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银行理财!你好理财公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见银行理财!你好理财公司!.docx(4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再见银行理财!你好理财公司!据上海证券报,近期有城商行再次收到属地监管部门强调“严控理财业务规模”的监管提示函。主要就是强调严格控制理财业务规模。另一家城商行资管部投资经理亦表示近期收到严控理财业务规模的提示。该投资经理表示,之所以在此时提示控制规模,可能与当前现金管理类产品整改进度偏慢有关。不合规的产品整改太慢了。我们银行也慢于理财子公司整改进展,能力建设也跟不上。根据2021年央行下发的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到2022年底前,不符合规定的存量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必须按要求完成整改。此前有城商行资管人士向记者表示,其整改安排尽量放在四季度,原因就是为了保住规模。根据监管
2、要求,银行通过理财子公司开展资管业务是大势所趋,实际上,未获理财子公司牌照的城商行,去年以来理财业务规模新增就受到限制。为了打破藩篱,不少城商行目前正在加紧申请筹建理财子公司。中小银行未成立理财公司必须逐步压缩退出理财市场的监管规则依据包括:1、资管新规的核心要求资管新规十三条规定:“主营业务不包括资产管理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当设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资产管理子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强化法人风险隔离,暂不具备条件的可以设立专门的资产管理业务经营部门开展业务”。当然资管新规并没有设置明确时间线,暂不具备条件的通过资管部展业,到什么时候为止那是监管自己把握。尤其在资管新规答记者问里面:过渡期结束后,金融
3、机构的资管产品按照意见进行全面规范(因子公司尚未成立而达不到第三方独立托管要求的情形除外),金融机构不得再发行或存续违反意见规定的资管产品。说明对过渡期结束后未设立理财子的继续发行理财产品有一定的法规依据。2、理财新规第十四条再次强调上述资管新规要求。过渡期的相关规定也是遵从资管新规。3、监管窗口指导从过去1年半频繁的窗口指导看,银保监会仍然秉承了资管新规精神,虽然没有明确的过渡期时间节点,但是至少量上要压缩,达不到申请条件的银行理财通过逐步压缩等方式逼迫慢慢退出市场,但是也不能一刀切,因为资管新规也没有切。本文纲要一、理财领域分化是必然趋势二、老理财的时代三、理财子的新时代四、理财公司202
4、2年上半年业绩分析五、理财公司2022年上半年代销理财情况六、理财公司2022年上半年产品具体情况一、理财领域分化是必然趋势(一)银行理财面临的压力不论监管是否真的有“严控理财业务规模”的监管提示,未成立理财子的银行理财由于面临以下几重压力,自身业务层面也必然面临萎缩压力:1、现金管理类产品的整改及普遍转移理财子,整改措施具体参见现金管理新规冲击21问!。起初现金管理类产品作为各家理财子公司冲规模的利器,2021年末达9.3万亿,虽然在2021年6月之后边整改边扩张,但是总体而言都是集中在理财公司或者其母行,其他中小银行基本处于收缩状态。2、摊余成本法的整改,不论是大型股份制国有行,还是中小银
5、行都需要严格执行。资管产品会计处理新规适用于所有资产管理机构发行的资管产品,同时正式稿明确,新规于2022年7月1日起施行,具体执行内容参见财政部14号文!。3、城商行面临”间接投资“的限制(只降不增),倒逼机构如果要做资管就得要做标准化资产管理,向公募基金看齐。而且不准和公募基金以外的资管机构合作,包括投顾。所谓间接投资是城商行发明的新名词,除贷款和债券、存款、公募基金之外所有其他金融产品的投资都算间接投资。在自营的G31报表里面体现为同业投资和其他投资,在G06报表里面体现为各类资管产品和非标投资。4、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老产品寿终正寝。股份制银行和大行还能保留一点期限太长的非标资产无法到
