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社会的历史演变及哲学阐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吐蕃社会的历史演变及哲学阐释.docx(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吐蕃社会的历史演变及哲学阐释一、传说时代的历史,天赞普和封建制我们始终都很难把吐蕃神话传说中的那些可以追溯到汉藏遥远历 史时代的固有内容,与外来(主要是来自印度)的内容区别开来,同时 更难将前者与虽为当地固有,但却被佛教歪曲了的内容区别开来。所 以,吐蕃人坚信地下是一尊叫作“大地之主”的神灵的住处,在随意掘 地或搞建筑的时候容易面临打搅这尊神的危险。这种观念非常明显也 是很古老的汉人式的。然而,这种观念似乎变成了印度神话中的龙王、 栖身于水中和洞中的蛇。同样,在吐蕃人的古老宗教苯教(他们也叫 作Ft!字教)的巫术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喇嘛教的密教仪轨。同样,那 种认为死者的灵魂可以转生到一个人或动
2、物的新鲜尸体上,以及自愿 返归或不返归已遭遗弃的尸体上的纯粹万物有灵论的教理,也具有梵 文名称。因而,我们无法知道这种教理是从什么方向,第一次越过了 喜马拉雅山麓。对于古代吐蕃的传奇性的和真实的历史,至少有一局部,已由斯 坦因和伯希和,从甘肃携归的具有千年历史的纸卷写本古代编年史所 记载。据古代编年史记载,在吐蕃人传奇历史的初期,吐蕃各部族逐渐 地以武力互相争夺,并征服包括布拉马普特拉河(雅鲁藏布江)1东部 大河套在内的地区,他们的后面跟着牛群。当时的耗牛刚刚作为一种 野生动物出现并象征势力,对耗牛的驯养似乎是导致吐蕃民族定居的 主要因素。我再重复一遍,如果没有除了在高地亚洲之外,其他任何 地
3、区都不存在的耗牛,吐蕃那么是人类无法居住的地区。据古代编年史记载,吐蕃的传奇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最初的几 个世纪。其可靠的历史起始于5世纪。但那时涉及的仍是内部历史、 宫廷中的阴谋等具体情节,分别只包括许多小王国的一个或最重要的 一个。吐蕃真正的历史时代,仅仅从公元7世纪开始,以其与唐朝的关 系和汉文史籍中的记载而为人所知。除了某些年表之外,作为公元7 世纪之前的历史,吐蕃人自己仅仅写过某些具有参考价值的佛教史。商队之路,打通的时间较晚。它至今一方面仍是中国的茶叶之路,另 一方面又是羊毛之路26。当松赞干布于650年薨逝时,唐朝太宗皇帝的继任人高宗皇帝也 为其盟友服丧并遣使参加其葬礼。在松赞干布
4、执政后,作为对赞普那 奇异而又豪华的礼物的回报,唐朝皇帝也应他的要求而为他送去了压 纸浆的碾、大量的纸墨、蚕种、工人等。这些礼物只能对那些骑士们 在我们即将谈到的事业中有用,即它们在后来都被用于了佛教。如同已故赞普一样,松赞干布的孙子墀芒松赞(或芒松芒赞)在孩 提时代,就登上了王位,由著名的喝尔大相摄政。有关这名在位27 年的新赞普的统治,敦煌编年史保持沉默。这是否是说,在这位赞普 执政期间,没有任何值得记叙的宫中阴谋呢?我认为是这样的。敦煌 吐蕃纪年的写本对此作出了解释。在27年期间,芒松赞普20次变换 驻地。他的一生是在巡视中度过的,其大相唱尔也是不断地旅行。他 们共同分割了吐蕃部落联盟的
5、辽阔领土,很少互相见面。在他执政的 末年,每年召开一次大会。这种活跃的生活和不断的迁移,不利于宫 中阴谋诡计的产生。编年史学家在追述这一切时.,也具有一定的困难。 他在位期间的主要关心的焦点是战争。公元659和663年,大相征服了青海湖一带的吐谷浑,这是一个 操通古斯语种的民族,汉人支持他们以便把他们当作自己与吐蕃人之 间的缓冲地。他在大局部时间内都生活于他们之中,既为了挫败唐朝 的计谋,又便于监视其新征服地。因为这里是其征服地中最为重要和 最为不驯服的地区。在赞普一方面,他即前往北方征战,使他的征服 建立在大相征服的基础上。在驱散了塔里木盆地的突厥人之后,唐朝 在其西陲面对两个新的对手。除了
