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CECS 118:2000 冷却塔验收测试规程.pdf

上传人:秦** 文档编号:86835426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PDF 页数:93 大小:1.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准规范》CECS 118:2000 冷却塔验收测试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标准规范》CECS 118:2000 冷却塔验收测试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标准规范》CECS 118:2000 冷却塔验收测试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规范》CECS 118:2000 冷却塔验收测试规程.pdf(9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I n cCECS 1 1 8:2 0 0 0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冷却塔验收测试规程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a c c e p t a n c e t e s t o f w a t e r-c o o l i n g t o w e r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冷却塔验收测试规程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a c c e p t a n c e t e s t o f w a t e r-c o o l i n g t o w e rC E C S 1 1 8:2 0 0 1 1主 编 单 位:西安建筑科技大

2、学批 准 单 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施 行 日 期:2 0 0 0年 1 2月 1日前言 根据中国 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9 2)建标协字第1 4 号 关于下达推荐性工程建设标准规范计划的 通知 的要求,制订本规程。现批准协 会标准 冷却塔验收测试规程,编号为C E C S 1 1 8:2 0 0 0.推荐给工程建设设计、制造及施工单位采用。本规程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工业给水排水委员会归口管理,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市雁塔路 1 3号,邮编 7 1 0 0 5 5)负责解释。在使用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资料径寄解释单位。主 编 单 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参 编 单 位:国

3、家电力公司东北电力设计院 国家电力公司热工研究院 机械工业部第四设计研究院主要起草人:王大哲、李志梯、史佑吉、傅敬远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2 0 0 0年 9月2 0日目次总则 一(1)术语、符号 (2)2.1 术语 ,(2)2.2 符号 (3)测试前准备 ,(6)测试大纲 (8)测试 条 件和 要 求 ,(9)测试仪表和测量方法 ,(1 3)6.1 环境风速和风向测量 ,(1 3)6.2 环境空气干湿球温度测量 (1 3)6.3 大气压测量 ,(1 3)6.4 进塔空气干湿球温度测量 ,(1 4)6.5 进塔水流量测量 (1 5)6.6 进塔水温测量 (1 6)6.7 出塔水温测量 ,(1

4、 6)6.8 进塔空气流量测量 (1 7)6.9 补充和排污水流量和水温测量 (1 8)6.1 0 出塔空气干湿球温度测量 (1 9)6.1 1 淋水密度及冷却 后水温分布测量 (1 9)6.1 2 塔内风速分布测量 (l 9)6.1 3 塔内 各部分阻力及风机全压测量 (2 0)6.1 4 风机轴功率测量 ,(2 0)6.1 5 其它参数测量 ,(2 0)测试数据处理 (2 2)测试结果评价 ,(2 9)内,J兮气67只 8.1 冷却水量对比 法 (2 9)8.2 冷却水温对 比法 (3 0)8.3 冷却能力评价 (3 2)9 小型玻璃钢冷却塔测试及评价 (3 3)1 0 测试报告 (3 5

5、)附录A 冷却数近似计算公式 ,(3 6)附录B A t-r 关系曲线 一(4 1)附录C 冷却塔评价计算例题 (4 2)附录 D 噪声测试 ,(5 3)附录E 飘滴损失水量测 试 (5 5)附录F 冷却塔验收测试常用仪表 (5 6)本规程用词说明 .附:条文说明 ,(5 9)1 总则1.0.1 本规程为循环水冷却塔热力性能验收测试、噪声测试和飘滴损失水量测试提供统一的程序,各项参数的测量方法及测试数据的处理方法。1.0.2 本规程适用于湿式冷却塔安装现场的验收测试,不适用于干式冷却塔、干湿式冷却塔及喷射式冷却塔的验收测试。非验收性质的冷却塔测试可参照 本规程执行。1.0.3 除本规程规定的冷

6、却塔验收测试内 容外,冷却塔验收的其他内容应按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执行。1.0.4 冷却塔的验收测试工作应委托具有冷却塔测试能力和经验,并具有资格的独立单位承担。测试单位应与冷却塔的设计、制造及运行管理单位无隶属关系。冷却塔测试时,设 计、制造和运行管理单位应派人参加。1.0.5 验收测试应按以下步骤进行:1 编写测试工作大纲;2 作好测试前各项准备工作;3 现场测试;4 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算;5编写验收 测试报告。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湿 式冷却塔w e t c o o li n g t o w e r 水和空气直 接接触,同时进行热、质交换的冷却塔。2.1.2 冷却塔群

7、 g r o u p o f c o o l i n g t o w e r s 由多个机械 通风冷却塔单列或多列布置而成的 群或组。2.1.3 冷 却塔格 c e l l o f c o o l in g t o w e r 冷却塔群中 的一个独立单元。具有单独的配水系统和风机,可以 单独工作。2.1.4 冷却塔热力性能曲 线t h e r m a l p e r f o r m a n c e 冷却塔散热性能特性数。与气水比A的关系曲线【d 1,=.f(A)I。在双对数座标纸上为一直线。2.1.5 冷却塔工作特性曲线p e r f o r m a n c e c u r v e 在设计 气

