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排管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篇 排管设计说明.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三篇1设计总则1.1 为使电力工程电缆设计做到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以及便于施工和维护,制 定本设计图册。1.2 本设计图册适用于广州市城乡、新建、扩建的电力工程中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和控制 电缆的选择与敷设。2设计依据2.1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一一GB50217-20072.2城市电力电缆设计行业标准一一DL/T5221-20052. 3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2.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布GB50010-20102.6 钢筋混凝土结枸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一一GB50007-20022. 8建筑
2、地基处理技术规范一一JGJ79-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一一GB50204-20022.9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一一GB50300-2001额定电压35kV及以下铜芯、铝芯塑料绝缘电力电缆第三部份:交联聚乙笳维豫电力 电缆一一 GB12706.3-91排管设计说明JTG D60-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2.10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10kV和35kV配网标准设计(2011版)广东电网公司关于10kV配网标准设计的指导原则和要求2.11 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设计规范和标准的规定3设计原则3.1 电缆应用范围为提高供送电能力,便于维护检修,降低电网建设投资,电网线路原则上均要按架
3、空 线规划、设计和建设,控制电缆、特别是严格控制高压电缆使用范围,当路径必须经过以 下地区时,可以考虑采用电缆线路:1)技术上难以解决的严重腐蚀地段;2)易受热带风暴袭击的沿海地区主要城市的重要供电区;3)长距离过海、过江等技术经济比较采用电缆线路比较合适的地段;4)大城市中心区、高层建宽密集地区、重要的商业繁华路段;5)对供电可靠性有特殊要求,需使用电缆线路供电的重要用户;6)电网结构或运行安全的情况;7)城市规划和市容环境不能通过架空线,又具备电缆敷设条件的地区;8)重点风景旅游区。3.2 电缆选择要求电缆统一按阻燃交联聚乙笳电缆考虑。3.2.1 电缆敷设环境温度:年最高温度45,年最低温
4、度-10也。3.2.2 电缆导体额定温度90。3.2.3 短路时(最长持续时间不闻过5s)电缆导体的最高温度不超过250C。3.2.4 最大工作电流作用下的缆芯温度,不得超过电缆使用寿命确定的允许值。3.2.5 最大短路电流作用时间产生的热效应,应满足热稳定条件。3.2.6 回路最大工作电流作用下的电压降,不得超过该回路允许值。3.2.7 电缆最小弯曲半径不小于电缆外径10倍。3.2.8 10kV配网干线电缆宜选用240300nin?规格的电缆。3.2.9 电缆线路一定要按有关规范规程做好防火防爆措施。3.3 电缆路径要求按当地供电部门有关运行要求并经过当地主管部门许可建设电缆走廊。3.3.1
5、 避免电缆遭受机械性外力、过热、腐蚀等危害。3.3.2 便于敷设、维护。3.3.3 避开将要挖掘施工的地方。3.4 电缆敷设方式选择原则电缆工程敷设方式的选择,应视工程条件、环境特点和电缆型类、数量等因素,且按 满足运行可靠、便于维护的要求和技术经济合理的原则来选择。3.1.1 当在同一路径需要敷设的电缆根数不超过4根时,在慢车道或人行道下、公园绿地、 建筑物的边沿地带或城市郊区等不经常开挖的地方,采用直埋或槽盒敷设方式;超过4根时, 宜采用电缆明沟或暗沟敷设。3.1.2 地下电缆与公路、铁路、城市遒路交叉处,或者地下电缆需通过的小型建筑物及广 场区段,宜采用排管敷设方式。3.1.3 通过河流