6、西部的大食人之外,又增加了南部 的吐蕃人。这两个同时发动征服的民族,在帕米尔附近相遇了,都处 于其征服能力的鼎盛时代。对于他们双方之间的关系,我们所知甚少。 黑衣大食的哈里发和吐蕃赞普似乎都在防止发生冲突,为了他们的利 益而串通一气。公元670年,吐蕃人入侵了西域。唐朝在8年期间被迫放弃了西 陲四镇:焉耆、龟兹、疏勒和于阖。唐朝被帕米尔与西亚分隔开了。 当时吐蕃人控制了新疆和大勃律。他们控制这一地区近两个世纪,唯 有692787年之间除外。大相在离开了 17年之后,又返回了赞普身旁并于次年(667年)卒 殁。墀芒松赞普吞并了居住在汉人领土上的匈奴人,这种威胁又导致 了与唐朝的新战争。670年,
7、吐蕃人进入四川和云南,他们在那里建 立了军营,共侵占了 17个州。当墀芒松于676年薨逝时27,其王国从于阑起一直到西宁和凉 州,此外还包括北部的回纥人地区、古格28,那日的一局部和南部 的尼婆罗。它一直深入到云南和四川29。墀者B松(器弩悉弄)在承其父而出任赞普时也很年幼。其母墀玛洛 行使某种摄政权。从679年起,在举行了死者的葬礼之后,一位强大 的大论钦陵及其家族统治了该王国。695年,他在青海湖地区与中央 政权作战。赞普于699年与唐朝缔结盟约。当赞普居住在年喀尔和后 来迁至气候比吐蕃温和的尼婆罗时,大相们于谷地举行冬季会议,在 高原上举行夏季会议,他们始终都在不同的地区和处于视察之中。
8、墀 都松生活并执政28年。这一漫长的统治时期,使人认为他是受人尊 敬的赞普,即使编年史中没有向我们提供他诞生的具体时间也罢。儿 乎所有的赞普都早逝,然而墀都松那么很健壮。编年史告诉我们,他可 以套住野耗牛和抓住老虎的耳朵。他很早之前就参加了政府,也就是 从694年起,在19岁的时候,他便不停地在其王国内巡视。在薨逝 之前,他争得了时间以征服突厥人,亲自长途远征中国西南部的南诏。 所以,他的各个住所也都相距数千公里,这就意味着需要数月的旅行。 他在远征南诏期间死亡。高宗皇帝遣使吊嗣。在墀都松统治期间,文成公主于680年逝世。高宗皇帝也遣使致 哀并祭祀。同一年,吐蕃人把陈行焉的尸体归还唐朝,他是唐
9、朝先前 派遣的使节。因为他在吐蕃大相钦陵面前“不为屈”,甚至在威胁下也 不肯屈服,所以被扣留囚禁长达19年。墀都松在薨逝时,与天朝宫廷和解了,虽然也遭到了论钦陵的反 对,钦陵及其左右的百余人都自杀。自30年来,其将军们不断地侵 犯边疆,他被迫以武力平息叛乱。就在墀都松薨逝的704这一年,他的继承人墀德祖赞唐史中 的弃隶缩赞诞生。新赞普的祖母墀玛洛重新摄政,她召集了会议并遣 使负责为其孙子向一位唐朝公主求婚。她需要立即镇压一次反叛,处 死了叛乱者并罢免了尼婆罗的国王,该国王出身于吐蕃王家。当其孙子在尼婆罗的温和气候中成长时,女摄政官必须留在吐蕃 的准地。赞普年长6岁时,为婚配唐朝金城公主30才到
10、达逻些31。同一年(710年),也就是睿宗皇帝登基的那一年,吐蕃人又以重礼 索取黄河九曲地,以为金城公主“汤沐邑”。获得这块领土之后,他们 便在那里放牧自己的畜群,并把军队驻扎在唐朝的边界上。他们从那 里入侵唐土。年轻赞普的整个童年时代,都是在尼婆罗度过的。他于712年在 8岁时登基。其祖母墀玛洛也于同年死亡,第2年被埋葬。唐朝派遣 使节前往成认新赞普。稚童赞普仅于夏季居住尼婆罗,冬天那么前往红 山居住。他的大相们仍根据传统,而在王国内尽可能多的地方召开冬 季会议和夏季会议,并设法扩大开拓。他们夺取了或曾试图夺取孽多 城(吉尔吉特)32。他在位期间不断与唐朝发生战争。据藏文史料记 载,他们取得
11、了战争的胜利;但据汉文史料记载,他们有时也会遭到 惨败。714年,吐蕃人要求与唐朝缔结盟约,他们入侵和劫掠了兰、渭 和其他州。唐朝迅速作出的还击是很强烈的。天朝派出的还击吐蕃人 的王师大举厮杀,以至于使“跳水为之不流”,还获得了成千上万的马 羊。吐蕃人于是再度要求缔结和约,但遭到了拒绝。双方仍处于对峙 状态。然而,皇帝仍向金城公主派遣一名使节以平息她的恐惧心情。 当时赞普刚刚年长成人,他的使节那么被遣返,因为赞普想以平等的身 份对待天朝皇帝,公主在两位执政国主之间作了调解,以重修友好关 系。赞普致书唐朝皇帝指出,前任赞普做不了其将军们的主,而他自 己那么是自总国事。他又指出吐蕃进行的征兵不会导
12、致增加新部队。“兵 以新故相代,非集也”。他在中立领土上所筑的城,是为了响应唐朝 皇帝也在那里令人筑城一事。他还指出:“假令二国和,以迎送”等。 唐天朝皇帝以礼物赠送赞普,并款待其使,但不再复盟。吐蕃人派遣了一位高级人物前往跳河畔以祭祀他们的阵亡兵士。 后来,由汉族史学家亲自证实,吐蕃人每年仍继续侵犯边界,在唐朝 军队集聚之前便撤走了。725年,他们遭到一次失败,“恸而走散”。 第2年,有人向唐朝皇帝建议议和以纾边患。为了在一次胜利的基础 上进行谈判,唐朝又于727年初击败吐蕃。吐蕃人索求一要塞甘松, 遭到了拒绝。因为“甘松中国阻”,于是便把会盟碑立在了赤岭关。吐 蕃人是不知满足的索求者,他们
