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试题-大学社会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773250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9.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试题-大学社会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社会心理学试题-大学社会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试题-大学社会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试题-大学社会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社会心理学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选项中,不属于良好人际关系原那么的是(C)。A、相互性原那么 B、平等性原那么C、强化原那么I)、交换性原那么2、刻板印象具有(D)的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A、消极 B、破坏性 C、概括定型D、社会适应3、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围绕(D)的哲学争辩。A、社会分层 B、本能和教育C、遗传和环境 D、人性4、首因效应的存在说明(B)很重要,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以其为根据来完成的。A、印象形成 B、第一印象C、信息加工D、印象管5、霍兰德(E. P. Hollander, 1976)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按顺序可划分为(B)等三个阶段。A

2、、经验描述、实证分析与哲学思辨B、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C、哲学思辨、实证分析与经验描述D、实证分析、经验描述与哲学思辨6、社会行为是人对(B)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响系统。A、周围环境 B、社会因素 C、现实生活D、即时情境7、美国心理学家罗特(J. Roller)关于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是(A)理论。A、控制点 B、稳定性 C、可控性 D、内外因8、在斯坦伯格(R. Sternberg, 1988)的爱情三角形中,一见钟情属于(0。A、迷恋爱 B、愚蠢爱 C、浪漫爱 D、空洞爱9、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是一种(C)的机制。A、终身社会化B、继续社会化 C、再社会化 D、早期社

3、会化10、受(A)的影响,个体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知道的东西。A、图式 B、自我意识 C、遗忘曲线 D、印象11、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予以肯定与支持。这一现象说 明了(B)。A、人际关系的相互性原那么B、人际关系的自我价值保护原那么C、人际关系的交换性原那么D、人际关系的平等性原那么12、在海德的P-0-X态度转变模型中,。代表(C)。A、个体 B、环境 C、他人 D、另一对象13、(B)是指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最新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 现象。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刻板印象【)、光环效应14、(B)被学术界认为是现

4、代社会心理学之父。A、F.H.奥尔波特 B、勒温 C、麦独孤 D、特里普力特15、态度的三成分说又称态度的(C)模型。A、 P-O-X B、 TIRO C、 A-B-C D、 B=f(P, E)16、社会交换论认为态度改变的关键是(A)。A、诱因的强B、趋向动机C、到达平衡状态 D、回避动机17、社交情绪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A),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A、主观体验B、社会动机C、社会态度D、社会知觉18、在行为的内因与外因中,一局部是可变的,另一局部是稳定的。如内因中人的(D)是易 变性因素。A、人格 B、智力 C、能力D、情绪19、印象管理是一种(B)。在人际交往中,互动的

5、双方都知道对方在不断地观察、评价自己, 所以个体往往不断调整自己的言辞、表情和行为等,以期给对方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A、信息加工 B、社交技巧C、情感过程 【)、影响力20、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B)A、第一印象B、刻板印象C、印象形成 【)、总体卬象21、熟悉能增加吸引的程度,但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C)。A、指数关系 B、线性关系 C、倒U型曲线 D、U型曲线22、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的成就动机之间是(C)的关系。A、负相关 B、很复杂 C、正相关 D、无关23、美国学者舒茨认为,(C)决定了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如不能满足可能会导

6、致心 理障碍及其他严重问题,如精神崩溃。A、社会赞同的需要 B、对自尊的需要 C、人际需要 D、成就的需要24、挫折-侵犯理论认为,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之间是(A)的关系。A、正相关 B、负相关 C、无关 D、很复杂25、舒茨用三维理论解释群体的形成与群体的解体,提出/(D)。A、六种人际关系原那么B、群体分解的控制原那么C、包容原那么和情感原那么【)、群体整合原那么26、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称为(A)。A、动机B、需要C、注意【)、兴趣27、心理学家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去个性化状态会使个体的侵犯性(0。A、不确定B、不变 C、增加D、减少28、人际关

7、系的三维理论是由(B)提出来的。A、奥斯古德B、舒茨 C、摩根D、费斯廷格29、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中,时尚属于(A)的研究内容。A、社会层面 B、个体层面 C、人际层面 D、群体层面30、按照一定目的搜集大量(过去及现在的)资料,通过内容分析进行研究的方法,叫(C).A、实验法 B、内容分析法 C、档案法 D、观察法31、恐惧是现实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恐惧情绪越强烈,亲合倾向)。A、不变 B、越低 C、难预测 D、越高32、个体对情境中的客体通过态度来赋予其意义,这是态度的(C)功能。A、自我防御B、工具性 C、认知 D、价值表现33、早在公元前328年,古希腊哲学家(B)就指出:人在本质

