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湖北省咸宁市蒲圻神山镇钟鸣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815907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1.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湖北省咸宁市蒲圻神山镇钟鸣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1-2022学年湖北省咸宁市蒲圻神山镇钟鸣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湖北省咸宁市蒲圻神山镇钟鸣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湖北省咸宁市蒲圻神山镇钟鸣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湖北省咸宁市蒲圻神山镇钟鸣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0题。(9分)书画同源书画同源是中国书画术语,意为中国绘画和中国书法关系密切,两者的产 生和发展,相辅相成。对于书画同源这一中国艺术史的基本理论,其关注焦点在于 书画同源的“源”字作何理解。从文明产生之日起,人们便不可避免的产生对事物记载的需要,随着人类 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从最初的结绳记事,逐步发展为以图记事,并最终导致了文 字的产生。作为最古老的文字种类,甲骨文无疑是从最原始的图画发展成的一种具 有高度概括力的记事符号,而这些字除包括象形与指事两种功能,更具有

2、一定的绘 画因素,这些图画文字随着人们对白身和客观事物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现能 力的发展,逐渐由图案化的形象符号演变为由线条构成的文字,并在此基础上产生 了神奇瑰丽的书法艺术。而作为文字先祖的图画自是毫无疑问的成为兴起于书法艺 术之后的独具东方气韵的中国绘画艺术的基石了。对书画同源的“源”字,除最初的起源一解外,还指书法与绘画在表现形 式方面,尤其是在笔墨运用.上具有共同的规律性。书法的用笔是中国画造型的语 言,离开/书法的用笔,就很难言中国画,从而,中国画本身带上了强烈的书法趣 味,国画的线条、墨韵,处处都透露出抽象之美,流露出其独立的审美价值。中国书法与绘画艺术的追求,不仅在于其形式的

3、美,更在于其蕴含的抒情 的艺术意境,也就是说,书画同源之“源”不是仅停留于表面的表现形式、笔墨运 用上的同源性,而是深入到书法与绘画艺术的神髓之中,具有相同的神髓、意境之 源。传统中国画从“以形写神”、“遗貌取神”而成为表现“意象”的造型艺术, 其追求重点并不在形、在貌,而在神韵之上,苏东坡就曾诗云:“论画贵形似,见 与儿童邻。”故而绘画艺术中最具东方含蕴表现特色的写意画,无论写意山水也 好,还是写意花鸟也罢,就是以贵在得其神髓而为世人所推崇;若画不能现其神 韵,那就只不过是一纸水墨、淡彩而已,不能称之为画了。而书法艺术在创作时也 往往要借物象以创意,并最终以文字本身抽象的形一一笔划、间架、章

4、法来表达意 境,必须“得意而忘象”方可谓佳作。随着文明的发展进步,文字、图画都不再仅仅是记录的工具了,而是成为 了人们表达思想、直抒胸臆的桥梁,成为人们宣泄感情的工具。而书法与绘画艺术 更是因为其作者的感情投入具有了更高层次的艺术价值,他们不再是死的作品,而顺风B.而又缘饰以儒术 而呼,声非加疾也C.弘奉禄皆以给之亦足以畅叙幽情D.食一肉脱粟之饭取之无禁,用之不竭12 .对下列文言文段的断句,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臣闻/李斯之相秦也行/申商之法/重刑名之家/杜私 门/张公室弃无用之费/损不急之官惜/日爱功/亟战疾耕B.臣闻/李斯之相秦也行/中商之法/重刑名之家/杜 私门/张公室/弃无用之费/

5、损不急之官惜/日爱功亟/战疾 耕C.臣闻李斯之相秦也/行中商之法/重刑名之家/杜私 门张公室/弃无用之费/损不急之官惜/日爱功亟/战疾耕D.臣闻李斯之相秦也/行申商之法/重刑名之家/杜私门/张公室/弃无用之 费/损不急之官/惜日爱功/亟战疾耕.把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4分)(2)上然弘言。左右幸臣每毁弘,上益厚遇之。(4分(3)诸尝与弘有郤者,虽详与善,阴报其祸。(4分)参考答案:10. B:推,推究推求C: (A,于是/竟.却);B,而且/修饰;C,用来;D,结构助词“的”/它们11. D (我听说李斯做宰相的时候,