8、象参数和进出塔水温一定的条件下,由不同气水比久 计算出的冷却数f l 和气水比 几的关系曲 线【d 1=f(A)。在双对数座标纸上为一曲线。2.1.6 气水比 a i r/w a t e r r a t io 指进塔干空气质量流量G与进塔冷却水质量流量 Q之比,即 x=G/Qo2.1.7 淋水密度 w a t e r d e r n c h i n g d e n s it y 在单位淋水填料横断面彩 P 上 冷却水的流量。2.1.8 冷却能力c o o l in g c a p a c i t y 冷却塔的散热量。设计冷却能力是指在设计工况条件下塔的散热量;测试冷却能力是指在测试工况条件下塔

9、的散热量;实测冷却能力是指将实测进塔气象参数和进出塔水温,或进塔水温和水 2量修正到与设计工况相同时塔的散热量。2.1.,冷却塔评价指标。s s e s s m e n t in d e x o f a a x li n g t o w e r 实 测 冷 却能 力 与设 计冷 却 能 力之比。以 符号V a t 或7 t 表 示。2.1.1。环 境空 气 干 湿 球温 度 a m b ie n t d r y-w e t b u l b t e m p e r a t u r e 在冷却塔上风向且不受出 塔空气回流影响条件下测得的空气干湿球温度。2.1.1 1 进塔空气干湿球温度 i n l

10、 e t a i r d r y-w e t b u lb t e m p e r a t u r e 包括湿空气回流和外部干扰影响在冷却塔进风口测得的空气干湿球温度。2.1.1 2 飘滴损失水量d r i f t l a s s 在冷却塔风筒出口 处以水滴形式被空气带走的 水量。不包括冷却塔进风 口处溅出的水滴量。2.1.1 3 进塔水压t o w e r p u m p in g h e a d 进塔水管中心线处的总压力。包括静压、动压和以集水池上缘为基准面的位置压力。2.1.1 4 风机轴功率 f a n d r i v e r o u t p u t p o w e r 作用在风机叶片

11、 传动轴上的功率。不包括传动部分消耗的功率。2.2 符号 0 进塔水流量 t 水温乙t 水温差Q tx 一补充水流量t b o补充水水温Q,排污水流量t p。排污水水温 B 空气干球温度 r 空气湿球温度 0 空气相对湿度 尸 大气压 G进塔空气流量 N 风 机轴功率尸 一塔 进水压力 9-淋 水密度 9 单位面积空气质量流量 又 气水比乙h-熔差K以 治差为动力的容积散热系数X d淋水填料深度Z d淋水填料高度v,淋 水 填 料 体积T h 出塔水温滞后测定时间v w 集水池水体积P w 水的密度 P 空气密度%空 气比 容C,.,水的比热 一热平衡误 差 h 空气焙h 饱和空气焙x 空气含

12、湿量G g 干 空 气比 热几 水 蒸 汽比 热Y o-温度0 时水的汽化热尸 一饱和空气水蒸汽分压力4K-蒸发水量带走热量系数 0 冷却数门特性数V Q 水量对比 法冷却塔评价指标9 水温 对 比 法 冷却 塔 评 价指 标S,;饱和空气焙修正值 中 综合数Q 王 一蒸发水量P 一漂滴损失水量占循环水量的百分数风 亏 以含湿差为动力的容积散质系数注:本规程中脚标 1-表示进塔参数,2-表示出塔参数,d-表示设计参 数,t-表示测定参数,I】一表示标准工况 二表示平均值,(DA)一表 示干空气。3 测试前准备 3.0.I 测试 单位在测试前应到冷却塔安装现场调查,有条件时宜 参加冷却塔施工结束

13、时的工程验收工作。3.0.2 试验塔一般由委托单位指定,但应征求测试单位意见。冷 却塔群中的单格塔测试,应避免相邻格和周围环境对其产生的影 响。3.0.3 测试前应对冷却塔进行全面检查,并消除缺陷,包括下列 内容:1 配水系 统应清洁、通畅、无杂物堵塞,无漏水和滋水现象,喷头应无脱落、损坏且喷溅正常。2 淋水填料应无缺损、无变形,填料表面不应有藻类、油污及其它杂物。3 除水器不 应有破损且表面清洁,不应有阻碍空气正常流动的杂物、油污及其它沉积物。4 进塔水管 上的控制阀门、冷却塔之间联络管阀门应启闭灵活,关闭严密。5 冷却塔集水池水位应处于 正常运行水位或测试要求水位。3.0.4 循环水水质化