6、期清理;但是中小银行必须清理,没有容忍空间。5、如果申牌无望,2022年以后继续坚持银行理财运作,在净值化和投资范围压缩的压力下,运作管理难度加大,管理成本上升,对打造自身财富管理平台意义也不大。所以从业务角度看,未来的确就是两级分化。已经拿到理财子公司的国有和股份制银行以及仍然在极力争取申请的银行会加大资源投入力度。6、未来中小银行可能部分主流会转向代销。目前看代销渠道的争夺主要还是集中在股份制银行、国有银行,反而中小银行目前为止参与代销的体量仍然不大。主要原因有多重因素比如代销系统直连繁琐、中小银行客户群对净值化产品接受度略低等。目前理财子的代销需要单独和每家银行的TA接入,需要单独代销系
7、统和TA对接,比较繁琐。不过也有部分银行基于交易银行的理念,做平台一站式和接入服务,比如百信银行、上海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等都在做致力于做机构间同业合作和财富管理平台。最新的理财内控新规也在力推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的代销数据交换平台。影响29万亿理财交易、内控新规!其实从2021年开始银行理财代销才真正上规模,尤其2022年1月以来,以招商银行为首真正打破自己银行必须代销自己理财的思维禁锢,批量引入其他股份制和国有行理财。尤其以交银理财、建信理财、中银理财、兴银理财、信银理财、光大理财六家理财公司在招商银行代销产品数量和规模都非常可观;平安理财、中邮理财相对而言比较少参与招商银行渠道代销。总体
8、规模估值预计应该能超1万亿体量。具体可以参见文章理财子代销渠道突围战!。至于结构性存款,由于大部分中小银行因为不具备衍生品资质,其实也没办法开展。转型方向非常有限。QDII无影响一直很独立。(二)理财子公司申请情况截至2022年9月19日,理财子开业及获批筹的情况如下图:已有30家理财子公司获批,其中29家已开业, 1家仍在筹建阶段。数据来源:公开资料,金融监管研究院理财子公司申请过去总体秉承了“成熟一家审批一家”的思路,也就意味着理财子审批完全是根据业务和资质来评判,不会按照地域划分势力范围,目前已经审批的理财子聚焦在优质的银行,比如城商行集中在江苏和浙江,所以笔者认为每省最多2家的传闻明显
9、误读。未来现实情况是大部分省份一家都没有,少省份也可能有2-3家。理财子公司的审批流程是对应的监管部门(比如股份制银行监管部、城商行监管部、农村金融机构监管部)和创新部会签,当地监管局也需要初审(当地必然支持)。若未来未设立理财公司的银行将无法再新增理财业务,而有资质成立理财公司的,随着8月北银理财获批筹建,目前除外资行外具有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资质的银行尚未获批筹建理财公司的仅为广州农商行和浙商银行。2022年3月起,三家理财公司陆续开业,包括上银理财、高盛工银理财、民生理财,直到8月末,恒丰理财获批开业,北京银行获批北银理财筹建,9月末,渤银理财获准开业,进一步扩充理财子队伍。截至目前,理
10、财子机构已扩充到30家(仅北银理财在筹建,其他均已开业/获批开业)。上银理财由上海银行全资控股,注册资本30亿元,2022年6月,集团理财管理规模于城商行中居于第二。高盛工银理财由高盛资产管理和工银理财合资组建,分别持股51%和49%,首批产品涉及量化投资策略、跨境理财产品以及另类创新解决方案等。民生理财将实施以“固收及固收+”为主体,“混合及权益”和“另类投资”为两翼的战略,通过大类资产配置和多元化资产策略构建其产品体系,其母行理财规模接近万亿。北银理财于8月25日正式获批筹建,在筹建工作完成后,北京银行将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正式提出开业申请。渤海银行于9月初发布公告称,银保监会已批准该行全资
11、子公司渤银理财开业,渤银理财注册资本为20亿元人民币,渤海银行持该公司股份100%。(三)理财子申请条件理财子的设立有两个必经阶段,分别是筹建和开业。从设立时间要求上看,短则不足半年,长则一年以上,在已成立的理财子公司中,除国有大行特殊外,5-8个月为大多理财子公司的筹建-开业时长。2021年理财子公司的设立进度明显放缓。原因可能在于,一方面,理财子的设立有门槛,如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从业人员和管理信息系统等上存在准入条件,除去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的硬性要求外,银行还需要综合考虑自身实力(如理财规模)能否支撑起独立的理财业务。但2022年理财公司设立进度有所改善,全年获批筹建/开业