13、又索求汉文五经著作。皇帝令人抄好 后赠送他们,尽管其左右的亲信们都害怕某些书会向他们传授战斗艺 术,并使他们拥有武器。赞普在20岁时开始至少于夏季到处巡视。 他前往北方狩猎野耗牛,亲自于727年秋季夺取了唐朝城市瓜州和其 他地方。藏文编年史记载说:“在此期间,唐帝国地域非常辽阔。它 包括了全部北方的突厥人和一直扩展到波斯。中原地区的许多财富都 流向了高原地区并集中到了瓜州。吐蕃人全部出动抢劫。他们获得了 大量珍贵物资,以至于直至普通黑头臣民(农奴),也可以穿汉地的漂 亮丝绸。”大相们仍继续进行征战并于729年取得了重大胜利,他们 在此之前还遭到过一次藏文编年史没有记载的失败33。这年冬季,赞普
14、正在红山,唐朝一个情报的使节前来会谈。 730年的条约是我们所知道的吐蕃最为古老的文献资料,这就是拉萨 寺院中的石碑。墀德祖赞没有经过战斗便以威胁和诡计,而降服了南诏局部地区 的王子阁罗凤。南诏王成为吐蕃的附庸对于唐帝国是一种令人不可容 忍的侮辱。他经常向吐蕃赞普献地、城堡、农奴和唐朝战俘。南诏王 的这种背叛也可能会说明他们种族的近似。南诏的白蛮和乌蛮,完全 如同古代写本所提到的那样,是摩些人,他们虽然居住在汉人领土上, 但主要是吐蕃人而不是汉人34。阁罗凤在政治上归附吐蕃赞普的同 时,又选择了佛教。公元732年,吐蕃赞普在红山(他每年冬天都在那里度过)接见了 一个波斯使节,第2年又会见了唐朝
15、使节。正是由于他的灵活性以及 某种程度上的到处露面,才使如此弱小的一个民族的政府,得以在如 此遥远的地方,也能感到其势力并维持其开拓成果。公元738年,赞普废除了 730年的会盟条约并缔结另一项条约。 前一年,唐朝利用大勃律(吉尔吉特)被吐蕃人战败的机会,而占领了 其国。吐蕃人通过新条约,设法让人成认了他们对要塞玛孜的占领, 从而可以抵消唐朝的占据。墀德祖赞在位的整个期间,在唐朝边境上 一直不停地爆发战斗。在下一个世纪期间,战争仍如同前一个世纪一 样在继续:吐蕃人对唐朝边境的侵犯和劫掠袭击,夺取城池。根据战 斗的结果不同,有的城池保守住了,有的遗弃了。和平条约缔结之后, 立即就由于胡族人长期以
16、来的不守信用而被违背。在双方阵营中,首领们都多少有一点自作主张,而远不是听其政 府定夺。唐蕃在数千公里的边境上,都难以划界,又不使用地图绘制 术。本来这种地图在今天,可以使我们把边界走向与和约文件相契合。有关这一时代吐蕃的汉文史著,是西部边界地区的历史。它详细 地记载了战斗、失败和胜利。藏文编年史那么是吐蕃的内部史、宫廷史 和王国的开拓史,它们仅仅记载胜利,认为唯有胜利才值得记载。当 金城公主于740年(或741年)薨逝时,吐蕃派出了一个使节前往唐朝 报丧,并要求谈判缔结和约。唐朝皇帝作为回报,也派出了一个使节 负责前往吊祭,同时又拒绝了议和。与此同时,在74()年,吐蕃对唐 朝边城的劫掠活动
17、,只是由于非常寒冷的冬季的严酷气候才停止,“贼 久之自引退”。741年,吐蕃人的40万军队(这一数字不大可靠)被击 败,但第2年又从唐朝手中夺取了石堡城。墀祖德赞是一位专门发动征服的赞普。同时也好佛事。根据他的 王命而开始并完成了大量大藏经的翻译。他的太子拉本于739年逝世。其弟墀松德赞继任王位。后者于755 或756年即位,于760年有了一位王冠的继承人。他亲自行使职权, 在吐蕃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怀念。他在作出决议方面,尤其是在选择 能够与他合作的人才方面,表现得十分突出。他在与唐朝不断的战斗 中,又将其王国的边界往后收缩。完全如同他的前任们一样,他把两 种互相矛盾的爱好结合在一起了,即爱好
18、战争和佛教。当佛教祖师们 从两个方向穿越喜马拉雅山的时候,吐蕃将领及其军队正在发动战争, 把一些条约强加于人。组织友邦和同盟以对付唐朝和巴格达的穆斯林 哈里发们。年轻的赞普刚一即位,就对其臣民们征收重税。由赤赞东赞和阁 罗凤指挥的吐蕃军队夺取了吐鲁番。稍后不久,赤苏仁木夏将军又收 复了已经反叛的于阑。这几次相继夺取大绿洲I,说明了通过奇袭而对 沙漠以远地区发动的征服,是何等脆弱。为了维持这一切而需要作出 多大的努力啊!前几代赞普的征服不是吞并,而仅仅是强迫联盟和承 认其宗主权。稍后不久,唯有吞并才表现得可以确保归附。对丁古格 或象雄,也就是玛法木错湖地区的处置,即如此。墀松德赞的妹妹赛 玛喀尔