14、验结果应符合本规程第5.0.3 条的规定。3.0.5 测试现场应进行下列准备工作:I 确定各测试项目 的测点位置;2 搭设测试平台和气象亭;3 架设临时电源;4 加工及安装测试装置;5 清 理妨碍冷却塔正常运行和测试工作的 杂物。3.0.6 测试使用的仪表应按仪表 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校验.并附有校验合格证书和校正曲线。6 3.0.7 准备测试数据记录表格,仪器放置台架,以及塔上下的通讯联络工具。3.0.8 测试准备工作完成后,参加测试人员应熟悉测试仪表,根据需要可进行预测试。4 测试大纲4.0.1 冷却塔测试前测试单位应编制测试大纲,并征得委托单位同意。测试大纲应包括下列内容:1 测试 目的和

15、要求;2 测试 塔概 况,循环 水场 平面图,冷却 塔平、剖面 图,冷 却塔设计参数及性能曲 线,冷却塔运行及循环水水质化验报告等资料;3 测试内 容及工况;4 测定项目,测点布置,测试方法与使用仪表,以及需加工制作的设备;5 资料处理及评价方法;6 委托单位现场测试配合事项;7 测试人员组成及分工;8 测试工作进度计划;9 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及应采取的 措施。5 测试条件和要求5.0.1 冷却塔验收测试应在冷却塔建成,或改造完工投人运行后一 年内 进行。一_5.0.2 验收测试时环境气象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测试宜在气温较高季节、无雨天进行;2 自然通风冷却塔不宜在雨后立即测试,测定开始时间

16、应在雨停后1 h 以 上;3 机械通风冷却塔测试时,环境平均风速不得大于4.0 m/S,阵风每分钟平均风速不得大于6.0 m/s;4 自 然通风冷却塔测试时,环境平均风速不得大于3.0 m/,阵风每分钟平均风速不得大于5.0 m/s。从风筒排出的 雾气团,目 测宜充满风筒出口;5 自 然通风冷却塔不应在大气温度存在逆温层条件下进行测试,必要时可按本规程第6.1 5.1 条判定逆温层是否 存在。5.0.3 循环水水质应符合下列规定:1 总溶解固体不超过5 0 0 0 m g/L;2 3响。5.0.4油、焦 油或 其 它油 脂 性 物 质不 超 过价r n g/L;循环水水质不符合要求时,应考虑水

17、质对散热效果的影验收时必须测试下列参数:环境气象参数,包括空气干湿球温度、大气压及风速、风向;进塔水流量;进出塔水温;进塔空气流量;进塔空气干湿球温度;门乙门,月呀J 6 补充水流量、水温;7 排污水流量、水温;8 风机轴功率。5.0.5 进塔空气流量为验收测试必须确定的参数,确定方法如下:1 自 然通风冷却塔,进塔空气流量宜根据测定进塔水流量,进出塔水温及进塔气象参数用计算方法确定,如委托单位要求也可以直接测定;2 机械通风冷却塔,进塔空气流量宜采用直接测定方法。当设计单位给出设计风机轴功率,且委托单位同意,进塔空气流量也可根据测定风机轴功率,以及设计进塔空气流量由计算确定。5.0.6 验收

18、测试时,如果补充水或排污影响冷却后水温测定,应停止向集水池补充水和排污。否则应测定补充水和排污水流量及水温。5.0.7 验收测试可选测下列参数:1 出塔空气干湿球温度;2 塔内各部分阻力及风机全压;3 进塔水压力;4 塔内风速分布;5 淋水密度及冷却后水温分布;6 配水池或水槽水深。5.0.8 测量参数值允许偏离设计值的范围如表5.0.8 所示。当进塔水温偏离设计值较大,水温差达不到要求,评价时应计算进塔水温对散热性能的影响。裹5.0.8 参数值允许偏离设计值范围 参 数 名称允许 偏 离 设计 值1进塔湿球温度 I i 进塔水流量 Q进出塔水温差 6t+服士 1 0%士 2 0%5.0.,工

19、况调整到测试参数后,需稳定运行一段时间再进行测定,单格机械通风冷却塔稳定时间不宜小 于 3 0 mi n,机械通风冷却塔群和自然通风冷却塔稳定时间不宜小于 1 h o5.0.1 0 测定过程中每一工况参数的每次测定值,对该工况参数的起始值允许变化范围如表 5.0.1 0所示。表 5.0.1 0 测定参数允许变化值范围 参 数 名 称允 许 变 化 值进塔湿球温度 扣 进塔水温t,进塔水流量 Q士 1.o V士0.5 r土 5%5.0.1 1 每一工况测定延续时间不得少于I h。参数测定次数和时间间隔不得少于表5.0.1 1 一 1 和 表5.0,1 1-2的规定值。表 5.0.1 1 一1 必

