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高考高三知识点归纳五篇.docx

上传人:蓝** 文档编号:86861801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高考高三知识点归纳五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物理高考高三知识点归纳五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高考高三知识点归纳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高考高三知识点归纳五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物理高考高三知识点归纳五篇物理高考高三学问点归纳最新五篇1 一、三种产生电荷的方式: 1、摩擦起电: (1)正点荷: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 (2)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 (3)实质:电子从一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 2、接触起电: (1)实质:电荷从一物体移到另一物体; (2)两个完全一样的物体相互接触后电荷平分; (3)、电荷的中和:等量的异种电荷相互接触,电荷相合抵消而对外不显电性,这种现象叫电荷的中和; 3、感应起电: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带电; (1)电荷的根本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实质:使导体的电荷从一局部移到另一局部;

2、(3)感应起电时,导体离电荷近的一端带异种电荷,远端带同种电荷; 4、电荷的根本性质:能吸引轻小物体; 二、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被创生,亦不能被消逝,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局部转移到另一局部;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不变。 三、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叫元电荷,用e表示。 1、e=1.610-19c; 2、一个质子所带电荷亦等于元电荷; 3、任何带电物体所带电荷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四、库仑定律: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跟它们所带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电荷间的这种力叫库仑力, 1、计算公式:F=k

3、Q1Q2/r2(k=9.0109N.m2/kg2) 2、库仑定律只适用于点电荷(电荷的体积可以忽视不计) 3、库仑力不是万有引力; 五、电场:电场是使点电荷之间产生静电力的一种物质。 1、只要有电荷存在,在电荷四周就肯定存在电场; 2、电场的根本性质: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静止、运动)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叫电场力;3、电场、磁场、重力场都是一种物质 物理高考高三学问点归纳最新五篇2 1、受力分析,往往漏“力”百出 对物体受力分析,是物理学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学问,分析方法有“整体法”与“隔离法”两种。 对物体的受力分析可以说贯穿着整个高中物理始终,如力学中的重力、弹力(推、拉、提、压)与摩擦力(静

4、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电场中的电场力(库仑力)、磁场中的洛伦兹力(安培力)等。 在受力分析中,最难的是受力方向的判别,最简单错的是受力分析往往漏掉某一个力。在受力分析过程中,特殊是在“力、电、磁”综合问题中,第一步就是受力分析,虽然解题思路正确,但考生往往就是由于分析漏掉一个力(甚至重力),就少了一个力做功,从而得出的答案与正确结果大相径庭,痛失整题分数。 还要说明的是在分析某个力发生变化时,运用的方法是数学计算法、动态矢量三角形法(留意只有满意一个力大小方向都不变、其次个力的大小可变而方向不变、第三个力大小方向都转变的情形)和极限法(留意要满意力的单调变化情形)。 2、对摩擦力熟悉模糊 摩擦

5、力包括静摩擦力,由于它具有“隐敝性”、“不定性”特点和“相对运动或相对趋势”学问的介入而成为全部力中最难熟悉、最难把握的一个力,任何一个题目一旦有了摩擦力,其难度与简单程度将会随之加大。 最典型的就是“传送带问题”,这问题可以将摩擦力各种可能状况全部包括进去,建议高三党们从下面四个方面好好熟悉摩擦力: (1)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永久与其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这里难就难在相对运动的熟悉;说明一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略小于静摩擦力,但往往在计算时又等于静摩擦力。还有,计算滑动摩擦力时,那个正压力不肯定等于重力。 (2)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永久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反。明显,最难熟悉的就是“相对运动趋势方”

6、的推断。可以利用假设法推断,即:假设没有摩擦,那么物体将向哪运动,这个假设下的运动方向就是相对运动趋势方向;还得说明一下,静摩擦力大小是可变的,可以通过物体平衡条件来求解。 (3)摩擦力总是成对消失的。但它们做功却不肯定成对消失。其中一个的误区是,摩擦力就是阻力,摩擦力做功总是负的。无论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都可能是动力。 (4)关于一对同时消失的摩擦力在做功问题上要特殊留意以下状况: 可能两个都不做功。(静摩擦力情形) 可能两个都做负功。(如子弹打击迎面过来的木块) 可能一个做正功一个做负功但其做功的数值不肯定相等,两功之和可能等于零(静摩擦可不做功)、 可能小于零(滑动摩擦) 也可能大