12、合计8家。明面上理财子申请的一些条件比如注册资本10个亿,比如人员要求其实都不难,最核心的是监管认为你是否准备好了,这里重点看监管评级(一般需要二级监管评级)和资产管理规模(一般是1000亿起的资产管理规模,笔者认为这个条件后续可能会略微松懈)两个核心条件。监管评级的要求比较难放松,这也是为何内地和东北总体审批理财子数量非常少的核心原因,这些区域的城商行和大型农商普遍评级不足,当然也有一些非常优秀的银行比如西安银行、九江银行、顺德农商、深圳农商、东莞银行等评级长期二级,但是理财规模和其他条件仍然在提升。在注册资本上,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要求理财子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为10亿元人民币。就已开业的理财
13、公司的注册资本而言,大致分为四个阶梯,母行为国有大行(80-160亿),股份制(以50亿为主)、城商行和农商行(10-20亿,上银理财30亿),中外合资理财公司(10亿),注册资本主要和理财子公司的净资本监管联系在一起。注册地上,主要考虑注册地为非北上深的理财子公司,其是否能够在北京、上海或深圳设立庞大的分支机构,对他们在人才招募上至关重要。如兴银理财、杭银理财、宁银理财等。外资银行的选择,目前国内法人注册外资银行41家,但是并无一家外资银行申请设立理财子,一方面的确外资银行去除结构性存款后的理财规模过低,另一方面成立理财子需要10亿的注册资本对于绝大部分外资银行的资本金压力太大。此外外资银行
14、母行层面其实可以有两个选择,一方面是和理财子合作成立外资控股的理财孙公司,另一方面可以从给证监会那边申请公募基金,目前也允许外资独家控股。二、老理财的时代尽管同样叫”银行理财“,其实在不同时间点,其内涵差异非常大。1、2014年以前属于资金池最彻底的草莽年代,是完全的资金池模式,自营和理财的隔离不到位,理财资金池每家行本质上就一个大池子,然后这个大池子在种种必要时刻还要自营流动性支持。最开始很多银行甚至是就从自营资金池里面通过excel单独做个账本,指定这笔资产是银行理财的,在交易层面仍然以自营面貌示人;虽然银行间市场理财独立开户但托管人还是银行自身,更不要谈理财必须托管也只是2011年才出的
15、新要求。2、从2014年理财三单独首次提出来,要求自营和理财隔离,理财和理财之间不能交易输送利益。但是一直到2017年为止,执行得并不到位,新资金池普遍做法有以下几种:(1)理财产品之间仍然普遍存在交易,而且本行理财之间的交易在交易中心不体现,都是一个托管母子户,只要偏离不过分,监管不找茬,交易价格控制好基本没问题。老理财到期后,存续的信用债或者非标只能通过新理财对接,这是期限错配带来的不可避免的问题。(2)部分标准化债券投资通过基金专户通道实现关联交易和价格调节。(3)通过券商资管或者基金子专户通道代持非标资产。3、2017年开始的三三四十检查到2018年资管新规,一年时间严监管落地。监管要
16、求理财投资比照自营贷款管理,所有之前通过理财代持的资产回表,非标转标部分做法不认可。同时对同业理财彻底否定。2017年开始的监管风暴,主要从理财的资产端运作进行打击,防止监管套利。比如通过理财持有本行出表的部分资产,理财投资自营无法参与的房地产项目夹层,理财代持本行出表的私募ABS劣后级等。4、资管新规之后理财整改期2018年4月27日之后,其实中小银行理财基本进入休眠期。这一时期最大的约束是老产品整改,新产品发不出来。老产品整改主要是非标的续作问题,和老产品能否投新资产的疑惑。还要就是老产品只能继续摊余成本估值。2018年720通知之后,符合资管新规的新产品开始发力,尤其是现金管理类产品。这
17、一时期的银行理财我们称为新理财,大行是为理财子做准备,成立理财子后这些新产品大部分会转移到理财子,中小银行也是纯粹尝新而已,但是面临客户接受度难题、估值难题、系统重新搭建难题(TA系统重建、估值系统重建、投资管理系统也需要重建),大部分中小银行资管新规之后其实就已经放弃了,只是维持老产品滚动,2021年底清盘后基本结束。但是原先资产规模在300-800亿之间的银行面临两难选择,一方面希望申请理财子但是短期规模和其他指标尚未达到,只能坚持或者希望通过做大规模来向监管表决心。800亿-1000亿以上规模的银行基本上都已经申请到理财子牌照转移到新的赛道,极少数因为母行历史原因在悬停状态。这里再叠加城
18、商行不对间接投资的限制,以及理财和其他资管合作(包括投资和投顾)的限制,财政部14号文等对摊余成本法的使用范围进行了严格规范,最终导致中小银行未来老理财陷入持续萎缩状态。即便没有这次的监管窗口指导,银行理财也已经走入窄胡同。三、理财子的新时代(本章前三节部分内容参考公众号“一段棉线的投资思考”,作者:孙鑫)理财子公司从2019年发展到现在已经2年半时间。尽管蜕变得并不彻底,过去10万亿的规模主要依托现金管理类产品狂飙突进,还要充分利用摊余成本法在估值上做文章,但展望未来,这也是银行理财唯一的新出路。(一)组织架构和公司治理结构变化理财子公司成立监管初衷就是为了彻底把银行理财从银行体系隔离,这种
