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第1课-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课件优秀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第1课-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课件优秀PPT.ppt(3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三章第三章第第1课课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运动和能量交换必修必修考点1三大类岩石的成因与特点三大类岩石的成因与特点 岩石按成因分为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三大类。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类型形成特点岩浆岩(火成岩)侵入岩 地下岩浆在内部压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侵入地壳岩石圈上部,在地表以下冷却凝固形成 矿物结晶颗粒较大常见岩石有用成分举例喷岩 地下岩浆在内部压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后冷却凝固而成 有流纹或气孔构造沉积岩 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形成 层理构造,含有化石变质岩 原有岩石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等产生的高温高压作用
2、下,使原来的成分、结构、性质发生改变而成片理构造类型常见岩石 有用成分举例岩浆岩(火成岩)侵入岩花岗岩 花岗岩是坚固、美观的建筑材料;多种金属矿是工业生产的原料喷岩玄武岩、流纹岩 喷出岩形态各异,常作为观赏石材,如用玄武岩制作的盆景沉积岩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 石灰岩是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钾盐是化工原料;煤、石油是当前世界最重要的能源变质岩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 大理岩是建筑材料;铁矿是钢铁工业的重要原料(续表)【真题1】(2014上海)形态各异,丰富多彩的坚硬岩石是地球固体表层的重要组成部分。(1)不同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会产生高压环境,能够形成某些种类的变质岩。下列能够广泛出露这类变
3、质岩的区域是()A喜马拉雅山区B日本太平洋岩区C新西兰南北岛屿 D冰岛火山带A(2)张家界景区群峰林立,山体陡峭、险峻,其主要岩石类型是()A石灰岩 B片岩C板岩 D石英砂岩D【思维过程】第(1)题,主要考查变质岩成因。依据题意,“不同大陆板块碰撞挤压会产生高压环境”提示,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两个大陆板块,其他选项均不是两个大陆板块,所以选A。第(2)题,主要考查石英砂岩的地貌特征。选D。分析各地岩石的成因和转换关系,要先看该岩石属于三类岩石中的哪一类,然后再具体分析其成因和物质转化关系。规律技巧总结规律技巧总结考点2地壳物质循环地壳物质循环 在地壳循环中,地壳的物质在风外力
4、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更,从岩浆到形成各类岩石,又到新岩浆生成,周而复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可用下面的模式图表示:【真题2】(2013北京)读下图,回答第(1)(2)题。(1)甲地为峰林,同类景观多出现在()苏湘滇新桂内蒙古 A B C D(2)图中()A甲处侵蚀作用最猛烈 B乙处由内力作用形成C丙处易发生滑坡现象 D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CC【思维过程】第(1)题,本题从学问点角度来看是考查“相识我国政区的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从实力角度来看,是考查“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学问,对题目要求作答”。从条件中的峰林可知此地为喀斯特地貌,江苏、湖南、新
