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桩基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桩基作业人员班组级安全教育培训一、本班组工作特点工作特点:本班组涉及的工种为各类机械操作工、起重 工、普工等等,作业地点环境较为复杂恶劣,人机结合较多, 作业环境变动性大、移动性较强,易受环境影响;二、本班组易发生的伤害及原因伤害:机械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起重伤害、车 辆伤害、淹溺、触电。原因:未按安全技术交底及施工方案要求进行作业;现场各类安全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各机械设备使用前未进行调试,可能造成机械伤害;运输时物料重量大于额定重量,出现拉料车载人的现象;运输前物料未牢固绑扎、支垫,导致;使用机械设备前,未对其进行调试;未划定作业范围,未设置警戒区并安排警戒人员;进行作业时未设置有效
2、的警戒区域,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桩基孔口、泥浆池未及时进行有效防护,易造成孔口 坠落和物体打击。三、安全措施及要求严格按照安全技术交底、专项施工方案及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作业;做好班前安全检查和安全教育工作;做好施工便道的维护和机械车辆的维保工作,确保交 通安全;各工种应协调配合,现场安排专人负责协调指挥;运输钢筋笼等物料应牢固绑扎、支垫,避免意外;使用机械设备前,提前进行检查调式,确保安全状态 良好,严禁带病作业;划定作业范围,设置警戒区并安排警戒人员;落实各类安全防护措施,及时对桩基孔口进行封闭围挡。四、岗位间的相互影响及注意事项关注场内机械设备作业和其他作业影响,保证自身安全。作业
3、过程需着重关注起重工作业,严禁进入起重作业范围内进行作业。五、相关安全操作规程一般规定:1. 新职工(含转岗)应接受岗前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 可上岗。2. 作业时执行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交底要求,配合其他 专业工种人员作业时,应服从该专业工种人员的指挥。3. 在从事挖土、装卸、搬运和辅助作业时,必须熟悉作业内容、作业环境,对所使用的铁锨、镐、抬杠、锤、车、 绳等工具要认真进行检查,不牢固不得使用。4. 作业时须根据作业要求,按规定穿戴安全帽、手套、口罩、胶鞋等防护用品。抡镐、大锤时禁止戴手套。5. 在无防护的脚手架、操作平台、构造物顶面等高处浇水或移动水管作业时,不得倒退猛拽。严禁在脚手架、操
4、作 平台上坐、躺和背靠防护栏杆休息。6. 清理的垃圾、废料、杂草等杂物应集中装运处理,不 得在工地焚烧;禁止由高处往下倾倒、抛掷。7. 装卸及淋、筛、撒灰时必须正确穿戴防尘帽、手套、口罩、胶靴等防护用品,不得赤脚露体,作业时应站在上风 头,遇 4 级及以上大风时,应停止筛、撒灰。8. 作业时必须遵守劳动纪律,服从指挥;不得擅自动用 机电设备。9. 相关机械安全操作规程见项目安全操作规程。六、劳动纪律1.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不得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对违章指挥的指令有权拒绝,并有责任制止他人违章作业。2. 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严禁喝酒及酒后作业,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穿反光
5、背心,不得 穿拖鞋,高跟鞋或光脚上班;不得穿硬底和带钉易滑鞋上高 空。3. 施工现场必须设置安全标语、警示牌、安全操作规程牌等,不得任意拆除或挪动,要移动必须经现场施工负责 人同意方可。4. 施工现场设的效能指示标志,不得随意拆拿,场内工作要注意车辆来往及机械吊装。5. 不得在工作地点或工作中开玩笑、打闹以免发生事故。6. 上班前应检查所要工具是否完好,上高空作业所携带工具应放在工具袋内,随用随取。操作前应检查操作地点是否安全,道路是否畅通,防护措施是否完善。工作完成后 应将所使用工具收回。7. 高处作业,不准上下抛掷工具、材料等物,不得在高空作业下方操作,如确需要上下交叉作业必须采取有效的
6、隔离措施。8. 在没有防护设施的高处、悬崖和陡坡作业,必须系 安全带。9. 遇有恶劣气候,应停止高处露天作业。10. 暴风雨过后,要检查道路是否堵塞,道路两旁坡地 是否有滑坡现象,若有上述现象发生,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处理,指挥现场交通,防止交通意外发生。11. 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12. 现场材料堆放要整齐稳固成堆成垛,搬运材料、半 成品等应由上而下逐层搬取,不得由下而上或中间抽取,以免造成倒垛伤人毁物等事故。13. 吊运零星材料或机械装备的,现场应有指挥员,以 防意外发生。14. 现场材料堆放整齐,危险品、化学试剂与易燃物要 分开摆放。在易燃、易爆场所工作,严禁明火、吸烟等。15.