19、隔离监管要求非常彻底,比如高管兼任容忍度也越来越低,理财内控新规明确,理财公司董事长、监事长和高级管理人员原则上不得由理财公司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的人员兼任。办公物理场所绝对隔离,同一幢楼不同楼层用电梯隔离也基本上不容忍。部分银行干脆和总行换个城市,比如中信的理财子信银理财、建行的建信理财、广发的广银理财、光大银行的光大理财等。托管账户开立,监管要求绝对单个产品单个账户,为此一直纠结到现在,理财子仍然无法正常开户借助通道。系统隔离,理财子的投资运作到TA建设等都需要把旧的那一套推倒重来。当然这里最重要的还是考核绩效及公司治理变化,这个变化最终笔者认为理财子必然向公募基金目前的管理框架演变
20、。(二)银行理财商业逻辑的变化资管新规逐步施行后,由于其要求每个产品在净值化的基础上都需独立建账(账本和账户)、隔离运营,各种风险既不能在不同产品间转移、也不能在时间轴上进行平滑而失去了这种消化风险的能力,银行也就丧失了获取超额收益的资格。在此基础上,银行理财的商业模式就会逐渐从原来的“事实承担全额风险、支付固定成本、获取超额收益”的旧模式,转变为“受托管理风险但不承担风险、转移多数超额收益、获取固定管理费和少量超额分成(如有)”的新模式。从以自身资产负债表隐形承担风险的“影子银行”转向“信义义务”的真资管机构,从满足自身超额收益最大化为目标转到满足委托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这就是银行理财商业逻
21、辑的最核心变化。(三)银行理财行为模式的变化在资管新规全面实施后,独立账户绩效就成了委托人选择继续留下还是离开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银行理财,尤其是对于法人化后的理财子来说,原有业务模式就只能被保留在和母行互动较多的特定资产类型里,而业务模式主体则会逐步演进到围绕账户为核心的投资经理负责制上。在新模式下,账户投资经理是对账户表现负责的第一责任人,需要对风险承担、收益水平、收益波动等绩效表现全面负责。而对于投资经理岗位的考核,也会主要基于账户绩效(无论是收益水平、夏普比率,还是更细化的绩效因子指标等)这一综合各种因素后展示出的统一结果来进行。投资经理负责制下的新银行理财,就会展示出和老理财完全不同的
22、行为模式,包括:1、主要决策权限会从部门领导或相关处室长分散到各投资经理。领导主要承担管理责任,投资经理主要承担具体产品的绩效责任。在考核激励机制是基于账户绩效的前提下,领导通常不会直接干预投资经理决策。2、投资经理判断投资品性价比的频率更高。以往资管部可以做到提前较长时间锁定交易价格,即便实际亏损,也可以在“算大账”“算行内综合收益”的基础上承受。但在投资经理负责的基础上,各经理会在排名压力下尽可能发现资产的最优价格,也会在发行前出现较为剧烈的价格博弈。从中观上看,银行理财的投资行为会从寻求资产可接受的绝对价格,转为追求资产最优的相对价格。3、短期内部分理财机构的信用风险偏好会降低。尽管全理
23、财行业都知道刚性兑付是一定会被打破的,但无疑谁都不愿做打破刚性兑付的第一人。这就像被关在集中营中人会面临的困境:当门后的守卫已经离去,每个人都知道大门早晚要开;但每个人也都知道,推开大门的第一人几乎注定会被后面的人推倒、并踩踏过去。全行业的解放需要以自己的牺牲换取,这就导致大家都不愿成为这第一个敢于主动推开这扇门的人。针对法人化后的理财子公司,由于母行无法直接缓释理财子产品中发生的信用风险,在理财子设立初期,投资经理可能会倾向于投资信用风险较低的品种。对于多数理财子来说,可能会出现信用风险偏好降低的情形。从投资品维度来看,资管新规发布后,银行理财产品的实际投资久期也有显著缩短。在前资管新规时代
24、,银行发行的老理财产品只是滚动发行的负债工具,与投资端是完全分离的,而底层投资账户则可近似认为是永续存在的投资载体。由于理财资金相比银行表内资金的合规性限制更少,通常可大量投资于银行表内无法或很难投资的资产品种,如金融机构永续债、股权类项目、类REITs等3-5年长久期或无特定久期的资产。在资管新规发布后,由于账户需要面临产品开放期或产品到期时潜在的流动性冲击,理财资金投资于中长久期低流动性品种的意愿就会显著降低。从投资端观察的边际投资久期也会显著缩短。某些技术性手段可以适度解决这种问题,但整体而言,在没有类似401(K)性质的养老资金系统入市前,短期内看边际投资久期的缩短是一个必然趋势。从流