8、上是社会性的动物。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马基雅维里I)、苏格拉底34、在许多情境中,行为与事件的发生并非由内因或外因单因素引起,而兼有两者的影响。 这种归因叫做(C)。A、稳定归因B、成败归因C、综合归因 D、不可控归因35、行动者(当事人)和观察者(局外人)对行动者行为原因的看法有差异,对行为原因的解释 也会有明显的不同,这说明影响归因过程及其结果。A、利益 B、控制点 C、态度 D、社会视角36、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及其他方式引起众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这种现象叫(A)。A、社会感染 B、暗 C、优势反响D、模仿37、身份的特点不包括(A)。A、系统性 B、稳定性 C、主观性 D、

9、客观性38、根据凯利的三维理论,如果(C),就更可能做出内部原因的归因。A、特异性高、共同性高和一致性低B、特异性低、共同性高和一致性高C、特异性低、共同性低和一致性高D、特异性高、共同性低和一致性低39、实证分析阶段始于(C)。A、19世纪中叶 B、19世纪末 C、20世纪20年代 D、19世纪初40、(B)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是符合社会期待的.A、外控者 B、内控者C、行动者D、观察者41、关于再社会化,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0。A、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B、教导社会成员掌握、遵守社会标准C、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D、成年期的社会化42、(A)

10、不是问卷设计的根本原那么。A、系统性原那么B、目的性原那么 C、全面性原那么I)、非暗示性原那么43、根据安德森的研究,影响人际吸引的最重要的人格品质是(C)。A、智慧B、热情 C、真诚 D、幽默44、性别与从众之间的关系是(B)。A、男性不容易从众B、没有确定性的关系C、女性更不容易从众D、女性更容易从众45、“如果我疑心我爱的人跟别人在一起,我的神经就紧张。这是(A)的爱。A、占有式B、好朋友式C、浪漫式 D、迷恋式46、“集体潜意识”理论是由(B)提出来的。A、霍尔 B、荣格C、弗洛伊德D、沙利文47、人在(C)和身体接触时情感体验最为深刻。A、目光接触 B、面部表情 C、触摸D、身体运

11、动48、(C)是指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者想象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 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验。 A、羞耻B、焦虑 C、内疚 D、嫉妒49、(D)相信自己能发挥作用,面对可能的失败也不疑心未来可能会有所改善,面对困难情 境,能付出更大努力,加大工作投入。A、评价者 B、行动者 C、外控者 D、内控者50、“我宁愿自己吃苦,也不让自己爱的人受苦。”这是一种(C)的爱情。A、游戏式 B、激情式 C、利他式 D、逻辑式51、在形成总体印象时,将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的上下来形成对他人 的好或不好的总体印象,被称为印象形成中的(A)。A、平均模式B、定型 C、加权平均模

12、式 D、加法模式5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A、研究者应严格按访谈问卷的顺序以及原有问题提问B、间接访谈是指研究者通过对某人亲戚朋友的访谈,得到他的资料C、如果被访者拒绝访谈,访谈者应不再对其进行纠缠D、访谈法研究气氛很轻松,研究者和被访者聊天就可以了53、在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中,(A)可视为相似性的特殊形式A、互补 B、邻近 C、熟悉 D、竞争54、霍尔(E. T Hall, 1959)对美国白人中产阶级的研究说明,公众距离为(C)。A、1.5英尺4英尺 B、0英寸18英寸 C、12英尺25英尺D、4英尺12英尺55、(A)不是婚姻的主要动机。 A、学习B、繁衍 C、爱情 D、经济5

13、6、经验描述阶段,是从(A)到20世纪初。A、19世纪中叶 B、18世纪末 C、19世纪初 D、19世纪末57、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使人们较可能对未来的行为做出(C)的预测。A、变化 B、不可控 C、较准确 D、可控58、经验描述阶段的特点是在(B)的根底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 和分析。A、归纳 B、观擦 C、思辨 D、实验59、(C)是指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原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心境及努力程度 等个人特征。A、内归因 B、稳定性原因 C、行为内因D、情境归因60、(C)是指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A、亲合动机B、侵犯动机 C、权力动机【)、亲社会动