6、实行申不害.商鞅法令,重视法家学说,限制 私人势力,扩张公家权势,杜绝没有实效的花费,减少并不急需的官职,珍惜时间 讲究功效,积极备战致力农耕)(1), “陈” “面” “折” “庭”各 1 分;(2),“然” “每” “毁” “厚”各1分;(3) “郤” “虽” “详” “阴”各1分。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安守忠,字信臣”并州晋阳人。晋天福八年,以守忠为牙内指挥使,领绣州刺史。周 显德四年春,改鞍辔库使。会淮南初下命守忠驰往宣谕时藩臣骄蹇遇朝使多简傲守忠抗以 正礼无所辱命。未几,改卫州刺史。宋初,入为左卫将军。蜀平,太祖知远俗苦苛虐,南郑为走集之地,故特命守忠知兴 元府以抚绥之。

7、四年,改汉州刺史。时寇难甫平,使车旁午,公帑不足,守忠出私钱以给 用。每遣使,太祖必戒之日:“安守忠在蜀,能律己以正,汝行见之,当效其为人也。” 开宝五年,知辽州。民有阴召井”寇谋内应者,事泄,守忠悉斩以徇。九年,命将征太 原,守忠受诏与孙晏宣由辽州入,既而与路罗寨监押马继恩遇,乃相与会兵入贼境,燔寨 四十余,获牛羊数千。雍熙二年,改知易州,徙夏州。每西戎犯边,战无不捷。淳化二年,徙知雄州。方与 僚佐宴饮,有军校谋变,操甲及阍,阍者仓卒入白。守忠言笑自若,徐顾坐客日:“此辈 酒狂尔,擒之可也。”人服其量博。明年,加耀州观察使,兼判雄州。未儿,召还,条陈 边事,敷奏称旨,赐钱五百万。五年,又知沧

8、州。至道初,移雄州。三年,复知沧州,拜 感德军节度观察留后。徙宋州,兼制置营田使。威德兼著,吏民不忍其去。咸平三年,入 觐,遣还未行,暴卒,年六十九,赠太尉。守忠谨忠淡薄,为治简静。太祖居藩口,素相厚善,及受禅后,每优任之,守忠处之 益谦。从征太原,多与谋略,人罕知之者。所至藩郡,乐施予,丰宴犒,且喜与士大夫游 从,故时论多与之。(选自宋史安守忠传,有删改)注并:指并州,现在的山西太原一带。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会淮南初下/命守忠驰往宣谕时/藩臣骄蹇/遇朝使多简傲/守忠抗以正礼/无所辱命B.会淮南初下/命守忠驰往宣谕/时藩臣骄蹇/遇朝使多/简傲守忠抗以正礼/无所

9、辱命C.会淮南初下/命守忠驰往宣谕时/藩臣骄蹇/遇朝使多/简傲守忠抗以正礼/无所辱命D.会淮南初卜7命守忠驰往宣谕/时藩臣骄蹇/遇朝使多简傲/守忠抗以正礼/无所辱命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淳化:是宋太宗的年号。历代帝王凡遇到“天降祥瑞”或内i工外忧,遇到大事、要事, 往往要更改一下年号。B.兼:兼任,同时监管之意。同时表示兼职、代理的词语,还有 “假” “领” “摄” “署” “权” “陟” “行”等等。C.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追授.给死者的一种官职或称号,也称追赠;其 余还有赠官、赠典等。D.受禅:上古时期的禅让制度,最早记载于尚书之

10、中。后来中国的帝王更替,也有以 受禅之名,行夺权之实的。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安守忠在蜀地任职时,为官清廉。由于战争刚刚平息“满目疮痍,民生凋敝,库藏的钱 财不足,他就用自己的钱来贴补。B.安守忠军事才能卓越,战功显赫。征伐太原,”燔寨四十余,获牛羊数千”,但因不是 主帅,所以很少有人知道他参与了谋略。C.安守忠改任雄州知州,处惊不变。面对军校的阴谋叛变,不仅有胆,而且有识,从容面 对,在谈笑之间消除了祸端。D.安守忠在太祖登基后,深受重用。他跟随太祖南征北战,因冷静诚实地处理政务,太祖 不仅厚待,而且优先任用。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11、分)民有阴召并寇谋内应者,事泄,守忠悉斩以徇。(4分)所至藩郡,乐施予,丰宴犒,且喜与士大夫游从,故时论多与之。(4分)参考答案:4. DB 假:临时的,代理的;摄:代理; 陟:进用,提拔。5. I)原因分析不当。原因是“素相厚善”。6. 百姓中有人暗中召来并州的叛军谋划作内应,事情败露,安守忠把他们全部斩首示 众。(“阴”“泄” “悉” “徇”各1分)每到一个藩镇,安守忠都乐于施予,会安排丰盛的宴席犒劳大家,并且喜欢与士大夫交 往,所以当时的舆论大多赞许他。(“犒”“游从”“与”各1分,句子通顺得1分)参考译文:安守忠字信臣,并州晋阳人。后晋天福八年,任命安守忠为牙内指挥使,兼任绣州刺 史。

