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文件滁卫医〔2019〕56号滁州市胸痛、卒中、创伤三大中心统一建设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812024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滁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文件滁卫医〔2019〕56号滁州市胸痛、卒中、创伤三大中心统一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滁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文件滁卫医〔2019〕56号滁州市胸痛、卒中、创伤三大中心统一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滁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文件滁卫医〔2019〕56号滁州市胸痛、卒中、创伤三大中心统一建设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滁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文件滁卫医〔2019〕56号滁州市胸痛、卒中、创伤三大中心统一建设实施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滁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文件滁卫医2019) 56号滁州市胸痛、卒中、创伤三大中心统一建设实施方案各县(市、区)卫计委,市直医疗机构为贯彻落实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安徽省2018-2020 年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皖卫医 (2018) 7号)及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急诊急救能力建设 的通知(卫医秘(2018357号)精神,为进一步加快我市 胸痛、卒中、创伤三大中心建设,着力构建快速、高效、全 覆盖的急危重症医疗救治体系,不断提升全市急危重症医疗 救治能力,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 “健康滁州”战略总要求,以胸痛、卒中、创伤三大中心建

2、 设为突破口,推动建立多学科诊疗模式,不断完善院前急救 和院内急救网络,构建覆盖全市的胸痛、卒中、创伤分级诊 疗体系。二、建设原则结合我市实际,整合院前急救、二级以上医院、基层医 疗卫生服务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等卫生资源,建设分工 明确、协同有力、转运通畅、信息共享的“胸痛救治中心” “卒中救治中心”“创伤救治中心”(以下简称“三大中心”), 协调推进“院前急救与医院急诊科协同、医院内各相关科室 协同、上下级医疗机构协同”(以下简称“三大协同”),构建 “全域覆盖、全民参与、全程管理”(以下简称“三全模式”) 的三大中心全市模式,形成滁州特色的急性胸痛、卒中、创 伤分级诊疗模式。三、总体目标

3、建成三大中心全市模式。“全市模式”以市级三甲医院为 龙头,以二级综合医院为枢纽,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依托, 120急救体系全面参与,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以基层首诊、 健康管理、院前院内结合、院内MDT机制建设为主要环节, 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实现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之间及与120 急救体系的数据共享与无缝对接,推进“三大协同落实三 全模式”,逐步建立“上下联动、分工协作”的急性胸痛、卒 中、创伤分级诊疗体系,最大程度提高急性胸痛、脑卒中、 高危创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提升重大疾病防治水平。四、职能分工(一)市卫健委:成立领导小组和专家工作组,负责“全 市模式”建设的统筹及协调工作

4、。1 .医政医管科:统筹及协调“全市模式”建设工作,组 织制订分级诊疗技术方案、规范标准、操作流程,确定培训 内容、目标和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制定评估方案并组织评 估,提出改进方案并组织实施。2 .规划信息科:制订信息化建设方案并组织实施。3 .疾病预防控制科(应急办):组织实施心脑血管疾病 防制效果评价;针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相关疾病, 开展慢病筛查和防控工作,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针对 高危人群开展健康管理。指导全市卫生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4 .基层卫生科: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完善居民健康 档案,配合组织开展家庭医生有关培训工作,针对胸痛、卒 中、创伤高危病人及上级医院下转的恢复

5、期病人开展筛查、 监控和健康教育工作。督促基层医疗机构为上级医院下转的 恢复期病人提供康复、护理服务,开展健康教育和日常管理 工作。5 .体制改革科:协调发改、财政、人社、编办、医保等部门,争取相关政策支持。(二)各市(县、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根据本建设 方案,依据颁布的分级诊疗技术方案、规范标准、操作流程, 督促指导辖区内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工作,支 持急救网络站点信息化建设。(三)各有关医疗卫生单位:根据胸痛中心建设与管 理指导原则、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创伤中心 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下称:建设指南)、颁布的分级诊疗 技术方案、规范标准、操作流程等文件要求,对急性胸痛、

6、卒中、创伤患者实行分级诊疗、转运,对高危病人及恢复期 病人开展筛查、监控和健康教育等工作,广泛开展健康宣教。1 ,三大中心建设单位:按照建设指南要求开展胸痛、 卒中、创伤救治中心建设,力争早日通过认证;建立院内MDT 机制不断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救治时间;积极推进“三大协 同”建设,完善院前院内及医联体单位间信息化建设,实现 信息互联互通实时共享;建立胸痛、卒中、创伤患者远程会 诊机制并完善值班制度;推进医联体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 源共享和下沉基层,对医联体成员单位开展业务指导和技术 培训;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健康宣教,增加公众对急性胸痛、 卒中、创伤相关疾病的了解。2 .其它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对本