14、机61、海德(F. Heider, 1958)是归因思想的创始人,他认为人们归因时,首先使用(C)原那么.A、协变性 B、特异性 C、不变性 D、易变性62、社会交换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学家(B)。A、蒂博特 B、霍曼斯 C、布劳 D、埃莫森63、社会知觉是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A)的知觉。A、自己B、自然 C、社会 D、环境64、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行为,称为(B)。A、妥协 B、竞争 C、合作 D、让步65、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称为(D).A、内隐认知 B、核心知识 C、框架 D、图式66、个体追求自认为是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

15、,并使之到达完善状态的动机叫(C)。A、习得性动机B、抱负动机C、成就动机 D、社会动机67、失眠者往往认为失眠是自己内部的原因造成的,比方自己神经衰弱、焦虑、紧张等等, 因而可以通过改变他们的(B)模式来使失眠程度得到缓解。A、生活 B、归因 C、睡眠D、治疗68、人际沟通与群众沟通的最重要区别是(C)。A、有无言语的出现B、有无态度的交流C、有无媒体的中介D、有无情感的交流69、处于(D)中的人春风沉醉,心无旁萼,不能忍受爱人的冷落和背叛,希望和对方融为一 体。A、友谊爱B、游戏爱C、伙伴爱I)、激情爱70、他人在场,会影响助人行为。一般情况下,在场人数越多,助人行为(A)。A、越少B、迅

16、速增加 C、越多I)、越难预测71、一般说来,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大致呈(C)关系。A、U型曲线 B、指数曲线 C、倒U型曲线 D、线性关系72、双方高度关心对方的情感状态,觉得让对方快乐和幸福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 (B)的特点。A、依恋 B、爱 C、喜欢 【)、单相思73、己学习和掌握得相当熟练的动作,不假思索即可做出的反响,称为(A)。A、优势反响B、社会惰化反响 C、弱势反响 I)、社会促进反响74、(D)是人际关系深度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A、亲密行为B、好恶评价C、情感卷入程度 D、自我暴露程度75、在印象管理中,为使他人对自己产生良好印象,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个体往往会

17、成认自 己的某些小的缺乏,以使自己在抬高某些重要方面时变得可信。这种做法被称为(B)。A、自我暴露 B、自我抬高 C、隐藏自我【)、形象塑造76、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开展为(D)的过程。A、心理健全的人 B、成年人 C、合格社会成员 I)、社会人77、在成败归因中,失败时个体很少用个人特征来解释,而倾向于外归因。失败时外归因, 减少自己对失败的责任是一种(A)策略。A、自我防卫B、隐藏自我C、自我暴露 D、自我抬高78、根据研究,每种活动都存在最正确的动机水平,这种最正确动机水平随活动的性质不同 而有所不同。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最正确动机水平有(C)的趋势。A、不变 B、迅速上升 C、逐

18、渐下降 D、逐渐上升 79、(D)是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 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形成,使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A、印象形成 B、印象输入 C、印象输入D、印象管理80、社会学习论的代表人物是(D)。A、华生B、勒温 C、奥尔波特D、班杜拉二、多项选择题:8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C)。A、已成为既定事实的态度,即被说服者根据直接经验形成的态度不易转变 B、预警一定会促进态度转变C、自尊水平高、自我评价较高的接受者不易转变态度D、分心一定会削弱说服效果82、自尊需要包括(CD)两方面。A、觉得自我有价值、有力量、有地位的

19、自我满足感B、是一种高级需要C、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 D、对名誉、地位支配、赞赏的欲望83、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研究者应遵循的主要伦理守那么有(ABCD)。A、在具体研究中,研究者必须采取保护被试者的措施。B、不得和被试者建立研究工作以外的其他关系C、在制定研究方案时,研究者应评估其道德可接受性D、对被试者提供的资料应加以保密,如公开发表,须经被试者同意8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心理学迅速开展,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它们是(ABD)。A、研究领域拓宽,涉及人类行为的方方面面B、开展了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C、从注意经验描述到注意假设检验D、理论向多元化开展,提出很多新的“小理论来解释与预测行

