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几个重点问题.docx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813228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几个重点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几个重点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几个重点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几个重点问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几个重点问题作为铁路运输的核心目标, 铁路运输安全的状况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而近年来实施的铁路大规模提速和路局直管站段体制改革以及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 无疑对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诸多方面带来了严峻挑战。高速时代, 发生运输事故的危害性随之增大, 对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要求更高。从目前情况来看, 在实施安全管理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以下几个重点。一、正确处理施工与运营的关系自 1997 年至今, 全国铁路先后实施了六次大规模提速。提速的直接效果, 是铁路运输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运输效率、服务质量尤其是在满足顾客的时间效用方面取得明显提升, 铁路运输安全状况也得到持续改善。但是施工

2、与运营的矛盾自始至终存在, 目前仍然比较突出。由于我国铁路的历次提速均是在对既有线进行提速改造的基础上实施的 , 因此, 大规模的施工就成为常态。为了实现提速、扩能及电气化, 无论是线路、桥梁、道岔、牵引供电、通信信号, 还是安全防护设施设备等, 都需要得到不断地改善和提升。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 长期以来,铁路运输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部分线路长期超负荷运营。例如, 2007 年与 2000 年相比, 全国铁路货物周转量增长了 7417 % , 旅客周转量增长了 6018 % , 而铁路营业里程仅仅增长了 1315 %。铁路运输能力的大幅度提升主要是建立在内部挖潜的基础上, 其结果是铁路运输

3、紧张的状况有增无减。同时, 六次大提速主要是围绕铁路干线展开,而铁路干线的运输紧张状况尤其明显。因此, 施工与运营产生矛盾成为必然结果。这次发生在胶济铁路上的“4128”旅客列车事故进一步表明, 铁路施工与运营的矛盾依然严峻。若不能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施工对运输安全和运输效5率必然带来负面影响。因此, 实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 确保提速安全这个重点, 必须有效克服施工对铁路运营特别是运输安全带来的不利影响。首先, 要强化铁路运输调度。铁路运输的特点决定了高效的铁路运输调度指挥对保障各个生产环节正常运转的核心作用, 因此, 在协调施工与运营的关系上也应进一步强化调度指挥这个关键环节。各级调度机构和

4、人员要及时掌握运输生产与施工现场的各种信息, 充分发挥调度的作用, 不断提高调度指挥的水平。此外还要加强对运输单位执行调度命令的管理和监督。其次, 要加强职工安全教育。一方面, 要从树立安全意识、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技能、培养应急能力、自觉遵章守纪等方面强化职工的安全教育, 特别要把一些施工单位雇佣的农民工作为安全教育的重点环节。另一方面, 现场管理者和施工组织者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 不断提高安全责任意识、安全管理能力、组织协调水平, 正确贯彻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自觉遵守调度命令和施工计划。最后, 要加强施工作业组织与管理控制, 严格组织施工计划和方案的实施 , 强化

5、施工现场作业的控制和检查力度 , 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种问题。二、准确把握安全管理的关键从铁路运输安全的直接影响因素来看, 人、机、环境、管理等均会对运输安全产生影响。由于铁路运输具有大联动机的特征, 运输的完成涉及大量的人员、设备、部门和生产环节。其中, 既有铁道部、铁路局、运输站段、车间、班组等各级组织构成的纵向垂直管理关系 , 又有车机工电辆等各个系统构成的横向协调配合关系。同时, 铁路运输又是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下进行,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也会成为影响运输安全的不可控因素。因此, 实施安全管理, 一个有效的手段就是从铁路运输和各种事故的规律着手 , 将着力点放在影响运输安全的关键因素上。帕累托

6、法则认为,“不平衡”关系普遍存在, 抓好关键的少数有利于提升整体工作效率。在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中, 如果总结铁路运输事故的发生规律, 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管理的无序 , 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性众人皆知 , 但是, 缺乏有针对性的措施去确保安全, 不能找准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关键环节, 也不能解决好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 而是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大量的非关键因素上,从而影响了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抓好安全管理工作, 关键在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在找准安全工作薄弱环节和影响安全的关键因素基础上,将工作的重心放在解决这些少数的关键因素上, 以少带多、以点带面, 推动安全工作的全面提升。就目前

7、来看,安全管理的重心在现场, 特别是班组; 人员管理的重点是主要行车工种, 如机车乘务员、车站值班员等; 设备管理的关键是铁路的要害设施、设备, 如车站、运输调度指挥系统、铁路机车车辆、桥梁、隧道、道岔、道口、通信信号设备等; 安全信息管理的关键是固定设备、移动设备的状态监测以及洪水、泥石流、滑坡、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的预警预防; 结合部的管理作为当前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 也是一个关键因素。三、全面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如果说“安全第一”是铁路运输根本目标的概括表述,那么“预防为主” 则是明确了“安全第一”的实现途径。关于预防的重要性, 自古以来就有论述。如我国东汉史学家荀悦在申鉴中指出

