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任务分解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任务分解表.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任务分解表序号工作任务完成 时间责任单位1完成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编 制工作。2017.12市城乡规划局,台山市、开平市、鹤山 市、恩平市政府2将海绵城市建设指标纳入城市 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其 他相关规划和指标体系。长期市城乡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 水务局、市林业和园林局、市环境保护 局,各市(区)政府3将海绵城市的约束性指标和要 点纳入规划“两证一书”审核范 围。长期市城乡规划局,各市(区)政府4在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施工许 可及竣工验收等环节,加强海绵 城市相关内容的审核与把关。长期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水务局、市林业 和园林局、市环境保护局、市城乡规划 局,各
2、市(区)政府5制定海绵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区 域的建设方案、滚动规划和年度 实施计划,建立海绵城市工程项 目库。2018.01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政府2018.06台山市、开平市、鹤山市、恩平市政府6划定海绵城市示范区范围。2018.01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政府2018.06台山市、开平市、鹤山市、恩平市政府7完成海绵城市示范区建设。2018.12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政府2019.06台山市、开平市、鹤山市、恩平市政府8加大海绵城市建设资金投入,在 中期财政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 中优先安排海绵城市建设项目。长期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发展 改革局、市水务局、市林业和园林局、 市环境保护局
3、,各市(区)政府9拓宽投融资渠道,创新建设运营 机制。长期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发展 改革局、市水务局、市林业和园林局、 市环境保护局、市国资委,各市(区) 政府注:责任单位排第一位的单位为牵头单位海绵城市建设部门职责分工表部门职责分工发展改革局1 ,负责将海绵城市建设相关工作纳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对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立项进行审查时予以把关。3,配合财政局开展海绵城市建设项目PPP运作模式研究。财政局1 积极拓宽投资渠道,强化投入机制;负责筹措和拨付政府投资海绵城市 建设期目的资金。2,负责4绵:市康设项目投融资机制研究,包括财政补贴制度、绩效考评 资金需求总额及分年度预算、
4、资金筹措情况、长效投入机制及资金来源、 奖励机制等。3 .会同发展改革局负责海绵城市建设项目PPP运作模式研究。做好PPP 项目建设投资、收益等财务收支预测,落实政府购买服务付费方案。4 .会同其他相关部门考核PPP公司海绵城市设施运营、管理和维护,依 据考核结果,核发政府购买服务资金。国土资源局1 .保证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土地供应。2 ,负责将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纳入相关土地审批环节。城乡规划局1 .根据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编制相关规划、导则和其他政策文件,组织编制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 .负责将海绵城市理念及要求纳入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等法定规划,会同 其他相关部门将海绵城市理念及要求纳入道路、绿地
5、、水系等相关专项 规划。3 .负责划定城市蓝线、绿线和黄线,并出台相关政策。4 ,负责将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落实到控规和开发地块的规划建设管控中。 将海绵城市的约束性指标和要点纳入规划“两证一书”审核范围。水务局L根据部门职责,负责编制生态水网、排水防涝、水源配置等工程海绵相 关规划和政策文件。2 .指导各市(区)在项目排水许可证等方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点审查。3 .在水库、湖泊、河流等涉水项目,以及雨污分流管网改造、排水防洪设 施建设、再生水和雨洪利用等相关城市排水项目中,全面落实海绵城市 建设理念。4 .负责内涝区整治、内涝信息收集、三防能力建设等相关工作。住房城乡建 设局1.指导、监督部门
6、主管行业范围内的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建设和管理。2,负责编制海绵城市相关施工、运行维护、验收的技术指南或政策措施。3 .将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纳入开工许可、竣工验收等城市建设管控环节,加 强对项目建设的管理。4 ,督促施工图审图单位加强对项目海绵设施的审查。5 .会同相关部门对竣工项目进行海绵城市建设专项验收并进行绩效评估。6 .负责对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监管人员和设计、施工、监理等从业人员进行 专业培训。林业和园林 局1.负责研究编制公园、绿地、湿地等海绵设施建设、运营维护技术指引或 政策措施。2,负责市属公园和绿地的海绵型建设与管理维护,指导各市(区)海绵型公园和绿地的建设与管理维护。交通运输局1