19、嫁给了象雄国王李迷夏,她对自己的命运感到不满意,于是便 暗中唆使其兄向其夫王发动战争。这样一来,墀松德赞又重新征服并 吞了象雄。这也是为什么古代编年史正确地(但没有解释其原因)屡次 把由几位相继执政的赞普,置于同一地区。敦煌吐蕃纪年中几乎是逐 年地记载了爆发的战役和派遣的使节,但却没有提供有关其目的或规 模的任何资料。我们丝毫不能由此而认为,唯有在唐代汉地才与吐蕃 赞普保持了不间断的关系,一旦当后者不太薮武时,就与之保持正常 的交往关系。同在763年,回鹘人为帮唐朝从反叛的契丹人手中夺回了洛阳, 只是在经过彻底抢劫之后,才将该城还给唐朝。吐蕃人把唐朝的边界 从西域的龟兹,恢复到距位于陕西省内的
20、京师有100英里的地方,即 今甘肃省境内。在1011月间,吐蕃将领幺林息野和大相达札路恭(马 重英)在一场令人震骇的战役中,夺取了唐朝京师长安35,把皇帝驱 跑了。他们以自己选择的皇帝代替了逃跑者,经过15天的占领和抢 劫之后才撤退。这次胜利是短暂的,代宗皇帝很快就还京了,但吐蕃 人仍继续在其西侧,于唐朝本地上,甘肃省以远地区、陕西省和云南 省作战,他们在那里镇压了南诏的一次叛乱。在78世纪期间,军 事上的成功使吐蕃人控制了一个地域辽阔的王国,这是由于同时使用 战马和弓弩而取得的战术上的成功。唯有吐蕃武士,即那些骑马的弓 弩手们,才既有骑兵的灵活性又有步兵的装备。这就是一种投掷武器, 也就是一
21、种牛尖小弓,既使用方便又强声力。出于同样的原因,4个 世纪之后,蒙古人也变得所向无敌了。但他们的征服更为持久,因为 他们人数更多,韬略更好,同时也是由于他们可以留下兵营,而且还 善于调和当地政权36。如果阅读一下吐蕃人在唐代的每年入侵和背信弃义的行为,那就 会由于其中的重复而感到千篇一律的单调。对于唐朝宫廷来说,具有 这样一个邻居是一种考验,同时也造成了边民的长期不安。吐蕃人仅 仅是为了消除汉人的不信任心情才献誓,而且始终都会取得同样的成 就。在该世纪初,人们还必须深入了解大汉帝国,才不会对如此的天 真感到惊讶。在1910年之前,官吏界养成的世界观与8世纪时没有 多大差距。大汉帝国除了它自己之
22、外,仅仅知道一些附属民族,那些 已归附的或未归附的蒙昧民族。吐蕃人的朝贺属于正常现象,送礼情 况也如此。所有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如果在违犯这种规那么时不能 去惩罚,出于面子37的原因,就应得到皇家的恩赐和宽宏大量的饶 恕。公元778年(误,应为780年。译者),德宗登上了唐朝的皇位。该皇帝具有无可比较的仁慈,他想实现和平和通过道德而赢得敌人的 友爱。他遣其太常少卿释放吐蕃人的500名战俘,厚给礼物和棉衣。 吐蕃人首先是不轻信,然后就感到震惊,最后就感到高兴。他们满怀 高兴地欢迎如此之多的宽宏大量,同时也遣使回报。其结果是从第2 年起,赞普却突然向一位唐朝使节抱怨。因为天朝皇帝致他的信中, 使
23、用了一位君主对待其附庸的一些令人感到耻辱的术语,而不是使用 像从前(707710年)那样的“舅甥”之间的关系。当天朝皇帝获悉这抱 怨之后,便令人以“献”为“进”,“赐”为“寄”,“领取”为“领之”,他解 释说前宰相不通故事。当国书经过这样的修改之后,赞普也好意地释 放了 800名唐朝俘虏。赞普陶醉在胜利的兴奋之中,直到企图与唐朝平等,而唐朝所作 的唯一让步,那么表现在“舅”和“甥”的术语上。当汉族史学家表达唐蕃 互换拜访和赐礼中,他称吐蕃的礼物为“贡”,因为没有其他术语来指 从四面八方涌向“大唐帝国的东西。在两个世纪之后,当佛教使武士 贵族阶级手中的武装被解除时,它也未能使那些在处理宗教事务时
24、, 被提拔的和可以与皇帝平起平坐的高级神职人员们趾高气扬的情绪, 有所收敛。在吐蕃王国存在的整个期间,他们的使节经常出入唐帝国宫廷中, 并且比其他异族人更具有优先权,甚至还超过了倭国人,他们坐在皇 帝的西侧(右侧)。783年还举行了一次会盟宣誓仪式,首先在吐蕃领土上隆重献誓, 后来于同年夏季又在唐土上重新举行。皇帝借这一机会公开抱怨,200 年来没有一年是在和平中度过的。新的会盟仅仅持续到次年。786年,吐蕃人在夺取唐朝数城之后,想以重新会盟的方式来使 自己的征服得到成认。皇帝拒绝了。第2年,赞普重新提出了他的要 求,声称他无意中越过了边界,不知道边界在哪里;而且各城的节度 使们望见其军队就感