7、于零(静摩擦成为动力)。 可能一个做负功一个不做功。(如,子弹打固定的木块) 可能一个做正功一个不做功。(如传送带带动物体情形) (建议结合争论“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做功”情形) 物理高考高三学问点归纳最新五篇3 1、热现象:与温度有关的现象叫做热现象。 2、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3、温度计:要精确地推断或测量温度就要使用的专用测量工具。 4、温标:要测量物体的温度,首先需要确立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叫做温标。 (1)摄氏温标:单位:摄氏度,符号,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中间100等分,每一等分表示1。 (a)如摄氏温度用t表示:t=25 (b)摄氏度

8、的符号为,如34 (c)读法:37,读作37摄氏度;4.7读作:负4.7摄氏度或零下4.7摄氏度。 (2)热力学温标:在国际单位之中,采纳热力学温标(又称开氏温标)。单位:开尔文,符号:K。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273K。 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换算关系:T=(t+273)K。0K是自然界的低温极限,只能无限接近永久达不到。 (3)华氏温标: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32,水的沸点为212,中间180等分,每一等分表示1。华氏温度F与摄氏温度t的换算关系:F=5t+32 5、温度计 (1)常用温度计:构造:温度计由内径细而匀称的玻璃外壳、玻璃泡、液面、刻度等几局部组成。原理:液

9、体温度计是依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常用温度计内的液体有水银、酒精、煤油等。 6、正确使用温度计 (1)先观看它的测量范围、最小刻度、零刻度的位置。试验温度计的范围为-20-110,最小刻度为1。体温温度计的范围为35-42,最小刻度为0.1。 (2)估量待测物的温度,选用适宜的温度计。 (3)温度及的玻璃泡要与待测物充分接触(但不能接触容器底与容器侧面)。 (4)待液面稳定后,才能读数。(读数时温度及不能离开待测物)。 物理高考高三学问点归纳最新五篇4 一、分子动理论 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分子模型:主要有两种模型,固体与液体分子通常用球体模型,气体分子通常用立方体模型. (

10、2)分子的大小 分子直径:数量级是10-10m; 分子质量:数量级是10-26kg; 测量方法:油膜法. (3)阿伏加德罗常数 1.mol任何物质所含有的粒子数,NA=6.021023mol-1 2.分子热运动 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章运动. (1)集中现象 相互接触的不同物质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温度越高,集中越快,可在固体、液体、气体中进展. (2)布朗运动 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微粒的无规章运动,微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 3.分子力 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且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总是斥力变化得较快. 二、内能 1.分子平均动能 (1)全部分子

11、动能的平均值. (2)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2.分子势能 由分子间相对位置打算的能,在宏观上分子势能与物体体积有关,在微观上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 3.物体的内能 (1)内能:物体中全部分子的热运动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2)打算因素:温度、体积和物质的.量. 三、温度 1.意义:宏观上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标志物体中分子平均动能的大小). 2.两种温标 (1)摄氏温标t:单位,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冰点作为0,沸点作为100,在0100之间等分100份,每一份表示1. (2)热力学温标T:单位K,把-273.15作为0K. (3)就每一度表示的冷热差异来说,两种温度是一样的,即T

12、=t.只是零值的起点不同,所以二者关系式为T=t+273.15. (4)肯定零度(0K),是低温极限,只能接近不能到达,所以热力学温度无负值. 物理高考高三学问点归纳最新五篇5 1.超重现象 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状况叫超重现象。 产生缘由: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 2.失重现象 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状况叫失重现象。 产生缘由: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 3.完全失重现象 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等于零的状况即与支持物或悬挂物虽然接触但无相互作用。 产生缘由:物体竖直向下的加速度就是重力加速度,即只受重力作用,不会再与支持物或悬挂

13、物发生作用。是否发生完全失重现象与运动方向无关,只要物体竖直向下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即可。 【超重和失重就是物体的重量增加和减小吗?】 答:不是。 只有在平衡状态下,才能用弹簧秤测出物体的重力,由于此时弹簧秤对物体的支持力(或拉力)的大小恰等于它的重力。假如系统在竖直方向有加速度,那么弹簧秤的示数就不等于物体的重力了,大于mg时叫“超重”小于mg叫“失重”(等于零时叫“完全失重”)。 留意: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地球作用于物体的重力始终存在,大小也无变化。发生“超重”或“失重”现象与物体的速度V方向无关,只取决于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在“完全失重”(a=g)的状态,寻常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逝,比方单摆停摆、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受浮力等。 另外,“超重”或“失重”状态还可以从牛顿其次定律的独立性(是指作用于物体上的每一个力各自产生对应的加速度)上来解释。上述状态中物体的重力始终存在,大小也无变化,自然其产生的加速度(通常称为重力加速度g)是不发生变化的,自然重力不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