7、.负责公路项目中海绵城市相关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工作。2 .公路工程项目依据规划要求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局1.加强对海绵城市建设中具体建设项目或相关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规 划的环境影响篇章、说明)的组织审查。2严格环境执法,加强对企业污染源监管。3 ,负责开展相关河湖水质的环境监测工作。4,探索城市面源污染监控、评估、削减等机制和方法。海绵城市指标体系类 别指标名 称指标解释指标要求指标 类型水生态年径流 总量控 制率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渗透、集蓄、 利用、蒸发、蒸腾等方式,场地内 累计全年得到控制(不直接外排) 的雨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比例。规划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整体要 求为70%o约束性
8、生态岸 线恢复生态岸线指城市内河范围之内,为 保护城市生态环境而保留的自然岸 线。在不影响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对 城市河湖水系岸线、加装盖板的 天然河渠等进行生态修复,达到 蓝线控制要求,恢复其生态功能。约束性水域面 积率指城市总体规划控制区内的河湖、 湿地、塘洼等面积与规划区总面积 的比值。不低于10%o约束性天然水 面保持 率一定区域范围内天然承载水域功能 的区域面枳在不同年份的变化值。100%指导性天然湿 地保持 率一定区域范围内天然湿地面积在不 同年份的变化值。湿地是指天然的 或人工的、长久的或暂时的沼泽地、 泥炭地和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 动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包 括低潮时水深不
9、超过6米的海域。50%指导性水环境水环境 质量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 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水质标 准。海绵城市建设区域内的河湖水系 水质不低于省下达水污染防治目 标责任书考核要求,且优于海绵 城市建设前的水质。当城市内河 水系存在上游来水时,下游断面 主要指标不得低于来水指标。约束性城市面 源污染 控制包括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和合流制管 渠溢流污染控制。1 ,雨水管网不得有污水直接排入 水体;2,非降雨时段,合流制管渠 不得有污水直排水体3雨水直排 或合流制管渠溢流进入城市内河 水系的,应采取生态治理后入河, 确保海绵城市建设区域内的河湖 水系水质不低于地表水功能区划 的要求。约束性黑
10、臭水 体黑臭水体指城市建成区内,呈现令 人不悦的颜色和(或)散发令人不 适气味的水体的统称。黑臭水体比 例指城市建成区内黑臭水体长度占 全部水体总长度的比值。到2020年底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 控制在10%以内,至2030年底, 不得出现黑臭现象。指导性类 别指标名 称指标解释指标要求指标 类型水资源污水再 生利用 率污水再生利用量与污水处理总量的 比率。再生水包括污水经处理后, 通过管道及输配设施、水车等输送 用于市政杂用、工业农业、园林绿 地灌溉等用水,以及经过人工湿地、 生态处理等方式,主要指标达到或 优于受纳水体水功能区划要求的污 水厂尾水。不低于15%约束性雨水资 源利用 率利用一定的
11、集雨面收集降水作为水 源,经过适宜处理达到一定的水质 标准后,通过管道输送或现场使用 方式予以利用的水量占降雨总量的 比例。不低于3%约束性供水管 网漏损 率供水管网漏水量与供水总量之比不高于10%指导性水安全城市暴 雨内涝 灾害防 治主要包括内涝防治设计标准。内涝 防治设计标准是指用于进行城镇内 涝防治系统设计的暴雨重现期,使 地面、道路等地区的积水深度不超 过一定的标准。市中心城区有效应对不低于30年 一遇标准的暴雨,县级城市中心 城区有效应对不低于20年一遇标 准的暴雨。约束性城市防 洪(潮) 标准采取防洪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后 所具有防御洪(潮)水的能力。江新联围100年一遇,其他50
12、年 一遇。指导性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规划建 设管控 制度建立海绵城市建设的规划(土地 出让、两证一书X建设(施工图 审查、竣工验收等)方面的管理 制度和机制。约束性技术规 范与标 准建设制定较为健全、规范的技术文件, 能够保障当地海绵城市建设的顺 利实施。约束性投融资 机制建 设制定海绵城市建设投融资、PPP 管理方面的制度机制。约束性绩效考 核与奖 励机制1.对于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的海绵 城市建设项目,须建立按效果付 费的绩效考评机制,与海绵城市 建设成效相关的奖励机制等;2. 对于政府投资建设、运行、维护 的海绵城市建设项目,须建立与 海绵城市建设成效相关的责任落 实与考核机制等。约束性类 别
13、指标名 称指标解释指标要求指标 类型产业化制定促进相关企业发展的优惠政 策等。约束性自然生态空间管控绿化覆 盖率绿化覆盖率=(城市建成区内绿化覆 盖面积/城区总面积)xlOO%o 城市建成区内绿化覆盖面积应包括 各类绿地(公园绿地、生产绿地、 防护绿地以及附属绿地)的实际绿 化种植覆盖面积(含被绿化种植包 围的水面屋顶绿化覆盖面积以及 零散树木的覆盖面积,乔木树冠下 的灌木和地被草地不重复计算。不低于43%约束性生态控 制线为保障城市基本生态安全,维护生 态系统的科学性、完整性和连续性, 防止城市建设无序蔓延,在尊重城 市自然生态系统和合理环境承载力 的前提下,根据有关法律、法规, 结合城市实际情况划定的生态保护 范围界线。在城市规划中划定生态控制线并 制定相应管理规定。指导性