7、机构无能力治疗的胸痛、 卒中、创伤患者能够准确识别,及时、规范的转运;完善院 前院内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实时共享;通过多种 途径加强健康宣教,增加公众对急性胸痛、卒中、创伤相关疾病的了解;为急性胸痛、卒中、创伤经救治后病情稳定进 入康复期的患者提供后续治疗。3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规范要求对急性胸痛、卒中、 创伤患者进行首诊和筛查;对低危急性胸痛、卒中、创伤患 者进行评估及处理,对需进一步治疗的胸痛、卒中、创伤患 者能够及时、规范的转运;根据胸痛、卒中高危病人筛查标 准开展高危病人筛查、监控工作,完善健康档案,在上级医 院指导下制定个体化、规范化的治疗方案;为上级医院下转 的急性胸

8、痛、卒中、创伤恢复期病人提供康复、护理服务, 开展健康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完善院前院内信息化建设, 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实时共享;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健康宣教, 增加公众对急性胸痛、卒中、创伤相关疾病的了解。4 .市急救中心:牵头研究制订院前急救与医院急诊科协 同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实现调度指挥平台、救护车单元与各 级医疗机构信息的互联互通;以“协同型院前急救”为标准, 研究制订救护车设施设备、药品配备及急救医生、护士能力 标准并组织实施;根据颁布的分级诊疗技术方案、规范标准、 操作流程等文件要求,研究制订急性胸痛、卒中、创伤患者 优先转运、定向转运的方案并实施。5 .各级疾控中心:建立、维护和管理全市

9、心肌梗死、脑 卒中等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死亡病例登记数据库,指导 基层医疗机构开展胸痛、卒中相关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 患者健康管理,定期对心血管发病和死亡事件数据进行汇总 分析,从流行病学和卫生经济学角度总结评估干预效果。五、实施计划(一)2019年3月:市卫生健康委建立三大中心建设领 导小组和专家工作组,制定“全市模式”建设方案,组织制 订规范标准、操作流程、关键绩效指标和分级诊疗技术方案, 制定方案实施情况评价标准。(二)2019年46月:制订院前急救与医院急诊科协 同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和实施计划;确定技术培训内容、目标 和培训计划;依据关键绩效指标组织开展现况调查;各级各 类医疗卫生

10、单位依据功能定位,根据本方案要求组织实施。(三)2019年711月:组织并完成院前急救与医院急 诊科协同的信息化建设;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对各级各类医 疗卫生单位建设实施情况进行督促指导,完成认证工作。(四)2019年12月:组织开展三大中心建设终期评估; 依据关键绩效指标对“全市模式”进行评估,对方案实施情 况进行评价。六、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各有关 医疗卫生单位要充分认识建设三大中心“全市模式”的重要 性,要从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对健康的新需求与医疗事业发展 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从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高度 来对待三大中心建设。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按照本方案

11、要求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各有关医疗卫生单位要落实本方案 及有关文件要求,找准自身定位,着力在条件建设、组织建 设、能力建设、服务建设、信息化建设、流程建设等方面下 功夫,确保本方案顺利实施。(二)落实保障措施。各建设单位要为胸痛中心、卒中 中心、创伤中心的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提供开展工 作所需的办公场所、设备、经费,配备必要的符合要求的专 职或兼职人员等,同时,要充分发挥医院相关职能部门作用, 做好协调、服务等工作,确保三大中心建设有序推进。(三)健全工作机制。各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建设指南 等标准规范,不断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及工作机制, 抓好三大中心建设与管理,并根据相关专业医疗质

12、量管理规 定和能力建设工作要求,制定全市胸痛中心、卒中中心、急 诊创伤中心总体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四)加强能力建设。把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 心建设作为医院能力建设的工作重点,建立急危重症的快速 救治机制,建立绿色通道,从设备配置、人员配置、技术水 平、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入手加强三大中心建设。不断强化医 务人员急诊急救能力培训,成立急危重症救治培训专家团队, 有效发挥专家团队优势,统筹安排人才培训工作,确定培训 重点、改进培训形式、强化培训考核、确保培训效果,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能力。(五)推进医联体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和人才下沉 基层,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服务能力。全面开展 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推动一体化管理、一体化运行,推进“基 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急性胸痛分级 诊疗体系的建立。(六)营造良好氛围。各地、各建设单位要通过报纸、 电视、广播电台、互联网、微信、手机APP等各种媒体,向 公众介绍“全市模式”,宣传急性胸痛、卒中、创伤相关疾病 知识,推广拨打“120”急救电话,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健康管 理、配合与家庭医生签约,为“全市模式”的顺利实施奠定 群众基础。2019年4月1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