12、后周显德四年春,改任为鞍辔库使。正值淮南刚攻下,命令安守忠急速前去宣布告 谕。当时藩镇大臣傲慢不顺从,接待朝廷使者大多很傲慢,安守忠以正礼相待,不辱使 命。不久,改为卫州刺史。宋朝初年,安守忠入朝为左卫将军。蜀地平定后,太祖知道边远地区苦于严苛残暴的 统治,而南郑是交通要冲,所以特别任命安守忠为兴元府知府加以安抚。四年,改为汉州 刺史。当时战争刚刚平息,朝廷使臣来往纷繁,官府库藏的金帛不足,安守忠拿出自己的 钱来提供使用。每次派遣使臣,太祖必定告诫他们说:“安守忠在蜀地,能严以律己,你 们此行见到他,应当效法他的为人。”开宝五年,任辽州知州。百姓中有人暗中召来并州 的叛军谋划作内应,事情败露,

13、安守忠把他们全部斩首示众。九年,朝廷任命将领征伐太 原,安守忠接受诏令与孙晏宣由辽州进入,不久与路罗寨监押马继恩相遇,于是会合兵力 深入敌境,烧毁四十多寨,缴获牛羊数千。雍熙二年,改任易州知州,调任夏州知州。每次西戎侵犯边境,安守忠战无不胜。淳 化二年,转为雄州知州。正与僚属宴饮时,有军校阴谋叛变,披甲到了门口,守门人仓促 进去禀报。安守忠谈笑自如I,慢慢回头看着座上宾客说:“这人饮泗发疯罢了,捉住他就 可以了。”人们佩服他的气量。第二年,加官耀州观察使,兼任知州雄州。不久,召回, 分条陈述边境之事,符合皇帝旨意,赐给钱五百万。五年,又为沧州知州。至道初年,转 为雄州知州。三年,再为沧州知州,

14、授职为感德军节度观察留后。转任宋州,兼任制置营 田使。安守忠的声威德行都很显著,官吏百姓不忍他离去。咸平三年,入朝晋见皇帝,派 遣回去还未出行,突然死去,享年六十九岁,赠官太尉。安守忠谨慎忠厚淡泊名利,处理政务简要平静。太祖为节度使时,对他很好,太祖登 上皇位后,常优先任用他,安守忠由此更加谦逊。跟随征伐太原时,常常参与谋略,但人 们很少知道这些事。每到一个藩镇,安守忠都乐于施予,会安排丰盛的宴席犒劳大家,并 且喜欢与士大夫交往,所以当时的舆论大多赞许他。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孙何,字汉公,蔡州汝阳人。父庸,字鼎臣,显德中,献赞圣策九篇,引唐贞观 所行事,以魏玄成自况。世宗奇其言

15、命中书试补开封兵曹掾何十岁识音韵十五能属文笃学 嗜古为文必本经义在贡籍中甚有声与丁谓齐名友善时辈号为“孙王禹傅尤雅重之。尝 作两晋名臣赞、宋诗二十篇、春秋意尊儒教仪,闻于时。淳化三年举进士,开封府、礼部俱首荐,及第又得甲科,解褐将作监丞、通判陕州。 召入直史馆,赐绯,迁秘书丞、京西转运副使。历右正言,改右司谏。真宗初,何献五 议:其一,请择儒臣有方略者统兵;其二,请世禄之家肄业太学,寒隽之士州郡推荐,而 禁投贽自媒者;其三,请复制举;其四,请行乡饮酒礼;其五,请以能授官,勿以恩庆例 迁。上览而善之。咸平二年,举入阁故事,何次当待制。是冬,从幸大名,诏访边事。俄权户部判官, 出为京东转运副使,又

16、献疏请择州县守宰,省三司冗员,遴选法官,增秩益奉。未儿,徙 两浙转运使,加起居舍人.景德初,代还,判太常礼院。俄与晁迥、陈尧咨并命知制诰, 赐金紫,掌三班院。何先已被疾,勉强亲职。一日,奏事上前,坠奏牍于地,俯而取之,复坠笏。有司劾 以失仪,诏释之。何惭,上章求改少卿监,分司西京养疾,上不许,第赐告,道医诊视。 医勉其然艾,何答日:“死生有命。”卒不听。是冬卒,年四十四。上在漕渊,闻之悯 惜。何乐名教,勤接土类,后进之有词艺者,必为称扬。好学,著驳史通十余篇,有 集四十卷。(节选自宋史孙何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世宗奇其言/命中书试/补开封兵曹掾/何十岁识音韵