20、测参数测定次数及间隔序号参数名称次数(次)间隔(M i n)1环境风速、风向61 02大气压及环境空气干湿球温度61 03进塔水流量61 04进塔水温61 05出塔水温2-61()一3 06进塔空气流量1 一27进塔空气干湿球温度61 08补充水流量、水温23 09排污水流量、水温23 01 0风机轴功率23 0注:当采用集水容器测水温时,由于布点多 测定 6次有困难时.可不少 于 z次。u表 5.0.1 1 一 2 选测参数浏定次傲及间肺序号参数名称次数(次)间隔(mi n)1出塔空气干湿球温度1-22各部分阻力及风机全压23 03进塔水压力23 94塔内风速分布I5淋水密度及冷却后水温分布

21、1-26配水池或水槽水深23 05.0.1 2 短一工况各项参数应同时进行测定。当出现规程中第6.7.2 条第4 款情况时,出塔水温测定时间按该条规定进行。5.0.1 3 冷却塔验收测试有效工况不宜少于3 组。由改变进塔水流量来调整工况时,流量变化不宜大于设计进塔水流量的1 1 0 9 6 05.0.1 4 原始测定数据宜经委托单位参加测试的代表确认并签字。6 测试仪表和测夏方法 6.1 环境风速和风向测f6.1.1 侧量仪表宜采用带风向标的旋杯式风速风向计或带连续记录的风速风向计。6.1.2 测点布置在冷却塔的上风向,距塔约 3 0 一5 0 m处的开阔地带。6.1.3 风速风向计的测点高度

22、在地面上1.5-2.0 m 处。6,2 环境空气干湿球温度测t6.2.1 测量仪表宜选用机械通风干湿表,或精度不低于该表的其它 测温仪表,表的最小刻度值不得大于0.2 1;,精度不低于0.5级。6.2.2 机械通风冷却塔仪表安装宜在距地面1.5 一 2.0 m 处;自然通风冷却塔仪表宜安装在进风口高度的1 2处。6.2.3 仪表 设在气象亭内,避免阳光直接照射以及其它强辐射源照射。仪表操作应按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6.2.4 机械通风冷却塔可布置一处测点,距塔3 0-5 0 m;自 然通风冷却塔,根据塔的尺寸大小宜布置2-6 处测点,测点布置在距塔外沿1 5-3 0 m的圆周上,且圆心角相等。.

23、3 大气压力测t6.3.16.3.2大气压力测量宜采用空盒式或水银式大气压力表。测量仪表宜放在气象亭内。6.4 进塔空气干湿球温度测f6.4.1 自 然通风冷却塔宜采用环境空气干湿球温度测定值。6.4.2 机械通风冷却塔,除应按本规程第6.2.1,6.2.3 条的规定进行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单格逆流式冷却塔:1)测点布置不应少于2 处,矩形冷却塔单侧进风时,测点布置在进风口 宽度的1/4 及3/4 处;双侧进风时,测点布置在两侧进风口 宽度的 1/2 处;圆 形塔周边进风时,测点可对称布置。2)测点在 集水池上缘高1.5 m处,且与 进风口 距离在2.0 m之内。2 单格横流式冷却塔:I

24、)当 进风口 高度小于或等于4 m时,测点应不小于2 处,即每侧不少于1 处,测点布置在进风口宽度 1 2,集水池上缘高 1.5 m处,距进风口百叶窗在 2.0 m之内。2)当 进风口高度大于4 m时,测点不少于4 处,即每侧不少于2 处.测点布置在进风口宽度 1 2处,进风口 高度的1/4 和3/4处,距进风口百叶窗在2.0 m之内。3 冷却塔群:1)逆流式冷却塔群,测点布置高度及与进风口距离与单格塔相同,测点数量每侧不宜少于3 处,每一测点负担进风口面积应相等。2)横流 式冷却塔群,测点布置高度及与进风口 距离与单格塔相同,进风口高度小于或等于4 m时,测点数量每侧不宜于少于3处,进风口

25、高度大于4 m时,测点数量每侧不宜少于6 处,每一测点负担进风口面积应相等。6.5 进塔水流量测1t6.5.1 进塔水流量宜在冷却塔进水管上测量。当在进水管上测 1 4定有困难时,也可在冷却塔出水管或渠道中测量,但要考虑冷却过程损失水量。6.5.2 在进水管测流量时宜采用皮托管、超声波流量计,以及安装在管道上的插人式涡轮流量计,电磁流量计或文丘里管等,测试精度不低于士 2 4 6。当进水管径小于2 0 0 m m时.也可采用孔板流量计。6.5.3 在出水渠道中测流量时,宜采用堰或流速仪。6.546.5 A 当流量较小时,可采用容积法或体积 法测定。6.5.5 测量仪表安装使用时,应严格按照仪器