7、消防器材、用具、砂堆、消防用水等不得挪做他用或移动。16. 现场电源开关、电线线路和各种机械设备,非操作 人员不得使用。使用电动工具前要检查线路、插头、插座、接地、漏电保护装置是否完好,有破损的不得使用。17. 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应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电源 线要架空。18. 电器线路或机具发生故障时,必须找电工处理,非 电工不得自行修理或排除故障。19、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灯光,照明灯具应架高使用, 路线应架空,导线绝缘应良好,灯具不得挂或绑在金属架上。七、现场急救知识培训(一)创伤性出血:大出血可使伤员迅速陷入休克,甚至致死。一般伤口 小的止血法:如毛细血管渗血等,可用生理盐水(0.9%NaC
8、l 溶液)冲洗伤口,使用碘伏或医用酒精消毒后,然后盖上消 毒纱布,适度包扎。加压包扎止血法:适用于一般小动脉 和静脉损伤出血,用干净纱布、棉花等作成软垫,放在伤口 上再加包扎,松紧适宜、牢靠,既要保证敷料固定和压迫止 血,又不影响肢体血液循环,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止血带止血法:一般用于四肢伤大出血,选择弹性好的橡 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 在上臂上1/2处(近心端),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近 心端)。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纱。每隔1小时放松1-2分钟,且使用时间一般不应超过4小时。如果受伤者伤势严重,出现了骨头外露或是腹部撕裂的情况, 千
9、万不可轻举妄动,否则可能会造成二次伤害。(二)头部受伤:出现颅脑外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 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 咽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 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 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 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三)脊椎受伤: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 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 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导致死亡。抢救 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一人抬头一人抬脚或搂抱背等 方式搬运,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
10、医院治疗。(四)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运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 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 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 竹头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腱 侧下肢缚在一起。(五)触电:(1)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尚有心跳和呼吸的抢救措施应使其舒适地平卧着,解开衣服以利呼吸,四周不要围人,保持空气流通,冷天应注意保暖,同时立即请医生前来或送 医院诊治。若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或心跳失常,应立即人工 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2)当判断触电者呼吸停止但有心跳停止时,应立即进 行人工呼吸。a、通畅气道。第一,清除口中异物。使触电者
11、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迅速解开其领扣、围巾、紧身衣和裤带。如发 现触电者口内有食物、假牙、血块等异物,可将其身体及头部同时侧转,迅速用一只手指或两只手指交叉从口角处插入, 从口中取出异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将异物推到咽喉深处。第二,采用仰头抬颊法畅通气道。操作时,救护人用一只手放在触电者前额,另一只手的手指将其颏颌骨向上抬起,两手协同将头部推向后仰,舌根自然随之抬起,气道即可畅通。为使触电者头部后仰,可于其颈部下方垫适量厚度的物品, 严禁用枕头或其他物品垫在触电者头下。b、口对口(鼻) 人工呼吸。使病人仰卧,松解衣扣和腰带,清除伤者口腔内痰液、呕吐物、血块、泥土等,保持呼吸道畅通。救护人员一手将伤者
12、下颌托起,使其头尽量后仰;另一只手捏住伤者的鼻孔,深吸一口气,对住伤者的口用力吹气,然后立即离开伤者口,同时松开捏鼻孔的手。吹气力量要适中。(3)当判断触电者呼吸和心跳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 复苏法地抢救。急救措施如下:a、胸外心脏按压:将伤者仰卧在地上或硬板床上,救护人员跪或站于伤者一侧,面对伤者,将右手掌置于伤者两乳头连线中点,左手置于右手之上,以上身的重量用力垂直 向胸骨加压,按压深度至少5cm,随后将手腕放松使胸廓恢 复原位,每分钟按压至少100次。b、通畅气道。第一,清除口中异物。使触电者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迅速解开其领扣、围巾、紧身衣和裤带。如发 现触电者口内有食物、假牙、血块等异物,
13、可将其身体及头部同时侧转,迅速用一只手指或两只手指交叉从口角处插入, 从口中取出异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将异物推到咽喉深处。第二,采用仰头抬颊法畅通气道。操作时,救护人用一只手放在触电者前额,另一只手的手指将其颏颌骨向上抬起,两手协同将头部推向后仰,舌根自然随之抬起,气道即可畅通。为使触电者头部后仰,可于其颈部下方垫适量厚度的物品, 严禁用枕头或其他物品垫在触电者头下。 c、口对口(鼻) 人工呼吸。使病人仰卧,松解衣扣和腰带,清除伤者口腔内痰液、呕吐物、血块、泥土等,保持呼吸道畅通。救护人员一手将伤者下颌托起,使其头尽量后仰;另一只手捏住伤者的鼻孔,深吸一口气,对住伤者的口用力吹气,然后立即离开伤者口,同时松开捏鼻孔的手。吹气力量要适中,每次送气时间应大于1秒,以能看见伤者胸口起伏即可,一般胸外 心脏按压30次进行2次人工呼吸,不能因人工呼吸而中断胸 外心脏按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