8、: 先其未然谓之防; 发而止之谓其救; 行而责之谓之戒。防为上, 救次之, 戒为下。也就是说,实现安全目标, 应该做到预防、抢救和惩戒, 但这三方面有前后顺序和重要程度的差别。预防为上策, “救”与“戒”仅仅是应急手段, 是不得已而为之。铁路运输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人、机、环等一系列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个重要特征是事故存在潜在性, 即事故在发生前就存在隐患。如果从系统安全的角度进行分析, 事故隐患包括人、机、环、管等各个方面, 既有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 也会表现为环 境不良和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全面落实“预防为主”的根本方针, 必须从认识和发现各种隐患入手, 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9、, 不断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 做 到防患于未然。首先, 要树立预防意识。意识是行为的前提, 预防意识是职工安全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进行预防管理的先决条件, 要通过教育培训、奖励惩罚、竞赛、宣传等各种手段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管理活动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预防意识。其次, 要实施细节管理。细节虽小, 事关全局, 运输环节上任何细微的误差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事故。因此, 铁路运输安全保障系统就是要是将安全管理活动渗透到人椈?环系统的各个方面, 对可能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各种因素进行有效控制,通过细节管理, 抓苗头、防隐患, 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实现安全管理的全覆盖。最后, 要管理重心前移。海因里希提出的

10、事故法则表明, 在每330 次事故中, 可能会造成死亡或重伤事故 1 次, 轻伤、微伤事故 29 次, 无伤害事故 300 次。该法则表明, 在事故产生的初期, 正是由于意外情况的出现, 产生了大量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同时对它们的控制失效, 逐步升级到轻伤害事故、重伤害事故甚至发生死亡的事故。这说明, 对事故的预防要从基础做起,“预防为主”强调防在先, 要求管理的重心前移,着重点在于提高铁路运输现场管理者和职工发现问题、消除隐患的意识与能力, 杜绝管理者违章指挥和职工违章作业等行为的发生。四、积极创新安全管理制度从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整体来看, 正确处理和协调人、机、环的关系, 实现三者的

11、最优组合非常重要 , 其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 对运输安全起决定性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的思想观念不断发生变化, 铁路职工也是如此, 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铁路改革的不断深入均对职工的思想产生影响。与此同时, 大提速带来的管理标准和工作要求也随之提高, 使得铁路各级管理者和广大职工特别是现场职工的工作压力也不断增大。在这两个大背景下, 必须积极探索安全管理制度的创新 , 化解各种矛盾, 理顺管理关系, 应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新任务。首先, 创新人员选拔任用制度。从人力资源管理的程序来看, 选择合适的人到合适的岗位上既是一个重要的用人原则也是一个关键环节。事故频发倾向理论认

12、为, 有事故频发倾向的职工可能更容易产生发生事故的倾向 , 其科学性虽然有待进一步研究, 但是可以为管理者提供一个参考。大提速、长交路、结合部管理等一系列新的变化对一些重要岗位的要求与职工的不适应形成了突出的 矛盾, 不仅仅表现在思想意识上的不适应, 同时也有工作能力上的不适应。因此, 必须严把入口关, 特别是铁路运输的关键岗位, 要做到择优使用、严格要求。其次, 创新激励约束制度。一些管理者在工作过程中, 工作方法简单、管理方式粗暴, 重惩罚轻奖励、重结果轻目标、重刚性管理轻柔性约束、重负激励轻正激励, 引起了职工的不满。创新激励约束制度, 就是要建立以安全管理目标为导向、以满足职工的各种需

13、求为出发点、以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动机为重点, 改变管理一手重一手轻的状况 , 增强职工的自我约束意识, 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后, 创新考核监督机制。目前, 考核监督制度的主要问题是: 将考核简单等同于处罚; 重视事后处罚忽视事前监督; 检查监督的内容和标准简单量化, 缺乏科学依据。因此, 一方面, 考核者要正确认识考核工作, 考核不是目的, 而是管理的手段和方法, 是对职工的工作业绩进行准确评价的依据 , 是寻找差距和不足以便针对性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同时, 要加强考核者与被考核者的有效沟通, 改变职工对考核和监督检查工作的不满甚至对立情绪 , 增强职工对考核的支持与理解; 另一方面, 考核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要根据具体情况 , 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细化与量化相结合, 在考核与监督的过程中, 要做到客观公正, 尽量减少对职工工作业绩评价中的各种误差 , 不断提高考核的公信度, 取得考核与监督检查的实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