17、/十五能属文/笃学嗜古/为 文必本经义/在贡籍中甚有声/与丁谓齐名友善/时辈号为“孙丁” /B.世宗奇其言/命中书试补/开封兵曹掾/何十岁识音韵/十五能属文/笃学嗜古/为 文必本经义/在贡籍中甚有声/与丁谓齐名友善/时辈号为“孙丁”/C.世宗奇其言/命中书试补/开封兵曹掾/何十岁识音韵/十五能属文笃/学嗜古/为 文必本经义/在贡籍中甚有声/与丁谓齐名友善/时辈号为“孙丁”/D.世宗奇其言/命中书试/补开封兵普掾/何十岁识音韵/十五能属文笃/学嗜古/为 文必本经义/在贡籍中甚有声/与丁谓齐名友善/时辈号为“孙丁”/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解褐:意思是脱去粗制的

18、衣服,入仕为官。孙何勤勉学习,努力不息,在贡生中很有 名声,最终凭借出众的才能一考得中,脱去布衣,担任官职。B.赐绯:是我国唐宋时的服色制度,不同品级的官员官服分颜色,五品以上官员是绯 袍,官位不及而有大功,或为皇帝所宠爱者,特加赐绯,以示尊宠。C.景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订外忧 等大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一个皇帝只用一个年号的,几乎没有。D.笏:古代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拿着的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的手板,来记录君命 或旨意,也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何笃实好学,著作颇丰

19、。他专心好学,嗜好古文,曾经写作两晋名臣赞、二十 篇宋诗、春秋意尊儒教议,声名远扬。B.孙何献议治国,一心为公。他曾经敬献选拔有谋略的文职大臣统领军队、按照能力授 予官职等五条奏议,得到真宗的称赞。C.孙何恪尽职守,死而后已。在朝中上奏言事时,他因年迈将奏牍掉在地上,虽然真宗 不予追究,但他因惭愧自责生病,继而故去。D.孙何重视教化,诱掖后进,他善于教育感化,经常接见读书人,对那些有作词才能的 年轻学生,一定会给予表扬并引导其上进。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寒隽之士州郡推荐,而禁投贽自媒者。(2)咸平二年,举入阁故事,何次当待制。参考答案:10. A 11. C 12. C

20、13. (1)寒门才智出众之人由州郡推荐任用,严禁送礼自行介绍(推荐)。(2)咸平二年,列举入阁的旧例,孙何按照次序担当待制。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杳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 子的含义,“世宗奇其言/命中书试/补开封兵曹掾/何十岁识音韵/十五能属文/笃学 嗜古/为文必本经义/在贡籍中甚有声/与丁谓齐名友善/时辈号为孙丁 ,这句话 的含义是“后周世宗认为孙庸言论奇异,让孙庸考试中书,补任他为开封兵普掾。孙何十 岁就懂得音韵,十五岁时能写文章,专心好学,嗜好古文,所写文章一定依照经义,在贡 生中很有名声。孙何和丁谓一样有名且友善,当时人们把他们合称为孙丁 ,圈出句

21、 子中的名词利代词,如“世宗”“开封兵曹掾”“何”“音韵”等,然后借助语法关系进 行排除,“补”意思是“补任”,后面跟官职,“开封兵曹掾”,应在“试”和“补”之 间断开,排除BC两项;如“属”意思是“写”,宾语是“文”,“笃”是修饰“学”, 故应在“属文”和“笃学”之间断开,排除D项,应选A项。11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 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 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 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22、C项,“一个皇帝只 用一个年号的,几乎没有错误,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 的称呼,如永乐皇帝、康熙皇帝等。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 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C项,“他因年迈将奏牍掉在地上”于文无据,文章第四段开头 说的是“何先己被疾,勉强亲职。一日,奏事上前,坠奏牍于地,俯而取之,复坠笏”, 意思是“在此之前,孙何已经有病在身,勉强任职。一天,在朝中上奏言事,孙何将奏牍 掉在地上,他弯腰去拾奏牍时,又将朝笏掉在地上”,并非是因为年迈;“他因惭愧自责 生病,继而故去”强加因果,第四段说的是“有司劾以失仪,诏释之。何惭

23、,上章求改少 卿监,分司西京养疾,上不许,第赐告,遣医诊视”,意思是“有关官员以有失礼仪对孙 何加以弹劾,真宗下诏不予追究。孙何感到惭愧,上奏章请求改任少卿监,分司西京养 病”。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 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 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 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 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 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

