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参加“国培计划(2022)”省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感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参加“国培计划(2022)”省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感悟.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师参加“国培计划(2022) ”省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感悟2023年1月5日一9日我有幸通过网络平台参加了 “国 培计划(2022)”甘肃省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能力提升第一阶 段的线上培训。这五天里我们在忙碌中快乐着,在学习中收 获着,在交流中感动着,通过网络云端,各位专家从多个方 面对学前教育进行了全面细致地讲解,对我的大脑也是一次 全新的洗礼,不仅丰富了我的教育理论经验,还促进了我对 教育教学的反思,回顾这几天,感触颇多,现把我的一些感 悟小结如下:一、了解趋势,更新观念。教育观念支配着教育工作者的施教过程,科学的教育观 念能够使我们在教育实践中主动地形成适宜的教育行为。这 样,
2、教师在学前教育改革进程中才能目标明确、方法得当, 并且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的幼教改革必须紧紧抓住教 育观念更新这条主线,把科学的教育观念内化成科学适宜的 教育手段,有力地推动学前教育改革的步伐。尤其是1月7 日上午,邓湘萍老师对甘肃省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标 准做了详细的解读,让我对保育教育有了新的感悟。(一)科学导向,规范引导。2022年2月教育部印发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 南,如同一股暖流润泽了学前教育的长河,它是继幼儿园 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后的又 一部学前教育纲领性文件。2022年的9月甘肃省出台了甘 肃省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标准,是教师走向专业的指 挥棒
3、、也是隐形支持教师走向专业的拐杖。它不仅仅是评估 的指标,也是扶持幼儿园成为高质量的助手,更是引领教师 对儿童学习与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是对师幼互动游戏能力 水平的强化,更加重视“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的验证。(二)关注过程,学会给予支持。教师要基于“儿童视角”支持幼儿,我们应给予幼儿更 有效、更适合的影响,学会关注幼儿整个学习的过程。因为 过程往往比结果更重要,我们要聚焦教育的过程,提高教育 的质量,幼儿的成长是动态化的,当然教师的成长也不例外, 不必过多的注重结果,避免教师工作中心发生偏移,从而影 响教育质量及幼儿的健康成长。(三)认真观察,促进幼儿的发展。指南中写到“认真观察幼儿在各类活
4、动中的行为表 现并做必要记录,通过一段时间的持续观察,对幼儿的发展 情况和需要做出客观全面的分析”、“发现每个幼儿的优势和 长处,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不居于某一方面的学 习和发展“,这些要点是引导我们教师要将观察、记录、分析 作为日常保教常态化的工作,持续化的观察和个性化的指导。 不能只存在某时、某地、或某一刻,尤其严禁对幼儿或教师 贴标签。教师要会与幼儿一起游戏,一起活动,一起探讨问 题、拓展问题,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在实践中不断地通过观 察幼儿、思考观察到的现象,对应幼儿的发展现状并回应幼 儿的需要,制定下一步的教育方案,做到全面支持幼儿的成 长。二、找准定位,终身学习九年的从教生涯
5、,让我有些许倦怠,有时候感觉自己像 一台机器,不再有灵感。时常把教师当成了一种职业,一种 谋生的职业。通过聆听省保育院刘杰科长的讲座,不仅让我 学到了很多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还让我明 白: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了解自己, 找准定位。以更高的格局去看待我们的幼教工作。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面对的是一群白纸一般的幼儿, 现有的教育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幼儿,需要我们老师 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为了适应幼儿的求知需求, 我们要不断学习,随时补充自己的能量,给自己充电。如果只 靠原来在学校学的那点东西,远远不能满足幼儿的需求,长 此以往就会跟不上幼教发展的脚步,甚
6、至与幼教脱节,对幼 儿来说也更是是一件痛苦的事,一件不负责任的事。过去,我 们是领着幼儿在学习,现在我们是和幼儿一起学习,如果我 们不把自己知识的海洋装满,怎么才能满足幼儿那一条条求 知欲旺盛的小河?教师的业务素质很重要,现在的教育对幼 儿教师的要求很高,弹、唱、跳、画、做、说、演,只有高素 质的人才能更适用这个岗位。三、乘风破浪,不断成长。有人说培训就是“培训时心动,培训后激动,培训完一 动不动”,这个可能是许多培训的真实写照,但是这次的国培 我相信会是个例外。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就本次培训中专家 们的讲座和分享结合自己幼儿园的实际工作状态,调整自己 的工作思路,带动幼儿园教师朝着新时代对幼儿教师的要求 努力前进,教育好每一名幼儿。此刻我明白自己前进的道路才刚刚开始。今后还需要付 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的去学习各种教育理论,通过实 践,不断反思,相信只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有所 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