25、到害怕,亲自把城池拱手相送,吐蕃人毕竟不允 许强行进入。他还补充说如果重新献誓,那么需耍更多的证人。无论是 否是骗局,皇帝也接受了。这一次,吐蕃没有过一年就违约,甚至就在举行献誓仪式的同一 天,这一事件值得记叙。当皇帝决定举行献誓仪式时,他希望吐蕃人 提前归还盐、夏二州以证明其诚意。赞普回答说他将在会盟之后退还 各州。皇帝于是便强调会盟地点必须在平原上,即不在由吐蕃人选择 的山区之外的任何地点举行,因为在山区容易设埋伏。双方的不信任 状态到达了如此之程度,以至于双方代表都同意各自带着3000名全 副武装的士兵驻扎在营地外,率领一支不带武器的侍从站立在祭坛的 脚下,最后还要派遣一支小分队到对方阵
26、营中去以监视部队。吐蕃将领在西侧埋伏了 3万名士兵,其监视巡逻部队的首领扑向 了唐朝官员,后者不带武器,请他们进帐。他们于是便击鼓和呼噪以 发出信号。对于天朝代表团来说,这是灾难性的。共有1000多名汉 人被杀,其余均被俘,其中包括60多名武官和宦官。在往吐蕃押解 的时候,他们双手反剪背后,每个人都绑着一块从脖子到脚趾的木板, 用3根绳子捆牢。夜间把他们推倒在地上,把他们的头发绑在一起, 绳子拴在撅子上,然后再往他们身上盖一块毛底,看守人睡在上面以 防止他们逃走38。这种野蛮的虐待是为了报复将军们没有执行皇帝 的允诺。皇帝在一道诏令中公布了这些事实,他自我指责“朕之不明,致其 至此朝之尽臣,婴
27、紫穹庐,渺然殊域。念其家室,或未周于屡空”。一次流行病把吐蕃人从盐、夏二州赶了出去,但他们放火烧了房 舍。他们化装成汉族士兵而突然到达吴山和宝鸡,燃烧了一切,杀死 了青年男子,砍下了老人和儿童的手臂或剔去他们的双眼。对于他们 准备押往西部以准备分配给羌族和吐谷浑的强壮者,“令东向辞国, 众恸哭”39。在这种极端的疯狂和残暴停止之前,即在另外的半个多世纪期间, 唐朝边境上又出现过几次相继的骑马勇士入侵之浪潮,其目的仅仅是 在其边境地区蹂躅另一个文明世界。装备基本相差无几的唐帝国的软 弱无能,主要是由于其边境过分辽阔而无法以武力保护。由于其平原 和城市中无争议地占有的财富,使劫掠袭击者们感到吃惊。
28、从吐蕃一 方来说,在其边缘地带既没有乡村,也没有城市,而只有非常容易防 守的山谷区。如果说吐蕃人没有保守自己征服成果的优势,但也可以 在唐军到达之前就携带自己的战利品而去。汉族史学家们也记载了唐 朝的一些猛烈的抵抗,其中发生在墀松德赞时代的一次抵抗规模最大。 唐朝于792年击退了 “贼”并收复了沦陷的领土。唐朝军队带回了 3万只左耳。他们在计算被活捉的俘虏和被斩的首级时,始终以1万作为基本单位,并以此来估量胜利的规模。对于 这些数字不要咬文嚼字地理解。“一万”仅仅是“很多”的一种表达方式。 从前还有另一种做法,当讲到慈禧太后时,也称她为“万岁”。在唐朝进行这次报复之前,在由吐蕃人强占并劫掠的大
29、量城市中, 应该提到连云堡是如何陷落的。该堡位于一个高地,颇峻峭,通过正 面袭击是无法攻克的。但当吐蕃人以7门高大的弩炮,用石块填满了 城中唯一的一口井时,此堡投降了。那里是汉人可以向西瞭望的唯一 一个要塞。戍边将军们不敢成认这一丧失。由于敌人在撤退时带走了 战俘和牲畜,所以他们仅满足于向皇帝呈奏祝贺“贼”40兵退去的表 早。三、吐蕃早期的佛教,莲花生和热巴巾传播佛教,朗达玛的抑佛 和佛教寺院然而,墀松德赞在吐蕃人记忆中的赫赫名声,却并不是由于他从 波斯到黄河流域的军事征服。这些人没有从他自己不知道的军事历史 中获得任何荣耀。他们把墀松德赞当作一位伟大的赞普,仅仅是由于 他贤明,是一位优秀的统
30、治者,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由于他是佛教徒。 其母是唐朝公主,因而也使他成为一位笃信宗教的人。事实上,当时 佛教尚未能在一个不但非常执著于其原始宗教,而且还长期处于战争 中的民族中扎根。下面就是王朝编年史中,对在吐蕃王朝时代,针对 墀松德赞而记载的有关佛教的情况:“我们接受了无可比较的佛教教 法,在王国的中心和边缘地区到处修建精舍。佛教教理一旦奠定之后, 所有人都充满了怜悯心情,通过对十真谛的记忆,他们都摆脱了生死 轮回。他们被升为塞缚悉底迦(吉祥万字符)”。表达者继这一声明之 后,立即重复了一系列的最为明显的破坏和战争远征。正如我们于下 文将要看到的那样,赞普对佛教主要是好奇而不是虔诚。如果说现在
31、于湄公河与扬子江在西藏境内地段的苯教,仍保存了 其传统,那么吐蕃的民族宗教那么具有夹杂着很兴旺巫术的一种原始宗 教的色彩。这种宗教现在于西藏地区还有许多信徒,但严重浸透着佛 教的内容。它也有甘珠尔和丹珠尔以及喇嘛教的圣像和仪轨。 另一方面,吐蕃佛教也向笨教借鉴了许多殡葬仪礼,对某些湖泊和雪 峰祝圣使之成为神的住处,以及对这些地区的崇拜。同样,它仍以印 度名字保存了“龙”的名称和形式。出自吐蕃的神话神灵,如“大地之 主”住在地下,这与龙和汉族人的堪舆术相混淆了。所以吐蕃在与印 度有任何接触之前,就出现了一条龙附身支贡赞普的事件。佛教在吐蕃的缓慢开展,完全可以解释我们所掌握的古代碑铭中 对此保持的