20、为 85、为了接近被访谈者,使访谈顺利进行,应该注意(ABCD)。 A、发出邀请时应热情,语气应该肯定和正面 B、穿着干净整洁,称呼恰如其分 C、自我介绍简洁明了,不卑不亢D、以适当方式消除被访者的紧张、戒备心理,有时应主动出示身份证等文86、关于自尊,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BD)。A、自尊需要的满足会导致自信B、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C、自尊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自尊心D、自尊水平是个体对其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87、社会标准论用普遍标准来解释人的社会行为,人类社会存在的普遍性的道德准那么有 (BC) oA、正当行为标准 B、社会贲任标准 C、交互性标准 D、伦

21、理标准88、态度的特点包括(ABD)。A、对象性 B、内在性 C、系统性 D、稳定性89、自我的结构包括(ABCD)。A、物质自我B、理想自我C、心理自我D、社会自我90、侵犯的本能论的代表人物有(CD)。A、多拉德 B、伯克威茨C、罗伦茨 D、弗洛伊德91、互补对于人际吸引是重要的,互补的形式主要有(ABD)。A、社会角色的互补 B、人格特征的互补 C、情感的互补 【)、需要的互补92、爱情与喜欢的区别主要在(ABD)等方面。A、利他 B、亲密 C、服从 D、依恋93、通过对“小道消息”的研究发现,非正式沟通网络主要有(ABC)等典型形式。A、流言式 B、集束式 C、偶然式 D、单线式94、

22、从众的功能有(AB)。A、让个体适应社会生活B、促进社会形成共同标准,共同价值观C、从众行为有时虽然不是按照个体本意做出的,但却是个体的自愿行为D、群体压力可以在个体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使个体通过理性抉择,选择从众95、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包括(ABCD)等。A、兴趣 B、经验 C、情绪 D、动机96、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的三维指的是(ABC)。A、包容需要B、情感需要C、支配需要D、成就需要97、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的含义包括(AB)。(1.0分)A、当不同个体的目标与手段之间存在积极的、肯定性关系时,即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他人采 取某种手段实现目标时,个体的目标和手段才能实现,他们之间是合

23、作关系B、当不同个体的目标与手段之间存在消极的或否认性的依赖关系时,即只有与自己有关的 他人不能到达目标或实现手段时,个体的目标和手段才能实现,他们之间是竞争关系C、个体行为的目标或手段与他人行为的目标或手段之间如存在相互依赖关系,就会产生相 互作用D、当不同个体的目标与手段之间存在积极的、肯定性关系时,即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他人采 取某种手段实现目标时,个体的目标和手段才能实现,他们之间是竞争关系97题的答案就应该AB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的含义包括哪些首先,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的含义是个体行为的目标或手段与他人行为的目标与手段之间 如存在相关或依赖关系,就会产生相互作用。该含义可以分为两方面来说

24、明,也就是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当不同个体的目标与手段之间存在积极的、肯定性关系时,即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他人采取 某种手段实现目标时,个体的目标和手段才能实现,他们之间是合作关系当不同个体的目标与手段之间存在消极的或否认性的依赖关系时,即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他 人不能到达目标或实现手段时,个体的bl标和手段才能实现,他们之间是竞争关系所以该 题目应该选AB.98、由于信息出现的顺序不同而影响印象形成的现象包括(BD)。A、刻板印象 B、近因效应C、光环效应D首因效应99、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对社会心理学起了直接的“催生作用的重要学术思潮包括 (ABCD)。A、法国的群众心理学B、英国的本能心理学C

25、、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德国的民族心理学100、问卷的构成成分包括(ABCD)。A、人口学记录B、指导语 C、问题及其备选答案D、结束语1、社会化:社会化涉及社会及个体两方面。从社会视角看,社会会即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 的过程;从个体视角看,社会化即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2、社会角色: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它是对在特 定地位的个体行为的期待,是社会群体得以形成的根底。3、第一印象:亦称初次印象,素不相识的两个个体第一次见面时形成的印象。4、首因效应: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作用。最初出现的信 息影响最大,称