25、动性需求的角度观察,资管新规后的银行理财行为也和此前有所不同。资管新规前,全市场同一层级银行机构的流动性需求表现基本整齐划一,且和表内投资部门的流动性需求时点近似。资管新规后,银行理财已经初步出现了较粗犷的产品线,如定开型产品、封闭型产品、“固收+”型产品、挂钩特定标的的结构化产品、类货币基金产品等。理财虽然整体属于资金融入方,但不同类型产品对于资金融入的规模、时点存在较大差异。随时间推移,不同产品还会进一步演化出更加细分的投资策略,从而会因为建仓/清盘等差异化需求出现较为参差多态的流动性需求。这种细化的、针对特定策略的流动性需求也会带来做市商更多的业务机会。目前尽管监管层的要求是母行和理财子
26、尽可能在业务决策上进行隔离,但在实操中,各家银行对于理财子的定位仍然有较大区别。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理财子的定位究竟是“服务于母行的功能性子公司”还是“保持相当程度独立性的投资机构”上。从道理上讲,资管机构应该以优先维护委托人的利益诉求为天职。以产品独立承担各类投资风险、并将超额收益传导给投资人的业务模式,和母行维护融资客户利益的诉求之间存在着天然差异。如果以委托人利益优先,必然要求理财子公司具有相当程度的业务独立性,否则就会和资管新规所要求的基本原则相冲突。但回过头来看,现实情况则复杂得多。脱胎于银行体系的投资子公司在业务惯性下,必然承载着大量协同性工作。在“管理部门+审批部门”的历史定位下,
27、多数理财子公司也没有建立起完全独立的资产获取、资金融入、投资研究、投后管理等能力,因此必然会和母行继续保持千丝万缕的业务关系。短期来看,历史上母行提供资产的能力越强大,相应理财子在投资上就越难保持更纯粹的独立性。笔者认为,综合实际约束条件,独立后的理财子既符合长远发展方向且最现实的做法,应是在优先保障委托人利益的基础上,从客观上尽量促成对分行客户的服务,在胶着的互利关系下达到稳健发展的目的。(四)2022年上半年主要理财子公司业务情况1.理财公司盈利能力总体提升,业绩贡献同比增速显著,20家理财子22年半年度共计创造净利润172亿元,业绩贡献同比大幅提高,但业绩贡献分化较大。2.或因存款冲量、
28、母行转移、现金产品整改作用交织,理财规模增长出现分化,国有行理财公司规模普遍微降,中银理财、中邮理财规模逆势增长,招银理财规模继续维持行业第一,信银理财规模增速显著,较年初增长39%,为理财公司增速最高。3.母行规模进一步压缩,中国银行、邮储银行或因母行规模压缩转移至理财子促其逆势增长,除新成立不久理财子的银行外,目前母行理财规模较大的包括中信银行、工商银行、兴业银行,均在3600亿以上,后续其理财公司或有规模和净利润进一步爆发可能。4.理财公司前五规模份额排名基本稳固,分别为招银、建信、工银、农银、兴银理财,行业格局较为稳定,但头部集中度下降,随之多家理财公司陆续开业,后续理财业务规模竞争可
29、能更为激烈。5.代销热情进一步增强,截至2022年6月底,半年内新进代销机构102家,增至199家,非母行代销渠道逐渐成为各理财公司的重要增长抓手。6.从理财产品端来看,产品布局固收产品为发行主力,注重稳健性,混合产品缩量明显,私募理财信银理财拔得头筹。7.投资端来看,估测权益投资尚约83%为间接投资,有待进一步提高,15家理财公司资管委外(不含公募基金)约5万亿,占比其资产配置规模约28%,但较为分化,除合资理财外,建信理财资管产品占总资产比例超过80%。四、理财子公司2022年上半年业绩分析(一)业绩表现数据来源:银行年报,金融监管研究院1、理财公司盈利能力提升理财公司业绩贡献同比增速显著
30、,20家理财子(不包括苏银以及合资理财)22年半年度共计创造净利润172亿元。但由于2021年处于整改期,同时部分机构可能成立不久,导致理财收入异常,因此同比增速仅供参考。国有行中,建信理财、中银理财净利润最高,分别为19亿元、15亿元,由21半年度/21年净利润经验来看,二者净利润实现可能主要在下半年。股分行中,招银理财、兴银理财依旧居于前两位,分别为20.66亿元、19.58亿元,城商行中,除苏银为披露净利润数据外,杭银理财、徽银理财最高,分别为7.41亿元、6.6亿元,由21半年度/21年净利润来看,21年二者净利润实现主要在下半年。2、业绩贡献分化较大净利润快速增长或为母行把理财产品逐
31、步划归给理财公司,或由于异常原因基数过小,有待观察下半年净利润达成情况。国有行中,建信理财、中银理财零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262%、226%,居于前两位。其中建信理财21上半年9463亿元,中银21上半年8680亿元,除费率、产品结构因素外二者净利润同比增长较快可用规模增速来解释,其规模增速或主要为母行产品转移。数据来源:银行年报,金融监管研究院股分行中华夏理财、光大理财同比增长分别为471%和42%居于前两位。城农商行中,青银理财、杭银理财同比增长分别为538%和213%居于前两位,其中华夏理财、青银理财由其同比基数较低所致。(二)产品规模1、规模增长分化截至 2022年6月底,理财公司存续产