32、沉默。当佛教传入吐蕃时,它已有了近千年的存在史了, 即使在印度本土上的变化也很大。在印度,佛教属于国粹人物和民众, 佛教就是在他们之间传播的。佛教是群众性的。因为为了对僧侣种姓 作出反响,它出自广泛的基础,以自身的上进力而逐步地攀登社会金 字塔的台阶:小民、富翁,房产主、王子,一直到婆罗门僧侣。最后, 在阿育王时代,它攀上了顶峰,征服了王位。同时,佛教又具有始终 都不太群众化和更具有思辨性的特点。在吐蕃却出现了相反的过程,赞普是第一位皈依佛门的人。佛教 是从王位上开始传播,而且还是以其晚期形式出现的。它由那里艰难 地传到了宫廷,慢慢地向民间扩散,它不像在印度那样是自我传播的, 而是在政权的压力
33、下扩展的。我们于下文将会看到,其差距如此之大, 以至于一位不信教和想扼杀佛教的王子,只有先杀死赞普。在一个世 纪之后,在吐蕃那么需要重新说法佛教。我们可以想象,经过如此之传 播和14个世纪之后,在喇嘛教中已很难识别出释迦牟尼说法的情节 T o 一种由中央政权依次先强加于人,接着禁废,然后又重新强加于 人的佛教,由此而必然与当局的尊重和畏惧相联系。其中包括很大一 局部形式主义,基本缺乏宗教思想。我们将会看到其对立面,即精通 于最为出类拔萃的神秘论的国粹阶级的自然反响。后者逃往沙漠中的 私人阿兰假设中去了。官方的喇嘛教那么相反,它在大型和有势力的寺院 中占据统治地位。吐蕃的寺院没有锡兰和中国汉地佛
34、刹中的那种平静 的魅力。那里的一切都是严酷的、粗野的,常常也是宏伟的。我们再回头来谈8世纪传入吐蕃的佛教之命运,与基督教在15世 纪传入南美洲时的遭遇并非毫无相似性。一种非常兴旺的宗教仪轨掩 饰了其教理,从原那么上攻击了地方上的迷信和巫术。事实上,它吸收 了后者的本质并使它发生了深刻的质变。新的仪轨完全代替了旧仪轨, 但古老仪轨中的迷信也导入了新仪轨中并沿存下来了。第一次采取的支持佛教的尝试来自墀松德赞。他从印度请来了寂 护班智达,但面对吐蕃人对自己古老的民族巫教的忠诚而失败了 41。 赞普为了设法使人放弃这一巫教的理论,在对付当时维护蒙昧民族迅 速繁荣的巫术力量的欺骗性方面,那么是不大有成功
35、之希望的。在8世 纪时的这一股激情的推动下,佛教也在艰难地前进。它与征服精神如 此不相容,以至于使这种教理原那么之间的斗争,成了吐蕃人历史上的总而言之,在吐蕃民族的历史上可以区别出3个时代,蒙昧时代, 从发祥到公元7世纪;715世纪的吐蕃赞普(这并不完全符合史实。 译者);15世纪之后的神职人员和达赖喇嘛。这后两个时代的历 史也是吐蕃的佛教史。各个时代之间仅由某些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件 划分。在15世纪,赞普的政府遭到了衰落;与此同时,那么是神职人 员逐渐在拉萨王座上代替了他们,其权利在不断增长。创立吐蕃王朝的第一位国王是聂墀赞普。在薨于650年的吐蕃王 朝的统一者和佛教赞普松赞干布之前,由聂墀
36、赞普开创的世系共包括 30代赞普。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把第一位赞普的时间置于公元3 世纪末或4世纪初,赞普世系就如同后来的达赖喇嘛世系一样,持续 的时间都很短3。聂墀原来不是吐蕃人而是印度人。据传说记载,他或属统治尼泊 尔的李恰比家族,或者据另一种传说认为是属于释迦家族的一个古老 的支系。更具体一些说,他本为改日萨罗国王铎罗犀那特多(胜军)的 三太子佛陀师利(觉祥)。其双眼自下而上合闭,完全如同鸟眼一般。 其父将他置于一个铜盆内而抛入恒河中。他也如同罗姆鲁斯(被从水 中救出的罗马第一个国王。一一译者)一样,被农民从水中救了出来。 他活下来了,长大成人并知道了其身世,最后决心成为国王。其兄弟 们
37、搜捕他,并准备杀死他,他便逃到了北部山区并越过了喜马拉雅山 麓。他在大山的另一侧遇到的第一批人是牧羊人,后者认为他是从天 上掉下来的。由于他们不会讲他的语言,于是便用手势询问他自何而 来。他向他们指了指身后那些高耸的山峰。游牧人不知道印度,他们 认为这些巨大的山峰是世界的边缘,这是在他们的信仰中已得到证实 的情况。他们制造了一乘特殊的轿子,立即把外来人抬上了自己的肩 膀,奉他为王并崇拜他。他的名字即由此而来:“聂墀赞普”之意为“坐 在颈背上的国王”。吐蕃赞普自天而降的特征持续了历代王朝,在千 年之后又通过达赖喇嘛而纳入佛教之中了。这就是雅碧的第一位国王。“雅碧”一名意为“很高的谷地”,也用 以