24、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 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考生可以先到文中找到C项对应的 内容,考生可以根据“将奏牍掉在地上”快速找到设题区域,在文章第四段,从文中来 看,并不是因“年迈”而把将奏牍掉在地上,且“他因惭愧自责生病,继而故去”强加因 果。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 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 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第一句中,“寒”,指寒门;“隽”,同“俊”,优秀,才 智出众;“投贽”,送礼,“贽”指礼物;“自媒”应为“媒自”,宾

25、语前置句,即推荐 介绍自己。第二句中,“举”,列举;“故事”,古今异义,旧例;“次”,名词做状 语,按照次序;“当”,动词,担当,担任。参考译文:孙何,字汉公,是蔡州汝阳人。父亲孙庸,字鼎臣,在显德年间,敬献了九篇赞圣 策,引用唐贞观年间的政事,并用魏玄成(魏征)自比。后周世宗认为孙庸言论奇异, 让孙庸考试中书,补任他为开封兵曹掾。孙何十岁就懂得音韵,十五岁时能写文章,专心 好学,嗜好古文,所写文章一定依照经义,在贡生中很有名声。孙何和丁谓一样有名且友 善,当时人们把他们合称为“孙丁”。王禹倩特别器重孙何,孙何曾经写作两晋名臣 赞、二十篇宋诗、春秋意尊儒教仪,闻名于世。淳化三年,孙何被推举参加

26、进士考试,在开封府、礼部孙何都是第一个被推荐,考中 进士又获得甲科,入仕为官将作监丞、作陕州通判。孙何奉召入直史馆,皇帝赐给他绯色 的官服,并任秘书丞、京西转运副使。孙何任右正言,改任右司谏。真宗初年,孙何敬献 五条奏议:第一,请选拔有课略的文职大臣统领军队;第二,请让世代官禄之家子弟在太 学学习课业,寒门才智出众之人由州郡推荐任用,严禁送礼自行介绍(推荐);第三,请 恢复考试录用制度;第四,请实行乡饮酒礼;第五,请按照能力授予官职,不要凭借皇恩 庆典来升任官职。真宗看后认为很好。咸平二年,列举入阁的旧例,孙何按照次省担当待制。这年冬天,孙何跟随真宗巡视 大名府,受诏询问边疆之事。不久暂任户部

27、判官,离京担任京东转运副使,又上疏请求选 择州县守宰,减少三司多余的官员,慎重地选择法官,增加俸禄提高品级。不久,孙何调 任两浙转运使,兼起居舍人。景德初年,孙何重新被调回朝廷任职,判太常礼院。不久孙 何与晁迥、陈尧咨共同被任命为知制诰,赐金鱼袋、紫官袍,主管三班院。在此之前,孙何已经有病在身,勉强任职。一天,在朝中上奏言事,孙何将奏牍掉在 地上,他弯腰去拾奏牍时,又将朝笏掉在地上。有关官员以有失礼仪对孙何加以弹劾,真 宗下诏不予追究。孙何感到惭愧,上奏章请求改任少卿监,分司西京养病,真宗没有允 许,赐予允许他在官宅休假,并派遣医生前去诊断探视。医生劝勉孙何熊艾保养身体,孙 何回答说:“死和生

28、都是上天安排好的。”最终不听劝告。这年冬天,孙何去世,终年四 十四岁。真宗在澧渊,听到孙何死的消息感到怜悯痛惜。孙何乐于名声与教化,经常接见 文士,对有作词才能的年轻学士,一定给予称赞和表扬。孙何好学,写有十余篇驳史 通,有四十卷文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他作报告亳不心怯,会场里水泄不通,他却如入无人之境,坦然自若。无锡尚德集团江河日下的颓势日益显现,政府买单还是资产重组,整个光伏业都在揣测 这家昔日无比荣光的行业龙头老大的命运。面对高考,同学们暗下决心,大家一定要齐心协力,如手如足,共渡难关。夫妻俩惨淡经营着这片小店,生意一直很红火,供孩子

29、上学和赡养老人全靠这生意了。 大学生进驻社区是新时期上山下乡的尝试,他们虽然经验不足,甚至亳无经验可言,但 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也能差强人意。许多年轻人之所民热衷于选秀节目,是因为此类节目能给人一种心理预期,通过媒体炒 作可以快速成名,成为明日黄花,引人瞩目。A.B. C.D.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如入无人之境,象到了没有人的地方。比喻打仗节节胜利,没有遇到抵抗。江 河日下,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如手如足,比喻兄弟的感 情。惨淡经营,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后指在困难的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 业。差强人意,勉强使人满意。明日黄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