32、品规模19.14万亿元,占全市场的比例达到 65.66%,本文根据各银行年报、理财年报分析对照,汇总各理财公司理财规模全景,合计19.8万亿,与理财年报披露19.14万亿元具有细微偏差,其一在于本文华夏理财规模为假设数据,其二在于各机构披露数据与理财报告统计口径可能存在差异,但相差不大,可完全展现目前理财公司市场全景。整体来看,规模较年初基本持平,各理财公司规模增长出现分化,其核心因素或有三:o 其一为受季末存款冲量因素影响;o 其二为母行理财规模陆续转移至理财公司;o 其三为现金管理产品整改过渡期将要结束,受现金管理产品缩量导致。之前做过简单统计,抽取目前季报披露完整的8家机构的11只典型现
33、金管理产品,21年末产品规模达到峰值后开始回落,22Q1规模缩减约5%,22Q2继续缩减5%,统计现金管理产品22Q2整体规模为21年末的90%,但各机构受此影响不一,与存款冲量叠加造成整体理财规模增速放缓,掩盖理财增长趋势。数据来源:银行年报,理财运作报告,金融监管研究院注:华夏理财年报披露为集团口径,但本文假设集团口径全为华夏理财规模,依据为2022年8月苑志宏先生接受访谈披露的6200亿规模。数据来源:银行年报,理财运作报告,金融监管研究院(1)国有行理财公司规模普遍微降,中银理财、中邮理财规模逆势增长。在上半年市场震荡中,国有行客群风险偏好更为审慎,同时叠加存款冲量行为工银理财、建信理
34、财、交银理财、农银理财规模收缩在6%以上。监管对银行有“存贷比”指标的考核,为了在存贷比符合监管同时又能不影响贷款业务,一些理财产品会在季度末到期,居民理财变回存款,但由于存款偏离度,月度最后几天理财规模则开始逐渐降低,从现象来看,国有大行可能更为明显。但中银理财、中邮理财规模逆势增长,增长分别为22%和29%,本文认为主要为理财公司继续承接母行理财规模所致,22年上半年中国银行、邮储银行母行规模下降分别为2811亿元、1908亿元,理财公司规模增长2631亿元、1835亿元,基本吻合,详细数据参见母行规模部分。(2)招银理财规模最大,信银理财规模增速最快。招银理财理财业务规模继续维持行业第一
35、,较年初增长3.8%至2.88万亿元,但规模增速已有放缓,现金管理产品整改或成拖累之一,但随着与摩根资管的合作,产品管理能力将进一步沉淀。信银理财规模增速显著,较年初增长39%,为所有理财子之最,承接母行转移理财并不明显,或为产品体系建设不断增强,大力开拓外部渠道,股分行理财子中首家推出直销APP对客服务,产品吸引力开始凸显。较年初固收产品规模增长约3300亿规模。同时信银理财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不大,或不受此拖累。数据来源:信银理财,金融监管研究院(3)多数城农商行母行理财基本清零。凭借深耕本地客群,城农商行理财规模均取得不同程度增长,截至1H22末,苏银理财、宁银理财、南银理财、杭银理财、渝
36、农商理财理财业务规模分别较年初增长34%、18%、16%、16%、20%至3697亿元、3935亿元、3799亿元、3549亿元、1463亿元。2、母行规模压缩从理财登22上半年理财年报来看,大型银行、股分行存续理财规模继续压缩,除少数几家股分行外其余各银行理财子均已开业运行,其母行留存理财规模不断收缩,但总体来看,母行存续理财规模依然在银行机构理财中占比巨大,占市场上全部银行机构的接近50%。数据来源:理财登、金融监管研究院数据来源:银行年报,理财运作报告,金融监管研究院国有行、股分行由于历史原因规模依然还有一部分,城农商行母行理财基本逐步清空,转移至理财子。(1)除新成立不久理财子的银行外
37、(民生银行、渤海银行、浦发银行、上海银行等),目前母行理财留存规模较大的包括中信银行、工商银行、兴业银行以及平安银行,分别为5075亿元、4677亿元、3627亿元、2591亿元,后续理财公司或有规模和净利润进一步爆发的可能。(2)除新成立不久理财子的银行外(民生银行、渤海银行、浦发银行、上海银行等),今年上半年母行理财规模压缩规模较大的主要为国有行,包括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较为典型的则为中国银行、邮储银行母行规模分别缩量2811亿元、1908亿元,中银理财、中邮理财二者规模较年初分别增长2631亿元、1835亿元,净利润取得显著增长。(3)上海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