38、指吐蕃的其他地区。本处所指的雅碧地区是发源于哲古湖的一条河 的喜马拉雅山河谷,此河于泽当附近从右岸注入了雅鲁藏布江。这是 连接印度和吐蕃的一条最合乎情理和最近的路。但今天却不大有人来 往了。该河谷是最为肥沃的地区,最为适合耕种。泽当是吐蕃继拉萨 和日喀那么之后的第三大城市。在距两条河的汇合点不远处的一个叫做 真正悲剧。最后取得胜利的是佛教精神。它取得胜利是由于与古老宗 教观念的调和,这种调和是伟大的战争和佛教国王们的人格化。从这 一时代起,吐蕃历史仅仅成了吐蕃佛教史。稍后不久,同时代的唐蕃 关系史几乎始终是与宗教问题有关的。但它不是教理问题,而是人员 问题。在彻底放弃的理论失败之后,佛教仅仅是
39、在莲花生上师42妥协 时,才取得了成功。他带来了大乘密宗,即在印度最新诞生的教宗。 密教推动了神秘学的力量,以确保迅速解脱,这样一来就防止了生命 无休止的继承。对于吐蕃人来说,目的是新颖的,但手段却是人所共 知的。最正确的那么应该是说这些手段的精神,因为密教在目的方面是 玄奥的,即宗教方面的成就,但它赋予了这种宗教一种信条的有形表 现。某些吐蕃人,即神秘主义者,他们仅追求目的,其他人那么占有信 条,以培养他们的密教道德。吐蕃人的气质把这两种对立的倾向,推 向了边缘。佛教在这种形式下可以吸引一个巫术民族,而又不会使他们感到 吃惊,因为该民族经常与神学界接触。吐蕃人从佛教的苦修中主要是 获得了(在
40、加强之的同时)对恐怖气氛的追求。由佛陀所要求的在坟墓 上的默祷,在莲花生的行为中变成了粗暴现实主义的一种令人毛骨悚 然的开展43。吐蕃的某些殡葬仪轨,在恐怖方面超过了一切可以想 象的程度。现在的密教徒是宁玛巴,或“古旧派”,也就是“红教”,其 中有些是最没有教养的和行为大胆的人。他们可以结婚、蓄留长发、 食肉和在酒醉中追求灵魂的庸俗状态。正是他们在仪轨中把切开的人 粪便吹成喇叭,表演用人头颅制成的酒杯和用人皮绷的鼓,在仪礼性 的宴会上用人头颅杯饮茶或喝酒。佛教(如果还可以用此名称呼它的 话)的这种外表形式,未受多大损害地度过了 9世纪时的抑佛。红教喇嘛很少在寺院中生活。他们是世俗人,但也如同正
41、统的传 教一样,在居民中进行赎罪祈祷。然而,他们比祖师们更为明显的是 巫士。在宁玛巴中,真正的祖师是家长,如同在苯教中一样。然而,这种巫术的目的,仅仅是使由寂护传入的龙树教理获胜。 据我们的吐蕃史学家认为,魔鬼是佛教第一次失败的唯一原因,莲花 生上师的主要作用是用巫术战胜了魔鬼。这就是经文中的莲花生。经 文中的事实都如此以无稽之谈作掩饰,以至于使伪真的界限也变得随 心所欲了。我们把吐蕃史建立在这些经文的基础之上,仅仅保存了一 些可能是真实的实例。这一已神化的人物作为宁玛巴祭坛上的主要偶 像,以及在正统教徒中作为次要形象的存在,加强了对这一历史人物 的信仰。但令人感到非常为难的是,敦煌写本中对这
42、样一位可能占有 如此重要位置的人物,却几乎缄口不言。我们很难绝对肯定,这位世 人把喜马拉雅山地区的许多寺院建筑都归于他的宗教大师,是否是一 位如此举足轻重的人物。所以,龙树的教理也很容易战胜稍后不久到 达吐蕃的汉族佛教祖师们的寂静和被动的教理(禅),汉族祖师们是应 墀松德赞之邀参加一次隆重的大辩论会的。大乘天和尚和两位僧侣为 莲花戒以及莲花生的弟子们击败,然后被驱出了吐蕃。这至少是官方 历史的记载。一卷敦煌汉文写本44是于大辩论之后,仅仅一个世纪 的时间写成的,因而证实了其真实性和重要性。赞普本人提出了问题。 3名汉人对30名印度人。汉僧大乘和尚支持顿门禅对渐门禅的优势, 然而却禁止忽视功德,
43、而仅限于宣布功德缺乏以确保拯救。这次辩论 持续了两年,既在拉萨也在沙州(敦煌)举行,该和尚于780年被召到 了那里。吐蕃赞普并不对该和尚有反感,虽然指责他热爱与教法严重 对立的战争。王宫中的情况却相反,非常仇视汉族祖师。吐蕃宫廷驱 逐了他们,但未能排斥他们的教理,也没有阻止这种教理后来在吐蕃 传播。戴密微先生认为这是唐朝外交令人赞赏的创造,即这是一个负责 神密的和具有安抚思想的使命。对于和尚们来说,主要的问题还不在 于在比赛中获胜,而在于向一个不安分的和好战的民族灌输一种软弱 无力的禅的思想。吐蕃保守的贵族们并没有上当。由该写本作出的另一种证实,是这个时代在民间尚不存在佛教信 仰。它认为782