30、比喻过 时的事物或消息。7 .看右边这幅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1)漫画反映的社会现象是什么?(2)你有什么办法解决漫画中反映的问题?参考答案:反映的社会现象:教育资源入g校恢斜,:,:&校独大;普通学校越来越弱.(3分. 意思对即可.有其它回答,符合浮的也应酌情Z分)解决问题的办法:加速改革 进程,推动教育均衡发展.(2.言之有理即可甑情给分)(本题共5分).略.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学意象,常常引发我们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请从下列意象中选 择一个作为对象,写一段话描绘你所想象的情景。要求:体现意象特征;句式不限: 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字数不超过60字。(4分)羽扇纶巾梧桐细雨大漠孤

31、烟渔舟唱晚参考答案:答案示例:(4分)羽扇纶巾:江风咆哮,卷起万丈狂澜。巍峨的战船上,一抹修长的身 影,俊逸如竹。面对百万敌军,他轻摇羽扇,强敌瞬时鸟兽散。梧桐细雨:黄昏时分, 绵密的雨丝无情地拍打在梧桐树叶上,细雨点点,是丢不掉的孤单,是斩不断的愁绪,是 道不出的落寞。大漠孤烟:风静沙落,广袤的戈壁滩如无边黑夜。远处一缕轻烟犹如擎 天之柱,划破了无边的死寂,捎来生命的气息,又平添无限凄凉。渔舟唱晚:夕阳西 下,落日余晖映照在彭蠡之滨,远处青山朦朦,白帆点点,随风飘来阵阵渔歌声,浪涛沸 成为其作者活的人生写照,成为了有“心”之物。以清代著名的扬州八怪之一的 郑板桥为例,其画竹,除了尽现竹清冷含

32、蕴的神髓之美,也赋予其笔下的竹一颗 心,将自己的品性与竹子重叠在了一起;其写字,也是同样将人生之感悟融入其 中,所以“难得糊涂”才成为其书法的名篇。字如其人,画如其人,人的品性皆会 融入其书画作品之中,书法与绘画艺术也因其作者而有了其各自品格。故此可得, 书画同源,源自人心。8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A.中国书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作为记录的工具性特点将会越来越淡 化。B.书法的用笔是中国画造型的语言,它使中国画带上了强烈的书法趣味。C.中国书画追求抒情艺术意境,只有抛弃物象,才能达到“遗貌取 神” “得意而忘象”的佳境。1) .书画同源是中国书画艺术史的基本理论,意为中国绘

33、画和中国书法关系 密切,相辅相成。9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甲骨文是最古老的文字种类,它除了具有象形和指事功能外,也具有一 定的绘画因素,是属于图画文字。B.中国的绘画艺术兴起于书法艺术之后,故中国画具有强烈的书法趣味, 国画的线条、墨韵具有抽象之美。C.中国写意山水和写意花鸟最具东方含蕴表现特色,它借助水墨、淡彩等 来表现绘画内容的神韵而为世人所推崇。D.中国的书法艺术也借助文字抽象的形来表达意境,郑板桥据此书写的 “难得糊涂”,才成为书法中的名篇。10. “书画同源”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分条作出概括。(每条不超过12个 字)(3分)腾栖息的梦幻,收一网红霞回

34、眸家乡。解析:本题要注意题中所给词语使语文教材中出现的文学意象,任选一个即可,同时注意 句式的选择,要抓住意象的特征,同时要使用修辞手法,要注意字数的限制。如,“羽扇 纶巾“,考生要联想到周瑜,再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组织句子即可。10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能通过前端抓拍机上传的抓拍人脸图片对在逃人员进行实时比对报 警,并及时通知现场安保人员,让犯罪分子无所遁形。冷空气真是加班加点地制造寒冷,周开始,大风再次归来,降温明显,让出门的市民 浑身不寒而栗,充分感受到严冬的残酷无情。也许我们曾经自艾自怨过自己的身世,也曾经因为某些方面的失败而怨天尤人,但请别

35、忘了:生活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是公平的,我们应该感谢生活。这座古老的园林融合了山水、楼台、亭阁等建筑和花草树木这些必不可少的自然美景元 素,水木清华,格调雅致,无疑就是一个充满美学气息的艺术品。尽管各国的植树节没有统一规定的日期,但许多人自发走到义务植树的行列中,栽种一 片新绿;就连各国政要也都身住力行,用实际行动呼吁大家保护绿色家园。在“魅力中国城”竞演活动中频频被提及的茂名浪漫海岸是一个以“爱”与“浪漫”为 主题的度假区,不少新人在这里的蓝天白云与海岸的见证下义结金兰,许下爱情的诺言。A.B. C.D.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

