长的支撑作用将持续凸显,有望将成为支撑银行业务中长期持续投放、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板块之一。贯彻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3、的精神,应作为商业银行提高自身长期竞争力的目标,始终坚持以“稳中求进”的策略发展制造业金融,始终立足真正提高金融支持制造业的基础能力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始终秉持系统观念加强金融服务制造业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布局,实现理念、机制、政策、产品、服务、风控的整体协同和务实创新作为发展路径。培育制造业金融持续成长的路径,应始终贯穿“稳字当头”的基本策略。其中,制造业金融的短期成长,应坚持立足当下商业银行所长,聚焦当下能做好的领域;制造业金融的长期发展,应坚持立足未来商业银行所能,做长期正确的选择。推动制造业金融健康发展的核心,应始终聚焦解决“不会做、不敢做、不愿做”的深层次问题,形成与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相
4、适应的内外部金融生态,才能牢牢把握经营管理主动权、下好先手棋。二、制造业金融理念、策略、路径的思考对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其支持成效的优劣、金融服务的成败重在“质量”,是以会做、敢做、愿做为基础,其中“会做”为先。(一)发展理念方面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应以提升金融对制造业的发展支撑作用、质效提升水平、服务响应能力为核心,以优化客户和投向选择为主线,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加大差异化政策支持和产品创新,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关系,保持制造业金融健康持续发展。(二)发展策略方面1.加强投向选择和结构优化。契合制造业产业转型规律和风险特征,坚持分类施策,把握好新增融资的投向和投量,聚集制造
5、业优质领域加大资源倾斜,在做大投融资规模的同时,前瞻做好结构优化调整。对传统制造领域,重在客户分层分类和策略选择。尊重传统制造领域竞争激烈、利润较窄、扩产困难、增量融资整体受限的客观规律,在加快退出无技术、无市场、无效益的劣势企业同时,稳定拓展一批具备“穿越周期”能力的“基石”客户,匹配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形成当下规模质量基础;支持一批具备良好前景的绿色环保、智能化、信息化改造等转型升级需求,形成中期增长潜力;拓展一批产业链客户,以对制造业生态系统的整体金融服务能力胜出,形成长期发展能力和潜力。对先进制造领域,重在技术前景判断和识别能力。尊重新兴领域进入门槛高、技术路线不稳定、发展路径不确定、
6、早期进入者胜率低但胜出后易具备高成长性的客观规律,以集团优势整合内外部资源,选准时机、以投引贷、投贷联动,重点支持龙头骨干企业、专优特精企业、小巨人企业等,保持战略性客户投融资策略稳定,稳妥支持热点投资领域扩产能项目融资,走出产融高质量结合的发展新路径。对生产性服务领域,重在把握与制造业的联系紧密度和“发展引领”作用。找准金融服务切入点,坚持一户一策原则,突破产融跨界融合的新业态和新模式。2.加大差异化政策支持。结合国家区域规划部署和辖内资源禀赋,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加大对制造业优势区域差异化政策资源的匹配力度,支持分行有效把握抢抓市场机遇,切实提升区域金融服务制造业质效。对战略区域,
7、重点是抓住产业发展转型机遇。做好区域内投向布局,努力把握好产业发展及转型机遇。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重点支持区域内的先进制造业龙头企业和优质科创企业融资需求;中西部区域抓住一带一路、制造业产业转移机遇,积极拓展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优质市场。对百强县市,重点是选出特色产业优势企业。择优支持辖内企业改扩建、转型升级、兼并重组以及上下游供应链融资需求,适度扩大同业占比。对产业集群,重点是形成可复制业务模式。依托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园区等,深化对产业集群特征的把握,发挥龙头企业带动效应,借助政府产业基金、担保基金等多种模式,形成具有集群特色的融资方案,探索可复制的基础业务模式,稳