6、、水库的电综应尽量利用桥梁、堤坝敷设,如不能满足条件可采用水下 敷设。3.1.4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或通道中电力电缆数量较少,且在不经常有教重车通过的户 外配电装置等场地时,宜采用预制电缆浅槽。3.1.5 电缆敷设层数不宜超过四层。4设计内容划分电缆排管设计根据以下内容进行划分:1)排管数量:2 孔、4 孔、5+1 孔、7+1 孔、8+1 孔、11+1 孔、13+2 孔、14+2 孔、16+2 孔、18+2孔、22+2孔管;2)管材:HDPE管、玻璃钢管、涂塑钢管;4)路面:行人、行车;5)井分类:工作井(兼作中间头井)、转角井、三通井。5设计要求电缆排管敷设设计要求5.1.1 10kV电缆
7、保护管宜选用HDPE、DBW-R型玻璃纤维管、涂塑钢管,管径大小的选择应 符合有关规定。埋管材质要求:行人道采用HDPE管,行车道采用DBW-R型玻璃纤维管或涂塑 钢管。5.1.2 单根保护管使用时,宜符合下列规定:1)每根电缆保护管的弯头不宜超过三个,直角弯不宜超过二个。2)地下埋管距地面深度不宜小于0.5m;与铁路交叉处距路基不宜小于1.0m;距排水底 部不宜小于0.3瞑人行路段埋管深度不宜小于0.5m,行车路段埋管深度不宜小于1米,回填时可以填 土、沙、石粉等。5.1.3 并列排管时管壁间距不宜小于50皿。层数要求不超过4层,2孔为单层二列,4孔为 单层四列、4孔(2B型)为二层二列、5
8、+1孔为二层三列,8+1孔为三层三列,11+1孔为三层 四列,13+2孔为三层五列,14+2孔为四层四列,16+2孔为三层六列,18+2孔为四层五列,22+2 孔为四层六列。排管固定方式可根据实际路段采用经济合理的措施。5.1.4 埋管路段遇横跨车道时两端应设有电缆工作井口,并需设有自然集水口。遇转弯时 转角处应设置一个电缆工作井口,并需设有自然集水口。应每隔60米设一个电缆工作井, 且埋管段每隔3米需建一个管枕。5.1.5 过马路埋管敷设要求1)开挖道路敷设电缆导管埋深不得少于1米,电缆导管的底部需有不少于100则厚的垫 层,垫层基础采用石粉夯实或石硝制作。2)过马路的电缆导管宜采用巾160
9、mm管径,管厚8n皿、管长宜为6米,管材为PE或玻璃 纤维钢管钢。3)对过马路开挖排列的电缆导管需加装相应预制驳管於盒作加强保护。4)电缆驳口处采用相同管材的驳口管连接,驳口管长度不少于300mm,连接处插入深 度不少于130mm。5.1.6 根据通信部门要求,敷设三维管线时,刻于4孔管线及以下情况,可不设置通信管; 对于5+1孔至11+1孔管线情况,需设置1孔通信管;对于13+2孔管线及以上情况,需设置2 孔通信管。5.1.7 信息球的安装要求1)信息球安装凹槽距离地面距离为0.30.6m,不得超过1m。2)信息球应该固定与凹槽内,防止其滚入电缆沟内。3)电缆埋管工作井内在电缆走廊方向东、南
10、侧设电缆信息球装置。4)在电缆沟旁有其他可能影响电缆的其他管道时,应该加理信息球于电缆埋管正上方, 并且在路面标识注明埋有信息球。5.2 抗震设计、荷载及防火要求本工程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本工程设防烈度为7度。5. 2.2本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二级。结构、构件主筋保护层最小犀度:板结构为151nm厚,梁结构为25nun厚。5.3 地基基础部分本标准设计采用天然地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120kPa;若施工时发现实际地质情 况与设计或地质资料不符请通知设计人共同研究处理。5.4 混凝土结构部分本标准设计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的材料强度分别采用:垫层为C15,压顶梁为C25,盖板 为 C30。5.5 痔砌体部分本标准设计电缆沟井砖砌体采用砌M15移,MU10水泥砂浆。5.6 本标准设计施工应遵守有关施工规范及规程。6电缆防火设计铺设在电缆防火重要部位的电力电缆,应选用阻燃电缆。6.1 对电缆可能着火蔓延导致严重事故的回路、易受外部影响及波及火灾的电缆密集场 所,应有适当的阻火分隔,并按工程的重要性、火灾几率及其特点和经济合理等因素。6.2 在电缆进出线集中的电缆夹层中,如未全部采用阻燃电缆,为了把火灾事故限制在最 小范围,尽量减小事故随时,可加设监控报警和固定自动灭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