36、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题中无所遁形:指没有地方可以隐藏形迹、 身影,赤裸裸的展现在人们面前。不寒而栗:形容非常恐惧。望文生义。自艾自怨: 本义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仅指悔恨。不能带宾语。水木清华,亦作“水石 清华”。指园林景色清朗秀丽。形容园林里池水花木清幽美丽。这里.使用正确。身体力 行:亲自参与实践;使用正确。义结金兰:原指朋友间感情投合,后来用做结拜为兄弟 姐妹的代称。这里用错对象。六、写作(60分,共1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 呢? ”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

37、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 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 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 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 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 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套作,不得抄袭。参考答案:写作指导作文前,须先研明下列材料的寓意:我们做任何事情,后来控制不如事中控 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但遗憾的是,大多数的创业者

38、均未能体会到这一点, 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的方法,而往往是即使请来了名气 很大的“空降兵”,结果于事无补。写作时,我们应注意:1 .酝酿积极阳光的主题或中心,以达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表达效果。我们 可以确定如下主题或中心:未雨绸缪好成功;防患于未然;关注事物发展的苗头, 争取安安稳稳的成功;看到事物发展的趋势,伫立于胜利成功的门口; “大病”初 起好治愈,病入膏肓难回生。当然,我们还可以另选角度,如“名声与技艺”“默 默无闻与名声遐迩”“淡泊名利走好人生”等等。但要坚持一个原则,无论写什么 样主题,或确立怎样的中心论点,都必须健康,积极,能给人以启迪,能让人树立 正确的

39、人生观和价值观。2 .尽可能选材范围广阔一些,文体要选用恰当。关于选材,这一题目可用中国 古代的名人奋斗素材,如找一些名人,一生默默无闻,淡泊名利,却为人类做出了 杰出贡献的事例,来进行佐证;也可以找一些时尚素材,即热点素材,如一些歌曲 很红火,演唱者更红火,但曲作者、词作者却无人知晓,这是何故?这是因为他们 做的是前期的工作,尽管这样的工作是基础,是极其重耍的,但没有得到名利,但 他们却毫不计较,依然在辛勤地耕耘;再如近两年来的“雪灾”“地震”“洪 水,奥运”等素材,这些素材里面能挖掘出符合题意的主题,使人有触动的时刻 也有好多。在文体方面,如果选定一种,必须写得“像” 一些,记叙文就得以情

40、动 人,但得从文章的灵魂里面体现出“抓苗头、促成功”“恰到好处与亡羊补牢”等 等主题;如果写议论文,就得讲究论证方法,可以运用对比法来进行论证,这样效 果较好;如果写散文的话,最好写议论性散文,以充实的事例来说明问题。3 .写作的切入点尽量小而巧,讲究辞章。小处着眼,容易成功。一是可以选取 细节进行描摹。选材切入点要小,从一件小事或几件小事中去挖掘主题更好。也就 是说一定要将“材料”的内涵写实,写具体。同时,还应注意表达的顺畅和修辞的 文采。要想文章获得阅卷人的青睐,逻辑思路要清楚,必要的修饰也是不可少的。 比如精心锤炼的对偶、排比句,独出心裁的比喻和拟人,恰倒好处的古诗名句点 缀,运用得当,

41、都能使你的文章增色不少,让人眼前一亮,从而使你的文章脱颖而 出O参考答案:* , ” MV * * , WM * - 8 c(主嫄蜥)(3分).D【张冠李敏,惜解照因,不是因为“中国的书法艺术也借助文字抽象的形来表达意境”, 而是书写融入了人生感悟,那板桥书写的“难得糊涂”,才成为书法中的名篇】9 . (1)都起源原始图画.(2)至黑运用上有共同规律.(3)具有相同的神髓、意境.(4) 部融入了感情、品性、人生感悟.(每答对1点的1分,共3分)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中华礼制变迁的现代启示中华礼制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 聚力和向心力起到了重要

42、作用。在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善社会风气, 提升国人道德,凝聚中华儿女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探究中华礼制变 迁的规律,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毋庸讳言,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诸民族之间有过矛盾与冲突。但它们能在认同中 华礼制的前提下逐渐缓和矛盾,化解冲突,形成共存共荣的良好关系。例如,在我国历史 上,无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北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还是之后建立辽朝的契丹族、建立 金朝的女真族、建立元朝的蒙古族及建立清朝的满族,无一例外地认同并服膺中华礼制, 从而能使民族融合不断向前推进。显然,发挥中华礼制的凝聚功能,是凝聚国人、增强自 信的重要途径。中华先民并不只是讲