44、年交换战俘是吐蕃与汉族佛教的首次接触,在这批战 俘中有数名僧侣。这一证据还动摇了有关皈依吐蕃佛教的莲花生的传 说。莲花生表现得更可能是一位属于王宫的外来博士,而没有政治行 动。莲花生开始翻译梵文经典。这项翻译工作持续了数世纪,尤其是 在9世纪期间,由一批翻译家承当。他们首先需要以通俗语言术语创 造一种文学的和抽象的语言。这种很不自然的语言正是古典藏语。吐 蕃人不专门学习,也不会懂这种语言。此外还存在有一类“宝藏”45 的著作,据称是奇迹般地被伏藏于石窟中,然后又以神启的方式被掘 藏。这就是被归于莲花生或有关莲花生的著作。对这些著作的编注本, 从由两个重叠的和由一条水平线分开的小圈,就可以识别出
45、来。在不 认识的语言和文字中的情况即如此。一些活佛喇嘛在某些仪轨中发表 了某些译文。最后,无论民众的皈依状况如何,在791年时,佛教被奉为吐蕃 国教。这是否是指唯一的一种官方的或被成认的宗教呢?正如晚期在 蒙古皇帝宫廷中出现的那种情况,该宫廷欢迎多种宗教,包括景教。 我对此无法作出决断。藏文文字变成了西藏和蒙古46,乃至布里雅特西伯利亚,以及 西域和汉地47的佛教神圣语言。这种语言用拉丁字母转写之后基本 是无法发音的。一种多音节的语言是不能用字母转写和难以区别其同 样的音素,又缺乏一种复杂的写法48。在纂写本部西藏史中加入这 些专有名词是第一个困难。赞普的名字是根据其令人棘手的写法确定 的,它
46、们对于那些发这些音的嘴唇和阅读的眼睛来说,都是一种严重 考验。其真正的发音是不大好办的。吐蕃最大的赞普墀松德赞薨逝于797年,这是在他执政41年之后 遭到军事上的严重失利的一年49。他的继承人赛那来执政时间不长。 他可能向桑耶寺奉献了一部梵文三藏经,现在可能还收藏在那里。他 曾3次试图使其臣民们的财富平等,其母以鸩杀而中断了他的良好愿 望。他当时仅仅17岁。于是又从印度请回来了大译师莲花戒并赞助 佛教。有关木内赞保和赛那来这两代赞普,藏族、蒙古族和汉族史学 家们都为此提供了某些不太吻合的资料。赛那来共有3个合法生的儿 子。第1位死去了或遁入佛门;第2位是墀松德赞,又叫热巴巾(意 为“长发人”)
47、,于816年继任王位。他完全不再是薮武之士了,而成 为一名虔诚者,占据一个对于他来说过分辽阔的王国。他可能是吐蕃 王朝的最后一位“王中王”。但在此之前,由于热巴巾部下的恶意,而使天朝皇帝感到失望和 气馁,后者于819年在一道诏令中抱怨说:“朕临御万邦,推布诚信 申恩示礼,曾无阙焉”。正当最后一位吐蕃使节受到了彬彬有礼的接 待后,刚刚离去和还“未出境”时,吐蕃人就如同蚂蚁一般地集合起来, 犯边并在河套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劫掠。皇帝克制了自己的愤怒,令人 释放了被擒的使节,认为他们对这次入侵无关,希望对他们的这种宽 宏大度和信任,能触动他们的心。在此后不久,墀祖德赞又与唐朝会盟。会盟献誓于821年在唐
48、朝 京师、边界和822年于拉萨屡次重复。会盟誓辞已被雕刻在拉萨城的 大寺觉康寺(大昭寺)的石碑上了。双方规定要在给战俘们穿戴好之后, 再把他们遣返。当唐朝使节前往拉萨,而从甘肃兰州渡过黄河时,这 座已成为吐蕃疆土的城市,还有唐朝的城郭和中心大街。其居民是落 入吐蕃政权的汉人。当他们看到唐朝使节的旌节时,便夹道观看。老 人手拉他们的孩子向他们诉说伟大天朝的庄严。在古边界赤岭,使节发现了两块被推倒的会盟碑,都是汉文碑, 藏文碑仍竖立在那里。在臧河之西南,地很平坦且肥沃50。在河岸上有怪柳,山多柏51。 “坡皆丘墓,旁作屋:赦涂之,绘白虎,皆虏贵人有战功者,生衣其 皮52,死以旌勇,徇死者瘗其旁。度
49、悉结罗岭,凿石通车,逆金城 公主道也。至糜谷,就馆。臧河之北川,赞普之夏牙也。周以枪累, 率十步植百长槊,中事U大帜为三门,相距皆百步。甲士持门,巫祝鸟 冠虎带击鼓,凡入者搜索乃进。中有高台,环以宝楣,赞普坐帐中, 以黄金饰蛟螭虎豹,身披素褐,结朝霞冒首,佩金镂剑。钵掣逋立于 右,宰相列台下。唐使者始至,给事中论悉答热来议盟,大享于牙右, 饭举酒行,与华制略等,乐奏秦王破阵曲百伎皆中国人53。 盟坛广十步,高二尺。使者与虏大臣十余对位,酋长百余坐坛下,上 设巨榻,钵掣逋升,告盟,一人自旁译授于下。已献血,钵掣逋不献 540盟毕,以浮屠重为誓,引郁金水以饮,与使者交庆,乃降。元鼎还,虏元帅尚塔藏馆客大夏川,集东方节度诸将百余,置盟 策台上,遍晓之,且戒各保境,毋相暴犯尚塔藏语元鼎曰:,回 鹘小国,我尝讨之,距城三日危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