38、渤海银行由于刚成立不久或刚刚成立,母行理财尚未完全转移,分别尚有3567亿元、7747亿元、9614亿元和1959亿元。3、市场份额排名比拼数据来源:银行年报,理财运作报告,金融监管研究院注,根据各银行/理财年报数据计算,与理财登数据可能有偏差,下同。从机构理财公司机构类型来看,国有行理财子份额小幅下降,受股分行理财子开业及普遍规模增长促进,股分行理财子份额比重增长,随之接下来民生理财和渤银理财的理财迁移和规模增长,股分行理财子份额将进一步提高。城农商行规模增长比例不低,但由于基数较少份额轻微增长,合资理财同理。数据来源:银行年报,理财运作报告,金融监管研究院(1)行业格局较为稳定,但头部集中
39、度下降。不论是2021年末还是2022年上半年,排名前五的理财公司在理财公司理财规模都达到了50%以上,在全市场理财规模都均34%以上,但比例均有所下降。22上半年,从理财公司市场集中度来看,前三(招银、建信、工银理财)市场份额占比34.1%,但较21年末38.3%有所下降,前五(前述+农银、兴银理财)占比超过理财子总理财规模50%,但较21年末下降约5%。(2)前十规模份额排名总体较为稳固,为国有大行理财子、招银理财、兴银理财、光大理财及信银理财。后续排名小幅变动,但随着后续新进理财子加入,包括股分行理财子(民银理财、浦银理财、渤银理财,其中民生银行、浦发银行集团理财规模均接近万亿)以及头部
40、城商行(上银理财、北银理财),后续理财业务规模竞争可能更为激烈。数据来源:银行年报,理财运作报告,金融监管研究院数据来源:银行年报,理财运作报告,金融监管研究院五、2022年上半年理财公司代销理财情况(一)理财公司拓展渠道理财公司不断积极建立行外代销渠道,建立多元销售渠道。在AUM财富管理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的背景下,银行把存款转化为优质的产品形态以此来增强客户粘性的积极性不断增强,理财公司也纷纷通过第三方代销积极扩大自身AUM规模,增加自身销售规模。数据来源:公司官网,公开报道,金融监管研究院,截至日期,8月29日注:数量不含母行,统计结果可能与实际出现略微偏差。2022 年上半年,有存续产品
41、的含合资理财公司在内的25家理财公司,除3家外均扩展他行渠道,剔除母行代销的情况,截至 2021 年底,共有 97 家银行机构代销了理财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代销余额 1.6 万亿元,而截至2022年6 月末有 199 家机构代销了理财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国有行中,中银理财、交银理财代销渠道开展较为积极,遍及国有行、股份行以及城商行。股分行理财公司代销渠道普遍较为多元,一般涵盖国有行、股分行、城农商行以及直销、民营银行等其他银行。2022年6月 ,宁银理财与交通银行签署的代理销售合作协议自2022 年6月30 日起生效, 交通银行可代理销售本公司旗下部分理财产品,从统计来看,此为城商行少有的新增
42、国有行渠道案例。对于理财公司来说,财富管理竞争格局逐渐加剧,母行单一渠道支撑理财公司规模增长有限,非母行代销渠道已逐渐成为各理财公司的重要增长抓手,同时对于产品管理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具体来看,他行代销渠道筛选代销产品主要以固收类产品为主,辅以现金管理类产品及少量偏债混合类产品,风险等级评级集中在1-2级,代销产品的波动性、业绩稳定性更为重要,高风险等级的产品很难进入第三方代销银行的货架。(二)代销行外理财从成立理财子银行选择的代销机构来看,国有行、股份行代销理财子产品的机构不下沉,除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外,均只选择国有行、股份行理财子产品代销。数据来源:公司官网,公开报道,金融监管研究院,
43、截至日期,8月29日注:统计结果可能与实际出现略微偏差。对于渠道代销端来说:1、引入优质产品间接优化指标,对于银行来说,贷款资质并非唯一,但是存款资质是排他的,同时在存款当中包含很多低息的结算存款,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可有效提高银行的净息差。而结算存款获取渠道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各种优质的产品,让客户使用本行银行账户觉得物有所值,就会将本账户用于结算,并留存下结算存款。而这些产品其中之一并且最为主要的就是银行理财产品,产品越优质,对客户的吸引力就越大,在交易过程中增加更多结算资金,同时销售产品本身就是收费项目,赚取中间业务收入,可有效缓解银行传统存贷业务面临的多重压力的有效方式。2、同时财富管理业务