43、究礼仪“进退周旋,威仪抑抑”的外在形式,而且注重探求礼仪 的内在精神实质。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礼 记郊特牲称,“礼之所尊,尊其义也”。所谓“尊其义”,就是追求道德境界,强 调道德践履。孔子称颂那些能够修身立德、行礼律己、道德高尚的前代圣贤,反复强调 “不学礼,无以立”。坚持知礼行礼、知行合一,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体现了中华先民 的主流价值观。中华礼制注重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强调知行合一,这使它起到了塑造道 德人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可以说,中华礼制自诞生之日起就具备了教化功能,并在演化过程中逐渐将道德教育 与理想教育紧密结合,强调自幼及长、礼教终生

44、,提倡仁爱精神、忠恕之道,注重培养道 德人格,建设礼仪之邦。所谓礼仪之邦,就是有高度道德自觉的社会,是诸族和谐、政治 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众富庶的社会。这是中华礼制提出的愿景,是中华先民们 向往和着力构建的社会。中华礼制所倡导的仁爱精神、忠恕之道、和谐社会等学说,能为 今日构建和谐世界贡献中华民族的智慧。作为一种制度,中华礼制在历史上曾为各种政权服务。在封建社会,它强调封建等 级,包含一些糟粕。然而更应该看到的是,中华礼制能够与时俱进、吐故纳新,不断改革 与变迁。孔子提到三代礼制传承中的“损益”,便是一种改革;礼记进一步提出“时 为大”这一与时俱进的礼制改革原则。适时变革是中华礼制演进

45、的重要原则,这使它成为 与中华民族同生共长、传承久远的文化传统。由孔子创建、孟子加以发挥的儒家礼制观,在战国时期曾饱受其他思想家的批判,那 是因为这种礼制观仅仅重视礼的道德层面,而对礼的制度规范层面关注不够。秦汉之后, 我们的先人力图将礼与法结合起来,融礼入法、礼法合一成为中华礼制变迁的重要转折。 礼法合一要求人们遵礼守法,违礼即违法。礼既是道德要求,乂是法律规范;礼制既有教 化功效,又有法制规范之用。礼记经解认为“礼,禁乱之所由生”,可以起到“止 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的作用。古人通过礼来“止邪于未形”,使人 们“徙善远罪”,达到“禁乱”和教育人的目的,对我们今天推进国家和社

46、会治理有一定 启示意义。(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礼制能缓和民族矛盾、化解民族冲突,是因为诸民族都能认同中华礼制。B.中华礼制不只是讲究“进退周旋,威仪抑抑”的外在形式,而且注重探求礼仪的内在 精神实质,这一特点体现了先民的主流价值观。C.中华礼制自诞生之日起就具备教化功能,强调自幼及长、礼教终生,提倡仁爱精神、 忠恕之道,注重培养道德人格,建设礼仪之邦。D.先秦儒家礼制观仅仅重视礼的道德层面,而对礼的制度规范层面却关注得不够,具有 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受到了一些思想家的批判。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第二段运用事

47、实论证的方法,列举了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认同并服膺 中华礼制的例子,证明了中华礼制的高度凝聚力。B.本文第三段以名家的言论为载体,论述中华礼制的外在形式和内在精神,“进退周 旋,威仪抑抑”是形式,“礼之所尊,尊其义也”是实质。C.本文第四段论述了中华礼制的教化功能及其对于今天构建“和谐世界”的意义,是对 其精神实质的延伸与拓展。D.本文不仅论述了中华礼制对民族发展的积极作用,还指出其包含的糟粕和自身的不 足,正反对比论证,使人们对礼制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反复强调的“不学礼,无以立”,体现了中华民族礼制注重道德修养与道德实 践、强调知行

48、合一的内在精神,也有助于道德人格的塑造。B.中华礼制演进的主要原则是适时变革,与时俱进、吐故纳新,不断改革与变迁,形成 r与中华民族同生共长、传承久远的文化传统。C.融礼入法、礼法合一是中华礼制变迁的重要转折,礼既是法律的规范,又是道德的要 求;礼制不仅有教化功效,更有法制规范之用。I).古人通过礼来达到“禁乱”和教育人的目的,今天人们践行中华礼制所倡导的精神, 对于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参考答案:1.D 2. D 3. A【1题详解】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 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A项,”是因为诸民族都能认同中华礼制”错误,“诸 民族都能认同中华礼制”是“缓和民族矛盾、化解民族冲突”的前提,而不是原因。B 项,“这一特点体现了先民的主流价值观”表述错误。原文为“坚持知礼行礼、知行合 一,追求高尚的道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