26、为首因效应。5、归因:即归结行为的原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 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6、人际关系: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7、利他:个体有益于他人、公众和社会,又不期待任何回报的行为。8、侵犯:侵犯行为的简称。是个体有意伤害他人的行动。侵犯是由侵犯动机引起的。9、从众: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 致的现象。俗称:“随大流”,即个体的意见与行为与群体中多种人相符合。10、家庭生命周期:这一概念反映了一个家庭从形成到解体的过程。二、填空。1、社会心理学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启蒙期、形成期、确定期。2、态度由以下三个成分组成:认知

27、成分、情感成分、行为倾向成分。3、社会知觉包括四个方面:对他人表情的知觉、对他人人格的知觉、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对行为原因的知觉。4、社会膨响通过六种手段发生作用:强制、奖赏、威望、法权、参照、信息。5、人际沟通有以下四类: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上行沟通、下行沟通与平行沟通。单向 沟通与双向沟通、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五、问答题1、社会心理学对研究对象及范围是如何界定的答:可分为三个层面:微观的个体层,中观的群体层,宏观的社会层面。在个体层面,如个 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动机、社会学习等以及个体与个体之间相互作用, 如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等。在群体层面,如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气氛等,

28、以及个人与群体 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从众、社会助长与惰化)。在社会层面,如风俗、时尚、阶级、阶 层及民族的心理特征、国民性等。2、社会交换理论怎样解释态度的形成与改变答:这种理论从个体对得失权衡与比拟后产生的趋向与回避动机的角度解释态度的形成与转 变,认为决定个体采取何种态度以及转变态度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态度持有者不是被动接 受环境的影响,而是主动对诱因周密计算的选择者。态度是肯定因素(得)与否认因素(失) 的代数和。个体选择何种态度取决于这种态度能使其获得什么,失去什么,总收益如何。但 是个体并非永远是理智计算的决策者,而且个体对这种精确的计算过程也未必意识到。3、简述人际关系建立与开展

29、的四个阶段。定向阶段。包括对交往对象的注意、选择及初步沟通等方面的心理活动。情感探索阶段。在此阶段,双方探索彼此在哪些方面可建立感情联系。随着双方共同的情 感领域的发现,彼此沟通越来越广泛,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卷入情感交流阶段。人际关系开展到这一阶段,双方关系的性质发生重要的变化。双方的信任 感、平安感开始建立;彼此沟通的深度有所开展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此时,双方会提供评 价性的反响信息,进行真诚的赞许或批评。稳定交往阶段。此阶段中,彼此在心理相容性方面进一步拓展;已允许对方进入自己的 私密性领域,自我暴露广泛而深刻。4、夫妻心理冲突的原因是什么答:需求不满。婚姻是双方为互相满足需要而结成的,婚姻

30、的稳定性取决于需要的满足程 度。如果双方均在共同生活中得到需要满足,任何方都不觉得感情疏离和心理孤寂,其婚 姻就是稳定的。反之,某此需要得不到满足(社会心理学称之为欲求不满)那么会感到心情 不舒畅,产生不良情绪,导致争吵和持续的冲突。欲求不满包括:a.自我价值得不到对方成认,自尊心受损。b.一方或双方性要求得不到满足。c. 一方或双方正当的 感情需要,如温存和体贴得不到满足。d.家庭经济需求得不到正当满足,如因种种原因支出 过多、入不敷出;或过于奢侈,正当生活没有保障:或一方或双方无经济来源等。e.在休闲、 爱好等方面,双方需要与兴趣差异太大。价值观念不致。这种不致常常表现在言语沟通中。如丈夫

31、把社会看成个竞技场,把 人与人关系说成是“弱肉强食”,而妻子信奉天主教,认为应该与人为善,双方在价值观念 上的冲突,必然表现为经常的剧烈的争吵。表现为行为方面的价值观念的冲突更为具有实质 性,其后果是较为严重的。只要一方不放弃自己的某些价值观及相应行为,冲突就会存在。 在人生FI的、对幸福、成就看法的价值观念上的分歧和冲突往往是持续的。双方都认为自己 是正确的,对方是错误的,在生活中碰到相关的问题,往往双方互相指责,行动背道而驰。远离的“自我。自我包括自我意识、自我期待、自我取向等。婚姻不仅是双方在法律、 经济、生理等方面的合二为一,也是两个“自我”的结合。同理,夫妻心理冲突是由两个“自 我”远离而引起的。夫妻的性差异。夫妻在性欲及其满足方式差异较大,这可能是夫妻冲突的深层次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