26、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测点前后应有足够长的直段,在此直段上不得安装截流阀门。当 测流直段无法满足要求时,测点可设在从进水侧算起直管段长的2/3 处,但应考虑对测量精度带来的影响.并应与委托单位协商决定。6.5.6 采用皮托管测流量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在进水管道测试断面上划分等面环,测点布置在该断面相互垂直的两条直径上。当管径小于 5 0 0 n u n时,测点可布置在一条直径上;2 各等面环测点与管中心的距离按下式计算:R 一*产 获 1A E JV 2 m(6.5.6)式中 R从管中心到各测点的距离(。);R 测试断面管道半径(m);1二从中 心算起的测点编号;二等面环数(个)。3 等面环

27、划分数目 不应小于表6.5.6 的规定值。表656 等面环划分数管径(“助)(3 0 03 0 0-9 001 0 0 0-1 5 00)1 6 0 0等面环数(个)357966 进塔水温测且6.6.1 测温仪表宜采用水银温度计,或热电偶、热电阻温度计。仪表的 最小分度值不大于0.1 c,精度不低于0.2 级。6.6.2 测点宜设在进塔水管或配水竖井内,横流式冷却塔也可在配水池内测定。6.6.3 在进塔水管测温时,需预先在水管上安装测温套管,并在套管内注入少量机油,油面应淹没温度计的感温元件。也可从上塔水管的放空管放水到容器中,在容器中测定水温。6.6.4 采用水银温度计在配水池、竖井或渠道中

28、测温时.温度计宜装保护性套管,套管内存水应淹没温度计的感温元件。6.6.5 当自 然通风冷却塔进水管为敷设在集水池水面下的钢管时,则应视测温点位置不同,考虑钢管散热量对进出塔水温的影响,并进行修正,其修正值不大于0.I Y;o6.7 出塔水温测且6.7.1 温度仪表应符合第6.6.1 条规定。6.7.2 单座冷却塔或冷却塔群测试 时,水温可在出塔水管、渠道或水泵出口测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在出水管测定时,可以装测温套管或将水接到容器中测定;2 在出水渠道中测定时,测点布置沿宽度方向不宜少于3处,沿深度方向不宜少于2 处,当测试断面水温分布不均或成层分布时,应沿渠道宽度和深度方向增加测点;3

29、 在水泵出口测温时,应计人水泵能量损失引起的水温升高;4 在冷却水落到集水池流到测温点时间大于5 m i n 时,则温度测定时间要较其它参数测定时间推迟,推迟的时间按下式计算:Th=6 0 p,V,.,Q(6.7.2)式中T,推迟时间(mi n);P w 水的密度(k g/m 3 ;v、集水池中 水的体积(m );R 进塔水流量(k g/h)o 6.7.3 逆流式机械通风冷却塔群中的单格塔测试时,如果集水池 相互连通,应在被测格集水池水面上设集水槽或集水容 器,在集水槽出口 或集水容器中测定水温。集水槽及集水容 器的设置应符合 下列规定:1 设集水槽时,根据集水池面积大小,集水槽可布置4 一

30、1 4条,槽宽不宜大于3 0 0二,集水槽受水面积不宜小于集水池面积 的 1 5%;2 设集水容器时。每个容器受水而积不宜小于。.0 5时,集水 容器等间距布置,每一测点负担的淋水而积不宜大于4 m .6.7.4 横流式机械通风冷却塔群中的单格塔测温时,可设置集水槽或集水容器,水温在集水槽或集水容器中测定。6.8 进塔空气流t测且6.8.1 自 然通风冷却塔进塔空气流量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测量仪表宜采用旋桨式风速仪或其它测量仪表;2 测试断面宜选在风筒的喉部,或接近风筒出口 不受 外界风速影响的断面上,逆流式冷却塔也可布置在塔内除水器_ I 不低于4.0 m处;3 宜采 用划分等面环的方法

31、布置测点,视测试 断面的尺寸大小划分1 0-2 0 个等面 环,测点布置在有代表性两条相互垂直的直径上。等面环上测点与塔中 心距离按本规程公式(6.5.6)计算。6.8.2 机械通风冷却塔进塔空气流量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I 测量仪表宜采用皮托管及微压计;2 测 点宜 布 置在 风 抓 吸 入 侧的 风 筒 断面 上,被 测 定断 面 气流应稳定,且气流方向与断面垂直,测试断面与风机n 十 片 轴线间垂直 1 7距离不宜小于 0.4 m;3 测点布置采用等面环方法,每个等面环面积不宜大于 3.0m 2,并选择两条有代表性相互垂直的直径上布置测点,各等面环测点与风筒中心距离按下式计 算:_/尺 2