8、步延伸、支持集群内优质客户。(三)管理路径方面制造业门类众多、产品繁多、链条交叉、技术复杂,同时各子领域行业特点迥异、盈利模式各异,整体看风险特征差异大、业务规模方差大、统筹管理难度大。制造业贷款利差有限,风控支撑能力是其长期发展的基础,因此构建有全面覆盖能力的风控分类管理设计、形成稳定可行的整体风控安排是支撑制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是基于制造业各子领域的运行特征、风险特点、竞争格局、周期特征、盈利模式等关键因素,对不同子领域进行分类管理,构建相应的客户选择策略、风控基本思路、风险分析路线,形成能够基本覆盖行业特征突出子领域的既有差异性又有普适性的策略。例如,对于资金技术门槛和产品附加值高
9、、寡头垄断、全球竞争特征突出且涉及国家战略、发展前景较好的子领域,在研判国家政策导向、股东实力和技术走向基础上,应以竞争重点客户优质项目为主要发展导向;对于资金技术门槛和产品附加值低、充分相对竞争、国内产业链完整、产能过剩的传统制造业子领域,企业竞争态势和相对市场地位能够以财务表现得到反映,银行竞争重点则为财务表现良好且综合资源、成本、管理、市场等因素可得到较为合理解读的相对优势客户。二是选取投资热点、发展重点、风控难点子行业,集中力量突破行业研究、客户风险把握中的关键点,重点投入市场拓展力量并培育客户关系,对其中能形成一定规模和具有增量潜力的子行业投融资业务发展形成支撑。三是对区域集群特色、
10、资源约束特点、客户风险特征均相对突出,风险形成机制相对趋同,风控要点有可复制性,且有一定潜在体量的客户(业务)组合,要依托属地力量,引导分行强化区域、集群客户的风险识别,同时总行要给予必要的指导,提升分行相应领域的认知能力和风控水平,对区域特色化发展形成重要支撑。四是对客户数量众多、风险同质化程度高、单户授信额低的客群和业务单元,可运用普惠、零售风控模式进行覆盖,形成以金融服务便利化、客户风险分散化、风险控制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业务发展模式。五是对于客户数量少、个性化特征非常突出的子领域,主要依托既有营销尽调、审查审批、存续期管理、风险监控等机制,以具体客户和业务方案的风险准确把握、风控经验充分
11、共享、业务模式的有限复制为基本路径,形成个性化的风控模式三、制造业金融发展关键环节的思考(一)坚持人才为先,认清产业方向、扶优限劣,实现“会做”制造业金融的健康发展关键以“人”胜出,高度依赖业务链条上所有岗位人员的专业能力,需要有数量充足、高度适配的专业力量作为支撑。银行应统筹考虑各层级前中后台制造业专业团队建设,加大人才储备力度,前瞻优化信贷队伍年龄、学历、专业结构,重点增加战略新兴领域、高技术门槛领域、行业特征突出领域、发展规模潜力较大领域的人才储备,拓宽产业背景人才引入通道,打造专业化的制造业分析师和客户经理队伍,可探索阶段性、有重点的外智引入模式。通过有发展潜力领域的人才储备,提升产融
12、对话能力、产学研成果吸收能力,最终提高风险预判能力,以专业人才、专业服务、专业能力作为制造业金融发展的基石,打下“会做”的坚实人才基础。(二)坚持机制为本,投贷兼容互济、盈亏互补,实现“敢做”从对单一客户的服务,走向对产业链条、产业生态的服务,从“做业务”到“做生态”,是制造业金融稳固基础、向更高层次跃升、实现长期持续发展的方向。传统银行专业边界清晰、以产品为管理主线、分支机构画地为界的矩阵式管理体系,与制造业金融服务需求日益突破地域边界、客户沿产业链条延展扩展、行业跨界发展与跨界颠覆并存的客观实际契合度较低;以单笔业务为基础管理“颗粒度”来定流程、配授权、算效益的管理安排,与制造业金融发展过
13、程中全产品、全链条的服务目标,和以丰补缺、整体贡献评价的逻辑匹配度较低。制造业金融无“投”不强,无“贷”不稳,先行“破题”制造业投融资服务一体化机制,以“投”的超额收益为“贷”的稳步发展提供风险补偿,以“贷”的丰富触角为“投”的机遇捕捉提供广阔空间,以信贷和投资两类核心业务的高效协同作为制造业金融发展的基本框架,才能筑起“敢做”的机制支撑。(三)坚持创新为源,管理设计匹配、支持探索,实现“愿做”重新审视银行各类基础管理制度、产品、系统、流程的适配度,跳出条块分割的既有体系,以制造业金融的健康发展为基本任务,以制造业金融服务能力的持续提升为核心目标,聚焦重点环节加快管理创新。以满足客户需求、守住风控底线、提升流程效率、系统快速响应为目标,通过管理创新,使各项管理工具协同发挥作用,剔除冗余环节、有效减负赋能,降低内部成本、努力提升全生态收益,激发经营机构和专业人才的“成长力”和“内驱力”,形成“愿做”的源生动力。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