44、并不简单是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更是提升客户粘性的重要方式,积极引入丰富理财产品,提高理财产品供给,打造理财超市,对银行财富管理发展作用显著,而其作用上述仅为一个方面,但单一银行资源和能力有限,不可能擅长所有领域,因此加强与外部机构合作,打造开放式的产品货架和货架就至关重要。财富管理对于银行来说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的,受监管限制相对较轻的收入渠道,而对于银行来说,该行的财富管理发展预期也一定程度上影响投资者对于银行的估值。六、理财公司2022年上半年产品具体情况(一)产品端总体来看,全市场理财产品1-9月累计发行约1万5000只,季末存在理财产品发行量小幅新增,可能与季末时点相当部分理财产品到期有关
45、。数据来源:理财登,金融监管研究院注:9月数据含当月预计发行产品其中理财子母行产品1-9月累计发行1085只,单月平均发行数量约120只,主要为国有行和股分行发行的理财产品,设有理财子的城农商行理财产品目前均有理财公司发行,母行产品洁净清零。理财子产品1-9月累计发行3970只,单月平均发行数量约440只,其他银行(不含理财子母行)产品单月平均发行数量约1280只,截至2022年6月底,全国共有 293 家银行有存续的理财,去除母行数量,平均每家银行新发理财产品不足5只,除理财子外,其他理财逐步消失大势所趋。再来看2022年上半年理财公司存续产品的具体情况:数据来源:各理财子、银行官网,金融监
46、管研究院截至2022年6月底,理财公司公募理财产品存续余额占比94.8%,私募理财产品存续余额1.18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5.2%。以公募理财配置为绝对主力,对于私募理财各机构重视程度不一,较为分化。数据来源:各理财子、银行官网,金融监管研究院信银理财私募理财产品规模占比,绝对规模均为第一,分别为1565亿元,14%,其私募股权投资特点鲜明,其一是行业内唯一以风投方式成为成长期企业战略股东的理财子,其二为首次对S股权基金进行直接投资的理财子。兴银理财、中银理财紧随其后,绝对规模分别为1308亿元、1296亿元。数据来源:各理财子、银行官网,金融监管研究院注:不区分公募、私募。(1)
47、目前固收产品为发行主力,同时上半年理财产品布局进一步趋于稳健低风险。2021 年底,理财公司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存续余额占比92.62%;以统计十八家理财公司产品结构(按规模加权)来看,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存续余额占比93.96%,小幅上升。(2)混合产品缩量明显,震荡市场下,理财发行产品固收类产品配置积极,商业银行混合类理财产品存续余额占比7.21%,以统计十八家理财公司产品结构(按规模加权)来看,混合类理财产品存续余额占比6.13%,下降约1个百分点。(3)部分机构产品布局较为单一,基本以固收为主,暂不讨论权益类、金融衍生品类产品,但混合类产品发行数量寥寥几只,从长期来看,在理财市场竞争逐渐加
48、剧的当下,较难使理财机构持续保有持续的较强行业竞争力。数据来源:各理财子、银行官网,金融监管研究院注:不区分公募、私募。从混合类产品、权益类产品具体情况来看:混合类:农银、工银、招银理财混合类产品规模居前三,从单只产品规模来看,兴银理财产品募集能力更强,单只混合产品平均规模为38亿元。权益类:权益类产品规模招银、工银、贝莱德建信理财居前三,从单只产品规模来看,贝莱德建信理财毫无疑问为目前行业第一,其为将权益类作为突破口的理财公司,目前发行的两只权益类产品分别为贝盈A股新机遇1期和其私行专享,均具有较大影响力。但不难发现,理财公司权益类产品单只产品规模过小,而公募基金对于规模较小的基金则有明确规定,根据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在开放式基金合同生效后的存续期内,连续20工作日出现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或者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应定期披露;如果连续60工作日,基金管理人应向证监会报告并提出解决方案,可转换运作方式、与其他基金合并或终止基金合同等。如果权益理财产品规模较小甚至低于5000万甚至更低,是否有必要存在有待讨论。(二)投资端1、杠杆率理财产品杠杆率为节点状况,受季度考核影响可能会有调整,同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