32、 一 r 2。,、.2l t.,=i 一 干一 6p 一 1/T r V乙m(6.8.2)式中 r-测试断面无效区半径(m)o 4 计算风量时应扣除无效区面积;5 当无条件在风机吸人侧风筒内测量时,也可 在下列部位测量:1)当冷却塔进风口不装进风百叶窗时,在冷却塔进风口测量。采用旋桨式或热球式等风速仪表时,应视进风口尺寸大小,划分 若干个等面 积或不等面积的方格,在每个方格中心测风速,方格尺寸不宜大于 1.0 mx1.0M.2)在冷却塔风筒出口测量,采用旋桨式等风速仪表,并按本条采用划分等面环方法规定布置测点。6 逆流式机械通风冷却塔不淋水时可进人塔内,在淋水填料上方或除水器上方 0.5 m一

33、0.8 m处测量空气流量,测量仪表可采用旋桨式或热球式等风速仪表。6 ,补充水、排污水流量及水温测且6.9.1测量。6.9.2进行。6.9.31 于。补充水和排污水流量及水温宜在补充水管和排污水管上补充水和排污水流量测量应按照本规程第6.5 节有关规定补充水和排污水温测量应按照木规程第6.6 节有关规定进6.1 1 1 出塔空气干湿球温度测最6.m.I 测量仪表宜采用遥测通风干湿表、热电阻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等测温仪表。温度计的最小读数值不应大于0.2 1;,仪表精度不应低于05 级。6.1 0.2 当测量空气干球温度有困难时,可仅 测空气湿球温度,出塔空气视为接近饱和,其相对湿度可取9 8%.

34、6.1 0.3 自然通风冷却塔测点宜布置在风筒喉部 或接近风筒出口 不受外界风速影响的断面上,对于逆流式自 然通风冷却塔也可布 置在除水器之上、气流稳定及便于测定的高度处。6.1 0.4 机械通风冷却塔测点可布置在风筒出口,或风机进风侧的风筒内。6.1 0.5 宜按本规程第6.8.2 条规定采用划分等而环方式布置测点。6.1 0.6 出塔空气温度取各测点温度的算术平均值,当测试断面风速和温度分布相差较大时,宜采用温度和风量的加权平均值。6.1 1 淋水密度及冷却后水温分布测量6.1 1.】在集水池水面上采用集水容器或自动记数式翻板雨量计测定水量及水温。6.1 1.2 自 然通风冷却塔测线不宜少

35、于4 条半径 且圆心角相等并视塔底部直径大 小每条测线上等间 距布置8 一 1 5 个测点。机械通风冷却塔在集水池L 布置测线,测线不宜少于4 条,视塔的尺寸大小侮条测线布置6-1 2 个测点。6.1 1.3 测温仪表按本规程第6.6.1 条选用。6.U塔内风速分布测里6.1 2.1 自 然通风冷却塔塔内风速分布宜和进塔空气流量合并测量,详见本规程第6.8盆 条。1 9 6.1 2.2 逆流式机械通风冷却塔塔内风速分布仅在不淋水时进人塔内测量,宜和不淋水时进塔空气量合并测量,详见本规程第6.8.2条。6.1 3 塔内各部分阻力及风机全压测f6.1 3.1 塔内各部分阻力及风机全压测量宜采用笛形

36、管或皮托管与微I I,-i 1-.6.1 3.2 根据测试要求笛形管可布置在冷却塔进风口,淋水填料I 下.除水器_ L,以及风机进风与风机出风口等位置。6.1 3.3 笛形管宜由钢管、铝管或铜管制作,测压孔直径不宜小于5 n u n,孔距宜在2 5 0 m m左右,测压孔总面积不宜大于笛形管断伯万 积。6.1 3.4 测压管在测试断面上应均匀布置,每个测试断面笛形管数目 不宜少于3 条,且孔眼应正对气流方向。6.1 3.5 为了僻龟淋水时水滴堵塞孔眼.可在孔眼上作防水帽。6.1 4 风机轴功率测16.1 4.1 风机轴功率宜采用功率表直接测定,或测定电动机的电流、电压和功率因数后由计 算确定。

37、6.“2 当 在 控 制 室 测 定功 率 时,如 果 配电 线 路 距电 动 机 较 远,应考虑线路的电压降,并对读数进行修正。6.1 5 其它参数测量0.1 5.1 大气逆温层判定,可采用遥测通风干湿表、热电偶或电阻温度计等测温仪表,在塔的 卜 风向且不受热辐射及其它热源干扰处,用绳索、梯子或氢气球将感温元件升高到8 一l o m高度进行测定。2 06.1 5.2 冷却塔进水压力测点宜布置在进塔水管中心线处,静压可由压力表测定,动压可通过进塔水流量和测压点处的管断面面积计算确定。测点至水池上缘垂直距离所产生的压力,可根据垂直 距离计算。6.巧.3 配水槽或配水池深,可用直尺直接测量。7 测