5、疆、内蒙古无大面积喀斯特地貌分布,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滇云南、黔贵州、桂广西是典型地区。第(2)题,本题从学问点角度来看是考查“地壳物质循环”和“地表形态变更的内、外力因素”,从实力角度来看,是考查“全面、精确地获得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和“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学问,对题目要求作答”。甲处为流水溶蚀形成,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地为侵蚀最猛烈的地方,因为乙地顶部的整个石灰岩层都被侵蚀掉了,故A选项错误;乙处是砂岩,为外力积累形成的沉积岩,但变成谷地说明受到了外力侵蚀,故B选项错误;丙处位于背斜山顶,简洁受到外力侵蚀破坏,且坡度较大,易发生滑坡现象,故C选项正确。丁为
6、典型的向斜山,故D选项错误。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变式图较多,但不管哪种变式图,我们在推断地壳物质名称时都应把握以下四个关键点:规律技巧总结规律技巧总结 (1)岩浆是“岩石之本”,地壳物质循环起于岩浆,也是地壳物质循环中各类岩石的起点和归宿,因此找准岩浆是推断岩石圈物质的基础。规律技巧总结规律技巧总结 (2)各类岩石要重熔再生形成岩浆,大多要经过变质作用,因此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箭头指向的应为变质岩。规律技巧总结规律技巧总结 (3)组成岩石圈的物质中,岩浆岩只能由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且岩浆只能生成岩浆岩,因此若箭头太多、太困难,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是岩浆岩。规律技巧总结规律技巧总结 (4)三大类岩石中
7、只有沉积岩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构造,并且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据此可以推断出沉积岩。规律技巧总结规律技巧总结下图1表示“仙人指路”景点,它是安徽黄山的著名景点之一,是黄山山体经验第四纪冰川,花岗岩体崩裂、塌陷后形成,是大自然造化之结果。据此,完成12题。1.形成“仙人指路”景点的岩石属于图2中的()A甲 B乙C丁 D丙D【解析】甲、乙、丙、丁为三大岩石和岩浆所表示的地壳物质循环简略图,考虑其循环性,只有丁一个箭头向外,为可以只能演化为岩浆岩的岩浆,则丙为岩浆岩。2.欣赏“仙人指路”景点的最佳做法是()A在特定的欣赏位置看B置身其中,近而观之C把握欣赏时机D在较高位置俯视A【解析】考查旅游景观欣赏,
8、“仙人指路”景观虽说为地貌景观,但要看到“仙人”,一般要在特定的位置欣赏为好。读某地地层剖面示意图,回答第34题。3.图中各岩层的形成,按先后依次排列正确的是()A BC DD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L1时a、b地表形态差异的缘由是岩层年头不同L1时a、b地表形态差异的缘由是地质作用的差异地表由L1演化为L2过程中,经验了下降运动地表由L1演化为L2过程中,伴随着图中褶皱的产生A BC DD【解析】第3题,依据图示岩层的地理位置推断侵入岩层的形成位于岩层形成之后,岩层形成于岩层形成之后,岩层形成的时间最晚。所以岩层形成由先到后依次排列正确的是。第4题,依据图示:在L1年头,地表起伏大,a处岩层
9、向上拱起,为背斜,背斜顶部受到侵蚀形成谷地;b地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所以a、b地表形态差异的缘由是地质作用的差异。地表由L1演化为L2过程中,经受了岩层的下沉,风化物的积累,图中褶皱产生于L2形成之前。(2013江苏)下图是某流域地质简图,甲、乙、丙三地有砾石积累物(见图右下角照片),在甲地砾石积累物中发觉了金刚石。读图回答56题。5.含金刚石积累物的成因是()A冰川沉积 B流水沉积C风力沉积 D风化残积6.图中可能找到金刚石矿的地点是()A BC DBB【解析】第5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外力作用的驾驭,以及读图分析实力。由题目信息可知含金刚石的积累
10、物为砾石积累物,另据图可得,该积累物都出现在河流的左岸(凸岸),所以最有可能是流水的沉积作用。第6题,主要考查岩石的类型。依据上题,甲处的金刚石为流水搬运并沉积于此,依河流流向,解除和;又金刚石形成于高温、高压、缺氧的环境下,原生矿仅产出于金伯利岩等岩浆岩中,其他都是被河流等搬运过去的。依据图、均为沉积岩类,不符合金刚石的形成条件,处为岩浆岩,可能找到金刚石矿。7.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地质剖面图上,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背斜、向斜、断层。图中,悬崖出现在丙处。甲处成为谷地的主要缘由是:甲处地质构造为背斜,该处简洁形成断裂,岩石比较裂开,因此更简洁受到流水侵蚀作用,地势渐渐降低,而形成山谷。(2)在图中数码所示地层中,有可能找到大量三叶虫化石的地层数码是,有可能找到恐龙蛋化石的地层数码是,早期人类遗迹应当到数码代表的地层中去找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