38、试数据处理7.0.1 每一工况各项参数测定值,取该工况历次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 该工况参数值。7.0.2 出塔水温在水管或渠道中测定时,如果集水池有补充水和排污水,且补充水仅考虑排污水量和蒸发水量,则冷却后出塔水温度按下式计算:,。=鱼z!-Q,b t 二 一 Q b.t b.Q卜 Q,一 Q m(7.0.2)式中t 2-出塔水温();t/2-测点实测出塔水温();r,u 排污 水 温 度(Y:);t w 补充水温度();Q 进塔水流量(k g i h);Q,x 排 污 水 流 量(k g/h);Q i.补充水流R(k g/h).7.0.3 当以 测得出塔空气干湿球温度进行热平衡计算时,有效

39、工况的热平衡误差不宜大于士 7 9 6,热平衡误差按下式计算:。一 ,K G(h 2 一 人 1)C,Q(t,一r 2)x 10 0 96 (7。,式中。热平衡误差(%);(,进塔空气流量 k g(D A)/h l;儿 1 进塔空气熔 k g(D 八)击;h 2 出 塔空气熔 k g(D A)/h l;C w 水的l e 热仁 k)/(k g-C)1;K-蒸发水量带走热量系数;2 2 L,进塔水温()。7.0.4 进塔空气流量根据风机轴功率.按下式计算:G,一 G d L O,J L N d,LP,”一 ,式中G,G d 实测和设计进塔空气流量【吨(D A)币;N,Nd 实测和设计风机轴功率(

40、M;0 c.0 d 实 测和 设计 空 气比 容 m 3/k g(D A);P t,P d实测和设计空气密度(k g/m 3).风机进风口 处空气的比 容。和密度P按下式计算:。_ 0.4 6 1 5 T(0.6 2 2+a)厂(7.0.4一2)式中。空气比 容 尸/k g(D A);z 空气含湿量 k g/k g(D A);丁 空气绝对温度(K);P大气压(k P a)o+1(7.0.4 一3)式中P 空 气 密 度(k g/m 3),7.0.5 当在风机吸人侧的风筒中,由划分等面环方法测定空气动压 求风量时,测定断面的 平均风速按下式计算:V _ 与J p-,+,/P-+.,/P l).厄

41、(7.0.5)n-一一v P,式中7.0 币如下:V t测定断面的平均风速(m/s);P t 测 定 断面 空 气 密 度(k g/n 内;P d i、P d 2 一 P d.分别为各测点动压(P a).由测定工况参数计算 自然通风冷却塔进塔空气流量步骤 J 根据设计工况参数计算进塔空气密度p a l,出塔空气密度P a z,空气平均密度p a n以及密度差如d o 2 根据实测工况参数计算进塔空气密度 p a,并假定 4 组进塔 空 气 量C.,,分 别计 算出4 组出塔空 气密 度P tz,空 气平均 密度p、以 及密 度 差却,o 3 按下式计算密度差如。玺_ f 12 f P _ 1

42、f l 0却 a L Gd J L p _J L Qd I(7.0.6)式中,2 p,-满足阻力和抽力相等的密 度差(k g/m );如a设计 进塔空气密度差(k g/-);G t-假定进塔空气流量【k g(。、)小;G a设计进塔空气流量 k g(D A)/h ;P d ,设计进塔空气平均密度 k g/m 3 ;P I.-测定参数及假定进塔空气流量下空气平均密度 (k g/m );Q J 设 计 进 塔 水流 量(k g/h);K o 由试验确定的系数,当无实测资料时取 K o=0.4 0 假定4 组进塔空气流量 G ,值,计算出4组相应的密度差如。4 将 假定 的 进 塔 空气 流 量G

43、,和密 度 差如t,点 绘在vj 空 气流 量G:为 横 座 标,密 度 差钾为纵 座 标的 方 格纸 上,求 得G ,=f(gy p,)关 系 曲 线 如图(7.0.6)所示。将 假定的 进 塔空气流 量G ,和 密 度 差今。也 点 绘在 该 图上,求得G ,=f(钾c)关系 曲 线,两曲线相交于0 点,其相应的空气流量 G ,。即为所求。图 7.0.6 空气f计算图7.0.7逆流式冷却塔冷却数按下式计 算:I,f,C.J l=K、h h d t(7.0.7)式中 日 n 逆流式冷却塔冷却数;h 空气焙 幻/k g(D A)j;h饱和空气怡【坷/k g(D A)o 冷却数1 1。的 近似计

44、算宜采用分段不少于8 段的辛普逊积分法或切比 雪夫积分法,以 及计算精度不低于上述公式的其它公式。7.0.8 横流式冷却塔冷却数按下式计算:J 2,一 1 户干 X s 二 共/a z da t、二(7.0.8 一 1)K J o J o h.一 h-一、。式中 月 卜 横流式冷却塔冷却数;X d 从进风口 算起淋 水填料深度(m);Z d 从淋水填料顶层表面向下算起的高度(m)0 冷却数 d 2 h 的近似计算宜采用中心差分法,修正系数法及平均治差法,或精度不低于上述公式的其它方法口 采用差分法时,按下式计算:C.a t、a h_ _。,、,。x a z Z,一 A a x X a 一。,h

45、(“一“)(7.0.8 一 2)式中几 h 横流 式 冷 却 塔特 性 数;几 气水比。或按下式计算:1 润 a sK C 0 4 a z 一9 a ll9 ax 一K q(h 一、)(7.0.8 一 3)式中e-淋水密度【k g/(时 h);K 单位进风面积质量风速 k g(D A)/(澎-h);K以 熔差为动力的容积散热系数 k/(m 3-h A h)o7.0.,热力计算中 各参数计算公式如下:1 空气焙 h=C g O+x(r a 4-C g O)(7.0.9 一 1)式中h 空气熔 k j/k g(D A);0 空气干球温度();x 空气含湿量 k g/k g(D A);r,;-温度为

46、。时水的汽化热(k J/k g);取;a=2 5 0 0.8;C g 干 空 气比 热 k i/(k g(D A)C);取c g=1.0 0 5;C g 水 蒸汽比 热 k i/(k g t);取C g=1.8 4 6 0 2 空气含湿量x=0.6 2 2(7.0.9 一2)式中0 空气相对湿 度(%);P 大气压(k P a);P o.一 一 空气温度等于 O T;时,饱和水蒸气分压力 (k P a)o 2 63 空气相对湿度,_ P 一二 0.0 0 0 1 6 2 P I l 丝、10 0%r 口(7.0.9 一 3)式中二空气湿球温度();P 空气温度等于:时饱和水蒸汽分压力(k P

47、a)o4 饱和水蒸汽压力1g p 0 一 2.0 05 7 1 73 一 3.,4 2 30 5(33.14 2 30 5(1T 一 103 石 )+8.2 1 g 3 73.1637 3.16 T(7.0.9一4)A+5(7.0.9 一5)式中 一0.0 0 2 4 8 0 4(3 7 3.1 6 一T)7 一开尔文温度(K),T=2 7 3.1 6 十 氏出塔空气治 C-公t ,2,卜,K lh 2 出塔空气治E k l/k g(D A);A t-进出塔水温差()。出塔空气干球温度 _、h,一h,6 2 一 d,+戈 一“I)h m%_ h(7.0.9 一 6)式中0 2 出 塔空气干球温

48、度();0,进塔空气干球温度();t.一 进出塔平均水温();h、一空气温度等于平均水温t,时饱和空气治 k J/k g(D A)1。计算时假定出塔空气为饱和状态。7 09发水量带走热量系数K 二 1 t 25 8 6 一0.5 6(t 2 一 2 0)(7.0.9 一7)8 以始差为动力容积散热系数。_ 应 立 2J、。侧y V l(7.0.9 一8)式中 K e 以 焙差为动力的容积散热系数(k T/m 3 h-A h);n 冷却塔的特性数;V i _ 淋水填料体积(衬)。7.0.1 0 冷 却 塔 测试时,当 进 塔水 温t o 与 该塔 设 计水 温t d。不 相等,且差值大于士 2

49、时,应将测定的特性数进行水温修正后再作评价计算.修正计算公式如下:(7.0.1 0)气细-ttl一一一一一式 中。.、几.户 月 饮=日t修正后特性数;实测特性数;设计进塔水温();实测进塔水温();系数.根据有关淋水填料实测值选用,无资料时取 P=0.4 01卜门勺八尸7.0.1 1 冷却塔进水压力按下式计算:P,=P;+P d+P (7.0.1 1)式中 P,一 一 进水压力(k P a);尸 J 冷却塔进水管测点或折算到该点的静压值 (k P a);P d测点动压值(k P a);P 从测点到集水池上缘垂直距离所产生的压力 (k P a)o8 测试结果评价 8.1 冷却水f对比法8.1.

50、1 根据实测工况参数,求出修正到设计工况条件下的气水比A和冷却水量Q L,再与 设计水量Q d 相比,评价指标按下式计算:式中 Y,Q-G-TI =Q e a评价指标(%);一Q x 1 0 0%砚 d(8.1.1)实测进塔空气流量 k g(D A)/h ;Q d 设计冷却水流量(k g/h);A,-修正到设计工况下气水比;Q:一 修 正 到 设 工 况 下 进 塔 水 流 量(k g/h)a8.1.2 当设计或制造单位提供设计工况参数及该塔的热力性能曲 线或公式时,求修正气水比又。计算步骤如下:1 根据实测进塔水流量Q t 和进塔空气流量G t,求测试气水A t,2 根据气水比几;和实测工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国家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